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迦絺那經
說法地點:捨衛國
主講人員:佛陀、阿那律
參加人員:阿難、目犍連等八百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由於知道尊者阿那律的道業殊勝,就自動的和八百比丘共為阿那律陀作三衣,並令尊者說迦絺那(功德衣)法。阿那律陀依次而說明自己發心出家、離十惡、修十善,乃至解脫,而得六神通之經過,佛陀聞後對阿那律贊歎有加。
在這部經典中,我們首先要搞明白“迦絺那”到底是什麼意思。按照一般的說法,迦絺那就被意譯為功德衣,舊譯為“賞善罰惡衣”。其主要是指比丘眾於夏安居結束之後,或於一定期限內所穿著的便服。據《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記載,佛陀在捨衛城時,有眾多比丘在拘薩羅國安居,十五日自恣竟,十六日往見世尊,途中值遇天雨,衣服濕重。世尊以此因緣,遂制比丘於安居竟,受此功德衣。因此,我們便可推算出,所謂功德衣者,原來是由於夏安居期間所修得的各種功德的代稱。佛陀為了表彰弟子們的精進修行,於是就允許大家制作一種除了正規服飾以外的便衣。這種便衣在原始佛教早期,一般都由比丘們自己動手制作。到後來,由於工作量較大,加之居士們的虔誠,此衣遂逐漸由施主制作供養。若比丘們親自動手,則眾僧集於一處一齊制作,但必須在當日完成。如果是五條衣,則每條二分為一長一短,通計十隔;若七條衣則割裁為二十一隔,四周附緣。關於其使用期限,據《五分律》所述,受迦絺那衣有三十日,捨亦有三十日,若是前安居,則於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捨;若七月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則至十一月十六日乃至十二月十四日捨;若系後安居,則於八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捨。如此前後加起來,共累計四個月計一百二十天。
此衣依安居之功,而有五種德,故名功德衣。據《四分律》卷四十三所述,此五功德實即出家人在食衣住等生活細節上,由僧團所特別開許的五種豁免權。受此衣可得五種利益,分別是:。(二)。(三)。(四)。(五)。
(1)得蓄長衣,受此功德衣上不行作法,蓄余分之衣亦無罪。
(2)得離衣宿,三衣之中不攜一衣,經一宿亦無罪。
(3)得別眾食,應壇主別請亦無罪。
(4)得展轉食,至午時受數度施主之齋亦無罪。
(5)食前食後,不囑比丘,得入聚落至午時,不告知同住之人,而至施主之家亦無罪。
這部經典其實很有可讀性,因為我們再次見到了佛陀的慈悲情懷與眾僧齊制功德衣的場景。當時佛陀居止於祇園精捨,而阿那律尊者則住於不遠處的娑羅邏巖的山中。有一天,阿那律到捨衛城去乞食,佛陀的侍者阿難也到捨衛城內去乞食。阿那律見到了阿難,便向他“訴苦”——“賢者阿難,我的三衣(內衣、上衣、大衣)都破到無法再穿的地步了,煩惱您老人家能不能發動一下大家,幫我制幾件衣服啊?”
阿難一見阿那律的那身衣服穿著,也著實讓人看不下去。於是他就答應了。當回到祇園精捨後,阿難就到每個比丘寮房去敲門,並大聲吆喝著:“各位尊者,請大家現在到娑羅邏巖山中,一起為阿那律尊者縫制衣服去吧!”
那時候比丘們的思想覺悟都很高,也沒有什麼私心雜念。可以說,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裡,大家都過著一種近似共產主義的生活,基本上沒有什麼私有財產,甚至連私有財產的念頭都不存在,可以說是一種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的原始公社般的大同社會,在這個社會裡,其指導思想是六和共住: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以及利和同均。說實話,無論是父系社會還是母系社會,都無法做到真正的公平與合和,所謂無私有財產觀念也有相對而言。因為那時不同的氏族之間往往會發生野蠻的戰爭,戰爭會產生大量的俘虜,而這些戰爭俘虜,就是早期奴隸階級最主要的來源之一。而在真正的六和精神,卻在早期的佛教僧伽裡得以近乎完美的實現,這種現象是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思索的。
阿難挨門挨戶地去敲門動作,引起了佛陀的注意。他走過來問阿難這是怎麼一回事,阿難便如實相告。佛陀說:“阿難,你真是太不夠意思了吧?你請這麼多比丘們去為阿那律比丘制衣,為什麼唯獨不請我去幫忙呢?”
其實阿難不是不想請世尊去幫忙,一是怕打攪佛陀的禅定靜坐,二是佛陀貴為世尊,哪有師父親自為弟子作衣服的道理呢?但是現在見到佛陀親口要求參加了,阿難便高興地說:
“唯願世尊往詣娑羅邏巖山中,為阿那律尊者作衣!”
