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凡聖只在迷悟間(第一屆觀自在禅修營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凡聖只在迷悟間  

——第一屆觀自在禅修營開示

濟群

  歡迎各位參加“觀自在禅修營”。這是西園戒幢律寺舉辦的首屆禅修營,招收的學員主要面心理學界。之所以這樣定位,因為這一領域的從業者對人類心靈有更多的了解和關注。而佛法修行所致力的,正是通過對內心的認識和觀照,進而調整心行,改造人生。
  目前,整個社會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失衡,並且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近年來,頻頻發生的各類惡性事件,正是向我們敲響的一次又一次警鐘。所以,對各種心理問題的疏導、調節和改善,不再局限於部分人群,而是全社會的當務之急。作為以自利利他為使命的佛弟子,我們對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面對如此龐大的人群,我們的努力不過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很多人對佛教充滿誤解與隔閡,甚至完全排斥。鑒於這樣的現實,有必要和心理學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共同探討,以期找到最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的,治標和固本相結合的改良方式。
  我們目前所接觸的心理學,主要是西方心理學,至今不過百余年歷史。而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學之稱,因為它所關注的正是人類心靈。在佛典中,有大量關於心的教言,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淨則國土淨”等。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萬處。可見,佛教正是以心作為認識世界和修行解脫的立足點。
  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見性成佛。他所成就的並不是外在的什麼,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長生不老,而是對心性的透徹認識,對迷惑、煩惱的徹底解除。用佛教的話來說,是證悟了心的本質——也就是明心見性,這是人類最了不起的成就。因為發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環境,而認識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徑。如果自身問題重重,即使有再豐富的物質條件,還是無法獲得我們所希求的幸福安樂。因為能夠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們的心。
  佛陀成道後,一生致力於傳播真理,為我們留下了大量言教,後結集為經律論三藏,流傳至今。所有這些經典及經典所開示的修行法門,都是教導我們如何開啟生命內在的智慧,解除無始以來的迷惑煩惱。換言之,就是啟動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對治負面情緒。事實上,這種負面情緒正顯現出越來越不容忽視的影響和破壞力。近年來迅速蔓延的一些網絡用語,如郁悶、崩潰、糾結等,無不是負面情緒恣意生長、不斷侵占心靈空間的表現。若不及時對治,就會出現失控的局面。
  對個人來說,心是幸福安樂的根本;對社會來說,心又是和諧安定的所系。所以,調心不僅是個人的需要,也是整個社會的需要。

【見地和禅修——佛法的兩大內涵】

  佛教在印度經過聲聞乘到菩薩乘的弘揚,後流傳各地,形成南傳、漢傳、藏傳三大語系及眾多宗派。雖然各語系和宗派的佛教呈現出變化多端的面貌,但主要內涵無非是兩方面,一是見地,二是禅修。或者說,是理論和實踐。由理論指導實踐,又由實踐深化對理論的認識,使之逐步落實於心行。
  見地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內在心靈及外在世界。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自己。或許有人覺得奇怪,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自己,難道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嗎?那麼,你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嗎?知道我們每天念念不忘的那個“我”是什麼嗎?知道“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嗎?知道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煩惱藏身何處嗎?如果不知道答案,我們不過是這個世界的茫然過客,除了隨業流轉,絲毫也不能改變什麼。
  改善生命的關鍵,正取決於我們對自身的認識程度。就像醫生需要了解身體的病變狀況方能對症下藥那樣,我們也要了解內心的種種問題,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決。但僅僅了解是不夠的,還須通過相應的技術來落實,使這些見地真正發揮作用。禅修的方法就相當於技術,這是幫助我們調整並改善內心的一門特殊技術。否則,我們即使能認出煩惱,但沒有對敵的經驗和武器,依然會在和煩惱的對壘中束手無策,敗下陣來。
  不同宗派所建構的修學體系,正是代表它所立足的認識與改善心靈的見地,以及在這一見地指導下使用的禅修技術。這是一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完整體系,其深度,在於對內心的透徹認識和究竟改善;其廣度,在於契入角度的多樣性和針對性,能為不同需求的受眾提供幫助。
  近百年來,西方心理學界也逐步認識到佛法所蘊含的無量智慧,紛紛吸收佛法義理及禅修方法,運用於心理學的研究及臨床治療,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可以說,這既為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弘揚佛法開辟了嶄新道路。有鑒於此,戒幢佛學研究所這兩年也在組織專業人士翻譯 “佛法與心理治療譯叢”,希望將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經驗介紹到國內。一方面,可使更多大眾從中受益;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加強佛教界和心理學界的深度交流。
  作為心理學從業者,大家有心認識佛法並身體力行地參與禅修,是很有遠見的。我相信,這將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因為這是一個較為敏感和危險的職業,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負面問題,如果自身沒有過硬的素質,沒有定期的檢修和充電,是很容易受到困擾的。

