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經
說法地點: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參加人員:諸位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沙門梵志當中,有三種主張,即認為人所做的一切,皆由三種原因:(1)宿命造;(2)尊佑造;(3)無因無緣。佛陀將此三種主張斥為邪說邪見。為了正本清源,佛陀乃開示自知自覺的緣起法,即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有覺的話,便知苦集滅道的四相。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則能以正智而盡苦際。
從經典中可以看出,我們的佛陀實在是很慈悲,他總是會利用一切時機,不停地為弟子們廣作開示,目的是使弟子們及早地開悟證道。無論是在竹林精捨,還是在祇園,或者在王捨城郊外的靈鹫山,佛陀對弟子們總是誨而不倦,一位偉大宗教家的崇高風范,便在一次又一次的宣講佛法中盡顯無遺。
這一天,佛陀利用大家休息的時間,又召集大家,在一起聽他宣講義理。佛陀今天講什麼呢?講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各種邪宗外道都會講三種理論根據,或者說三種觀點與主張。在經典中,三種基本的觀點被稱作“三度處”。這裡的“度”,可以理解為人們的思想與觀點,也可以理解為在當時頗為流行的基本教理。佛陀對這三種主張的態度是:它們都是一種異說,很容易誤人前途。如果有智慧的人去接受,去持守,或者去宣傳,也是可以的,但是卻不能從中得到絲毫的利益。那麼,到底有哪三種觀點主張呢?
第一,宿命造,認為人所做的一切,或者所承受的一切,都是由前世所作之業而造成的;
第二,尊佑造,認為人所為的一切,都是由尊佑(自在天)所創造的;
第三,無因無緣論,即人所為的一切,均是無因無緣而自有的,也就是自然產生的,並有任何的前因後果。
佛陀列出了三種外道的觀點,而且也指出這三種觀點是極端荒謬的。但是,它們錯在何處呢?於是佛陀就將上述的三種觀點一一進行了剖析。
1、關於宿命造。
第一種觀點就是就是宿命造。什麼叫宿命造?就是我們當前或者現世中的一切苦樂禍福,都是自己過去宿因所作的結果,它是一種典型的宿命論,因為他們把因果理論加以機械化,不懂得因緣合和的一些自然規律。佛陀為了向大家說明問題,曾經親自到那些外道當中,問這些外道說:“各位賢者,你們說人類所為的一切,都是宿命所造就的,是這樣嗎?”那些外道說:“的確如此。”佛陀聽後就對外道們說:“如果你們所主張的為真實的話,那麼你們諸位賢者都是在殺生了。”這些外道聽了以後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就問佛陀:“大和尚,您為什麼這樣講呢?”佛陀分析道:按照你們的主張,一切都是由於宿命所造之因而來,既然如此,那麼前世作因故,今世應當殺生。雖你們自身以為不殺生,然而被宿命的因緣所控制,以至於殺生不止。以此類推,像其他的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業,也是這樣,因此你們都會作惡不止。為什麼?因為一切都是由於宿命所造之故。
如果按照宿命論的觀點,那麼,前輩子干了些什麼,這輩子也必然要干什麼。比如說,我前輩子殺了人,這輩子也必然殺殺人,或者被人殺;我上一輩子偷了人家的東西,這輩子必然是小偷,或者老是被小偷光顧。如此一推論,那麼問題就來了,也就是出現了自相矛盾,即假定這種論點成立的話,那麼我們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由不得自己,也就是“我”已經不是自主的“我”了,而是一個受命運擺布與指使的極端被動的“我”了。那麼,對於宿命,我們在現世裡,也根本搞不清前世到底做了哪些事。此時,我們就成了行屍走肉。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哪些事該我們做的,哪些事情不該我們做的;哪些事情是對的,哪些事情是錯的。我們無法做到跟著感覺走,更無法做到跟著宿命走,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前世裡所發生的一切。這就是宿命造極其荒謬的突出表現。
2、關於尊佑造。
什麼叫尊佑造?就是世界和人類的起源都是由創造神(大自在天或梵天)的意旨。那麼這個大自天是何來頭?據說此天原為婆羅門教的主神濕婆,信奉此天者被稱為大自在天外道,此派以天為世界的本體,謂此天乃一切萬物的主宰者,凡人間所受的苦樂悲喜,悉與此天的苦樂悲喜相一致。故而此天喜時,一切眾生均得安樂;此天瞋時,則眾魔現,國土荒亂,一切眾生均隨其受苦;若世界毀滅時,一切萬物將歸入大自在天中。而對於這個“梵天”,起源於印度思想將萬物產生的根源歸結為“梵”,成為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造神,與濕婆、毗濕奴並稱為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三大神。佛教將梵天列為色界的初禅天,一般分為三種,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佛陀對這種論點的觀點是:如果“尊佑造”的論點成立的話,那麼可以推演出,如果信奉此論的人,都是可以去殺生的,去偷竊的,乃至十惡行徑都可以去做。為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尊佑所造的,不但我們是自在天所造,就是前世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尊佑所造。與上面的觀點相似,我們既然為上天所造,那麼我們就沒有自主權,因為一切都是上天的傑作,與人類自己無關,因為我們的無惡不作也是上天的傑作,不存在什麼因果受報等問題了。佛陀對此種論點總結為: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是一種邪知邪見,是很無知的。
