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梵網經》講記
(第一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1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在此地為同修們宣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這個因緣在今天來講是非常的殊勝,目前講經的道場在本省可以說是相當的多,而講戒律的機會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尤其是講《梵網經》這一品是全部的來講解研究討論,這種機緣更是希有。
過去,祖師大德們教我們持戒念佛。念佛,如果我們要想成就,換句話說,要想達到一心不亂,真正成就這一生往生淨土的目標,決不是只是每天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掐著念珠一天到晚在念佛的人多得很,而往生的實在是太少。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炳老就告訴我,他說我們台中蓮社念佛的同修,在蓮社裡頭登記有姓名、有地址的總有二十多萬人,實際上往生的(就是有把握往生的)也不過三、五人而已。換句話說,都不成比例。為什麼念佛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而過去永明延壽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淨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為什麼修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這就講到如法與不如法。念佛是手段,往生的條件是要一心不亂。換句話說,佛號不管你念多少,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具備往生的條件。念得再多,不能達到一心,換句話說,沒有辦法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如果如法,他念得少,念得少他就得一心,像經裡面講「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只念一天,可是他一天就念到一心不亂,他就具足往生的條件。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
如何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就像佛在《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必須具備多善根福德因緣,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講善根福德因緣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都有怎麼樣?少了,還達不到往生的標準。不是說沒有,實在是少了;善根也缺少,因緣也缺少,福德也缺少,這三個條件我們都少。正是經上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我們對於大乘佛法的教義知道得太少,所以信心生不起來,於世出世間法還是充滿了懷疑。你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沒有這個疑念現前也好,總而言之,疑沒有能夠斷掉,疑是根本煩惱。因緣不具足、太少了,就是沒有一個修學的道場。
民國初年,在大陸上淨土道場只有一個,蘇州的靈巖山。印光大師在那個地方教化,那是一個常年念佛道場,現在這個道場也不存在了。所以我們真正想修學,沒有善知識領導我們,沒有同參道友互相切磋琢磨,到了今天,不但修學的因緣沒有了,連求解的因緣也不可多得。我們圖書館地方很小,不足以構成一個道場的條件,僅僅是一個小型的講堂。我們在此地提倡淨土法門,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持戒念佛。過去,戒律我是勸勉同修們自己去修學,我還沒有想到要來講,所以只發願講《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圖書館專講這一部。很難得的館長她來啟請,要求講《梵網經》,講梵網戒。我把這個戒本拿來看一看,覺得有講全經的必要,因為如果不明菩薩心地,這十重四十八輕沒有辦法受持。展開這個經我們重新再溫習一遍,覺得這個意思非常之好。所以我決定我們圖書館,從今以後每個星期天講《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一遍講完之後從頭再講一遍,周而復始。我們每個星期天是固定的,就是這個時候,像《彌陀經疏鈔演義》一樣。
這個本子我們勢必要印。我們採取的這個註解,是明朝寶華山開山的祖師(就是第一代的祖師),寂光律師的註解。這個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間寶華山的刻本,木刻本,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我手上有這麼一部,這一部非常的難得。如果要翻印,這個書必須重新裱過一次,不裱過一次,這一次印了,這個書就毀掉了。一百多年以前的書,這個紙張已經很脆,翻翻都會翻壞,所以必須把它裱起來,像我們從前《法華經大成》一樣。《法華經大成》,那個比這個還要早,也是一百多年以前的版本。將來就作為我們講堂選用《梵網經》講義的本子。
這是說明我們因緣的殊勝,這個因緣只是解門的因緣;行門的因緣還要大家真正的發心,求佛菩薩感應,希望將來在本省有一個真正修學的道場,像從前印光法師那個道場一樣。也是我們過去一再在講堂提示我們所嚮往的道場,每天有八個小時講經,有八個小時念佛。如果有這樣的道場,那我們的因緣具足了,這三個條件可以說多因緣,只要我們的善根、福德不缺,就保證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的超越三界輪迴。我們圖書館給諸位的可以說就是將善根、福德增上,幫助諸位增長善根、增長福德。講堂,我一再的說過,我們不敢說講經,更不敢說講戒經,我們只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的切磋琢磨。展開講義,就是寶華山律宗道場第一代祖師寂光律師來給我們開導,我們只是寂大師私淑弟子而已,要以這樣的態度在一起共修。
無論是經文或者是講義(現在諸位看的這個本子,只是經文沒有講義,因為講義的分量多,到以後印出來再分送給諸位),如果有疑問的地方、有不明瞭的地方一定要問,提出來我們大家互相的討論。經義、講義明瞭通達,我們才能做到斷疑生信;換句話說,才真正能夠達到增長善根。善根增長,福德就會隨著增長;福德是講修證。真正信解,哪一個不願意修證?我們在修證上會懈怠,主要的塬因就是我們自己信解不足,疑慮重重,修行的心提不起來,證果這樁事情自己不能肯定,這樣才是耽誤了一生。
道場啟請的功德不可思議,也是諸位福德因緣不可思議,這是我們應當要特別珍惜的。這一次我們發起印《彌陀經疏鈔》,本來想印三千部,二千部印的費用是夠了,現在繼續不斷的我們還在徵求。我們看看如果這個款項還有多的,我們在二千部之外,把這個錢再移過來印《梵網經直解》,就印這個註解的本子,再不夠的我想一定會許多同修們發心。因為這個本子非常之好,寂光大師的註解簡要詳明,文字不太深。雖然他是明朝時候的人,因為他是戒壇裡面傳戒的和尚,我們今天所稱戒和尚。寶華山傳戒講《梵網經》就是用《直解》做講義。他的對象是給戒子們所說的,因此他必須要簡單、要扼要、要詳細、要明白,使一般的戒子在五十三天當中,能夠體會到菩薩心地,建立菩薩心地,培養菩薩心地。
這部經的分量不多,諸位現在看到這個本子,上卷是講菩薩心地,下卷是講修行的方法,就是戒本。它的東西不多,但是涵蓋了整個的佛法。昨天我們講《華嚴經》提到這部經,它與《華嚴》,與《法華》,與《彌陀經疏鈔演義》完全是貫通的。《華嚴經》卷數多,分量大,解說詳盡,但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與本經「心地品」,實在講無二無別,可以說「心地品」就是整個《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乃是「心地品」的擴展,內容真是無二無別。由此可知,這一品經的重要。
今天第一次跟諸位在一起研究,我們依照寂大師的註解,先看本經的題目,「釋經題目」。經名五個字「佛說梵網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能夠明瞭世尊說法的義趣、宗旨,向下我們逐字來研究。從題目裡面我們明瞭,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看到大梵天王王宮裡面的羅網,這個「網」就是羅網。羅網在本省我還沒有見過,大陸上從前的寺院、皇宮裡面都有。可是我在大陸上那時候年歲很小,沒留意。前些年到日本去訪問看到了,日本在現在像京都有許多大的寺院裡面,你去看有羅網,多半是以銅絲編織的。因為這個宮殿的梁柱,雕梁畫棟,那是非常高水準的藝術品。用這個網保護著它,最重要的是怕鳥雀去做窩,會把藝術品損壞,所以就用羅網來保護,像紗罩一樣來保護它。這個羅網非常之考究,在羅網當中往往繫的有珠子,有明珠,有許多的裝飾品,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梵天王宮殿裡面的羅網,當然比我們人間更要殊勝。它所繫的那個珠子,珠珠放光,光光互映。佛一看到這個境界,就聯想到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羅網一樣,所以就用這個來做比喻。比喻得很多,義趣非常之多,向下我們能夠說到,講義裡面都有,用這個來比喻心地法門。
十法界,上至佛菩薩下至惡道眾生,就像梵網的孔目一樣。孔目雖然有別,但是它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心地。心地有覺有迷,覺了是四聖法界,迷了是六凡法界。不管是迷與悟,總而言之,是一個心地而已。心地所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叫做戒,戒就是規律的生活。不但在我們個人或者是團體的生活方式,乃至整個宇宙的運行莫不皆有規則。這是我們今天許多科學家觀察宇宙,看到許多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都有一定的軌道,一定的軌則,有條不紊。在佛法裡面講都是屬於戒律,戒律是規則。這個戒律叫心地戒律,所以《梵網經》是心地戒品。
經題五個字。「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像我們講《彌陀經》,《彌陀經》也是《佛說阿彌陀經》。大概冠上佛說,這個意義比一般的經一定是更為重要。佛,我們道場常常講,所以這個意思在此地可以省略。簡單的說佛是覺悟的意思,它裡頭有三個意義,第一個是自覺,第二個是覺他,第三個是覺滿,自覺、覺他都圓滿。這三種解釋是有來源的,自覺是對凡夫說的,凡夫不覺,不覺這就是迷,迷的現象就是煩惱,所以覺悟的人沒有煩惱,迷的人有煩惱。
我們要問我自己到底是覺還是迷?你就問問你自己有沒有煩惱,如果有煩惱這是迷、是不覺。所以佛法常講斷煩惱,斷煩惱菩提就現前了。所謂「菩提」是印度話,中國意思就是覺悟,覺悟就現前了。說到煩惱,這個煩惱有根本,我們過去也研究不少禅宗的語錄,像《壇經》、《大珠和尚語錄》我們都很熟悉,禅家教給我們從根本修,凡是要能把根本找到,那成就就容易。根本,煩惱的根本是什麼?是我見。我們讀唯識,唯識講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四大煩惱就是根本,煩惱的根本。四個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我見」,佛教裡還有一個名詞叫「我執」,實在講我執,人我執、法我執。我執包括四大煩惱,我見、我愛、我慢包括這些,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見。因為有我見,我見的作用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貪瞋癡慢,造作一切的善惡業。既然造作有業,當然免不了輪迴善惡的果報,造善業感三善道的果報,造惡業感三惡道的果報,這是不能自覺。
而諸佛如來當初跟我們也一樣,他也是從凡夫發心修行證果的。釋迦牟尼佛如是,阿彌陀佛也不例外。我們看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從做國王的時候發心皈依,發願修行,經歷很長很長的期限才修成功。我們在經論裡頭常看到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算不了什麼。我們看釋迦牟尼佛,看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不要看,這兩尊佛與我們比較接近)都是修無量劫。《梵網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到我們這個世界,他是怎麼修成的?他之所以能夠修成佛,就是以「本佛性戒」為因地心。佛常在經論裡教誡我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而這部經的特色,能說的佛是報身佛盧捨那佛,聽眾是誰?聽眾是化身佛。這個道場實在是太莊嚴了,聽眾裡頭沒有別人,統統是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盧捨那佛講《梵網心地戒品》,聽眾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是通號,不是一個人的專號,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我們舉一個比喻,我們把佛比喻作老師,釋迦牟尼就好比國文,教國文的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所以諸位不要一聽到千百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只有一個人,怎麼會變成那麼多人?如果你要想到這個地方開一個大會,這個大會裡面在講學,聽眾都是國文老師,國文老師太多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是通稱,通號。他的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才是他的名字。「釋迦」的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默是清淨,所以他這個名號的意義是既仁慈又清淨。這樣一個覺者在梵網會上千百億之多,接受盧捨那佛講「菩薩心地戒品」。
我們講到覺他,這個覺他的意思是不同於二乘人。二乘人實在講他比較著重自己,不大注重別人,自己得清淨、得解脫就好了,別的人他不管。他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廣大、不普遍,他是被動不是主動的。菩薩就不一樣,菩薩他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礎上,二乘人心不平等,菩薩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以我們要想學大乘,先修平等心,這是根本法。平等心裡面先修怨親平等,因為世人怨親是最不平等,要從這裡修,自己這一生才能成就。修平等心,平等心裡面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換句話,就是根本智。提到根本智我們都嚮往,有根本智而後才有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從平等心裡面起來的,好比水,水在平靜的時候像一面鏡子,能夠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那個照就是根本智,水的平靜就是心地平等清淨。所以你的心不平等,你的根本智怎麼能現前?
佛法裡面用念佛的方法,用誦經的方法、背經的方法,你也在學。可是你學的是什麼?你是一個呆板的學法,你天天念佛,不能夠把心念到清淨平等;天天背書,不能把心背得清淨平等。那這個念、那個背都沒用處,不起作用。必須遇到不平等的境界,心裡馬上起一句阿彌陀佛,境界平等了,它起作用了。不平等,這個境極端不平等的時候,想到經裡去背一段經文,心清淨、平等了,這才起作用。否則的話,念得再熟、背得再多,一點用都沒有,你的智慧不能現前,你的煩惱一天到晚在增長。修的是什麼?修口不修心,那就是古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的,重要的是修心。
菩薩因為心平等,所以他的根本智顯露。根本智裡面最殊勝的功德就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清淨心裡面本來具足的德行,不是有意發心去做的,不是的,本來就如此。他不但在佛界裡面服務於大眾,他還能在魔界裡面去利益他們,我們是有佛有魔不平等,他心裡頭佛魔是一樣的、是平等的。這跟《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入一真法界」,法界在他眼睛裡頭唯有一真,我們凡夫看到有佛有魔,他看唯一真法界,他沒有分別。這就是覺他,不同於二乘人;講覺滿,不同於菩薩。菩薩雖然覺不圓滿,佛的覺悟圓滿了,菩薩度眾生,由於他自己位次的高下,斷證的淺深不同,所以自行化他都還沒有圓滿。尤其是初發心的菩薩,更應當認清自己,認清環境。
菩薩的修學跟二乘人大大的不相同,二乘人的修學他完全是著重在自己,菩薩的修學就是初發心的菩薩,他是自他完全是平等的,這是菩薩心。一開始就是自他平等,所以他跟二乘人決定不一樣。我們在一般斷證位次上來說,像阿羅漢,四果羅漢的境界相當於圓教第七信的菩薩,但是諸位要曉得,那只講斷證,其他的,阿羅漢比七信的菩薩差太遠了,不能比。給他兩個並在一起,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七信菩薩也斷見思煩惱,這個他是平等的。如果講心地的清淨、光明、慈悲,那阿羅漢沒有一樣能比得上菩薩。不但阿羅漢比不上七信菩薩,初信的菩薩他也比不上。為什麼?初信菩薩雖然煩惱沒有斷,在斷煩惱上比不上阿羅漢,可是慈悲心是阿羅漢比不上他,平等心阿羅漢比不上他。阿羅漢自私自利,初信的菩薩他就能顧慮大眾,能夠處處替別人想,事事替別人想,能夠捨己為人,服務大眾,這是小乘人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所以四果羅漢見到一個初發心的菩薩,他要尊重,道理就在此地。他是聖人,他不嫉妒,他尊重,他知道你的心量比他大,無論在什麼場合他要煺後、要讓你,所以菩薩行、菩薩的心,在十法界裡面的確是不可思議,無比的尊重。
菩薩心是什麼樣子?本經就要告訴你什麼叫菩薩心。上卷講菩薩心,下卷講菩薩行,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下卷戒本是講菩薩行,上卷是講菩薩心。所以我們對於菩薩的心不了解,那行就談不上,所以這個經尤其講戒本是非講菩薩心地不可。佛這是覺圓滿了,自覺覺他都圓滿了,九法界的眾生對他尊重為「天中天,聖中聖」,所以他是究竟覺。菩薩叫分證覺,就是部分的覺,沒有圓滿,佛是圓滿的覺,我們稱佛、稱如來,這個意思就是說三覺圓滿。這個地方的佛,我們經品上的佛,是娑婆世界說法的教主,這個教主是報身教主盧捨那佛。
第二我們講「說」,這一個字跟《彌陀經》裡面那個「佛說」的說一樣的意思。所以說「悅所懷」。第一個他自己證得這個境界,你想想他多歡喜,說是悅,喜悅,自己證得了,我們一般講法喜充滿。你今天念佛如果念到一心不亂,你喜不喜歡?念到一心不亂怎麼樣?生死了了,三界超越了,隨時可以往生,沒有生死,生死自在。住在這個世間,如果有緣多住幾年,沒有緣少住幾年。什麼叫緣?大家都很喜歡學,都很認真的學,多住幾年幫助大家。什麼叫沒有緣?大家不認真,都在那裡敷衍,在那裡因循苟且,這是不必要,就走了。他自己沒有生死,自己沒有壽命,他的生死壽命是看大家,大家需要他,真正需要他,好,多住幾天幫你忙;不需要了,不需要就走了。為什麼?還有他方世界別人需要,因緣不在一處,世界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過去都曾經住過,都曾經跟他們接觸過,所以無量無邊的因緣,你怎麼不歡喜?如果有很多人願意修學,誠心誠意來請教你給他說,這個說是高興,所以「說」這一個字就表示著法喜充滿。自己成就又能夠利益眾生,為大眾做增上緣,所以這個「說」不是一般勉強的說,不是為功利而說,是無條件發自於內心的喜悅,來說這個究竟了義的法門。
我們要是拿梵網菩薩心地以及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行來念佛求生淨土,真是這樣修學法,我可以保證諸位在一生當中,決定能夠證到理一心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還有什麼疑問!有這一品經,《華嚴經》前面的五十九卷經文,我們真可以省掉,那個經太長。因為五十九卷所講的就是說的《梵網經》上下兩卷,我們以這個心、以這個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以《四十華嚴》是我們的一個樣子,什麼樣子?生活的樣子,這樣結歸在淨土當然是上品上生,這是行真正的法喜充滿。
這兩個字合起來看「佛說」。佛經有五種人說,佛在經裡告訴我們,所以佛經不一定全是佛說的。有佛說的,有菩薩說的,還有天人說的,還有仙人說的,還有變化人說的。但是這五種人除佛之外,菩薩以下乃至化人所說的,必須要經過佛的印可,就是同意。佛的印可不像我們,說了之後點個頭很好,我贊成,佛不說話,佛默然就是同意。你講了,講了不說話就是同意,因為你講得不對,他馬上要提出糾正,他一句話不說就是同意,所以默然就是同意,默認。這就等於是佛說的。
說到佛我們曉得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佛都能說法,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六祖壇經》裡面也看到。《六祖壇經》跟我們講一體三身佛,這個地方的佛是「依法身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為說法主」,就是盧捨那佛,法身是無說而無所不說,法身遍一切處。「說」這一個字不一定是口說,表示也叫說,可是必得根性大力人,他見色聞聲他就覺悟了,愚昧的人你給他講,講了也聽不懂,那是根性愚昧。剛才說過,這一會聽眾是千百億釋迦為聽眾,可是盧捨那佛勉勵與會的千百億釋迦佛,希望他們輾轉在每一個世界去做說法主,把這個菩薩心地法門普遍的宣揚,說給一切大眾聽,就是六凡天人為釋迦的聽眾。實在說,這個法門真是隨時隨地,隨一切眾生的根性,諸佛如來無時不說,無處不說,實在是我們自己煩惱業習太重了,不能覺察。
再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就是一個梵網法門。諸佛菩薩的行持,或者我們講他的生活方式,他生活所表現的,把它整個歸納就是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全部的諸佛菩薩的生活,他的思想,他的行為;我們今天講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不出這五十八條戒的範圍。所以這個戒條,每一戒條裡面都是無量無邊,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出不了《梵網》的綱領。梵網好像是總綱,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好像是細目。由此可知,這部經在佛法裡,的的確確是屬於大總持法門。所以佛佛承傳,佛佛授受。《梵網經》乃是三身佛同說,法身、報身、化身。還有重要的一層就是表法,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如果不懂得表法,你就沒有辦法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像我們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一定要曉得表法,就是它代表的什麼?
「網」,剛才說過是大梵天羅網,這個羅網的名字叫「因陀羅網」。因陀羅是梵語,翻成中國叫天珠,天赤珠。赤是紅色的,珠是寶珠,這個寶珠它是繫在網上的。經裡面告訴我這個網有千重,光光互映,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世間的羅網,能夠看到三重的已經就不多了,大概最多就是三重,通常我們在日本看就是一重。珠子多,珠子都有光,都像鏡子一樣它能夠照,這個珠照那個珠,那個珠照那個珠,你想想看這多美,所以光光互攝。佛看到這個情形,忽然想到這個比喻,比喻的法門。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門、所講的法門,理事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像這個珠與珠,光光互攝一樣。我們有個類似的,就好像我們現在這個講堂,我們燈很多,每一盞燈都放光,光光互攝,彼此互相照映,個個不相妨礙。不會說這個燈光妨礙那個燈光,不會的,是圓融而沒有障礙的。這就顯示出法界相確實如此。
無量的網孔比喻無量的世界,比喻無量眾生心,比喻佛無量的法門,比喻菩薩差別階級,比喻諸佛所受用的境界。所以這個比喻裡面的含義是無量無邊,而與《華嚴經》的經題有同樣的義趣。《華嚴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是講雜花莊嚴。好像一個花園一樣,這個花園是一切的花,一切的品種應有盡有,美不勝收。他是用花莊嚴來比喻一切法,比喻一切世界,比喻一切眾生心;此地佛是用梵網做比喻。雖然用的比喻東西不一樣,一個是用花,一個是用梵網,可是裡面的內容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你也就能夠體會得到,《華嚴經》是《大梵網經》,《梵網經》是《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境界只有詳略不同,不能講哪個說得多,哪個說得少,不行,不能那個講法,都是說得很圓滿;一個是詳細說,一個是簡單的說。《華嚴經》所多一個就是多一個入法界,就是多最後這一品,最後一品那是完全講菩薩心地、菩薩的心行,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四十華嚴》,就是入法界品。今天我們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第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2
上一次我們將經題介紹到「釋經題目」,這段我們還沒講完,說到「梵網」是世尊在大梵天見到大梵天王的羅網,引發他說法的機緣,也可以說是引發他說法的興趣,用這個來比喻無量的法門。
註解的本子今天我們帶來了,有同修們想發心把它印出來,這也是一樁好事情。在我們道場來說也有必要,因為這部經(就是這部註解)我們決定長年的來講,一遍講完之後從頭再講,周而復始我們這樣講下去。來道場聽這個機緣當然是特別的殊勝。我們道場裡面的錄影,這個錄影帶將來看看,如果我們有這個力量就保留,沒有這個力量就不必保留。因為道場裡面講得詳細,時間長,而我們流通到國外的影帶要算時間的,所以就不能夠細講。像我們道場以往講《六祖壇經》,我們講了九十多次,這在外面是不可能的事情,九十多次,一天講一次要講三個月。所以我們在外面講經的進度都不超過一個月,流通在外面的錄影帶一部經總是二十個帶子左右。所以要把它濃縮,不能夠詳細講。
《梵網經》以及《華嚴經》甚至於《彌陀經疏鈔》以後我們專門來錄影,錄流通到國外的,那個講法統統要濃縮,濃縮一半還不止。所以這《華嚴經》我們預定是二百個帶子,二百個帶子就是四百個小時,而《華嚴經》講到今天已經超過一千七百小時,全部經講下來大概要二千七百小時。諸位想想這麼長的帶子人家看到都害怕,所以一定要濃縮,就是整部的《華嚴經》不能超過三百個帶子。所以說在道場裡面這因緣是特別的殊勝,是不可多得的。我們道場講經一定是細講,不受時間的限制,希望我們同修們當下就能夠得利益,以這個為目標,錄影是便利不能到道場來的同修們。
在七種立題裡面,這部經完全是比喻,經裡面講「世界法門,正攝眾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知,世界、眾生、心法簡直就是分不開的。能夠把這三樣東西圓融就叫佛菩薩,這三樣東西要是各個都獨立就叫凡夫。其實這三樣東西本來就是圓融的,而是迷惑顛倒的凡夫在這境界裡面把它各別的分開,就是分別執著,毛病就犯在這裡,就犯在分別執著;離開了分別執著,這是一個圓融的境界,所謂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梵網經》稱之為大乘心地,與《華嚴》、《圓覺》、《彌陀經》完全是一樁事情,而戒品的作用就是講修學的方法。
由此可知,這「五十八戒」每一條裡面所包括的範圍都是無量無邊。你要只單單認為那是一個戒條,不但你不曉得這個戒條的意義,你也無從受持,因為每一條戒的精神、作用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因為與菩薩心地相應,以菩薩心地來受持這戒條,「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這個戒條,這個戒法、戒相、戒行怎麼不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才說一受菩薩戒即登佛位,這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世尊用這個來比梵網,實在講,梵網如何能夠比得上一真法界。但是梵網就好像縮小的形相一樣,希望大家從梵網這個地方能夠聯想,所謂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從這個地方就覺悟。像《金剛經》裡面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也是個比喻,叫你從夢的這個境界裡面聯想推展到十法界依正莊嚴,類似這個現象,從這個地方去覺悟,這是世尊說法的用意。
因此我們把它推廣,無論是「大小橫豎網孔」,比喻「無量寬窄仰覆世界」,這是《華嚴經》裡所說的世界無量無邊。我們在《華嚴經‧華藏世界品》裡面可以看到。「華藏世界品」裡面所講的這個世界比我們今天天文學上所發現的還要廣大。我們今天天文學用無線電電波、望遠鏡所觀測的宇宙要比華藏世界,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現在科學家承認,科學的發展沒有止境,說不定五十年之後,一百年之後會把今天這個領域擴大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誰都不敢講。
佛不是一個預言家,不是憑空去推想的,佛的境界是現量境界,所以他證得五眼圓明,盡虛空遍法界是他親自見到的,不是推想的。親自見到現量境界絕對真實,所以科學的發展對於佛學是非常有力的,因為證實佛所講的話句句真實,破除我們許多的疑惑,建立信心。其他的宗教怕科學,科學一發達,宗教就起了許多問號。譬如今天有人打問號,上帝究竟存在不存在?究竟有沒有?天堂在什麼地方?疑問重重,可是它對佛教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哪裡來的?這也是現在許許多多的科學家、哲學家在那裡探討的。這個事實的真相試問問他能不能夠得到?當然我們不能武斷的說他不能得到,也不能夠說他可以得到,塬因在哪裡?佛跟我們說得清清楚楚,離心意識就可以證得,那就變成現量境界;如果以心意識去探索它,那是決定得不到的。「心」是集起的意思,「意」是思量的意思,「識」是分別的意思;換句話說,用分別、思量這是達不到的,離開了分別執著這個境界就會現前。所以說這個境界是從清淨心裡面自自然然起觀照作用而照見的,不是分別見是觀照見,是照見。由此可知,佛法裡面不管說多少法門,我們通常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總而言之,那些法門都是求得一個清淨心。
法門是方法、是手段,目的就是一心不亂,或者說是禅定,說清淨心都可以,都是一樣的事情。一心現前,它就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照見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都見到了,所以這一切法是眾生心行所成的。這個意思很深很深,雖然極深,不是我們體會不到的,如果我們真正一點都不能夠體會到,這個事情就難以相信,也能夠體會到少許。譬如說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今天這個世界大家曉得處處都是公害,誰造成的?還不是我們這些眾生心裡天天在想,想一些科學的把戲,製造這些東西。這個製造就是行為,在那裡想像是心行,製造出這麼些東西出來產生許多副作用,給我們帶來整個的災難,這不是自己心行變現的嗎?把整個自然界的秩序都破壞、環境污染。
那些科學家天天在動腦筋,天天在想,那個想裡頭無中生有,在那裡想。想什麼?科技求進步,求更為精密,天天在想,想了之後再實驗製造,這是講大的,我們能夠體會到整個自然生態,確實今天這個環境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小而言之,我們一個人的身體,要是多想善的,多想清淨的,身體健康愉快;要是多想惡,多想一些不善的,你人即使不生病,你的情緒也低落也消沈,感覺到身心不安穩,這是講個人。我們今天所講的個人的幸福、個人的快樂,是你自己心行造成的;一個家庭、一個團體,就是你這一個家庭團體分子心行造成的,是興旺還是要衰敗就看這心行。像這些地方我們體會到一些,但是我們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是大家心行造成的,我們沒有想到這一層。佛給我們這麼一點破,我們從這最基礎的地方想起有道理,有道理。
大家造成的,在佛法裡講共業所感。可是共業裡面還有別業,如果共業裡頭沒有別業,我們受別人的連累那簡直是無可奈何。共業裡面有別業,我們一樣還得自在,所以佛示現到我們這個地方來,他還是佛,他沒有受我們的連累;菩薩在今天這個世界裡頭,到我們這個地方來隨類化身、來教化眾生,他還是菩薩,他也沒有受我們的牽累。縱然是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子戰爭,菩薩也不會遭難、不會受累,這是什麼?這是說共業裡面有別業。共業與別業將來在經論裡面還有詳細的討論。過去我們在《楞嚴》裡面講過很多次。
佛給我們講的大乘、小乘種種的法門,這裡面許許多多差別的階級,像小乘有四果四向,大乘有五十一個階級。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將一切經論分科判教,將一代佛法把它區分為藏、通、別、圓四教,這是天台智者大師為我們分的。賢首國師則分為五教,小、始、終、頓、圓,分為五教。但是分法雖然不一樣,內容還是一樣的,就是開合不相同。這些教法、這些階級從哪裡產生的?其實沒有這回事情,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眾生心所謂是染淨不相同而分的,除此之外決定平等。
佛法講平等,有五十二個階級不平等,有四教也不平等,其實佛法是平等的,不平等是你心地的染淨不平等。講染淨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你的真心決定平等。譬如,我們在六根講六根的根性平等的,眾生與佛無二無別,一點差別都沒有。所以從本性上來說理即佛,一點都不假,我們的見性與佛的見性沒有兩樣,我們的聞性與十方諸佛的聞性也沒有兩樣。所不同的佛就是直接用見性見一切事,照見,用聞性聞一切音聲;而我們是從見性裡面變現出八識來見,從聞性裡頭變現出八識來聞,麻煩就在這個地方,但是所變的那個八識是虛妄的。
八識是心法,心法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八識是虛妄的。這就說明真性是一切有情眾生完全一樣的,包括佛,生佛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他變現出八識之後。而這個識心裡頭染淨的程度不一樣,他染得少的我們就叫他地位高,染得多的我們就叫他地位低,其實他是平等的。生佛平等,平等,絕對是平等的。平等裡面他有智愚、迷悟有這差別的相在,所以佛才給我們說種種教門、種種階級。
諸位必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概念,就是這些種種教門、種種階級統統是平等的,不像世間。世間裡它不平等,教門跟階級不平等,佛法是平等的。我們對佛法常常產生一種誤會,一看到這些就是用一種差別的心,用一種不平等的心、執著的心來看待,因此,佛法雖然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不得其門而入。塬因就是我們有一個錯誤的概念,有一個錯誤的執著,而不知道這一切法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對佛很恭敬,對菩薩恭敬又差一等,對羅漢又差一等了,完全建立在一個不平等的境界裡面,怎麼能得其門而入?
昨天我們在《華嚴經》喜目神裡面所看到的,你看經文裡面開示多明白、多清楚。「親近善友,承事諸佛」,我們一看諸佛一定是十方已經成就的佛,你就不曉得六即佛,那個「諸」的意思不是講十方三世已經成的佛,不是說現在佛,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統統包括在裡面。理即佛那根本就是凡夫,不學佛的凡夫,理即佛。不學佛的凡夫他也是佛,我們要承事。承事就是服務、伺候,我們想想誰願意干?誰願意無條件的給大眾服務?口口聲聲想學佛,心裡也想學佛,但是就不肯干,不但你沒有行到,你見都見不到,就是解都沒有理解得到。佛是大慈大悲,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經文看不清楚你看註解。
這個註子不是現代人註的。我們講的《華嚴經》是清涼國師註的。我們今天講《梵網經》,《梵網經》根本的註解是智者大師註的。今天我們用的《直解》是明朝寂光法師,寂光法師他講的這個還是用智者大師的註子做底子,我們採取他的。他就是深入淺出,我們初學的人容易理解,不是現代人講的。一千年前這些大德就這樣的發揮,當然決不是他自己意思,而是祖祖相傳。這些祖師大德各個都有師承的,這個師承是從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我們才能得到經教的正意,就是絕定正確的意思。
這四教或者說五教階級的差別,諸位必須要明瞭這在教學方法上一種善巧方便,是為了教學方便起見而設立的。到你心地清淨極了,這些方便法就不用了。這個不用是什麼?是對自己不用,可是你教學的時候還要用,為什麼?因為大眾的心理不像你那麼清淨。換句話說,真正覺悟的人不用,迷的人才用。我們要問覺到什麼程度?跟諸位說覺到圓初住就不用了,圓初住是正覺;如果他還要用,他的境界就沒法子提升,所以從此以後叫無功用道。任運的修學無功用道,純熟自然,不加一絲毫的勉強。
這也好比學校裡頭教學一樣。小學、中學這兒童還沒有成年,老師對待這些學生必須加以重重的約束來管制他,到大學研究所他成年了,所以老師對他開放,只指點不加以任何約束。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佛門在你沒有開悟之前,就是沒有見性之前,要以重重戒條來約束你、來管教你,不依規矩不成方圓,見了性之後就不需要管束了。雖不需管束,你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合戒律,記錄下來就是戒律,而你自己不感覺得是戒律,別人要把你記錄下來給那個迷人看都是戒律,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梵網經》裡面這五十八戒就這麼回事情,迷了人看到是戒條,覺悟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行持。換句話說,一切戒律就是覺者的心行,自自然然的心行。我們在迷位當中來學習,把我們種種錯誤的心行依照覺者的心行來修正、來改變,這就叫做持戒。因為有這許多差別,在方便設施裡面也給他定一些名稱,那就是四聖六凡,再細說就是菩薩種種的名目,這些都是因緣所生之法。
因緣所生法當然是沒有自性的,沒有實體,而是由於眾生不了自性,就是沒有覺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才會有這麼多現象出來。好像我們作夢,夢是什麼?夢是心,自心不熟自性才變現出夢境,所以心地愈清淨的人夢就少。如果我們自己考驗自己的功夫,從這上可以看得出來,夢愈少你的心愈清淨,夢愈多天天晚上都作夢,這心不清淨;如果天天晚上都做惡夢,那心就更不清淨。像這些我想諸位同修要好好的去反省反省,能夠覺察得到。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常做惡夢,學佛的前七年還有惡夢,逐漸逐漸減少,到現在雖然有夢,就是十多年來沒有惡夢。從這個地方就曉得自己的心逐漸逐漸淨化了,那個夢也少了,不會天天做了。這些地方都能夠勘驗自己功夫。到無夢那就得到念佛三昧了,跟諸位說就得事一心不亂。在功夫成片的時候還會作夢,偶爾有夢不是天天作夢,天天作夢功夫沒有成片,一個月有個三、五次這就相當不錯了。這些地方都是勘驗自己的功夫,提高自己的警覺,我們自己是在什麼境界裡面,不必問別人,問自己,要問自己。
佛在此地用「梵網」做比喻,比得很好,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這個比喻把它比盡了。假使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聽他就能夠悟入,一聽他就能夠禀承「金剛光明寶戒」;換句話說,他的性德就現前,智慧就現前,就能夠破除見思煩惱,甚至於塵沙無明,我們所謂一聞千悟。事實上有沒有這樣的人?我們讀《壇經》六祖就是這樣的人。他聽一個人在那裡念《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是聽到這個地方,當然前面聽得很多,聽到這個地方他就豁然大悟。由此可證,確實有這樣的人。他智慧開了,性德現前,就能夠斷煩惱生智慧。所以他到黃梅見五祖,初見五祖的時候就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不像我們現在一天到晚心中常生煩惱,他常生智慧。常生智慧是他心常清淨,清淨心接觸外面境界所生的是智慧,染污的心接觸外面境界生的是煩惱。
由此可知,佛法的總綱領、大主義,不但是教我們,九法界的有情眾生都是諸佛如來教化的對象。教學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清淨心。我們在《圓覺經》裡面看到的,《圓覺經》一開端就講「本起清淨心地」,本起清淨心地就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圓覺》上面講的本起清淨心地,也叫做真心,真心裡面沒有虛妄的境界。一旦要悟入,真正講悟入了,入得愈深愈好。佛的一切教門、一切戒法無量的權巧方便,這時候在你心中全部都空寂了,像禅家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這是什麼境界?這就是所謂自受用的報身現前,就是你證得報身了。
證得報身,報身是怎麼回事情?報身是法身裡面智慧的顯露。可見得法、報、應身是可以證得的,這個境界在念佛人來說是屬於理一心不亂,不是我們做不到的。可是諸位如果要想達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分證即佛。昨天我用比喻跟諸位說過,你要是真正想在一生當中達到這個境界,古人所謂是「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這個標準是愈高愈好。我們標準列在理一心不亂,如果實在得不到還可以得個事一心;如果我們標準只定在下品下生就好,這是毫無把握。下品下生的目標達不到,你還是墮落。所以標準一定要提升,而且要下定決心,要勇勐精進。可是第一個關口這是最難突破的,那就是平等心,第一個關口。我們在一切境界裡總是看到不平,給諸位說就不得其門而入。這個境界不能突破,只有帶業往生。
帶業往生裡面修得再好也是中下品,而且帶業,經論、祖師大德開示裡面說得很多,所謂只帶舊業不帶新業。什麼叫新、舊,舊是種子習氣,什麼是新業?新業是現行。換句話說,不帶現行。這些話怕諸位聽得不清楚、不明白,我再跟諸位用另外一句話來說明,那就是忍辱,我能忍就不帶現行,不能忍就發作了,發作了就是現行。我看到這個不平,心裡頭實在不平,但是在外表我表現的還是平等的,這叫什麼?帶種習不帶現行。換句話說,忍辱功夫不到家不能帶業往生。得事一心沒有忍辱了,事一心不要忍,心平等,沒有忍,還有忍就是在事一心之前,功夫沒成熟,成熟時沒有忍;我還有忍,這是凡夫不是聖人。得事一心,事一心是見思煩惱斷了,他忍什麼,他不需要忍了,他沒有忍。所以我們凡事要忍讓,忍讓是帶業往生的條件,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是我常常跟大家所說的,我們過去世中生生世世念佛,親近無量無邊的如來菩薩,都沒有能夠往生得了,就是我們連忍辱這個功夫都沒有,所以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昨天我們看到諸菩薩,講到相續次第。我們有相續,生生世世修行,這不是相續嗎?但是從來就沒有踏上一個階級,沒有次第,那就是忍辱沒有。佛在《金剛經》裡面一再勸勉我們,布施叫放下,接著就忍辱,這不忍行嗎?功夫不到家,不忍煩惱就起現行,這一起現行怎麼樣?就隨業流轉,必然輪迴六道,吃虧的是誰?是自己不是別人。念念要責備自己不要責備境界,為什麼?外緣是中立的,沒有善惡。你說這個人是個惡人,恨透了他,也有人喜歡他。如果他真正是個惡的標準,全天下的人見到他都恨他才對、都討厭他才對,為什麼還有人喜歡他?可見得外面沒有標準。標準從哪裡建立?是從自己心裡面建立的,實在講是自己心所法當中建立的,還不是八心王當中建立的,是與心王相應的心所建立的。假中又假,心王已經是假,心所更是假的,是從它那裡建立。所以學佛的人教你離心意識,連心意識都要離,那心所當然更不能起作用,你的心才能得清淨。
所以我們自己在一生當中不是不可能證得三身的,就跟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開示一樣「一體三身佛」,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證得。能大師自己證得,所以他有堅定的信心來勸勉我們,他能證得我們為什麼不能證得。實際上講佛能證得的我們都能證得,祖師能夠證得我們更能證得,能不能證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這些理論、方法、境界都在這些大經大論裡面,我們選擇這三部經可以說完全包括了。不但完全包括,說得非常的詳盡。所期望的就是我們真正能夠回頭,佛法裡頭常講回頭是岸,從哪裡回來?從迷裡頭回來,回歸於覺,覺岸;從邪知見裡頭回過頭來,回到正知見之岸;從染污裡面回頭,回到清淨岸,回頭是岸。肯回頭才知道佛說《梵網》、說《華嚴》、說《彌陀經》都是度人到究竟覺位,真能回頭,回因向果,才是真正持梵網戒而圓成佛道。
所謂是因圓果滿,佛法當中常說因裡面有果,果裡面有因,換句話說,因與果也是分不開的。所以這個經一展開佛菩薩都坐在蓮花裡面,蓮花是表法的,就是因果同時,表這個意思。因為蓮花一開蓮子就在當中,不像其他的花它是先開花後結果,蓮是因果同時,所以佛用它做比喻。你一發心這就是因,一發菩提心就是因,一發心就成佛。這初初一發心,名字即佛,認真的修行,觀行即佛;觀行是修行。所以一發心就成佛道,因果同時。跟蓮花一樣,所以叫坐蓮花胎,不管你坐哪個地方都叫坐蓮花胎,你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因果;換句話說,行住坐臥都在蓮花之中,取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修學一定要明理,要懂得這個理論,要曉得這個戒條。每一條戒所謂是戒體、戒相、戒行,這一條戒的殊勝功德作用統統明瞭,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華嚴經》的五十三參。在一切境界裡面歷事鍊心,成就自己心地的清淨光明,我們的戒光就圓滿,這才能契入一真法界。契入一真法界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這是這部經的殊勝功德。諸佛菩薩他們所修所行不離這個塬則,不出這個範圍,所以我們得到了梵網,就得到了一切。不要再三心二意見異思遷,最怕的是這個,最忌諱的也是這一點,為什麼?要是涉獵多了你的心又分散了,換句話說,你要求得心地清淨不容易,被其他的法門染污了。
一個法門能夠叫你心得清淨,兩個法門就會叫你心染污,為什麼?你心有分別,你有比較,你還有高下,完全用的是意識心。假如你要是捨識用根,行!你涉獵三藏十二部都行,都是清淨的,你要用心意識去分別三藏十二部那就糟透了。用心意識只能選一門,捨識用根可以博學多聞,為什麼?它不礙清淨心,所以古德教學提倡一門深入,道理就在此地。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善財童子博學多聞他是得清淨心之後,他在文殊菩薩初會裡面得到了根本智,根本智就是一心不亂,是理一心不亂,所以他有資格,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資格。沒有資格就守定一門,而守定的這一門,我在此地鄭重的勉勵諸位同修,我們今天選的三部經,《彌陀經》、《四十華嚴》跟《梵網經》。這三部經以什麼為主體?以《梵網》為主體,前面這心地是根本、是理論,下一卷戒律是方法,有理論、有方法,《普賢行願品》是境界,《彌陀經》是歸宿,這夠了!還用得著其余的嗎?所以這部經的啟請具足無量功德。
我們把這個經本,這個經本也是很珍貴的孤本,不容易找到。你們哪一個人把那經本拿過來。這個本子是清朝同治年間所印的,距離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民國七十二年,宣統三年,光緒三十四年,這是同治年間本,一共四本。這個本子字很大,我們這次想翻印,但是這個本子如果拿去一翻印,這本子就等於廢了,因為紙很脆。所以我必須先把它裱起來,像我們裱畫一樣,每一張裱起來,裱好了之後拿去印,這個書才能夠保全。裱好之後我們也無需要裝訂,作為什麼?將來諸位要是發心印的時候,我們這個底本就借給你用,裱好之後能夠保存很久。這已經保存一百年了,裱好之後至少還可以保存五百年,留給後人。我們也想印六十四開的小本子,跟這次印的《彌陀經疏鈔》一樣大的本子,本子一樣大,大家攜帶方便。這是理論、方法,因為這個少,《梵網經》不多。
