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關於《淨行品》的兩則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關於《淨行品》的兩則開示

  《華嚴經·淨行品》是教界廣為流傳的一品經文,對我們修行及生活中的用心方式作了詳盡指導,甚至包括洗臉、吃飯、如廁等生活細節。我們可能會覺得:吃飯、如廁誰不會呢?那我們看看《華嚴經》是怎樣說的:“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同樣的行為,以不同發心為基礎,性質就有了根本改變。

  我們以什麼心做事,最終就會成就什麼。做事有外在和內在兩種結果:外在結果是暫時的,一如過眼雲煙,而內在結果卻對生命有著長久的影響。回顧人生,會發現以往經歷的種種,曾經那麼“真實”的生活,曾經那麼讓我們耿耿於懷的人和事,都被時間過濾成了一堆前塵影事。但我們要知道,這一切並未完全成為過去,由此積累的心力和造就的人格,將繼續影響未來生命。所以,學佛的關鍵正在於善用其心。

——《普賢行願品》觀修原理


  菩提心的實踐,包括觀想和利他行兩個方面。通過觀想的培養,使自己時刻心系眾生,行住坐臥皆不忘利益眾生。這種用心方法,在《華嚴經·淨行品》中有很多具體指導。以這樣的心做每件事,都是圓滿無上菩提的善因緣。在吃飯時,希望天下眾生都能衣食無憂;健康快樂時,希望天下眾生同樣健康快樂;遭遇挫折時,希望自己承受的一切,能使天下眾生遠離挫折。時刻作這樣的觀想,菩提心必然突飛猛進。

  當我們有機會行利他行的時候,應視為眾生成就我們菩提心的因緣,本著感恩心去做。而在做事時,隨時調整心行,念念不忘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做。在菩提心沒有成就之前,這樣做確實會有些難度,但只要我們有信心,並堅持不懈地練習,這一心行就能得到鞏固。久而久之,菩提心就能任運自如。

——《認識菩提心·問答篇》

 

上一篇:濟群法師:佛教的三級教育目標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