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法常說,「人命無常,國土危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又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一類警惕之語,世尊苦口婆心時刻在提醒我們,無非是要我們認清事實真相,掌握此希有難逢的機緣,在這一生將大事了了。
2《法華經》雲:「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何謂大事?生死事大,這件事可以說除了世尊之外,無人能辦。世間不乏聰明才智之士,他們有能力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但無法超越三界,了生脫死。所以,世尊出現於世,幫助眾生解決這件大事。
3了脫輪回,超越十法界,作佛作祖,人人可以辦得到,問題就在自己肯不肯辦。正如儒家所講:「人人皆可為堯舜。」堯舜是中國的大聖大賢,人人都可以做到。佛法也是如此,人人皆可作佛、作菩薩,問題在你願不願意做,這是真正關鍵之所在。
4如果你願意做,就能夠做成;你不願意做,諸佛如來也幫不上忙。如何做到?孔老夫子說:「克念作聖。」佛講得更清楚,念是妄念;換言之,你能克服妄念,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
5在佛法裡講,妄想、分別、執著皆是妄念。微細的妄念,稱作無明、妄想;粗重的妄念,稱為執著。妄,就不是真的。《起信論》雲「真心本有」,本有決定可以恢復;「妄心本無」,本無當然能斷除、放下。而我們是應當斷的不斷,應當放下的不肯放下,這就沒辦法了。
佛千言萬語,重復教誨,就是在提醒我們要覺悟,幫助我們認清事實真相,希望我們在這一生中,脫離生死苦海,圓成佛道。這是一切諸佛的本願,除此之外,佛一無所求。
6世尊教導弟子,要選擇在阿蘭若處修行,才能成就道業。「阿蘭若」是梵語,意思就是寂靜處。古代修行的道場,都建立在深山人跡罕到之處。因為凡夫沒有不受環境影響的,能夠不受環境影響,就不是凡夫了。因此,選擇修行環境很重要!
7說真實話,現代人修人天福報容易,要想了生死、出三界太難了。現在外界環境對我們的誘惑,比古人增長不只千倍萬倍,再加上自己的煩惱習氣深重,禁不起誘惑,要想成就確實很難。縱然在深山修行,因為交通便捷,也已變成觀光景點,游客絡繹不絕。
我第一次訪問北京雍和宮時,住持告訴我:「每天平均有五千人來參觀,星期假日有兩萬人。」所有出家人都要出來接待,精疲力倦,有時間就趕緊休息一下,連修行的時間都沒有。這是現代的道場,我們要認識清楚。
8同學們能學教,講經弘法,也是人天福報。但假如戒律持不好,這個福報就到畜生道、餓鬼道去享。若在此環境中,能克服自己的妄念,你的功夫遠遠超過古人。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清楚。
9佛法常講「境隨心轉」、「心想事成」,真正把了生死當作這一生中第一件大事,佛菩薩一定會幫助我們,為我們做增上緣。「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還是在自己,所謂是感應道交,自己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的理論、方法與事實,我們要清楚,而且還要介紹給別人。
對社會廣大群眾來說,他們未必有了生死的念頭,但是對於求人天福報,求現前福報,很有興趣。我們有智慧、有能力,應當幫助一切人得到希求。佛度眾生,應機說法,我們要有觀機的能力,也要有應機的能力。
10我們活在這個世間是為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如果說為自己,就是希求在這一生中,了生死、成佛道。若要了生死、成佛道,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就必須放下。放下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放下心中的妄想,恢復自性清淨心,這才是放下的真谛,決不能錯解如來真實義。
在事上要隨緣,有緣就幫助眾生,無緣絕不攀緣。緣成熟了,盡心盡力為眾生服務,就是布施供養。外財、內財都要施;內財就是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勞力為一切眾生服務。
11緣不成熟時,絕不強求,但一定要有度眾生的大願,也就是說一定要有為眾生服務的願。此地眾生能接受,就是緣成熟了,我們先服務;沒成熟的地方,待緣成熟之後再說。一定要盡心盡力,福慧雙修。佛菩薩見到我們真有此心意,也許會幫我們建道場,成就道業。
12如何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生死心切,期望在這一生中了生死、出三界,就能感應佛菩薩來幫助。唯有生死心切,緣成熟了,佛菩薩才會照顧,正是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而真正為了生死、出三界,下定決心成就自己、成就佛法、利益眾生,同參道友不必多。世尊當年示現成道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六個人組成一個僧團,就能成就了。
13在澳洲柏斯我們見到一個小乘僧團,只有十幾位法師,有澳洲人、泰國人、越南人、法國人、英國人,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地區,在一起修行。此道場使我想到「認真辦道」這句話,所以他們的精神令我佩服不已。他們自己開山、修路、造房子,一人一間小木屋做為寮房,蓋一間大房子做佛堂,完全自己動手,沒有雇工人。山上有水、有電,沒有電話、報紙、雜志,與外面世界完全隔絕,真的是日日天下太平,天天社會安定。
14我們自己要努力,求感應一定要真為了生死,否則這一生就空過了。享福之時,免不了造業,造業決定墮三途。因此,真正有智慧之人,不求人天福報,決定求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