【真心與妄心——修行的不同起點】

  佛教關於心性的理論極為豐富,主要有兩大系統,一是真心的系統,一是妄心的系統。這也是修行的兩個不同起點。
  真心,即如來藏的體系,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佛教和所有宗教、哲學不共的觀點。佛教中,《楞嚴經》、《楞伽經》、《如來藏經》、《涅槃經》等經典都在闡述這一思想。
  禅宗也是建立在這一見地之上。《六祖壇經?序品》曰:“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即覺悟;自性,即自體。惠能大師開宗明義,直接告訴我們:每個生命內在都具有覺悟的潛質,這就是成佛的潛質。所以,成佛並不是癡人說夢,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當我們體認到內心本具的覺悟潛質,在某個層面就與諸佛無二無別了。這句話雖僅短短十六字,卻振聾發聩——因為它為我們指出了生命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但我們還要知道,雖然有希望,卻不能盲目樂觀。我們不妨看看,現在的這個“我”是什麼?拋開外在的相貌、身份、地位,剩下的,無非是一大堆混亂情緒和錯誤想法。我們每天都忙於滿足這樣那樣的渴求,實現這樣那樣的需要,但這些渴求和需要真的是那麼重要嗎?真的必不可少嗎?事實上,很多人從未考慮過這些,只是隨著自己的感覺,撲騰到這裡,又撲騰到那裡,終日忙忙碌碌。這顆心卻依然動蕩,依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我們甚至不敢閒下來面對自己,因為這種面對會讓那些貌似重要的追求變得不堪一擊,這將讓人多麼沮喪,多麼無所適從呵。
  所以說,雖然我們具有和諸佛同樣的覺悟潛質,但當下仍是活在妄心的世界。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世界真相,而是被觀念和情緒處理過的影像,其根源就是無明——這才是我們的現實,也可以說,是我們生生世世面對的現實。因為我們雖有真心的頻道,但從未啟用,始終都在妄心的軌道中來來去去,生生不息。
  妄心的體系,正是立足於我們現有的心行,由認識它的種種表現,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造,轉染成淨,轉識成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唯識宗,重要典籍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三十論》等。在這些經論中,詳盡闡明了認識和世界的關系,並以八識對心作了細致剖析。
  通常,我們總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固有“眼見為實”之說。但這個“真實”究竟是什麼意義上的“真實”呢?比如,醉漢看到的是“真實”嗎?色盲看到的是“真實”嗎?雖然我們不是醉漢,不是色盲,而是彼此認同的正常人,但我們就看到“真實”了嗎?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世界呈現在我們認識上的影像,而不是世界本身。兩者雖然有關,卻不能混為一談。若能認清這一點,不再執著於我們所以為的那些“真實”,很多煩惱就無從而生了。
  而八識則有意識和潛意識之分。其中,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屬於意識范疇,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屬於潛意識范疇。潛意識的概念,由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學》中提出。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佛教就已認識到潛意識的存在,認識到意識活動不過是整個心靈世界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唯識宗認為,第七識代表的潛在自我意識時時影響著前六識活動。人為什麼會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為什麼會認同“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的觀點?正是源於自私的本性——這種本性就來自潛意識。而第八識則相當於超大容量的倉庫,儲藏著我們無始以來的一切生命信息。生命是無盡的積累,在我們證得解脫之前,這種積累是不會停止的。在漫漫輪回路上,我們時刻都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留下各種信息,佛教稱之為“種子”,這是影響生命未來走向的潛在力量,也是決定性的力量。
  如果不從這些根本著手,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解決終歸是暫時的。就像水流,必須從源頭堵住,才能阻止它的蔓延。同樣,我們也需要找到心理發展的源頭,進而了解它的特征、作用和活動規律,並以正確方式進行引導,才能對心進行有效管理,從而阻止不良情緒,發展良性心理。

