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戒帶給我們的幫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戒帶給我們的幫助

  受戒不只是一個形式,關鍵是在我們內心埋下向善的種子。我們受聲聞戒,是成就解脫的種子;受菩薩戒,是成就菩提的種子。
 
  常常聽到有些人說,藏傳佛教注重傳承,言下之意,漢傳佛教就缺乏這樣的傳統。那麼我要告訴大家:受戒就是一種傳承!我們受戒所獲得的戒體,自佛陀最初羯磨傳戒後,由歷代祖師大德一代代繼承而來。受比丘戒必須有三師七證,由戒師父和戒和尚親傳才能得戒。而戒和尚的戒又是從他的戒和尚那裡得來,由此類推,一直可以追溯到佛陀時代。所以,我們受戒所獲得的解脫種子和菩提種子,是秉承了佛教沿襲至今的優良傳統。當我們種下這樣的種子後,就為心靈環保注入了重要的力量。
  持戒包括止惡和行善兩個方面。止惡也叫止持,“止”是告訴我們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其中又以五戒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為基本行為規范。我們所應制止的這些行為是和煩惱相應的,所以,止惡的意義就在於止息內心惡的種子。生命是習慣的積累,我們的貪、嗔、癡自無始以來已形成巨大的慣性,正是這種習慣,造成了我們現有的人性。其實,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現在提倡“人生佛教”,提倡“生活禅”,就是要求我們將修行落實在語、默、動、靜之間,落實在行、住、坐、臥之中,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戒的另一層意義是行善。菩薩戒的“三聚淨戒”,就是要在止惡的同時積極行善。如果說不殺生是消極地止惡,那麼放生就是積極地行善。在聲聞戒律裡,不止惡是犯戒;在菩薩戒裡,不行善也是犯戒。在《瑜伽菩薩戒》有關布施的戒條裡,有人臥病缺乏照料,你明明知道卻不去慰問就屬於犯戒;有人向你訴苦而你沒有耐心聽,也屬於犯戒。所以,《瑜伽菩薩戒》是一部非常人性化的戒律,近代的太虛大師曾極力提倡。因為生活正是由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構成,只要我們能如法地遵循這些行為規范,就能逐步地開發出生命中善的力量。
 
——摘自《心靈環保》

 

上一篇:濟群法師:正見,是持戒的方向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