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各有不同的功用。如《楞嚴經》是以離愛得脫為用,《心經》是以度苦破妄為用,本經是以什麼為用呢?從因上說,這部經是末法時期,眾生得度的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因為隨著眾生根機越來越劣,眾生靠自力來修戒定慧是沒有什麼希望的,了生死也不太可能,所以要仰靠佛力加持來橫超。這個法門,對末法眾生是非常當機的,乃至法滅盡後,佛還要用慈悲願力加持這部經再住世百年,來救刀兵劫的眾生。這個經滅了以後,一百年以後、經滅了以後,還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住世現在虛空當中,有人發心求生淨土,念一句即得往生。
這部經典介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讓我們產生欣求心,讓我們通過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反襯出我們娑婆世界的種種苦難,由此產生出離心。
再就是這部經典,能夠讓我們在信願持名過程中,能得到佛力加持、安穩的修行、不招種種的魔障。
由於現在的人有很多的妄想雜念,以至招感很多的鬼魅的這種現象。這種現象都是來自於我們很多的、我們內心當中很多不正當的這種貪求。所以我們一定要老實念佛,在名號的光明裡面,這些魔障它就不會現前。我們要用至誠心來念這一聲佛號,就會被諸佛所護念,直接達到菩提的覺岸。這是從因上來說這部經的功能作用。
我們再從果上來看,這部經的功能作用是往生不退。經中說:“眾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不僅上三土不退,即使生到凡聖同居土,也是圓證三不退。到了極樂世界都是最後身,可以入一生補處位,一生成佛。
往生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土。我們帶業往生的凡夫都生在凡聖同居土,雖然生在凡聖同居土,但是又可以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上善人就是大菩薩,我們可以與大菩薩生活在一起,與觀音菩薩、勢至菩薩把手同行,能夠親見彌陀,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這個是非常殊勝的。
在他方的凡聖同居土,像我們娑婆的凡聖同居土,很難看到聖人的,也沒有辦法遇到阿羅漢,更沒有辦法見到佛。一定要在斷了見思惑以後,生到方便有余土,我們才能見到阿羅漢;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到實報莊嚴土,才能見到法身大士;無明斷盡,才能見到佛。
但是極樂世界是圓融無礙的,帶業往生的凡夫見思惑都沒斷,到了極樂世界就具足六種神通,又有佛的相好光明,萬億紫磨真金色身。你說他是凡夫吧,他又是聖人,你說他是聖人吧,他見思惑一點都沒斷,非凡非聖,即凡即聖,這個是非常的不可思議的。
我們再來看不退,不退有四種含義。本來不退是講三不退,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又加了畢竟不退,這是為了顯示佛號功德非常不可思議。第一是位不退,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都是蓮花化生,永不會退到人間;第二個是行不退,就是常修度化眾生的菩薩行,不會退轉到二乘;第三是念不退,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這種念,和一切種智相應,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是大菩薩的境界;第四是畢竟不退,就是今生聽聞到彌陀名號,不論是至心念還是散心念,無論是有心念還是無心念,無論是對於經文和名號理解還是不理解,只要經名和佛號一歷耳根,永遠埋藏在這個八識裡面,埋藏在這個八識裡面成為善根的種子,永遠不壞。假如過了千劫以後,善根成熟,畢竟因為念佛名、念經名而得度,作為我們的種子、往生的因了。
這就是這部經典的妙用:往生和不退。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就等於橫生三土,住在位不退,就等於圓證三不退,能夠快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摘自 宏圓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