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法水長流》摘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慈起無緣,恩周庶類,悲與同體,道啟多門。

  ◎一切浮生諸幻妄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本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染世樂,慈悲一切。

  ◎老當益壯,窮且益堅。

  ◎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念不存,歸無所得。

  塵消覺淨,情忘執謝,諸佛眾生,應時平等。

  恩報德酬,大自在人也。

  ◎《了凡四訓》是先生為教育子孫後代所寫的四篇家訓,文理俱暢,豁人心目。

  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竭力提倡,因而流通甚廣,成為後人積善累德,改造命運的經典。

  早年受教於朱鏡宙老人,復印證於印祖,畢生奉行深受利益。是為解救今世眾生劫難之不二法門,又為佛門信解行證,入佛境界之大根大本也。

  願我同胞共勉之!

  ◎佛言:為人師者,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為人弟子,當孝於師。

  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末世惡人,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妒善,厚財賤道,死墮三惡趣中。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煩惱所覆,不能顯了。

  若捨妄歸真,則凡聖等一,與理冥符,而無分別,寂然無為。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謂得道。

  ◎道德之義,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報應,實天地化育之大權。

  利人實為利已,害他苦報無盡。人人皆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

  ◎人生如戲,莫非自編、自演、自觀、自賞,總不關境緣事也。

  會者明達諸法實相,不會則生煩惱習染。

  是知人生真實目的,確為一生提升靈性,證得無上菩提,往生淨土,親近彌陀耳。

  故古大德常以此勘驗學人曰:會麼?是語義意,最深長遠無盡矣,應知應當學。

  ◎住如來家,修六和敬。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無事。

  ◎世出世法之大道,皆由至誠謙敬心求得。

  世無明師,求之古人可也:孟之師孔,蕅益之師蓮池,皆可法也。

  是則何不依無量壽,學他心同佛心,行同佛行,言同佛言。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悟入以後,三業化他,勝上佛學院多矣。思之思之。

  ◎

  茫茫大夢中,長夜誰能寤,反戀夢中歡,將醒還重做。

  做得不如前,一錯是百錯,做得勝如前,依然空落漠。

  造了夢中業,從苦還入苦,勸君早回頭,直走西方路。

  萬緣都放下,勤修淨業課,日夜望還鄉,一心求覺悟。

  ◎

  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或現相好入無余,變現莊嚴隨意出,群生見者罪皆除。

  ◎

  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象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一念,眾生皆是宿善友,世間一切同法性,是名入佛之知見。

  ◎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清淨本然,妙真如性。

  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

  心既除矣境豈實有?達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要之皆不為物轉,方能轉物也。

  ◎覺外無性,塵外無相,善根不可思議,業力不可思議,福德因緣不可思議。

  恭敬不夠,故福報不夠,懈怠輕慢也有罪過。一切福德皆從誠敬中生。

  微塵有果,因果同時。

  ◎如來名號大意,令眾生達自根本,無明本。

  唯如來根本大智,令諸眾生頓識本故,頓作佛故。

  又隨眾生根所樂示現,為佛、為天、為神、為主……遍法界,眾生界,無時無處不在。

  ◎福佑人類傳統文化,救度全救苦難眾生。

  ◎

  心包太虛,合諸宗教,總歸一體,從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啟示群萌,即是天經,普救眾生離大苦。

  ◎淨宗學人,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以不住相,清淨心念佛,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真往生西方,證無生忍,乃決定不易之理事也。

  此乃印祖開示,願我同胞,信受奉行。

  ◎歡喜施財者得大富,法布施者聰明智慧,施無畏者健康長壽,修三因者獲三果。

  富在知足,貴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惑盡則情忘,諸法不生,究竟涅盤,常寂光土。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阿彌陀佛,無非空劫以前,自己本來面目。

  但於當念絕思維,唯心淨土唯心現。

  ◎若有眾生,於此經典,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晝夜思惟,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華嚴經雲: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是一念自性,名為入佛知見。

  ◎維摩經弟子品曰:三世之法,新新生滅,更不相待也。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諸法不可得,乃至一念不住,諸法實相,如是如是。

  ◎佛言: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得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夾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余聖眾。

  ◎世路風波,煉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之場。

  ◎

  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

  於儒及道亦如是,至誠供養利眾生。

  ◎真心本性,具足靈知,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

  諸佛悟之,假名心性,眾生迷之,便成妄識,迷悟自殊,何有聖凡。

  ◎謙恭待人,忠孝傳家。

  ◎學教悟心,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若捨妄歸真,明凡聖等一,與理冥符,而無分別,寂然無為,是曰理入。

