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722經(轉輪王經):關於輪轉王的話題,我在有關敘述《長阿含經》的相關文章中,已經有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作為轉輪王,他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當世間出現轉輪王時,便有七寶出現於世間。此七寶分別是金輪寶、象寶、馬寶、神珠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這七寶出現是何等模樣?本經中對此描述道:“齋戒處樓觀上,大臣圍繞,有金輪寶從東方出,輪有千輻,齊毂圓辋,輪相具足,有此吉瑞,必是轉輪聖王。”這個金輪寶作為七寶之首,很有威力:“於是輪寶即發,王蕃前隨,而於東方乘虛而逝,向於向方,游古聖王正直之道。”並且,“東方國處處小王,見聖王來,悉皆歸伏。”就是說,當金輪寶出現於世,並且在哪個國家的上空旋轉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國王便是理所當然的預備轉輪王了。然後這個金輪寶會給國王某種暗示,比如向東方旋轉,國王就會帶領四兵,跟著金輪寶去遠征。所到之處,無論諸小國王大臣還是普通民眾,都會夾道歡迎,“悉皆歸伏”。那麼這個金輪寶所到之處,為什麼舉國都熱烈歡迎呢?其中的緣由便是“游古聖王正直之道”——這點非常重要。由本經中的這些表述,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國的一位先哲,他便是被稱作“亞聖”的孟轲。孟子思想中很重要的一個觀點,便是宣揚仁政,主張回復到“先王之道”,反對用戰爭解決一切問題。“無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孫丑上》)如果用仁政思想而屈人之兵,這不正是先王之道嗎?所謂舉國悉皆歸伏的盛況,其實就是“古聖王正直之道”的直接體現。因此,從東、西方兩位先賢哲人的經典語錄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相通之處。熟悉印度史的人都知道,古印度自古以來就盛行有關“轉輪王”應世的說法,這一方面是飽受苦難折磨的古印度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望,而且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說,轉輪王的思想便是釋迦佛社會政治主張的現實摹本。
既然轉輪王擁有七寶,那麼佛陀擁有什麼?佛陀在經中明確地對弟子們說,他也擁有七寶,而此種七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們便是七覺支。所謂“如來出興於世,有七覺分現於世間”,此七覺分便是如來七寶。而在722經中,對轉輪王的七寶作為詳細的描述,在此一一帶過。(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