3、無因無緣論。
其實無因無緣論更是荒謬,其主張世間萬物既無因也無緣自然而生,因此被稱為無因外道或自然外道。《外道小乘涅槃論》曰:“問曰:何等外道說一切物自然而生名涅槃?答曰:第十六外道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因無淨因。我論中說:如棘刺針無人作,孔雀等種種畫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不從因生名為涅槃。是故無因論師說:自然是常,生一切物,是涅槃因。”這種無因論自古就盛行於印度,我們在《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裡面所列舉的六十二外道中,曾經列出了無因論有初見、第二見之別,初見認為萬物從無生,第二見認為唯自然生,無別因。佛陀對於無因無緣論,也是斥之為沒有正念,沒有正智的外道,這種理論主張幾乎沒有絲毫的合理性可言。
我們對佛所講的經典若仔細觀察,在相當一部分經典中,釋尊很講究“破”與“立”的關系。我們在這部《度經》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此點。開始時,佛陀列舉了三種錯誤的觀點,然後分別對這三種論點進行分析,指出其荒謬之處,這就是“破”。那麼,既然上面的三種論點都是錯誤的,什麼樣的觀點是正確的呢?在下面,佛陀便開始談到“立”的問題。
在佛陀看來,有關因緣的一些法則,只有佛教才能徹底究竟地了解並且闡釋清楚,即佛陀具有圓滿的自知與自覺。而這些自知自覺之法,是任何天魔外道都無法比擬,也無法加以破壞的。這些法是什麼法呢?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這些法就是六處法和六界法。六處就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處”是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故。而六界就是在地、水、火風四大的基礎上加上空、識二界,合稱六界,因各大之間各有不同的分齊,故稱為界。
我們為什麼而生?佛教的觀點是,由於六界和合的緣故,我們便從母胎而生。由於有了六界,便有了六處;由於六處,便有了感觸;有了感觸,便有了領受(覺);有了覺,便會有了苦的念,繼而有了苦之集、苦之滅、苦滅之道。這裡的苦、集、滅、道四谛,卻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的。因此佛陀便說了“知苦如真”、“知苦集如真”、“知苦滅如真”以及“知苦滅道如真”,並對此四真進行了解釋。
什麼叫知苦如真呢?就是通過我們對外界的知覺,即六根緣六塵後,便可以如實地知道我們所處的一切都是苦的,快樂是短暫的,痛苦卻是永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佛陀在此處,將苦分解為八種,即我們平常所講的“八苦”。所謂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以及五盛陰苦。對於此八苦,我在這裡略微展開一下,因為這八苦,看似簡單,但是它卻是佛教主張出離三界的理論基礎;諸佛菩薩慈悲度世,廣利群萌,也是以這些“苦”作為依據。如果眾生沉迷於樂,而絲毫感覺不到“苦”,那麼也不可能生起出離心,諸佛菩薩的廣大行願也就失去了對象。而這裡所談的“八苦”,在以後的阿含諸經典中,會反復出現,因此我參閱了有關辭典,覺得有必要適當將它們分別說明一下。
(1)生苦:是指報分之時所產生的苦痛。這個“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有情出生時所受的痛苦。根據《涅槃經》的說法,生苦共分五位:①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識支之位;②至終是色心具足之時,系名色支之位;③增長是名色增長,為六入之位;④出胎;⑤種類生,指出胎後到老死之間,運運剎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貧富、貴賤、男女、丑端等差別。此五位常為眾苦所依止,故稱生苦。
(2)老苦:指衰變時的苦痛。北本《涅槃經》將“老”分成“念念老”及“終身老”,或“增長老”及“滅壞老”。“念念老”是剎那生滅,指識支至老支之間的念念變遷;“終身老”是一期生滅,指白發枯形色變之時。“增長老”是指從少至壯念念增長;“滅壞老”是指由壯至老念念滅壞。
