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能一法師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世音菩薩與娑婆眾生最為有緣,只要是信仰佛教的人,都知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那麼,觀世音菩薩怎樣救度眾生?我們要怎樣祈求,才能得到感應呢?《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細說明了觀世音菩薩感應的道理。

  能一法師從經前提要、解釋經題、解釋品題、譯者簡史、正釋經文五個方面向大眾略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裡的第二十五品。《妙法蓮華經》是後秦鸠摩羅什翻譯的一部影響十分廣泛的大佛教經典。

  《普門品》敘述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普現三十三種應化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事跡。

  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漸次流行,所以從《妙法蓮華經》漢譯本內分出,使《普門品》成為便於大眾讀誦受持的單行本。

  譯者鸠摩羅什出生於西域龜茲國,自幼天資超凡,半歲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他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娴漢文,佛學造詣極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藏,並能熟練運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谛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普門品》的功德

  誦念《普門品》,所求的事情,就能滿願。《普門品》詳說了觀世音菩薩之化導。觀世音以三十三相、十九說法為其普門示現之用。謂佛菩薩神通自在,示現種種身,開無量法門,使眾生得證圓通。常誦《普門品》可以加強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從而更好的與菩薩相應。

  《楞嚴經》中提到,觀音菩薩於無量劫前,修得耳根圓通,有感於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體念一切眾生還在受苦受難,於是發廣大願,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無時不度人,如同《普門品》所述的,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能夠有苦的離苦、有難的離難、有災的消災,有求必應,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我們如何正確稱名祈願?

  《普門品》記載的便是觀音菩薩教大家一種方法。憑借這一方法,我們得以脫四難,離三毒,應二求,得多福。而這一方法就是“稱名”,即稱念菩薩的名號。那該如何“稱名”呢?本品開篇,佛陀便回答了這個問題。

  “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或許有人會問,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是不是能聽到呢?問題的關鍵,不是菩薩能否聽到,而是我們能否“一心”。

  觀音菩薩就如:洪鐘在架,有扣則鳴;明鏡當台,遇影斯鑒。但若我們以散心、亂心、輕心、慢心去“敲鐘”或“照鏡子”,就好像在鐘上輕輕一碰或在鏡子前一晃而過,雖然也有聲音、也有影像,卻總歸沒有專心來得響亮清晰。

  觀音菩薩,隨類逐形,尋聲救苦,就如青霄圓月,影含眾水,小至滄海一粟,大至千江湖海,都能看到水中清月。與此一月,普現眾水,隨人隨地,各見其貌,無所分別,這便是觀音菩薩的普門示現

  如果我們沒有誠心稱念名號,就好像水中有泥沙渾濁,雖然水中有月影,但晦而不顯,且就算我們眼不能見,又何嘗不蒙受月光的照燭呢?

  能一法師希望大眾通過《普門品》的學習,能夠了解、學習與觀世音菩薩相應的方法,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加持,所求如意,身心康泰,事業順利。通過學習觀世音菩薩自利利他、自助助人的精神,發廣大願心,人人學做觀世音菩薩,從而感化自己,感動他人,感謝順緣、逆緣,感恩奉獻。

  《普門品》 偈贊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身🙏~身淨意樂道為先

  心🙏~心印妙旨三法宣

  安🙏~安己守性德彰顯

  頓🙏~頓悟般若淨法船

  🙏菩提覺悟路上~感恩滿滿🙏

  感恩~一切善知識🙏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清淨大海眾諸佛菩薩🙏

  感恩~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

  廣大靈感~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 🙏

  感恩~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

  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

 

上一篇:道證法師:求人天福報長壽富貴,來行善布施或持戒修禅定,都叫作“後世惡業”
下一篇:宣化上人: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