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做什麼事會生到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法蓮華經淺釋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爾時:又是個什麼時候?這個“爾時”,和前邊六種震動那個“爾時”,是一樣的,但不是同一個時候。是什麼時候呢?是大眾歡喜、一心觀佛的這個時候。這個時候,佛看見這一切的法會大眾都這樣歡喜,佛也歡喜了;佛歡喜,就放光,這是第六種的放光瑞。

  這第六種放光瑞,是此土的放光瑞;下邊還有他方國土的六種放光瑞。

  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眉間,就在這兩個眉毛中間。在佛兩個眉毛中間,有一個白毫相;你看見佛像眉間那兒都鑲著一粒珠子,那就表示著這個白毫相;因為現在我們或者用泥土塑造的佛像,或者用木頭雕刻造的佛像,沒有法子表現出佛原來的白毫相,所以就鑲這麼一粒珠來代表。佛的白毫相光,可以遠,也可以近;這一種光,就好像白琉璃筒內外清淨那麼樣。

  照東方萬八千世界:東方屬木,木主於“生”,象征春天萬物生長,所以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遍東方萬八千世界。這萬八千世界,不是太多,還有個數目。在這萬八千世界,都得到佛光的普照。靡不周遍:靡,就是沒有;沒有不周遍的,這萬八千的國土、世界,光明普照。

  以下,是說他方國土所現六種的祥瑞:

  (一)六趣瑞,(二)見諸佛瑞;六趣眾生是凡,諸佛是聖,這叫凡聖一對。(三)聞說法瑞,(四)見四眾得道瑞(證果瑞);這是“法”和“人”相對,是人法一對,人和法都相對的。(五)見菩薩行行瑞,(六)見諸佛般涅槃瑞;菩薩為始,佛為終,這叫始終一對。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這是現他方國土六種祥瑞中的六趣瑞。

  在釋迦牟尼佛放的光,不單見這個世界的祥瑞,下至阿鼻地獄:甚至能下照到阿鼻地獄。阿鼻是梵語,譯為無間地獄,地獄沒有間隙。一個人在這個地獄裡也滿,多人在這個地獄裡也滿;從那個地獄,墮到這個地獄,不知道要在這個地獄裡住多長的時間?

  時候也沒有間斷,空間也沒有間斷;時間和空間統統都沒有間斷,所以叫無間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阿迦尼吒是梵語,譯為色究竟天,就是有色界的最上一層天。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就在這個娑婆世界,也就看見從娑婆世界向東邊,去萬八千世界的國土。

  六趣眾生:六趣,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六趣眾生,就是六道輪回的眾生。那麼一切人,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見:哪一道裡,受的某一種果報。

  六趣,就是天趣、阿修羅趣、人趣,這叫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這叫三惡道。阿修羅有時候列到三善道裡邊,有的時候又列四惡趣裡邊;四惡趣,就是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這個“天”,是天上的天人。怎麼做的天人呢?就因為你持五戒、修十善,就可以生天的。五戒,這是佛教徒最根本的,應該守的戒律,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

  你要是常常不殺生,你的壽命就長,得長壽報。為什麼有人壽命就那樣長,有人壽命就那樣的短?壽命長的人,就是因為他持不殺戒,得到長壽的報;壽命短的人,就因為他歡喜殺生,所以就得到短命的果報。

  為什麼要持不偷戒呢?因為偷,是損壞人的財產、損壞人的福命。這個“偷”,就和“盜”在一起,叫“偷盜”;就是人所不知道,你偷偷的去,把人家的財產或者是物質給拿了。

  你盡偷盜人家的東西,你自己得到什麼果報呢?將來你的財產就不長久,受財產不長久的果報。譬如你很有錢的,有很多的財產,突然間,被強盜給搶去了。

  為什麼受這種的果報?因為你前生也偷過人家東西、搶過人家的東西,你沒有持不偷盜的戒;所以今生你所有的財產,被人來破壞。如果沒有破壞人家的東西,你的財產永久都存在的;這是因為你持不偷戒,所以你得到的富貴就長久。YIN、妄、酒,也都和這兩種的意思是一樣的。

  好像你不守YIN戒,你去奸YIN人家的婦女;將來你自己也被人家去玩弄,所以這都是一種果報。妄語,你自己若不騙人,你也就不會被人騙。說:“我這一生沒有騙過人,怎麼有很多人來騙我呢?”

  我方才沒說嗎?這一種果報,不是一生的事情;這講過去、現在、未來,果報要通三世的。所以你單單今生沒有騙人,你知道你前生騙過多少人嗎?不知道!你不知道,那麼有人騙你,這就表示因緣會遇成熟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你應該受騙的了。

  飲酒,本來飲酒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不過就怕飲多了。你酒若飲得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飲得多了,就會亂性──擾亂性情,就顛倒了;一喝起酒,說話那個舌頭也大了,話也說不清楚了,你這一個身體顛倒,所做出的事情也會顛倒了。

  所以在佛教裡不主張飲酒,才戒酒。可是在道教裡,不主張戒酒,說酒可陶情,可以陶冶性情,令你不愉快的心情,喝了酒就會把不愉快的心忘了,把煩惱也沒有了。

  中國的孔子說過:“唯酒無量,不及濫。”說喝酒很好的,不必限量它,不必說我一定要喝多少;但不要喝醉了,這就是最好的。若喝醉了,就不知道那個酒的滋味。若沒有喝醉,這個酒可以喝少一點,不要喝太多了!

