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凡事不讓人之人,是薄福之相,不必與之計較
◎凡聖就在迷悟之間,悟什麼?悟萬法平等,個個第一。 ◎沒有私心,沒有希求,沒有任何條件,這樣的人就是聖賢,我們以這樣的心態求佛菩薩,求一切神明,都會得到感應。 ◎讀書明理之儒士,刻苦修行之僧道,言為法則,行為楷模,超等出倫,天地正氣之所鐘也,愛敬不暇,保可侵凌耶。 ◎真誠心有余,言語點到為止,才能感動人。 ◎不是沒有眼睛,也不是沒有看見,而是自己一身罪業,一身過失,改過自新且來不及,何有閒暇過問別人的過失。 ◎正直和惠。 ◎人縱有過,亦當曲為掩護。 ◎君子於人,當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責己反是。 ◎人生在世,百年彈指即過,何必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去造作罪業,仁人君子事事忍讓和退讓,所獲的福報無有窮盡,凡事不讓人之人,是薄福之相,不必與之計較。 ◎念頭要清淨和善良,心態和言詞要柔和,如此才能感應善的果報。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 ◎蓋定數者,天命也;感應者,天心也。 ◎一秒鐘一千六百兆,你知道它是假的嗎,你把它當真了。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時侯怎麼樣,這個時侯一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往生,決定見佛。 ◎門門都離不開看破,放下。 ◎善緣、惡緣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把黃金做成佛像,菩薩像,人像,這善緣。把它做成鬼的像,地獄像,毒蛇猛獸像,這惡的緣,它統統能隨,但它統統都不是,這個一定要知道,佛陀教育以明心見性為第一義,它真正的目的在此地,是教你見到一切萬事萬物的本相,本質,哲學裡面講的本體。 ◎全著了相,你要知道這個相全是假的,它的性平等一如,平等一如是什麼,無相,這個相不是空無,不是什麼都無,有緣它能現相。 ◎你在這裡面起心動念,你自己吃虧,因為所有境界相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要是認為,這些差別相之外還有個真實相,你去找去,你永遠找不到,為什麼?原來差別相就是實相,無相是實相,無不相也是實相,所以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多念幾回,反復念幾句,慢慢你就明白了。 ◎歡喜就能把別人的罪障化解,沒有怨恨才能化解沖突。 ◎念念生滅,叫剎那生滅。 ◎這個變動,整個宇宙的變動,誰在那時掌握,念頭。 ◎蓮花從哪裡來,蓮花的因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願力做蓮花的因,我們自己信願持名做蓮花的緣,蓮花就長大了。 ◎把這個身體當作自己,為這個身體造多少罪業,如果知道身體不是自己,就不會造這麼多罪業,心態恢復正常了。 ◎意念能夠改變我們的身體,以心控制念頭可以控制物質,我們把錯誤的念頭放下,這個世界災難就沒有了,最明顯的,諸經上講的五戒。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29942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