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婚前性行為屬於邪淫的范疇,傷身敗德,為害尤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性是一份傳承生命的禮物,請不要為了欲望而提前消耗。為人父母者,如果想給予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請婚後再打開傳承生命的禮物——性。

  但有人覺得這是兩個人的事,你情我願,與別人無關。有點像吃飯亂倒一樣,自己花錢買的,倒了就倒了,跟你有什麼關系?

  這種想法,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麻木不仁!

  很多報道,提到女生婚前性、墮胎、婚後不幸福,甚至因為流產太多,以致一生都沒有辦法有孩子的問題。

  雖然,這是個人的事,但是,這個身體卻是父母給的,沒有父母,哪有我們?當我們在父母的呵護照顧下長大,吃穿用都不發愁,最後成年了,卻無視自己的身體,無視父母的養育、照顧,隨著自己的欲望去放任,去傷害自己的身體時,真的對得起爸媽嗎?

  不要說這是個人的事,如果自己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恐怕生存都無法生存!

  沒有人耕種,沒有人織布,沒有人工作,自己一個人如何生活,有再多錢也派不上用場。社會本是一體的,是互相幫助的。而身邊沒有人願意幫忙,自己能很好地走過人生嗎?每一個人都對你冷漠,會好過嗎?我們是離不開社會的。

  這個世界的愛與溫暖,是靠彼此給予的,所以,我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是只考慮個人,還要考慮到,這個事會不會傷了父母的心,會不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更有遠見的,會看到對後世子孫的利益。因為我們就生長在家裡,生長在這個社會裡,就有責任為家考慮,為整個社會考慮。

  可我們的眼光,為什麼總是這麼短淺,專門注意自己的欲望呢?短淺,看不到更遠的地方,有可能就因此而墮落,因為只看到蜜,沒有看到蜜是粘在刀刃上;只看到果子好吃,看不到果樹長在懸崖邊。

  有人不希望找一個非處,一想到就很生氣,也有人愛上一個女人時,發現她沒有守貞,心裡就特別不痛快,當想到她與別的男人交歡的時候,內心更是扯著傷口的痛。

  所以,當去占有一個女人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她將來的幸福?會不會想到,自己帶給其他人的傷痛?會不會知道,有人對自己恨之入骨!反之,如果你真的愛她的話,為什麼不愛得更深一點,更長久一點,讓她可以得到屬於她的幸福呢?

  婚前性會害了她,如果她嫁的人不是你的話,如果她的丈夫對此耿耿於懷的話,你有什麼理由毀掉她一輩子?不要說她是自願的。一個人走錯,難道我們也要跟著錯?

  另外,有的人好像很愛很愛,心想一定要好好呵護她,可是當同居之後,新鮮過去後,感情也淡了,自己也把握不住自己,因為不喜歡了,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只想著早早逃開。能逃到哪兒去?苦果還要自己嘗!

  何必呢?感情本來就不是穩定的東西,只有責任與道義才能長久,我們怎麼會如此盲信感情?

  還有人說,因為愛了就要給他!這是什麼理由?什麼道理?有誰教我們說,愛了就要付出身體的?身體在此時算什麼?真能證明你愛他嗎?

  愛一個人,真的不是欲望的滿足,那是一輩子的事,那是為了他將來,為了他的家庭,為了他的父母,為了他的前程,為了他的子孫後代,想的一定不會是他單個人,愛他,一定也去愛他的家人……寬容他,包容他,照顧他,引導他,幫他掌握好人生方向盤,在他病痛時不離不棄,在他缺胳膊缺腿時還依然守候,在他走錯時馬上幫他拉住缰繩,讓他無後顧之憂去投入工作,讓他回到家就感到溫暖,這可比與他同居實在多了。

  然而,這可比與他同居要難得多!因為要伏住自己的壞脾氣,要學體量,要容忍,要擅於家務……這可不是件簡單事。

  貪心的得不到,會有嗔恨!被拋棄後,會有更深的怨恨,可能還會自殺。但愛中,卻可以有忍耐,有包容,有諒解,也會有長遠的眼光,不會讓彼此踏上仇恨之路,所以,一定會慎於始,因為希望的是永久的幸福。

  婚前性的危害,說之不盡,不單單對自己,不單單是身體上的傷害,還有心靈上更重的傷,年紀小小,怎麼會顯得蒼老?是不是有太多的傷?何必一腳要踏入火坑,錯了一次,就不要再錯第二次了,怎麼能破罐子破摔,摔得更碎呢?

  流產到沒有辦法有孩子,那真的是自己所希望的嗎?錯一步,不能錯第二步,因為這像深淵,會步步深陷。不管以前錯多少,現在一定要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不再觸碰這刀刃。

  另外,孩子有錯嗎?孩子沒有錯啊,為什麼明明知道現在不能有孩子,卻要去懷他?這像為人父母的嗎?

  虎毒還不食子,可如今,我們在做什麼?覺得有孩子就是個麻煩,用藥,用利器,就一心要把他打掉。可他那麼小,他有罪嗎?他為何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替我們承擔縱欲的過錯?這對他公平嗎?他也是一條小生命啊!小小的生命,我們的骨肉,難道他不會哭,不會痛,不會害怕嗎?我們被割一道傷口都會疼得哇哇大叫,遇到生命的危險都會驚惶失措,喊不出聲來。可孩子那麼小,那麼細嫩的皮膚,他能承受什麼呢?