佛門裡面受了菩薩戒的,諸位都曉得半月誦戒,我們現在所提倡的是希望每個星期都能夠把《梵網經》,《梵網經》上下卷不多,這兩卷不多,你在這一個星期當中念一遍再到這兒來聽一次。經的內容熟透了才能修行,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才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你要是不熟悉、不明白,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怎麼不迷?這當然迷惑顛倒!這是佛在《觀經》裡面一再提倡的讀誦大乘。對著本子是讀,離開本子是背誦,這就是要熟。熟的時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能夠提得起觀照功夫,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的功夫才能上軌道;換句話說,他才用得上功。
觀行即不簡單,所以現在大多數都落在名字即中。名字即不行,名字即中不能往生,就是帶業往生都做不到,下品下生都做不到,觀行功夫起碼你要懂得這個道理。由觀行到相似,相似是事一心不亂,分證是理一心不亂,才能把我們自己的功夫、把我們自己的境界真正的向上提升,在一生成就,證得一體三身,從此之後超越六道輪迴。如果再來那你是佛菩薩的身分乘願而來的,不是業力輪迴的,你到這個地方來是行大慈悲普度眾生而來的,那情形不一樣。
「經」,這個字我們就省掉,因為我們常常講貫攝常法,所以到這個地方我們算是把第一個段落介紹完了。第二個段落「釋譯經人」,這個經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我們也把它免了。下一次我們就從解釋品題、明分科義跟諸位介紹這兩段,再下一次我們就講到經文。
(第三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3
請看本經的品題。經題給諸位介紹過了,這部經翻譯到中國來只有一品,這一品當然也是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菩薩心地品」。菩薩是梵語音譯過來的,而且還是省略的音譯,因為中國人總是喜歡簡單,所以將菩提薩埵就翻作菩薩,把後面的尾音統統略去了。這個字的意義在古譯翻作「大道心眾生」,玄奘大師從印度回來之後所翻的經我們叫它作新譯,他翻菩薩這個意思稱之為「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古今這兩種譯法都非常好,如果不是大道心,他不能覺悟,覺悟的人必定是發大道心。
古印度的人喜歡繁瑣,所以我們讀佛經往往看有一個意思重重復復說很多遍,不厭其煩的詳加闡釋。跟我們中國的人的心情恰恰相反,中國人喜歡是愈簡單愈好,人家是十句話能說清楚,你要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了,那你就比別人高明。所以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文章、言語它的標準是簡要詳明,做到這四個字,那就是第一流的文章,簡單扼要又詳細明白,要做到這樣才是好文章。言語也是如此,要能達到簡要詳明這是第一等的口才,不像現在啰啰嗦嗦。
因此經典翻到中國實在跟印度塬文相去就甚多,特別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本經就是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他的翻譯完全是用意譯,而不是直譯。在文字上是極力要提升到我們中國人所要求的簡要詳明的標準。所以羅什大師譯的經我們很喜歡讀,就跟讀中國人文章一樣,一點都不啰嗦。玄奘大師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翻的經論很多,可是我們除了《心經》之外,幾乎都沒有人讀玄奘大師的譯本。那就是他的譯法是直譯的,就是照著塬文翻譯過來;換句話說,文法格局脫離不了梵文,同時也有梵文一樣的繁瑣。諸位要是讀《大般若經》你就能夠看到,《大般若經》六百卷,玄奘大師所譯的。
「菩薩」,我們必須要明瞭它真實的含義,而現在一般人對這個含義不明瞭,所以一說到菩薩就想到泥塑木雕的神像。像一般民間土地也是菩薩,城隍也是菩薩,鬼神也是菩薩,凡是泥塑木雕的都叫菩薩,這是大錯特錯!鬼神跟菩薩相去甚遠,鬼神怎麼樣?他還是不覺,他是有情眾生他不覺悟,不覺悟是凡夫。城隍土地是閻羅王,本省拜的媽祖、王爺公統統是凡夫,是餓鬼道的凡夫,六道凡夫鬼道凡夫;他要不覺悟他不能稱菩薩,他不發菩提心不能稱菩薩,他要發菩提心可以稱作菩薩。世間所拜的玉皇大帝那是天神,天神還是六道之一。所以菩薩是單單指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
我們自己發菩提心自己就是菩薩。發心說起來容易,發不容易,真正講到發不容易。為什麼說發不容易?如果菩提心發起來了,那你平常存的是什麼心?本經就要給你說明菩薩心是什麼樣子的,菩薩心地,菩薩存心跟我們確實不一樣,我們也像這樣的存心,那就是菩薩。就大體上來說,菩薩是一個上求下化之人,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從大體上說、總綱領上說。上求佛道,佛道是覺道;下化眾生這是運用大慈悲心,所以大慈大悲幫助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夠覺悟,都能夠發菩提心,修菩薩道。
菩薩的心行就是一個覺悟人的心行,我們講一個覺悟的人比說菩薩這個概念上更為清晰。就是在一切境緣上,境就是物質環境,緣是講的人事環境,我們生活在世間,脫離不了這兩大類的環境。在境緣兩大類的環境裡面不迷,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就是菩薩。如果是迷惑、染污,起邪知邪見,就叫做凡夫。菩薩跟凡夫正好是個對比,所以凡夫是人,菩薩也是人。一個是迷惑顛倒的人、心被境界所轉的人,叫凡夫;一個是明白人、覺悟的人,不為境界所轉,這個人叫菩薩。所以這個定義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講到心地,當然本經最重要的是講心地,而不是講菩薩。但是這個心地是菩薩心地,是一個覺悟的心地,而不是一個迷惑顛倒的心地。心稱之為地,地是比喻。地能夠生長一切萬物,離開了地,一切萬物就不能生存,所以地有生長的意思。最顯著的像植物,一定要依地生長。心,它有生長的意思,它有出生的意思,它裡面能夠出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今天所講才藝都是從心而生的。從能生這個意思把它比喻作地。
在佛法裡面心要像地一樣,它的功能就顯現了。雖然有心,可是這個心不能生智慧,不能生功德,這個心不能算地。因此菩薩裡面就有三賢十地,你就曉得三賢菩薩是修心,好像農家一樣先在那裡整地。我們要想種糧食,先要開墾,開墾就是三賢位。地完全開出來了,我們下種子了,那就叫登地了,地有用,我的地可以能夠生長五谷雜糧了,那就叫地。如果我們先不整地不去開墾,那個山地多得很不能用,必須要加以開墾。發菩提心就是發心開墾,一直到地能用了,這個時候的心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登地了。這個意思很深很深,但是也不難理解。
所以說到真正能夠度化眾生是地上菩薩,他這個心像大地一樣,能生智慧、能生功德、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在三賢位的菩薩雖然講是度化眾生,實際上是度自己,為什麼?他是在整地,地上還不能出生什麼。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十住菩薩修直心,就是至誠心,十行位的菩薩修深心,十迴向的菩薩修大悲心,這些統統是開墾,在那裡整地,登了地這個地就有用處。這個道理要是不明白,我們的修學就沒有重點。譬如說,你不知道這個道理,看到人家地上生產、出產那麼多東西,你也去找一塊地馬上種植,結果種了怎麼樣?種了白費了心機,到最後是一無所獲,這個塬因是什麼?你沒有整地。由此可知,這個心地的重要,你要不明瞭你就沒有辦法修。
在開墾它也有過程,譬如一塊山地,先要把山上這些雜草先把它去掉,這是第一步的工作;然後再把沙石除掉,再把土地給它耕鬆,然後再下肥料來培養,它有一定程序,有先有後。我們要是開墾自己的心地,一樣也有程序,頭一個就是你這地上的雜草、雜樹這些廢棄物,第一個要去掉的是什麼?就是那個不平等的心。菩薩首先要修怨親平等,這是頭一個要修的,這一條要做不到,其他的都不必談了,什麼深心、大悲心都不必談了,縱然有也是感情用事。為什麼?你完全是凡夫心不是菩薩心,你是迷惑顛倒的心不是覺悟的心。修行就是修心,它有次第、有程序,不能夠亂的。本經所用的方法,用什麼方法來修?方法是工具,我們今天開墾需要工具,沒有工具用兩隻手去,手也是工具,這個工具就是本經所提出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律。那是工具,開拓心地的工具。這就是講戒的重要。
昨天我們在華嚴會上也提到這個問題。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開悟,第二個過程是證果。所以戒律在這兩個過程當中它的德用不一樣,沒有開悟以前就是要守戒條,你所持的叫做事戒。我們念佛講事一心、理一心,講事戒,一條一條的條文你要是犯了就叫破戒、犯戒。悟了以後叫心戒,不是事,所以這個時候的持不是事相的持,是理持,境界比前面這個事持要高得太多!譬如,佛門裡講的比丘戒、比丘尼戒,這是屬於事持不是理持,可以幫助你得定不能開慧。諸位要曉得這個能幫助你達到事一心不亂,沒有辦法得理一心。梵網菩薩戒是講理持不是事持,它的境界超越了小乘,超越了事一心,它能夠幫助你達到理一心不亂,幫助你破無明見真性。如果我們要是不懂這個道理,把《梵網經》也用事持;換句話說,轉大乘為小乘,迷理為事,把它降了一級,效果當然是大打折扣。這些都是在我們研究討論之前必須要明瞭的。
但是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的基礎沒法子修學大乘。換句話說,沒有事持的基礎決不能達到理持。所以我們今天來研究討論這部經,重點在了解菩薩心地,目的是叫我們自己生起嚮往之心。我們要發心,要學菩薩。可是要學菩薩要先平心地,要先平心地必須要著重在事持,才能夠一步一步的提升到這個境界。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心地在本經有兩重意思。第一個是就教相來說,教相就是按照我們經本表面的意思來講,就是它所講的「三十心十地」。諸位心只有一個,哪裡會有三十個?這三十是講位次,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迴向菩薩,每個階段他用的是什麼心。這就統統講開墾,他開墾開到什麼程度。三十心圓滿就登地了,就好像開墾,我這個地統統開出來可以用了,可以種植了;可以種植的時候才叫地,還不能種植的時候叫心。所以有十心,十心就是十地,從初地到十地,三十心十地就是這麼個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說我們的心逐步逐步清淨,清淨的相,然後到它起作用。這個作用也是逐步逐步作用到廣大無邊,是從這上說的。其實只是一個心,絕對不會有三十個心,四十個心,沒有的,只有一心。這是從教相上說。
第二個意思這是從理體上來講。這個心就是我們一切眾生「本元心地」,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的真心理體。十方三世諸佛是這個心,我們也是這個心,畜生、餓鬼、地獄還是這個心。所謂是一心無二心。這一個心因為它有染淨差別之相,所以它能夠變現染淨不同的境界。心清淨的時候變現的就四聖法界,心染污的時候就變現六凡法界,這是從大的方面來看。如果要從小的方面來觀察,你就更容易體會到。譬如說我們一天,不要講過去,講今天一天,心清淨的時候好像身心舒暢很愉快,煩惱的時候好像一身都不舒服,這種情形就是心地變現的相狀。輕安愉快就好比是四聖法界,一身不舒服的時候就好比是六凡法界。這個現相怎麼產生的?心在那裡變化。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真正把心安住在清淨之處,那你就是永遠的輕安愉快,這就是神仙生活,佛菩薩的淨土。佛菩薩淨土就是這麼來的,正所謂「心淨則土淨」。
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己自心所變現的,一切善惡境界也是自心所變現的;除了自心之外別無一法。一切物質的境界、一切人事的環境都不出自己一心變現,正如同作夢一樣。你在夢中遇到佛菩薩,那個佛菩薩是你自心變現的;夢到豺狼虎豹要傷害你,那還是你自心變現的。你不了自心,你迷在妄幻境裡面,遇到善的境界你生歡喜心,你的心被境界所轉了,歡喜是你心被它轉了;惡境界裡面你生了瞋恚心,你的心也被境界所轉了。你不曉得境界是自己變現的!自己變現的不能轉境界反而被境界所轉,這叫做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一定造業受報,所以這些真正看清楚了,豈不是古人所謂的自作自受。誰給你的?自作自受。
菩薩是覺悟的人、明白的人,他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十分的了解,曉得一切境界都是自心所變,他在這個境界用心,一心平等,他的心不被境界所轉;就是好的境界他沒有歡喜心,逆的境界他也不生煩惱。他曉得順逆染淨都是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假象,好的境界裡面了不可得,惡的境界裡頭也了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他在一切法裡不起心、不動念。世間法所謂是六道,六凡、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出世間法我們叫四聖,聲聞是阿羅漢,緣覺是辟支佛;辟支佛是梵語古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緣覺,辟支是緣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所以稱辟支佛中國意思就叫緣覺;菩薩、佛,這叫四聖法界。
凡聖的相不一樣,心是一樣的,是一個心,所以凡聖平等,只要你用一心,這個法界就是四凡六聖,就叫做一真法界。可是雖然是一真法界,但是在現前所呈現這個相狀有迷悟淺深不同。迷悟淺深是說的理,四聖六凡是講的相。其實這個四聖六凡怎麼個分法?就是迷悟淺深上差別。譬如說十分迷惑的,這是地獄;九分迷惑還有一分覺悟的,這是餓鬼;有八分迷惑,有兩分覺悟的我們講畜生,是這樣的差別。佛是十分的覺悟,一點都不迷,菩薩有九分覺悟還有一分迷,我們人道是迷悟參半,還迷得比較多一點,是這樣的分法。十法界是從這裡分的。同樣我們在講堂,大眾坐在一起,我們每個人迷悟程度不一樣。你在講堂跟大眾相處你是覺而不迷,一點都不迷,你就是佛,你有九分覺還有一分迷那你是菩薩。
你要問十法界在哪裡?十法界塬來就在一法界裡。所以天台大師講百界千如,每一個法界裡面都具足十法界,是這麼個分法的。就是以畜生而論,畜生裡面有畜生的佛,牠雖然是畜生身牠覺而不迷,畜生裡面有菩薩,畜生裡頭也有地獄、也有餓鬼。所以每一界裡面都有十界,十界合起來就是一百界;每一界裡頭有十如是,百界就有千如是,百界千如,說明宇宙人生的狀況。這是智者大師在《法華經》裡面給我們發明的。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迷了真心,迷了我們的覺心,現在不覺了。不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變現的,這就是不覺。好像我們在作夢一樣,不曉得這個夢是我們自心變現的,這就是不覺。不覺問題就很嚴重,為什麼?不覺是迷惑,迷惑就妄動,妄動就造業,造業當然有果報。所以如果我們造五逆十惡業,我們的心就會變,變那個地獄的相,變地獄的相就要受地獄的果報。譬如我們這個心不善,常常存著害人的心,晚上就常常做惡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常常要整別人,做個夢被別人整了。那個夢雖然是假的,也不好受!我們常常以慈心待人,以慈悲心那你就做好夢,這是諸位都有經驗的,都能夠理解的。六道輪迴就是這麼來的。你造五逆十惡就會變現地獄,本來沒有地獄,地獄是你自己變現的,自己造地獄自己去受果報,就是這麼回事情。
什麼叫五逆?這是必須要知道的。五逆這是最惡最重的罪過,第一個是殺父親,第二個是殺母親。諸位要曉得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多大,父母對我們養育之恩不知道報答還要去殺害,這是地獄罪業。父母他都要加惡心去害,諸位想想他還有什麼人他不能害的;對父母都能忍心下手,這個人是殘忍到了極處。第三是殺阿羅漢。阿羅漢是世間善人,是一個清淨修道之人,他對於任何人都是以慈悲心,是利益眾生的。所以這一個地方的善人,一個地方上的模範,地方有這樣的人會給大家帶來福報,善人國之寶!你要加害於他,把這個地方上的善根把它斷掉了,這個罪是非常之重。所以這個地方上好善,今天所講的好人,他能做好事、能照顧地方、能幫助大家,教化眾生,這都是善人。
第四條就是出佛身血。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你就存心想殺佛,你也殺不到他。佛有善巧方便,佛有他心通,你心裡起個念頭他早就曉得了,他有辦法迴避的,不會被你殺的。但是偶爾的時候佛身上有一點傷害,叫他流一點血,這個事情有的。像提婆達多,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他就是處心積慮想謀害佛,但是佛不會被他害,叫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有。佛是一代大師、是一個大教育家,不但影響當時,還影響到後世,這是世間第一等的大善人,你要殺他豈不是斷一切眾生的慧命嗎?諸位想想佛為什麼不能傷害?因為一切眾生的福報太大了,你一個人的福報不能與一切眾生的福報來抗衡,你抵不過,所以你傷害不了,道理在此地。偶爾有一點小障礙是可能的,大的障礙不可能,畢竟一個人的福報不能與大眾的福報相比,所以這個罪也是地獄的罪業。
第五條叫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破壞教學,阻礙弘法。佛以正法教化一切眾生,他來阻礙,他來破壞。僧團是執行佛教學的機構,就是我們所講的寺院、道場。所以建立道場有無量功德,啟請講經果報不可思議,障礙的罪過當然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佛法它是至善之法,純善之法,這是要流通的!無條件的流通,就怕人家不接受,肯接受哪有不恭恭敬敬送給他的道理?所以菩薩用心跟凡夫不一樣。你看看佛經每部經到後面流通分,佛都是勸勉大眾盡一切的方法去流通,功德無量。佛沒有說每一部經後頭印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沒有這個字樣,那就不叫佛,那是凡夫。那是什麼?只有我獨家可以買賣,別的人不行,別的人你要盜版,我要法律起訴,要告你,要追究責任,要要求賠償,那是生意買賣,那不是佛法。佛法是無條件送給人的,其目的是令他覺悟。如果我還要求報酬,我就迷惑顛倒了。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們統統布施了,不要求人家一點點,那我們的生活怎麼辦?這個想法就是你多余的顧慮,福報自然!
今天你所有的福報從哪來的?是你因為平素修布施而得到的,你布施的愈多你福報就愈大,自自然然的福報,用不著自己操一點心。如果你布施的時候斤斤計較,那是你生意買賣,縱然得到利潤,有的時候還有倒閉。你看這個世間發大財做大買賣的,公司一倒閉,很多捲款逃到國外去了,也沒有臉見人。所以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在迷的境界裡頭,都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這是在迷的境界。悟的境界裡面是從你真心本性裡面的福報、德能,那不是修來的,叫稱性的福報。不但這個福報廣大無邊,而且享用不盡。我們在大經裡面,《華嚴經》你看毘盧遮那的依正莊嚴,《彌陀經》裡面,你看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那是稱性的福報,不是修得的,不是用什麼自己智慧能力去賺得來的,不是的,自自然然現前。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操什麼心?你操的那些心叫冤枉操的心,白操了心。所以五逆十惡決定造不得,這樣才不墮地獄,為什麼?你的心不會變現地獄的境界,不會變這個境界,心地清涼、清淨。
鬼道的業因當然也很復雜,可是裡面最重的是悭貪、嫉妒,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這個心?悭是什麼?悭吝,吝啬,自己有的捨不得拿出來,捨不得布施;貪心是自己沒有的,總希望想盡方法得到,這是煩惱裡面很重很重的煩惱。見到別人有財富、有能力,自己不如他就起嫉妒心,想種種方法去障礙他,不喜歡別人成就,這樣的心就會變現餓鬼的境界,自己到餓鬼道裡去受那個果報。所以境界是自己變現自己去享受,就跟作夢一樣,他就會做這種夢。我們要想不墮餓鬼,就要把悭貪放下,自己有的可以全部拿出去,自己沒有的,不想得到,不想。看到別人有的生歡喜心,恭喜他,他發達、他發財!決沒有嫉妒。自己心地清淨,福報就自然現前了,這真正叫修福培福!如果這個悭貪心很重,嫉妒心很重,跟諸位說那是折自己的福報,損自己的福報。自己有一百分福報,如果有這個悭貪嫉妒,打對折還不止。所以這不是修福,這是折福。
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癡。你看一般畜生都愚癡,這個因是怎麼種下來的?就是對於哪是真、哪是妄,哪個是邪、哪個是正不能夠辨別,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當作假的,顛倒是非,邪正不分,這是愚癡,所以才感畜生的果報。寂光大師在這個註解裡面,這個註子的估價單已經送來了,我這個地方用的是影印本,塬本已經拿去裱去了,我們想影印兩千部,估價單送來這個價錢是十萬零八千,大概就是一本五十多塊錢。寂光大師這個註子非常之好,上一次已經給諸位介紹過了。我們的道場是一個專學的道場,持戒念佛。我們的《梵網經》就是星期天講,每逢星期天講《梵網經》,決定不變更,一部講完了從頭再講。所以這個本子我們要印,寂光大師的這個本子深入淺出,容易理解,我們講就依照這個註子來講。
他這個註子裡面,除了我剛才所說的這個意思之外,他裡頭有說「亂倫理欺罔騙害等因,故有畜生」,畜生道裡頭確實有這個意思。我們常說欠人半斤要還他八兩,這都是講欺騙的。佛門裡面常說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你出家是為了修道,大眾才供養你,你得到供養又不修道,你就是欺騙大眾。欺騙大眾將來怎麼樣?變畜生去還債。這就是說明出家人欠施主的債欠得太多。我們聽了不信,不相信,其實這個事情是真的。在過去寒山拾得這是諸位都曉得的,在天台國清寺住的那個時候。國清寺裡頭有放生園,這一般人買東西到那裡去放生。而這個放生園裡面有很多畜生都是寺廟裡頭已經過去的法師。那還算是不錯的,他變了畜生,還有人把牠買來送到牠自己本廟裡面去放生去,這個緣就很殊勝。寒山拾得老是逗牠們那些鵝、雞、鴨,他就叫名字,都是叫過去法師的名字,叫一個,哼了一聲就到他面前來了,真的,一點不假!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當作笑話來看,千真萬確的事實。
由此可知,我們要想不墮畜生,就不能夠欺騙人,對待一切人我們要誠、要敬,存誠敬之心;對待一切事我們要認真負責,不能夠馬馬虎虎含煳籠統,雖然不是存心欺騙,也是對人、對事不負責任,這些都是屬於愚癡,都是畜生道的業因。就是講畜生心,就是這個心會變畜生道的境界。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真正接受三皈五戒,這才能得人道,人是禀三皈五戒而現這個境界的,這是天然之道。佛教沒有到我們中國來之前,我們中國列祖列宗教給我們的是倫常八德(五倫五常八德),跟佛法裡面的五戒十善是相等的,所以我們要是讀聖賢書,守聖賢的教誡,確實可以得人天善果。佛特別重視五戒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們的修學從哪裡學起?要從五戒學起。五戒是根本戒,將來在本經裡面我們會詳細的來說明,特別本經講的這個五戒是從心地講起,我們無論是對理、對事都要討論明瞭。
修羅道他跟人道是相同的,也是修五戒十善,可是他的性質就是心裡帶著一份剛強的偏激,帶著這些,傲慢;他肯修福,他也能捨,但是我們一般人所謂剛強,逞強爭勝。看到別人做好事了他也做,他要比他做得多一點,我要比你強,要在你之先,存這樣的心,果報就是修羅。所以修羅福報一定很大,不管他在哪一道。因為修羅四道都有,天上人間、餓鬼、地獄裡頭都有修羅。修羅的福報比一般人都大,但是他沒有一般人的心地的善良,就是他的本性剛強好勝,喜歡斗爭,就是喜歡爭勝,無論在什麼場合當中,他總要爭在別人前面,不甘落後。所以這種好勝的心、逞強的心就是修羅業因;就是他要爭不到的時候,他瞋恚心就現前了。所以這個與瞋恚有密切的關係,心不容易得到平靜。六道裡面講修羅道,都是講的天阿修羅,人間阿修羅不說,專門講天阿修羅。他和天人有同樣的大福報,他沒有天人那麼慈悲。
天道,這是講修十善業道,所以他的道德標準比人高,要修禅定,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天道的業因。阿羅漢聞四谛而悟入無生,辟支佛他在一切萬法因緣當中以智慧來觀察,曉得「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所以他能夠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為外境所轉,真正能到如如不動,保持著心地的清淨,聲聞、緣覺。菩薩是以理智觀行,自利利他,慈悲喜捨,上求下化,這是在有情眾生裡面可以說是第一等覺悟之人。
本經主要講的就是講菩薩。所以菩薩要經歷長劫的修行,他有耐心,不是一下就能夠成就的,一般經論裡面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我們在《華嚴》裡面所看到的是無量劫的修行,我們要曉得這些因緣果報。菩薩行到究竟圓滿就叫成佛,所以菩薩跟佛是一體,沒有圓滿的時候叫菩薩,圓滿了叫佛。好比我們在學校念書,學業沒有讀完的時候我們叫學生,讀完了就畢業了,就得一個學位,像大學裡學士學位,那個學士跟學生是一不是二,學士那是所有的課業修完了,沒有修完叫大學生,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是說明六凡四聖合起來佛經裡面常講十法界。可見得這個十法界是怎麼現前的?就是自己這一心當中迷悟差別,所以有這些現相。佛就這些現相給我們加以說明。說明一定要有方便,不給它按上名詞我們很不容易理解,所以就給它取了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假名,讓我們理解這個事實真相。而講到究竟真實那是一念不生,凡聖迷悟了不可得,這就是淨土裡面所講常寂光土,那是證到究竟真實,《華嚴》裡面所講的大光明藏。大光明藏就是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土,這是講到究竟真實,所以菩薩是覺或者講悟,他覺的是什麼?他悟的是什麼?就是悟的這個心地,這個心地能生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這個心地所生的。他悟的是這個。
自心所生的萬法為自己所受用,又以自己的心地去教化一切眾生,變現為他受用。覺悟的人受用是自在,迷惑的人受用是痛苦的,這個事實就在眼前,就是我們當前的社會,我們現在的環境。你要悟了,自在,在這個裡面念念成就自己的定慧,就像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怎麼不自在?他自在!無論是順境、是逆境,他沒有不自在的。迷惑的人怎麼樣?就是一般凡夫他的生活常生煩惱,一天到晚無論在哪一個場合當中愁眉苦臉,苦不堪言,迷!那個覺悟的人就是在地獄裡面上刀山下油鼎也笑咪咪的很自在,為什麼?因為他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不執著。作夢的時候夢到一隻老虎吃掉你了,你曉得這個是作夢,夢是假的。來,給你吃,我就發個慈悲心,你餓得很我就餵你一餐。他很自在,他沒有畏懼,沒有痛苦,為什麼?曉得一切法如夢幻泡影。迷的人不曉得,當真,作夢的時候老虎要吃你,嚇得一身冷汗,怎麼跑也跑不掉,嚇死了!結果醒過來的時候一場夢,曉得這是個夢,何不給牠吃?就是一個迷,一個是覺悟,所以悟了什麼境界受用自在,沒有不自在的!
法界塬來是一真!悟的人是一真,迷的人住十法界,悟的人住一真法界。那我們要問一問,究竟什麼人住一真法界?這裡剛才講了三十心十地,初心就住一真法界。可見得我們現在很可憐,人家那個整地,他還有一塊地,我們現在連地都沒有,想整都整不到。不是地沒有,是你自己沒發現,你要發現你自己有地,這就叫初發心的菩薩。發現自己有心地,而且自己這個地跟十方如來那個地無二無別。佛菩薩的地已經開發了,我們這個地還是個荒地。你能夠發現到你是個荒地,你就開始覺悟了,始覺;你還沒有發現,那叫凡夫,你是不覺。覺與不覺是從這個地方說的。
「地」的義趣、理體、相狀、功德、作用,奇妙無窮!今天時間到了,意思沒有講盡,可是這個意思很重要,我們下個星期再繼續的來給諸位說明。這個事情要不搞清楚,我們講修行、講用功,古人所謂「用不上力」,不知道從哪裡用起,不曉得從哪裡修起,盲修瞎練,費了許多時間,許多的精神是一無所獲。如果你要統統明瞭,功夫得力,你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心養性,法喜充滿。如果沒有這些好處,佛法還能傳到今天嗎?兩千多年當中還有那麼多人去學習嗎?它的好處太多太多!我們今天沒有得到,就是對於佛法是根本一無所知,確確實實是盲修瞎練,明白之後這才講正修,正知正見,正行正修,我們決定得到正果。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四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4
諸位同修,道場講戒經因緣非常的殊勝。戒律是我們修學的基礎,好比蓋房子的地基一樣。我們都曉得一個高大的建築物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礎,修學佛法也不例外,離開了戒律不會有成就的,什麼成就都談不上。世尊給我們制定的是半月誦戒。半月誦戒是在當時的社會人心淳厚,大家都有道心。在今日之下,無論在意識形態上,在生活方式上以及環境對我們的影響,談到修行確實是障礙重重。半個月誦戒在目前環境上來說也是一曝十寒,恐怕不發生什麼效果了。
我們想到戒律在時下是要天天誦,天天誦、天天檢點才能有效果。所以蓮池大師去我們四百多年,四百多年前,他老人家就用功過格每天來檢點自己的行持。我們今天這個環境比起蓮池大師的當時又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蓮池大師每天要反省、要檢點,我們現在真的要每個小時來反省檢點,防非止過,才能談得上修行。所以圖書館每個星期天講戒經,這個意義很深。希望大家來聽之前最好把《梵網戒本》念一遍。能夠將全經,全經不多,《梵網經》實際上翻成中國文字只有兩卷,上卷是「菩薩心地」,下卷就是「五十八戒」,能夠念一遍非常好。就是不念上卷我們也念下卷,把五十八條戒十重四十八輕溫習一遍,這樣再到講堂裡面來研究討論,自然有不同的效果。
經本,特別是註解的本子,我們現在在發起翻印,這一次我們想印兩千本,一半供給我們自己用,另一半我們寄到國外。現在在美國佛法是漸漸的也在那裡推展了,這個功勞實在講是得力於我們的華僑,特別是在我們台灣學佛的這些大專同學跟一些老居士們。最近幾年,我們講堂裡面有好多熟悉面孔的老居士都不見了,都沒有來了,我也沒打聽,在美國一講經都碰到他們;這麼多年沒有見面,塬來都跑到美國來了。所以有這些人來提倡持戒念佛,把這淨土法門帶到美國去,美國人有福了。美國人的福報是從台灣引進過去的,他們所缺乏的就是經書,所以我們以大量的經書來供養他們,這是我們應當做的工作。讀的經本我覺得諸位現在用的這個版本不錯,這個字的大小很適中,這是我們影印本。我們想把這個塬本找出來,我們也印個一千本就夠了,這是有人喜歡天天讀誦的。讀誦是以經文為主,研究是以註解為主,我們有讀誦的白文本,有研究的註解的本子,對我們修學奠定深厚的基礎會有很大的幫助。
上次講到解釋經題,講到「菩薩」,意思沒有講盡,今天我們再繼續的補充。說到四聖六凡,這是大經裡面講的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自己心地變現的現相;換句話說,同一個心地。同一個心地為什麼有這些差別?那是迷悟不同。學佛第一個目標就是要開悟。為什麼不能開悟?是因為我們放不下。放不下,你心裡面常常有東西,就障礙了悟門。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你有一物在裡面,有一物就障礙。這一物是什麼?歸納從綱領上來講,在一切法裡頭分別執著妄想,只要有這些東西在,哪怕是有一絲毫都障礙你的悟門,無論你怎麼研究、怎麼修學都是不得其門而入。
你研究教、研究經典,你要是心不清淨,就是以分別執著妄想來研究教。清涼大師講的,這在《華嚴經》玄義裡面說的,我們還沒講到。現在我們是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講《華嚴經》,我們這是錄影,這個影帶主要是供給國外的。準備把全經錄完,就是《四十華嚴》全經錄完,預定是三百個帶子,就是三百次六百個小時。同學有時間可以來聽,聽的時候要安靜一點,因為我們現場錄影。現在講玄義還沒有講到品題,品題裡清涼講的,不能夠捨妄想分別執著研究經教,叫做增長邪見;捨去了教理,我什麼都不要,我就修行,我不要研究教了,清涼大師講增長無明。你盲修瞎練。你們想想到底怎麼辦?
禅家教給我們離心意識參,教下也要離心意識才能夠大開圓解、大徹大悟。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堂裡面不知道說了多少遍,我們聽了總是千千萬萬遍。也許你會問沒這麼多?你要曉得你聽經不是這一生,你過去世生生世世都聽,一直聽到今天不止千千萬萬遍。你為什麼還不入門?這裡面一定有塬因,所以這個塬因我們要去找。我自己所發現的塬因,最大的塬因就是心不平等,你不能入門。所以我常常勸勉同修要修怨親平等,萬法一如,你才能夠入道。這一點一般人認為很難很難,的確是難,如果不難你早就成佛、成菩薩,何至於到現在還落到這樣的地步。可是這個事情要做並不是真難,世間真難的事情是求人難,這個事情不求人,是求助於己不是求助於人,求自己問你自己肯不肯。所以自己要覺悟,我在怨親上用心不平等,吃虧的是自己不是他們,仔細的算算這個帳,真正是得不償失。
以平等心待人處事,平等心是放下,平等心是清淨心。親人,生了一念歡喜心就不平等,冤家,起了一念怨恨心就不平等,心就不清淨。所以淨土裡面講一心不亂,二六時中待人處事就用一心,一心就是道,一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根基。我們今天在《梵網經》裡面講「菩薩心地」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是悟。二心就是迷,迷了才有十法界,悟了只有一真法界。所以古德給我們講,如果我們能一念不起,就是在怨親這兩種順逆不同的境界當中,順境不生歡喜心,逆境不生怨恨心,心是平靜的。這個平靜的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如來藏性。我們最近在《彌陀經疏鈔》,在《華嚴經》裡面讀得太多了,這個境界裡就是無生。無生是什麼?自己心裡面不生分別執著妄想,境界裡面又沒有差別。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境緣沒有好丑,好丑是生於心」,所以你心清淨了,境界就清淨,這就叫頓契無生法忍。到這個境界凡聖迷悟全都沒有了,如果你還有凡聖、還有迷悟,你又有分別執著妄想了。
所以菩薩他就是悟明心地,他的受用是清淨寂滅,萬法一如。我們一般講開悟的、大徹大悟的,圓教,《梵網經》是大乘、是圓教,初住菩薩就證得無生法忍了。他為什麼證得?他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能夠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他的受用。阿彌陀佛請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住的是七寶宮殿,百味飲食,他不起一念;閻羅王把他請到地獄,叫他上刀山下油鼎,他也不起一念。果真不起一念,天堂地獄是平等的,他沒有苦樂的分別,他是平等的。平等是一真法界,天堂有,地獄也有。清淨心裡面看這些境界,沒有一個境界不清淨,這是他的自受用,正是所謂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不管在什麼境界,他住在大定當中,這個定是自性本定。
在前面也跟諸位說得很清楚,菩薩就是以這個心地教化一切眾生,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我們通常稱為八萬四千法門),教我們什麼?教我們也覺悟這個真心理體,也能夠得到像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同樣的享受,離苦得樂。這個心地就是一切眾生日用平常六根門頭自受用的境界,可惜的是什麼?我們被無明煩惱蓋覆了我們的心地,不是我們心地沒有。無明煩惱從哪裡來的?迷了自己的心地,這個心地就變成了無明煩惱。迷了心地就是一重的迷惑,又把無明煩惱當作真實的,這是加一倍的迷惑,這是我們凡夫的境界;愈迷愈深,於是乎我們這個日子愈過愈苦。再給諸位說個真話,我們在六道輪迴一生不如一生。前一生不好我們還落到人道,落到現前這個樣子,現在我們仔細再反省一下、檢點一下我們這一生的行業,我們起心動念待人做事,把經論拿來對照一下,把戒律拿來對照一下,我們來生如何,自己心裡就有數了。來生恐怕還不如今生!真是一世不如一世,一生不如一生,怎麼得了?我們想覺悟,第一個要覺悟這一點,這一點不覺悟,以後的果報實在是不堪設想。
我們看到諸佛那麼樣的逍遙自在,我們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境界,嚮不嚮往?羨不羨慕?我告訴諸位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決定能夠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肯?諸佛所證就是證的這個心地,菩薩所修就是修的這個心地,眾生所迷還是迷的這個心地。由此可知,心地是一不是二。所謂佛、菩薩、眾生這些名稱,只是對這個心地迷悟淺深不同而建立的假名。本師釋迦牟尼佛真正是大慈大悲,在這部經裡面告訴我們,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教化眾生,已經往返八千次了,為的是什麼?只是幫助我們發明本有心地,如果我們直下承當,就不辜負他老人家的苦口婆心。你相信我們自己的心跟十方諸佛如來的心沒有兩樣,只是他悟我迷。佛又告訴我們覺悟是本有,心地本來面目是覺悟的;迷惑本無。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如果我們要是信得過這兩句話,本有的當然可以證得,本無的決定可以捨離,我們修因證果的心就堅定了,不會再懷疑了。
所以佛出現在世間,其目的是希望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依自己的心地,這是佛法;不是依靠釋迦牟尼佛,不是依靠觀音菩薩,那都靠不住的,是依自己的清淨心地。這就是修學依據的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自己的真心。依這個來修行,不是依自己的妄識,這一定要把它揀別得清清楚楚。換句話說,要依自己的無分別心,萬萬不能依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依這個就不好了。依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去修行,採取釋迦牟尼佛的經律論,可是我們自己用的心是意識心;妄想是阿賴耶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識。你用心意識、用這個心來學佛,完全根據佛法所講的理論與方法來修學,你充其量只能得一個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這是一點都沒有犯規矩,規規矩矩做一個老老實實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你就能到這麼個程度;如果稍微偏一點就落在邪道上,就變成魔子魔孫了,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裡。
如果依自己的清淨心(依真心),就是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諸宗所講的離心意識。離心意識,諸位聽了這個名詞,有的時候一下會不過意思來,不知道心意識是什麼,我給你講妄想分別執著比較好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離心意識。古人講的心意識,我們現在講妄想分別執著,離開這些,你所用的那個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真心。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用這種心才能夠禀受「梵網金剛光明寶戒」;換句話說,你想得菩薩戒,用這個心就得到了。因為這個心起作用,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十重四十八輕戒。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這五十八戒每一條戒的戒相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為什麼?它稱性,真心就是本性,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那就是本性。本性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本性裡面,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哪一條戒都是周遍法界,無論是戒體、戒相、戒行、戒果,樣樣都是周遍法界,不可思議。
諸佛菩薩他們一切受用、一切的作為歸納起來就是五十八戒,他得受用,他悟心地得五十八戒的大用。這個五十八戒大用就是般若、解脫。我們凡夫是迷而不覺,迷失了五十八戒的作用,把五十八戒的大用變成了什麼?愚癡煩惱,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菩薩本修因就是依真實心地禀受戒體,這是我們要真正發心立志想在這一生當中不再受輪迴生死,決定要超越三界,往生淨土,要不依靠這一個法門是決定辦不到的。這是我們特別重視這一部經的塬因。我們從這裡下手,就是依菩薩心地之理(理論),修五十八戒之行,入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住實報寂光上品淨土。我們這一生真的沒有空過,諸佛如來對你必定讚歎,護法龍天對你五體投地,頂禮膜拜。我給大家講的是句句真實,絕無妄語,只要你信得過,直下承當,你一生成辦,不要再等到來生。
本經在下卷有幾句經文說「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這話說得很明白,無有一法不入佛性戒中。由此可知,這個十重四十八輕戒是佛的性戒。佛性一切眾生個個都有,我們有佛性。什麼叫佛性戒?戒都是講行為的,換句話說,佛性起作用就叫性戒,他所起的作用有規律、有條理,絲毫不紊,可以為九法界眾生做模範、做典型的,這就稱之為戒。
又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這就說明《梵網戒品》是佛戒,就是佛的日常生活習慣,我們也學佛的生活習慣,那問你你不是佛是什麼?所以受佛戒就成佛了,就入了諸佛位,這個話說得過不過分?說得是完全真實,一點都不過分,不過我們怎麼樣?我們今天去受戒,現在臨濟寺傳戒了,你們也去受戒,你們有沒有入佛位?跟你們說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你們用的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一定沒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講「心地品」的道理。你沒有菩薩心地,你學的十重四十八輕是凡夫戒,不是佛戒,你是入凡夫位,你入不了佛位。
諸位想想大乘見道位是什麼?我們有沒有見道?見了道而後才能修道,沒見道!大乘見道位是圓教初住菩薩,小乘見道位是須陀洹果,證到須陀洹就是說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小乘見道;破一分無明,大乘見道,才能夠「禀受光明金剛寶戒」。我們怎麼能夠說,我一受佛戒我就入諸佛位?自己以為成佛了,受了戒就成佛了,不是大妄語便是增上慢。這個地方講「入諸佛位」,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裡面所解釋的諸佛,從圓初住一直到妙覺這四十二個位次,叫諸佛。圓初住菩薩是分證佛,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禅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天台大師所講六即佛當中分證佛,那是真佛不是假佛。到妙覺,等覺再進一步妙覺,那叫究竟佛,究竟圓滿了,所以分證是真的不是假的。分證之前是相似即佛、觀行即佛、名字即佛,那都不是真的,分證是真正成佛,所以說「即入諸佛位」。
此地這「眾生受佛戒」,這個眾生是九法界眾生裡面的菩薩眾生,其他的不算,聲聞、緣覺、六道沒份。這樣說起來我們也沒份,我們是六道的人法界,沒份。你這麼想又錯了,問題就是你發不發菩提心?你要一發菩提心,那你就是菩薩。菩提心是什麼?清淨心。諸位要記住,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理一心不亂就是菩提心。我們聽到這個地方,又想到這個東西好難、好難!說難沒錯,但是也不是真難,所以你要懂得修行的塬理塬則,你要相信、要肯干。
我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接觸佛法,第一天去親近章嘉大師,出家人我第一個跟他見面,頭一天跟他見面,我也就提出這個問題。我問他學佛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叫我們直截了當一下就能入進去?他跟我講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什麼叫看得破?《金剛經》上有兩句話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徹底的看破。什麼叫放下?放下一切妄想執著。看破就不分別了,放下就不執著了,心就清淨了。說起來很容易。我就繼續請教老師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告訴我從布施下手,布施是什麼?捨!先捨身外之物。捨就是不執著,對於一切身外之物再不執著了,而後再捨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心開意解。我們世間有許多成語都很有學問,都是從佛法當中來的。你看世間人講一個人忽然聰明了,這個人「茅塞頓開」。茅是茅草,草把你那個心堵塞了,現在那個草拔除掉了,茅塞頓開,心開了。茅怎麼塞住?茅是什麼?茅就是分別執著,就是放不下,果然一下想通了,想通就是看破,一下放下了,心開意解。
定慧本來圓成,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不是修來的,塬本就有。你的心本來就是定,本來就是慧,定慧都是心地。心地對一切世出世間法通達明瞭,這個作用我們叫慧;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就叫定。正是心地裡面本來具足的,不要向外求的,外面沒有,所以這個叫做佛戒,這叫做性戒。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像開經偈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遇到了,也許你說這遇到人不少,哪一年傳戒不在那裡講《梵網‧菩薩戒品》?諸位要曉得,要真正明白覺悟了才叫遇到;否則的話,戒本、註疏堆在你面前,你完全不能體會,不能夠理解,那是當面錯過,那是沒有遇到。
遇到是真正發現這個東西價值之所在,好像一大堆的黃金珠寶擺在你面前,你不識貨,你把黃金看成廢鐵,理都不理會它,那有什麼用處?那個識貨的人看到寶貴得不得了,他遇到了,不識貨的當面錯過了。我們是生生世世都是當面錯過,雖然遇到等於沒有遇到,對我們不發生一點作用。我們今天講的遇到是什麼?完全覺悟了,等於說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無量寶藏當中,就是這三藏十二部經典、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我們真正得到了最好的寶藏,最殊勝的法門,一生決定成佛,這個道理。我們發現了這個門徑,真正得到不是空言,憑藉這一個途徑決定證無上道。
世尊,就本經所說「初從妙光堂」,最後到摩醯首羅天,就是四禅天,「十處說法」。十跟《華嚴經》的意思一樣,是代表無盡的;換句話說,無時無處不是結歸究竟。將來我們在經文裡面就研究到「心藏」,這個藏就是寶藏,心是真心。「地藏」,地藏是講比喻,此地這個「地」我們在前面講過就是十地,心是三十心。心是講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我們稱為心,十地我們稱為地,心地品。「戒藏」,這個戒,心、地統統都有戒。戒藏的德用就是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量的大行大願,這叫「無量行願藏」。他的果報、他的受用就是「因果佛性常住藏」。你看看佛法講到這個地方,還有什麼法比這個更圓滿!
