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一、阿妙夷經
說法地點:冥寧國(巴利本作末羅國)阿妙夷城。
參加人物:房伽婆梵志
主要事件:此經是佛在冥寧國的阿妙夷城時,為房伽婆梵志敘說善宿比丘之事,以破梵志的見異、忍異、行異等邪見惡行,而教導他須得淨解脫。善宿比丘和佛陀之問答,以及佛陀的威德之大等事,其例如下:
1、佛陀說尼乾子(露形外道)曾定七種苦行法(①盡形壽不著衣裳,②畢生不飲酒,③不食肉,④不食飯與⑤面面,⑥不犯梵行,⑦畢生不越出毘捨離之東西南北四塔之外)。然而自犯七苦行法。因此,會死在毘捨離城外。善宿比丘前往察看時,果然如佛說。
2、看見究羅帝(究羅的剎帝利。腳彎入內側,不能正常步行,如狗以四腳行路。又不用手,都以口取食物)尼干子,在舐糞便的情形時,善宿即認為這是真正的阿羅漢。佛陀對善宿的見解,即加以評斷說:究羅帝尼干子經七日之後,會腹脹而死。果然不出佛陀所料,究羅帝尼干子七日後即命終,而其死屍即勸告善宿需信佛陀。
3、波利子梵志自傲其智慧、神足,均倍於佛陀。善宿聽後即向佛具說上情。佛陀說:如他不捨其我慢之心,而來到佛所時,其頭可能會裂為七分,故佛陀欲到波利子所居的地方去教化他。是時被佛陀的威光所驚恐的波利子之身,即在繩床上動轉,其足因被繩所纏,不能行步。
在經文的最後,佛陀宣說了唯有如來始知宇宙開始之謎。如梵天之所謂宇宙創造說,並不是梵天之力所及。又解釋戲笑懈怠而生到世間來之事,及無因而出之事,暨淨解脫等事和不執著等事。闡述知道苦集滅道之四聖谛之法,而得無余解脫者,就是真正的如來,以示佛陀的威德,與佛法之正確性。
看完了這部《阿妙夷經》,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部經典很有史料價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首次記載了佛陀時代,竟然有比丘公開表達了對佛陀的不滿,而且意欲脫離佛教而入外道的情況,這在其他經典裡是絕少看到的。看了這部經,我仿佛看到了提婆達多的影子。一說起提婆達多,大家都知道,他是佛陀時期著名的叛亂份子。那麼提婆達多為什麼會走上叛亂的不歸路呢?這裡面有各種傳說,當然不足為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提婆達多一心想跟隨釋迦佛學習神通術。他為什麼要學習神通術呢?原因也很簡單,他想借助神通術去顯示他的本事,從而獲得更多的利養和信徒,為他成立小集團另立山頭做准備。可是釋迦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不僅沒有傳授給他神通,反而對他不正確的心態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這使得提氏懷怨在心,也是後來變本加厲謀權篡位的一大因緣。閒話不多講,我現在分四個部分,對本經的基本內容進行一下匯總。當然,其中也滲入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對本經的因緣介紹
在佛教初創時期,無論從經濟條件,還是從出家的僧團,乃至僧人的日常起居,都體現了濃厚的原始佛教的特色。佛陀雖然貴為教主,但是他依然著衣持缽,四處去乞食。這一方面反映了當時佛教僧團條件的艱苦,另方面也突出了佛陀處處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而現在的佛教僧團就大不一樣了,僧人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出托體乞食,似乎成了應景之作,象征意義遠遠大於實質意義了。當然我們也不能說當今佛教不如原始佛教,時下托缽行為根本就無法行通,成了不切實際之舉。佛教當然要與時俱進,否則一成不變,那將勢必很難生存下去。但是從總體而言,現在佛教前進的步伐似乎把步子邁大了一些,那就是過份對於經濟收入的強調。前段時間我在“博客中國”網站上看到名叫《中國宗教正走向崩潰》和《中國人的信仰黑洞》兩篇博文,是一個叫“北冥”的人寫的。他把矛頭直接對准佛教,他認為:“特別是以嵩山少林寺這樣幾乎完全脫離佛教傳統來發展的模式,是導致佛教迅速利益化、金錢化,宗教成為賺錢手段而使佛教發展面臨嚴重危機的源頭。一些宗教界的知名人士為少林模式的辯解,成為所有中國宗教組織斂財的借口和理由,也是原本純正、脫俗、深奧而富於啟發意義的佛法理論,墮落為一種滿足人利益需求的萬金油,認為任何行為都符合佛法,任何方式都能發展佛教,任何手段都是在普度眾生”,“其實,中國的寺院文化大多早已脫離了佛教正義,成為各地旅游機構、或是算命求簽、滿足某些人非分之想的場所”(來源:http://www.blogchina.com/authorEdit/searchindex.php)。
