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你怎麼對待金錢,你就什​麼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對錢的態度,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態度的一部分。一個人如何賺錢體現了他的能力、見識與氣魄;而花錢,甚至比如何賺錢能更精確地呈現其人的人格魅力、智慧之道。一個人花錢的方式,早已注定了他一生的命運起伏。

  有錢有福報,懂得如何善用金錢才是智慧。人們不應對金錢抱著“有”的心態,而應持著“無”的逆向思考模式,因為“有”將讓你的金錢有所限量,但是“無”的心量卻能讓你的金錢能力無限、無量,無止境地擴張。

  從前有位窮苦出身的老人家,靠著自己勤勞能干的雙手終於積累起了一定的財富。但是由於多年窮苦的經歷讓他知道錢財來之不易,所以極為悭吝。真可謂是一毛不拔。

  這一年,當地大旱,農民顆米無收,湧出大量難民逃荒。而這位長者由於家中積蓄頗豐,自然沒有饑馑之困。

  一天,長者門前來了個化緣的和尚,長者自然是拒絕給他施捨。可那和尚並未就此離去,反倒說:“若是往日,我一定會自行離開,可今時不同往日,這次你必須要施捨給我才是。”

  長者聽後,怒道:“你這不知禮的和尚!我這家財,是我辛辛苦苦掙來得,你又不事生產,憑什麼麼定要我施捨與你?這與強搶何異?”

  那和尚卻說:“我今日來並不是搶你,而是為了救你。如今旱災導致難民叢生,強盜猖獗。我勸你廣施糧米,多行善事,這樣在你碰到什麼事的時候,自然會有人來幫你。可你若是固金自守,恐怕危險來臨之時,你便成了孤家寡人了。”

  佛教僧侶探索暹粒吳哥窟的庭院

  長者聽了不以為然,反而呵罵說:“你這和尚就是想要我的米吃,所以故意拿話來胡說,我才不信你的,也不會給你。”

  說完,關了大門,再也不理人了。

  沒過幾日,附近有伙強盜聽說長者家中錢糧頗豐,便上門強搶,結果沒人幫這長者抵御,家中財物被強盜們洗劫一空。長者想起和尚的話,後悔不迭,不過已經晚了。

  很多人都分不清節儉和吝啬。其實,節儉是美德,吝啬則是惡習。不浪費、不亂花是節儉;而該花的也不花,那便是悭吝了。

  金錢放在那裡,不過是廢紙一堆。只有將它花出去,它們才有價值。金錢給人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僅僅在於它從我們手中流出的那一剎那。在手裡的時候,它給我們的不是愉悅,是安全感。

  可人生怎能只有安全感和喪失愉悅呢?如果心中已經有足夠的安全感了,還是不肯拿出錢來獲取愉悅,那麼便是吝啬了。消費金錢能獲得的最大愉悅,不是購買東西,而是幫助別人。種下善行的因,那福報的果自然會來。人的命運就是這樣改變的。

  不要守著金錢不放,手裡只要有足夠應急的錢財就可以了。太多便成了負擔,你如何看待金錢,如何花錢,恰恰能看出你的命運如何。

  從前有個印度婆羅門,家中生了個男孩,這個男孩天賦異禀,很得父母疼愛。他就在這樣富裕無憂的環境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但聰慧如他,逐漸洞察人間苦厄,於是在成年後辭親出家當比丘。

  這一日,比丘在教化回來的途中,在蔭避的森林裡遇到一隊商人。此時正逢傍晚,商人們扎營准備在這過夜。

  比丘看到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車輛載著大量貨物,並不關心,視若無睹,只管在離商隊營帳不遠的地方徘徊踱步。

  這時,森林的另一端突然來了很多山賊。原來是他們打聽到此處有商隊經過,想趁著夜色劫掠財物。可當他們靠近商營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營外漫步,山賊怕是商隊早有准備,所以想等眾人都睡熟在動手。可營外巡回的那個人,通宵不入營休息。天已漸漸亮了,山賊因無隙可人,只得氣憤地大罵而走。

  這邊正在熟睡的商人聽到外面的噪聲突然驚醒,趕快跑出來看見一大隊的山賊手執鐵錘木棍往山上跑去.營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兒。

  商人驚恐地走向前去問道:“大師!您見到山賊了嗎?”

  出家人回答:“是的,我我早就看到了,他們昨晚就來了。”

  “大師!”商人又向前問道:“您不怕嗎?那麼多山賊,您...您獨自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呢?”

  出家人卻絲毫不慌,他心清氣和地回答道:“我乃一介出家人,身無分文,見到山賊有何懼之?賊要的是錢財寶貝,所以有錢人看到山賊才會害怕。而我既然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無論住在深山或茂林裡,都不會起恐懼心。”

  眾人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的愚昧無知。對於外在的金錢,大家肯捨命相保,不捨多浪費一分錢;可對於自由平安的生活,大家反倒是視若無睹了。那帶在身邊的的許多錢財成了一番拖累,而命運的負重也格外難堪。

  人生一世,折磨我們的不一定是貧窮,而是各種各樣的貪欲。沉湎於物質的追求,會產生對財富的貪欲。為了這無止境的人生追求,人會變成欲壑難填的怪物。人所擁有的越多,越引以為自豪,越想向他人展示自己存在的優越性。這種思想將大多數人引入歧途,帶來無盡的煩惱,甚至是帶來災難。而懂得如何花錢,才是智慧之道,是擁有好命的開端。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何賺錢能更精確地呈現其人的人格魅力、智慧之道。一個人花錢的方式,早已注定了他一生的命運起伏。

