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懷瑾老師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3

  ——《孟子與離婁》

  【孟子曰:“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

  孟子說:“仕非為貧也”,這句話非常好,推翻了宋儒以來,歷代注解“不孝有三”之中的“家貧不仕”,家中貧窮不出來做官。孟子在這裡就說了,絕對不會為了沒飯吃而出來做官。這不是中國文化中士大夫的精神。一個知識分子,窮得沒飯吃,可以出賣勞力賺飯吃,但不能隨便出山。

  他說,不過,有時候可以講究一下。所謂有時候,是非常靈活的,上面所說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三個要點,就是屬於“有時候”。

  若准備出來做事,是認為這件事對於社會、國家、人類是有意義有貢獻的,這就是“有見行可之仕”。其次,有的時候,名義、地位都不計較,只當一個顧問、參議,甚至沒有任何名義,他也可以在旁邊敲邊鼓,站住旁邊協助,這是“有際可之仕”。還有第三“公養之仕”,就說老了,退休了,國家供養他一點生活費,這一點,他就接受了。

  也就是說,在時間、空間,對人、對事、對社會、人類能有貢獻的話,就屬於“有時候”的條件,但仍然絕對不變更自己的人格節操。

  ——整理自《孟子與萬章》

  漢儒之學,上面頂著孔子的帽子,內在借題發揮,糅集道、墨、陰陽諸家之所長,外飾儒家為標榜,從此曲學阿世,大得其勢,後世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中間屢有變質,雖然或有以“詞章、義理、記聞”等為儒林學者的內涵;以“君道、師道、臣道”為儒家學問的本質。但不管如何說法,總之,必須要以功名爵祿,入仕用世為目的。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外,其余兩種不孝之一,據漢儒趙岐的注解,便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換言之,讀書除了作官以外,就不能謀生,既不能謀生養親,當然就罪莫大焉。這與現在“教育即生活”,生活以賺大錢為最有出息的新觀念,除了形式與方法有不同以外,它的本質,究竟又有什麼兩樣?

  ——《亦新亦舊的一代》

  有同學問“不孝有三”是哪三樣的問題。我們古代重男輕女,但是中國上古男女還是平等的,男女不平等是宋朝以後的事,所以在古書上女孩子也可以稱兄弟,叫女兄、女弟。所謂“不孝有三”,不一定是指男性而言,“無後為大”,無後是第一不孝。第二不孝是“家貧親老不仕”,父母年紀大了,家庭生活貧寒,自己還裝清高,懶惰,這樣不做,那樣不做。不肯養父母,這是第二條不孝。第三不孝就是自己“曲意阿從,陷親不義”,父母教育你立身,自己站不起來,永遠靠父母生活。這是三樣不孝。

  “無後為大”是第一條,其他兩條不講。那麼依據在哪裡呢?要看朱熹的“四書”注解。其中《孟子》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朱熹集注裡,也不是朱熹的見解,是朱熹引用古人的見解。這個問題很麻煩,你幾乎把我考倒了。不過,有些問題我不大同意,怎麼說呢?“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是不錯,因為民族主義,事關人類的衍生,這個暫時不管。

  有一條我非常反感,就是“家貧親老不仕”也算不孝之一,我很反對。中國的知識分子好像只有一條生路,只有做官。其實知識分子不一定要做官,做官、做皇帝是職業的不同,人生要有自己的事業,對社會國家有貢獻叫做事業,能夠創出事業來才是大孝子。這個觀念在哪裡呢?在《孝經》這一本書裡。《孝經》是中國文化十三經之一,是孔子傳道的學生曾子所著的。所以真正的大孝是大孝於天下,換句話說,對社會人類有貢獻就是大孝子,這是《孝經》裡頭的道理。

  另外,一定要做官才叫孝子嗎?那是解釋錯誤,所以孟子也不引用。我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教育犯一個錯誤,重男輕女,因為重男,每人都想生個兒子望子成龍,成龍的方法只有教育他讀書。讀書有什麼好呢?讀書可以做官。做官有什麼好呢?升官可以發財。現在一直到選舉也是這個觀念。不過《朱子治家格言》裡說,“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這是我們小時候的一個基本教育。讀書人志在聖賢,不是詩作得好,文章寫得好;為官呢?心存君國。但是盡管從小那麼教,結果出來還不是想升官,升官以後想發財?所以,升官發財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我在講《孟子》的時候也提到過,“不孝有三”之中這一條我是不大同意的。

  ——《列子臆說》

 

上一篇:南懷瑾:念佛的三種方法
下一篇: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節選)02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