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經(婆羅門經):本經重點為闡述何為四如意足。
有一次,有位婆羅門來造方阿難尊者,問他為什麼出家?“何故於沙門瞿昙所修梵行?”阿難回答說:“為斷故。”那麼“何所斷”?阿難回答說是“斷愛”;“何所依而得斷愛?”斷愛總得有個根據,有個倚靠,斷愛的基礎是什麼?阿難回答說是“依於欲而斷愛”。這個“欲”,是“願望”、“發心”之義。阿難的意思是,要“斷愛”,首先必須具備斷愛的想法,有斷愛的希望,否則斷愛將會變成空話。
婆羅門聽後很是納悶,心想這個“欲”乃是無窮無際的,而且種類很多,根本說不清道不明,“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可是阿難卻說:“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婆羅門的意思是依欲而斷欲(愛),是不合道理的,也是不現實的。比如說,“我們希望斷除我們的希望”這句話是於理不通的,因為它自相矛盾。我覺得婆羅門自己可能覺得他的疑問是成立的,事實上他沒有領會“欲”與“愛”二者的本質區別。阿難舉例道:“婆羅門!汝先有欲來詣精捨不?”回答是肯定的;“來至精捨已,彼欲息不?”回答是“如是,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捨。”那麼,“至精捨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回答是“如是”。
在這裡,阿難通過這樣一個例證,得到的結論是:首先必須具備某一願望或目的,比如說到精捨的目的是為了釋疑,這本身也是一種“欲”,但這種欲對我們並無大礙;相反,對我們還會有好處,它會使我們趨向於善,趨向於求真求美。一旦我們達到了善,求得了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原先的那個“欲”還存在嗎?自然不存在了。阿難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婆羅門沒有搞清楚而已。
為了更明白地闡述這個道理,阿難講述了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四種禅定的方法,也就是“斷愛”的方法,分別是欲、精進、心、思惟四種。欲是一種原動力,是一種初始願望,即對於斷愛求禅定的願望;精進是將這種願望化為實際行動,勇往直前,精進不已;若能精進。所願皆得。第三是心定,即進入一種思惟審慮的過程,逐漸進入某種禅定的狀態;第四是思惟,思維彼理,心不散馳。如此一來,斷愛目標自然可達。(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