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思經
說法地點:祇園精捨
參加人員:阿難與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人不可以唯求不悔,而不持戒,應該持戒,便能得無悔,乃至便能得證解脫。
這部《不思經》,所講的內容,從順序上講,與上一部的《何義經》基本是相同的。我現將《何義經》的順序概括如下:
持戒-→令不悔-→令歡悅-→令喜-→令止-→令樂-→令定-→令見如實、知如真-→令厭-→令無欲-→令解脫-→便得解脫一切YIN、怒、癡-→成就道業
《不思經》所講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它的意思很明白,作為一個修行人,或者說作為一個出家的比丘,你若持守戒律,不應該去思考持戒會帶來什麼好處。如果說在持戒的過程中,懷有一種“有所求”或“有所企盼”的功利思想,那麼這個持戒的效果與功德,或者所帶來的實際利益,將會大打折扣。我們在上一部經典中,阿難不是請教佛陀說持戒有什麼意義和好處嗎?佛陀逐步地向阿難作了解答。而針對大家所關心的一個話題,佛陀在回答了之後,又明確地告訴大家:我們只要老實持戒就行了,至於持戒所獲得的各種利益,那是自然顯現的一個過程,沒有必要費心思去關注,我們“不應思”,因為“但法自然”。持戒的利益,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逐步流現,並不隨著我們的思想意識的一廂情願而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去發展。
在經文的開始,佛陀就開宗明義地對阿難說:“持戒者不應思:令我不悔”。為什麼呢?因為“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就是說你不必去思惟,持戒會不會使我們得到“不悔”,而是自然會得到“不悔”,這是一個自自然然的必然過程。我們常說“水到渠成”,沒有水源,修了水渠也派不上用場,比如說,不會有人跑到大沙漠裡去修水渠,因為那兒根本就找不到半滴水,修也白修;只要是水源找到了,大家自然就會主動去修渠了。
我們跟著經文的節奏,便會看到佛陀一步一步地破除了我們的執著,便是不應該去思考“令我歡悅”,不應該思考“令我喜”……如此下去,一直到“有無欲者不應思:令我解脫”,因為當我們一旦達到了“無欲”時,便自然地獲得了“解脫一切YIN、怒、癡”,這些都是一個自然流露的過程,不應該去思考和思惟,更不應該去刻意追求。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禁又想到一位法師的一個博客,說“持戒的目的就是生定”,如果以佛陀的《不思經》來觀照這句話,那就很有問題。因為持戒不應該生起某種“目的”性質,否則便會產生功利思想,從而會阻礙我們的修學道路。《金剛經》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為僧俗同修視為口頭禅的名言,與《不思經》的所表達的思想,二者可謂不分彼此,且一脈相承。因為,二者都在闡述一個道理:破除我執。
(200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