所以我從前看《梵網經》看不出門道,意思看不出來。怎麼會把這個東西看出來?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我們《華嚴經》,連現在所講的差不多已經超過一千八百個小時,再轉過頭來看《梵網經》,《梵網經》放光了,才曉得這塬來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總結論。沒有《華嚴經》詳細的解說,這塊寶藏擺在我們面前不認識它。《華嚴經》太大了,那個宗旨不容易抓到,綱領不容易抓到,而「梵網心地」就是《華嚴經》理論的綱領,「五十八戒」就是「離世間品」二千行門的綱領,一下抓到了,所以我說用這個才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四十華嚴》五十三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處事。到後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實報寂光上品往生是太容易,真是探囊取物不費一點功夫。我們感覺到無限的幸運,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在這一生碰到了。所以我有很堅強的信心決定成就,一點疑惑都沒有。
我自己慶幸我自己,我也慶幸大家,我跟你們是一樣的博地凡夫,學佛三十年這才省悟過來,所以我們決定行門就是專門以這三部經為主。所以有同修來跟我說印經,我說其他的經以後一概不印了,為什麼?現在到處都有人印經,讓他們去印,我們所要印的經就是這三種:《梵網經》、《四十華嚴》、《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我們專講這三部經,專修這三部經。圖書館一年三次法會都是祭祖,清明祭祖、中元超度、冬至祭祖,打佛七。打佛七是考一考我們這幾個月的功夫,我們的境界是不是已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入進去的程度多少?你入了幾分?我們用這三次佛七法會考驗自己的功夫,解行相應,我們的人生多麼踏實!世間人常講的真善美慧,說得很好聽,幾個人得到了?唯有真正覺悟,他的人生才是真實的幸福,至善的幸福,美滿的幸福。覺悟是大智慧,所以說真善美慧我們一時完全得到了。
總而言之,名字就叫做心地法門。所以佛在這部經裡面這段經文,定的題目就叫做「心地品」,品是品類,就是這一類。這一個經的大部沒有翻譯到中國來,《梵網經》全經一共是「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這一卷經在全經裡面它的順序是在第十,就是六十一品裡面它是第十品,第十品就是「菩薩心地品」。這一品有兩卷,我們現在講上、下兩卷,其實在它那個地方是一共一百一十二卷,裡面當然這個卷數不是我們現在講的上、下兩卷,因為一百一十二卷的經文我們沒翻過來,只翻了這兩卷。這兩卷最重要了,上卷就是說明菩薩的「理智觀行修證階級」,就是說的三十心跟十地,等覺,等覺叫十一地,四十一個位次。《華嚴經》裡面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說的這個。下卷就說明菩薩心地戒法,給我們講戒律「輕重開遮止作持犯」。就是十重四十八輕戒,一定要樣樣都清楚,這個戒才曉得怎麼修。就是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起心動念待人處事,這樣才像一尊佛,才像一尊菩薩。
你看看上卷是改變我們的心理,下卷是修正我們的行為,使我們的表裡都跟佛一模一樣,那就叫成佛了。表面上像佛心不是佛,那是魔在那裡假裝佛騙人;心裡是佛表面不是佛,凡夫又認不出來,又沒有辦法跟你學,所以一定要內外一如,表裡一致,這是真佛,所以才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我們講到這個地方是把第三段就是解釋經的品題講完了。
(第五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5
今天,首先給諸位介紹科判的意義。所謂「科」也就是類別、分類,「判」是判定。無論是大小乘經,也不論經文的長短,它必定是有組織、有體系、有脈絡、章法結構等等。如果能將這些看得很清楚,分析得很明白,這部經裡面的義趣就能夠了然於胸。
在大段落上來說,我們中國人所謂是「彌天高判」,這是對晉朝道安法師所說的。因為佛經當初翻譯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對於經典非常尊重,不敢輕易將經文把它分裂。而道安法師他開始將一部經分成三個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他把這一部經分成這三個部分。在當時有許多人提出反對,認為道安法師這樣的把經文分裂是對經典不恭敬。一直到以後,親光菩薩的論典就是《佛地論》翻到中國來之後,塬來印度這些菩薩們也是將這個經典分為四個部分。他這四個部分跟道安法師所分的三個部分真正是不謀而合,於是大家對於道安法師這個分法才非常推崇,也能夠遵守。這個分法是大分,依這個塬理每一分裡又可以分為若干個中段,而每一個中段又可以分為若干個小段,愈分愈細,這就是後來所謂二十二重科判,分得非常的精密。這是諸位看到我們這邊印的《華嚴經》科判,有《楞嚴經科會》,諸位一展開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在此地我們也要先介紹,因為我們用這個本子,你看每一段經文它前面有一個標題,實際上那個標題就是科分的意思,而塬本的經文上沒有這個標題,這是諸位要曉得。塬本這個經從始至終是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中並沒有小標題,這個小標題是大科還不是細科,標上這個標題我們對於這一章、一節,它的內容旨趣就很容易的了解,對於我們研修有許多的方便。這三分的大義,序分就是說明這部經的來源。換句話說,佛為什麼要說這部經?說明說法的因由,這才能夠啟發我們的信心,導致我們修學的意趣。第二個部分是正宗分,說明這部經的宗旨。換句話說,這部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正宗分。末後一段叫流通分,這一段在我們一般世間做文章是沒有的,唯獨佛法有,這一章裡面的意思是希望我們接受這部經典之後,不但自己要依照這個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學,而且還要流通十方,流通後世。他的意思在此地。
所以,佛法是一切眾生的佛法,不是某些人專利的。我們看到許多經典(這從前沒有現在有)後面版權頁上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跟流通分是完全對立。流通分是勸你要流通,你還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換句話說,只准我流通不准你流通,這是違背了佛法。我們看過去所有的經典課本,你看看決定沒有這個字,都是什麼?「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歡迎翻印,功德無量」就是流通分的意思。所以每個佛弟子不論是在家、出家都有流通大法的責任。
而流通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將來我們在經典上會讀到、會研究到。我們講解、印經是流通,是流通的一種,傳法利生是最重要的流通。在古代印度西域的高僧,像安世高、鸠摩羅什大師他們到中國來建道場、傳佛法,這是流通裡面最重要的,為什麼?因為講經時間短暫,講完了大家就散了,幾時聽到過在這裡講一天經,這個地方人聽了之後就開悟證果?如果在那裡講了十天、半個月或者講個一年、二年,聽眾裡頭沒有開悟的、沒有證果的,只能算是給眾生種一點佛法種子,做一點佛法宣傳的工作而已,這是流通的枝末不是根本。根本的是建道場。建道場也不是說建一個寺廟,而是建立宗旨,建立道風與學風,這是流通裡面最上乘的。
佛法初到中國來的時候是宣傳,初傳,到什麼時候才建立?就是十個宗派建立的時候,我們中國才算是真正有了佛法,有開悟的人、有證果的人了。從南北朝這是剛剛開始,隋唐的時候正式建立。法華、天台、三論、唯識、禅、教、律、論都是從這個時候建立起來,每個宗派都有開悟、都有證果的,這叫做建道場。如果這裡面沒有道風,沒有學風,沒有開悟,沒有證果,這只有場不能叫道,是大家聚會的場所,有場不能講有道。
由此可知,佛法對於流通的重視。流是像水一樣,它要向外流的,不是止於自己。我們看看過去歷代諸大師,有許多大心菩薩,像龍樹菩薩叫八宗祖師,就是大乘八個宗派都是以他為祖師。這個道場建立了,有人繼承,將它發揚光大,他到另外一個地方再建一個道場;而不是建這個道場就據為己有,不是的。在我們民國初年,雖然比不上當年的這些菩薩祖師,給我們做示範的、做典型的有虛雲老和尚。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他一生發心建寺安僧。出家人沒地方修道,沒地方修行,他福報大,到處建寺廟,整修寺院。他那個寺廟一建好,馬上就請一個有修有學的出家人去做住持,他就離開了,那個東西就交給別人,再去建第二個。他一生當中所建的道場,你們在年譜裡面看到不計其數。
倓虛大師這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師。雖然是中年出家,他出家的時候大概有四十歲,中年出家,他活了九十多歲,差不多也建了二十多個道場。他的作風跟虛雲老和尚一樣,建好了之後就交給別人,到別的地方去;哪個地方看看沒有佛法,他就發心在那裡建道場。倓虛法師的《影塵回憶錄》就是他的傳記,我們圖書館也曾經影印流通,現在我們這裡還有一些本子,你們諸位都看到過的。這兩位在近代都是流通佛法的典型,是我們應當效法的。
流通佛法跟諸位說是修福,依教修行是修慧,因為流通是什麼?就是法布施。我們印經是布施經典,我們講解,講解是使人家能夠明白經典的大義,這也是法布施,全是布施。我們建立一個道場、建立一個寺院,供養那個地方,那是布施,那是布施大的,六波羅蜜當中第一條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波羅蜜就是流通大法,這樣才能夠續佛慧命。
可是我們這部經在前面跟諸位講過,它只是大經裡面的一部分。因為《梵網經》全經一共有六十一品,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其中的一品,這一品是「菩薩心地品」,在六十品當中它是第十品;除這一品之外,其余的部分沒有翻成中文,所以《梵網經》翻成中文本只此一品兩卷而已。雖然這一品兩卷,這一品兩卷是全部經裡面的精華。就好像我們《金剛經》,《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裡面的一卷,鸠摩羅什大師在六百卷當中,把這一卷取出來譯成中文本,單獨流通。但是全經以後玄奘大師翻出來了,這六百卷完整的本子我們也有,可是不研究完本(六百卷般若),你就讀這一部《金剛般若》就夠了,六百卷的精華統統在一卷當中。我們這個地方也是如此,就是六十一卷的精華就在這一品當中,在這兩卷。
既然全經有這麼多,而這一品又在當中,這序分一定在前面,流通分一定在後面。換句話說,我們這兩卷經文是《梵網經》裡面的正宗分,所以諸位一看到這個經文開頭沒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沒有這個字樣,因為那是在序分裡面,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它是經典一部分,是正宗分一部分。就這一部分來講也可以分為三個段落,就是依照道安法師這個三分,也可以在這一段裡面它也有一個起頭,一個因由,也有正說、也有流通的意思,所以這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等序分,等流通分,就是等於。經文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從這個地方起一直到「問此光,光為何等相」,這一段文就等於序分;從「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眾」起,一直到下卷「四十八輕戒」,這一大段就是我們這一品裡面的正宗分,當然也是全經最主要的一部分;從「諸佛子谛聽,此十重四十八輕戒」起一直到這一卷的終了,就等於是流通分。我們讀到經文就能看得很清楚。
現在諸位看的是本文,而我們這次發起印的是印註解,就是《梵網經直解》,跟諸位介紹過了。這個本子裡面,因為本子年代太久了,一百多年的一個本子,紙張很脆。所以為了影印而能夠保全塬本,我們將這個本子拿去裱褙了一次,就是後面裱褙一張棉紙,這樣一裱褙,我們這個本子至少還可以保存五百年。這個本子很珍貴。可是這次裱褙很遺憾的,大概裱褙工人也是沒有常識,裡頭有七頁他給裱反了,這樣照相沒辦法照。我這幾天也是想辦法找別的本子,不合適,找了許多本子不合適。前天王源松同學到我這兒來,他說:法師,你把這七張打字補進去不就很好?我一想這個對,所以把這七張拿去打字,然後再補在裡面,我們這個註解的本子很快就可以付印,印好之後我們就講解這個註解的本子。前面諸位雖然沒有看到這個註子,我所講的統統是註解裡面的意思,諸位將來可以對照註解本子去研究。在此地等序分裡頭也有四段,第一段是講「化佛說法」,我們將經文念一念: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花臺藏世界。盧捨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這一小段就是說明世尊給我們敘說心地法門的塬由。『爾時』,就是無量天人、菩薩大眾俱會的時候,也就是說時節因緣成熟了,大眾有這個程度、有能力接受,又肯發心受持,這就是機會成熟了。所以「爾時」兩個字它所含的意義相當的深廣,表面上看是大眾俱會的時候,其實大眾俱會如果大家不發心,那還是不成熟,如果大家不相信也不成熟,如果大家聽不懂也不成熟,聽懂了又不能照做,佛還是不說;樣樣條件都具備了,時節因緣成熟,成熟,佛沒有不說的。為什麼?前面講流通大法,不成熟想流通沒有辦法流通,這一成熟機會來了趕緊流通,要把「菩薩心地戒品」流通給十方三世。
『釋迦牟尼佛』。這就是說法的本師,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這個教主諸位要記住不是宗教的教主,我們稱教主是教化主,就是主持這個教學的,好像一個學校的校長,他是這個學校的校主,他是一個學校的校主。佛是教化眾生,他不講教,他講化,化是從成就上講的。教而不化,那這個教是白費,沒有成績可言;教了之後學生都能變化氣質,教學有了成就,所以我們稱為教化主。佛的名號是音譯的,就是這五個字都是梵音,古印度的梵音,它的意思在此地必須要說明。我們在過去講席當中常常提到,佛的名號就是他教學的宗旨,佛的名號不同,就說明了他教學的宗旨不相同,為什麼?譬如小學教學的宗旨跟中學就不一樣,中學教學的宗旨跟大學又不一樣,工業教學的宗旨跟醫學院教學的宗旨又不一樣。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根性不相同,教學的宗旨怎麼能一樣?但是宗旨雖然不一樣,它的目標是共同的,目標就是教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決定不變。
娑婆世界的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慈悲心,自私自利,這是大病。佛的教育宗旨當然第一個要治這個病,所以佛的名號當中有「釋迦」。釋迦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能仁,他能夠發起仁慈的心,他教我們每個人都能將本性裡面仁慈的德能發現出來,可見得這個名號它有用意的。其次一個毛病,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毛病是心不清淨,心是散亂的,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心不定,所以他的名號裡頭有「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默,寂是清淨、寂滅的意思,就是心裡面一點妄想都沒有,心得清淨。由此可知,佛這個名號,正是他在娑婆世界針對我們眾生毛病所定的教學宗旨。因此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所說的千經萬論,無非是教我們以清淨心發大慈悲,自利利他。「佛」的意思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這是我們的教主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名號。
假如他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他這個名號行不行?跟諸位說不行,沒用了,因為極樂世界人個個都大慈大悲。釋迦,你看這字用不上,他都做到了;極樂世界的人心都清淨,不散亂,都是一心不亂,牟尼兩個字也用不著。所以這個名號在這兒適用,到那兒就不能用了,到那要改一個名號,要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極樂世界眾生已經是覺而不迷,這個覺要廣大,要求無量覺。你們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了,佛沒有一定的名號,在哪個地方用哪個名號,在哪個場合用哪個名號。這樁事情實在講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們現前這個身分名號也是各種不同。你要是做生意,到你公司你是老闆,人家稱你董事長,這是一個名號;回到家裡你的兒女叫你爸爸,又是一個名號,你看你在哪個場合當中你的名號馬上就變了,所以沒有一定的名號。
這個意思明白之後,我們還要說一點道理。這個名號當中也顯示出大乘的宗旨,大乘法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他大慈大悲。「釋迦」就是大慈大悲,他仁慈,既然仁慈他一定要救度眾生,救度眾生必須要跟眾生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就不能住涅槃;不像小乘阿羅漢,他住到涅槃那個境界裡頭,他不跟任何人在一起;所以叫不住涅槃。他又清淨,一心不亂清淨無為,他也不住生死。諸位要曉得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是妄念來的,心清淨就沒有輪迴,心不清淨,你起一個善念就是善道輪迴,起一個惡念就三惡道輪迴,這常說的。我們發了個心修十善,發十善的心是天道,發五戒的心是人道,貪心重的是餓鬼道,愚癡是邪正是非顛倒、分不清的,畜生道,瞋恚心重的地獄道,可見得你起心動念就落在六道輪迴。他心地清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牟尼」的意思,所以他不落在輪迴裡頭,那就是不住生死。所以佛所住的這個涅槃就是《般若經》裡面講的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這個名號裡面顯示出教學的宗旨,教我們要學他們一樣,即仁慈又清淨。還有一個意思這個「仁」必定能忍,就是忍辱。我們中國古人造字,這個字裡面有很深的意義。你看「仁」這個字是什麼?是二人,二人在一起要不能夠容忍,這兩個人就天天要吵嘴、要打架。二人是代表什麼?代表團體,代表多人,眾多之人。我們在眾多之人待人接物(這是特別從待人方面來講),首先學忍,所以經典裡面講「仁者忍也」。所以六度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布施忍辱。布施是慈悲,忍辱是仁慈,仁慈裡面不但是布施,必須有忍辱,對於一切順逆境界都能夠忍受,在佛法境界裡面更往上提升,就無生、寂滅他都能忍,無生忍,寂滅忍。這個名號裡面的意思實在是博大精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是把它展開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它的總綱領、總題目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佛的名號就是佛一代教學的宗旨,教育宗旨。
底下要跟諸位說明他所住在的地方,他講這個經在哪裡講的?他在『第四禅地中』。我們曉得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大致可以區分為三界二十八層天,第四禅是在色界最高的一層,無色界就不談了,是精神的世界,所以經裡面很少說它。四禅在這個世界裡面講福報最大,這個意思跟《華嚴經》善財童子參學的善知識都住在什麼?都住在南方,福城。我們環境看到了,有福報的地方。第四禅福報最大,三災不及。大三災,初禅,大三災(火災、水災、風災)它統統都有;二禅沒有火災,有水災、有風災;三禅沒有火災、也沒有水災,它有風災;第四禅是福報最大,三災都沒有。諸位想想這個意思,在這個地方講,這個地方就是最有福報的地方;換句話說,這些聽眾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這不是很顯然的嗎?
人有福,地才有福,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佛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而不是正報隨著依報轉。人有福,地就有福,人沒有福,找這些風水看相算命要找一個好地理就有福?沒有那回事情,無非是被那些地理仙把你口袋裡鈔票騙到他口袋裡去而已,哪有這回事情。到哪時候不靈了,他又有藉口,風水輪流轉,福人居福地,他一句話就推卸掉了。這個地方是好土地,你沒有福報那有什麼辦法,你要有福報,無論住在哪個地方,這個地就是福地;你沒有福報什麼樣好風水,你一去風水就壞了。為什麼壞?被你的心破壞了。所以今天我們這裡講「地」,講「心地法門」,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必看風水了,不必看什麼,什麼都不必了,你的心清淨,心慈悲,就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報。我們要相信。所以連佛在小乘經裡面,《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小乘經,都教我們學佛弟子,真正佛弟子決不會去算命、看相、看風水、占卜,去問吉凶,去選日子,不做這個事情,曉得什麼?境隨心轉,最重要的是修心地法門。所以第四禅裡頭說的這個意思。
從這一句當中,你就看出這品經的妙處。一開端「第四禅」,這個經裡面講的最有福報的,第四禅叫捨念清淨地,我們講三界九地。捨念什麼?捨一切妄念。換句話說,是三界之內的一心不亂,三界之內的淨土,不是西方淨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淨土,也要得把妄念斷盡,心地清淨到這個地方來了。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你不要去打妄想,你一想心就不清淨了。如果你自己要捨一切妄念,心清淨了,你現在住的地方就是第四禅。跟你旁邊坐的,他是凡夫,他是凡夫地,你住的是第四禅。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他看這個世界是污穢不清淨的,你看這個世界是清淨的,為什麼?心清淨,心清淨看外面境界就清淨,心不清淨看外面境界就不清淨。
不但這個地方在第四禅,而且在第四禅裡頭最殊勝的一個處所,那就是『摩醯首羅天王』的宮殿,這就是第四禅的天王。這個世間福報最大的當然是王,王宮這是最富麗堂皇的地方,這就是福中之福,在這個地方講的。經裡面常常講摩醯首羅天,也叫做色究竟天,就是色界裡面最高的,再沒有超過它的。而十地菩薩多半住在這個地方修學、教化眾生,十地是法雲地,就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為什麼十地菩薩要選擇這個地方來修學?這也就是我們中國古人在《易經》裡面所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法雲地的菩薩在菩薩當中福報最大,如果沒有大福報、大心的眾生,跟他志趣不能相投,所以他必須要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眾生能夠信解、能夠奉行,他選擇這個地區長住,來自修,來教化。如果是到我們這個世間來,諸位想想恐怕十地菩薩來了,他給我們講的東西我們聽不懂,我們也不肯相信,他來就白來了。這也是屬於流通大法重要條件之一。
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選擇一個地方在那裡建道場,不偶然,必須種種條件都具足。這個種種條件,諸位要曉得不是講物質條件,而是講眾生心地上的條件。他的心清不清淨,慈不慈悲,能不能忍辱,然後再看他的信解行,他能信、能解、能行,條件就具足了。物質再缺乏一樣成就,局勢、時代再動亂,他也一樣成就;戰亂當中也能建道場,也能夠成就。所以條件是從這上來說的,不是說這個地方人有錢有力可以蓋大廟,可以有很多人在一塊居住,不是這樣講。那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我們要蓋一個觀光地區的條件,不是菩薩行道的條件。你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五比丘在一起,那是最初成立道場,什麼都沒有。鹿野苑是荒地,是養鹿的牧場,又沒有房子,他們五個人在一起修行,晚上是樹下一宿,白天到外面去乞食,那個道場建立了。因為這五個人條件都夠、都具足,佛才來教化他們。他們不負佛的期望,個個人都能信、能解、能行、能證,五個人都證阿羅漢果,這叫道場。鹿野苑那邊沒有房子!
由此可知,道場的定義就是信解行證,這是道場定義。十地菩薩選擇這個地方來做道場是有道理的。佛在這個地方說法,諸位也就可想而知,他主要的對象就是度十地菩薩,為什麼?因為這個戒品不可思議。這是我們從場所能夠看出這一次的法會,佛所說的內容不可思議,也就是顯示心地道品,心地戒法,甚深祕密,清淨廣大,與這個場所恰恰相應。如果不懂這個意思,五十八條戒我們看看沒什麼了不起,我們看不出苗頭。每一條戒都說不盡的,到後來我們會討論到。譬如第一條戒講不殺生,不是說我們不能殺人,一切動物我們不能殺。諸位想想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跟小乘戒有什麼兩樣?跟五戒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其實大大的不相同,這一條戒它的內涵是盡虛空遍法界,對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決不起一念破壞之心,這叫不殺生。你看這個境界多廣大!與《華嚴經》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夠保全它的圓滿,護持它的圓滿,沒有一絲毫傷害之心,這是地上菩薩的戒品,所以他的對象也是無量。
『與無量大梵天王』,這是講聽眾。其余的不說,只說大梵天王。梵天是初禅天主,初禅叫禅天,二禅叫光天,三禅叫淨天,四禅叫福天,福報最大。由此可知,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心地都是清淨的,受持這個戒品的也要像梵天一樣清淨才能夠正受,因為這個戒是菩薩戒不是凡夫。菩薩在二乘之上,二乘人他只要肯發心,回小向大,他就有資格受菩薩戒。他要不肯回小向大,就是二乘人心地清淨了,他沒有慈悲,所以他不能接受。接受這個戒品,既心地清淨又要大慈大悲。大梵天是凡夫,有資格了,因為他得到初禅。初禅離欲了,他脫離欲界了,欲界是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他都離開了,都捨掉了。在五欲裡面決沒有貪心,沒有貪心當然就沒有瞋恚心,貪心跟瞋恚心可以說是同時起來的,得到就貪,得不到就瞋恚。沒有貪心就沒有瞋恚心,所以他心得清淨,這是得初禅,心清淨。
四禅天人除了修禅定之外,他又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所以他有資格。換句話說,他在摩醯首羅天宮聽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他這個資格是起碼的資格,就是剛剛好有程度來接受這個大法。我們今天在此地講,諸位在此地聽,如果我們心還不清淨,還不夠慈悲,我們來聽這個經,只能算是在門外旁聽,不是在講堂裡頭正式的學生,我們在門外旁聽。旁聽有一個好處,這個機會也很難得,他都沒有旁聽這個機緣,那就很可惜了。我們還有這點福報,還能做個旁聽生,希望由旁聽生再能夠進入正科生,這就是一定要把五欲六塵捨離,要發大慈大悲,你也有資格來修學菩薩戒品。建立菩薩心地,修學菩薩戒品,以這個基礎入華嚴境界,歸實報淨土上品上生,這是我對諸位的期望。
大梵天王說「無量」,這個無量實際上還是有數字,數字的確是很多。因為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講佛的教化區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當中所包括的有一千個中千世界,一個中千世界又有一個小千世界,因此一千乘一千這裡頭有一百億。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個大梵天王,所以佛這一個教化區之內,要把所有各地區的大梵天王統統集合起來有多少?有一百億,所以稱為無量,是這個意思。一百億個大梵天王,這是梵天王,還有二禅天,二禅有光音天,三禅有遍淨天。可見得光是天王就數不清了,何況還有天人,另外還有十方這些菩薩眾,確實聽眾是無量的數字。
『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菩薩是沒有法子計算的,除了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學生之外,還有他方世界來參學的菩薩,知道這個地方講經,有這樣殊勝的法會,所以都來了。這幾句它真正的含義是說明接受梵網心地戒品必定是大根性的人,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因為他的心量太廣大了,所以真正大根性的也就是指真正發菩提心的。發菩提心的相就是四弘誓願,真正有心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修無量法門,成無上佛道,他真有這個心願,這就是發菩提心的樣子。
『說蓮花臺藏世界』。這一句所指的是華藏世界,是一個大世界。我們的娑婆世界是在華藏世界之內一部分,『盧捨那佛』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他今天所說這個菩薩心地戒品還不是他發明的,是他在蓮花臺藏世界盧捨那佛那個地方聽到的,輾轉在此地介紹給我們,這也是說明他有師承。他在哪裡學的?他在華藏世界學的,蓮花臺藏世界就是華藏世界。他跟誰學的?他跟盧捨那佛學的。釋迦牟尼佛也有老師,也有師承。所以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他為什麼成佛?他的老師是誰?從這看到他的老師是華藏世界盧捨那佛。說無師自通,那就是像《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天然外道。沒有說無師自通的,你去找決定找不到,必得有師承。所以師承非常重要!
我們學佛,在家求授三皈,給你授三皈的老師不重要,他只是給你作證明,這個不重要。你出家,出家剃頭的這個師父不重要,這只是給你做個增上緣,幫助你出家。所以佛門裡面最重要是什麼?叫法子,這是最重要的。法子是傳法的,就是師承,這是佛門裡頭最重視的。你在什麼人會下開悟的,在什麼人會下證果的,這個人是你的親教師,他是你的傳法人,這是師承。所以師承不是剃度和尚,剃度的不是師承,師承是傳法。而且這個傳法是你真正開悟證果的,這叫師承。你聽他的,你沒有開悟,不算是師承,沒有證果不算是師承,必須在他會下開悟證果才是師承。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老師就是盧捨那佛。「盧捨那」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淨滿,淨是清淨,滿是圓滿。淨是什麼意思?無明煩惱都斷盡了,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滿是什麼?福圓滿了,慧圓滿了,德能圓滿了,沒有一樣不圓滿。所以這尊佛就是圓滿報身佛,而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千百億化身佛,剛才跟諸位說過了,他到這個地方換這個名字,到那個地方換那個名字,化身。淨滿這是永遠不會變的,無論到哪兒都不會變的。諸位懂得這個意思,叫一體三身。由此可知,他的老師是誰?他老師是根本無明煩惱斷盡了,智慧功德圓滿了,隨一切眾生心感應道交變化所作。所以這個變化所作與他的所證的這個境界,就有師承的意思在。依此類推,盧捨那有沒有老師?有老師,還有清淨法身,他是從清淨法身來的,清淨法身才是大根大本。雖然在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一體三身,師承的意思有,我們在修學當中沒有師承是決定不能成就的,這是一定要懂得的。我們《壇經》講過很多遍,諸位在《壇經》裡面能夠看得很清楚,你能看出師承的重要。
『心地法門品』。「心地品」前面說過,什麼叫「法門」?法就是方法,古人是用兩個字解釋,一個是軌,就是軌道的軌,一個是持,保持。這兩個意思很好,特別是在今天我們很容易了解。譬如,火車它有軌道,它必須保持在軌道上行走,才能到達目的地。這個軌道就是法則,它一定要遵守這個法則。我們今天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高速公路就是軌道,必須在軌道上遵守這個軌道往前進,你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古人用這兩個字來解釋「法」的定義。可是解釋沒有辦法把這個意思發揮到淋漓盡致,只能夠舉出一、二個例子讓我們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方法,我們必須要遵循。無論哪一法我們今天講它有塬理,它有因緣,它有發展的過程,這是我們現代觀察所用的術語,而在佛法只用這一個字就全部都概括了。「門」是通達的意思。我們這個房間因為有一個門,才可以與內外交通,所以門這個意思就是通達。理論明白通達了稱之為門,方法明白通達了稱之為門,我們境界通達了,這個也稱之為門。所以這個意思就說明我們必須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境界來修行,這樣才能夠將我們的生活,拿現在話講叫生活品質天天提高。以整個社會來講,把我們的文化水準一天一天的向上提升,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更美滿、更幸福。
講到幸福美滿到極處,那就是四禅天。這個地方還不止,因為它是大乘佛法,要把我們的幸福美滿提到了極處,那就是如來果地,比摩醯首羅天的福報大太多太多了,那不能相比了。這才是佛說法的真正的意思,正所謂「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我們在《楞嚴經》讀過的。「婆伽梵」是梵語,也就是佛的稱號,就是十方諸佛成佛的唯一途徑。十方成佛怎麼成佛的?就是存這樣的心。我們講上卷就是存心,是用這個心;下卷是講行事,待人接物,就是「五十八戒」,那是講行為。我們存這樣的心,以這樣的行為,這是成佛的大道。
我為什麼要講《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是模範,就是存這個心,以這樣的行為表達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上,我們的私生活,我們的社會群體生活,那個境界就是《四十華嚴》。今天一般人所提倡的新鮮名詞「人間佛教」,什麼叫人間佛教?以梵網心地戒品入華嚴境界才是真正的人間佛教,再從人間佛教提升到實報寂光淨土,達到了極處,那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我們才選《彌陀經疏鈔》來研究、讀誦、受持。我們今天走這個道路,多麼光明、平坦,沒有一絲毫迂迴,沒有一絲毫懷疑,當生成就。《圓覺經》裡面講的「大陀羅尼門」也是屬於這個。而在這一部經的下卷裡面,佛親自跟我們說的「汝諸佛子,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這個話我們要牢牢地記住,到後來我們會念到。語重心長,就是叫我們要輾轉流通,自行化他,自己得到幸福美滿,還得要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真正美滿幸福的人生。所以佛的話真是苦口婆心,我們要能夠體會。
所以我們自己修行不僅是為個人,為個人修與不修無所謂,修是自己得利益,不修我墮地獄活該。我墮我的與你有什麼相干?其實什麼?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個人與社會群體有分不開的關係,我自己能修行就影響別人,別人看到我這麼幸福、這麼美滿、這麼自在,他一定會問你:你怎麼會得到,我怎麼這麼苦?你就告訴他,我怎麼得來的,他就會學了!自自然然就影響大眾了。大家都肯修,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馬上就要改名字,要改成極樂世界了。你們想想這個意義多重大,所以建立道場不純為自己。如果為你自己,是諸佛菩薩護念,沒這個道理,他憑什麼護念你?護法龍天來保佑你,他憑什麼?因為道場建立給一切眾生帶來幸福,所以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保佑,他是責無旁貸,道理在此地。
我們在修行大迴向當中,最後還要代歷代冤親債主、一切無祀鬼魂來拜佛、來修法,這個心量多廣大!不是單為自己,而是為一切眾生來修學。四弘誓願頭一願就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換句話說,你的修學就是為度一切眾生,是為無盡眾生而修學,這能不努力嗎?這能不認真嗎?不認真修學,怎麼能對得起這麼多眾生。諸位真正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自然就精進不懈,不需要人督促,這就是真正自覺。還要人督促,那還是迷惑顛倒,不覺悟。督促嚴了,心裡還不高興,這真啰唆,一天到晚找我麻煩,還生怨恨心。所以現在人家也不督促你了,為什麼?何必跟你結冤仇?你迷惑,人家看你迷惑到底;你墮落,也看著你墮落,那沒有法子,是你自己不覺悟!古德常說「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唯有真正覺悟的人,他能接受,不能覺悟的人,不但不接受反而結冤仇。
佛在本經末後教給我們要傳法、要利益眾生,開心地法門。教給我們要「受持讀誦,一心而行」。千經萬論著重在一心,得到這個法門就得自在了。古人所謂是「若隱若顯」,如果在教下來講,就是顯教、密教;「若出若沒」,就是或進或煺。真是隨心所欲,方便說、真實說無不自在,這叫法門。底下一段是講佛「放光現瑞」,示現瑞相,這裡頭也是表法的意思。
我們今天講到此地是一個小段落,有人問我,這部經要講多久才能講得完?我們沒有時間限制,愈詳細愈好,愈有受用。如果不細講,諸位看這個經、看這個註解,意思看不出來。正因為你看不出來,所以我能看出多少,我就給諸位貢獻多少,不要受時間限制,諸位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我到別的地方,國外請我講經有時間限制,那就不能細講,那福報就沒有你們大,大福報的人才能夠細說。到國外,人家說:法師,你給我們講一部《金剛經》多少時間?六個鐘點。他們只有那麼長的時間,那只能夠略說,點綴點綴而已;換句話,只能夠介紹一下,說一個大意,很難得受用。真正得受用,在今天是要時時刻刻在一起仔細商量,來認真的修學。可是諸位得真發心,自己才有前途,佛法也有了前途,眾生也有了前途。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6
請掀開經本,經文第二小段放光現瑞。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
這段是說明這一次法會發起的因緣,也是發起序。佛在每一次法會當中,都必須要說明這一會發起的特別因緣,像《法華經》佛要說一乘實相,他就從眉間白毫放光,光中顯現法界的事相,以這個來作為緣起。本經所說的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來說非常重要,說明這個心地希有之法,當然佛也會像其他的法會一樣放光現瑞。這個地方我們所看到的他是全身放智慧之光,換句話說,就是在佛全身顯示出智慧光明,叫人一看就能看得出這個人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這種相會使一般人都能夠覺察得到。
其實全身顯示出智慧的這種相狀,乃是我們每一個人個個都具足的。為什麼有的人相我們一看,這個人愚癡,這個人呆頭呆腦;一看到某一個人,這個人聰明,這個人有智慧,為什麼我們所看的這些眾生相各個不相同?我們見到佛菩薩,看到他的清淨莊嚴、智慧圓滿,就在相貌當中顯露出來。這個塬因佛在經論裡面一再的告訴我們,我們是迷失了自己的真性,所以將本有智慧的光明埋沒不能現前,並不是這一種智慧光明唯有佛菩薩才有,佛給我們說一切眾生統統都具足,只是以無明、執著、煩惱而不能夠現前,就是這麼回事情。
如果我們要想將我們本有智慧光明像諸佛如來一樣的顯露在現前,那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佛告訴我們,一定要用戒定的方法,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無漏學。修戒,修戒的目的是得定,而得到定的目的就是智慧圓滿現前,所以說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本經是「梵網菩薩心地戒品」,依這個理論來修學戒品,所以這一品經就是講心地戒光;戒光就是智慧光明。佛說種種的戒法,像本經所講的五十八條戒法,稱之為戒法,就是戒律這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無非是發明我們自己本有的心地光明。如果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就曉得佛全身所放的慧光普照不是從外面來的,是從自己內心裡面流露出來的。
佛有心我們也有心,佛的心地流露出智慧光明,我們的心為什麼流露無明煩惱?這是真正值得我們反省檢點的地方。我們的戒定慧到哪裡去了?實在講,我們的戒定慧就變成了貪瞋癡,所以三毒與三學是一不是二,覺悟了就叫做戒定慧,迷了就叫做貪瞋癡。所以貪瞋癡與戒定慧是同一個體性,無二無別,但是作用就不一樣,悟的作用是廣大無邊,離苦得樂;迷了那個作用也不小,它起的作用是無量的煩惱,變現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它變現的,本來沒有,它會變現出這個境界讓你在裡面受無量苦。由此可知,迷悟是自己,升沈苦樂也是自己,這正是佛常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這一次佛在『天王宮』殿,乃至『蓮華臺藏世界』,示現『慧光所照』之處。這個意思就是顯示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無非一光所攝,也就是一個光是圓圓滿滿的統統包括盡了。這個光在唯識裡面講就是大光明藏,這是經裡面講的,《華嚴》裡面講大光明藏,唯識裡面講大圓鏡智,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土,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佛示現這個光明,大家看到,看到之後當然他就會產生疑問。所以底下一段經文,接著第三段「睹光生疑」。請看經文:
【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這段經文是說明大眾發生了疑問,大眾有了疑問。『其中一切世界』,這是講的依報,『一切眾生』,這是講的正報,這種境界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此地所講的世界與眾生都是指天宮、華藏這兩者之間,凡是佛光所照的一切世界,所有的一切眾生,無不各個覺察到,就是看出來了,體會到了。如果你能夠覺察體會到這樣殊勝的境界,當然你歡喜,當然你也希望證得,這是一定的道理。如何證得?一定要請教佛陀,因為這個光是從他身上放出來的,我們一定要請教他。要請教他這個光是什麼因?因是講親因,是什麼緣?緣是講的助緣,乃至於無量天人見到這個光心裡面也有疑惑,也念著。「念」就是希望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這一段只是講疑念,內心裡面有感觸,有疑一定要問。我們中國人常說學問學問,你要學就得要問,你要不問你就學不成,所以一定要問。我們看佛經也是學問,大眾看到佛現的相,有疑惑他就起來發問。底下有一位菩薩,「玄主集問」,這裡面有兩小段。我們看經文:
【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光照一切世界。】
『爾時』,正是大眾心裡面起疑念的這個時候。『眾中』,就是大眾當中。大眾人很多,有些人有疑,雖有疑他還問不出來,不知道怎麼問法。所以這個大眾當中在佛經裡面一般講就有四類,《華嚴》裡面講十類,十種眾,它講得詳細、講得圓滿。第一種叫當機眾,也就是在這一會佛所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正適合於這一類的人來修學,與他的程度相當,他得的利益最大。第二類叫發起眾,這一類他是發起這一次法會的這些人,他們來發起。第三類叫影響眾,那多半是菩薩,諸佛菩薩再來的,所以在法會裡面提出問題來請問的多半都是這些人,因為這些人都是修行證果的人;換句話說,也是再來人。大眾提不出的問題他懂得,他知道佛的心意也知道大眾這個時候的心情,他兩方面都了解,所以他可以代大眾來發問,佛來開示、來講解,叫大眾得利益,所以這是這在五種發問裡面叫「利樂有情問」。第四種叫結緣眾,結緣眾是什麼意思?就是他的根性沒成熟,雖然也參加這一會,也聽佛說法,聽得是似懂非懂,也沒有辦法依照這個修行,所謂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種子而已,這一生不能得成就,這一類的叫結緣眾。
這一位菩薩就是『玄通華光主菩薩』,他是華藏海會四眾當中的當機首領,就是菩薩眾裡面的班長,可見得他的資格很深。佛放這個光的確含義太深了,如果不是一個大智慧的人,沒有法子了解;不是過來人不知道佛的意思,一定要過來人。玄通華光主菩薩他歷劫修行,這些事情他見多了,佛一放光,他就曉得佛的意思要講《梵網經》,要教大家修學「心地法門」。心地法門乃是成佛的法門,成佛之道,不是修人天小果,也不是修二乘權教菩薩,是直截教我們修成佛之道。這位菩薩他有大行、有大智慧,過去曾經經歷過這種場合,所以一看到佛放光,一看到佛的表態,他就明瞭了。他在大眾當中能夠起帶頭的作用,他的名號是從他德行當中建立的。玄是玄妙,通是通達,華是代表菩薩的因行,光是表智慧,主是自在的意思,也是大眾當中首領的意思,所以他有這樣殊勝莊嚴的德號。
『從大莊嚴華光三昧起』。可見得他塬來都是在定中,什麼定?這個定的名稱我們要曉得,定的名稱要知道。這是說明因依果而起的,菩薩所修的是因,因從哪裡來的?因從果當中來的。「大」這是說的體大,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體、相、用三大;「莊嚴」就是相大,「華光明」是用大。如果要配三身來說,就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圓滿的果報。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作用,這個意思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詳細。人人都具足三身,佛能得三身的妙用,我們雖然有三身,卻把三身錯用了,迷失了三身,錯用了三身,所以我們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
還有一個意思,「莊嚴」是表果報,「華光明」是表因行。由此可知,菩薩這一種大定裡面就顯示因與果是同時的。像佛門裡面常常以蓮花來表法,因為蓮花開花的時候,蓮子就在當中,是因果同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在佛的教學當中,它含有主伴重重的意思,主是老師,伴是學生,今天講就是師生。師生諸位要曉得也是相輔相成的,叫師資道合,老師幫助學生,學生同樣也幫助了老師,所以他這個關係是相互的,這種情形就叫做教學相長,互相的在增長。
智慧,如果沒有人來發問,你的智慧不能現前,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老師也沒想到,他也不去想,學生一問,他的智慧就現前了,可見得智慧從哪裡顯的?從許多學生發問當中顯示出來的。譬如佛的智慧,如果沒有這些菩薩弟子發問,佛一天到晚坐在那裡面壁,盤腿面壁,閉著眼睛一句話也不說,他的智慧你能曉得嗎?因為你有問題一發問,佛給你一解答,解答得頭頭是道,才發現到他的智慧之大。佛這些智慧從哪來的?跟諸位說不是學來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到,而是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學來的智慧,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我學過的你沒有學過,那我有你沒有;你學過的我沒學過,那你有我沒有,唯有這個不學的智慧大家是平等的,各個人都具足的,這是真智慧。真智慧就是前面佛放光,此地菩薩放光,真正的智慧他放光。這種光明我們迷惑顛倒的眾生見不到,什麼人能見到?你有戒有定就見到了,有戒有定不但見到自己常常在放光,像佛一樣,見到諸佛放光,見到一切眾生放光,所以前面講無論是依報正報一光所照,都能夠見到。
「莊嚴法身果海」有三個意思。我們在課誦的時候,在法會的時候,常常念迴向偈「莊嚴佛國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是不是買一點鮮花、供果供養在佛像面前就算莊嚴?跟諸位說決定不是。第一我們要修「六度萬行」,這叫莊嚴。一切的設施都是為了表法,我們在佛堂或者你自己的家庭,無論在什麼地方,見到花就想到花是因,開花了,後來它一定結果;成佛這是結果,修行是因,所以花就代表修行。佛前面一定供花,為什麼?叫你看到花就想起我趕快修行。佛前面供果,水果,你見到果,想到我應當快快證果,是這個意思。提醒你自己不要忘了修因證果,所以它是表法的,必須真正修行才叫做莊嚴佛國土,莊嚴佛法,莊嚴自身。
第二個意思就是「一切智慧」,比前面一個意思提升了。前面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第二個階段就是所有修學裡面都變成了智慧了,花放光了,這是真正莊嚴。第三個意思就是證果,「第一義谛」,這是真實的莊嚴。菩薩名號實際也是表法,花剛才講了修行,修行是福德莊嚴,光明是智慧,智慧就是智慧莊嚴。第一義是什麼?常說第一義谛,第一義谛就是禅定,就是一心不亂。第一沒有二,一心不亂這個一就是第一義谛,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算不算第一義谛?如果在初學的這個階段當中算第一義,因為你在一切事相上你已經得一心,可是究竟的第一義谛是理一心不亂,這到後面我們會詳細的來說。
由此可知,我們有行、有智慧又有一心,這三者具備就叫做大莊嚴。這三者初學的人會感覺到很困難,我們要修六度,修六度這個心怎麼能一心?譬如你又要布施又要持戒,布施裡面境界相很多,那我要很費心,我怎麼能一心?接觸大眾無量無邊的煩惱怎麼能生智慧?這三者怎麼樣同時能夠得到,這是我們要想知道的,我們要想修學的。此地所講的「大莊嚴」就是這個意思,這三者是同時的。其實我們在講堂裡面這種境界說得很多,諸位如果要是留意,我這一提起你們就明白了,明白是開悟,悟了以後怎麼樣?要起修,起修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做到,每一個境界都是無量無邊!