  ◎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順逆皆佳境,惡善皆良緣,若能轉境界,是人同如來。

  ◎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圓,禍之門。

  直而不能枉,不可與大任;方而不能圓,不可以長存。

  富在知足,貴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養喜神為招福之本,去殺機為遠禍之方。

  ◎放下我癡我見,皈依佛陀教誨。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是古代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社教義務工作者。

  ◎以身述法,以心供法,以行護法,以念傳法。

  ◎若無心者,八風不能動。

  設習氣未盡,嗔念任運起時,無打罵仇他心。

  貪念任運起時,無營求令得心。

  見他榮盛時,無嫉妒求勝心。

  一切時中,於自己無憂饑凍心。

  乃至種種此等,亦得名為無一切心也。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

  自然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發廣度心,大悲也,觀法如化,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雙修。

  真心不現,全由妄障,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依然是妄想。

  所以古大德雲: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但盡凡情,別無聖解。

  大慈大悲能除貪嗔。

  度眾生而實無所度,不著有也。雖無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

  具此妙慧,癡毒亦除矣。

  ◎處難處之事俞宜寬,處難處之人俞宜厚,處至急之事俞宜緩。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佛言: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又曰:能隨染淨緣,遍造十法界。

  如是十法界本無自性,皆由一心之所造也。

  原夫此心雖曰不變,而實隨緣,以其隨緣,故曰能造。

  所以心能作佛,作眾生,作天堂,作地獄,一念之萌也。

  憨山大師曰:念從起處須看破,事未至時莫妄生。

  轉凡成聖之機,全在於此也。

  ◎佛教是釋迦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多元文化教育。

  直示法界平等,自性本真德用,欲使人人同修同證,

  故現身說法大方廣體,物物圓成佛華嚴行。

  人人本具,但迷邪染,失其本性。

  諸佛菩薩不離情識,示現智海即諸塵勞。

  繁興妙用一念圓證,佛華嚴行當處現前。

  不從他行,信謂自性固有,不可不究也。

  ◎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謂得道。

  ◎四天王教化:

  東方持國天王(敦倫盡分行大道,琵琶表中道,中庸,用中)

  南方增長天王(閒邪存誠積大德,寶劍表智慧)

  西方廣目天王(觀照世間修大行,龍蛇表多變,寶珠表不變)

  北方多聞天王(長時薰習成大果,傘蓋表防御污染,成純淨純善)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世亂極,鬼神愁。佛子在家,中夜播放《地藏》、《彌陀》、《十善》、《無量壽》或《系念佛事》,讀誦、講解光碟,皆能得冥、陽二利,實益應當學。——釋淨空白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貪者,天不能死。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

  ◎迷惟一念(動念、分別、情執、雜念)。悟止一心(情忘、執謝、南無阿彌陀佛)

  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皆是為我說,不為別人,我必須直下承當,即得勝妙功德大利。

  ◎中國最近出土四字曰:“物惡獨勝”

  古大德深知天地萬物之所厭惡者,在其獨勝也。

  是知凡夫獨大、獨尊、獨善、獨美、獨榮、獨存者,皆為物之所惡。

  而物之所好在眾善、同勝、同大、同尊、共美、共榮。

  總要識得“一體同仁不二”才好。

  ◎善事常易敗,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德最宏,或為之獎借維持,而白其誣而分其謗,務使其成立而後已。能如是成全人,便是大學問,大智慧,大福德相。

  ◎因果教育就是脫貧致富的教育:

  財施是因,得財是果。

  法施是因,脫愚昧開智慧是果。

  無畏布施是因,得健康長壽是果。

  此即是離苦得樂的教育,人生於世,窮通、貴賤、吉凶、禍福,不離因果。

  明乎此理,自然安分守已,不怨天不尤人,努力改過遷善,積功累德,改造命運。

  因果教育功德大矣哉!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無事。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佛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清淨本然,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徒知和其大怨,而不省其大怨之所由興,雖和之以至公,而不免有余怨。怨生於情執,情執生於迷失自性,自性本無迷妄,又何有怨乎?

