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是不行的
佛法修證有四個次第,分別是“信、解、行、證”。信,以心淨為性。也就是說,通過對三寶的信賴及修學,幫助我們完成內心的淨化。但僅僅有信還不夠,還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深理解。這也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區別所在,不僅強調信,更強調解。在信的基礎上學習,就能加深理解。隨著理解的加深,信仰又能得到進一步升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有言,“有信無智長愚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則是“有智無信增我慢”。這兩句話,充分說明了信和解的關系。如果僅僅停留於信仰,不重聞思,缺乏正見,就會落於迷信。那麼,什麼又是“有智無信”呢?這種智,並非真正的般若智慧,而是世智辯聰,自以為是。如將經教當作學術研究,往往會產生這一問題。雖然著述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大,卻不注重心行調整,最終被名聲所累,增長我慢。有了信、解的基礎,還應繼續落實於修行,深化對佛法的理解,並以此指導修行。隨著修行的不斷深入,才能有所體證、有所成就。
《大智度論》中有“信如手”之說。這是以手的功能來說明“信”的作用。因為有手,我們才能學習、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可以說,人類的一切文明進步都離不開這雙手。對佛法的信仰,好比我們擁有的雙手。由有信,才能在佛法指導下修行,在修行實踐中改造人生。否則,即使深研佛學,即使遍讀三藏,依然不會對生命改造起到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