佛陀一聽,也很高興,於是就帶著阿難及眾多弟子,一起朝阿那律的居所而來。
正如我上面所說,那時的比丘覺悟都很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加之佛陀親自前來參加制衣,因此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有八百多位比丘集於娑羅邏巖山中,共同為阿那律尊者制作三衣。
當我看到有八百多位比丘一起在為阿那律制作衣服,著實感到有些難以思議。一是聲勢浩大,大家熱情空前高漲;二是如此眾多的人共同來制衣,那將一下子制作多少衣服啊?這麼多衣服,阿那律能穿得了嗎?實際上整個制衣程序,也就是僅僅制作三衣而已,需要這麼多人嗎?如果大家一起動手,這活又怎麼干呢?所以我對此理解有些不得要領。但是轉念一想,終於搞明白了。事實上真正動手制衣的,就只是佛陀、阿難、目犍連等少數一些人而已,而大多數前來參加的比丘,都是坐在一旁觀看,或者來隨喜參加,並不是真正來動手制衣的。
那麼阿那律這三衣的主要制作者是誰呢?當然是佛陀,因為在整個制衣活動中,世尊當然是主角,這個次序可不能顛倒。其實佛陀一開始時對目犍連說,整個制衣工作由他一個人來完成,“我能為阿那律陀舒張衣裁,割截連綴而縫合之”,意思是說佛陀先將布料一段一段裁好,然後再一線一線地穿起來,所有的工作都由佛陀一個人來做。
阿那律一佛陀這麼說,他連忙說:“世尊,您老可別這樣。如果連裁帶縫這些工作都由您一個人來完成,那麼我們就只剩下在一旁觀看的份了,那哪成呢?”
佛陀一想,對呀,所有功勞我不能一個人獨占啊?於是他就對目犍連說:“那就這樣吧,我負責把布料一截截裁好,然後大家負責將這些布塊縫合起來,你們看好不好?”
大家一聽,都歡喜雀躍,紛紛摩拳擦掌,都想在縫衣上一展身手。
轉眼之間,兩三個時辰過去了,太陽也已經偏西。當然,阿那律的三衣也已制好,那三衣看上去,有著說不盡的精巧,可謂莊嚴無比!
接連截了三件衣的布料,佛陀顯然有點勞累。他對阿那律說:“阿那律,你看看我們這麼多人都來為你制作三衣,你看看有多大的福報啊!你總該拿點東西慰勞一下比丘們吧?”
見到阿那律有些窘迫,佛陀接著說:“阿那律,我現在腰有點痛,我要休息一會兒。這樣吧,你就替我給大家講講迦絺那法吧!”
阿那律聽後,就向佛陀合掌問訊:“好的,世尊。”
阿那律給大家所講的“迦絺那法”,主要是結合自己出家以來的一些經歷與所取得的成就而言,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內容:
1、阿那律為追尋斷生死法,辭親出家學道,是十分難得的大丈夫行為。比丘出家後,當以持戒為根本,並要“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2、阿那律本人已遠離殺業、盜業、YIN業、妄語、兩舌、飲酒等十惡,而勤修十善。
3、比丘當看淡一切,常懷聖戒,視衣缽為自己的雙翼,以四海為家,行無顧戀,常懷知足,攝護諸根,勿使放逸。
4、比丘當常懷正知,無論行住坐臥,皆以“正知”出入;當學獨住遠離,至安靜處思慮真理,不起貪伺,於諸法中無有猶豫,於疑惑淨除其心。
5、阿那律通過自己的精進修持,已達到“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證得六如意足(六種神通)。
在這些內容中,我們便可以得出結論,第一,修行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礎的,就是持守戒律。如果比丘不持守戒律卻想得到修行的階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那種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說法,純粹是胡扯!第二,修行是講次序的,一步一步腳印,別指望有什麼“終南捷徑”的奇跡出現。我們現在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講六祖慧能大師的“頓悟”,所謂“不立文字,見性成佛”,而漠視了神秀大師的“漸修”法門。事實上這是一種比較糟糕的現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急功近利、浮躁不實的短視心態。從修行次第來講,就算你見了“性”,也未必就能夠“成佛”,甚至離成佛還遙遙無期,最多也就是證得個斯陀洹之類的初果、二果罷了。比如說習禅,有的人很不耐煩,坐不下去了,就出怪招,搞什麼“狂禅”,連佛菩薩像都敢劈了當柴燒,連起碼的因果戒律都拋得一干二淨了,哪裡還談得上什麼“見性成佛”?因此,在修行的過程中,來不得半點浮躁心理,那種想一蹴而就、一口吃個胖子的心態,是要不得的。正如在經中阿那律告誡諸比丘說:“若有比丘犯戒、破戒、缺戒、穿戒、穢戒、黑戒者,欲依戒立戒,以戒為梯,升無上慧堂正法閣者,終於是處”。如若相反,那麼就是“必有是處”。
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佛陀經過自身的調理,也把腰痛病治好了。此時,阿那律也將迦絺那法講述完畢。佛陀“即時便起,結跏趺坐”,大聲贊歎阿那律:“善哉善哉!阿那律啊,你今天為大家宣講了殊勝的迦絺那法,今後要把這種法經常跟大家講,反復跟大家講,讓大家都知曉迦絺那法的殊勝性,並按照迦絺那法去修去行。”
佛陀面對著大眾,鄭重其事地說:“比丘們!你們要受持迦絺那法,誦習迦絺那法,善持迦絺那法。因為迦絺那法乃與法相應,為梵行之本,修習它們,通向涅槃的大道將會變會坦途!大家若要早日證得涅槃妙境,那麼就請你們精勤修持迦絺那法吧!”
世尊的法語,久久回蕩在群峰萬嶺之間……(界定,2009.04.01.南海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