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與智慧
智力和智慧是我們經常提起的話題,似乎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個意思了。其實,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待我慢慢道來方之此言不謬。
智力和智慧,從何而來?“學”中來。學有三法:上學用神,中學用心,下學用腦。
智力,是脫離情感而獨立發生作用。
智慧,是情感和理智合一的能力。
以智慧面對生活,而非僅以智力或感情來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件,否則世界上任何的政治制度或教育制度都無法解救、脫離混亂和毀滅的困境,宗教更是如此。
知識與智慧不成正比,知識不等同於智慧。智慧是無法換取的,它不能憑借學識或戒律而獲取。智慧無法只在書中尋獲,無法加以聚集、背誦、或儲存。智慧緣起於自我的捨棄、天性和一顆謙虛的心。
在我們身邊高學歷低智慧的人還少嗎?
上面我們說了,智慧有“上、中、下”三個學習成長的梯次,這是三個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此消彼長,循序漸進。
下學用智。用鏡子把陽光集中反射到一點上,就可以燒掉一艘船,這是常規思維無法想到的。這是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擊敗羅馬侵略者使用的方法。
有智慧的人,總以別人無法想像到的智慧去做好別人更加想不到的事情。這就是智者和常人的區別。
潛修佛學就是增長智慧的過程,學習佛學文化也要用智慧的頭腦,或者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智慧。“開悟”是佛學中經常提到的詞。開了悟,就體悟了佛法,就有了智慧。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見到許多人說話辦事不動腦子。不動腦子,就是沒有運用智慧的大腦去觀察、體味事物的本源,就是沒有用智去學習,去工作。所以我們說,用智去學習佛學和任何一種文化,才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這便是“下學者”。
中學用心,萬事都要用心,心即心靈。用心靈去探究世間萬物,“明心見性”也會很方便。
佛學從創立那天起,全部意義都是在研究生命的根本,也就是在研究“心”。佛學為什麼要研究心呢?佛學創始人釋迦摩尼正是從人的生老病死中,深深地感悟到生命的無常,發願揭示生命無常的奧秘。從變幻生命的現象中找到生命的本質,從而以身學道艱辛修煉,親證生命的體,指出生命的本質,變現滅亡都是“心”的作用。
萬法唯心。這便是後學者千百年來想攻克的難題。長久以來,關於“心”的研究,便成了佛學的一個基本問題的存在,就使學習佛學文化的全部過程始終發生在知心、見心、用心之間。
用心去學,不但能發現心的本源,還能促進學習智慧的增長,才能達到“上學用神”的境界。
用心去學習,不僅僅是說學習佛學,在知識遍布全球,遍布生活各個領域的時候,用心去學習不失是一種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智慧與訣竅。這種學習當然包括向生活學習,向社會學習,向未知的世界去學習。“心”字就像一顆“突突”律動著的一顆心髒,用這顆飽蘸生命全部的“心”去學習,智力一定會成長為無窮的智慧。
上學用神。先說這個“神”字,小篆的“神”字從示,從申。示的上半部分為“二”,“二”古時和“上”通假,下部為三條垂直的線,叫作“上天垂相”也就是“自然現象”。“申”形似三個關口,用一條線貫通。現在我們明白了“神”即:通達明了宇宙自然現象的“人”
“上學用神”就是用“靈妙不測之德者”的靈魂去學習,俘獲無上的智慧。
“神”也作精神。一個開啟了智慧的人,用無以言狀的精神面貌去學習,取得“出神入化”的成績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上學用神”是學者通過長期的用“心”學習積累後的自然靈性的體現,隱含著道德、學養、心智等多種元素,也意喻著學習的人,要心正、意堅、品學兼優,繼而形成“神隨物轉”通透隽永,信手拈來的賢者的智慧。
在一個浮躁之風吹拂起滿天灰塵的時代,不少人睜大眼睛,焦急地覓尋出路,結果反而迷失方向,因為塵埃吹進了雙眼。而有些人則耐心地閉目思考,等塵埃落定時,再伺機出動,反而成為時代的主人。時間可以考驗意志,也可以滋潤情誼。耐心是一種成功機制。耐心等待有時可等來人生成功的時機與運氣,在這個等待期間,我們學會掌握“上學用神,中學用心,下學用智”的學習精神,進入佛學修行的法門,將是一件多麼歡喜的事情呀。
智力與智慧的距離有多遠,唯有“上中下”三學來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