【匮乏與自足——生命的真假需求】

  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麼代表著你,什麼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們每天都在關注自己,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那麼,我們現在認定的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實上,這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也許現在與你有關,但並不是你的本來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實寫照。可我們往往不了解這些,因為生命中除了覺悟潛質,還有另一種力量,那就是無明,就是不覺。
  覺與不覺,是佛法修行的兩個核心概念。禅宗為什麼會成為漢傳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門?正是因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於覺悟本體,這就極大縮短了凡聖之間的距離。
  通常,我們總覺得自己是薄地凡夫,業障深重,煩惱重重,而佛菩薩則高高在上,耀眼奪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敢想象自己是可以成佛的。但《六祖壇經》卻直接告訴我們:“前念迷即是眾生,後念悟即是佛。”換言之,佛與眾生的差別只是在迷悟之間,在覺與不覺之間。當你體認到覺悟本體,當下就是佛;當你迷失了覺悟本體,當下還是眾生。
  什麼是迷失覺悟本性?簡單地說,就是把自己丟了。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發現:“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這一寶藏卻在重重無明和煩惱的遮蔽之下,雖有若無,也就是佛陀接著所說的“只因無明妄想,不能證得”。這種無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們不斷尋找外在支撐,好讓這個“我”得到證明,得到肯定。問題是,我們尋找的這些支撐都是脆弱而無常的,每增加一個支撐,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險,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這種匮乏絕不是增加什麼就可以填補的,而是要向內找尋。一旦開啟生命內在的寶藏,我們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撐了。就像那些水邊林下的禅者們,雖然生活中一無所有,但不會覺得缺少什麼。原因就在於,他們已體認到圓滿的覺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時感歎的那樣:“何其自性,本來清淨;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體認到這樣的覺悟本性,就如寶藏在握,還會為瓦礫動心嗎?還會為塵埃追逐嗎?
  但我們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要四處找尋存在的感覺。《楞嚴經》謂之“迷頭認影”——忘了頭就在肩上,卻把影子來當做是“我”。我們把這種感覺投射到身體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譽上,投射到事業上,總以為抓住什麼之後才會踏實。其實,我們抓住的只是一些虛幻而短暫的存在。更糟的是,當我們抓住這些之後,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依賴。
  人究竟需要多少財物才能過日子?答案是沒有一定的。因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養成的,對感情的需要,對事業的需要,對地位的需要,對生活條件的需要……一旦建立某種需求並執著於此,就會形成依賴。久而久之,依賴又會成為習慣,成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實,這種需求並非事實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們自己設定的不可或缺。
  當某種需求被滿足,我們會有滿足感;當某種需求不能實現,我們會有挫敗感。當我們和別人比較,感覺自己的依賴更為優越,就會自大;感覺自己的依賴不如別人,則會自卑。一旦我們對依賴過分在乎,會導致焦慮;而當這些依賴受到沖擊,則會引發嗔心……所有這些情緒,都是我們自己一手締造的。
  我們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時也制造了隨之而來的不安全感。因為世間每天都有生離死別,有企業倒閉,有頻頻發生的天災人禍。只要用心觀察,無常時時都在為我們揭示真相,告訴我們,永恆只是一廂情願的幻想。這使我們的內心充滿恐懼,擔心失去這些就會失去自我。
  那麼,我們所認定的這些構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實不是。因為無明,我們發展出很多心理,發展出很多情緒,這些心理和情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這個自我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只是我們的錯誤設定,所以就會發展出種種煩惱,如瀑流般挾裹著我們,使我們沉淪其間,身不由己。

【心念與輪回——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個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沖”。這四種瀑流,就是欲望、煩惱、見和無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對財色名食睡的希求,對色聲香味觸的希求。煩惱,就是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見,就是左右我們的觀念和想法。無明,就是不覺的力量,令我們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內在的起心動念。
  對於沒有經過禅修訓練的人來說,每當念頭生起,心就會粘著其上,追隨不捨,進而把這個念頭當做自己。不知念頭只是因緣所生,它的本身並不是你。因為缺乏觀照,我們又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帶來種種喜怒哀樂,也帶來我們的生死和輪回。
  說到輪回,我們往往聯想到前生後世,以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實輪回的內涵不僅於此,從廣義上說,輪回就是一種心理重復。所以,我們不是此生結束之後才去輪回,現在的每個當下就處於輪回中。那些做事業的人,因為對事業成功的渴求,會百般努力,不斷追求,由此形成執著。這種執著又會繼續強化對事業的渴求,進入下一輪的努力、追逐、執著。對事業如此,對感情、地位、權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個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復某種心理。因為重復,就把心理能量不斷匯聚於此,使這個念頭得到強化,進而成為生命主導。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對有些人來說,事業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愛情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權力就是一切。這個“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發展而來。我們努力經營著,最後就像作繭自縛那樣,把自己織進一個不及盈寸的空間,卻當做了全部世界。
  這就是輪回——它的起點在我們的心,終點則是我們執著的對象。當然,這個終點只是暫時的,因為它還會繼續成為起點,展開下一輪執著。只要被某種心理抓住,我們就會不斷就范,不斷受其驅使。久而久之,這種心理就會形成相應的人生軌跡。有句話叫做:“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樣,心念也是在這樣的不斷重復中逐步定型,成為性格,成為人格。
  所以,修行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因為每一念都在積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只關注看得見的外在成果,卻忽略看不見的內在改變;只在乎擁有什麼,卻不在乎我是什麼。其實,是什麼遠比擁有什麼更為重要。因為外在結果和我們只有暫時的關系,而內在影響才是長期甚至永久的,才是決定生命走向的關鍵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沒有轉變之前,會生生世世纏繞著我們,就像如影隨形的魔鬼那樣,令我們不得安寧。如果聽之任之,輪回是沒有盡頭的,會不斷展現與之相應的生命形式,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無盡,生死無窮”。

