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作祖的教育
教界自1980年辦學以來,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問題也在逐步浮出水面。近年來,教界也在不斷反思,希望找到問題所在和解決方式。我從求學至今,基本上沒有離開過佛學院,前後差不多有三十年,應該比較有發言權。我覺得,今天的佛教教育在思路上就有問題,因為它是參照社會辦學的模式而來,這和佛教教育的目的並不一致,在某些方面,還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得明確佛教教育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邁向解脫的教育,是成佛作祖的教育。
所以,一是要重視僧格的養成,使學生成為像出家人的出家人。這個要求似乎不高,但做到的有多少呢?看看我們自己,再看看整個教界,僧不僧、俗不俗的大有人在。如果學生在佛學院學了幾年之後,信心道念不增反退,就意味著教育的失敗,而且是徹底的失敗。二是令學生對解脫具有信心。出家,無非是為了解脫,可通過佛學院幾年學下來,我們對解脫有多少認識?是不是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是不是具備一定的正見或解脫能力?這都是我們考察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三是弘法布教能力的培養。
對照現有的佛教教育,完成這幾項任務了嗎?佛學院辦了這麼多年,畢業的學生也有很多,也在不同崗位上發揮著作用,但真正以弘法為使命並能化導一方的,卻寥寥無幾。我們在各地參加活動,碰到的總是那麼幾個法師。不少出家人覺得,弘法這件事似乎和自己沒什麼關系,或者覺得,沒人給自己搭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實,我們當年有誰來搭台呢?關鍵在於有沒有弘法的意識,有沒有弘法的責任感。我們要相信,只有真正有法,真正想要弘法,自然就會有護法。
——摘自《我的修學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