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J 第471經(虛空經):本經敘述空中有種種風,而人生則會有種種苦樂之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471經(虛空經):本經敘述空中有種種風,而人生則會有種種苦樂之感。

  我們常講“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意思說無論身處何時何境,都不會受到內緣外緣的影響。所謂八風,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世間的“八風”那是相當厲害的,不要說名利色相,就是一般的“譽”,相信九成以上的人遇到它都吃不消。為什麼吃不消?因為我們都喜歡聽好聽的——當然我們也深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但是事到臨頭,總是把持不住自己。“拍馬”早已發展成一門“秘笈”級別的學問,如運用得好,即便是孔子再世,也禁不起“陣陣馬風”的熏染,開始飄飄然了。

  佛陀對世間虛空之中的種種“風”,進行過深入的觀察。他將這些風歸納為多種,並借虛空之風作出很好的譬喻。他說,“譬如空中狂風卒起,從四方來,有塵土風、無塵土風、毗濕波風(普遍吹起之風)、鞞岚婆風(吹於高空之風)、薄風、厚風乃至風輪起風(旋轉風、龍卷風)”,當我們“身中受風”時,就會生起種種感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些感受,就像虛空之中種種風起一樣。如果我們意志不堅定,或者沒有很好的自我省察能力,就很容易自尋煩惱。佛陀將這些“受”劃分為多種,總的歸納為三受,即“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在這個基礎上,佛陀又細分為“心、食、貪、出要”四個類型,所謂“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

  對於這些如空中之風的種種受,我們應該秉持何種心態呢?佛陀教導我們說,“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在這裡,世尊教給了我們修學的次第法門,主要有三點,第一,要做到“勤方便”,就是要千方百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多修習多鍛煉自己,不要使自己身心放逸,這個很重要。我們現在生活節奏很快,大家都很忙,平時沒有時間去學佛修行——事實上這是狡辯之辭,“工作忙”與“學佛修行”並沒有實質性沖突,“搬柴運水悉圓通”,“忙”本身也是一種修行的過程。第二,要心懷“正智”,時刻保持這份正智,不要讓邪智占了上風。現實中的情形往往是,有些人意志不堅定,這山望著那山高,在自己修行遇到障礙,或者沒有收到預期效果時,就會心生退轉,或者轉修他宗,這都是缺乏正智的結果。第三,要擁有“黠慧”,在心中使智慧常存,學會並善於觀察與分別(針對煩惱與心念,包括自己的行為言談舉止)。“黠慧”不是小聰明,不是投機鑽營,而是一種了不起的大智慧。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講到過“五度為盲,般若為眼”,縱然我們行菩薩道(抑或是自己本份修行事業),都需要有“黠慧”作指引。黠慧像茫茫大海中航行中的航標燈,時刻指引著我們正確航行。在修行道路中,如果沒有“黠慧”作指引,哪怕是我們作再多的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甚至白費功夫,毫無成效。因此,對於世間諸風諸受,我們要記住上述三點,真正做到在“八風”面前,我們猶如磐石般巋然不動。(9月20日)

 

上一篇: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H 第469經(深崄經):本經敘述大海之深險,不若生死之深險。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鐢变簬xuefo.tw鍩熷悕鍥犲妗堥渶瑕佹殏鍋滀娇鐢紙鏈€鐭�15澶╋級锛岃嚜鍗虫棩璧疯鐢╤ttp://big5.xuefo.tw璁块棶缃戠珯锛岀壒姝ら€氱煡!

29271445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