  有錢有福報,懂得如何善用金錢才是智慧。人們不應對金錢抱著“有”的心態,而應持著“無”的逆向思考模式,因為“有”將讓你的金錢有所限量,但是“無”的心量卻能讓你的金錢能力無限、無量,無止境地擴張。

  從前有位窮苦出身的老人家,靠著自己勤勞能干的雙手終於積累起了一定的財富。但是由於多年窮苦的經歷讓他知道錢財來之不易,所以極為悭吝。真可謂是一毛不拔。

  這一年,當地大旱,農民顆米無收,湧出大量難民逃荒。而這位長者由於家中積蓄頗豐,自然沒有饑馑之困。

  一天,長者門前來了個化緣的和尚,長者自然是拒絕給他施捨。可那和尚並未就此離去,反倒說:“若是往日,我一定會自行離開,可今時不同往日,這次你必須要施捨給我才是。”

  長者聽後,怒道:“你這不知禮的和尚!我這家財,是我辛辛苦苦掙來得,你又不事生產,憑什麼麼定要我施捨與你?這與強搶何異?”

  那和尚卻說:“我今日來並不是搶你,而是為了救你。如今旱災導致難民叢生,強盜猖獗。我勸你廣施糧米,多行善事,這樣在你碰到什麼事的時候,自然會有人來幫你。可你若是固金自守,恐怕危險來臨之時,你便成了孤家寡人了。”

  佛教僧侶探索暹粒吳哥窟的庭院

  長者聽了不以為然,反而呵罵說:“你這和尚就是想要我的米吃,所以故意拿話來胡說,我才不信你的,也不會給你。”

  說完,關了大門,再也不理人了。

  沒過幾日,附近有伙強盜聽說長者家中錢糧頗豐,便上門強搶,結果沒人幫這長者抵御,家中財物被強盜們洗劫一空。長者想起和尚的話,後悔不迭,不過已經晚了。

  很多人都分不清節儉和吝啬。其實,節儉是美德,吝啬則是惡習。不浪費、不亂花是節儉;而該花的也不花,那便是悭吝了。

  金錢放在那裡,不過是廢紙一堆。只有將它花出去,它們才有價值。金錢給人帶來的快樂和愉悅,僅僅在於它從我們手中流出的那一剎那。在手裡的時候,它給我們的不是愉悅,是安全感。

  可人生怎能只有安全感和喪失愉悅呢?如果心中已經有足夠的安全感了,還是不肯拿出錢來獲取愉悅,那麼便是吝啬了。消費金錢能獲得的最大愉悅,不是購買東西,而是幫助別人。種下善行的因,那福報的果自然會來。人的命運就是這樣改變的。

  不要守著金錢不放,手裡只要有足夠應急的錢財就可以了。太多便成了負擔,你如何看待金錢,如何花錢,恰恰能看出你的命運如何。

  從前有個印度婆羅門,家中生了個男孩,這個男孩天賦異禀,很得父母疼愛。他就在這樣富裕無憂的環境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但聰慧如他,逐漸洞察人間苦厄,於是在成年後辭親出家當比丘。

  這一日,比丘在教化回來的途中,在蔭避的森林裡遇到一隊商人。此時正逢傍晚,商人們扎營准備在這過夜。

  比丘看到這些商人,以及大小的車輛載著大量貨物,並不關心,視若無睹,只管在離商隊營帳不遠的地方徘徊踱步。

  這時,森林的另一端突然來了很多山賊。原來是他們打聽到此處有商隊經過,想趁著夜色劫掠財物。可當他們靠近商營的時候,卻發現有人在營外漫步,山賊怕是商隊早有准備,所以想等眾人都睡熟在動手。可營外巡回的那個人,通宵不入營休息。天已漸漸亮了,山賊因無隙可人,只得氣憤地大罵而走。

  這邊正在熟睡的商人聽到外面的噪聲突然驚醒,趕快跑出來看見一大隊的山賊手執鐵錘木棍往山上跑去.營外唯有一位出家人站在那兒。

  商人驚恐地走向前去問道:“大師!您見到山賊了嗎?”

  出家人回答:“是的,我我早就看到了,他們昨晚就來了。”

  “大師!”商人又向前問道:“您不怕嗎?那麼多山賊,您...您獨自一個人,怎能敵得過他們呢?”

  出家人卻絲毫不慌,他心清氣和地回答道:“我乃一介出家人,身無分文,見到山賊有何懼之?賊要的是錢財寶貝,所以有錢人看到山賊才會害怕。而我既然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無論住在深山或茂林裡,都不會起恐懼心。”

  眾人恍然大悟,認識到自己的愚昧無知。對於外在的金錢,大家肯捨命相保,不捨多浪費一分錢;可對於自由平安的生活,大家反倒是視若無睹了。那帶在身邊的的許多錢財成了一番拖累,而命運的負重也格外難堪。

  人生一世,折磨我們的不一定是貧窮,而是各種各樣的貪欲。沉湎於物質的追求,會產生對財富的貪欲。為了這無止境的人生追求,人會變成欲壑難填的怪物。人所擁有的越多,越引以為自豪,越想向他人展示自己存在的優越性。這種思想將大多數人引入歧途,帶來無盡的煩惱,甚至是帶來災難。而懂得如何花錢,才是智慧之道,是擁有好命的開端。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上一篇:因果人人說,卻​非人人懂
下一篇:學佛感悟詞 拜讀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的感悟:470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