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門禅師: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法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法門

釋慧門講授

  我們會選擇西藏密宗的「大圓滿法」,尤其是「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法門」來上課,主要是因為,最近一般信眾,對密宗非常好奇,而且很喜歡,想要學一學,但是,對密宗真正的修持法門,卻都是一知半解,幾乎只停留在灌頂、加持及持咒上。有些人則只是要修「頗瓦法」,就是類似顯教的淨土法門。至於真正的密宗修行人,應該怎樣修行,就比較少人深入去探討了。我們既然忝為佛子,就應該對各宗派的每一種修持法門,具有正確的了解,這就是學院要上「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法門」的道理。
 
  談密宗的大圓滿法以前,先簡單介紹,西藏佛教幾個宗派形成的歷史。
 
    第八世紀,蓮花生大士到西藏以後,開始傳授密宗的修持法門,這個法脈就是我們講的「寧瑪派」。寧瑪派行者,一般稱為「紅教」。寧瑪派主要的修持法門,除了灌頂、加行、持咒、觀想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大圓滿」,這種非常殊勝的修持法門。後來,藏王朗達磨摧毀佛教。十二世紀阿底峽尊者應請入藏,整理佛教修行次第,出現各種新興教派,如「噶舉派」,又稱白教、「薩迦派」,又稱花教。最後到了明代,有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宗喀巴大師出現。宗喀巴大師不但傳承了蓮花生大士的密法,還學了很多顯教的義理,而且把顯密不同的佛法,整個綜合起來,再把過去這幾個教派,所產生的弊病一一清除,創立了「格魯派」,俗稱黃教,像達賴喇嘛、班禅喇嘛、章嘉活佛等,都是黃教的大師。在此之前的幾個教派比較實際,很注重實修;而黃教,則是以比丘清淨戒律為重點,主張以清淨實修,為主要的修行法門。
 
  密宗的這幾個教派,是以什麼樣的修行為重心呢?大概說來,「紅教」是以大圓滿法、喜金剛為傳法的重心點;「白教」是以大手印、六成就及亥母金剛修法,作為傳法的重心;「花教」是以大圓勝慧,還有蓮花生大士的十六成就法,作為傳法的重心;「黃教」是以大威德、時輪金剛、中觀正見及止觀修法,作為傳法的重心。像曾經來學院開示的倫珠梭巴格西,就是在傳授格魯派的止觀修行法門,就是達賴喇嘛所屬黃教的傳承。不過,西藏佛教這幾個教派,著重的修持雖有不同,但卻沒有一派,不是根據色身的氣脈來起修;也就是說,都是從脈輪起修的。
 
  我們要談的大圓滿法,可說是一種心性的休息法門;講起來,也就是禅宗的明心見性法門,可以當下開悟、得到清淨。大圓滿法分為「心性休息法」、「禅定休息法」以及「虛幻休息法」,前兩種是以修持禅定,而獲得解脫的法門,後一種是以修持幻觀,而成就解脫。大圓滿法的見地,是根據「大中觀見」來的,大中觀見在修持上,很難說出一個次第來修習,也沒有次第的見地來配合。所以,才使得大圓滿這個法系,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比較模糊。
 
  詳細的追究起來,大圓滿法和中國的禅宗,可說是出自同一個淵源,都是出自印度大乘的修持系統,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不可思議的法門。這個法門傳到中國成為禅宗,傳到西藏就成為寧瑪派的大圓滿法。所以,大圓滿法的修持,和密宗其他宗派不同,而且獨樹一幟,就和中國禅宗的情況一樣。中國禅宗在六祖惠能之前,都是以《楞伽經》來印心,寧瑪派也是以《楞伽經》,作為「大中觀」見地的根本經典。寧瑪派的「大中觀見」這部分,就是根據《楞伽經》編列出來的。大圓滿法的修持,必須具備見、修二部分。「見」的部分是在解釋「大中觀見」,也就是解釋「如來藏思想」的意義,因為這樣追溯到《楞伽經》,而讓我們了解,禅宗與大圓滿法的關系。至於「修」的部分,有很多是寧瑪派歷代祖師的論著,及諸傳法要,例如配合大圓滿法的四部加行法──外加行、內加行、密加行、秘密加行,這些都是印度傳到西藏的,次第止觀法門。
 