【正見——以觀念改變心行】

  未來在哪裡?我們稀裡糊塗地來到這個世界,稀裡糊塗地過了一生,最後稀裡糊塗地離開——這就是多數人的現實。我們不知道,一旦錯失今生,接著又是長劫輪回,很難再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學佛,就是幫助我們把握這一難得易失的寶貴人身,通過對自身的認識,來改造它,升華它。在此過程中,正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見,即遠離顛倒妄想的如實知見。西方心理學的認知療法,也是通過改變觀念來解決問題。佛法所說的正見,不僅是要我們改變局部問題,更要幫助我們斷除無明,回歸生命的本覺狀態,這才是究竟解決一切心理問題的途徑。當我們體證無常,就不再有執著恆常帶來的煩惱;當我們體證無我,就不再有執著自我帶來的痛苦。
  前面說過,佛教有不同宗派,並有各自所依的正見。雖然契入的角度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從不同角度建立對世界的如實認知。
  在阿含經論中,重點是建立無常、無我的觀念。很多人對佛教所說的“無我”心存恐懼,以為那就意味著“我”不存在。其實,“無我”並非否定這個色身的存在,而是要否定我們附加其上的種種設定。正是這些錯誤設定的障礙,使我們看不到世間是無常的,看不到五蘊是無我的。問題是,這種忽略並不能改變無常的現實。我們習慣於有常、有我,一旦無常到來,將會構成突如其來的打擊。反之,若能如實了知無常,就能坦然接受一切變化了——因為它本來就是世間的真相,無須改變也無法改變。
  在中觀經論中,重點是講述緣起性空的觀念。告訴我們,一切存在都是由條件構成,是因緣和合的假相,沒有絲毫自性可言。而我們對客觀現象賦予的種種判斷,如美丑、貴賤等,只是我們附加其上的標簽,和對象本身並無關系。但我們建立這套設定後,就會執著於此,將它當做真實。認為好看的確實好看,值錢的確實值錢,屬於我的就確實屬於我——煩惱便由此而生了。如果我們了知這些存在現象的虛幻,那麼,附加其上的標簽就更是龜毛兔角,了不可得,還有什麼值得在乎和煩惱的呢?
  在唯識經論中,則是通過三性的理論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所謂三性,即認識世界的三個層面。一是意識錯誤認識的境界,為遍計所執相;二是緣起顯現的影像,為依他起相;三是諸法的真實相,為圓成實相。比如這張桌子,我們以為它就是自己看到的樣子,千真萬確。但唯識宗告訴我們,我們所看到的桌子,只是被我們認識加工過的桌子影像,和實際上的桌子並非一個東西。這種區分,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對現象的錯誤設定和執著。
  在佛法修行中,將見的作用比做眼睛——看清方向,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否則,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南轅北轍。但抵達終點的道路並不是唯一,我們可以從無常無我的正見入手,可以從緣起性空的正見入手,也可以從唯識的三性理論入手,只要確立正見並加以運用,就能從改變觀念到改變行為,最終改變人生。

