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行願品是加行還是正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行願品是加行還是正行

  在藏地,通常是將七支供作為前行。在漢地的早晚功課內,《行願品》也是作為大忏悔文出現,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覺得,僅僅將《行願品》作為前行,其中深意並未得到完全開顯。

  為什麼說,《行願品》是一種正行呢?因為它是建立在華嚴見地之上的行門,是普賢菩薩成佛的途徑。普賢菩薩就是按這一方法修習菩薩道並成就的,自然就是正行了。如果十大願王只是前行,那麼,普賢菩薩的正行是什麼呢?《華嚴經》中,並未說到普賢菩薩還有另一個正行。

  以往,我們所理解的菩薩道的正行,通常是指六度、四攝,又可歸納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實上,不論運用什麼法門,菩薩道的修行內容都不外乎是悲、智兩大內容。

  那麼,《行願品》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它在這兩方面不完整的話,就沒有資格稱為正行。我在學修過程中發現,《行願品》不僅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且獨樹一幟,手法高超。其中,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等觀修,是直接以佛陀品質為臨摹對象,在模擬過程中完成智慧的修行。換言之,是直接立足於果乘的修行,直接將我們的心行向佛菩薩心行靠攏。相對而言,六度的修行則是從因到果,是立足於因乘的修行。因而,我將《行願品》總結為兩句話,即“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通過臨摹,逐漸向佛菩薩貼近,乃至合二為一。當我們的心進入無限狀態時,不是佛菩薩的智慧,又是什麼呢?而恆順眾生、普皆回向,則側重於慈悲的修行。當然,在十大行願中,有些既包含慈悲的修行,也包含智慧的修行,雖各有側重,但不能截然分開。

  由此可見,《行願品》本身就是無上的正行。但這種修行須以華嚴見地為基礎,如因陀羅網般,事事無礙,一多相即。若無這樣的見地,很難直接將《行願品》作為正行。

  即使只是以此作為前行來修習,《行願品》也堪稱積集資糧的捷徑。當我們以無限的心做每件事,當下就能成就無限功德。反之,若以有限的心去做,再多有限加在一起還是有限。而佛陀功德是無限的,不可能通過有限的心行來完成,這在因果上是說不通的。

  《行願品》的觀修,直接幫助我們獲得這種無限的心。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刻意培養一種無限的心。事實上,心本來就是無限的,只是要將那些有限的設定取消,回復心的本然狀態即可。所以,從有限到無限,不是去完成某種無限的境界,而是通過特定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礙。若有相應見地為基礎,這些方法都是可以操作起來的。

 

上一篇:濟群法師:學佛的重點是在內心而非書本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