(3)病苦:是指由四大增損而引起的病患苦惱。北本《涅槃經》:“病謂四大毒蛇互不調適。”此處將分為兩種,即身病與心病。身病是色陰之病,乃四大不調所致,有因水風熱產生,也有因雜病或容病等產生。若地大不調,則舉身沉重;若水大不調,則舉身胖腫;若火大不調,則舉身蒸熱;若風大不調,則舉身倔強。所謂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難、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憂愁、愚癡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惱。
(4)死苦:指五陰壞滅之苦,即捨離所受之身時的苦痛。死有命盡死、外緣死二種。命盡死又細分“壽命盡而福未盡”之死、“福盡而壽命未盡”之死、“福壽俱盡”之死三種。外緣死也細分“非分自害死”、“橫為他所殺害”、“俱死”三種。
(5)愛別離苦:指與自己所親愛者別離的痛苦。《五王經》:“何謂恩愛別苦?室家內外,兄弟妻子,共相戀慕,一朝破亡,為人抄劫,各自分張,父東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處,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內斷絕,窈窈冥冥,無有相見之期。”
(6)怨憎會苦:指與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經》:“世人薄俗,共居愛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殺害,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隱藏無地,各磨刀錯箭挾弓持杖,恐畏相見,會遇迮道相逢,各自張弓澍箭,兩刀相向,不知勝負是誰,當爾之時,怖畏無量。”
(7)求不得苦:全名為“雖復希求而不得之苦”,指不能如願、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義章》謂所求有因、果兩種,因中有“求離惡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種;果中有“求離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樂而不得”二種。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內外之別,人天之樂果及三塗之苦報等為內,資生眷屬等為外。
(8)五盛陰苦:新譯作“五取蘊苦”。“五盛陰”與“五取蘊”只是譯語的差異。五蘊生自煩惱,也常生煩惱,故五盛陰苦又稱五陰苦。《大乘義章》:“五盛陰者,五陰熾盛,名五盛陰。陰盛是苦,就體立稱,是故名為五盛陰苦。亦盛者,盛受之義。五陰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為五盛陰苦,若正應言五陰盛苦。”
那麼,什麼叫做知苦集如真呢?也就是我們有了貪愛的感受之後,就會產生各種樂欲,也就是心生向往、傾慕,於是便產生各種追求。追求什麼呢?無外乎就是財、色、名、食、睡。因此我們現在的人,追求越來越多,貪欲不但沒減少,反而物欲呈急劇膨脹之勢。當前有的地方主張擴大內需,鼓勵老百姓多消費,甚而提前消費。消費就得花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別指望人家給你發免費的就餐券;那麼要想有錢花,你就得能掙到錢;但是如果你沒錢掙卻想著去高消費,怎麼辦呢?於是各種歪腦筋就開始運作起來了,偷搶扒拿坑蒙拐騙,打擊報復甚至謀財害命……各種大小動作都統統施展開來。大家想想看,如果全人類都是欲壑難填,那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能實現真正的和諧嗎?
什麼叫做知苦滅如真呢?正如上面所說的,正是欲望的驅使,我們變成了各種欲望的奴隸。那麼,我們的這些所求所欲什麼時候才能到頭呢?如果隨波逐流,隨大眾隨大流,那麼可以不客氣地說,我們將永遠處於生死輪回的苦海中來回流蕩。佛教所追求與探索的,就是如何把我們的這些不合理的極端的欲望給徹底地斷除掉。把把對種欲望的追求之念之行徹底斷滅了,那麼消滅八苦就有希望,轉凡入聖才有希望。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說佛教是一種“禁欲宗教”,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人的欲望太多,不是好事,這被歷史和事實反復證明的,且經久不衰的、顛箥不破的真理。
什麼叫做知苦滅道如真呢?這是緊接著上面的滅谛而言。既然想把我們的各種妄想、各種貪欲都斷滅掉,就得有一個方法,有一個斷滅的途徑,而且這種途徑是便捷的、有效的。這個方法是什麼?就是八聖道。關於八聖道,我們在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這裡不再重復。如果大家都能夠嚴格秉持八聖道(或稱為八正道),那麼我們距解脫之路就已相當接近了!因此佛陀很明確地對在座的各位比丘說:如果大家都能夠修習苦集滅道的四聖谛法門,那麼,比丘將會達到“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就是說我們的苦日子終於熬到頭啦!
佛陀的話,不僅是對在座的比丘的激勵之語,更是兩千多年後廣大學佛四眾弟子們的精神動力! (界定 2008年11月29日草就於普陀山佛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