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經~496經:此五經均為捨利弗尊者為諸比丘所說之法,故一並淺說。
492經:捨利弗尊者對大家說:“若有比丘得無量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於有身滅、涅槃心不樂著,顧念有身。……無量三摩提身作證,心不樂著有身滅、涅槃,顧念有身,終不得離,不得現法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亦無所得,還復來生此界,終不能得破於癡冥。”在這裡,捨利弗向我們傳遞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思想,即雖得無量三昧,但是若“顧念有身”,還是無法獲得徹底的解脫。這裡的“身作證具足住”,即是一種極高的禅定狀態;這裡的“有身”,即我們的己身、常住身,也就是我們的色身。即便是我們獲得了很高的禅定(無量三摩提),但是如果對於我們這個常住身,仍有顧念(哪怕是極其細微),也是“終不得離”,還是流轉於生死之中。捨利弗在此作二譬喻:“譬如士夫膠著於手,以執樹枝,手即著樹,不能得離。所以者何?膠著手故。”“譬如聚落傍有泥池,泥極深溺,久旱不雨,池水干消,其地破裂。”手中有膠,執樹自然是“手即著樹”;水淖無有清水,污泥不久得不到清除,反而變成硬塊,最終無可救藥。與此相反,如果比丘得無量三昧,“身作證具足住,於有身滅、涅槃心生信樂,不念有身,現法隨順法教,乃至命終,不復來還生於此界”。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另一個譬喻:“譬如聚落傍有泥池,四方流水及數天雨,水常入池,其水盈溢,穢惡流出,其池清淨”。在捨利弗看來,水池中的污泥是不可能自己消失的。如何將這些淤泥清除干淨呢?便是不斷有清水流入,然後漸次將池中的“穢惡流出”,從而達到“其池清淨”。這是一個漸修的過程,並不是靠什麼“頓悟”所能解決的。因此,比丘當“當勤方便,破壞無明”。朱熹有句詩叫“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若用在我們平日的修行上,倒也十分恰貼。此經要點:不顧念有身。
493經:尊者捨利弗繼續說道:“若阿練若(山林寂靜處)比丘或於空地、林中、樹下,當作是學,內自觀察思惟:心中自覺有欲想不?若不覺者,當於境界,或於淨相,若愛欲起,違於遠離。……當知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這裡所講的是我們所必須具備的“自省”能力,也就是“內自觀察思惟”。我們現在大部分已經喪失了自我淨化的功能,自己把握不住自己,把解決麻煩的希望,全部仰賴於某種神秘的力量,即為佛教所申斥的“尊佑論”。觀察思惟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中,還有沒有“欲想”?這個欲,具體是指五欲,是以“愛”為中心。如果愛欲一起卻不加收拾,其結果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捨利弗譬喻道:“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憊,船則倒還,順流而下。”這個與我們中國所說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講的是一個理兒。修行也是這樣,你不再精進而是停止不前,並不能保證你能夠做到原地踏步;相反,弄不好還會退步得很嚴重。就好像“鳥翮”(hé,羽毛中間的硬管),“入火則卷,不可傳送”。因此捨利弗鄭重告誡諸比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本經要點:善自思惟,遠離五欲。
494經:本經是捨利弗入王捨城乞食,“於路邊見一大枯樹,即於樹下敷坐具”,然後給諸比丘講開示。可以說,那時比丘入城乞食並非獨行,而是跟隨於某位耆德身後,一來便於乞食,二來可以隨順聽聞教導。捨利弗顯然是眼見枯樹而生起靈感:“若有比丘修習禅思,得神通力,心得自在,欲令此枯樹成地,即時為地。所以者何?謂此枯樹中有地界,是故,比丘得神通力,心作地解,即成地不異。”這話聽起來有些抽象,主要是如何理解“欲令此枯樹成地”這句經文。捨利弗在這裡所講的是神通力的不可思議,聯系到下面的經文:“若有比丘得神通力,自在如意,欲令此樹為水、火、風、金、銀等物,悉皆成就不異”,可以將上面的“地”理解為“堅固”,因地本性為堅固性,而枯樹則不堪一擊,顯然並不堅固。捨利弗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獲得了神通力,想讓這棵枯樹變得堅固,返老還童,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有了神通,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讓一塊石頭瞬間變成一只雞蛋,也是舉手之事,“自在如意,為種種物悉成不異”。這種神通可以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獲得呢?便是禅定。因此,比丘當要“當勤禅思,學諸神通”。本經的要點:禅思(注意,要點是“禅思”而非“神通”)。
495經:本經敘述比丘不得犯戒。關於戒,以及世尊制戒的過程,其他毗奈耶經典說得很詳細(根本有部)。有了戒律,我們就得遵守,不得違犯,這毫無疑問。可是我們一旦違犯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捨利弗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其犯戒者,以破戒故,所依減退,必不樂住;不樂住已,失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已,永不能得無余涅槃。”這裡所講的是“犯戒”與“無余涅槃”之間的因果關系。欲獲無余涅槃,就不得犯戒;若犯戒而不悔忏(知錯不改),則永遠與無余涅槃絕緣。因為一旦破了戒,便會使得我們身心再也不會清淨,從而徹底喪失了定力,如此一來,又如何證得涅槃呢?捨利弗作譬道:“如樹根壞,枝葉華果悉不成就。”一棵樹的樹根都已經腐朽不堪,卻琢磨著該樹能夠枝繁葉茂,且華果遍布,這怎麼可能呢?樹根就相當於我們身體中的心髒,心髒壞死了,我們的生命也將被宣告終結(當然,醫學界所謂的“腦死亡”另當別論)。本經重點是二字:持戒。如持清淨戒,“悉能疾得無余涅槃”。建議我們法師們在宣講與“持戒”有關的專題講座時,建議引述本經。
496經:本經敘述犯戒比丘要正思惟反省,而檢舉的比丘也要正思惟反省。捨利弗對大家說:“若諸比丘诤起相言,有犯罪比丘、舉罪比丘。彼若不依正思惟自省察者,當知彼比丘長夜強梁(另譯作‘強良’,指強蠻橫行,未被調伏)诤訟轉增,共相違反,結恨彌深,於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這裡所講的是作為比丘,都要具備“自我省察”的基本素質。對於犯錯者,當然要自我反省,這是理所當然的;對於檢舉犯錯者,也要進行自我反省。對於後一點,我們有時會很不理解:檢舉人家是好事情呀,現在反而要檢舉者進行自我反省,不是很沒道理麼?事實上是我們習慣於某種慣性思惟,認為犯錯者有錯,檢舉者有功。而在經典中,我們便會發現捨利弗談到了“正法、律”的基本原則。通俗地講,就是檢舉者是處於何種居心來檢舉他人的。如果檢舉者出於報復心,或者檢舉後居功自傲、沾沾自喜,那麼被檢舉者肯定心中不服,從而雙方便會生起诤訟(爭吵不休)。我們需要注意,捨利弗在這裡講的是“正思惟自省察”,就是說無論是檢舉方還是被檢舉方,都要具備正確的出發點,努力幫助自己以及他人改正錯誤,從而共同進步。關於這些問題,都是和合僧團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看似小事,實際上卻是涉及到寺院管理中的大事情。建議從事寺院管理乃至社團管理、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們,都要好好拜讀幾遍,相信大家會從原始經典之中,獲得意外的美味佳肴。本經要點:正思惟自省察。
對於以上諸經,若是展開來談,我們若暢談個幾天幾夜,根本不成問題。限於篇幅,此處從簡從略,大家還是各自慢慢體悟吧。(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