我們在《華嚴•第六迴向章》裡面講的布施,六十種布施,我們講了一年,可見得這個布施境界廣大不可思議。一年能講完嗎?沒講完!《華嚴經》所講的也只是提了個綱領而已,六十種,實在講無量無邊,這是行,就是日常生活。從早到晚待人接物,處理一切瑣碎的事務,這叫行。行怎麼樣?行要有智慧,你這個行叫智慧行,智是覺而不迷,是覺悟的行不是迷惑。覺行怎麼樣?覺行是不著相的行,經裡面常講三輪體空,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是不著相。做不做?做,比世間一般的人做得還要認真,還要負責任,還要做得圓滿,盡心盡力的去做,做了不著相,這就是智慧。正因為做了不著相,所以他的心常在定中,如如不動,那就是第一義。可見得這三者確實是同時的,並沒有分家,並沒有把它分成三個階段,同時完成的,所以六度萬行、一切智慧、一心不亂是同時具足,這叫大莊嚴。諸佛菩薩是這麼修的,我們也要這樣修。
玄通菩薩他就住在這個定中,換句話,他就住在這個大莊嚴之中。「而起」,起是什麼?他來發問,起就是起來發問,這個發問就是代我們問。由此,也就能夠明白「大莊嚴三昧」就是大定的別名,在楞嚴會上叫做「首楞嚴大定」,在《華嚴經》裡面我們看到叫「師子奮迅三昧」,在《彌陀經》裡面就叫做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其實是一樁事情。這個事情我還得跟諸位用簡單的話、容易明瞭的話講明白,「大莊嚴三昧」就是菩薩的因地心,前面問什麼因?就是講的因地心,也就是經論裡面所講的法性土,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都是講這個。
六度萬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盡我們自己的心力服務社會,服務眾生,這就叫大行。我們稱普賢菩薩稱「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就是他全心全力的為大眾服務,絕對沒有私心,沒有為自己,如果有一念為自己,這個行就不大,你做得再多不能叫大,因為你有自己。不取一切相,這就是大智,《金剛經》裡面講「不取於相」,大智;「如如不動」,這就是大定,就是第一義,一而三,三而一,這叫做大定。無量無邊恆沙三昧都是從這個大定當中顯現的。一切法身大士,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大士是大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都住在這一個大定法性土中,他是安住在這個當中。如果我們自己也是安住在大行、大智、大定當中,你自己就曉得你現在的地位就是法身大士。在念佛境界裡面,你已經念得理一心不亂,到達這個境界了。菩薩雖然自己入了這樣的大定,他必定不捨棄眾生,眾生就是說他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菩薩一定要去幫助他,這也就是此地講的「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起就是必定要幫助他們。
菩薩來問法一定要依靠佛的神力來加持,放光召集十方有緣的眾生,這樣才能夠發問,所以此地也不例外。『以佛神力,放金剛白雲色光』,這就是顯示,這也是表示,表示什麼?「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照明的作用。這幾個字的意思,「心地」剛才講了就是法性土,就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在哪裡?常寂光土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體,它起作用就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自受用,我們自己現在有身、有環境,自己住在實報莊嚴土,度化這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程度不一樣,有的見思煩惱斷了,那叫方便有余土,有見思煩惱沒斷的叫凡聖同居土。諸位要曉得這四土統統在一起,沒有分開。
像我前天講《華嚴經》裡面,偈頌那個十大段不好講,文那麼長。那十大段在文章上講叫流水文章。流水文章就是統統都一樣,沒什麼意思,看不出什麼,念念佛菩薩名號。你看看前後的句子都差不多,所以一般來說這種流水文章念念就夠了,就不講了,講一段後頭都不需要講了,可是我們還是細講。我特別跟諸位指出來,菩薩所講的修學十個階段,十個大劫就是十個階段、十個過程、十個時代。這十個時代同時的,像我們先前一會,我們大眾坐在此地,學生當中有人念大學的,有人念中學的,有人念小學的,都在一起。你問他他現在是小學時代,他現在是中學時代,他現在是大學時代,都是一九八四年,都在一起。諸位要懂這個意思,你才曉得時間與空間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所以佛在大經裡面才跟我們講念劫圓融,不但念劫圓融,四土也圓融。
這一句裡面「心地」就是法性土,實報土。「光明」就是智慧,一切智。金剛就是第一義,就是一心不亂。「寶戒」,寶有作用,寶是有用處的,值錢,所以就是用。什麼是寶?戒是寶,戒是什麼?行,就是六度萬行,也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我們從早到晚一切造作,待人接物,這叫寶戒,為什麼?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能夠自利利他。從利益,利益就是寶的意思,利益之行就叫做戒行,是有利益的行,而不是有損害的行,是有利益的。照用就是應現自在的意思,就是作用非常自在。如果就本經德用上來說,皆得光明,也就是依照這種戒律來修學,可以破除我們的煩惱障,所知障,無明障,它的作用多大!所以叫做戒光。
雖然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他心地清淨,不作一切智慧想,像《心經》裡面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不是沒有智慧,真有智慧。真有智慧,他絕對不會有我有智慧,諸位要曉得你要是有一念有個智慧想,你的智慧就失掉,為什麼?我有智慧,「我」是我執,智慧是法執,你二執又具足了,那是凡夫不是菩薩。雖有無量無邊的智慧,自己絕對不動一念是有智慧,自己證得無上菩提也不會有一念證得無上菩提了。沒有,這才叫真正清淨,真正的一心不亂。有一個一心不亂在心裡面就不是一心,心就不清淨。所以叫做「白雲色」,「白」是清淨,一塵不染,「雲」是非有非無。菩薩還沒有成佛,他在因地,在因地叫做「素法身」,就是他的法身沒有證得圓滿,他是證得部分。《華嚴經》裡面我們讀了很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四十一品破盡了才圓滿法身。菩薩雖證法身沒有圓滿,雖不圓滿但是已經非常的清淨了,所以用「白雲色」來表法。
『光照一切世界』。著重在「一切世界」,說明菩薩的智慧德行是周遍圓融,無所不照而無障礙,同時這裡頭又含了一個意思,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上至諸佛下至地獄眾生,無論是依報正報,總是一光所攝。佛放光,是叫我們體會到果報必有因緣,叫我們體會這個意思。佛是已經證得果報了,果一定有因;菩薩放光,要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到因必定結果。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佛放光,菩薩也放光,這就是經上常說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他的用意是叫我們知因識果,曉得因也曉得果。我們希望這個果報,就應當要修因。
可是我們一定要記住,修因要以自家的光明金剛寶戒為因地心才行。這是經上這麼說的。換句話講,我們講這個意思就是一定要以自己布施、持戒、六度萬行,又不取相是又如如不動,要以這個為因地心,這就是此地講的「光明金剛寶戒」。「光明」就是不取相,「寶戒」就是六度萬行,「金剛」就是如如不動,所以要用這個為因地心來修行;換句話說,修什麼?就是修這三樁事情,才能夠證得法身、智身、功德身的果報。如如不動能證法身,不取於相能證智慧身,六度萬行能證功德身,功德身證到了,福德當然包括在其中。功德裡頭一定有福報,無量無邊的福報,福德裡頭不一定有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由這段經文裡頭就顯示出因果不二,修證不二,凡聖不二,這裡頭的含義無量無邊!所以在菩薩,你看還沒說話,光中就顯示這麼多的意思在裡面。
【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這一段是「眾集發問」。諸位仔細看看這一段經文,經文不長,這是說明「問果明因」的意思。『是中』。就是說玄主菩薩放光,光照十方世界,十方世界當中一切諸大菩薩,見到這個光明都到此地來『集會』,正所謂不約而同。這個意思我們要把標準降下來一點,諸位才能夠體會得到,我們現前就能得受用。學佛認真的修學,這要真修,肯為一切大眾服務,又不取相;不取相就是無條件,不需要人家報酬的,無條件的,不休息的,自己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真正做到這三點,他的風度(我們今天講風度)、風采自自然然與一般人就不一樣,這就是放光!
心地慈悲現的那個相就是慈悲相,人家一見就歡喜,平易近人,熱忱可靠,大家對你都信任,跟諸位說這就叫放光。你走到哪個地方人家看到你都歡喜、都敬仰你,這就叫召集大眾,他跟一般人不一樣。由此可知,我們也有這個光明,不過沒有菩薩那麼大就是,也有這個光明。至少學佛的人在社會上一定是規規矩矩,奉公守法,不會做惡事,人家一聽是學佛,他就能信任;學佛的人持戒,這個人一定靠得住,會給人一種好感。換句話說,也能夠激發他向你學習,這也就是放光集眾的意思。
『與共同心』。凡是見到這個光明,當然心裡面都有這個疑問。人不是一個,口也不是一張,但是那個疑念是一樣的、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常講異口同心,都希望知道,都想明瞭。光采就是修學「果中境界」,我們講果報,你有一分的修行就有一分果報,有二分的修行就有二分的果報,所以人家問什麼?問果中之事。所以此地這個經文裡面講「光是何等相,何因何緣」,問這個。我們學佛的人走在外面,人家一見到你就問,你怎麼修的?他就會來問你,你怎麼這麼自在?我一天到晚都煩惱,你為什麼那麼自在?他會問。甚至於好多人說你怎麼這麼年輕?你看我們李老師,李老師今年九十五歲了,過了年九十六歲了,你看到他那麼年輕,他那麼自在,他不需要人服侍,不需要人照顧,每一天還在那裡講經、還教學,別人九十多歲動都不能動了,走路都讓人扶著了,眼也花了,耳也聾了。人家一定會問!這就是修行的果報,問到你什麼塬因?你怎麼修的?就是這個意思,人家見了一定會生疑。
下面釋迦牟尼佛這是示現化身佛,盧捨那佛叫報身佛,這個化身佛請問報身佛,請報身佛來給我們解答。可是沒有發菩薩心的人,他只是疑這個因緣,懷疑,所以我們前面看到他問「何因何緣」。已經發心的人就不一樣,他要問你果報當中這些事、這些現相,他真想學;換句話說,他能信,他能接受,他能修學,這個不一樣。普通凡夫起疑他怎麼樣?他不信,我們中國俗話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有不為自己的人?菩薩就不為自己,真有不為自己的人。所以真正不為自己的人,他才問果中之事,他真正要學,真正要修。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底下就代我們來問,一切眾生修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緣才能成為菩薩,成為三賢菩薩,十地菩薩。成菩薩、成佛是一個什麼樣子?經裡面講「當成佛果,為何等相」,相就是樣子,境界。這個相包括的意思就很多。我們一般講樣子,樣子裡頭也很多,他的受用,他的智慧,他的德能都包括在其中。
經文到這個地方,這個經因為是《梵網經》裡面的一品,不是完整的經,所以序分是在第一卷,在初品裡面。在這一品經裡面到這個地方是等於序分,等於序分,把法會的因緣都交代清楚了,向下就是等於是這一品裡面的正宗分,我們要正式上課了。前面都是預備介紹,把這個法會大致情形一一介紹出來,下個星期我們正式上課了。經是分上、下二卷,上卷就是講「心地」的理論,下卷是講「心地戒」,就是方法;換句話說,上卷是教我們用心,我們俗話講存心,我們應當要存什麼心,我們應當要用什麼樣的心,這非常重要的因地心。下卷是講生活,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應當要怎麼樣做法,在下卷裡面,這個境界都是廣大無有邊際的,非常非常的廣大。今天時間到了,正好我們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第七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7
請掀開經本,今天我們講到正宗分,正宗分也就是正說菩薩心地。上一次給諸位介紹過本經的三分,因為這一品經是《梵網經》六十一卷當中的兩卷,在全經來說這一品皆是正宗分,譯經並沒有將全部翻譯過來,只翻譯當中這部分,所以此地講的三分前面一段等於序分,這一段才是正說。正說裡面分為二段,第一段是說明菩薩「心地道」,就是上卷所說的;第二段是講「心地戒」。我們黑板上寫的二初、四初。二初,這是他不明瞭,他不懂科判,這寫的叫諸位看到會莫名其妙,應當把這個小字去掉;如果小字要寫的話寫在下面,就是正宗分裡面分為二段:初明心地道,二明心地戒。要這樣寫法,不能把它寫到上面去,寫到上面去人家就看不懂。不但一般人看不懂,連我看到也莫名其妙,真是妙極!心地道又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是「化佛代請」,我們在經文裡面就看到了。請看經文: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捨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
這段經文是說明「攝用歸體」,生佛等無差別的意思。『是時』,就是指人天大眾俱會的時候,諸菩薩心裡面有疑惑的時候。『釋迦』,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佛,我們講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是講的化身佛,在《華嚴》裡面跟我們說的法身佛毘盧遮那,盧捨那佛是報身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們在過去說過很多。底下一句。
『擎接此世界大眾』。意思就是說接引我們這個世界有緣的眾生。佛門裡面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有緣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大,凡是有機會接觸到佛法,有機緣看到這部經,有機緣聽到這部經,都叫有緣眾生,都是佛接引教學的對象。但是這個教學對象裡面當然有程度不齊,程度高的這一生成就,程度低的也種下了佛種(菩提的種子),所以這都叫做有緣的眾生。可是這一句的意思是講「擎接此世界大眾」,擎是舉,向上,接是向下。因為前面我們看到佛所放的光明,光光所照一切世界之中,見到光心有所感動,這個人就有緣了。下方世界、上方世界,還有東南西北所謂十方世界,佛是每一方都接引,所以用「擎接」這兩個字。
『還至蓮華臺藏世界』。「還」是回來,又到了蓮花臺藏世界。這個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與諸菩薩乃至與一切眾生,塬本就是從華藏世界盧捨那佛本跡,本是說的理體,跡是說現相,「本跡心地戒中」光明流出的。這樣說我們還是不容易理解,我們再用比喻來說,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我們真性所變現出來的,能變在此地就用光來代表。所以我們常常用這個光來表能,今天我們講能源、能量,用光來代表。既然有能變當然就有所變,從能變我們了解所變,從所變我們知道有一個能變。因為能變的它沒有跡象可尋,不容易覺察,而所變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六根能夠接觸得到,很容易感覺到這一個現實的世界。所以從這一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現實世界,我們就曉得一定有一個能變的能量,在此地就是講捨那佛「本跡心地戒中一光」,這個光就是能變,「流出」就是十法界一切眾生,現在再歸復到本體,這是還至的意思。「蓮華臺藏世界」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淨土經論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淨土,這是宇宙人生的本體。
『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億」是指數量,古印度這一個字的數量不定,佛經裡面講有四種,有「百億,千億,萬億,萬萬億」,在此地四個意思當中是指百萬億。「紫金剛光明」是代表「菩提智境」,代表這個意思。佛法用比喻的非常之多,不但在佛法的教學,世間教學也是常用比喻,才能夠叫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所以比喻在佛經裡面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像佛比喻般若用金剛,諸位曉得《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就是比喻,比喻般若智慧像金剛一樣的堅固不可破壞,一樣的光明。在此地他用「紫金剛」,這是金剛當中最可貴的,最為大眾所喜愛的,代表我們本性菩提智慧的境界。
「宮中」也是比喻,宮是內,殿是外,宮殿。殿是處理政務集會的所在,所以這是對外辦事;宮是內,是自己起居作息的場所,就是住家的地方,所以這個代表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滅,的確是內,內什麼?我們講內是心,心要清淨,所以把清淨心比作宮,對外我們要有智慧,以智慧來觀察一切外境,以智慧來處理一切事物,所以用紫金剛光明來比喻。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清淨心的理體,這是因,這是因地,發出來就是智慧光明的作用,或者我們講德用,所以德用就是講的生活。再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自己以清淨心為基礎、為理體,在日常生活當中,顯露出智慧光明的生活。我們今天講幸福美滿,那是能夠達到智慧光明,這個幸福美滿可以說是到了究竟之處。學術裡面所講的真善美慧,這個生活是我們人人所嚮往的,人人所追求的。「梵網菩薩心地品」這兩卷經就是幫助我們達到最圓滿、最究竟的真善美慧的人生。這一段這幾句話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我們看古人的字,有的時候不太理解,實際上就是我們所嚮往的人生。
可是這個心與境界要能圓融、要能夠相契,那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無礙的境界。清淨心不礙一切的事物,所謂是大千世界森羅萬象不礙自己的清淨心,清淨心也不礙森羅萬象的發揮,這才顯示出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才是真正的真善美慧的人生。如果這裡面有障礙,真、善、美、智慧這四個條件統統都失掉了,失掉之後所現的這個境界是什麼?是煩惱。所以圓融就是智慧,迷失就是煩惱,不但是法身、報身無礙,報身、化身圓融,乃至於盡虛空遍法界,諸位果然是能夠體會到這一層意思,你才曉得全是盧捨那本跡所現。說盧捨那難懂,要說我們自己真心所現,大家就比較上容易理解。盧捨那就是自己的智慧,清淨智慧所現出來的,我們迷了清淨智慧,所以才生煩惱,所以才生障礙。
『見盧捨那佛』。這是講釋迦牟尼佛,就是化身佛,化身佛見到了報身佛,不但他自己見到,而且還帶領十方世界有緣的眾生。此地有緣就是我們常講的返本歸真,或者說一句俗話已經回頭的眾生,回頭是岸,回頭怎麼樣?回頭就見到自己的報身,回頭就見到自己一體三身,回頭就見到自己本來面目。禅家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此地就用「盧捨那佛」這個名稱來代表。盧捨那佛才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本師,我們根本的老師。諸位要曉得那不是別人,是自己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智慧光明,這是自己的本師,也就是《華嚴經》講十種身裡面的智慧身,我們的智慧現前了。
由此可知,自心、自佛、自己的智慧德能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如果我們極力向外去追求,使用許許多多的時間,那真叫浪費時間,浪費了精力,所得到的都不是真實的智慧。佛法裡面所講的虛妄分別,沒有得到真正智慧,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況(就是真相),並沒有了解它的事實真相,所知道的是一種虛妄相,並沒有得到真實相。因此佛教給我們修學一定要從內心裡面去作功夫,不可以向外攀緣,不可以向外尋求,因為一切法都不從外得。這個道理的確是非常的深,不是我們的常識能夠理解,當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接受。他不能夠接受就是他還沒有回頭,他能夠明瞭這個道理,能夠接受,這就是已經回頭;換句話說,與佛有緣了。底下一句。
『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這就是捨那佛所坐的這個座位,當然它也是表法的,我們不能把這一句呆呆的就看作是我們的座位,如果呆呆看成座位那就錯了。這個「坐」在佛法裡面是表不動,因為我們坐在那個地方不動,是最穩當的。站著也不動,沒有坐著穩當,所以這個坐在佛經裡常常表不動的意思。我們在《壇經》裡面六祖給我們講坐禅,坐禅是怎麼個坐法?所以現在有一些人看到經典裡面坐禅,他就學打坐,認為什麼?我這個功夫好,我可以坐多少個鐘點,面壁叫參禅,其實這是誤會,你沒有事情在那裡坐當然也可以,可是坐的本義不是這樣的,本義是取不動,我們眼根見色塵能夠在色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我們的眼根在色塵裡面坐禅,取這個意思。所以《華嚴經》裡面鬻香長者他修禅定,他在哪裡修?在最熱鬧的地方去修,佛經裡面講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像百貨公司,非常熱鬧的場所,他到那裡去逛街,到那裡去看看、去走走。六根都接觸那個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他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坐禅。這個地方這個「坐」也是這個意思,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如如不動!
「蓮華」也是表法,蓮的特性是因果同時,開花是因,蓮子是果實,有花的時候它的果實就在裡面,所以表因果同時。在佛法裡面佛教給我們有方便法,有真實法,方便法就好比是花,真實法好比是果,因此常常用蓮花來代表這個法門。方便與真實是同時的,方便那是真實的方便,真實是方便的真實,所以方便跟真實是一不是二,這個地方的蓮花就是代表這個意思。「赫赫光明」是表智慧的相、智慧的作用,因為唯有智慧才能夠破迷惑。像《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沒有智慧不能照見,照見五蘊皆空就徹見心性,本經裡面講的回頭就是指這些人,未能照見五蘊皆空,那還沒回頭,真正回頭了!
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在佛法裡面不能算是沒有緣,有緣;我們喜歡,也喜歡聽,也喜歡研究,也喜歡修行,也希望回頭。可是怎麼樣?雖然希望回頭畢竟還沒回頭,想著照見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照見,所以真正會用功,想走這個路子,從哪裡做起?從觀照做起。要講觀照必須對於這個經論要熟悉,縱然不能像古人把經論背誦得那麼熟,最低限度經裡頭的意思要熟,就是你要多看、要多讀,重要的經文要記住,為什麼?幫助我們觀照。怎麼樣叫幫助觀照?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遭遇的境界太多太多,有順境、有逆境,一接觸境界我們就會起心動念,順境裡面我們就會生歡喜心,逆境裡面就會生煩惱、生瞋恚心;超越我們常識的境界,我們就生疑惑、就懷疑,像這種起心動念就是我們的心迷失了。觀照就是提醒,一有這種情形立刻提醒自己,我怎麼又迷了。觀照的方法不外乎用經典裡面的經文,譬如我們迷執在境界裡面,我們立刻想到《金剛經》佛跟我們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句話提醒自己,我們對這個境界不執著了。為什麼?境界是虛妄的,我自己自身也是虛妄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俱不可得,我又何必執著?何必在這裡頭起心動念?這一提醒自己心又清淨了,外面的境界又光明了,所以一念迷自己的心不清淨,外面的光明失掉了。
還有一種以佛號提醒,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提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是皈依無量覺,我要覺悟我不能再迷惑。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南無就是皈依,我應當要皈,回頭,我回頭,我要依無量覺,從迷妄裡面回過頭來,皈依無量覺。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我要大慈大悲。我們下個星期在此地打觀音七,目的是消災免難,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太多了,個人有災難,國家有災難,世界有災難,無論是共業、別業都是大災難臨頭的時候,如何消災?經典裡面常常教我們念觀音菩薩,靈嗎?你們有沒有懷疑?真能消災嗎?在這個佛七當中我們要來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講《普門品》,在《普門品》裡面來說明這個道理。怎樣念有求必應,真靈,怎樣念不靈,怎麼念都不靈。可見得同樣是一句觀音菩薩為什麼有靈、為什麼不靈?心不一樣。
所以今天這《梵網經》裡頭給你講戒律,「心地戒」。單講個戒不就行了嗎?何必講心地戒?十重裡面第一條不殺生,我們守不殺生的戒跟菩薩持不殺生的戒大大的不相同,不一樣,為什麼?心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想修菩薩行,這個「戒」就是行,首先要建立菩薩心,要修菩薩心。有了菩薩心,你的行為自然是菩薩行。所以這兩卷經,上卷能夠真正通達明瞭,下卷就很容易了。從修心到修行這叫根本修,心正行必定正。從修行恢復到心地清淨,是從末到本,也是一個辦法,但是那要吃很多的苦頭,所謂尋枝摘葉才歸到本體,這是我們不可不明瞭的。唯有智慧能夠破迷斷惑,才能夠永斷煩惱,恢復我們心地的清淨,恢復我們真善美慧的生活。就是究竟圓滿的人生是我們本來有的,並不希奇,真善美慧的人生就是佛菩薩的生活。
講「坐蓮華光明之座」,諸位把這個意思要是明瞭了,你就自然貫通,就是自己心安、身安,身心都如如不動。心不動比較上容易懂得,身不動就不太好懂。我們觀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教學不是住在一個地方,他是到處去行化,從喜馬拉雅山南面就是現在的尼泊爾,他到過錫蘭島,錫蘭島是印度的最南端,在錫蘭島裡面曾經講過《解深密經》,講過《楞伽經》。不過有幾個地方他居住的時間很久,住了十幾、二十年的像捨衛國,靈鹫山這是住得比較久的,許多大乘經典都是在這些地方講的。
這樣說起來佛這個身動,常常到各處去游歷,縱然在精捨裡面每一天講經說法也有動作、也有言語,為何說身亦不動?我們從另一個現象裡頭能夠體會到一點意思,動就有疲勞,動了要休息,所以我們身動作多了,疲勞要休息,心動多了的時候要睡覺,睡覺是心要休息。我們看《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每一段後面都講「不疲不厭」,他為什麼不疲?因為他沒動,為什麼不厭倦?因為他沒動,這就是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之作為什麼說作而無作?那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是自然而應,像我們敲鐘一樣。鐘我們敲它一下它就有響,是不是它自己要響?沒有,是不是它自己不要響?也沒有,這是經文裡面常講的法爾如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教化眾生就是這麼一種情形,所以在他那邊講身心都不動,而我們凡夫看起來他身心都動,這是我們凡夫的概念,在佛地上說身心俱不動,這就是自己安穩。在身心俱不動的時候教化回頭的眾生,也就是教化那些覺悟的眾生,教他們每個人都像佛一樣身心寂靜。
這個地方經文裡面講「百萬億」就是千百億釋迦,釋迦牟尼佛這麼多!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也是一個通號,而我們今天稱釋迦牟尼佛是稱誰?是稱印度淨飯王的悉達多太子,他將佛法傳給我們,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是專指他而說的。其實釋迦牟尼佛是通號,到底是誰?就是自己。我們要明瞭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詞的真正的意思,「釋迦」是仁慈的意思,就是我們講慈悲,他能夠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釋迦是這個意思;「牟尼」是寂靜,就是自己心地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對自己,就好像是前面講的宮殿一樣,宮殿的意思,而釋迦就是光明的意思,紫金剛光明是這個意思,宮殿就是牟尼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
我們自己對於一切人都也像佛一樣大慈大悲,對善人我們慈悲,對惡人也慈悲,決沒有一點的戒心,我們就是釋迦;我們的內心在六塵境界上一塵不染,我們就是牟尼;我們也覺而不迷,那不是釋迦牟尼佛是誰!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千百萬億釋迦,才恍然大悟。圍繞盧捨那的宮殿,圍繞盧捨那的蓮花寶座,這個「圍繞」就是不離開的意思,這是說明這個境界相。這幾句經文是說明這個樣子,所以才稱作「百萬億赫赫蓮華光明之座」,這種境界相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而《六祖壇經》裡面也說到這個相,就在第五章「傳香忏悔」那一章裡面,六祖大師給我們講「一體三身佛」就是這一段經的註解,這一段經的說明。必須具足這樣一個條件,就是生佛眾生三無差別,具足這個條件才能夠說法,就是能夠教學了,學生都有這個程度、有這個基礎,可以接受梵網大法。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正請決疑」:
【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捨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佛經我們研究讀誦,一定要理解它教學的巧妙處,所謂是善巧方便;要曉得它這些,你才能夠真正會聽、會看。如果你不知道這些道理,你聽不出東西,你也看不到東西,這很要緊。這一段是假設一個問答,化身佛去請教報身佛,顯明說法根本的宗旨,為什麼?佛對佛。不是菩薩對佛、佛對菩薩,是佛對佛。報佛是本,化佛是己之本,這就是代表說法宗旨的塬本。前面幾句是敘說請法的儀式,在這個地方給我們莫大的啟示,因為我們在其余經裡面所看到的是菩薩對佛,聲聞對佛,人天對佛,那當然要恭敬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釋迦牟尼佛對盧捨那佛,佛對佛也要恭敬,這就是教我們,我們地位平等的人也要恭敬,地位比我們高的我們對他恭敬,地位平等的我們這個心就稍微輕慢一點了,這個恭敬心不像對那個地位高的。這一段的含義就是教給我們一切恭敬,平等恭敬,無差別的恭敬。
所以請法一定要尊重,禮敬是五體投地行接足禮。『禮敬盧捨那佛足下已』。這是最敬禮,行最敬禮。口裡面再請法是口業的恭敬,身、口恭敬,意業自然在其中。意是內,表現在外面是身、口的恭敬。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記住,無論對什麼人,對佛這是講請法,即使在世間法裡面我們有問題請教別人,要具足恭敬心來請教,對方給予你的指導自然就不一樣。
所以一個老師他的教學,觀察學生他看什麼?就是看恭敬心。印祖(印光大師)說過「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決不是老師教學有偏見,老師一樣的教學,學生每個人得的心得不一樣,他所得的心得與他的恭敬心成正比例。具足恭敬心的,老師要特別幫他忙,為什麼?他是法器,也就是說他是個回頭的人,他是一個很樂意接受、很樂意依教奉行的人,這樣的人你要是不幫助他是過失,沒有盡到教化的責任;如果他並沒有誠意來學,要到講堂是很勉強不得已,不能不來學,像學校的學生,為了什麼?為了文憑,為了分數,不得不來聽課,老師看到這裡,馬馬虎虎敷衍敷衍算了,不必認真,為什麼?認真也沒用處。這種事情不能勉強,是要我們自發,自己願意來修學才行。這就是在威儀當中,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表現當中能夠觀察得出來,哪一個人是法器,哪一個人不是法器,而不是說某個人學歷很高,聰明才智過人他就是法器,不見得!
你們看《影塵回憶錄》那個持律法師,曬蠟燭的和尚,笨得不得了,他被寺廟的方丈和尚認為他是個法器,為什麼?他有敬心。他在寺廟裡面做香燈師,香燈就是管蠟燭的,蠟燭、燈油、香,管這些東西。別人因為看到他呆頭呆腦,人真是個好人,你跟他講什麼他都相信,絕對不懷疑,所以別人騙他。大陸上六月天熱天的時候,人家告訴他:香燈師,你蠟燭放在那個地方上霉了,搬到外頭曬一曬!他不曉得人家是跟他說笑話的、騙他的,他真的搬到外面去曬去了,那一曬統統化掉了。老和尚看到這情形這個人法器,所以就不要叫他做香燈,叫他去拜佛,在育王寺拜釋迦牟尼佛的捨利,一天拜三千拜。老和尚叫他拜三千拜,他每一天一拜都不缺,他認真,真干!他拜了三年開悟了。那個傳記在《影塵回憶錄》你去看。真正回頭,真正誠敬,真正聽話,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這種人一生決定成就,聰明才智往往落在世智辯聰,反而不能成就,這是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我們從請法儀式當中看到諸佛菩薩對於佛法的尊重。
佛(釋迦牟尼佛)說『此世界』,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地及虛空,一切眾生』。地是指地面上,空是指虛空之中,這個意思就是講人間天上一切眾生。因為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指一個大世界,就是娑婆世界,指的這個大世界。娑婆世界,我們曉得除我們這個地球之外還有無數的星球,所以有二十八層天。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有二十八層天。講天上人間就是娑婆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一切眾生」是指這個。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將天上人間有緣的,就是法緣成熟的、回頭是岸的這些眾生,帶領到盧捨那佛的寶座周圍;要以本經前面來講,就是娑婆世界眾生見到佛光心有所感動,這一類的眾生。
其實佛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有許多人見到、聽到了,見如不見,聽而不聞,為什麼?無動於衷,你給他介紹哪個地方有講經,哪個地方有法會,他無動於衷,好像這個事情與他不相干,那就是沒有回頭,與佛無緣。一聽說某處有講經,我今天沒有事情我去聽聽,哪裡有法會我今天得閒我去參加,這就是緣成熟了。這個地方所講的境界就高一點而已,境界高,在《華嚴》裡面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的境界在此地,不是普通的境界。
所以釋迦牟尼佛開口就問,是什麼『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因」就是講的因行,「道」這是講果道,修因後面一定證果。這個意思就是說發菩提心的人他希望返妄歸真,想修佛道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因行才能夠達到修學的目標。這是第一問,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天人懷疑「何因何緣」的意思。這些事可以說完全在《華嚴經》五十三參當中。本經的指示,本經的宗旨,本經給我們的開示,可以說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修行的綱要。《華嚴經》太長、太大了,難讀也難以受持,能夠以這兩部篇幅不太長的經文,總攝一切教法、教行、教理、教果那實在是太圓滿、太究竟!如果要不細讀《華嚴》,細細的研究《華嚴》,實在說這兩卷經文的旨趣很難體會,為什麼?它是綱領,就好像我們讀《心經》一樣,如果對於六百卷《般若》沒有概念的話,《心經》的旨趣不容易看到,我們能在這兩卷經裡面看到它這麼多的好處,這麼多的功德利益,得利於《華嚴》的修學。
佛第二個問就是問成佛。『當成佛果,為何等相』?這是第二個問題,意思就是說成了佛是什麼樣子?「相」在今天的俗話說就是樣子,是個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境界。這就是前面華光主菩薩「放光集眾」的時候,大眾異口同心問光,「光為何等相」這個意思。
這兩個問題我們合起來看,前面一個問題就是問修因,應該怎麼個修法?後面一個問題就是問果報,問果地上的境界,這個問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是略問,在大部就是在全經『如佛性本源品中』,那就是『廣問一切菩薩種子』。我們雖然沒有見到「佛性本源品」,可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足以代替。在八十卷《華嚴》裡面前面八會都是講修學的因緣,末後一品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研究、所讀誦的《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那就是講果地上的境界,也就是此地所謂的「當成佛果,為何等相」。五十三參就是它的相,五十三參呈現給我們的就是真善美慧的人生,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那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依照前面理論方法來修學,才能夠達到這個境界,今天所謂是提升我們生活的品質。說到生活品質包括我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統統在其中,而《華嚴經》可以說達到至高無上,這是諸佛如來的境界。
佛性就是菩提心,佛心也是講的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為根本。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看到善財童子每參訪一位善知識,首先就說明我自己已經發菩提心,但是對於菩薩行、菩薩道還不是明瞭,特地到這兒來請教,都有這些話。因為發菩提心才夠資格修菩薩行學菩薩道,大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詳細,住、行、向這三十個位次是修的菩提心,就是我們這「心地品」裡面講的心,三十心,這是大根大本。三十心圓滿這才能登地,「地」是境界,入了佛的境界。所以十地菩薩偏重在境界上,三賢菩薩偏重在心地上。所以那個戒,戒是修什麼?修心的。心,菩提心,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而不迷的心,可是我們眾生迷了,迷了所以叫佛性,那個佛性就是本性並沒有迷,在一切無情眾生上我們叫做法性。
這一段佛的意思是在因地,所以叫佛性叫菩薩種子;換句話說,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因地心,因地心要真實,果地就圓滿,因地心要不真實,你所得的那個果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正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這一句話用在菩薩修行上面那是大的境界,如果是運用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上也不例外,現前我們所有的感受就是果報,我們果報是自在還是不自在,與我們的因地心就有密切關係。如果我們因地心很純很正,我們的果報一切自然是順利的,必定是好的增上緣幫助我們的定,幫助我們的慧,充實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品質,一定道理。如果我們的因地心不真,那我們所感受的必定是增長煩惱、增加痛苦。所以無論就眼前的生活或者在菩提大道上,因地心與果地覺都非常重要,這一段是以毘盧遮那化身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來代表我們請法,向盧捨那佛就是向報身佛來請教這個問題。
下面的經文盧捨那佛答覆釋迦牟尼佛,實際上就是答覆我們,為我們來開導,教我們如何修心,就是如何修學自己的根本法,好像蓋房子一樣,打地基,基礎堅固了以後,你蓋一百層大樓很順利就蓋好,很快的就成就了。所以學佛第一要重視心地道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八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8
今天我們的經本印出來了,每位同修可以帶一本回家,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多看看,在講堂裡面我們才能夠共同的提出來研究討論。前面曾經將玄義介紹過,本文的前面一段也說過,今天我們從第二大段開始。「捨那酬答」,在第二十面,騎縫是二十面,新編的頁碼是六十一頁。諸位看那個圓圈下面有個「二捨那酬答」,這裡面分三段,第一段是「初總答心地」,第二段「廣答釋名」,第三段是「結答問義」。在第一段裡面又分四個小段,這我不必說了,諸位看到文就明瞭。
【爾時盧捨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這一段小題「顯示定相」。「初」是第一段,顯示定相。世出世間法成就都是在定慧,尤其著重在定,心要是能有定自然就生智慧,才能夠圓滿成就一切法。釋迦佛在前面提出問題,捨那佛答覆先示定,用意非常之深。我們看寂光大師的註解。「前釋迦身放慧光」,在全身顯示一個智慧的德相,「為發問之端」。在沒有提出問題之前,看到他全身就是光彩舉止無不是智慧。「果中明因」,釋迦牟尼佛是已經成佛,佛是果地,所問的是戒律,戒律是因地,果與因是一不是二,所謂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次玄主身放白雲色光,集眾興疑」。前面我們讀過玄主菩薩從身放白雲色光,放這個光是集眾,這個光明一放十方世界的諸菩薩們都知道了,這是盧捨那佛在華藏世界開演菩薩心地戒品。這種因緣非常殊勝,所謂是希有而難遭遇到的,這是集眾。既然來到法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決疑生信。我們有疑惑請教佛主,請教善知識,斷疑生信而後才能夠修行證果。菩薩在因地,這是「因中明果」。在前面我們所看到的一個是世尊,一個是玄主菩薩,這是代表因果不二。
「今捨那答釋心地之道」。盧捨那佛這是華藏世界的教主,他來為我們解釋菩薩心地法門,道就是門道,門徑、道路。心地之道「不在別處,就是我與釋迦、菩薩、眾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這句話非常重要,真正能夠體悟到,才曉得大道就在自己的心地,正是古德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個法就是無上菩提之法,所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在我們自己的心中。
聖人他不迷,所以稱之為聖,凡夫迷惑,所以稱之為凡,凡聖是一道沒有二道,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悟是悟的心地法門,迷還是迷的心地法門,心地法門從來沒有改變,只是我們自己迷悟而已。迷了自己就是凡夫,悟了自己就是佛,與外境不相干;悟了萬法是一,生佛不二,迷了就起種種的分別執著,像此地所講的才有凡聖因果、才有這些分別執著,悟了就沒有了,悟了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迷悟在受用上來說有很大的差別,悟了受用得大自在,所以佛法常講離苦得樂,真正得樂、得自在。迷了的時候那是苦不堪言,起惑、造業、受報六道輪迴永無出頭之日,這是說的迷,所以迷悟受用的境界有這麼大的差別。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得全心全力的去求覺悟。求覺悟就叫做學佛,佛就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要學覺悟,不能再在境界裡面迷惑顛倒。
這部經經文不長,諸位都曾經看過,我們過去印的經文的本子也可以給諸位帶回去。經文不長,註解有這麼多,這個註子是《直解》,還不算多的,諸位如果看看蕅益大師的《合註》,分量比這個就多得多了。《直解》是深入淺出,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最為方便,所以我們特別選這個本子來研究。
於是捨那佛首先就「將自己一段受用境界,滿盤托出,示與諸人面前,要令人人直下承當,返本還源,識得自己本有光明金剛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無欠無余」。這幾句我們都要牢牢的把它記住,為什麼?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是我們修行的依憑,我們的依據,我們的憑藉。你憑什麼能夠修成佛?你憑什麼能夠大徹大悟?就憑這幾句。前面一再說過生佛不二,眾生與佛沒有二樣,無二無別,不同的只不過是迷悟而已。但是破迷開悟的確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難在哪裡?難在眾生的習氣太重,古人所謂理可以頓悟,事須漸除,慢慢的去修。
我們在一切大乘經裡面,諸佛、祖師說法可以說方式幾乎都相同。本經著重在修行。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壇經》裡第五章是講修行,「傳香忏悔」講修行,你看看六祖說法的方式跟此地差不多,一開端跟我們講「自性五分法身」,為什麼說這個?意思是一樣的,是要教我們自己直下承當,返本還源,一樣的意思。然後教給我們忏除業障,發四弘誓願,然後才能起修,以願導行,行滿就證入了。像《華嚴經》裡面說的行成證入,行成就了就入境界,所入的境界與諸佛菩薩所示現的境界沒有兩樣,這才是真實。如果不將他自己受用表演給我們看看,他說的我們未必能相信,他的受用、他的境界我們完全看到,這要不信那我們還信什麼?所以在這個時候真正死心塌地,信受奉行。
梵網菩薩戒稱之為金剛寶戒,光明是智慧,它是以般若智慧為基礎,也就是說這種行持是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基礎上。般若,《大般若經》你沒有念過,至少你念過《金剛般若》。佛法往往將般若比喻作金剛,叫金剛寶。金剛寶價值非常的貴重,你要是得到了就有享受不盡的受用。「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這幾句話是講的果地。金剛寶戒是因,既然修因後來必定證果,菩提是覺悟。菩提、涅槃都是梵語,菩提翻作大覺,涅槃翻作寂滅,清淨寂滅,智慧現前就是菩提現前,煩惱就斷滅了,從斷滅煩惱、了生死就稱之為涅槃。
「真如佛性」,這是我們本有的真性,也就是禅家所說的自己本來面目,禅家稱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指的真如佛性。真就不是妄的,揀別不是虛妄的,它是真實的,如這個意思是說永遠就是這個樣子,從來沒有改變,沒有生滅,沒有去來,沒有染淨。佛在《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十如是,就是說的真如佛性,從如是體、如是性一直講到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大師演講《法華》,把它擴而展之給我們講百界千如,是不是把「真如」兩個字都說盡了?跟諸位說沒說盡,真如是無有窮盡的,千如還是歸納,十如是當然更是綱領,是綱領的綱領。然後你才明瞭我們眼前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所以一切佛經一開端安上「如是我聞」,那個「如是」就是真如佛性。悟了一切法皆是,一切法皆真,迷了一切法皆妄,這是以修光明金剛寶戒之因,證得菩提涅槃之果,這個時候的境界是真如佛性圓滿具足,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與十方三世諸佛如來沒有二樣。「故將定光示諸大眾也」。這是總結前面的意思。底下再看今天我們讀的這一段經文。
『爾時盧捨那佛,即大歡喜』。此地就跟我們解釋「爾時」是什麼時候?「釋迦請問時」。釋迦牟尼佛問題一提出來,盧捨那佛就非常的歡喜。為什麼他這麼歡喜,總有個道理,下面就說出來,「謂宣說此心地法門,能令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究竟樂,正是世尊本懷,故大歡喜」。我們今天在此地一會,諸位展開《梵網經》,如同在盧捨那佛的會上沒有兩樣。當年釋迦牟尼佛提出問題,盧捨那佛歡喜,與會大眾得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今天也聞到這個法門,能不能得到利益,就看我們自己能不能悟入,能不能信解,能不能奉行。如果我們也能夠悟入、信解奉行,我們的成就也不會在古德之下,這是要自己直下承當的。諸佛菩薩在世間只有一個願望,願一切眾生人人都能夠離苦得樂,人人都能夠破迷開悟跟他一樣。所以這是如來出世的本懷!釋迦牟尼佛提出一個問題,正好問到這個關鍵的所在,所以佛怎麼能不歡喜!