  大圓滿法有三種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虛幻休息。我們要講的「禅定休息」,是這三種休息裡的第二種休息法門。至於為什麼叫作「大圓滿」?為什麼叫作「休息」?以後會慢慢的說明。關於「大圓滿心性休息」,有「本論十三品」,如《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解》、《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解白蓮鬘》、《大圓滿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導引菩提妙道》這三品,可以作為精進修行的根據。「大圓滿禅定休息」有「本論三品」,三品是《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車解》,就是我們現在上的這一本,以及《大圓滿禅定休息略義蓮花鬘》、《大圓滿禅定休息導引精髓》。「大圓滿虛幻休息」有「本論八品」,如《大圓滿虛幻休息妙車解》、《大圓滿虛幻休息略義守意女鬘》、《大圓滿虛幻休息導引如意寶》等。
 
  大圓滿法的三種休息法,是龍清善將巴尊者作的。龍清巴尊者是西藏密宗寧瑪派,最重要的一位祖師。尊者出生的年代,大約是中國元代中葉以後,當時西藏的政權,由薩迦派掌握。龍清巴尊者出身寧瑪派,尊者的族祖勝聲,是蓮花生大士二十五弟子之一,是修「馬頭金剛法」,而得到成就的。尊者幼年的時候,名叫「無垢光」,後來取法名為「戒慧」;至於「龍清善將」,就是「大界無央」的意思,西藏人通常以這個名號,來稱呼尊者,龍清巴尊者的著作,通常就署名「無垢光」。這個「無垢光」的名字,實在很殊勝!當陽光照耀下來,假定都沒有污垢的話,大地會不會有任何陰影?所以,這個「無垢光」實在太好、太妙了!
 
  龍清巴尊者二十七歲時,就有機緣觐見,寧瑪派的大圓滿法祖師持明童王,追隨了兩年,得到大圓滿法直接的教授;而且,是得到「無垢心髓」的傳承,因此確立尊者日後,成為大圓滿一代宗師的地位。尊者三十三歲修大圓滿,而進入甚深止觀,在深定中,親見蓮花生大士及智慧海空行母,為尊者灌頂和授予口訣傳承,也就是「空行心髓」的教授。由此前後,得到寧瑪派大圓滿,以及兩部心髓的傳承;而且,蓮花生大士還賜給尊者法號,就和童年的名字一樣,叫作「無垢光」,所以,尊者的論著就署名「無垢光」。
 
  無垢光尊者專門弘揚寧瑪派的「大圓滿心髓教法」,並著有《三休息》、《三自解脫》、《三心要》、《七寶藏論》等等。我們要談的「大圓滿禅定休息清淨法門」,就是三休息之一,現在已經有些人,在學習、修行這種法門。三休息是一氣呵成的論著,其中的「心性休息」是在說明,寧瑪派「九乘次第」的修習。「禅定休息」是講,「生起」和「圓滿」二次第,就是生圓次第的修習,尤其注重圓滿次第修習;也就是經由氣脈、明點修習,而達到大樂、光明及無念。「虛幻休息」指修空性的「八幻喻觀」,專門對治修樂明定的執著,因為有些人修到空樂定以後,會進入頑空,所以用「虛幻休息」,來對治這些頑空的弊病。這三休息並不是平行的,而是相輔相成的。禅定休息是為了破對「有」的執著,而見空性;虛幻休息是為了破對「空」的執著,認清空也非實有;心性休息是為了避免,落入「空」、「有」二邊的執著,而進入離戲的中觀正見,產生自然的智慧。
 