我想,佛教發展至今,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在提出批評意思時,也要有個態度端正與否的界限,如果這個度把握得不好,就會演化成攻擊和誹謗,那樣就不好了。我認為這個叫北冥的人對佛教可能存有偏見,而且曾經與佛教有過密切的接觸。但是,他把問題無限泛化,把問題看得過於極端化了。佛教寺院裡有唯經濟是瞻的傾向,但是,單憑這一點,中國宗教就走向崩潰了?他真是太單純太可愛了。
但是,這個叫“北冥”的人對遼寧海城大悲寺卻贊賞有加。我在網上查閱了海城大悲寺的相關資料,發現這個寺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全體僧人持不捉金錢戒;
第二,每年自八月十五起行腳,托缽乞食,日中一食;
第三,寺內不設功德箱,佛事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四、不接客僧禮,不化緣,不求人,一切供養歸常住。
如果真能行到以上四條,在當今社會,也算是上上之人了。但是我又產生了一些疑問:既然不化緣,不求人,那麼把該寺院的地址和電話以及詳細路線都介紹得非常到位,這又是為何呢?“因海城市有兩個相似大悲寺的名字,如果去大悲寺,一定要說明是毛祈鎮曹家堡的大悲寺”,這句話又作何解釋?既然都是寺院,又都具有相似的寺名,何必存有彼此之分別心?(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13③htm)想當初,提婆達多對佛陀百般攻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太寬松了,他提婆達多才是做得最徹底最究竟的一位,他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可結果呢?當虛偽的面紗一旦揭開,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偽君子啊!
話說世尊入阿妙城去乞食,但今也巧,世尊出來稍稍提早了一些,城裡的百姓家家都未未生火,離吃飯時間還早著呢。世尊一想,對呀,我今天怎麼忽略了時間觀念啊。可他轉念一想,好久沒去房伽婆梵志所居的園林了,今天正好天色尚早,我去看望一下老友吧。
這位房伽婆梵志與佛陀雖說修道不同,但是彼此私交卻挺好。他遠遠見到佛陀來了,就起身迎至門外,說:“尊敬的大覺者啊,今天什麼風把您老給吹來啦!快,快裡面請!”房伽婆一面招呼著世尊入座,一面就命弟子為佛陀沏茶搖扇。
彼此互問了最近的身體及修持心得,接著房伽婆梵志就對世尊說:“佛陀啊,我現在有一事不敢相瞞,現在如實向您禀告。”佛陀說那你就說吧,咱們倆都是老熟人了,還有什麼顧慮呢?於是房伽婆梵志就向佛陀反映一事:
就在佛陀到來的前天夜裡,佛陀的僧團中有一個弟子,叫善宿,他出家前屬於剎帝利種族。善宿跑到房伽婆這裡來,就對房梵志說:“大師,我不想跟隨佛陀後面學修梵行了。為什麼呢?因為我明顯感覺到佛陀開始疏遠我了。”因為這個善宿的比丘曾經在房梵志面前說過佛陀的壞話,所以房梵志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但是這件事對僧團來說,也不算小事,所以房梵志就如實說了此事的經過。
世尊聽了以後,就對房梵志說:“憑我對你的了解,我也知道你肯定不會相信善宿的謊言。”佛陀在談到此事的時候,順便想起了一件往事:
往昔的一個時候,佛陀曾經在於毗捨離的猕猴池之側的集法堂居住。那時,這個善宿比丘曾經來到佛陀所住之處,向佛陀說:“世尊啊,您已疏外於我了,我已經打算不想在您的身邊修習梵行了。”佛陀聽了以後,就對善宿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說呢?說說你的理由,好嗎?”那個善宿對回答佛陀說:“因為如來不為我顯現神通變化。”佛陀聽了善宿的回答後,覺得很意外。他就對善宿說:“我是否說過,如果你在我的法中修習梵行,我就會為你顯現神通呢?你是否曾經對我說過,我為你顯現神通變化,然後你才在我的法中修習梵行呢?”善宿聽了後,就說:“世尊您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我也沒有說過類似的話。”佛陀聽了以後,就對善宿說:“既然如此,那麼,你為什麼說我疏遠了你了呢?你的意思是說如來能顯示神通而不顯示神通,還是說原本我就不會神通,卻硬說自己會神通呢?”佛陀並且進一步問善宿:“你說說看,我所說之法,能否可以使眾生脫離苦際呢?”善宿聽了以後,只得說如來不僅會神通,而且是可以顯現神通的,他所說的法也是能夠令眾生得以脫離的。世尊說:“如果你按照我所說的法,老實勤懇去修行,自然會顯現神通。那麼,你到底想求得什麼呢?”
善宿說:“世尊!您不能把我家父的秘術教給我啊?我知道您都是知道的。”世尊說我何時答應過你要教你家父的秘術?你究竟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