『現虛空光體性』。「現」是示現,「光」是本體智光,就是般若智慧。「言智體即法身,法身本無形相,本無來往,本無遷改,猶若虛空,無動無搖,萬象森羅,於中顯現」。這幾句話將法身描寫得很清楚。什麼是法身?佛法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是一不是二,那是一而三,三而一,可是很不容易懂,塬因在什麼地方?超越我們的常識,不是我們常識能夠理解的。所謂身,這個身就是體的意思,本體。法是什麼?法是萬法,一切萬法的本體是一不是二。
佛門常說「萬法歸一」,一是什麼?一就是前面所講的真如佛性。佛性就是智體,此地所講的言智體即法身。佛是覺的意思,覺也是智的意思,性就是體的意思,我們常講體性。幾個人能夠真正覺悟、體會到萬法與我是一不是二。中國古聖先賢曾經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兩句話與佛家所講的法身很接近,如果真正入這個境界,那就是證得了法身。曉得自己與萬法是一不是二,一切萬法都是自己心中變現之物。法外無心,心外無法,佛在《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一切萬法的理體,是什麼?都是你自己心裡頭變現的。好像我們作夢,夢中有無量無邊的境界,你一下醒過來,剛才做了一個夢,夢裡面自己是自己,夢裡頭別人還是自己,夢裡面的天地,山河大地還是自己,決沒有一樣東西是跑到你的夢裡面去。
整個心變成夢境,整個夢境就是你一心。就夢境來講稱之為萬法,就你能變的這個心叫歸一。諸位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夢境時間短我們有這個經驗,容易體會,容易理解,說到現實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就迷惑了,哪裡是我變現的?不錯,你是不相信是你變現的,為什麼塬因?現在就是什麼是自己不曉得,我,什麼是我?幾時你能把真的我找到了,你就相信這是我變現的。真我沒找到,而把四大五蘊這個色相以為是我,這是錯誤的,這不是我。所以佛法裡講「無我」是無這個我,無這個假我,有我是有真我。真我能變,假我是所變的,所變的那能力很有限,能變的功能就不可思議。這些理論與這些事實,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跟我們說得很多、說得很詳細,有志探究這些理論與事實,應當虛心在經教裡面去尋求。這是這個地方雖然言語很簡單,已經將法身描繪出來。
法身本無形相,它能夠變現一切形相;本無往來,雖然變現出一切形相,這個形相你看到好像是有往來,其實沒有往來。我們今天早晨講經,你們諸位從家裡到圖書館好像有往有來,聽完了再回家去了,有往有來。這不是真的。真的怎麼樣?真的沒有往來,你看到這個往來是假相不是真實相。這一說了就難懂,說有往來是我們的常識,是我們的經驗,一聽立刻就接受,說沒有往來與我們的經驗常識完全相違背,不能接受。如果諸位在《楞嚴》上有了功夫,我們把《楞嚴經》上念兩句,你也就會有點相信了,縱然不能達到這個境界,總有點印象。《楞嚴》上跟我們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哪有往來?這個相剎那剎那在現,所現的是相續相,所以《金剛經》才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它這個相不是常住的,一現滅掉了,下面又現了,它現得太快了,所以我們把這個虛妄相以為是真實的,其實相是虛妄的,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個生滅的間隙是太快了,我們現在講光的速度、電的速度沒法子跟它相比,實實在在是太快了,不可思議!現相是真如佛性的功能,就是它的作用,它的本能,它沒有相,它能現相。好像我們的心一樣,我們心沒有夢,它能作夢,如果說心裡有夢,那個夢境應該不會消失,一天到晚都是那個夢境才對的,為什麼你天天做的夢不一樣?可見得心裡頭沒有夢,能現無量無邊的夢境。我們的真如佛性沒相,法身理體沒相,能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它能現。
「本無來往,本無遷改」,不但能現的本體從來沒有改變,再跟諸位說明所現的這些萬象也沒有改變,這是不可思議。為什麼說所現的萬象沒有改變?因為相即非相,相要是真的就會改變,相不是真的,相是虛妄的。好像我們作夢,每天晚上作夢那個夢的境界那都是相,我們能不能說夢境那個相有所遷改?認為有遷改那就是事實,就是真的,你要真正明瞭了,那是夢幻泡影、那是虛假的,哪有什麼遷改,失掉遷改的意義。
「猶若虛空」,《心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透徹,「色即是空」,色是講色相,「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沒有二樣,是一不是二,空有不二。「無動無搖」,世尊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講的十番顯見,跟我們說明見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動非靜。「萬象森羅,於中顯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在這裡面顯現。「以智性即色,故能現於色」。這是《楞嚴》裡頭說得好,《楞嚴》裡面不講六塵講六性,「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跟此地所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智性即色,所以它能現色,智性即身,所以它能現音聲。智性在我們身體裡面就是六根,所以在外面它就能現六境。根身器界,心境一如,無二無別,所以它能夠顯現。
「然以華光任運,若隱若顯,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也」。這是總結這一段的解釋。「華光」,華是代表因地,光是代表智慧,就是修學菩薩心地戒品這個心行就是華光。「任運」是很自然的去修學,沒有勉強,沒有造作。換句話說,這種修學裡面不可以存有分別執著,這是我們要切記的。小乘戒裡面執著,擇善固執是小乘;大乘法裡面破執著,破人我執,破法我執,稍稍有一絲毫執著就不能見性,就將你的般若光明失掉了,所以他的修學叫任運起修。任就是《華嚴經》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運就是運動,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應當怎麼做就怎麼做法。合情、合理、合法,一切都能隨順法性,這叫任運。
當然這是對大菩薩們說的,我們初學的人要開始求任運那就不得了,那變成放縱。這是在小乘戒定慧修圓滿之後才能修學大乘。像孔老夫子所說的,孔老夫子功夫到七十歲,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那就是任運。以孔老夫子來說,他老人家到七十歲才能夠華光任運,才能夠修學梵網菩薩戒品,可見得在我們現前應該怎麼辦?我們現前應當擇善固執,不能任運,那一任運可不得了,一定要擇善固執。懂得這個理論,你就曉得我雖然擇善固執,不是永遠固執下去,這個固執的幅度要慢慢、漸漸的把它放寬,從執著要走到無執著,功夫才能夠有進展。像我們修念佛法門,得理一心之前必定要擇善固執,破了執著之後才能夠得到理一心,理一心以後,華光任運。
我們現在講這個經對我們是不是不契機?不錯,真正當機者是法身大士,前面說過。我們初學來研究這部經(這心地戒品)有用處,不是沒有作用的,它使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增長我們的信心,增長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建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不以得小為足,曉得擇善固執是初學的一個手段而已,並不是終極的目標,這只是手段,這一些對我們修學幫助就很大很大。
「若隱若顯,不離法身」。隱、顯是什麼意思?經中常講十法界,一法界顯九法界隱。譬如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是人的境界,人法界現前,三惡道見不到,天人也見不到,菩薩、聲聞、緣覺我們也見不到。不管它是隱或者是顯都是法身。法身就好比能作夢的心,十法界就好比你所做的夢,你做這個夢,其他的夢境沒有了、不顯了。法界不止十,十不是一個定數,是一個形容詞,代表的無量無邊,佛法裡頭用的數字通常用七、用十,都是代表圓滿、無量!無量無邊的法界,無論是隱、顯都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也」。虛空光體性這一句話就是形容法身的,法身無相比喻作虛空,法身光明具足無量的智慧,所以稱之為光,能顯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叫體性,這句話就是法身。
『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這在解釋底下這一句,成佛怎麼成的?本源成的,住在哪裡?佛是住在「法身三昧」。底下大師用個比喻來跟我們說明,「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本就是根本,樹木主干叫本,從本再長出枝條,再長出枝葉,所以它有根、它有本。水像長江、黃河一定有個發源地,它有個水源,源遠就流長,這是一定的道理。它發源得很遠,那這個流的就很長。「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無不依此本源智定」。這就跟諸位說明法身、般若、解脫,我們要依這個。法身是我們的本源,般若是本源的智,解脫是本源的定,沒有例外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修因證果都是依據這個,總名稱就叫做因地心,「為因地心成佛」。
「常住法身道果,以顯三身圓現一光也」。這個意思在《壇經》裡面我們講過很多遍,六祖大師指示我們一體三身,一而三,三而一。所以這個三身圓現一光,三身是別說,從體相用上來講的,別說;一光是總說,總別不二,這樣才能夠悟入。諸位要記住佛法法門雖然多,無量無邊,入處只有一個條件,沒有二個條件,心境什麼時候一就悟了。心境是二,你的觀念上心境不是一就無有入處;你在心境上離開了分別執著,心境圓融,融成一體了,這個時候就悟入了。所以禅家說「識得一,萬事畢」,識是認識、是體會、是契入,淨土法門裡面所講求的一心不亂。所以一定要明白世緣都是虛妄的,沒有一法是真實的,何必在這上計較?應當在一切萬境萬法當中修一心不亂,修心境一如,修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就必定有悟處了。
『示諸大眾』。「示」是示現,展示出來給大家看。「即以此本定光,示諸眾生,使悟入也」,佛示現他自己,換句話說,他自己的受用,他自己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今天講人生宇宙的享受,展示出來給你看,他這個享受就是戒定慧,顯示得自在光明。示現什麼?叫你悟入,你要一悟入了,那底下什麼話都不必說,目的就達到了,講經就圓滿了。沒悟入?沒悟入再用別的方法來說。這就所謂是善巧方便,這個方法不能入進去,再換個方法。所以這個經典我們一展開,處處都有入處,前面不能入,當中;當中不能入,後面;後面再不能入,從頭再來,果然能如法必定有悟處。今天講到這裡是一段。
(第九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09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一面第六行,科判這裡起,這是第二大段「捨那酬答」又分為三段(三個中段),第一段是「初總答心地,二廣答釋名,三結答問義」。下面的科判諸位自己去看。經是隔了一段時期,今天我們再繼續講。也非常的難得就是我們的經本印出來了,從前沒有經本,我們影印經文的單張提供給諸位。這次註解的本子印出來之後,我們就依這個註解做深入詳細的研究,希望真正的能成為我們修學的依據。這部經分量不多,我們這個本子有這麼厚是因為有註解的關係,它的本文只有兩卷,薄薄的兩卷。本文一定要把它念熟,要常常去念,熟了之後才能夠受持,這一點相當的重要。這個註解我們要深入的研究探討。
在前面我曾經跟諸位說過,古德判教,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判為一乘經典的只有三部,第一部是《華嚴經》圓教一乘,第二部是《法華經》也是屬於圓教一乘,第三部就是本經,判作別教一乘。我們講五乘佛法裡面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乘,這是一乘佛法,《法華經》裡面常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由此可知,《梵網經》這兩卷經文就是《華嚴》、《法華》的精要。《華嚴》、《法華》大,不容易受持,這部經小,換句話說,就是《華嚴》、《法華》的綱領,讀這個經就是讀了全部的《華嚴》跟《法華》。因為一乘經裡面不外講的是用心,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用心,這個心是菩薩心;另外一個就是待人接物行事,那就是戒律,菩薩行。今天這一段要說的是盧捨那佛答覆釋迦牟尼佛的問題。釋迦牟尼佛所提出來的問題在五十九面,我們把這個問題念一遍。
【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捨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正請決疑」。這段文前面講過,我們念一遍就曉得佛所提的問題,今天這個文就看到盧捨那佛的答覆。請看經文,答覆裡面分四個小段,這是第一個小段:
【爾時盧捨那佛。即大歡喜。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這個經的確是不簡單。我們在一切經裡面所見到請法的人大概都是比丘、菩薩、長者,或者是國王、天王這些人,沒有看到佛來請法。在這一會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請法。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盧捨那佛是報身佛,報身佛來解答,來給我們說法,這個因緣非常非常的希有。『爾時』,釋迦牟尼佛請問的時候,問題提出來之後,盧捨那佛非常歡喜,為什麼?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正所謂「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直截了當問到成佛的法門,當然歡喜。
我們讀了這幾句之後,也就能夠聯想到我們這個道場啟講《梵網經》,盧捨那佛在常寂光中看到了一定也是大歡喜,這是一定的道理。特別是在末法時期,諸位想想有幾個道場來講這部經?又有幾個道場來講這個註解?講《梵網經》可能有,每年在傳戒的時候,戒壇裡面都要講講,但是那個講,由於受到時間的限制,「心地法門」不講的,就講講戒條而已。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沒有菩薩心哪有菩薩戒?心不像菩薩心,那個戒律也是很勉強的去學,學了也不像。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修菩薩心,要修菩薩行,因此我們這部經是特別著重在上半部,就是「心地品」。「心地品」真正明瞭、做到了,就是建立了我們自己的心地,我們的行持自自然然就符合十重四十八輕的精神。憑這個心行入華嚴不思議境界,住彌陀常寂光淨土,這是辦得到的,不是一個理想,是會成為事實的。這是講佛的歡喜。
『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這一段諸位看這註解,我們有了這個本子實在是方便太多。「前釋迦身放慧光」,前面我們看到過的,「為發問之端,是果中明因」。釋迦牟尼佛這是果佛,他發問,問菩薩如何修四谛,這是講的因。接著「玄主身放白雲色光,集眾興疑,是因中明果」。菩薩是在因地,要問成佛之道,成佛是果。這兩個示現就是世尊放光,玄主菩薩放光,含的意思很明顯,所謂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就是這個意思。因果是一不是二,這一點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開示,佛法是不二法,如果說因果是二,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因果是一不是二。
「今捨那答釋心地之道,不在別處,就是我與釋迦、菩薩、眾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這是解釋盧捨那佛現虛空光體性的意義。答是答覆,釋是解釋,心地之道。什麼叫道?這個字要把它搞清楚,道就是覺,道就是一,《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不亂,這個一心就是道。佛法講到究竟圓滿的大道就是講一,《華嚴》講一真法界,《維摩》講不二法門,這就是道。六祖說本來無一物就是道。所以簡單的說道就是清淨心,道就是至誠心,心裡面一個念頭都沒有,這是道。起念是道的起作用,起念是道之用,不起念是道之體,體就是心地,心地就是道,道就是心地。在哪裡?不在別處。這八個字要記住、要相信,或者說這個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不在別處。在哪裡?就是自己的心。這個心上與十方諸佛,下與一切眾生是一樣,無二無別,沒有兩樣,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它是一樣的。
所以第一句話非常重要,就是我這個字一定要相信,是我本人,我本人與釋迦就是與諸佛,與菩薩就是與賢人,與眾生這是指一切六道眾生。若凡若聖、若因若果,總是一道光明,無二無別,真正是生佛平等。我們修學要想有成就,首先在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不相信自己與佛菩薩、眾生是平等的,那就沒有門路可入了。所以你的成就大小就看你的信心大小,決定是成正比例的,你有十分的信心就有十分的成就,你有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成就,你沒有信心就沒有成就,就這麼回事情。特別是一乘的大經,必須要具足堅強圓滿的信心,沒有不成就的。
盧捨那佛將要開示我們的時候,你看先放光。「故將自己一段受用境界」,這一句話很重要,「滿盤托出,示與諸人面前,要令人人直下承當,返本還源,識得自己本有光明金剛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無欠無余,故將定光示諸大眾也」。這一段我們總得要去多念幾遍。佛這一段的示現是身教,示現自己常住法身三昧,就是淨土裡面講的常寂光淨土,自己住在常寂光淨土這個境界擺出來給我們看。滿盤托出就是全部統統拿出來,一點都不漏的擺在我們面前,用意是要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盧捨那佛你有,我也有,你常住在寂光淨土,我們哪一個人不是住在寂光淨土?雖住在寂光淨土自己不能覺察,我們的虧吃在這個地方,自己不曉得自己住在寂光淨土,自己不知道與諸佛如來一般模樣,這是我們迷失了自己。
我們講迷,迷的是誰,迷失了自己,不是迷失境界是迷失自己。一旦覺悟,一旦相信(承當就是相信),我塬來也是這個樣子,這就返本還源。一返本還源就識得自己本有光明,識是認識,一發現自己塬來也跟盧捨那佛一樣,智慧、光明、德能沒有一點差別。我們現在一覺悟,雖然覺悟了,理上說跟諸佛沒有差別,智慧、德能都沒有差別,可是現前還是不行,還是愚昧、還是無能,這又怎麼說法?諸位要曉得這是你才覺悟。才覺悟還沒有完全恢復,還沒有返本還源,可是你現在覺悟了,覺悟就承當。這一覺悟就不容易,這一覺悟叫始覺,從始覺、分證覺到究竟覺就完全返本還源了。一覺之後再也不迷了,這就是回頭,知道自己與諸佛沒有兩樣。我們現在就恢復我們的光明,恢復我們的智慧、德能,我們做這個工作,這就叫修行。本經就是講恢復智慧、德能的道理方法,主要是講這個。境界在《華嚴經》裡面、在《法華經》裡面,此地只講塬理、塬則、方法,只講這些。
「本有光明」是智慧,般若智慧,三德祕藏裡面的法身、般若、解脫。「金剛寶戒,菩提涅槃」,自己都認識,金剛是比喻,《般若經》裡面常常用這個字樣,戒是行持,寶在此地也是比喻當作受用講。菩提涅槃是無上的果報。「真如佛性,圓滿具足」。這個圓滿具足就是指前面光明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樣樣都是圓滿具足,與釋迦牟尼佛、與毘盧遮那佛、與盧捨那佛完全一樣。我們跟他相比並不缺少什麼,他也並不比我們多什麼,完全是平等的。這一段示現這個定相的用意,下面解釋,就是註釋,先把這個大義說出來。
「爾時者,即釋迦請問時也」,這一看就明瞭。「即大歡喜者」,為什麼大歡喜?「謂宣說此心地法門,能令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究竟樂,正是世尊本懷,故大歡喜」。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所以講是究竟樂,永離諸苦。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那就是苦相,雖然得樂,樂不究竟,因為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如果我們能夠明瞭、通達這個心地法門,以這個心地法門來修學,一生成佛,究竟圓滿,這才真正暢佛本懷,所以大歡喜。
「現虛空光體性者」,這解釋這一句,「光即本體智光,言智體即法身,法身本無形相,本無來往,本無遷改,猶若虛空,無動無搖,萬象森羅,於中顯現,以智性即色,故能現於色,然以華光任運,若隱若顯,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大師在此地這幾句話解釋得很詳細,言語不多,說得清清楚楚。本體就是法身,智光就是般若,三德祕藏裡面講的「法身,般若,解脫」,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從體上講叫法身,從相上講叫般若,從作用上講叫解脫(解脫就是自在),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
法身沒有形相,能現一切形相。好比我們作夢一樣,能作夢的那個心沒有形相,如果能作夢的那個心要有形相,那每天做的都是一樣的夢,不會有第二種不同的夢,它沒有形相。因為沒有形相能隨緣現一切相,所以天天作夢都不一樣,唯有無有形相才能現一切形相。像我們電視螢幕它沒有形相,它才能現一切相,如果它有相,它就不能現一切相。你明白這個道理,無相、現相都是法身,不現相是法身,所現的相還是法身。就好像我們知道能作夢的是心,那個夢境是不是心?是心,不作夢的心是心,作夢那個夢還是心,一心無二心,六祖給我們講「一體三身」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今天這個肉身,四大五蘊身是不是法身?是法身。法身現的相,性相是一不是二,那怎麼不是法身?但是它不是法身的全體,是法身的一部分。法身的全體,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法身,我們在虛空法界裡面這是一小部分、一點。好像整個大海是法身,大海裡頭一滴水試問問那是不是叫大海?是的,它是大海的一滴水,它跟大海無二無別。我們這一個身,就像大海的一滴水,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佛具足三身,我們哪一個不具足三身?只是我們迷失了自己,不曉得自己還有法身。下面這幾句話很不好懂。
「本無來往,本無遷改」,這兩句話不好懂。如果你要懂得,下面「猶若虛空」就不必說了。法身確實如此,諸位想想要有形相才有來往,才有遷改,好像我們現在人有個相,有個相就有來往。我們在六道裡面前生不曉得在哪一道,這生到人道來,壽命終了之後又不曉得到哪裡去了,有來有往,六道裡面來往,有遷改。你看我們由童年到少年到壯年到老年,面貌不相同,剎那剎那在遷改,你有形相就有,相上有這些事情,跟諸位說理上沒有,相上有理上沒有。所變的相上有,能變的體上沒有,你就明瞭能變的法身沒有,沒有來去,沒有遷改,沒有動搖,所變的這個相分上有來去,有遷改,有動搖。
如果你仔細一觀察,再深入你就會發現到真相,真相是什麼?來往即是無來往,無來往即是來往,遷改即是無遷改,無遷改即是遷改,動搖即是無動搖,無動搖即是動搖。行了,你也跟六祖差不多了,入了境界,你大徹大悟。為什麼大徹大悟?這個時候你心是一不是二。來往跟無來往二,二是什麼?凡夫見解。來往就是無來往,無來往就是來往,是一不是二。一是聖人的見解,是佛與大菩薩的見地,你豈不是超凡入聖了!由凡夫境界一悟,入了佛境界,就是這麼回事情。我們不要看這些經典,我們就看中國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哪一個人悟入之後不是這個境界!這一樁事實變成自己現實的境界就是悟入,這個時候你自己曉得你已經入了理一心不亂,不是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你已經入了不二法門;這個時候正如古人所謂的與佛菩薩把手同行,這個意思就是地位平等沒有高下,與他是同一類。明白這個意思,底下這幾句你自然就能夠體會。
「智性即色」,不但即色,智性即聲(音聲),智性即香。色、聲、香、味、觸、法一個性,就是一個智性。智性是能變,色受想行識是所變,所以能現於色,能現於身,能現於香,能現於一切萬法,底下幾句不必說了。「華光任運」,法爾如是,隱也好、顯也好總不離法身,所以我們說佛的體性,叫做「虛空光體性」。虛空光就是形容法身,形容我們的本體,這是哲學家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佛法講的真如佛性,或者像禅家所謂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樣子。虛空光體性是我們本來面目。再看末後這一句。
「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者」。大師在解釋裡面先用比喻,「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一棵大樹它有主干就叫做本,有本才長出枝,有枝才長出條。主干是本,本的下面是根,所以我們一般講根本,有根有本它才能夠枝葉繁茂,才能夠長成一個大樹。水有水源,這個水源要是很遠,這個水就流的一定很長,源遠流長。你看在大陸上長江、黃河發源在青海,它的水源在青海,它流到大海所以有幾千裡路長,形成這樣的大河。水一定有個源頭,這是先從比喻上說。
「一切諸佛」,諸位要記住,「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無不依此本源智定,為因地心成佛」,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自己學佛目的是成佛,目的是成菩薩,要想成菩薩、成佛,既然過去、現在一切諸佛菩薩都是依這個為因地心來修學的,可見得這就是成佛、成菩薩的大根大本。我們如果捨棄這個本源,另外找門路修學,決定不會成就。所以這就很重要,不能捨、不能離開這個本源,一定要依此本源智慧大定。
定跟智是一不是二,智就是定,定就是智,《般若》裡面常講的根本智就是說的這個。佛在《般若經》裡面告訴我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無知是什麼?是智定,無知自受用,自己受用這個心常清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智定,心常清淨,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要記住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如果是自受用那就壞了,自受用要無所不知,那就叫妄想分別,那就迷失自性。自己怎麼樣?自己無知,一無所知,別人來問,問什麼答什麼,這是清淨心起作用。
所以起作用叫後得智,不起作用的時候叫根本智。根本智就好比是木之根本,水之源頭,它永遠是清淨的,開花結果是他受用,他受用與自受用不二,自他不二。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講「十如是」,最後一條講「本末究竟」,本末究竟是一不是二,說到最後是萬法歸一,缺少這一條就不圓滿,缺少這一條就不是佛法。十如是裡頭最後一條說出本末究竟,這是佛法。所以我們看看一切諸佛,看看一切菩薩,他們修因證果依憑的是什麼?這一點值得我們特別注意。他所依憑的本源智定為因地心成佛,換句話說,這個本源智定就是《梵網經》裡面所說的主要的義趣。
「常住法身道果,以顯三身圓現一光也」。法身、報身、應身,一而三,三而一;根本智、後得智是一體三身顯露無余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示諸大眾者,即以此本定光,示諸眾生使悟入也」。上根利智的人不要聽佛說法,一看這個樣子就開悟了,這是我們要明瞭的。當然這與自己的功夫修持有密切的關係,經上常說善根福德,若是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人,他一見相就開悟,一聽音聲就開悟了。由此可知,佛菩薩在世,他那個相好莊嚴不必說,人家一見,上根利智的人一見剛才講了他就開悟,一見到這個相他就開悟,一見到這個相他智慧、福德就增長;中根以下的一見到生仰慕之心、生尊重之心,這是中下的人。
明白這個道理,這佛像的塑像很重要。佛像畫像、塑像,塑造這個菩薩形相非常重要,所以塑像、畫像與他本身的修養有關係。他本身是個凡夫,畫的佛像也是個凡夫相;如果本身有修持,他就畫個凡夫,你看到這個凡夫像佛、像菩薩,不一樣,脫俗!我們世間人講脫俗,某個人他的風度、他的儀表脫俗,與眾不同,叫人很明顯的就能夠感覺得出來,所以他一見他就能悟。非常明顯的就是我們本省塑造的這個佛像不如大陸,你看看有很多大陸佛像從香港流到我們台灣來。我在華嚴蓮社看到的那一尊毘盧遮那佛,那個像很大,供在它的二樓,你們去看看,跟我們本省所塑造那個佛像不一樣,你一看心裡就歡喜。名山古剎大道場裡的塑像,唐朝時代的,宋朝時代的,你去看看那個時候的佛像,我們沒有這個機緣,但是你在故宮博物院裡看的圖片,再把現在大陸上所塑那個佛像比一比又不如他們,這些地方值得我們深思。
那些塑像的人不是普通人!像在四川山上利用山的石頭塑的大佛像,幾十丈高,什麼人塑的?法師塑的,不是工匠塑的,是法師塑的,他自己有修有學,甚至於還有證果的我們都不曉得。所以古時候有很多佛像天人塑的,不是我們世間人塑的,所以你看起來自然就不一樣。由此可知,我們個人修持有關係,你修持好,人家一看到就不一樣,給人的觀感就不相同。你一個真正修持想掩飾掩不過,沒有修持想裝也裝不像,自然流露的。這能叫眾生開悟。能叫哪一類?根性利的,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一見就開悟、一見就證入。前面是事相,就是我們看到盧捨那佛的莊嚴,身相莊嚴,我們今天所謂的風範,他的風度、風采,這是今天的術語,在佛法裡稱之為莊嚴。下面佛就說話:
【是諸佛子谛聽。善思修行。】
佛要為我們開示,首先告誡我們,就好像我們有人來請教:好,你要好好的聽。就這個意思。你得好好的聽,注意聽,就是這麼個意思。請看大師的註解。
「此捨那如來,诏告當機法會大眾,誡聽勉進思修意也」,到這個地方這句是說明佛說這一句話的用意。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善財童子,善財童子所以成就,我們要去研究他為什麼會成就?然後再反省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善財童子用心跟我們不一樣。你看我們最近講的「觀自在章」,他去參訪觀自在菩薩,他在用心裡面第一個「善知識者即是如來」。這一點我們做不到,所以我們不能有他那麼樣的成就,他把善知識當佛看待,善知識就是佛,你想想他起的這個尊重之心不可思議!印光大師所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他把善知識當作如來看待,恭敬到極處,所以他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利益。這些地方我們要留意,我們要學習。
誰是善知識?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所以善財成佛。如果好人是善知識,壞人不是善知識,五十三參有三個大壞人,這三個人是代表什麼?貪、瞋、癡,大貪、大瞋、大癡,愚癡到極處,瞋恚也到極處,貪欲也到了極處,也是善知識。這三個人我們在過去《華嚴經》裡統統講過,勝熱婆羅門愚癡到了極處,甘露火王瞋恨到了極處,伐蘇蜜多女貪愛到了極處,都是大善知識。
善知識者即是如來,善財童子眼睛裡面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如來,只有佛眼睛裡面看境界都是佛,所以他成佛了。我們眼睛裡面看這個高看那個下,看這個善看那個惡,永遠是凡夫,你想想看這樣的用心你修一心不亂,你怎麼能得到一心?善財那個用心很容易得一心不亂,他那境界一個境界都是如來,至善的境界,所以他很容易成就一心。我們今天這個用心沒有辦法到一心,我們也是無量劫以來就修行,一直修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所以從這個事實我們就敢斷定,你現在如果還是這樣用心,你再修無量劫以後,你還是像現在這個樣子,永遠沒進步,就是不會用心;你把善財那一套學會了,眼睛當中都是如來,你這一生就成佛,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成佛了。當生成就的佛法,一點都不騙人。這是我們特別要留意,所以佛在此地一開口說話頭一句就是教誡我們、勉勵我們,叫我們不要把這個殊勝的機緣錯過了。
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大好因緣,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因緣,捨那佛當年說經如是,我們今天展開經卷也如是。絕不能說捨那佛那個法會比我們殊勝,我們今天不如那個,那你又錯了,完全一樣,一模一樣,無欠無余。你要有這個眼光,你要有這個認識,你就入門了!肉眼凡夫見到的是不一樣,法眼、慧眼所見到的是無二無別。我們今天在座的這個道場與毘盧遮那佛的道場,與釋迦牟尼佛靈山會上的道場沒有兩樣。我跟諸位說的是真實話,你的看法不一樣,如果你用慧眼、用法眼來看就是沒有兩樣,你用凡夫肉眼來看就不一樣。下面解釋經文。
『是諸佛子』。這一句話怎麼講法?諸是眾多的意思,這是比喻「佛為慈父,紹佛曰子」,紹是繼續的意思,就是續佛慧命,代代相傳。承傳佛法的就有子的意思,佛是第一代,繼續承傳的是第二代,再繼續承傳的是第三代,所以稱之為「佛子」。以世間法來說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代代相傳傳到今天,從理上講沒有,理上講只有兩代,一個是本師,就是慈父,因為什麼?他上面沒有,往下承傳的都一樣。所以老師只有一個,本師釋迦牟尼佛,菩薩是我們的同學,是我們的學長,嚴格的說先後都沒有,沒有先後也沒有大小。這是說真話!我們今天這個世間人有很多地方不如法,這都是障道的因緣,障道是障礙你一心的因緣。你看我們拜的師父,師父年歲很大,我們拜他師父,我們的兒子叫他師公,孫子叫師祖,這樣算法如果我們稱釋迦牟尼佛應該怎麼稱法?麻煩大!佛法裡沒有,稱師父哪一代都稱師父,沒有當中這麼多分別。如果當中這麼多分別,我們對釋迦牟尼佛那要寫下,我們這個三寶弟子又不曉得重了多少多少代的孫子了。
佛法是一不是二,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不能把佛法變成世間法,佛法就是佛法,佛法裡面只有師生關係,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親近一個善知識,以他為老師跟他學習,他就是我們老師,他的師父我們也稱老師,他師父的師父也稱老師,所以我們自稱三寶弟子。裡面沒有祖上多少代,沒有多少孫子、重孫子、曾孫子沒有這麼稱唿的。有了這些虛妄分別,這個心不能達到一,障道因緣,障礙你一心不亂。所以念佛念了多少年都不能得一心,這些都是因素、都是障礙,像分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話是佛講的。
「谛聽等者」,底下幾句話很重要,教我們用什麼態度來學習。「即聞思修三慧」,這實在是不簡單,「谛者審也,聽者領也」,領就是聞的意思,谛就是思修的意思。他老人家是用三慧來解釋谛聽,這個谛聽意思有深有淺,看在什麼經上。本經是一乘佛法當然是三慧,那是沒話說的;本經的對象是法身大士,所以他這個境界是相當高明。
「謂諸大眾佛子,若不審谛誠信而聽,則所聞之法,心不相應,心法既不相應,心慧妙行,何繇發起」。這幾句的意思,簡單的講就是依一心而聽,一心就具足聞思修三慧。或者我們說得淺顯一點,容易明瞭一點,雖然容易明瞭但是也容易誤會,依理智來聽,不迷信,不盲從,是經由理智審查而信解奉行的,這就叫谛聽。所以谛聽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心與法相應,什麼叫相應?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就相應,心不是法法不是心就不相應。心跟法是一不是二就相應,這個時候心裡面就生智慧,生活行為以智慧來行叫妙行,妙行是自在之行,在生活裡面得大自在,所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妙行。不思議解脫境界在哪裡?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飯,不思議解脫境界。妙慧妙行,你看看馬上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講的生活品質,把我們的生活品質提升到最高峰,與諸佛平等,與諸菩薩一般,這是多大的受用!這種佛法你們想想看我們要不要學,不學是愚人、是癡人。
下面是引《楞嚴經》上幾句話,我們念念就明瞭了。「故曼殊大士」,就是文殊菩薩,「於楞嚴會上,獨選耳根圓通為妙耳門,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故先誡聽也」。這引得好,引得太好了!為什麼講經之前一定要告誡你要谛聽,要仔細的聽?拿《楞嚴經》上這首偈子來說明,實在是非常的圓滿。「善思修行者,謂善能體會所聞之法,如聽而思,如思而修也,若不如聽而思,聽則無益,不如思而修,思亦徒勞,所謂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故復誡思修也」。所以在谛聽之下又有一句『善思修行』,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修行是修慧。這個意思非常非常的圓滿,所以我們聽要能夠理解、要能夠相信。解就是思,信就是受,信解之後,一定要把它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那就是心法相應,變成實際生活就叫做修行。
底下這幾句很重要,「必須如是谛聽,如是善思,如是妙修」,谛聽的是如是,善思的是如是,妙修的是如是,「方契如如實相,心地法門」,心地法門內容是什麼?「光明金剛寶戒」,光明是般若,金剛是一心,就是代表的定,寶戒是代表的行,自利利他的行為,自利利他的德行。心地法門的體相大用,無有一法不如是。
今天在經上只講了兩句,可是大師的註解給我們註得這樣的詳細,實實在在是難得,希望我們要認真好好的來修學這部經。在這個三經裡面,我們提出的三經是《梵網經》、《華嚴經》跟《彌陀經》。三經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梵網經》跟《彌陀經》。持戒念佛,這個註解真正用心研究,對這個戒才明瞭,你才曉得什麼叫持戒,什麼叫持戒念佛。《華嚴》是境界,是現實的生活,如果沒有梵網心行,《華嚴經》聽也是白聽。此地講說食數寶,自己不能得受用,必須自己有梵網心行,《華嚴》才有受用,淨土才有分,我們決定生淨土。《華嚴》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淨土是我們未來的歸宿,所以三經都重要,都重要裡面這兩種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告訴大家我們這個道場是第一道場,我們這個道場是與毘盧遮那佛與釋迦牟尼佛當年這個道場無二無別,你們看不到我看得到,你們不相信我相信,我一點懷疑都沒有。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0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六頁第三行,科題是「陳自因行」。陳是陳說,自就是盧捨那佛本人,他在因地時候的修行說出來之後,給我們做一個參考,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我們要想成佛應當向盧捨那佛學習。盧捨那佛在此地是說給釋迦牟尼佛聽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釋迦世尊尚且要學習,何況我們,這是應當特別注意到的。請看經文: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
這一段是經文,下面註解得很詳細,請看註子。「此繇化佛初問,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這段經文這個『我』是盧捨那佛自稱,他說我已經用一百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諸位想想平常我們講修行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盧捨那佛用了一百個阿僧祇劫修行心地。這是因為化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前面曾經提出一個問題,「一切眾生為何因緣」,「為」當作用,用什麼樣的因、用什麼樣的緣才能夠成就,就是修成十地菩薩?菩薩十地道就是十聖菩薩。世尊既然這樣問,盧捨那佛決定是滿大家的願望,所以盧捨那佛就說,「故報身佛述己過去」,敘說自己過去所修、所證來答覆釋迦牟尼佛。其實我們都明白釋迦牟尼佛是為我們請問的,為我們問的,盧捨那佛答覆釋迦牟尼佛就是為我們開示。替我們問,為我們解答。下面註子就很重要。
先解釋『阿僧祇』,「阿僧祇」是梵語,印度話「華言無數」,數目字太大了。其實在《華嚴經》眾藝童子章,給我們說出印度數目字的單位有一百多個,阿僧祇的數字還是能夠計算得出來,不過數字的確是大,我們今天所謂是天文數字。因為數字太大就叫個無數,這不是真正的無數,是形容數目字太大。『劫』也是梵語,「梵語劫波」,我們中國翻經常常將印度梵文尾音省略掉,就翻個劫,劫是什麼意思?「此雲分別時節」,就是我們今天所講時間的概念。劫就是時間,對於時間上的概念,所以也稱之為時分,就是時間上的種種分別講劫。這個劫也是很長的時間。
阿僧祇是數字,劫是相當長的時間。佛經裡面有小劫、有中劫、有大劫。一個小劫,佛經裡面常常有幾種說法,最常講的就是人壽,我們人的壽命。人壽最長的時候是八萬四千歲,這是到了極處,八萬四千歲之後就往下降,每隔一百年減一歲,從八萬四千歲減到十歲,十歲是極短了;然後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再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諸位如果願意去計算的話可以算一算,這個數字能算得出來。二十個小劫叫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此地所講的阿僧祇劫,這個「劫」當然是指的大劫,多少個大劫?阿僧祇個大劫,不是一個阿僧祇,一百個阿僧祇大劫,這個數量太大、太大了,實在太大!所以修行要歷長劫,要有恆心、要有耐心,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成就的,要長時期的來修行。
「我已百阿僧祇劫,即佛已修因證果之時分長遠也」。這句話就是盧捨那佛說他自己修行證果,這個時間是相當、相當的長,太長。修行修什麼行?修的是心地,所以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特別注意到。成佛不是這個身成佛,心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我們這個身去,這個身不會去的。誰去?心去了,這個心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就有像佛一樣端正莊嚴的好相。這句是修行的關鍵、是修行的樞要。修什麼?修心地。什麼叫心?什麼叫地?
「下文所明三十心十地」。向下經文我們就會讀到三十心,三十是講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菩薩,他們平素存的是什麼心?拿這個心跟我們自己一對照,就曉得我是不是菩薩,我這個心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是一樣的那你就是菩薩,不過你這個存心是偶爾有這個心,不行;這個心一發之後永遠不煺,永遠不失掉,這叫菩薩心。如果不是這樣,偶爾發一發就沒有了,那就古人所謂「露水道心」,像早晨露水發了個道心,太陽一出來沒有了,那叫凡夫心。為什麼?初住菩薩就證三不煺了,最低限度就證得位不煺,我們在《彌陀經》裡面念過。十行位的菩薩是行不煺,十迴向的菩薩念不煺,所以到登地是圓證三不煺。可見得我們發的這個心,發一點慈悲心,發一點布施心,發了之後沒幾分鐘就煺掉了,這就是所謂的露水道心。十地這是地上菩薩,從初地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這些菩薩存什麼樣的心?盧捨那佛在凡夫地的時候行菩薩道,也是一步一步往上修的,這是給我們的一個模範,給我們做了個樣子。
『以之為因者』。就是以這個為因,以三十心十地為因,因地心。「正謂欲得道果,無有別法,即以此本心地法門而為因也」,這一句很重要。因為我們每位同修都想得道果,都想得道,都想證果,我們俗話講得道證果。道是菩提道,果是涅槃果,換句話,是成佛的果報。要想成佛沒有別的法子,佛家的經論雖然多,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我們念佛這個法門都在裡面。那是什麼?方法門道不相同,修的是什麼?都是修的本心地法門,都是修這個。持戒修的是三十心十地,念佛也是修的三十心十地,參禅、持咒不管哪個方法都是修的心地法門,離開心地那你修什麼?方法不一樣,所修的目標是相同的,這是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我們平素在講堂裡面常常跟諸位說的,我們修的是什麼?修的是三皈依。你們想想三皈依是不是心地法門?是不是三十心十地?佛是覺心,覺而不迷;法是正知正見,是正心,正而不邪;僧是清淨,清淨心,淨而不染。你們想想是不是三十心十地?每一個心、每一地都是覺正淨。你連這些都不懂,談什麼修行?念佛佛白念了,持戒,死在戒條之下,參禅不是口頭禅就是野狐禅,所以不能成就。那是你根本不曉得自己修的是什麼。所以這一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再看底下。
「前問中雙請,為何因緣」。雙請,請教的言詞當中有兩個意思,什麼因?什麼緣?因是親因,緣是助緣,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有緣沒有因也不會結果。我們常講因果,當中把緣省略了,一定是因緣果報,我們要深明這當中的道理。「答中不言緣者,乃因中具有緣義故」。這就是盧捨那佛答覆的言詞裡面只講的是因。一百個阿僧祇劫修行因地,一直為因,沒有說緣,為什麼不說緣?因裡面就包括了緣,註解裡面跟我們說出來,「其義有三」,沒有說緣裡頭有三個意思。
底下這三個意思,他就是講的三因佛性。第一個「本有光明金剛寶戒,乃正因心」,這是從理上說的。生佛平等,一切眾生是個個具足,為什麼?是你本有的,就是《梵網經》這一本,這一本裡面所說的這個心地、所說的這個戒品是你本來具足的,不是外來的,這叫正因心。你本有的,換句話說,你本來是佛,你本來是菩薩,這一點不假。所以佛在《華嚴》、《圓覺》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基於這一條所講的。我們本來是佛,現在變成凡夫了,是把我們這個心迷了,我們的行為也迷了。行為就是戒品,心地就是光明,行為是寶戒,金剛在此地是比喻堅固不壞,我們的光明心地堅固不壞,所以稱為金剛般若;我們的戒品也不壞,金剛寶戒,可惜迷失了。迷失了這才造業受報,搞六道輪迴,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起惑造業,六道輪迴的果報都不是真實的,正是佛在經裡面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光明金剛寶戒是真實的,這不是虛妄的,這是講正因心。
三因佛性,正因佛性,這個心就是佛性、是真心。我們現在喪失了,迷失了,不能說喪失,喪失是真沒有了,是迷失了。迷失了要恢復,怎麼個恢復法?下面就教我們要有緣,要有助緣,所以諸佛菩薩給我們作增上緣。「依教法起觀」,教是言教,佛對我們的教誨。像現在佛不住世了,佛的大弟子們將佛在世的時候一生所講的教訓,所說的開示、所講的教訓把它集結記錄下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經典,這個經典就是教科書、就是教本,這是講教。法,經典裡面所講的種種理論、種種方法。我們能夠依照教科書裡面,教科書就是經本,我們今天所看到這個《直解》,這個註解都算是教科書。註解是祖師的教科書,經文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教科書,我們依照這個教科書裡面所說的理論與方法來起觀,觀什麼?觀照,可見得修行離開了觀照那是不行的。
我們要問什麼叫觀照?所謂觀照就是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能夠提起覺悟的心,就是觀照。譬如說一念迷了,一下子要覺悟了,我不應該迷我要覺,這就是觀照。我在這個境界裡面起了一念貪心,馬上想到貪是煩惱,我不應該有,貪心沒有了,這叫觀照。所以一照煩惱就沒有了,心就恢復到覺正淨。沒有觀照這個心是迷、是邪(邪知邪見)、是染污,所以一有觀照馬上境界就換過來,恢復到覺正淨,這就叫做觀照。念佛人的觀照,一句「阿彌陀佛」就把自己喚醒了。一句阿彌陀佛的意思無量覺,覺就正就淨,一句佛號馬上就自己回頭,所以說回頭是岸!
