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聽說過這個三無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聽說過這個三無嗎

  《壇經》中,將禅宗修行歸納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三大要領。

  所謂無念,是說覺悟本體不以念頭的方式出現,其作用為遍知。這也是佛陀十大名號之一,即了知一切,映現一切。但這個無念的體和念頭又是不相妨礙的。在修行之初,固然要平息念頭。一旦體認無念之體後,不妨起心動念。此時,就可以念而無念,可以分別一切而無所執著,所謂“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所謂無相,是說覺悟本體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出現。和無念同樣,這種無相和有相也不是對立的。事實上,我們可以由相的當下去體認無相,因為它是超越一切相,而又顯現一切相的。

  所謂無住,是說覺悟本體具有無住的功用,就像鏡子一樣,沒有什麼物體可以粘著其上。它只是如實地顯現一切,不會對外境有美丑好惡的分別,也不會有貪戀或嗔恨的情緒,更不會選擇或排斥什麼,它接納一切,卻從不留戀什麼。

  禅宗的“平常心是道”,說的也是這個原理。所謂平常,並不是常人現前的心。因為凡夫心是充滿是非、曲直、人我的,相對佛法所說的平常,是極不平常的。真正的平常,是來自覺悟本體的作用。

  這種平常,也體現在《壇經》特殊的用心方法中。經雲:“此門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如果我們執著這個心,執著這個淨,本身都是妄心的作用,是與修道相違的。所以,在體認過程中不可帶有取捨和選擇,只須如實觀照即可。因為覺悟本體已具有一切功用——這正是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前提,是它所以稱為修行捷徑的前提。

 

上一篇:濟群法師:讓修行提速,你也能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