【選擇——以智慧作出取捨】

  我們一生都在面臨各種選擇,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學業、家庭、事業,每一次選擇都包含著取捨。這種取捨是取決於我們的需求,需要什麼,就覺得什麼很重要,必須爭取;不需要什麼,就覺得什麼不重要,可以捨棄。而需求又是取決於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達到什麼深度,對人生就會作出什麼選擇。其中,對心念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它是左右未來生命走向的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心念,就是在選擇我們的未來。如果一個人除了滿足欲望外沒有更高追求,就會走向動物的生命形態;如果一個總是活在貪婪和渴求之中,就會走向餓鬼的生命形態;如果一個人總是活在嗔恨和斗爭之中,就會走向阿修羅的生命形態;如果一個人不斷發展慈悲和智慧,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為己任,就在不斷向佛菩薩靠攏。
  我們希望有什麼樣的未來,就要了解每個心念將發展出什麼結果。知道哪些心念會給生命帶來負面影響,哪些心念會給生命帶來良性作用。因為心念雖然無形無相,但它的每一次活動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成為儲藏在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如果這個念頭不斷重復,就會像種子得到滋養那樣,發展壯大,最終會成為我們的性格,成為我們的人格。如果開始就沒有作出正確選擇,結果將一錯到底。
  所以,佛教特別強調發心,一是出離心,一是菩提心。由出離心導向解脫,由菩提心導向成佛。如果沒有正確的發心,即使同樣在誦經、念佛、禅修,並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和解脫也是了不相干的。大家來這裡參加禅修,可能是希望了解一些禅修基本方法,可能是希望對自身修學有所幫助,可能是希望充電之後幫助更多的人,發心不同,從中獲得的受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要覺得念頭是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就可以隨心所欲,放任自流。要知道,它的每一次活動都在對你的生命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在當下發生,也可能處於積累的過程中。良性的心念,會成為良性的生命信息,導向良性的生命結果;不良的心念,會成為不良的生命信息,導向不良的生命結果。這就是心靈的因果,每一念都不會空過,不會被忽略不計。

【禅修——以技術管理心念】


  我們了解到選擇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捨了。但是,從知到行並不是說一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很多時候,我們想靜,靜不下來;想放下,放不下來,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就需要通過禅修進行訓練,讓這顆野馬般動蕩的心變得馴服,沿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當然,禅修的作用不僅在於對心念進行管理,同時還能使心力得到極大增強。就像光,通常情況下只能用來照明,但以凸透鏡聚成一點後,卻能引燃火苗。心也是同樣,若能將能量匯聚一處,就能“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禅修的方式很多。比如慈心觀,是幫助我們發展慈悲的心理。佛隨念,是通過對佛菩薩功德的憶念和思維,讓我們對真理和解脫生起向往之心。四念處,是幫助我們培養內在的覺察力和觀照力,在念頭生起時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每個念頭都有它的指向,賺錢的人每天想著利益,爭權的人每天想著權力,嗜酒的人每天想著美酒。我們從來沒有去審視,財富、權力、美酒究竟是什麼。一個念頭起來時,馬上就奔著這個念頭而去,滿足它的種種渴求。今天的人,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更忙碌。一方面,因為欲望被無限放大;另一方面,我們比以往更需要逃避孤獨。因為我們已經不習慣和自己相處,不習慣觀照內心。那麼,孤獨會因為我們逃避就消失了嗎?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貌似充實,貌似沒有時間孤獨,但這種心理還在,而且因為我們的刻意躲避,變得越發令人畏懼。
  如果我們能靜靜地面對自己,和孤獨相處,在觀照力的作用下,孤獨就會消失,它的能源就被收回到觀照力中。這種解決方式才是一勞永逸的,逃避只能將問題暫時擱置一邊。而且在逃避的同時,我們又會制造新的心理需求。
  我覺得,今天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制造問題的能力更強。我們可能解決了一個問題,卻制造了五個問題;解決了五個問題,又制造了二十個問題。我們不是在管理心念,而是一個將主權拱手相讓的傀儡,在心念的操縱下疲於奔命。
  本次禅修主要以慈心觀、四念處觀為主。此外,佛教中還有更高的修行,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直接幫助我們認識並開啟內在的覺性。當然,我們現在還達不到這個程度,所以先從內觀入手比較穩妥。
  改變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想,你們這次所做的選擇,將是人生最有意義的選擇。因為你們是心理學從業者,也是服務社會的,所以將你們作為優先參加對象。目前,國內像西園寺這樣能為大家提供修學條件的道場還不多,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這七天中放下萬緣,不要拖泥帶水,將世間俗務背著不放。
  學佛首先要放下。放下之後,才能安住當下。

 

上一篇:濟群法師:正念,使浮躁遠離 四、戒定慧成就解脫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