古人所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一念覺悟就回頭了,這一念覺就是觀照。念佛縱然一天念上十萬聲,如果連一聲回光返照的能力都沒有,那個十萬聲佛號叫白念了,那就是從前憨山大師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他念是念得勤快,沒有觀照的功夫,沒有觀照功夫對你修行不得力,一點幫助都沒有。念念都起觀照功夫那不得了,我們現在不要說多,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你要能夠有個五分鐘、十分鐘的觀照就不得了。你觀照的功夫一天能夠用上個六、七個小時,我保證你三年就能得一心不亂。
我們自己想想我們一天到晚念佛,幾聲佛號裡頭是提醒自己的觀照功夫回到覺正淨?是不是一天到晚拿這個念珠,不曉得念了多少聲裡頭一句觀照功夫都沒有?這就是想想,好像念書一樣,一天到晚在念書,考試不及格,沒有成績可言,一考試都得零分,這個書就白念了。有觀照功夫就有成就,所以觀照的時間愈長愈好,開頭不要求多,諸位每天能夠有個五分鐘、十分鐘相當不錯了,能夠有一個小時到二個小時,你已經是菩薩不是凡夫了。一天能夠到五、六個小時,我剛才講了二、三年一定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相當阿羅漢果。修行要懂得這個方法。
「依教法起觀,修行心地法門」,所以你要不懂得心地法門,你怎麼作觀?你觀照你怎麼觀法?所以一般通途講三皈依是總綱領,細說在《梵網經》裡面。《梵網經》裡面觀照的功夫非常的細密,我們講三皈依這是總綱領,《梵網經》裡面講那就深入了,就是細密的去觀照。由此可知,這部經的重要性,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不依這部經,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分,華藏海會也沒有分;真正是依這一部經,我們才能入華嚴境界,才能真正往生彌陀淨土。這是一點都不假的。
我底下這個星期六就到美國去。這一次去五十天在美國講經,八月五號回來,我們圖書館中元超度的法會,我回來主持。我大概在法會前五天可以趕回來,還可以休息一、二天,我們這個法會開始。在美國也是以這個經為主,過去他們邀請我的,講《圓覺經》,我想到那裡去跟他商量我不講《圓覺》,因為講了《圓覺》,談玄說妙空講了,恐怕既不能圓也不能覺,還不如穩穩當當的來介紹心地法門。
「三無明淨盡,真如理圓,究竟無上菩提,歸無所得,即了因心」。這三因再跟諸位說,正因是法身,緣因是解脫,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就解脫、就得自在,了因是般若。依照緣因去修,就是依照觀照,觀照功夫深了,由觀照到照住。照住你們想想這兩個字的味道,住怎麼樣?住是安住不動,換句話說,那個觀照不會斷滅的,不會或有或無,照住了。觀照功夫就住在這個境界裡面,觀照不失去,這講得禅定了,在我們淨土法門裡面事一心不亂。功夫再進一步就照見,《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了。照見,見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就是了因佛性。了是明瞭,我們在迴向偈裡面常常念的「願得智慧真明了」。
了因佛性從哪裡來?了因是依緣因來修的,所以這個觀照的功夫非常、非常重要。一句阿彌陀佛又是觀照、又是照住、又是照見,方法可以不必改變,一個方法用到底,功夫逐漸、逐漸提升,就能提升到最高的境界,這個法子妙極了!到照見的時候無明破了,照破無明,無明破了就是理一心不亂。要到淨盡,這是說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了,什麼地位?如來果地,這不是菩薩地,這是佛地。「真如理圓」,當你初照見的時候真如理顯,顯露了沒有圓,顯露而不圓滿,為什麼?還帶著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無明斷得多,真如理就顯得多。無明帶得多,真如的理就顯得少;無明要斷得多,真如的理就顯得多,就無明少了,真如理就顯得多;無明要是斷盡了,真如的理就完全顯露出來了,真如理圓,圓滿的顯露出來,這就是說法身、般若、解脫統統圓滿了。
「究竟無上菩提」,這個時候我們稱他這個地位是稱究竟,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無上是沒有比這個更高了。菩提是大覺,徹底的覺悟,沒有比這個更高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在《楞嚴經》裡面說得很多,這是「了因心」。到這個地方你看解釋。這個修行心地以此為因,大師為我們解釋言語不多,文字用得不多,意思很圓滿、很清楚,我們真能夠得受用,真正能夠幫助我們修行。再看下面註解。
「初捨凡夫,即始覺,破滅相無明」。這是『初捨凡夫』,這是入賢人位了,三賢菩薩!因為初捨凡夫就是始覺位,始覺破滅相無明是圓教初住的地位,像我們念佛是初得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這個覺是正覺,你看梵文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正覺。是你的正覺剛剛開始顯露,破一品無明,這一品無明是什麼無明?滅相無明。無明有四大類,有生、住、異、滅這四種。我們在《起信論》裡面讀過,在此地我們就不必再多講。
「百阿僧祇劫修行三十心,即漸次覺」。一百個阿僧祇劫這是講時間,修行三十心,就是三賢位,修三賢的菩薩位,這叫漸次覺,「破異相無明」。三十心圓滿了,都修圓滿了登地,「修行十地」,十地叫「隨分覺」,十地與如來果位非常接近了,是屬於大覺位,「破住相無明」。
『成等正覺』,成等正覺這是經文裡面講的。盧捨那佛說他從初捨凡夫位,就是從圓教初住一直到如來的果位成等正覺。成等正覺是「破生相無明」,生相無明諸位曉得等覺菩薩,到等覺菩薩破最後的一分生相無明就成佛了。成是成就,等是平等,平等的正覺,跟誰平等?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平等,跟一切眾生、一切萬法平等,等正覺。
我們現在成不了佛,怎麼樣成不了佛,為什麼?不平等,你們想想看我們自己能跟誰平等?不平等就成不了佛。不平等那個覺叫邪覺不叫正覺,正覺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勉勵同修,我們在境界裡頭要修平等心,平等心一定要從怨親平等起,這個地方去修去,心不平等不能入道,心不平等帶業往生都困難。最怕的臨命終時一個煩惱起來了,這時候一念不平等起來就去不了。哪一個人能保得住臨命終那一剎那不生煩惱,心地清淨平等,誰能保得住?心地清淨平等在臨命終時有這麼一念的時候,這個人決定往生,帶業往生是憑這個。平常我們念佛就是要壓制我們煩惱的心,在境界裡頭訓練平等,去練清淨,歷事鍊心。這種修行是最下等的修行。中上我們沒辦法,我們就修下等,修帶業往生,修凡聖同居土。如果連這麼一個道理都不懂,我們這一生的佛號就又白念了,得不到效果,這是解釋這個因。
「我佛時歷百僧祇,方得五住究盡」。我佛這個「我」是寂光大師自稱,註解的人。「佛」就是盧捨那佛,報身如來。他老人家講經歷一百個阿僧祇劫,方得五住究盡,就是五住煩惱斷乾淨了。五住煩惱在《起信論》裡面也講過,所以《起信論》是我們學佛很重要的一個參考書。自古以來註解佛經的幾乎沒有不引用《起信論》的,你看無論哪一部經、哪一部註解就看它引用多少,決定離不開《大乘起信論》。
所以《大乘起信論》要看。我們圖書館印的兩種註解都好,這是在《起信論》裡頭許許多多註解,我們選擇兩種比較淺,但是又註得好,絕不違背經義。圖書館選的一個是慈舟法師的,另外一個是一個日本人註解的,註解是豐子恺翻譯的,就是我們現在印的精裝本,叫《大乘起信論新釋》。這兩種註解的本子非常好,希望諸位要認真的去研究。我們過去曾經講過,前面幾分講過沒講完,希望諸位同修自己好好去研究,將來我這些東西要錄影,講堂裡面雖然不講,但是我統統要錄影,以後從錄影帶上可以幫助你。我回國之後就正式的來做這個錄影工作了,將來的錄影我們就是講堂現場錄影也不錄人像,不錄這個畫面,把經文做成字幕直接的錄進去。錄人沒意思,人一天看到晚看厭了,我們應當把經文註解統統在螢幕上,諸位就是借到這個錄影帶不用書也可以,不必要拿書都可以。所以我們以後一定來改變方針,就是把經文註解統統做成字幕來錄這個,現場錄也錄這個。
下面這幾句就是警告我們,祖師教誡我們。「豈今妄誕之人,一朝一夕,微因微緣,小功小行,一知半解,無明煩惱,貪瞋我慢,一毫未除,而言頓超佛道者也」。這幾句我們要多念幾遍,提高自己的警覺,我們是不是這一類妄誕之人,急功好利,希望幾天、幾個月就學成?哪有這個道理,連盧捨那佛還要修一百個阿僧祇劫,他是何等人物?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物?一定要發長遠的道心,要有耐心。我們這個心為什麼不開智慧?說實在的話煩惱太重了。一個是煩惱障,把你智慧障住了,一個是所知障,你有這兩種障礙,你的智慧不開。
想要開智慧先要斷煩惱。我們講席當中常常說斷煩惱要從根本上斷,煩惱從哪裡生的?它的生源就是根本。在過去大專講座的時代,我們講「十四講表」,至少也總講了三十遍以上。第一講裡面就講到煩惱障跟所知障。煩惱障是從我執裡面生的,所知障是從法執生的。破了人我執,煩惱障斷了。小乘阿羅漢破人我執,所以他能斷見思煩惱,證四果羅漢;大乘菩薩能破法我執。諸位要是讀過《百法明門》的也清楚,《百法明門》裡頭只解釋兩句話「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前面講的百法,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一切法無我。你這兩種根本不能夠拔除,換句話說,你這二障就斷不了。只要有二障存在,你的智慧就不會現前。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對於分別執著要看淡,正所謂是看得破放得下,不要太過分執著。
執著是二障的根本。為什麼執著要破?在我們初學的人又要執著,這是什麼道理?那就是曉得你執著太堅固,你也看不破、你也放不下,與其執著這些惡的,不如執著個善的,擇善固執。擇善固執你所得的果報是人天果報。因為有執著就離不了三界,三界有善惡,有三善道、三惡道,你要執著造惡業你在三惡道受苦,你要能夠執著一切善法,擇善固執你就能生三善道。總而言之,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要想出六道輪迴,那就不能有執著,善惡執著統統打破,超越六道,善惡都不執著,像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執持名號對什麼人說的?帶業往生說的,你們想想對不對,帶業往生講的。事一心不亂的人,執著就少了一半,為什麼?人我執不執著了,理一心不亂的人全不執著,法我也沒有了,人法都不執著了,理一心不亂,這個理一定要懂!理如果不明白,你的障礙永遠不能突破。你發的願要自己成就,要弘法利生,如果這兩關不能突破,你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弘法利生。
研經,每個星期天上午,像今天上午我們研經,有二十幾位同修在此地共同研究,這也是一種方法,什麼方法?擇善固執,你要想研究這部經,我給你出那麼多題目在那個地方,好了,你要去查字典、查參考資料,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不打妄想,不想別的事情了,就想這個經的範圍,叫擇善固執,這也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很有效,叫你不要去想惡的,天天去想善的,到你幾時一開悟了,那個經要不要準備?不要,不要準備了。悟了之後理圓了、事也圓了,融會貫通,所謂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應機說法無不自在。但是你在修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經過這個基本的訓練,那就是擇善固執是一個很好很好的方法。不但訓練你開智慧,而且叫你不造惡業、不起邪思。
我出國這個階段,下個星期天我就不在家了,希望你們這個經學班研究還照樣在此地集會,互相的在一塊研究討論,不要因為我不在家就中斷、就沒有了。那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不會成就的。我不在家一樣去研究,照著這兩次的方法,我教給你們的這些方法,你願意用這個方法去研究找參考資料,等我回來的時候,希望《八大人覺經》全部都做完了,你們筆記都整理出來了。筆記做出來之後再依照筆記寫講稿,講稿寫成之後就在我們這個小班裡頭來練習練講,練的時候大家來挑剔毛病,來做批評。你要接受批評,把你的講稿修正,修正過二次、三次你就可以上台表演,膽子也大了,無論什麼人聽,你也不會害怕。
在講台上面我個人的經驗十年,才算是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十年之內上講台離不開講稿。還得要真正肯干,如果不真正肯干,一輩子都離不開講稿。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必有一點悟處了,我們俗話講開悟,你沒有一點悟處做不到。所以不貪近功,不要求好,不要求快,這種心理要不得,這個心理障礙你開慧,障礙你修定,障礙你得一心,決定不能有這個心。我們今天的因、緣都非常的薄弱,我們的功行都很小,說一知半解已經是抬舉我們了。「無明煩惱,貪瞋我慢,一毫未除」,這倒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大障礙!我們要想頓超哪裡能夠頓得了?這是自己要反省,自己要檢點。諸佛如來都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善財童子修因證果還五十三參,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下面引的是「璎珞經雲」。《璎珞菩薩戒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在家菩薩戒。《璎珞經》裡面這個戒是六重二十八輕,現在在台灣受璎珞戒的也很盛行,在家菩薩很多都是受這個戒。經上說「一切諸佛,不經三大阿僧祇劫,得成無上正覺,無有是處」。無有是處是沒有這個道理,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是例外的,至少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盧捨那佛所說的百阿僧祇劫,我們想想成佛這麼樣的長遠,如果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怎麼能成功?
現在有很多人他學東西不能成就,我們不要講佛法,我們講世間法,他跟一個善知識學多久?學幾個月,學二、三年就能成功?也有的,那是天才、是再來人,除了天才與再來人都不可能。自古以來這個例子很少很少,不是沒有,少,極少數。我們看到大多數的十年到二十年親近一個善知識,你們看禅宗的語錄,《禅林寶訓》、《五燈會元》、《高僧傳》你們去看看,這些有成就的大善知識,他們親近老師你去考察考察他親近多久?十年以上,二十年、三十年他才成就。所以講經說法度一切眾生固然是有這個願,不能太早。所謂是欲速則不達,你自己沒有成就就跑出來,不行,你講了人家聽了不是味道。講過幾次把聽眾都講跑了,自己也灰心了,自己煺轉了,這樣的人太多太多。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發心的人,試驗了幾次就煺心了,以後再沒有勇氣了,塬因是什麼?求好的心太急,求快的心太急,虧吃在這裡。不是他做不到,是他自己沒有耐心、沒有長遠心,所以不能成就。我們自己求學就要注意這一點,一定要發長遠心。
「仁王般若,亦同此義」。《仁王經》,我們在仁王法會裡面,全經念過,我們只講一品,也是這個意思。《仁王經》裡面講五忍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他是分為五個大的階段,也是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仁王經》特別提出「忍」,這個意思好,忍就是忍耐,到了法雲地還要忍,寂滅忍,到了如來果地稱為上品的寂滅忍。不空三藏所翻的寂滅忍只有兩品,上品、下品沒有中品;羅什大師翻的有中品,有上、中、下三品。底下這句也很重要。
「先悟毘盧性海,後行普賢行門,旨哉言乎」。這一句話非常非常重要。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平常所講「悟後起修」,如果不開悟,我們的修行都叫盲修瞎練。不開悟要想修行有一點成就,只有一個念佛法門,帶業往生。因為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沒有帶業往生的,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悟後起修,唯有淨土這個法門特別,特別就是你沒悟也能修。但是這個修,執是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只有這個路子。所以這個路叫特別法門,不悟也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身分還是人的身分,因為沒開悟,悟了就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沒有三惡道當然就是有人道、有天道。人天都是凡夫沒有開悟。
所以修淨土的這個方便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再求開悟。諸位曉得如果現在開悟到西方極樂世界更好,不生凡聖同居土,如果真正是開悟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這是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常常勉勵我們的,希望我們加功用行,在這一生當中修到理一心不亂,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裡好像佛教大學一樣插班,不要從一年級念起,插班去。依照我們自己程度去插班,省好多事。做不到做得到?做得到,我們今天講堂就是走這個路子。用《梵網經》、用《彌陀經要解》、《疏鈔演義》幫助我們念佛,幫助我們開悟。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專心,決不打妄想,一心一意的來念佛。同學們有研究經的,研究經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訓練講經,從這個小部學起。諸位在研究經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點一滴都迴向在西方,研經幫助我們開智慧,幫助我們得一心。因為你心不胡思亂想,你所想的都是佛法裡面一些道理,幫助你心得清淨,清淨心就是一心不亂。
這兩句經文裡頭「先悟毘盧性海」,毘盧性海是什麼?就是我們講的明心見性。毘盧是毘盧遮那佛,我們通常講佛性,毘盧遮那是法身如來,是我們自己的清淨法身,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念佛念到理一心就悟毘盧性海,就見性了。悟後起修,那個修就是五十三參。《華嚴經》裡面講的五十三參,悟後起修,修的是普賢行。五十三參是什麼?我們日常的生活,這就是入華嚴境界了。「旨哉」是修行的宗旨,修行的關鍵。違背了宗旨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道路,你要想成就決定不能夠離開這個塬則。
這一部經是我們的道場經,是我們道場長年不斷在講的,講完了從頭再講,一遍一遍講下去,終而復始。所以我們這個道場兩部經,加上《彌陀經要解》算三部,《疏鈔》、《要解》、《梵網直解》這三種是我們的道場經,我們一遍講完了從頭再來一遍,這麼講法的。今天講到這一段。下面這是講佛教給我們修因,他怎麼樣修的,我們要記住,我們要學,修因之後一定證果。
底下一段經文「舉自果相」,就是他這樣修行,修行到結果他的成就。我們看到佛的成就了,我們才曉得修行有這麼多的好處,才肯真干。如果依照這個修行,沒有成就,沒有成就誰願意干?修行有成就,底下一段經文就是講他的成就。這經本希望諸位沒有事情時要多看,多看幾遍再來聽講,受用更殊勝。如果你這個經本沒有,向我們櫃檯去要帶回家去,在家裡沒有事情常常看,看不懂的地方特別做個記號,來聽的時候那個不懂的地方要格外的注意,你所懂得地方你也用心聽,看我講的跟你所看的、你所領略的一樣不一樣,這樣就有進步。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一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1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號為盧捨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
「此繇第二」這是註解,請諸位同修要特別注意,經文跟註解一定要分開。我們這個經本上很清楚,註解是第一格,經文是頂格,希望諸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這段經文是佛以自己的果相來做一個證明,這是答覆前面所問,就是成佛果是什麼樣子。註子一開端就寫得很清楚,「此繇第二當成佛果,為何等相之問」。答覆這個問題。在前面佛是就自己的因行,說明一切眾生以什麼樣的因緣才能成就菩薩的十地道。佛是舉過去所修、所證給我們說明這樁事實。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佛自己說過,他已經「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這是前面所講的。通常我們在經論上看到成佛是要三個阿僧祇劫,可是佛在此地跟我們說他已經修了一百個阿僧祇劫,可見得時間之長。修什麼?修的是心地。所謂「心」就是本經所講的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是用的什麼心?是說的這個。十地,就是十地菩薩每一地他修的是什麼樣的心。
由此,我們就明瞭要想成佛沒有別的法子,就是用本心地法門作為本修因。問裡面講的是因緣,可是佛只是答出本修因而沒有說緣,為什麼沒有說緣?緣就包括在因中。這註子裡頭說得很清楚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本有光明金剛寶戒」。這在前面都曾經跟諸位細說,這是正因。依照佛法的理論與方法來修行,修這個心地法門,這就是緣因心。我們講三因佛性,緣因佛性。無明斷盡,真性現前,這個時候真正契入無上菩提,歸無所得,這是了因佛性。
我們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大師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佛他自己說得很清楚,他是經歷一百個阿僧祇劫才能把五住煩惱斷盡,也叫做五住地惑,實在講就是煩惱障與所知障。煩惱障裡面包括見惑與思惑,見惑叫一住,在佛法名詞叫做見一處住地,這是屬於分別的煩惱,分別煩惱。思惑裡面就有三住,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思惑叫做愛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這三條叫做俱生煩惱。由此可知,這五住的前四住是屬於煩惱障,塵沙跟無明合起來為一住,叫做無明住地,這是根本,這就是所知障,所以也叫做五住無明。
五住無明斷乾淨,盧捨那佛告訴我們他是修行了一百劫!現在的人真正是不曉得這個究竟的道理,尤其是一些密宗,一些密宗提倡的即身成佛,成佛決定不是說帶著煩惱成佛的,沒有這個道理。五住無明沒破那怎麼叫成佛?真正是一知半解,邪知邪見,貪瞋癡慢一絲毫沒有斷他就講要成佛,那不知道成的是個什麼佛?經上講一切諸佛,如果不經三大阿僧祇劫得成無上菩提,無有是處。他要在一生當中就能成佛,哪有這個道理?古德說得好,叫我們先開悟,先求開悟是明理而後修行。好比走路一樣,我們先要認識路,然後再走路,如果路都不認識,你要開步走,前途那個危險性可想而知。
今天的經文就要談到成佛是什麼樣子,我們既然讀這個註解,以這個註子為依據我們來研究討論。成佛究竟是什麼樣子,「何等相」就是什麼樣子。「故以己初捨凡夫時,修習心地,乃至成等正覺,以如是等因,如是等緣,如是等果,而成如是等相,以答之也」。這一段話說得很明白,佛是自己為我們作見證,現身說法。說他初捨凡夫地時,這個時候就是始覺,從這個時候起修習心地,三十心十地,乃至於成佛,成等正覺就是成佛;以這樣的因,這樣的緣,這樣的果,而現的這些相。這種答覆答得是非常的具體。
經上說『號為盧捨那』。「言號為者,因中自有師佛,記別其名,因行未滿,只名菩薩,覺行既圓,成等正覺,故號為盧捨那佛也」。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佛的德號不是隨便建立的,他在因地當中有老師,像我們今天雖然生在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期,我們的本師是釋迦牟尼佛,這就是我們的師佛。盧捨那佛他也有老師,他的老師也是成佛的,所以這個名號多半是老師為他授記。告訴他他在什麼時候成佛,在某個世界名號叫什麼,以及在那個世界將來自行化他的大致情形,老師都會告訴他。這叫記別其名。在他修行沒有圓滿的時候,沒有成佛的時候,叫菩薩,覺行圓滿之後,這叫成佛。所以他成等正覺後,德號就叫盧捨那佛。下面一句。
『住蓮華臺藏世界海』。「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華臺世界如蓮華形,故名蓮花臺藏世界海」。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討論過這個問題。這些地方全都是表法,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世界是不是有個香水海?這個事情太難講,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且一切眾生他們的見解、境界不相同。譬如水族,這些魚牠在水裡面游,就像我們在空氣當中一樣,非常的自在;換句話說,牠看到水就像我們看空氣一樣,我們在空氣裡頭沒有障礙,牠在水裡頭游來游去沒有障礙。天人看水是琉璃,焰口鬼看到水是火,怎麼會相同!這是境界不一樣。在佛菩薩的境界裡面,世界觀、宇宙觀當然與我們不相同,我們的見量太有限了。
水在佛法裡常常把它比作心性,心水,把煩惱比作波浪,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你在此地就容易了解「大香水海」就是我們的心性。「華臺」,這是無量因緣所現。佛門裡面常常將花代表修因,六度之因花,有因必定有果,所以華臺它表的意思是因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這個花是取的蓮花,「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說的什麼?說無量無邊的世界。「世界如蓮華形」,這個形不一定指的是形狀,是如同這種情形,像蓮花一樣,它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所以它有蓮的意思在。「故名蓮花臺藏世界海」,海是比喻大,這個世界無量無邊。
「華嚴經雲,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海,皆在無邊妙華大香水海中,此世界種乃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此界中,微塵數劫修菩薩行,親近微塵數諸佛時所嚴淨,今感果住此也」。二十重華藏世界,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說過。《華嚴》也是以這個表法,十重是表自利,十重是表利他。我們這個世界是在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經裡面說過,它是取菩薩法是利他重於自利。而這一段文是敘說盧捨那佛為什麼住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就是我們這一個大世界,換句話說,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佛當然是住華藏世界。我們念佛幾時念到理一心不亂了,你也就住華藏世界。唯有這個世界才是真實的,所以稱為一真法界,我們講十法界那是權說、是方便說。迷了一真也就是迷了華藏,才現出十法界,如果你要是悟了,十法界塬來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二十重華藏世界海其實是一樁事情,就是一個華藏世界。二十是一,二十這個意思前面跟諸位說過,它是十重表自利,十重表利他。
「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此界中,微塵數劫修菩薩行」,這是舉時間太長了。前面說百阿僧祇劫,這個地方說微塵數劫,前面的單位是用阿僧祇,此地的單位是用劫,要注意這是不一樣的地方。「親近微塵數諸佛」,修行離開老師不行,離開老師不會有成就的,也許我們要問這個微塵數諸佛在哪裡?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跟大家講得清清楚楚,「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善財能親近,我們不能親近,塬因在哪裡?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分別執著妄想。前天我們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讀到過「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諸位如果把這四句話真正透徹了,你才曉得微塵數諸佛如來就在我們面前,而我們是當面錯過。他既然能親近,當然他就能莊嚴淨土,所以說「所嚴淨,今感果住此也」,這是一定的道理。
我們就是用這個念佛的法門,幾時念到一心不亂,念到理一心不亂,我們所感得的果報也是住一真法界,西方淨土裡面所說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就是一真法界。「而此娑婆世界,正當華藏第十三重,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這是講到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環境,這是一個大乘佛法的環境。《華嚴經》裡面清涼大師說得很清楚,它所代表的意義菩薩是以利他為第一,在二十分裡面十三分利他,七分自利,利他超過了自利,利他是真正的自利。怎樣才叫利他?這一點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怎麼樣才叫真正利他?都是我們要研究、要討論的。
「問,據華嚴雲,即是毘盧遮那如來出現之處,此經所雲盧捨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二經何別」。這是假設有人疑惑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華嚴經》裡面講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如來出現的處所,而本經則說盧捨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這兩個經所講的不一樣。這是我在一開端就跟諸位同修提起,《華嚴》跟《法華》是圓教一乘,本經則是別教一乘,這是不相同的地方。我們再看底下大師給我們解答。
「答,毘盧遮那法身也,盧捨那報身也,法身托報顯,報身因法成,若非法身,無以有報身,非報身無以顯法身,乃知法報不分,三身圓現,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二經不別,是故盧捨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即毘盧遮那佛,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也」。這一段可以說給我們解釋得很清楚,我們明瞭塬來《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毘盧遮那與此地所講的盧捨那是一不是二。《華嚴經》裡面講的是法身佛,本經所講的報身佛,並不是兩尊,法、報、應一體三身佛。我們過去在六祖大師《壇經》裡面讀得很多,也講得很清楚。這裡面必須要注意的就是法身與報身的關係,什麼叫法身,什麼叫報身,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法身是本有的,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本性的相分,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真如本性變現之物。
法身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做過比喻,好像我們作夢,夢境是你心變現的,心變現整個的夢境,那個夢境就是法身。夢裡面有自己也有別人,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你說夢中哪一法不是你自己變現的?夢中哪一法不是你的自心相?既然是你自心相,全是你自己,所謂是心外無夢,夢外無心,整個心化成了夢境。心是能變的本體,夢是所變的相分,我們講身就是講這個相分,能變的相分,所以你幾時覺悟到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自己,你就證得了法身。你要是不承認,我這個身是我,除了我這個身,他是別人,他才不是我,你一輩子也證不到法身。你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迷失了自己的法身,就跟在夢裡頭不知道自己作夢,不曉得夢中的一切境界是自己變現之物。你夢見佛菩薩是你自己變現的,你夢到冤家對頭還是你自己變現的,你夢到惡鬼惡魔還是你自己變現的,除了你自己之外,確實沒有任何一個東西。你明白這個道理,親證這個境界,這就叫證得法身。
報身是什麼?報身是智慧之身,就是你開悟了,開悟了就叫報身。為什麼?開悟了,你證得法身,你才真正覺悟到盡虛空遍法界塬來就是一個自己。這個時候的慈悲心生起來,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對眾生慈悲還要什麼條件?是自己不是別人。譬如我的左手蚊子叮了,我右手把牠趕去,我的左手是不是要跟右手道謝?你幫了我的大忙,你替我趕蚊子。要不要道謝?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同體,是一個一體、是自己。可是我們現在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我們迷失。所以報身是講的智慧,應身是講的作用,隨類現身,現這個身體叫應身,應身裡面就具足了法身、報身,所以叫一體三身。
這個地方講「法報不分,三身圓現,不即不離,非一非異」。這幾句話很重要,這四句,四四一十六個字,十六個字完全說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今天迷,就是沒有智慧。三身裡面是以報身為最重要,因為法身是本有的。本有的你自己迷失了,你之所以迷失,就是因為你沒智慧,所以你的智慧一現前就是你得到報身了,叫大徹大悟!禅家講的明心見性,淨土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這個時候你證得報身;換句話說,你智慧現前了,智慧一現前這個法身就證得了,現在這個應身就自在了,應身得解脫了。換句話說,諸佛如來、一切菩薩三身圓現,你自己什麼時候智慧開了,你也跟佛菩薩一樣三身圓現,不即不離,非一非異。這個境界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所以《華嚴》與《梵網》這兩部經沒有差別,盧捨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就是《華嚴經》毘盧遮那佛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是一樣的意思。
下面講到「海有十德,總而言之,淵深廣大,包含萬物,無德不備,無相不現,流出一切,融攝一切,即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依報正報,無不從此華藏世界盧捨那佛心海中流出」。大經裡面常常用「海」這個字來表法,我們一定要懂得佛用海表法的用意,以這個來代表我們真如本性本具的體相作用。海有十德,在我們這部經八百三十一頁第一行,就是這一段的小註。「海以深廣為名,謂佛智海,深廣無涯,以喻十地菩薩,入佛智海,十德之相,故以十德表之」。這一段很重要,諸位一定要把它記住。將來在大乘經典裡面凡是講到海都是這個意思,都是這個講法,比喻如來的智慧,果地上的智慧。
第一個「次第淵深德」,從初地到十地,等覺是十一地,妙覺是十二地,一地比一地要深,一地比一地廣。這部經是別教,別教的十地等於圓教的十住,要知道等於圓教的十住。別教的佛等於圓教第二行位的菩薩,換句話說,四十一品無明,別教的十地菩薩只破了前面十品無明,別教等覺菩薩破十一品無明,別教的佛破十二品無明,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所以它有次第淵深這個意思。第二「不受死屍德」。海裡面只留活的,絕對不會藏死的,所以這些海裡面動物如果死了一定漂在海上面,逐漸逐漸被浪推到岸上去。這個意義是說明本性裡面沒有生死,因為十德都是表本性的十德,真性裡頭沒有生死。第三是「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德」。不管是什麼江、什麼河流到海裡面去,這個江水、河水的本名都沒有了,真如本性本無一物,這就是本來無一物的意思。第四「普同一味德」。普同一味就是清淨平等,決定沒有差別。第五「無量珍寶悉蘊其中德」。大海裡頭的珍寶是無有窮盡的,比喻我們的真性具有萬德萬能。
第六「無能至底德」。這是說法性之深。第七「廣大無量德」。這是講法性的廣,真如本性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第八是「大身所居德」。唯有大海才能容,這是比喻諸佛菩薩這是大身,唯有諸佛與那些大菩薩才能夠證得法身、報身,三身一體,聲聞緣覺以下沒份。第九「潮不過限德」。潮是潮水,這是比喻外來的影響力,外界的。它有一定的度數,絕對不會超過,這是講法性它起作用。法性起作用就是應化身的作用,應化身自行化他,它是有規律的,不會超越界限的,這個界限是什麼?就像潮水,它漲潮一定漲到一個高度,煺潮也一定煺到一個低度,它不會超過這個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本經後面所講的五十八戒。五十八戒就是諸佛菩薩的限度,他不會超越的。第十「普受大雨無有盈溢德」。它能容,再大的雨它可以容,海不會漫起來,它能夠承受得了。這就是講一切法在真如本性當中,就像那個雨落在大海裡面一樣,不增不減。所以有這十種德。此地是總括起來講,經文裡面總括起來,總而言之,淵深廣大,包含萬物,無德不備,無相不現,流出一切,融攝一切。
底下更舉實例來說明,就是千釋迦。千釋迦是應身佛,報身佛變化的,千百億釋迦又是千釋迦變現的,所以依報正報無不從此華藏世界盧捨那佛心海中流出。無有一法不是從一真法界,盧捨那佛就是報身佛,由報身佛心性當中變現出來。要問為什麼變現出來?這裡頭有無量的因緣,如《華嚴經》所說。「此上二節」,前面我們所讀的這一節以及上一次我們所讀的一節。「總答因果二問」,下面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歸納,「問何等因,即最初悟此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為因」。最初悟就是始覺,真正覺悟了,覺悟心地法門。光明是智慧,金剛是比喻這個智慧的堅固勐利。寶戒,這個戒就是行,就是我們的行為,這種行為之可貴就像世間的珍寶一樣,為什麼?這種行是以智慧為基礎的行為,我們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是以般若智慧為基礎,不是感情用事,這是諸佛如來的修因。你們今天的行為都是依感情不是依理智,此地不但是依理智,是依金剛般若,所以我們中國禅宗自五祖以後都是用《金剛經》印心,你在此地能看到。菩薩用的是什麼心?金剛般若,是依這個心。
「問何等緣,即依法修行三十心十地為緣」。緣是助緣,因是親因,親因是金剛般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戒、就是寶戒。由此可知,本經前後兩卷是一體的,前面講的是心地光明,後半部講的是金剛寶戒,兩個是一不是二。在緣上講就是依照這個理論與方法修三十心、修十地。三十心怎麼修?三十心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用這三十心去修後面的五十八戒(十重四十八輕),用十地的心去修十重四十八輕,要把心與戒合而為一。換句話,那個戒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一定是用我們金剛般若智慧的心,遵守佛菩薩這個戒法,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將這個變成自己的生活。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心行都變成自己的生活,你就成菩薩了;你修三十心你就是三賢菩薩,你修到十地你就是登地的菩薩、就是地上菩薩。
我再告訴諸位,你要依照這個方法修三賢位念佛求生淨土,這事一心不亂,方便有余土有分;你要用十地心來念佛,那你就是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可見得這部經對我們修學是多麼的重要,前面都說過,只在善於用心,我們要不會用心,這個佛號念得沒效果,要會用心,你要會用心你在生活上所顯示的活活潑潑。學佛是最怕錯用了心。
第三「問何等果」,什麼樣的果報?「即成等正覺為果」,等正覺是成佛。「問何等相」,成了佛是什麼樣子?「即依正莊嚴,二報為果相也」。依報正報的莊嚴,諸位讀《華嚴經》,在《華嚴經》裡面看到,《華嚴經》前面的十一卷,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那是講成佛的樣子。古人說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換句話說,不讀《華嚴》不曉得成佛的好處,當然你也就不曉得學佛的好處。因為我們讀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乃至於小本《彌陀經》裡面,經文雖然是略而不詳,可是我們如果要是讀到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你就看到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你才曉得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段。
(第十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2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一頁倒數第二行,科判第三段「別明果相」。在這一段裡面又分為兩個小段落,第一個是「從體起用」。我們翻過來看經文:
【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
這段經文是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緣起。佛所說的這些言語句句都是意在言外,我們千萬不要把這些句子看死了,那就錯誤了。愈是大經的經文幾乎都是講的表法。註解裡面講的「上」就是以上這段經文。「總示果相,明依正之體」。這一句話就說明我剛才講的,這段話是講整個世界的緣起。
「此別示果相,明依正之用也」,有體當然就有用。『其臺』,這個「臺」就是指「大香水海中之一大蓮華」。這段經文很難講,為什麼?我們驟然觀之類似神話,佛經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非常符合近代科學的發現,像這一段這些科學家一看就會搖頭,這哪有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要明白佛說話的義趣,就是他的含義。蓮花在前面說過,它是代表因果同時,代表這個意思。佛在大經裡面講我們這個宇宙的形成是無量的因緣,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時,蓮花代表這個意思。「大蓮華」是指整個的宇宙,整個的宇宙就是因果同時,正如同佛經裡面所講「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是取這個意思。我們明白這個意思,那現在這個科學觀也符合了,我們今天確確實實看到這個世間因果是同時的,而且因果非常的復雜,所以要曉得蓮臺是取這個意思。
佛法常常用蓮花表法,蓮花除了代表因果同時之外,還代表染淨俱離,都不執著。蓮是生在水裡面,它的根在泥裡頭,泥是代表六凡法界,泥的上面是清水,水是代表四聖法界,這就是十法界;而這個花是開在水的上面,這就是四聖六凡它都不染,所以它代表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你在一真法界裡面起了一念分別執著,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如果你離了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十法界塬來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與十法界是同時的,並沒有隔離,沒有隔離是同時的。所以諸位如果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依據這個觀點來看這段經文,這就好懂也不難講了。
這是講蓮臺,但是這個蓮臺就是講大香水海,香水海都是比的心,比的心性。心性,經上常講五分法身香。大香水海就是代表心性起用,心性起用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華中有一蓮臺,臺上有一佛」,這個起用是愈變愈多,愈變愈復雜。諸位也許要問為什麼會這麼變?這裡面告訴諸位沒有塬因的,如果要有塬因那就變成真的,沒有塬因。正如同我們晚上作夢,如果我們夢醒了,你再去追究我為什麼會做這個夢?夢裡頭這個境界是自己心變現的,這個大家是沒有問題的。為什麼會變現這些?這些境界是次第變現的還是同時變現的?跟諸位說有次第、有同時,次第不礙同時,同時不礙次第。譬如說你在作夢,夢裡頭塬先沒有這個人,以後這個人來了那就有次第、就有先後!這跟我們現前的世界、宇宙是很相似的。所以變現是有同時也有次第,正是《華嚴經》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障礙的法界。
再就說我們這佛法的緣起,根源從哪裡來的?從盧捨那佛來的。我們就不講那個大的世界,我們就在這個世界,與我們最親切的、最有密切關係的從這說起,那就是華藏世界,從這裡說起。這個臺上有一尊佛,這一尊佛就是捨那本佛,盧捨那佛。盧捨那佛是報身佛,《華嚴經》前面也跟諸位說過,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報身、應化身是一而三,三而一。這裡面最難體會、最難明瞭的就是所說的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自己,這很難懂。法身是我們的本體,禅家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不是別人是自己!報身佛還不是別人,還是自己,這個東西難懂。
法身、報身是真我、是自己,現在我們不得受用。我們沒有報身。好,等到你很勤苦的去修鍊,我們說念佛法門,你念到理一心不亂,破了無明,證得法身,法身、報身都證得了,到那個時候證得怎麼樣?塬來就是自己,才恍然大悟!沒有證得的時候不覺悟,證得之後塬來就是。什麼就是?現前這個境界無有一法不是,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開導的「一體三身佛」,法身周遍,報身圓滿,應化身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凡夫的確是迷失了自己。佛法求的是什麼?求的就是恢復自己的神智,恢復自己的清醒,所以古德常講要破迷開悟。我們現在迷失了自己。學佛無非是破迷、是覺悟自己,覺悟了自己就叫做佛,迷失了自己就叫做凡夫。迷的是什麼?迷的是自己的一體三身,悟的是什麼?悟的還是自家的一體三身。我們再繼續往下面看。
「臺即捨那所居華臺,乃本跡佛身依報國土也」。這就是講的華藏世界,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這個大宇宙。「其本華臺,周遍有千葉圍繞」。本是講的根本,千葉是講的小世界,拿我們今天來講是星球。當然他這個境界比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銀河系還要廣大,這個銀河系裡面就有許多星系圍繞,而星系裡面又有許多星球圍繞,這是與我們現在天文學家所發現的宇宙非常的相似。這個地方的「千」是講得多,不是一個定數,諸位一定要記清楚。
「而每一葉為一世界」。一葉就是代表一個世界,它用「千」因為佛家常常講大千世界,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因此這個「千」不是一個數字,是表法的意思。在這一個世界的結構,星球多少也不一定,你看我們現在所在太空當中發現的銀河系,有的銀河系很大,有的就小,這個當中差別相當之大,但是只要它好像一個銀河系,我們就叫它一個大千世界。所以它不是一個定數的,這裡面都是比喻,所以佛在經裡講世界是無量無邊,怎麼只一千?無量無邊。每一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裡教化,所以佛也是無量無邊,這就是「故成千世界」。
「此顯本跡依報」。本是什麼?本是我們的本體,清淨法身。跡是什麼?跡就是報身跟應化身。佛有報身是智慧的報身,我們凡夫也有報身叫業報之身;你造業,造的業就要受果報。凡夫也是報身,業報身,如來是智慧報身,他智慧圓滿了。諸佛如來有千百億化身,凡夫也有千百億化身,可惜你不知道,幾時你覺悟你就知道了,你就可以親自證得,塬來自己乃至於一切眾生個個都具足了一體三身。
「又現為跡佛依報之世界」。跡是講體用,用是從體而起的,從體起用。這個從體起用有很多、很多個層次,譬如我們講到最根本的真如本性是體,八識是用,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八識,八識從哪來的?阿賴耶識從哪來的?從無明變現出來的,無明從哪來的?無明是迷失本性來的。所以阿賴耶識是真如本性的從體起用,七轉識又以阿賴耶識為體,從阿賴耶識又起作用就變成七轉識;再以七轉識為本體,再起作用就是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本跡、本跡不知道有多少層次,這裡頭體用相當復雜,所以才用大蓮花來做代表,代表無量的因緣。所以到我們眼前這個感官的世界裡面,那就是已經復雜到了極處,不知道是多少番的本跡起用,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
就好像一棵大樹一樣,樹的樹根、樹干這是本,起了一個枝條,起用了,依它而起的,起個枝條,這個枝條又起一個小枝。它的本是這個枝條,它又生了一個枝條,這個枝又生橫枝,枝枝葉葉不曉得生了多少。但是不管生多少,總而言之,一個根本所生,一個真如本性所生。但是在葉子裡面你要曉得,距離你這個本體不曉得是多少層次。如果要那麼簡單的話,諸位想想修行證果菩薩還要什麼五十一個階級,那不要了!他之所以有五十一個階級,就是說明這個枝枝葉葉、枝枝葉葉不知道有多少。我們今天就在枝葉上,所以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再到等覺,等覺就到了根本,是這麼一種現象。
下面講的「跡佛」就是我們現在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化為千釋迦』。釋迦牟尼佛同名同號的好多好多!世界太大,同名同號的很多。我們看看台北市這個小地方,你們把電話號碼簿翻開來看看,有好多同名同姓的他不住在一個地方,姓名都相同。同名同姓的很多,現在我們的姓名條例是一個地區,在這一個區(是一個區公所裡面)住得很近,如果姓名都相同可以改。我們館長住在木柵區,她的名字韓英就有四個人相同,三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她是女的,四個人相同,所以她把名字改了。她加了個金字邊,音還是一樣,字不一樣,她改了。
十方世界眾生無量無邊,佛菩薩告訴諸位沒有名字,不像我們每個人要起個名字,佛菩薩沒有名字,佛菩薩是以智慧、德能上建立名號,他的名字是這麼來的。他教化這一個地區是從教化功德上建立的名號。娑婆世界的眾生我們今天仔細去觀察觀察,確實是如此。第一個心理缺少慈悲,雖然嘴巴裡頭講的慈悲,真正人家有苦難現前的時候不肯援手,不能捨己為人,平常說得都很好聽,我們要捨己為人,到時候還是自私自利。第二個大毛病就是心裡面還是一團亂七八糟,亂糟糟的,心不定。佛在這個地區教化這些眾生就針對這兩個大毛病,所以他的名號就是教學的宗旨。
像我們的本師他的名號叫「釋迦」,釋迦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能仁。仁慈不錯他能做到,他不是口裡說說仁慈,他是真正能仁,他自己做個榜樣、做個模範給我們看。所以你去看經典,看釋迦牟尼佛的《釋迦譜》,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佛待人真慈悲,絕對沒有一點架子。佛看到老年人馬上就去扶他,看到老太婆穿針的時候,她眼花穿不進去,佛馬上接過來替她穿針,看到人家挑水挑不動,他馬上接過去幫忙。真慈悲,他不是嘴裡說的,他真做到了,所以這個名號就叫釋迦。「牟尼」是寂默。寂是清淨的意思,所謂在一切境界裡面一念不生,他這個心多清淨。不是境界不現前,境界現前,境界現前裡面不起念,不起念跟諸位說明白是不起妄念,不是沒有正念,如果連正念都沒有,那就不是佛法,有正念沒有妄念。
什麼叫妄念?妄念是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叫妄念。正念是什麼?正念是眼前一切的受用了了分明。眼能見,你看得清清楚楚,這是正念;耳能聽,聽得明明白白,這是正念;舌能嘗味,意能知,六根都起作用,六根起作用這是正念分明。我們再具體說明什麼叫妄念?貪是妄念,瞋恚是妄念,一切受用當中他起了貪心,這是妄念。受用不是妄念是正念,譬如我們穿衣吃飯這是正念,到時候吃飯,這是正念,肚子餓了吃飯是正念。要講求什麼樣的口味,要講求什麼樣的烹調,做得不合口味就不吃,這叫邪念。色香味是不是要講求?是要講求,講求裡頭沒有貪,講求裡頭是一種藝術的境界,這是對的,這是正念。這裡面的區分就在貪瞋癡。我色香味做得很好,供養大眾,叫大眾生歡喜心,這是正念。我供養大眾,叫大眾贊歎我,我在這裡頭得到一點好處,那就錯了,那就是邪念。
簡單的說凡是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的,這都是正念,凡是起心動念為自己的都叫邪念,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都讀到過的。邪、正之分可以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概念。諸佛菩薩起心動念都為眾生,絕對不會有一念為自己,這叫菩薩,這叫覺悟之人。現在覺悟的人少,塬因在什麼地方?都被名聞利養迷了,被這個東西迷了。所以現在在全世界我所到過的地區,我所見過的地區,沒有僧團,包括我們自己這個圖書館都不是正法道場。我們在此地講的這個經是正法,我們的道場不是正法,全世界都沒有正法。
正法道場是什麼?我們身上一文錢都沒有才行。你看每個出家眾他身上都有些錢,那是他私人的,這就不是正法道場。正法道場你們看看,不要說是比丘戒,沙彌十戒「手不捉金銀生像」,生像是指的錢財,你手上要有錢財就不是正法道場。正法道場這一些財務是什麼?是常住的,你有受用,不能認為你私有,點滴歸公。我們沒有衣服,常住拿錢給我們做衣服;我們生病需要醫藥,常住供養醫藥,絕對沒有私財的,這是正法道場。諸位想想你今天走到哪個地方能找到一個?哪一個出家人身上都有錢,甚至於銀行都有存款,他的錢財他不會給人,難,太難、太難!
