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中道”​與“言意”——肇論兩層方法論探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道”與“言意”——肇論兩層方法論探析

  文章信息

  作者:郭文

  收錄於:《普陀學刊》第三輯,第155—166頁。

  內容簡介

  “中道”與“言意之辨”分別作為佛學與玄學中重要的思想,歷來頗受思想界及學術界之關注。被譽為“秦人皆空第一”的僧肇大師,在吸收、融合中印兩種思想的基礎上撰著《肇論》一書,其中即涉及到“中道”與“言意之辨”兩層方法論。因此,本文作者即以《肇論》中《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三篇論文作為主要考察對象,對於僧肇大師的兩層方法論進行了探析。

  作者首先對於僧肇的“中道”方法論進行了分析,指出般若中觀學在中國的流行是伴隨玄學的興盛而得到了發展,由此產生了玄學化的六家七宗。而作為羅什弟子的僧肇則采取“非有非無”“有無雙遣”的中道方法論來論證問題,且其結構形式非常講究對稱性,以此破除常人對於“有無”“動靜”“去住”等看似對立現象的執著,准確地闡釋了中觀正義。

  其次,對於僧肇“言意之辯”的方法論進行了分析,指出僧肇所采用的“言意之辨”是就“得意忘言”這一層面而言。認為僧肇在《般若無知論》中表明了“假言象以得意”的態度及立場,即“言”、“象”並非“無用”,而是藉以達到“得意”的工具和手段。

  最後,作者指出,雖然在僧肇的著作中以“中道”作為主要方法論,對於玄學化的“言意之辨”的方法論的使用相對較少。然而“言意之辨”的方法論對於佛教哲學思想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且僧肇的“言意之辨”體現了“玄佛合流”的特色。僧肇正是運用這兩種方法,巧妙的融合了中印兩種思想文化,為佛教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編輯|演修 🙏

 

上一篇:三論宗
下一篇:真正​“開悟”過的人,應該是這樣的狀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