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南懷瑾老師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1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這裡要討論另一個問題,就是要推翻幾千年前古人的論點。在我講解《四書》時,我常常指出古人的不對;究竟是古人不對,或者是我不對,讀者可以用自己的睿智去思考、評斷與選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在中國非常流行。一般解釋它的意思是說,為人子,有三件事情是不孝,沒有生兒子是最不孝的。但以現代的醫學來看,一個人天生不能生育,也許因為上代遺傳的關系。當然,當時醫學還沒有如此發達,古人也不知此理,且不去管他。

  問題在於,除了無後以外,還有兩件不孝的事,在《孟子》這段原文中找不到,但朱熹卻有他的說法。這位自認是宋代大儒的朱熹怎麼說呢?大概他注解到這個地方,自己也頭大了,找不出來,於是引用古人的說法來注解另外兩件不孝:一件是“貧不仕”,家裡貧窮,不出去做官發財來養父母,另一件是“陷父母於不義”。再加上孟子說的“無後”,湊成“不孝有三”的三件事。

  我大不同意朱熹這種說法,這是宋儒解釋的不當之處,這種觀念是非常不正確的。

  我們應該注意“家貧不仕”這四個字的意思——父母還在,家裡貧窮,不出來做官,這就叫做“不孝”。這種觀念,害得一千多年來的中國人,都以為做官是最好的謀生與發財的途徑。

  所以我常說,中國的教育錯誤了三千年,一開始是重男輕女,生了一個兒子,就望子成龍。如何成龍呢?最好讀書。為什麼讀書最好呢?書讀好可以做官,做官的好處可以謀生和發財。“升官發財”成了中國教育思想的中心。在我們這一代,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懷著這種教育觀念。雖然後來推翻了清朝,廢除科舉,不再考功名;但也想讀書做官,升官以後,縱不發財,回鄉也很風光。所以,並沒有如古聖先賢的讀書為救國、救世、救人的心胸抱負。因此,幾千來的中國教育,在基本思想上就是錯誤的,加上西方的教育制度一進來,這幾十年來更錯了。

  不過錯得最厲害的,是宋儒以後。例如這裡說家貧不仕為不孝。為什麼一定要仕呢?可見欲養父母、生活的出路只有做官;而做官必欲發財,那就非貪污不可了。難道只有做官一條出路才養得起父母嗎?人生有很多的出路啊!

  因此,我向來主張,讀古書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注解。讀秦漢以上的書,不可以看秦漢以後人的注解,要自己以經注經,就是讀任何一本經書,把它熟讀一百遍,乃至一千遍。熟了以後,它本身的注解就可以體會出來了。如跟著古人的注解,他錯了,自己也跟著他錯,這後果可不得了。須知古人也是人,我們也是人,古時有聖人,現在也可以有聖人,為什麼不立大丈夫的志向呢?

 

上一篇:南懷瑾:25種入定方法06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這樣拜佛,才能真正消除業力,增長福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