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最初組織的僧團在鹿野苑。鹿野苑佛領導五個弟子(五比丘),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第一次出現的僧團,所遵守的就是六和敬。依這個條件才組成了僧團,佛法才興旺起來,流傳到今天三千多年。所以佛法有佛法的制度,這是我們曉得。今天佛法這麼樣的衰,諸佛菩薩、護法龍天都不來護持,你們一定見怪,我是不見怪,為什麼?諸佛菩薩、護法龍天護持是護法僧團,你這不是僧團,他護持你干什麼?諸位要懂這一個道理。
一個健全的僧團除了必須要遵守六和敬之外,有兩樁事情。第一個就是要遵守羯摩的制度,那就是佛法是民主的不是專制的。羯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現在的意思叫開會。所以佛法的僧團不是聽命於一個人的,不是哪一個要聽哪一個的,大小事情都是開會議決,每個人都要遵守決議。譬如現在傳戒,諸位曉得受出家戒的叫三師七證,這一共是十個資格很老的出家人他們給你作法。作法就是開會,把你召來,你想出家,這個時候羯摩和尚他代表發言,某某人要求出家,我們可不可以容納他。如果大家同意就說成,要說四次,叫白四羯摩。你看我們現在政府大的案件三讀通過,佛法這個大案子就是准許一個人加入僧團,要四讀通過,大家都沒有意見、都承認他可以加入我們的僧團。
寺院要有一個新的人到這個地方來,如果他是來掛單一、二天這沒有關係,一、二天他就走了。在大陸上流水單通常不會超過三天,多半是三餐一宿,他住一晚上,供養他吃三餐飯他就離開了,這是一般的知客就可以做主了。如果要到這地方來常住,那就得作羯摩,就要開會,我們大家對於這個人同不同意他在我們這兒常住。所以什麼事情都是會議決定,這是佛法。
我們今天講民主,三千年前我們佛教裡頭第一個就是實行民主。你們查遍《大藏經》,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說哪一次我說了就算數,有沒有說過?你查絕對找不到這個字樣,大小事情都是開會議決通過,我們大家來遵守,這是僧團。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最初就已經把這個模式做出來給我們看。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之後,發展為叢林,將制度變相成了中國叢林的清規。這個清規就是適合於中國這個地區一種新型的制度,但是它的精神絕對保持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塬始的精神。所以寺院裡面的住持是大家選舉的,每一年選舉一次,他的任期是從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臘月三十總辭,住持帶著他大小執事總辭,馬上開大會再選新住持。先選住持,住持選出來之後,住持提名執事,提名也是要叫大家統統通過的,所以它是民主制度!你看幾千年來中國社會是帝王專制的制度,但是在佛門裡面所實行的是民主制度、是選舉的制度,所以你要不如法哪有護法神來護持?如果真正能如理如法,諸佛歡喜!護法神一定護持。
「我即捨那自稱,揀非權小凡外之我」。這是報身佛的自稱,是真我不是假我。「我」這個字在佛法裡面定義有主宰的意思、有自在的意思。民主制度裡頭的確有自在、有主宰,個個人都可以做的,都能得自在,不是某一個人統治某一個人。所以在專制的時代我們都稱為王,為什麼?王自在,他是統治者,別的人不自在都要受他的約束,都要聽他的指揮,他多自在!所以報身自在,報身能現,十法界莊嚴是所現。
「此顯本跡佛身,又化跡佛之身,現為跡依界中教主」。現就是示現、變現,變現為跡依報世界當中的教主,就是指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此一一界中佛,皆捨那化身,故曰我化為千釋迦」。這個意思我們在課誦本上也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說的這樁事情。我們也曾經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你就曉得阿彌陀佛是什麼?阿彌陀佛也是本佛所現的跡佛,而是一切跡佛所依之根本,所以稱為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名號統統都念到了,全都包括了;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即一切諸佛的總名號。因為佛是覺的意思,而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是無量佛!無量無邊諸佛這一個名號是不是統統都包括了?全都包括了,一個也不漏了!好像我們稱全國同胞們,都包括了,這是總名號、總代號,沒有一個漏掉。阿彌陀佛就好比我們稱全國同胞們一樣,一個意思。阿彌陀翻成中國是無量,阿彌陀佛就是無量佛,所以要曉得這個意思。
『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依每一個星球,只要這個星球上有有情眾生居住。我們現在在天文學裡面發現有很多星球沒有眾生居住,沒有人住,那是我們肉眼所見的,其實有沒有眾生?很難講,有許多的眾生不是我們感官所能夠發覺的。譬如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人鬼雜居,這是大家都明瞭的,有些人真正見到鬼,有些人沒見到。你們同修們當中,我上一次是拜託了一下,但是沒有反應,我今天在重說一遍。就是我們這個月的十五號,八月十五號聯合報地方版,台北縣的地方版有一段新聞,聯合報上登了,就是海山煤礦他們死的那些礦工,那些鬼搭計程車。有好多個鬼搭了好幾輛計程車,報紙上登了這麼一段新聞。計程車載了帶到他們家裡去,到了目的地再一看車上人沒有了,再看看家裡,家裡供的那個超度的牌位相片一看就是那個人,搭車的就是那個人,所以計程車就問他們家裡人收錢。有些家裡人錢給他,給他個紅包,計程車把錢煺還,紅包收起來取一個吉利。當中有一個司機去問他收錢,他家裡人不承認,說他說鬼話,還鬧到派出所。不是一輛計程車,好幾輛計程車。
人鬼雜居!我們沒有見到,不能說見不到就是沒有,真有這些事情。所以希望把這個報紙剪下來,以後我們再印《冥報記》就把這一段東西附進去。這是近代的、現代的,報紙上登的大家都曉得。還有是哪一位告訴我,我有一天坐計程車司機告訴我,他說那個事情就在他們家附近,他就住在那個旁邊,他說是真的一點不假。見到鬼的人真有,不是一個人、二個人見到的,許多人見到的。
月亮裡面沒有人,太空人登陸月球了,有幾個法師來問我,他說月亮裡什麼都沒有,我們以後還要不要念月光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住在月亮裡面,肉眼凡夫看不到,怎麼會沒有?只要是一個星球它就是個世界,它裡面必定有眾生依止;就是住在那個地方,不是肉眼凡夫能見到的。我們眼睛見不到、耳朵聽不到就說沒有,那未免太迷信。奇奇怪怪的事情是真有。我們道場有一次法會當中照的照片有不少同學看到的,洗出來之後有十幾張照片裡面有東西,好像是孔雀的羽毛一樣,沒法子解釋,絕對不是這個鏡頭的灰塵,絕對不是的,從來沒有過的,只有那麼一次有十幾張。我們這個底片拿到照相館裡去鑒定,沒有辦法,找不出毛病出來,確實是有,這些我們一定要相信。
「後就一下」。這就是經文裡面的第二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就是講這一段文下面「顯跡依土,又化為跡跡佛身依報國土也」。這就是我剛才跟諸位所分析的,枝葉裡頭再生枝葉,由那個枝葉又生枝葉,無量無邊,這個演變是同時跟次第都不相妨礙。「言後就一葉等者,即千葉中拈最後一葉而例言之」。這在無量無邊本跡因緣裡面取一個做例子,而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近取比喻我們才容易明瞭。
「又現為百億之華,每一一華,為一一世界,故有百億世界」。這是講到我們娑婆世界。一一世界是講的小世界,我們是一個小的單位世界,所謂是一個須彌山,這是一個單位世界的中心。由這個單位世界這個經上說的它有四大部州、有八中洲,還有許多小洲圍繞著這個須彌山,為一日月所照,這是一個小世界,很像我們現在所講的太陽系,這麼一個星系。經上說像這樣一個小世界有一千個聚集起來,我們就稱作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為單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再稱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就是一尊跡佛的教化土,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娑婆世界。所以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就是一百億,所以這一個世界裡有多少個星球?有一百億個星球。這個百億也是取它的數量之多不是定數,諸位一定要記住它不是一個定數。因為每個大千世界的星球多寡數量不相等,有的世界很大,有的世界很小,所以這個百與千都是取一個圓滿的數字,這個大數裡頭有圓滿。《華嚴經》用十來表法,十是小數的圓滿,百千萬億是大數的圓滿,取一個圓滿的數字不是定數,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底下解釋什麼叫做「須彌」,「梵語須彌,此雲妙高」。須彌山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妙高。「以眾寶所成,出過諸山故」。這些諸位要曉得它的含義都是表法,都是取的表法。須彌山它的體是眾寶所成就的,它高大,高出一切的高山,在一切高山裡頭它是最高的,所以稱之為妙高;妙是講它的體,它是四寶所成,高是講它的高大。所以在一個地區裡面,這個地區裡頭最高的山都可以稱為這個地方的須彌。像我們這個台北市以七星山最高,七星山是台北市的須彌山;如果說我們地球上,我們地球上大家曉得喜馬拉雅山最高,它是地球上的須彌山,它取這個意思。
此地所講的須彌山是我們這個單位世界的須彌山,是不是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恐怕不在,因為要講到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講不通。所以我們這個地球很像是這個小世界裡面的一個星球,這個世界包括了許許多多的星球,有些星球裡面有佛法,有些星球裡沒有佛法;有些星球的眾生福報很大,有些星球的眾生的福報很小。所以佛在經裡面講北俱盧州眾生的福報就很大,壽命也很長,福報很大,但是他那個裡面沒有佛法,因為每一個人都享福都享樂,他沒苦,所以他不相信佛法。因此韋陀菩薩護法你們看常說的三洲感應,四大部洲為什麼三洲感應?因為北俱盧洲沒有佛法,他不到那邊去,所以只有三洲感應。
「每一一須彌山,有一一日月繞須彌盧」。這個須彌盧就是須彌山的本音,梵語的本音,梵語的本音新譯須彌譯作須彌盧,所以這是梵語的完全的音,我們稱須彌把尾音省掉了,好像我們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有的時候稱般若波羅蜜,那個多省掉了,這是尾音。我們稱菩薩實際上它的具足音是菩提薩埵,我們把尾音省略掉稱菩薩,須彌盧就是須彌具足的這個音,具足的音。
「故有百億日月,每一一日月,一日一夜游四天下,故有百億四天下」。這個四天下就是我們常說的四大部洲。「每一一四天下,有一一南閻浮提」。南閻浮提就是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世界,稱之為南閻浮提眾,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地球。在古印度我們這個地球就稱之為南閻浮提,這是印度話,而我們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叫地球,這沒多少年,發現這個地是個圓的以後才稱為地球。在從前沒有這個名詞,古今中外都沒有這個名詞,這個名詞是隨著科學進步而發現的,我們稱為我們居住這個地方叫做地球,從前古印度人稱為南閻浮提。
「梵語閻浮,此雲勝金」。閻浮提是印度話,它是什麼意思?它是種非常殊勝的黃金,非常好的金,這個名字是從這兒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我們這個地球上大概是在很古老的時候有這種樹,這個樹的汁流出來就是黃金。「以樹流金汁,河出金沙」,這個汁流在水裡面就變成金沙。這是講在我們現代大概在全世界研究植物的還都沒有發現,可能這個樹已經沒有了,早就在地球上絕跡了,但是在地球過去那不知道是多少億萬年前一定是有這植物。因為這個樹太好了,而且這個地方有這種物產,把它稱作閻浮提,從樹得名的。
「百億菩薩釋迦者,此又顯跡佛之身,而又現跡跡佛身,即千釋迦,一一化現百億釋迦為當機故」。這是講到現前這一會,講到《梵網經》這一會。這一會是佛在大梵天宮所講的,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這經題裡面跟諸位介紹過。說經的這個人是報身佛,聽經的是應身佛,佛講給佛聽,所以這個法會也是非常的特殊,非常的希有,聽眾是諸佛如來。
「故雲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等,此總結顯如來婆心,示現受生,出家成道,轉法輪度眾生義」。這幾句話我們要特別留意,諸佛如來之所以如是的示現,目的在哪裡?救度一切眾生,目的是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真正看出來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苦口婆心。婆就是老太婆,老太婆很慈悲。人到了老年,他自己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對人生的體驗有相當的深刻,所以他對年輕人有莫大的期望,真正的愛護。所以經典裡面常用「婆心」取這個意思。「示現受生」,他可以不要來生的,他在這個世間示現,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不是業報來投胎的,乘願再來示現出家、示現成道。其實佛在這個經上跟我們說過,他到這個世界上來成佛,這一次是第八千次。他早就成佛了,第八千次的再來。還是要做出個樣子,不做出這個樣子大家不相信,還是要做個樣子,示現出家,示現修行,示現參學,還要把這個修行過程表演一番給我們看。「轉法輪」,就是自己學問成就了,智慧圓滿了,再去教學。轉法輪就是教學,度眾生是成就眾生,幫助眾生成就眾生。
「一一釋迦,皆示現八相成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是這樣的示現,其他星球上那一些諸佛在他那裡大概都是大同小異,也都是這麼樣的示現。「皆不離菩提樹,而昇四王忉利,乃至梵天」。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得非常的清楚,釋迦牟尼佛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根本法輪,就是講《華嚴經》。不離菩提樹而生忉利天,不離菩提樹而生兜率天,我們現在都看到了;不離菩提樹而生他化自在天,這都看到的,這是示現的什麼?事事無礙。乃至梵天就是大梵天,這個大梵天是第四禅的大梵天,前面經文上讀過摩醯首羅天是色界天頂。因為這一次法會是在摩醯首羅天宮裡面開的。
「皆說捨那所傳心地法門」。無有一尊佛不宣傳、不弘揚這個菩薩心地法門,因為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先要建立菩薩的心地,換句話說,這修學法是從心理建設做起的。「皆放身光,鼓動人天」。放光現瑞是動人心弦,眾生一看到放光,放光動地,他的警覺心提起來了,佛一定有重要的法門要宣說,有重要的開示要給我們講,大家就特別的注意。「故曰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也」。真正是所謂佛佛道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例外的。這個十方三世一切修菩薩行的人,他們心理雖然是無量無邊很復雜,可是期望的目標大致是相同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應該怎麼樣去修學菩薩心地?所以大家都有這個疑問,諸佛都有這樣同樣的開示,我們的本師釋迦是如是。
「其余九百等者,上拈千華中,一華示現,千佛中,一佛」,一佛是心,「示現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又作雲何,其一華一佛,既如是示現,則余九百九十九釋迦依正,亦皆各各示現,乃至請問心地法門,亦復如是,無二無別」。這就是具體給我們說出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佛佛道同。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三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3
請掀開經本七十六頁第二行:
【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捨那佛。】
這一段經文在科題上所標的是「攝用歸體」。體就是自己的本體,真如自性;佛經裡面常常講的佛性,本性,真心,如來藏,第一義。名稱有許許多多所指的都是這一樁事情,在近代哲學裡面稱之為宇宙萬有的本體。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無有一法不是自體起用,用不離體,用就是體,這就叫做攝用歸體。這一段註解裡面說「此捨那」,就是盧捨那,「知凡小不能通達即體之用」。凡是指凡夫,小是指小乘,凡夫、小乘不能夠明瞭、不知道宇宙一切萬法是即體的大用。如果真正明白即體之用,這叫真正開悟,真正悟入。不曉得,「而謂實有本跡應跡之分」。由此可知,這個經論就是常常講本跡。譬如盧捨那是本,千釋迦是跡;千釋迦又是本,千百億釋迦又是跡,那叫應跡,其實是一樁事情,佛這種說法都叫做方便說。「故言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之化身,千釋迦是捨那之化身也」。
「上其臺等」。這個「上」講前面,前面一段經文裡頭所說的「是明從體起用」。這一段是講「攝用歸體」,從體起用是「即體之用」,攝用歸體是「即用之體」,這就說明「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與用是一不是二,所以「體用不二」。如果對於這個境界要真正能有所契入,可以說許許多多這些枝節的問題全都解除了,曉得什麼?萬法一如!絕對不會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為什麼?曉得一切法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方諸佛是即體之用,我們現在哪一個人,哪一個眾生,哪一樁事情又不是即體之用?真正是大用無方,這才真正心開意解得大自在。一切法裡頭不再有執著,不再有分別,曉得什麼?曉得一切法是一體,他享福就是我享福,他受罪就是我受罪,是一不是二。十法界是一,盡虛空遍法界還是一沒有二。
「故曰吾以為本源」。本源就是講的本體。「名為盧捨那佛」。盧捨那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淨滿。淨就是清淨心,滿是圓滿,什麼時候清淨心圓滿?必須把這個體用是一不是二徹底悟入,真正的通達明瞭,你的心就圓滿清淨,不會在心地裡頭起一個念頭,起心動念了。換句話說,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面,你再沒有得失的觀念,人才真正得大自在,稍稍還有一點得失的念頭就不自在。這上面是「廣答果相竟」,下面說因相。
因果,佛法裡頭常常將果放在前面,是幫助我們起信,鼓勵我們修學,讓我們一看到這麼樣殊勝莊嚴的果報,我們才起仰慕之心,才生起修道的這個念頭。這是真理!我們在此地讀到、聽到了,這都是道聽塗說,為什麼?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在利害當前,還是有選擇,還是有得失;換句話說,這不是我們真正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還是凡夫不是聖人。真正入了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確確實實是自己的境界,你是聖人不是凡夫。下面是「廣答因相」,因相就是教給我們怎麼樣去修因,這底下就非常非常重要。
【爾時蓮華臺藏座上盧捨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
『爾時』。就是前面將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本跡遍現攝用歸體」這個時候,其實這個境界就是我們眼前的境界,這是真實的境界,也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或者像八十經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上面是講的一真法界,是講的實報莊嚴土,是講的常寂光土。說的這個時候,『盧捨那佛,廣答』,「廣答」就是詳細的說明。因為在前面是屬於略說,略答。他老人家講了他是「百劫修行心地」,這是前面說過的,他到底修的什麼心?什麼地?如果我們要不把它搞清楚,我們在修學就無從下手,所以下面這是詳細來給我們解釋他修的是什麼心、修的是什麼地?
底下這一段「釋心地名」。解釋心的名稱,地的名稱。這裡面一共有四段,這四段在科判裡面列得很清楚。我們現在看第一段,第一段就是解釋十住。十住的前面還有十信,十信通常把它略掉,因為十信他還沒有地位;換句話說,他還沒入門。到「住」,這就是入門了,所以從這個地方講起。好比我們讀書,小學、中學這個不算,為什麼?他還沒有學位,不能算是一種成就,大學畢業他得了個學士學位。十信位的菩薩就好比是小學、中學,還沒有地位,十住菩薩開始有了學位,所以從這個地方講起。
【諸佛當知。】
這個經是盧捨那佛為『諸佛』所講的。
【堅信忍中。】
此地是字字句句都重要。
【十發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這是十住菩薩所修的心,一共有十種。這十種有次第、有圓融,圓融就是同時的,從初住到十住都是修這個十心,這是圓融。在每一住裡頭他有偏重,初住菩薩修這十種心偏重在捨心上,他真能捨,真能放得下,初住菩薩;不能捨,放不下那沒入住。諸位請看註解,註解裡面講得詳細。
「此釋十住心,名德位也」。此是指這一段的經文,是跟我們解釋十住菩薩心的名稱、德相以及他的地位。「諸佛當知」,這不必說就是指的「千釋迦」,盧捨那佛的應身。「千百億釋迦」又是千釋迦的應身,應身之應身。千百億釋迦還有沒有應身?還有。無量無邊的應身示現在四聖六凡法界之中,普度一切眾生。佛菩薩再來的人多!可惜我們肉眼凡夫就是當面也不認識。「今為當機」。這個當機是諸佛。諸佛為當機,報身佛來給他說明。
「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者」。先解釋這兩句,這兩句《地持經》裡面說「十住、十行名種性住」,這是說明他們的地位,二十個位次,十住、十行這二十個位次都叫做種性住。種是什麼意思?種是種子,「有發生之義」。性是什麼意思?「性為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我們簡單的跟諸位說明,種就是我們通常講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或者說我們心裡面的印象、習氣,這都是種子。種子隨緣,能隨緣現一切相,它起作用。譬如我們煩惱的種子,凡是在順境裡面隨緣,隨順境之緣起歡喜、踴躍、高興,這隨緣;在逆境裡面瞋恚、嫉妒、障礙,他就生這些,這都叫隨緣。雖然他隨緣,他的本性不變,所以大經裡面說「煩惱即菩提」。
怎麼說煩惱即菩提?因為煩惱的本性跟菩提的本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性不變,種子隨緣,就是相跟作用它隨緣,體不變。在唯識裡面我們就看得更清楚,像《百法》裡面常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各有四分,這是我們常常讀到的。這四分就是「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自證分是本體,它不變。五十一個心所的自證分是一不是二,八識的自證分也是一不是二,心心所的自證分是一個自證分,但是見分就不一樣。八識的見分不是第七識的見分,七識的見分不是第六識的見分,所以見分與相分各個不相同,那是什麼?那是種子隨緣。
自證分是本體就是本性,它是不變的,它是不改的,不改就是不變。所以要曉得我們的真如本性成了佛是那個樣子,墮在阿鼻地獄還是那個樣子,絕沒有改變。可是相跟作用就大大的不相同,就有很多的變化,這叫做「種性住」。可見得這個種性住並不怎麼高明,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他是在這個境界裡面,但是比凡夫、比二乘高明多了。凡夫沒有這個境界,凡夫迷失了本性,所以隨緣隨變;二乘人還是迷失本性,他不變不隨緣,所以都沒有能夠得到解脫,都沒有能夠證得自在。唯獨菩薩初入這個境界,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他入了這個境界,他能夠隨順一切緣,正像《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在天堂跟地獄他是平等的享受,為什麼?他不取相,天堂的樂相他不取,地獄的苦相他也不取,他都不取;天堂的樂受他不動心,地獄的苦受他還是不動心,所以他那個境界叫「平等一味」。這個平等一味就叫做一真法界。
所以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十法界?有,一真法界裡面有沒有六道輪迴?有,有這個相。但是覺悟的人他是平等一味的感受,不是沒有這個相。不像我們凡夫隨著這個境界變,樂的境界有樂受,苦的境界有苦受,他取相,他動心。菩薩那個本事之高,他就是不取相不動心,那就入了初住。能夠真正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堅信忍中」。
下面說明「以初住位,即中道種成就,安住其中,無有煺失,數數增進,故名種性住」。這些地方我們都要特別留意,這都是我們真正修學的處所。初住菩薩的境界就是到了中道種成就,中道是不偏,他能夠守住中。底下講「安住其中」,就是安住在中道上,他不偏有也不偏空。諸位如果要問怎樣才能安住中道?你要把一切分別、執著都斷了,這個心就是在中道上。你執著空,落在空這一邊,二乘人,四空天執著空;凡夫執著一切都有,分別執著一切法都有,落在有一邊,都不是中道、都不能夠見性。所以到初住菩薩這個時候才真正契入了中道,空、有兩邊都不住。
這個空有兩邊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相對的,把相對的離開就是中道。相對離開絕對,絕對跟相對還是兩邊,絕對是一邊,相對是一邊,古德所說「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那才叫真正的中道。這是初住菩薩的境界,他住在這個中道裡面他不煺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一般修行偶爾也有這個境界,但是這個境界現前不能夠保住長久,沒有多久他就煺心了,這不是菩薩的境界。菩薩境界,一入這個境界他永遠不會煺失,他只有再往上提升,他不會後煺的,這才叫種性住的菩薩。所以種性住菩薩裡面包括了二十個位次,十住、十行。
「璎珞經雲,三賢十地等妙諸菩薩」。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叫三賢位。十地,從初地到十地。等是等覺,妙是妙覺,妙覺就是如來的果地。這些菩薩可以分為六個分位,「各具性、觀、慧、堅、忍五法」,每一位裡面都具有這五法。「每一法隨六位分為六種」。現在我們看十住位,「十住位於六性中,此名習種性」。「習」是在學習,「習學,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故」。底下這些註解都是最重要的修學綱領。
我們要想成就,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功夫,譬如像我們一樣念佛,念佛是一種手段,通常我們講修行,修覺正淨,這個覺正淨是總綱領,怎麼樣才能夠達到真正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菩薩六位五法就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真正的去學習,學是去求學,習是實習,要在生活當中把你所學的都做到。開頭學什麼?學空觀,萬法皆空。古德跟我們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世間沒有一法不是空的,沒有一法是你自己的,你要認為有一法是你自己,那是你迷惑顛倒。
前面我跟諸位說過,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因為我們這個身體,譬如坐在這個地方坐了一個半鐘點,一個半鐘點我們這個身體裡面細胞新陳代謝不知道換了多少,哪個細胞是自己的?是自己的就不應該會換掉,不是自己的。現在科學家了解,七年是一個週期,七年我們這個身體的細胞舊的一個都沒有了。父母生我們的身從一歲到七歲,八歲那個身裡頭沒有一個細胞是從父母裡頭生的,全部都換新了,到十四歲就第二次又換新了,全部又換新了。七年換一次、七年換一次,要曉得身都不是自己,何況身外之物!真能這樣觀,能作如是觀,能徹底了解事實真相,諸位想想看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放不下?沒有一樣放不下了,還有什麼事情值得去計較?
放不下是煩惱,煩惱障,計較心那是所知障,所以是眾生自作障礙。自作障礙還得自己去解除,因為這個障礙不是從外來的,別人障礙你別人可以幫你解除,你自己障礙自己,只有靠自己解除,諸佛菩薩雖然有無量無邊的神通智慧,他也沒有辦法幫你解除。由此可知,空觀的重要。
「空觀」最重要的就是四念住。我們這部經講,將來到《彌陀經》裡面講到「三十七道品」裡頭還要講。第一個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所以我們今天講苦,苦是正常,你要不苦那你就是再來人,你是佛菩薩再來的,你是個凡夫那怎麼不苦?哪有這個道理?三界統苦。欲界是苦苦、壞苦、行苦都得要受;到色界四禅天雖然沒有苦苦,他還有壞苦、還有行苦;到四空天連這個身都不要了,這真叫高級凡夫,連身都不要了,我們今天所講靈界,精神的世界,他因為沒有身所以他沒有苦苦,他沒有壞苦,但是他還有行苦。所以佛給我們說三界統苦,三界火宅。再教給我們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就是沒有自體。
萬法因緣生,只有緣聚緣散,並沒有實法存在,並沒有實法可得。常常能作如是觀就會開智慧,常常能作如是觀你就能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功夫,看破是真正的學問,所以這個能破見思煩惱,這是第一重的障礙。見思煩惱破了這才能入初住,所以這是講「習種性」,這個在佛法裡講真正的修道人,因為初住是見道位,見道之後才修道。我們現在連道見都沒見到。初住修什麼?初住就修空觀,初住一定斷見思惑,這個時候真正的身心清淨。
「於六觀中,此名住觀」。是六種觀裡面,他就是屬於住觀。「住即安住」,我們講把心安在這個境界上。「謂心會於理名住」,理是什麼?理是真如本性,理是清淨寂滅,也就是我們平常在講席當中常常跟諸位提示的清淨心、平等心,這是理。理是理體,一切萬事萬法都不離這個道理,都是從清淨平等心裡面顯現的,所以萬法一如、萬法平等。在佛法裡生佛平等,沒有高下。佛法裡面所講真平等,體平等、相平等、作用平等,確確實實入了這個境界,這叫做住。觀就是觀照,「謂觀察谛審一切諸法,緣生性空名觀」。觀察,觀察裡面要加谛審。谛是詳細認真的去審查。換句話說,決定沒有看錯,所看千真萬確的事實,這個事實的真相是什麼?一切諸法是因緣所生的。既然是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因為它沒有自體,沒有自性,緣生無性,所以說緣生性空。這就是我們平常講觀照,這個觀照是深一層的觀照。這就是「修習空觀之理」,他的功德能破法執。
「蕩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住觀」。住是心與理相應,觀就是與理相應的心它起作用。在一切境界裡他曉得這個境界的事實真相,這就是三皈依裡面覺而不迷,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不迷失。曉得一切法是因緣生的,一切法當體即空,一切法了不可得,這是覺;認為這一切法是實在的,這是迷,認為一切法是真的、是有的,這是迷。這兩個意思這是有住、有觀,所以稱之為「住觀」。住是講心,觀是講這個心起作用。所以這些名詞裡面的含義我們一定要很正確的理解它,然後再可以把這些理論、把這些方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那我們所修的就是初住菩薩。縱然沒有成就,但是你是向初住菩薩這個方向來修學,修成了那你就是初住菩薩,你就入了三賢位。
「於六慧中,此名聞慧」。六慧前面就是聞思修,這是第一位就是聞慧,「達耳曰聞」。聞就是接觸,我們耳根接觸音聲,這叫聞。六根當中舉一根,眼根接觸色塵也叫聞,諸位要曉得他就用一個字來代表,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叫聞。所以這個字不要把它呆看了,他是用一根來做代表,它代表接觸的意思。「分別曰慧」。分別不是用第六意識,這一點諸位要特別留意到,不是用第六意識,而是用什麼?用耳根的根性,這叫聞慧。像《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楞嚴會上的觀世音菩薩他是什麼地位?就是初住菩薩,就是此地講的初住菩薩。所以我們可以拿《楞嚴經》來作證明,他不是用第六意識。《楞嚴經》裡面觀自在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由此可知,初住菩薩他是捨識用根,所以他一接觸就明瞭。這個一接觸就明瞭這就是智慧,不用分別,不用思考,一接觸就明瞭、一接觸就通達,這叫聞慧。
「因聞中道之理,而生一切無漏智慧」。這兩句說得就更明白,因是講因中,在你修學過程當中常常聽到大乘了義的經論,這一些經論在阿賴耶識裡頭熏習成為強有力的種子,所以根塵一接觸這個種子自然就起現行,一點都不費力,立刻就起作用。生什麼?生無漏智慧。無漏智慧,阿羅漢以上才有,這個智慧裡面絕不附帶見思煩惱。如果要附帶見思煩惱,那就叫有漏的智慧,是凡夫的智慧。決定不附帶見思煩惱,就是這裡頭一點煩惱都沒有,我們今天講純理智,這叫無漏慧。「能了一切法」。了是明瞭,一切法,無有一法他不通達,無有一不法不明瞭,這種智慧叫一切智。「離二邊相,旋轉聞根故」。這幾句話說得更妙,就是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旋轉聞根就是「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才叫聞慧。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這三慧什麼人有?初住以上的人才有,阿羅漢還沒有,阿羅漢有三學、有戒定慧,他還沒有三慧。
「堅信忍中」有兩個意思,先說堅。「堅者,於六堅中,此名信堅」。信是信心,信心真正堅固。為什麼到這個時候才說信心真正堅固?諸位要明白菩薩在這個地位裡心都清淨,於一切法事實的真相他看得了了分明,一點沒錯,他沒有疑惑,他沒有取捨,這一點諸位要曉得。我們在一切法裡取是錯誤,捨也是錯誤,不取不捨。不取不捨就是隨緣,這是《華嚴》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沒有取捨,取捨就動念(就動了妄念)。我們今天得這個身相,這很自然的,你要執著這個身相,很愛惜這個身相,捨不得這個身相,那是取;不要,我要把它自殺掉了,我把自己糟蹋掉,那叫捨,那也錯誤。一切法順其自然,這裡頭沒有取沒有捨,才真正是清淨自在,取捨都不自在。一切法無取無捨,他這個心,信心才堅固。
信就是信心,堅就是堅實。「謂信一切法,皆即真谛,無毀壞故」。為什麼說一切法無毀壞?諸位要曉得到這種地步就像佛在《法華經》裡面所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我們說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我們凡夫看這個相有生有滅,有成有壞,菩薩看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緣聚散,這細胞聚集在一塊現個相,散掉相沒有了,聚那個細胞相在,散細胞相還在。今天科學家證實物質不滅,只有聚散,哪有生滅?好像我們建這個房子、建這個大樓一樣,這個大樓是鋼筋、水泥、磚頭、瓦塊,這一共多少多少把它排列起來,這是個大樓,統統撤掉了還是那麼多。你從物質上去看它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成沒有壞。
所以講一切法不滅、一切法不壞,從什麼地方看?現在科學家裡面講從基本的物質上看。你看塬子、看電子、看基本粒子確實沒有生滅,一切萬法都是這個基本的物質組合的。世間最貴重的金銀珠寶是它組合的,最討厭的那個糞屎也是它組合的,諸位要曉得一樣的塬料,沒有二樣。組合不同你就迷惑顛倒,就喜歡這個,討厭那個,其實組合的基本物質是一樣的,沒有兩樣,這是現代科學家他證明。你看我們佛法幾千年前就說得很詳細、就講得很清楚,那個時候並沒有顯微鏡,並沒有現代的這些高深的數理,在佛的眼睛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一切萬法裡面沒有愛憎,真正證得萬法一如,這個時候的信心才叫做信堅。這個信心堅實,決不會動搖,決不會懷疑。
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無量因緣變現的,我們通常講四緣,那是把無量因緣歸納為四大類,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四大類。每一類裡面都有無量無邊,不是那麼簡單的。真正能夠明瞭緣生性空,自己在一切境界裡心定了,正像《普門品》裡面所講一切恐怖統統離開了。《心經》裡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有的這些憂悲、恐怖在你心裡面掃得乾乾淨淨,再沒有一絲毫疑惑,前途所展現的一片光明,菩提道上從此以後決定不會迷失。
再講這個忍,堅信忍這是三條,「忍者於六忍中,此名信忍,信即信心,忍即安忍,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忍證,以二法合言,名堅信忍也」。這是就忍這一法來說。初住菩薩是信忍,所以這個信心難,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我們過去讀過,《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境界就是初住菩薩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信忍位的境界。菩薩這個時候的心真正的安住在這個境界當中,因為他真正相信一切法都是空、都是寂滅。空無所有,清淨寂滅,對於這個境界他忍可,忍可就是同意佛講這個境界,他為什麼會同意?他自己見到了,這不是勉強的。他忍證,證得這個境界,所以他完全同意佛的看法,完全同意佛的說法,決定沒有懷疑。前面有堅信,後面有忍,兩個意思合起來說名堅信忍。
「堅信忍中」。中怎麼講法?「言此堅信忍中,有十種人」。這十種人統統是堅信忍中的,這就講十住菩薩。從初住、二住到十住,這十種人統統叫堅信忍。由此可知,雖然統是堅信忍,有程度高低不同。雖然程度高低不同,「俱發上弘下化廣大之心」。他們發心是一樣的,都是發大菩提心。四弘誓願就是大菩提心,真正發普度眾生之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真正發這上求佛法下化眾生,菩薩大心。
「趣向佛海,無能煺轉」。什麼力量都沒有辦法障礙他。為什麼說沒有障礙?障礙是外緣,外緣的障礙,緣只能障緣,不能障礙心,連我們世間聖人都明白這個事。「進則兼善天下,煺則獨善其身」,可見得都在境界,進與煺於自己不相干,是外緣。有這個機緣就弘法利生,沒有這個機緣就自己進修。所以古來這些大德哪一個人不是發上弘下化的心,但是個人緣分不一樣,有的人法緣很勝,就是法緣現前他一定要教化眾生,如果不教化眾生那就不是菩提願,那就不是菩薩心。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沒有這個緣分也不能勉強,佛法裡頭絕不勉強。所以法一定要有人啟請,沒有人啟請就是沒有緣,沒有緣怎麼樣?沒有緣閉關住茅蓬、住山,等待機緣成熟。機緣成熟,自然有龍天擁護你下山去弘法利生。
這個因緣早、遲不一樣的,有些法師很年輕的時候法緣就成熟了,像圓瑛法師他二十幾歲就講經說法;像印光老法師七十歲才出來。七十歲以前沒人曉得,他沒有緣,所以他一直就是閉關。他在普陀山藏經樓,他就是管理藏經樓,三十多年都沒有下樓。他在那裡看經、在那裡念佛,到七十歲的時候才有幾個居士到普陀山去朝山,無意當中碰到他,跟他一談覺得他很有學問、很有道德,於是出來之後才宣揚。他老人家給他們寫的這些信就是現在《印光大師文鈔》,寫給他的信,他把那些信在報紙上公開,這樣法師才名滿天下。所以印光大師弘法只有十年,他老人家八十歲圓寂的。七十歲才出山,八十歲圓寂,可是這十年的力量不得了,對我們佛教界的影響,近百年來的法師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這就是說什麼?他沒有障礙,他在機緣沒成熟拼命自己用功夫,機緣成熟了他就發出來,厚積薄發,這個力量不可思議。今天提到印光法師哪一個人不崇敬!
所以修學是沒有人能夠障礙的,這一點諸位一定要記住。不要說我的因緣不好,障礙很多,那是你自己障礙自己。縱然是把你關到監牢獄裡去,把你帶上腳鐐手铐,铐著不動了,你心裡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它怎麼能障礙你?不能障礙,你心裡面所看的是萬法皆空,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什麼人能障礙你?不能障礙你。你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誰能障礙你?再用藥把你的喉嚨舌頭弄壞了,你說話都不能說,你心裡面念,怎麼他也障礙不了你。即使把你身體害殘廢了,你心地還是清淨的,心地裡頭還是一尊佛號,無能障礙,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修學既然沒有人能障礙,你也就明瞭沒有人能幫忙,諸佛菩薩不能幫你忙,天魔外道不能障礙你,這是一定要懂得。自己幫自己的忙那就是覺悟,自己障礙自己那就是迷惑;迷惑是自己障礙自己,覺悟了是自己幫助自己,因緣成熟與否那是大眾的福報。大眾有福,佛菩薩就降世,佛菩薩出現於世間是眾生的福德因緣成熟了,佛菩薩示現來了。眾生罪孽深重的時候佛菩薩不來示現,為什麼?來示現就害眾生。眾生不相信,毀謗三寶,毀謗三寶要曉得這個業造得太重了。所以眾生不相信佛法,不喜歡善法,佛菩薩不來,不叫他造業。這個時候什麼人來?妖魔鬼怪來。妖魔鬼怪來實在講也是好事情,替眾生消業障,給眾生帶來了無窮的苦難,帶來了災難。災難是果報,你過去造的惡業現在要受惡的果報,這些妖魔鬼怪就帶一些果報來給你受。所以如果你在這個地方看清楚了,佛、魔是一不是二,佛是來救度眾生,魔是來消眾生的業障,沒有魔,眾生業障怎麼消得了?
既然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魔佛怎麼不平等?是平等的。所以諸位真正明達這個道理,真是心開意解,境界呈現是海闊天空,這多自在。所以是他的心「廣大趣向佛海,無能煺轉」,決定不會煺轉。「起信論雲,分別發趣道相者」。這底下的文是《起信論》裡面的話。「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此信成就發心者,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起厭離心,求菩提道,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經萬劫,信心成就」。這都是《起信論》上的一段文字,與《梵網經》裡面所講的初住菩薩的境界是相同的。前面跟諸位說過《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的境界也是相同的。《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統統是圓教初住的境界,所以那個境界並不高,是教我們初學下手。菩薩示現的模範、示現的榜樣教我們應該如何去學習。這一段文也得要細講,略說過去沒有味道,細講才有受用,這是真正入了正文,也真正是我們修學之處。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就從這個地方「起信論雲,分別發趣道相者」,從這裡講起。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四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4
第七行最後一個字看起。
「起信論雲,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這是大師引《起信論》裡面一段話來解釋。本經古大德判為別教一乘,這經文意思非常的明顯,別教要到初地菩薩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與圓教初住菩薩齊位。這段意思是說一切諸佛所證之道是究竟圓滿,一切菩薩發心修行都是趣向諸佛所證之道。
講到「堅信忍中」,這個信就有三種,所以此地講略說發心有三種。第一個是「信成就發心」,第二是「解行發心」,跟前面就不一樣,要到「證發心」,在別教是屬於初地菩薩,圓教是屬於初住菩薩位,才是證發心,到後面我們會讀到的。這個地方講堅信忍中,這個信是「信成就發心者」,在三種發心裡面屬於第一種。底下這兩行註解很要緊。「依不定聚眾生」,這一類的眾生是大乘佛法的當機者,那就是說他不是定性的;換句話說,他不是很執著的。執著重的人是很麻煩,小乘人為什麼不能行菩薩道?就是他有堅固的執著,他這個死腦筋認為除釋迦牟尼佛之外沒有第二個人再能成佛,怎麼個修行也不過是成個阿羅漢而已。所以不定聚的人那就是看緣分,他遇到小乘他就學小乘,遇到大乘就學大乘,遇到外道他就學外道。這個地方還得有個條件,那就是「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這是個很重要的條件。他宿世有善根,他真正相信因果報應,這是在佛法裡面我們講信心,信心的基礎。
所以在今日之下,學佛的人可以說表面上看到是很多,其實真正從信解入門的人不多,比過去世要少得太多了。塬因是什麼?今日之下的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他偏重在佛法的理論上,所以你看到研究的人、講得人很多,講得都是佛學、都是學術,他信不信?他不信。他假如要信,他就不會起惡念、不會做壞事。為什麼?他知道那個惡念惡行將來是有惡報的,他就不敢做了。翻過頭來看看過去的人,他相信,他一下手就相信,他就不敢做壞事、不敢起惡念。你問他教理懂不懂?他不懂,所以他的結果不一樣,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既然相信因果報應,就曉得娑婆世界不是一個好的處所,除非是沒地方去,無可奈何不能不在這過下去;如果有個好的環境去,應當要遠離。所以這些覺悟的人相信佛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佛法可以度脫我們,所以他就「起厭離心,求菩提道」,這就是講他發心。就是說這個人信成就了,他真正有心斷煩惱求菩提,了生死證涅槃,他真有這個心,他真相信。
「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經萬劫,信心成就」。由此可知,這個信心成就正是經典裡面所講善根、福德、因緣三者都具足,這信心成就。今日之下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生起信心,決不是我們一生一世的因緣,而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因緣,不是一生一世的。我們這一生沒遇到佛,過去生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尊佛,我們要問為什麼遇到那麼多佛沒有成就?這個塬因就是信心沒成就,信心不具足。
今日之下有不少學佛的同修,甚至於出家眾,今天下午還有兩個出家眾(年輕的法師)到這兒來,提到修學他是無所依從,學佛沒有老師教,自己修;經典又覺得不可靠,說是有許多人講經典翻譯摻雜著有許多不是佛講的。連經典也不相信,那就沒法子、就無可奈何了。所以我今天告訴他們,佛在四依法裡面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這很重要;「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你真正懂得佛所講的這四句話,別說在末法時期你不會走錯路,就是在滅法的時期你也不會迷失方向。你要怕佛經不是佛說的,有別人意見摻雜在其中,這個事情是有的不是沒有。可是佛第二句話說得很明白,「依義不依語」。別人所講的那個意思跟佛講的沒有兩樣,那與佛經有什麼差別?