  「心性休息」具有九十二導引,非常詳細,配合顯三乘止觀;有二十二導引,配合密乘四續部,生圓次第的修習;有二十七導引,配合大圓滿的修習。至於「禅定休息」及「虛幻休息」所附的導引,就比較簡略扼要,沒有「心性休息」搭配得那樣嚴密。所以,無垢光尊者所著的《三休息》、《三自解脫》、《三心要》,總括起來,《三休息》才是修習大圓滿法的總綱,另外兩種則為補充說明。《三自解脫》比較注重立斷,也就是斷堅或徹卻法門;《三心要》比較注重超頂,也就是頓超或脫噶法門。比較起來,《三休息》比另二者更為根本;《三休息》中又以「心性休息」為根本,以「禅定休息」、「虛幻休息」為搭配。但就「心性」來講,寧瑪派大圓滿心髓的定義,和一般的定義不同,與禅宗也不同。寧瑪派把「心性」視為,和《楞伽經》的「如來藏藏識」,是同義的名相,所以,「三休息」與《楞伽經》,有很密切的關系。
 
  三種休息法總義第二章示諸法極頓成光明大圓滿禅定休息法並解。廣演分為三種。
 
    講說解釋之因
    廣說入境體義 
    一切圓滿結義
 
    初又分三種。名義。禮贊。立宗。第一又分三。譯名。講說。於何安名。初譯名者。具四大種語之印土語雲。麻哈生底等。翻其語為藏語。(今譯為漢語)麻哈者大也。生底。為圓滿。得拿。禅定。畢辛打。譯義為休息。亦有譯為清淨者。譯休息者。有實性、休息、法爾三義。實性與法爾。乃具特別之休息也。住於輪回眾生。修持其義。則可休息而止憩故。哲底為解釋。必宿打為清淨。薩耶饒塔。為木。噶為馬。拉馬。為名稱也。講說者。圓滿一切法。於何處圓滿。自然大智慧。於此圓滿。即輪回涅槃。無始清淨。自性真面。非由他成。於彼圓滿。一切法之根本。由自性所分出故。彼圓此圓。皆是圓滿於唯一明點中也。圓滿乃是自性。故名為大。為他法之廣源故。遍行雲。廣大此心境。無一不具者。禅定者。於法性之境中。無分別智定一而不散亂也。如來一子本續雲。心靜禅定自然獲。如是雲也。休息者。心與法爾境相合時。妄念客無聚散。於本住大法性盡。獲止息之義。如旅客疲而求止憩。松解一切而住。與休息相同。解釋者。於根本義明白指示。廣大指示。了解者。說與前同。(見心性休息)車者。如同引客於所欲處之乘、輪、軸等。引具殊勝時之異生於大解脫城之乘者是也。集經雲。誰乘於彼。令一切有情。皆入涅槃。如是所雲也。清淨者。無有罪垢及法爾菩提心中示一切法清淨。清淨平等大圓滿道是至上。故名為清淨也。真實名集雲。此乃清淨微妙道。如是所雲也。名稱者乃系屬字。示連接前後意義之字也。又於何安名。禅定休息者。乃名意義之部分。清淨車者乃名喻義之聚合也。二禮贊。其略示前已示竟。(見心性休息中)又廣示。初與體合解。夫具德者。乃自然之智慧也。普者。三世皆無遷變。身及智無離聚之密意。由妙賢(妙善)而不動。敬禮者。了悟此義之謂也。與道合解者。具德。乃自性菩提心全放(一切放下)法身密意也。普者。常時於此境中而不離也。賢者。未離法身境中顯現一切有情本自解脫大圓滿境界也。敬禮者。精勤達到法爾中之修法之謂也。與果合解者。具德。是無始本覺也。乃生死涅槃諸無上達到。而於頓成寶秘密孔中。(法身中)內明身智無離聚而住者也。普者。於彼境中示密嚴具五決定莊嚴者也。賢者。由彼境中以大悲心變化六能仁。(六道中度眾佛)調伏於六種眾生處。敬禮者。恭敬獻呈也。秘密心要雲。智界不別故。以大悲連接。於六種眾生。時處無盡現。如是所雲也。敬禮廣說者。自性本寂等句連以天空現日。乃贊佛及菩薩。是具有色之莊嚴語也。三立宗者。為諸賢劫等句。其所作者。以其自性所說之嚴飾允許為解說敕論之義也。其入境體義及一切圓滿結義。乃如其解釋及攝義者也。

 

上一篇:淨因法師:佛教反對任何形式的「執著」嗎?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