  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已。

  然責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是以終無怨。師法帝舜不亦善乎?願與志士仁人共勉之。

  ◎中華傳統教育的特質為家庭教育,父母尊長,履行道德,令孩童自幼模仿,而成習性者也。學校教育則是家教之延續,社教廣學多聞成就才藝,大乘教育才是究竟圓滿,其教學目的在使人人淨善,家家和樂。

  ◎

  千手千眼,觀世照世,善惡果報,互為酬償,總是自作自受。

  大慈大悲,眼到手到,護持正法,普救眾生,就在此時此地。

  ◎

  心包太虛,合諸宗教,總歸一體,以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啟示群萌,即是在經,普救眾生離大苦。

  ◎情生智隔

  ◎現在受委屈,消滅三塗苦,忍辱得解脫,速成無上覺。

  ◎撫正摧邪弘聖教,安邦護國度群迷。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須要國家與國家,政覺與政覺,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此四者皆不易達成,非常棘手,然由宗教團結下手較易,宗教若能團結合作,肯定影響前三者,則世界安定和諧可以落實。

  ◎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也,彌勒言,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色聲香味,物質),形皆有識(見聞覺知),識念(精神,心法)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知恩報恩,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孝親尊師。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以小惡無傷而弗去,故惡積罪大而不可掩。

  ◎凡夫“我”見重,三毒深,病根實由心量狹隘,須以廣大心治其病根,從根本上解決,諸病自然易除。

  大心行人不能無所緣境而著空,又不能取境而著有,著有則墮六道。

  要在不著二邊,合乎中道,如此歷事煉心,正大修行人入手處。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三世諸佛原是一個法身,應知。

  ◎蓮池大師曰:孝順乃至道之法,至道者至極之道,即無上正覺是也。此道清淨大如虛空,體絕過非,用無違礙,順之至也,孝順之心,正合此道,故雲至道。又父母者本覺義,師僧者先覺義,僧者合覺義。於此隨順,不背不逆,豈非如來所證無上正覺之妙道耶。

  ◎一切眾生身口意,所解所行,必須真實心中作。自作依正,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

  ◎倫理教育就是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例如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異,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人際關系。

  親愛精誠的關系教育,它是中華五千年傳統的大根大本,五倫是大道,隨順倫常是大德。

  道德教育,就是教人從不善的習性,回歸到自性本善的教育。

  ◎世間所有的宗教,其根本就是仁慈博愛,其目的在教化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凡是信徒,應當依教奉行。

  ◎學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不學則不智,不教則不仁。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佛子處世當如是觀:

  處逆境,隨惡緣,無瞋恚,業障盡消;

  隨善境,處善緣,無貪嗔,福慧全現。

  ◎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任何宗教能夠應近代科學的需要,那應該是佛教。方東美說:釋迦牟尼是大哲,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

  淨空修學五十六年,證實一切經所說,無非是倫理、道理、因果、哲學、科學。

  故佛法乃九法界眾生,所必須修學者。

  ◎本心即本性,當人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即見本性。

  了悟萬法皆空,色身假合,即無老死。

  心向般若,不為欲惑所動,轉迷開悟謂之解脫。

  ◎倫常道德使人羞於作惡,明了因果使人不敢作惡,此天下大治之道也。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憎惡人,不染世樂,慈悲一切。

  ◎論雲:百年亦逝,命川流而電逝,業地久而天長,是為警醒也。

  ◎肯定人性本善。

  逆境惡緣足以消我業障,順境善緣足以增我之福慧。

  經雲: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力修戒定慧,空則無我見,常念慈悲喜捨,方契佛心。

  ◎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虛靈無相,無名,不可思議。

  ◎金剛般若雲,一切法得成於忍。

  ◎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悔過不如防過,惜福尤宜積福,佛法深妙無窮,切勿自棄自局。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

  ◎不為自已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平等慈悲,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灑心易行,顏色常和。

  ◎西化東浙,偏重知識,以淺語俗事教小學,期其隨事能解,因之廢讀經。籍與往昔之教學相反,比之於佛理,亦深刺謬。

  佛法教化,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一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童蒙讀經,先求句讀,後乃開講,自得豁然,是為東方文化之一貫思想。

  今習淨宗,亦應熟讀應誦之五經十要,不求甚解,既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聞而□思修,是為後得智。

  以是比較東方,東方不急求解,是培植根本智而□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根本智而失後得之用。

  願同修皆能深明了義,進而力行,即是培植三學根基。

 

上一篇:能忍的人,容易得定
下一篇:淨空法師:命數的轉變之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