  會不會記得,我們最害怕的時候,大多習慣性地會叫:媽啊!可媽媽呢?媽媽在哪?媽媽能保護孩子嗎?爸爸的背,是背著孩子,還是背對著孩子,還是只覺得他只是一團血肉?

  怎麼忍心讓孩子粉身碎骨,血流滿地!!

  聽得到孩子在呼喊嗎?

  爸爸,媽媽……救救我……救……

  聽得到嗎?

  我們的良心,我們的良知,怎麼可以被欲望所埋沒?

  杜絕婚前性,是論壇的宗旨,無論是剛開始,還是將來。要打造的,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責任、有道義的堂堂正正的人!絕不是無視他人痛苦,無視父母心血,無視社會風氣,只想著自己欲望的人!

  論壇標准從一開始就定得很高的,不是一般人以為的,在此的是好色之徒,這樣想就大錯特錯。這是比普通人有著更潔淨的心念,有更遠的眼光,更強的責任感,更遠大的抱負的正人君子。

  能夠堅持的人不多,但是,只有高標准的要求,才有精英出來,有一個精英,就是家庭的福氣,就是社會的福氣,像一顆明珠,是可以發光的。現在,就是要洗掉這明珠上的污垢,讓它發光!

  無論以前做了什麼,無論曾經錯過多少,現在要自新,就決定要不斷學習,洗去污垢,喚醒良知良能,假以時日,它就會發光。

  就是希望你成為一顆明珠,就是想把你變成一顆明珠,就是渴望你成為一個人才的!因此,你也不可以小看自己,毛毛蟲一定要變成蝴蝶,丑小鴨也一定要成為白天鵝,這不是童話,因為它本身就具備這種能力。不管以前摔多慘,不管以前多麼錯,現在,一切都要讓它重新來過!

  喚醒理智,喚起良知,打起精神,絕不隨波逐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碎了,它仍是玉,人家會覺得很惋惜,可瓦片碎了,可能人家看都不看一眼,覺得它沒有價值。

  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當走過人生後,人家會懷念你,還是會覺得無所謂,甚至巴不得早點看不到你,或是恨之入骨死了還不解恨?這與我們平常的言行心念是分不開的。

  活著,不單單是活的,還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人生樂趣;死了,也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死後讓人懷念!

  婚前性關系容易使男女兩人在結婚前分手。有些女孩為了怕失去心愛的男孩才勉強獻出自己的肉體。結果常常適得其反,蕭特博士說:“如果她堅持最後一道關防,也許更容易把他留住!

  許多男人不願娶一個跟別人發生過性關系的女孩,蕭特博士說:“有些男人一直在盡量大的努力減少總人口中處女的人數。但是到了結婚的時候,他們卻不肯要一個‘舊貨’”。

  發生婚前性關系的女孩,婚姻生活比較不快樂。蕭特博士說“婚前性關系次數越多,婚後的生活越不快樂。”

  發生婚前性關系的女孩,離婚率較高。這是第三項的自然結果,婚姻生活不快樂是離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婚前發生過性行為的女孩,婚後容易對丈夫不忠實。容易發生婚姻外性關系。她們紅杏出牆的機會是婚前沒有性經驗的妻子的兩倍。

  在婚前發生性關系,可能會使少女嫁給不合適的人。“性能夠使你盲目”,某些少女也許相信她已找到真正的愛,事實上使她和男友結合在一起的力量是性而不是愛。

  有婚前性行為的女孩,婚後的性生活常常比較不滿意。結婚對沒有性經驗的女性,婚後性生活顯得比較美滿。理由之一是,有婚前性行為的妻子常常會懷念她以前的性經驗。回憶美化往事,她總覺得今天的丈夫比不上她舊日的情人。

  常駐戒色吧的戒友肯定知道,很多人其實已經未婚先廢了,就是因為沉迷手淫惡習,自己一個人瘋狂手淫,撸了十幾年,身體已經嚴重透支,就像一張被刷爆的信用卡。很多人已經出現了不少傷精的症狀表現,慢前和精索比較常見,有些戒友甚至染上了神經症,感覺活著很痛苦,還有一些戒友的精子質量已經非常差了,不是弱精症就是無精症,已經失去生育功能了。婚前的放縱也會導致性功能的下降,很多戒友都比較關注自己的性功能,在發現自己因為手淫惡習而出現早洩和陽痿時,他們心裡就會比較慌,希望自己可以盡早恢復。生育功能和性功能不行,也是婚姻不和諧的隱患,之前就有好幾位已婚戒友因為這兩個問題和老婆離婚了。

  婚前性行為屬於邪淫的范疇,邪淫傷身敗德,為害尤烈,很多人還沒結婚就把自己的身體搞得危如累卵,這樣結婚後再過性生活,那更是雪上加霜了。國家有黃金儲備,身體有腎精儲備,在結婚前真的不能亂來,腎為五髒之根,縱欲掏空五髒精華,腎虛百病叢生!在剛開始的時候,身體底子尚厚,基本沒多大感覺,但隨著日積月累的耗損,最後必然就是症狀纏身。我們戒色之後,一定要弄清楚什麼是邪淫的行為,只有知道了邪淫的具體定義,這樣才能更好地規避邪淫。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愛箭的痛苦
下一篇:勸人戒邪淫是最有效的戒邪淫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