  實在好喝酒的人是這樣子;若不好喝酒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喝。因為有的人好喝酒,你若叫他一定不喝酒,那比什麼都厲害,所以我對於酒戒方面,稍微放寬一點。

  五戒,說起來是很多的道理,主要的,我們不單手不去殺生,心裡也不要生一種的殺念,這是真正的持殺戒。

  盜戒也是這樣,不但手不去盜,心裡也不生一個盜念;盜不論大小,凡是人沒有許可你,你自己偷偷的把其他人的東西給用了,這都叫犯盜戒。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人家買了一瓶子酒,“啊!你看這個酒不錯的,他的也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我的,拿來喝一杯!”這是犯盜戒了。啊!這犯一個盜戒,又犯一個酒戒,兩戒都一起犯了!有人說:“那我不飲酒,這個戒我不會犯的。”

  你不飲酒,你飲牛奶嗎?在雪櫃裡,有人買了一瓶牛奶放著,你看見牛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啟這牛奶就喝。你不知道就喝了,你說這是霸王不霸王?牛奶是一種小問題,你沒有得到買牛奶那個人的同意,你拿起來就喝,這就叫犯盜戒。

  還有一切其他所吃的、所用的東西也一樣。所以我前幾天聽到有人告訴我,說是在宿捨那兒,有人偷吃東西,令買的這個人生煩惱。

  這雖然是對方犯盜戒,這又要說回來,買牛奶或者買酒這個人,你也應該自己反省一下:“他怎麼偷我的東西吃呢?喔!前生我偷過人家的東西吃,所以今生人家也偷我的。”就算了!

  這是買的人應該這樣想,但是偷吃的人不可以這樣想:“喔!我現在偷你的東西吃,等來生你再偷我的。”

  你不知道你來生有沒有?或者你來生什麼也沒有了,有誰能偷你的呢?所以就不要存這個偷的心。不是我所買的東西,我不可以隨便去用它!

  如果得到對方的許可,這就不犯戒;沒有得到對方的許可,偷偷地用其他人的東西,這都叫犯盜戒。再往細了講,甚至於一草一木、一針一線,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你擅自拿走,這都叫偷,都犯盜戒。

  YIN、妄、酒,也都是這樣;所以我講一種,你們應該就把其他那幾條也都明白了。

  天,為什麼生到天上去?就因為守五戒,才能生到天上去。天的福報是無量的,可是也有盡的時候。等到福報享盡時,五衰相現,還是會墮落,所以這是不究竟的。

  阿修羅,也是做了一些個功德,可是卻壞在以斗爭心來做功德,是由他的煩惱做的功德。怎麼說由煩惱還能做功德呢?好像雖然是做功德,可是專門和人來比賽。

  怎麼樣比賽?“我出五塊錢,你出多少?”就和人來斗著。“你若出五塊,我出十塊;你出十塊嗎?我出二十塊!”就和人來斗,競爭第一;這人將來絕定做阿修羅去!

  有功德是有功德,但是和人來斗爭做功德,不是由自己本心想要來做功德,也可以說爭名,想要人家說:“啊!你看某某人是第一,他出的錢最多!”爭第一的名,這都是做阿修羅的功德。所以你行佛法,一定要真正明白這個因因果果,你做,才不會濫的。

  你或者在這個地方沒有名,到那個地方去做功德,爭那地方的名,叫這地方的人看看你某某人跑到紐約去做了一個大功德,令大家都知道。這麼樣子,都是修羅的一種因,將來就做修羅去。一講起話,就發脾氣;一講起來什麼事情,就要爭第一。

  這都是修羅的種子,煩惱不斷;你做這功德,是有漏的功德,不是無漏的功德。功德仍是應該要做的,但是不要故意讓人家知道我是第一,或者第二。

  更有一種人,表面上他不要名,靜悄悄地行善,然後卻故意偷偷地告訴人:“我在什麼地方,做了五千塊錢的功德。誰也不知道是我,我只告訴你!”其實這種,也是阿修羅。

  這個阿修羅,比方才那個阿修羅還壞一點,為什麼?這是屬陰的阿修羅,不是屬陽的;他表面上是不好名,實際上他背後的宣傳更厲害!

  所以你發心,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在種因的時候,不把它種一個正因,等結果的時候,就偏了,結了一個不好的果,做阿修羅去了!

  說阿修羅有什麼不好的?阿修羅不好的地方就多了!天天去和人斗爭打仗,你說好嗎?

  人,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也是從做善功德,持五戒、修十善這個地方來的;不過他是下品的五戒、下品的十善;阿修羅是中品的五戒、中品的十善;天,是上品的五戒、上品的十善。這裡邊,若詳細分別起來這個法相,那是很多很多的細目。這是三善道的因。

 

上一篇:宣化上人:先生有外遇,怎麼辦?
下一篇:這樣忏悔,可以消除我們多生以來的業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