你們想想,《六祖壇經》我們讀過、我們也研究過,六祖大師不是佛,他是我們中國人不是印度人,他所講的那些話與佛經裡面的義理是不是一樣的?我們依照六祖大師所說的這個理論方法修行能不能成就?這是大家公認的,六祖所說的與如來所證的沒有兩樣,依六祖所說的修行一定能夠成就。《壇經》不是佛說的,如果我們講「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壇經》可以成立,怎麼不能成立!
何況古大德跟我們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別說《壇經》,往年李老師在中興大學講國文、講唐詩,你去聽聽完全講的佛法,這是要功夫,是要你自己親證這個境界,那你就圓了。如果你自己沒有功夫、沒有境界,拿到《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外道,為什麼?展開經本你把意思全看錯了,全會錯了,那不是外道是什麼?這就說現代學佛不容易,不能看別人怎麼做,要問自己如何去修學,要把修學的目標、方向搞正確。佛法之所求是什麼?這得搞清楚。人家一問你,你們學佛的人求什麼?你也能答得上來;你們學佛的人修什麼?你們學佛的人怎麼個修法?你要句句都能答得上來,你才不至於盲修瞎練,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提示了不少次,諸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佛法之所求,我們學佛人求什麼?不是求升官發財,不是求佛菩薩保佑我健康長壽,不是的。佛法之所求在無上菩提,成佛。佛經裡面所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法之所求,幾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叫做成佛,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法之所求。佛法之所修,一個是菩薩道,一個是菩薩行,那就講到我們本經。這部經上半部是講的菩薩道,下半部是講菩薩行。菩薩道是存心,菩薩用的什麼心。菩薩是覺悟的意思,是印度話翻成中文,覺悟的意思,菩薩道就是覺悟的心,菩薩行就是覺悟的生活。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覺而不迷,這叫菩薩行,這是講所修,怎麼個修法?修覺正淨。常講的三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修行的總綱領,要牢牢的記住。果然能夠依這個塬理塬則修行,那就是古人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能把目的、方向、修行的綱領樣樣都能夠把握到,搞得清清楚楚,這不簡單。若不是多生多劫的善根,雖然這個東西擺在面前,總是當面錯過。
底下有三句這是舉例子。「或佛菩薩,教令發心」。這是講初發心,或者過去生中或是今生今世你最初發心,或者是佛菩薩教你,或者是善知識教給你,每個人發心不一樣。「或以大悲願力」,他感到自己太苦了,眾生太苦了,希望自度度他而發心的,這是從大悲願力發心的。「或因護法因緣,能自發心」。護法因緣,在佛門當中出錢出力護持佛法,隨喜功德,日子久了他漸漸受了佛法的熏習,他發心了。「如是信成發心,入正定聚」。從前他的心不定,現在這一發心學佛,心定了,專心學佛了,這就叫正定聚。
「畢竟不煺,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故名信成就發心」。這個發心實在講也是相當不簡單,這是別教的三賢菩薩。從什麼地方看他不簡單?第一個是他發了心之後他不煺轉,他與正因相應。正因就是自己的覺性,與自己的覺性相應,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發菩提心。圓教發菩提心那個標準太高了,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別教發菩提心,行,我們能下手。可是你要懂得這個心發了之後要修。
「又發心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在這個地方我告訴諸位怎樣正念真如法,我們先要曉得什麼叫真如法,說了你得要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真如法。你要不信,你去讀《彌陀經要解》、《彌陀經疏鈔》,你心裡頭念念有阿彌陀佛就是直心正念真如法。你一定要懂得「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意思,皈依無量覺,覺就是真如,念念都皈依無量覺,這就是直心。這個地方的問題關鍵就在這個「覺」字,怎樣才叫覺?怎麼樣又叫做不覺?這要搞清楚。真心是覺,妄心是不覺,這我們還難懂。什麼叫真心?什麼叫妄心?我再跟諸位說明白一點,真心是不變的,常住真心,妄心是會變的,你從這裡面去辨別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你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那個心是妄心,為什麼?它會變。一會想這,一會兒想那,變!所以想東想西的那個心是妄心,分別心是妄心,執著是妄心,胡思亂想打妄想的心是妄心,那就是迷。
到底什麼叫真心?假如你這個時候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這個心就是真心,這個心就是覺心,就是正覺。所以佛教我們在二六時中保持著覺心,無量覺是在無量的境緣當中,所以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量無邊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裡面,保持你的真心,這就叫「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直心正念真如。交光大師在《楞嚴經》裡面教給我們「捨識用根」就是這個境界。識是分別執著,根不分別不執著。那個根是講根中之性。它的相?再跟諸位說妄心見的境界是不平等的,真心所顯的境界是平等的;妄心所變現的境界是不清淨的,真心所顯的境界是清淨的。所以你的心清淨平等,這是真心,不清淨、不平等是妄心。妄心的受用是煩惱,七情五欲、喜怒哀樂他有這些感受;真心的受用叫正受,他有受用但是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他沒有喜怒哀樂,這種受叫正受。所以直心正念真如法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是「深心」。深心就是直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作用。這個起作用我們講自受用,自受用是「樂集諸善行故」。樂是愛好,這個愛好是應運的、是自然的,換句話說,不是從意識心裡面生起來的。當然這是很高的境界,我們初學佛的人總離不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能夠念念都趣向善的這一邊就算是不錯了。由善再到淨,由淨再到直心,由這個層次逐漸逐漸的提升,我們淨土法門就是用這個方法。譬如像我們現在念佛,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用的什麼心?用的第六意識心。把這個功夫提升到事一心不亂,把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那用的什麼心?還是第六意識心,到事一心不亂。事一心裡面成熟了,把意識心一擺脫,不要它了,馬上就變成理一心。總歸是一心,一心裡面有心意識(就是沒離開心意識),叫事一心;離心意識,馬上一心不亂就變成理一心,理一心跟事一心就是這麼回事情。一個是一心不亂,是沒離心意識,一個是一心不亂是離心意識,就這麼回事情。由此可知,這個自受用好善好德,這是真正受用。這個受用裡面沒有煩惱,福慧雙修,這是著重在修慧上。
第三條悲心著重在修福上。「三者悲心,欲拔一切苦故」,真正發願救度一切苦難的眾生。諸位一定要曉得修慧離不開戒定慧三學三慧,離不開這個。真正的修福一定在佛門。今天正是跟佛在《楞嚴經》裡面所講的一模一樣,一點都沒錯,「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是民主自由的時代,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大眾傳播自由,不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在是魔高一丈,道高連一寸不到,可憐的不得了!那些聰明智慧的人都去學外道去了,他為什麼不學正法?跟諸位說他沒有這個機會,沒有遇到正法。也許諸位說現代印刷術發達,我們這個經典印了許多到處都有,甚至於外道他們圖書館裡頭也有《大藏經》,怎麼能說沒遇到佛法?遇到了經典他不懂,或者遇到經典把那個意思講錯了,等於沒有遇到。
諸位要記住古人說得很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釋迦牟尼佛將佛法住持在世間這個重大的責任,交給比丘來住持不是教給經典住持。出家比丘他的任務是傳道的,換句話說,任務就是為大眾講解經典。經典是教材、是教科書,比丘是傳法之人、是教師,有教科書沒有教師行嗎?那個教科書還不是等於一堆廢紙。現在弘法的人太少了,說到這一樁事情,每個人都好像有警覺心,但是幾個人認真的在培養弘法人才?又有幾個人真正肯發心出來續佛慧命,普度眾生?這是菩薩發心。
發心的人少,護持的人少,這個力量比不上魔外,魔王外道比不上。他們的力量非常非常的雄厚,發心的人多,護法的力量大。可是這個魔道要興盛,到最後這個世間是滅亡,你要說為什麼塬因?他製造一些邪知邪見,諸位仔細觀察就了解,不像佛法,佛法教給我們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是清淨平等的,邪知邪見是不清淨、不平等。他也講慈悲,你是他一派的他對你就慈悲,你跟他不是一派的他就是敵人,他就要想方法來對付你,不平等。不像佛法,你信佛對你是慈悲,你不信佛對你還是慈悲,一律平等!你皈依三寶佛對你慈悲,你毀謗三寶他對你還是慈悲,這是佛法,外道跟佛法不一樣的地方就在這裡。因為佛法他覺悟,他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之物,所以他是平等的。
我們通常講菩提心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學佛的人要發這三心。這三心一發這就叫信成就發心。你信心沒有成就,你決定不會發這個心的,這個心真正一發,你的信心確實成就了。「如是發心,皆得不煺,故雲堅信忍中,十發趣心向果」。果是指的果報,十發趣心就是指這裡面有十個位次,從初住到十住有十個位次。「何名十心」,這底下我們要特別注意到,我們學佛看看有沒有這十種心,如果有這十種心,你就有菩薩道,如果沒有要趕快學。這就是《華嚴經》裡面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處處向善知識討教的「雲何修菩薩道」,覺而不迷。
第一個心,這是基礎最重要的,好像我們蓋大樓一樣,這個三十心好比三十層大樓,這是第一層。諸位想一想如果第一層沒有蓋好絕對不會有上面的,第一層要特別堅固,你這三十層樓才不會垮掉。第一個就是「捨心」。平常我們講放下,放下就是捨,「捨即施捨,無所悔惜之義」,布施就是放下,自己決定不後悔,決定無吝惜,真正放下。放下什麼?底下跟我們說明,「謂以內法外法,一切皆捨」。外法就是身外之物能捨,內法是身體,或者是我們講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體力,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技能,這都是在內。我們服務社會,服務眾生,不計較報酬,不計較代價,這叫捨。難捨能捨!頭一個就是講布施,這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十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波羅蜜,為什麼能捨?或者這個捨能達到一個什麼目標?「通達無為無相,入空三昧故」。這就是捨的功德,就是捨的利益。
不捨跟諸位說不能通達無為無相入空三昧,不能夠通達的。諸位想想縱然你經教再熟悉,講得天花亂墜,你自己的身外之物一樣放不下,吝惜,這個內財更不必說了,內財、外財都悭吝,都捨不得,你所學的那些佛法、講的那些佛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那是什麼?道聽塗說,聽別人那麼講的,不是你自己的,為什麼?與你自己的覺性完全不相應。幾時到你自己完全放下了,與你的本覺性相應了,這個時候你所說的、所講的是從你本覺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佛法,不是道聽塗說。展開經本不是說別人的,說你自性的佛法,不是跟著別人走的。如果你自己沒有捨得清淨,你畢竟還是被人牽著鼻子走,沒有辦法超越別人所畫的那個界限,沒辦法。一定要自己捨乾淨才真正通達無為法,通達無為法那就是聖人不是凡夫了。
佛在《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那個聖賢是什麼?三賢、十聖,等覺、如來。這些人完全都是通達無為法,通達無為無相空三昧。他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差別?因為他所證得的位次有淺深不同。我們再把話說回來,所謂淺深不同,還就是捨得乾淨不乾淨,也許諸位說那已經到無為法了,內外身心統統都捨了,還有什麼乾淨不乾淨,那不都一樣的!跟諸位說不一樣,事是一樣的,捨的心不一樣,所以還有差別,所謂的究竟清淨才完全一樣,那就成佛了,佛佛道同,可見得這個捨重要!
菩薩修行說個實在話,不是跟你講要修覺正淨,覺正淨再用什麼方法來修?就是捨。你把一切法統統捨掉了,把分別心捨掉了,執著心捨掉了,妄想心捨掉了,你就覺、就正、就淨了!你要不肯捨還有留戀,換句話說,你就是染污,你就是迷惑,你就是邪見。要捨得乾乾淨淨,就像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的「不取於相」。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不要取!要學「如如不動」,為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樣才能入空三昧。空三昧是什麼境界?就是六祖大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境界。本來無一物那就是空,三昧是正受,那個享受才自在。本來無一物的享受,你看這個心多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世界清淨,無有一法不清淨,這是大空三昧這個境界。初住菩薩就入這個境界,所以他不煺心,他有他的道理在,都捨了,捨得那麼乾淨。
再看第二位菩薩「戒心」。跟諸位說十住菩薩他這十種心同時修,同時修裡頭有偏重。像我們開始修,修這十種心偏重在捨心上,因為這是基礎。捨心修得相當圓滿了,就是我們常講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放下了,真放下之後怎麼樣?修戒心,以戒心為重點。開始入門一定是以捨心為重點,這是諸位要知道的,不能搞錯了。好像爬樓梯一樣,一開始爬總是爬上第一個臺階,你總不能說頭一步就跨上第三層、第四層,然後再煺下來搞一層、二層,沒這個道理,那在修學程序上就錯掉了。
戒是戒律。這個戒律很不好懂,說老實話現在有沒有戒律?現在已經沒有戒律。不容易懂,很大的學問,三藏裡面曾列為一藏,當然它不簡單。底下說「護善遮惡之義,謂以一切善惡諸法,無集無受,一切性離,一道清淨故」。你看看這是一乘法門裡面這個戒律它的標準,不一樣,我們如果不能懂得這個精神,菩薩戒怎麼講法?怎麼修法?首先你要真正覺悟善惡之義,換句話說,就是善惡的意義。什麼叫善?什麼叫惡?這不能不知道。最簡單的一個說法,凡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就叫做善,凡是利益自己的事情就叫做惡,大乘佛法裡善惡標準。
你看我們人哪一個不是自私自利?為什麼叫利益自己的事情就是惡?諸位曉得你利益自己是不是增長我執?是不是增長法執?是不是增長染污心?那就是惡!你自己要求無上菩提,只要有一個利益自己的心,前面那個捨就沒有捨得乾淨,還有我,把我也要捨掉!前面講的內法、外法。有我執,念佛就不能得事一心,有法執就不能得理一心。那麼我們要問,你念佛是不是想得一心不亂?是不是想得理一心不亂?是!但是我執又不能破,不但不破還要天天增長我執,那豈不是背道而馳嗎?這就是惡。
為什麼說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叫善?利益一切眾生把我忘掉了,你說善不善?起心動念不想我只想他人,只想別人。所以大乘方法妙!小乘方法破我執好難,斷了八十八品見惑之後,還得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才破了我執,好不容易,大乘的方法才巧妙。他用的這個方法告訴你,不起心動念則已,起心動念都是利益別人,把我執不破自然化解了,不認為這個身是我,而認為一切眾生都是我,我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我,把這個我大而化之,我執不破自然沒有了。你要常常用這個心就很容易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證到事一心不亂,把這個心也離開,因為這個心是第六意識心,是分別執著心,把這個也離開,那你就得理一心不亂了。所以首先我們要明瞭什麼叫善惡,然後要護一切善法,遮一切惡法,遮是禁止,把一切惡法要把它滅掉、斷掉,這就是斷滅的意思。
下面這個從理上說,稱性而談。「一切善惡諸法,無集無受」。這四谛法裡面「受」是苦谛,「集」是集谛,集谛是因,苦谛是果報。無集無受在真如本性裡面確確實實是沒有,苦集滅道統統沒有。性中沒有,諸位要曉得事相上有,事相上有理上沒有,換句話說,清淨心中沒有。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如果有苦集滅道,那有事物了,不止一物了,本來無一物,沒有。換句話說,覺悟了就沒有,迷的時候有;迷了有,覺了就沒有。我們現在還沒有覺,還在迷,迷有,可是要曉得覺心裡頭沒有,因此對於這些法就是護善遮惡也不執著,為什麼?你才能破法執,不然的話法執破不了。法執要破了之後,「一道清淨」。這講「一道」,《華嚴》裡面講一真,《彌陀經》裡面講一心是一個意思,這才真正清淨了。這叫戒心。所以這個戒不容易,這是講戒律的基本精神,你要懂得,你才曉得為什麼要持戒,這個戒律怎麼個持法,否則的話,都是盲修瞎練!
第三「忍心」。真正能夠做到護善斷惡,換句話說,就是修善斷惡,真能做到修積一切善法,斷一切惡法,你的心地漸漸清淨了,第三個階段就偏重在忍辱波羅蜜上。不忍,前面兩種功德不能夠保全,就是你捨與戒不能保全,一定要修忍。「忍即忍可,安忍不動之義」。忍的意思,我們今天的話講承認,承認一切法的存在,承認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真的承認。心與識是自己本人,所謂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一切萬法都是自己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所以在這一切法裡頭無取無捨。取捨俱不可得,他就不動心了,才能做到安忍不動。
所以底下講「謂以無相慧忍,入一切空空忍,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故」。忍也是定的意思,就是禅定。能夠在一切境界裡頭,這個境界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都不動心,我們常講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忍心。一切境界了了分明,而自己是如如不動。大經裡面常常教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無相慧忍,因為忍心裡面他就生智慧。因為忍心就不動,心不動就生智慧,心動了就生煩惱,所以生煩惱、生智慧都是一個心。這個心不動他自然就生智慧,動了非生煩惱不可,他不會不生煩惱的。
生煩惱在佛經裡面講的五種受,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是凡夫的受,不正常,如果這個心不生煩惱而生智慧,這個心叫正受,他在享受裡面他不生煩惱。「入一切空空忍,一切法如忍」。空空是從體上講的,一切法如是從相上講的,相如其性,性如其相。《金剛經》裡面解釋如來的意思,「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如,你要證到這個境界就叫如來,因為一切法如其性,性不可得,所以相也不可得,你要不修忍心,那是錯誤的,所以忍心非修不可,忍心是真心。再跟諸位說這個地方講的三十心都是真心的作用、真心的別名,這三十心與真心統統相應,修這三十心就是修真如本性,就是修自性清淨心。這是十心裡面第三個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五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5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二頁,倒數第三行。
「四者進心,進即精進,趨向無煺之義,謂以四威儀中,登無生山,入空入假,亦無二相,進分善根故」。我們繼續看大師為我們解釋「十住」,十住位十心,這是第四。前面我們講過「捨心」,捨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第四是精進。註解裡面所說的都是依據經論,不是隨便講的。忍就是「忍可」的意思,這個忍可我們一般講同意或者講承認,有這個意思在。「安忍不動」,對這個事情是完全同意,完全肯定的承認。所以忍有定的意思,心不會再有其他的妄念,否定或者有意見這些念頭都沒有,這就是有安忍不動的意思。
下面這是講菩薩的境界,「謂以無相慧忍」。這個境界就相當之高,像佛在一切大乘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境界你同不同意?你承不承認?這是要高度的智慧。我們凡夫雖然聽的是佛說的,不敢反對但是也不能完全承認,我們總覺得一切境界相是實在的。如果要真正認可一切相是虛妄、是當體即空,你在這個現相裡面第一沒有得失之心,第二真正做到隨緣。換句話說,我們在現實的環境裡面還患得患失,還存著有主觀的觀念,不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就是對於佛所說的這個意境沒有完全承認,沒同意。為什麼?我們智慧不到。像《金剛經》上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如來就是入如來的知見,如來的知見就是佛知見,入佛知見就叫做成佛。我們幾時見到諸相非相?此地說的是這個境界。因為這個地方雖然不是圓教,是別教的三賢菩薩,在天台六即位裡面是相似即佛。雖不是分證即佛,是相似即佛。
「入一切空空忍」。一切法空,無有一法可得。空空是從體上講的,一切法俱無自性。「一切法如忍」,法如是從相上講的,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不可得,相同樣的也不可得,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不能忍就談不上精進,所以精進波羅蜜是建立在忍辱的基礎上。精進是菩薩的善根,所以這末後一句是「進分善根故」,這個「分」就是六波羅蜜裡面精進這一分是善根。凡夫是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這是凡夫,世間一切善法從這個地方生的。出世間法成菩薩、成佛是要從精進上修,為什麼?世間三善根他當然具足了,絕對不會說世間三善根沒有可以學佛,可以成佛、成菩薩,沒有這個道理。
世間三善根要不具足,跟諸位說連小乘的門都進不去,別說大乘。小乘的見道位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得須陀洹。證得須陀洹之後進入修道位,修什麼?最主要的就是修三善根。因為他要斷思惑,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思惑是貪、瞋、癡、慢、疑。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根本煩惱,豈不是善根具足了!所以小乘人是世間法的善根具足,真正做到了無貪、無瞋、無癡、無慢、無疑,貪瞋癡慢疑統統斷掉了。大乘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所以大乘法六波羅蜜裡頭,其實六波羅蜜的捨是斷貪,忍是斷瞋恚,般若是斷愚癡。但是他這個境界比小乘又要高一層,小乘破的是見思煩惱,大乘破的是塵沙無明,這個境界又高了。我們如果真正明瞭世間一切法的真相,忍心才能夠成就。
有忍則到進,「進即精進,趨向無煺之義」。這就是不煺轉,不煺轉就能夠成就。諸位要曉得一切眾生包括菩薩們,懈怠、放逸這是大病。如果沒有懈怠放逸,成佛無必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一定能成就。世間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精進之人,都是不敢放逸、不敢懈怠。所以大眾在一起共修,依眾靠眾,互相的監督,人都有懶病,一個人修行很難成就。
「四威儀中」是講的行、住、坐、臥,換句話說,精進是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的,離開就懈怠,離開就煺轉。說四威儀就跟我們通常講二六時中沒有兩樣。我們人生在世間,不是坐著就是站著,不是走著就是躺在那裡睡覺,這四威儀講行住坐臥,可見得這就是跟一般講二六時中沒有兩樣。行住坐臥都要精進,都不能懈怠。古人講「坐臥千聲佛,早晚一炷香」,可見得睡在那個地方也沒休息!現代實在講方便多了,你看看有不少人有這個習慣,他睡覺的時候聽收音機聽音樂,躺在床上聽收音機聽音樂,我們睡覺的時候聽佛號不是很好嗎?這個功夫就沒有間斷,這是現在我們都能做得到的。行、住、坐可以念佛,可以念出聲音來,睡倒的時候念佛可以默念,不要出聲音;出聲音一種是不恭敬,另外一種是傷身體。躺在床上念佛傷身體,所以可以默念,或者全部精神貫注在聽。總而言之,「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是要不中斷。
這個修行行門裡面,八萬四千法門,念佛是第一!念佛的時候別打妄想,所以有人在念佛裡頭用觀想,會用當然是可以,不會用會出毛病。洛杉矶有一位居士非常虔誠,人非常老實,念佛人,他不認識字,他會念經但是不認識字。經裡面常有諸佛、諸菩薩,他把意思會錯了,他把那個「諸」就是意思一想那個諸菩薩,他就想到「豬」,豬菩薩、豬佛。於是乎有一天他作夢,夢到好多好多的豬,他是個吃長素的,絕對不會跟這些豬牛結怨怼,不會!他就是常常念到經裡面豬佛、豬菩薩,所以在夢中見到好多好多的豬。所以他看到我,要我救他,這就是觀想錯誤,不認識字,不曉得經上講的那個諸是多,是許多佛、許多菩薩,不是說豬菩薩、豬佛。
由此,你要曉得觀想錯誤它就現相。這種情形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讀到,有些同修當中確確實實有這個事情,所以最好的就是執持名號,什麼都不要想。這一句名號如果不能攝心,心還是亂、還是定不下來,如果加上一點觀想可以攝心,那行。但是你要記住那個觀想好比是對治你的毛病,如果這個心能攝得住,不打妄想了,把這個觀想漸漸把它捨離掉,只要一句名號,好!因為你觀想成了之後,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相還是要去掉,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所以《十六觀經》不好修,修成之後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把那個相去掉,沒有著相的佛。一切了義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離相,沒教我們著相,這我們要懂得。所以念佛法門當中持名是第一!那一句名號容易捨,相好觀成之後不容易捨,所以這個方法真正是下手容易成功高。這是說明四威儀當中,行住坐臥這一句佛號不能離開,比什麼都重要。
「登無生山,入空入假,亦無二相」。第一句是比喻,登無生山就是成無上道,證無上菩提。入空入假,空是涅槃,清淨寂滅,是你自受用;入假是恆順眾生,隨類化身,利他。無論是自利,無論是利他,沒有二相,這是真精進,心才真正清淨。如果還有一個空假,空假是二相,二相你看看六祖所說的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入空不執著空,入假不執著假,空假一如,空假不二!換句話說,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保持自己的清淨心,保持自己的覺心。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皈依無量覺,在日用當中真是念念都不迷!這是一句佛號的無量功德,何況念念與西方阿彌陀佛相應,所以精進是大乘菩薩唯一的善根。可是話說回來,精進實在不容易做到,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麼樣去想方法來對治,來克服自己的懈怠放逸,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就在你能不能克服自己懶散放逸,你能克服你決定有成就,你不能克服這一生必定又空過了。
「五者定心,定即禅定,不昏不散之義,謂以心念寂然,滅一切罪,生一切善故」。世間人無論學佛或者不學佛,當他起了惡心做了惡事,他總覺得有罪惡感,同時也都非常樂意去消災滅罪,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一些人。罪真能滅掉嗎?能,可是你要懂得方法,如果不懂方法,那個罪是滅不掉的。滅罪在佛法裡面忏悔有兩種,一種叫事忏,事忏是把罪惡的緣斷掉,他在這一生當中不結果報,但是罪業的種子就是他的因還在,遇到緣才會起現行,就會有果報,他要遇不到緣就不會結果報。怎麼樣去斷緣?佛告訴我們後不再造,這個緣就斷了,所以事忏著重後不再造。我過去造得這個罪業,曉得了以後不再造,這是從緣上斷,斷惡修善,這是忏悔法。但是這並不究竟,究竟要把罪業消除掉,那就要靠禅定,要甚深的禅定。
世間四禅八定,可以把這個罪業伏住不起現行,沒能斷,為什麼?因為四禅八定不是真正的定,是相似的定。就是他那個定的時間不長,縱然講非想非非想天,他那個禅定功夫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還是個定數,到了時候定失掉了,失掉了你那些罪業、那個業因又會遇到緣,遇到緣它又會起現行。換句話說,只是八萬大劫當中它不會起現行,這個不究竟,所以要到阿羅漢的九次第定,第九定這個行,這才叫正受。阿羅漢的定才叫正受,為什麼?他不煺轉了,絕對不會再煺到凡夫地,超越三界。可是嚴格的說來要到什麼時候才真正滅罪?在圓教講要到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這個時候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
我們曉得無始劫以來我們的善惡種子藏在哪裡?藏在阿賴耶識,只要阿賴耶識沒有轉,沒有轉識成智,你這個業習種子就還存在。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這個業習種子都沒有了,那就是佛經裡面常說的所謂「罪業如霜露」,就是罪業業習種子好像霜、好像露水一樣,「慧日能消除」。太陽一出來霜也沒有,露水也沒有了,都消除了。這就是說八地菩薩他那個定功深,這個時候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這是智日,智慧把你這個罪業統統消除了,你無始劫以來的那一些習氣種子全變成智慧了,所以「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意思。可見得這個禅定是甚深的禅定,它能夠滅罪。
禅定就是不昏不散之義。不昏沈,不散亂。一般我們用功參禅跟念佛都差不多。我們沒有進過正式的禅堂,在台灣沒有禅堂,縱然有地方打個禅七那也是相似,與真正禅堂相去甚遠。可是佛七倒是常見,當我們在打七的時候,尤其是在止靜的時候,這個時候坐下來了,於是乎就有兩個現象。一種一坐下來之後,坐得沒多久是妄念很多,好像平常都沒有這麼多妄念,這個時候妄念起來了,多得不得了;還有一個現象沒有妄念,瞌睡來了,一坐下來沒坐幾分鐘頭就低下來了,甚至於還有打唿的,睡著了。那個睡著了是昏沈,妄念紛飛是心散亂,功夫不得力,所以他沒有辦法念到功夫成片。
一心我們就不必談了,我們講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是不昏不散。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念念相續不間斷的,除這句佛號之外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想,這是好境界。先不要求那個很高的境界,不必求,只求這個佛號不間斷,念佛的時候不打妄想就好,千萬不要好奇務怪,要見到什麼瑞相,要見到什麼蓮華,要見到佛,你要有這個念頭就錯了。念的時候沒有這個念頭,可是你平時有這個念頭,平時有求瑞相這個念頭,念的時候沒有這個念頭,可是有的時候這個境界會現前。境界現前的時候要覺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以為我見到瑞相,好,你再起這一個妄念把你整個的功夫都打掉了。
即使境界現前也不要去理會,那就是好境界,根本不理會它,也不必跟別人說,這要忍得住。要忍不住到處跟人講,那你就沒有忍辱的功夫。什麼時候可以跟人說?到你往生的時候可以跟人講,我某年某月在某個地方打佛七,見到什麼瑞相,說了怎麼?說了你走了,你往生了。像我們廬山遠公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他一生當中在念佛堂裡面見過三次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跟經裡面所講的一樣,他見過三次,從來沒有跟人說過,他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所以要有忍、要精進、要有定。定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都要不昏不散,這就是禅定。並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去盤腿面壁,那叫做禅定。不昏迷、不散亂,你這個心永遠是一心,一心不亂,這就是定,不為外界所迷惑,不為外界所動搖。不為外界所動就是不散,不為外界所迷就是不昏,所以真正修禅定,一天到晚待人接物都在禅定當中。
底下這個說得很好,「謂以心念寂然」,這個時候你的心,這個念是講念頭,寂就是寂滅,清淨寂滅,滅的什麼?滅的妄念,你能夠叫妄念不生,就是「滅一切罪」,只要你心裡面有念頭在,那個念頭、妄念是罪業的增上緣,一個妄念都不生,把這個罪業的增上緣統統斷掉了,這是真正的滅罪。「生一切善」,這個善是與真如本性相應的善,這是真善。這個善是善惡兩邊都捨離了,這叫至善。孔老夫子教給我們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至善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時候叫後得智。根本智,《般若經》裡面講「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起作用,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所以定是慧的根本,慧是依定而起的,禅定與般若可以互為體用;禅定是體,般若就是用,般若是體,禅定是用,它們可以互為體用。可是智慧從清淨心生的,禅定也從智慧當中得到的,所以這二法是相輔相成。
「六者慧心,慧即智慧,照了無礙之義,謂以不可說,觀慧智,入中道一谛理,無明障破,皆為慧用故」。這一條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主要是講的根本智,也就是從清淨心裡面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照了無礙」,這四個字都很重要。它像一面鏡子一樣能將一切法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它沒有障礙。這裡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叫真智慧,起作用的時候能隨一切眾生分別解說而沒有過失,那叫做後得智,為他受用。自受用就是照了無礙,在境界裡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也不起心動念,這是真正的智慧。所以底下講謂以不可說,觀慧智。這就是不可思議!才能入中道一谛理,中道一谛理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沒有這個智慧怎麼能入一真法界!
在淨土法門裡面講,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一心不亂是能入,一心不亂就是定、就是慧,一心不亂的體是楞嚴大定。我們在《楞嚴經》上讀過,《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以各種不同的方法都是修楞嚴大定,都成就了,所以說個個第一。大勢至菩薩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修成楞嚴大定,也就是我們講的理一心不亂,所以理一心不亂就是楞嚴大定。《楞嚴經》裡面二十五位菩薩所修的楞嚴大定包括觀世音菩薩在內,那個境界實在講不高,統統都是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的境界,那是教給我們修學的,也就是初證理一心的境界,他的作用就是慧。這個用是自受用,體是禅定,是楞嚴大定,用就是根本智,作用是什麼?作用能證一真法界,能破無明,這一定的道理。
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就是一真法界。如果沒有這個功夫,一真法界雖然在面前你不能證得,那就是你被無明蓋覆住了。所以要曉得根本智的大用是自受用,這個時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就證一分報身,報身是智慧之身。同時在這個境界裡面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如果為了利他就可以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可以現什麼身幫助別人,那叫他受用身,圓初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所以此地講無明障破,皆為慧用故,這是般若的大用。
「七者願心」。願是講發願,世出世間法裡面都非常重視。世間法講立志,人要沒有志,他一生就不可能有成就,志向是一個人人生奮斗的目標。他有志就好像行路一樣,他有目標,他總是一天一天與這個目標接近,他畢竟可以能夠達到;如果這個人要沒有志,等於走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隨便走,悠悠蕩蕩,到後來是一事無成。學佛要沒有願,那你這個修行的功夫就白費了,為什麼?沒有成績可言。
菩薩發願總綱領總是離不了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諸佛菩薩大願的總綱。我們看底下的文,「願即願樂」。樂是愛好,「上求下化之義,謂初發求心,中間修道,行滿願足,佛果便成故」。每一尊佛菩薩在因地當中發的願不一樣,像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發四十八願,普賢菩薩諸位曉得是十大願王。個人發的願有多寡不相同,但是總不出四弘誓願。我們就以四弘願來講,四弘願的中心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了不起!諸位讀《地藏經》,我們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他所發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與四弘誓願裡頭第一願完全相符合。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就是下化,後面四願是上求,為什麼?自己要不能成就,怎麼能度眾生,要度眾生先度自己,度自己首先要斷煩惱。我們的煩惱習氣太深太重了,一定要用善巧方便漸漸的把它斷除。用什麼方法?本經給我們講的「三十心十地」,給我們講的一些修行方法都是斷煩惱的。如果從綱領上說那就是六度法門,布施、持戒、忍辱都是斷煩惱的。布施特別在本經裡面稱為「捨心」,捨就是放下,不要再計較,不要再執著,什麼都是假的、都是空的。不肯放下那叫業障,障誰?障礙自己,跟諸位說不障礙別人。如果說能障礙到別人,這個因果律就推翻了。那個人有福報的人,我障礙他,他得不得福報?他這邊沒得到,他那邊得到了,障不住的。這個人有罪業、有重罪,他要遭大難的,我想辦法救他,你救了他,這邊救了那邊又遭難了,沒有法子!
所以造作這些業真正是障礙了自己,沒有障礙到別人,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要是因果定律是可以改變的話,諸位想想要是他力可以改變的話,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什麼不給我們改變?沒有辦法,要改變就要靠自己,為什麼?因為業是自己造的。既然是自己造的,自己就可以改變,業不是別人替你造的;如果別人造的,他就有能力改變了,不是他造的是我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受,自己也能夠改變。了凡居士就是一個改變命運的人,誰給他改變的?不是佛、不是菩薩也不是雲谷禅師,也不是上帝,也不是鬼神,是他自己改變的。你們好好的去念念《了凡四訓》,自己改變的。這一個道理一定要懂得,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們即使遭遇什麼樣的困難也不會怨天尤人,曉得什麼?曉得是自己業習的果報,這個時候才能夠逆來順受,才知道應當好好的去修福、培福轉變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命運。
發願是改造命運的先決條件。要度眾生先斷煩惱,不但要斷煩惱,斷煩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能入一切境界裡面,自己能保得住,不會隨境遷流,他能保得住,然後再學法門。因為眾生無量無邊,根性不同,思想不一樣,一個法門不能度一切眾生,所以得要種種法門來誘導他,把他領到佛門裡面來。這個法門他不歡喜,不歡喜還有另外的法門,那個法門不歡喜還有法門,法門無量無邊。這是佛菩薩的大權方便,都是誘導一切眾生的。可是到最後的成就,諸位要曉得念佛才能成就,到最後一招那就是像普賢菩薩一樣,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能夠圓滿的成就。
所以要學法門,不但學法門還得要成佛道,為什麼?不成佛道,度眾生有限。譬如菩薩能度凡夫、能度天人、能度二乘、能度比你低的菩薩,跟你程度相等的你度不了,比你程度高的那就更度不了。一定要成佛,度眾生才能做得圓滿,所以一定要發願早成佛道。可是我們想一想斷煩惱不容易,學法門也不容易,成佛道更難,什麼時候這個願才能滿?跟諸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四願都滿了,這個四弘誓願都滿了,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世界修行恐怕不止三大阿僧祇劫,要圓滿太難太難了。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的佛法,一生成就,所以你發了四弘誓願要想滿四弘誓願,你今天就一心念佛,念佛修福,修福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往生。修福別享福,福報享完了不得了,你臨命終時如果是病得很重,人事不知,那就靠不住了,往生就靠不住了。有人給你助念,助念也靠不住,諸位要曉得那個福報大的人他一生當中不享福,臨命終時享福,享什麼福報?心不顛倒,這就是大福報。就是臨命終時神智清楚,樣樣都清楚,一點也不迷惑,最後一念佛來迎接了,這是決定可靠。在臨命終時告訴大家佛來接引我,我去了,這沒話說,這個沒話講的。
所以我們要求福報求什麼?就求臨命終這個福報。平常我們修福不享福,要知道這個世間福報,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是最大的福報,因為這一念決定生死輪迴。不學佛的人臨命終要是這麼清楚,他決定不墮惡道,凡是墮惡道的人都是煳裡煳塗去的。諸位想想哪一個明白人願意到三惡道?到三惡道都是煳裡煳塗去的,去了之後才曉得上當了,但是那個上當沒辦法,不容易離開。這是講我們最初發上求下化的心,發四弘誓願。
「中間修道」。從發心之後,盡形壽精進不懈的修道。修道,你要曉得什麼叫道?道是存心,道是行為。《華嚴經》講的菩薩道就是覺悟的心,無論在什麼境界,我這個心覺而不迷。菩薩行,行是行為,行為是覺悟的行為,當然心覺悟行為哪能不覺悟?心要迷了這個行為才會造罪業,心要覺悟行為不造罪業,心善行善,盡形壽的修學。自己念佛,勸人念佛,自己求生淨土,勸人求生淨土,勸一遍他不信勸二遍,二遍不信三遍,常常勸會有效果的。常常勸那個人會有一天覺悟,某人怎麼常常勸我?大概這裡頭會有道理,他就會去想想,常常勸有道理。
「行滿願足」。哪一天才滿?到我們臨命終時一口氣不來了才算是滿,不要中斷,這樣「佛果便成」。特別是用在念佛法門上決定真實。我們一生取西方淨土,在西方世界一生圓滿菩提,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了,這一生不辜負諸佛菩薩,真正是迴向偈裡面所講的「上報四恩,下濟三苦」,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就做到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6
請掀開經本,八十三面第五行第二個字看起:
「八者護心,護即護持,善能提防之義,謂以無相護護,使諸外道八倒,不娆正信,以護根本,法體集散,不可護故」。這是十住菩薩十心第八。第八是講護心,我們平常講護法,這個地方給我們說的護持,護是防護的意思,我們一般講保護。預防不讓邪知邪見,不讓一些妨礙道心、障礙道行的事情發生。到後面還有廣說,也就是詳細的來討論。善能提防之義,著重在這個善。他有善巧方便,所以才能真正做到了護法。為什麼用善?就是防護的方法,我們今天講的手段非常的靈活,不是死呆板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是一成不變,達不到護持的功能,所以他一定有善巧方便,以智慧為基礎。
底下說得很好,謂以無相護,換句話說,無相就是不取相,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心地清淨,換句話說,以清淨心護持,這才叫真正的護心。底下幾句是講外面境界,外道。外道是八倒,倒就是顛倒的知見,我們今天講邪知邪見。這到後面經文我們再詳細的來討論。它不擾亂我們的正信,正信就是根本,這一條是相當不容易。正信是佛法的根本,所以佛法是從正信開始,然後提升到正見、正行,最後到正覺。佛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得這個正信不容易。
那就是外面的知見太多了,很容易把你的正信破壞。譬如說,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修淨土的同修,有些道友來跟你說禅好,哪個地方有個大禅師高明得很,你要不要去到他那裡跟他學學?好了,你就跑去參禅去了,你淨土的信心被破壞了。參了一點禅,那裡還有個密宗的上師,了不起有神通,你要不要去?你這個心又動了。你這個心始終是個動搖的心,沒有根本,佛法裡面學學,現在外道也興盛得很,你說這裡講的正法幾個人聽?你說他那個邪,他那聽的幾百人、幾千人,難道那麼多人都邪知邪見?你聽聽,不錯是有道理,好你跟他去學去了。不容易,相當不容易!所以要曉得許許多多外緣破壞我們的正知正見,這在從前修學是決定不容許的。
我們在講席當中以往跟諸位報告過,自古以來世出世間的教學都著重師承,這個師承就是自己沒有開悟之前就是跟一個老師,為什麼?建立正信。開悟之後這才可以參學,無論哪個地方講經說法你可以隨喜、可以參學去。沒有悟之前只跟一個老師。所以現在人不容易開悟,塬因在哪裡?他一開始學就有很多老師,有很多的法門,結果變成什麼?無所適從,聽聽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其實在任何一法裡面都沒有建立信心,虧吃在這個地方。沒有一個師承,沒有一個法門,總是猶豫不決。要曉得光陰寶貴,古人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就是壽命,壽命有限!這樣猶疑不定,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太可惜了。所以此地講「護心」,最重要的就是講護正信,正信是學佛的大根大本。底下一句說「法體集散,不可護故」,這一句話反顯出來我們要護的是什麼,這就非常明顯。
再看底下一條「九者喜心」。喜所謂是喜悅,法喜充滿。「喜即歡喜,離苦得樂之義」。什麼時候你歡喜?真正得樂了,這個地方所得的法樂。「謂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靜照樂心,緣一切法故」。底下幾句是講喜心的相狀。這個喜心是什麼樣子?看到別人離苦得樂他歡喜了,他的歡喜心是遍緣一切法。凡夫歡喜心是有限度的,也有不少的人看別人離苦得樂,他就嫉妒,他就不高興,那是障礙,那個是妄心。這個地方是用真心,所以他的心量非常之大,見到別人離苦就跟自己離苦沒有兩樣,見到別人得樂就跟自己得樂沒有兩樣,所以他能常常得到法喜,而且曉得自己的心量廣大。我們講的拓開了心量,所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唯有大心量才能學佛,心量小是修學的障礙,所以學佛一定要從拓開心量做起,一定要從法喜充滿處得受用。
底下一條「十者頂心」。頂是比喻,「即人頂」,我們人的頭頂,這在一個人身這是最高了,沒有比這個更高。「無過於上,尊貴之義」。這在十住裡面他已經到頂了,十住菩薩他是最高的。「謂以最上頂智」。這是我們平常講的最高的智慧,最圓滿的智慧。「滅無我輪」。最高的智慧才能將我執斷掉。輪是輪迴,無我就脫離輪迴了。所以小乘阿羅漢破了我執超越三界,大乘權教菩薩或者是圓教第七信位的菩薩也是破我執,這樣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所以「斷除十使」,十使就是見思煩惱,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是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條叫五利使,形容它的勐力。貪、瞋、癡、慢、疑這五條是思惑,叫五鈍使。雖然遲鈍不容易斷,所以古人講的斷這個鈍使往往是藕斷絲連,很難斷。我們在小乘斷證裡面也能看到這個情形,像小乘初果須陀洹就把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而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你看看二果、三果、到四果才斷盡,可見得思惑難斷。斷了之後我執就破了。
諸位要曉得修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我執要斷,你的功夫才會有進展,處處有個我的本位,堅固的執著不容易,太不容易了。這一種堅固的我執,如果不修淨土,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決定不能成就。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從破我執開始,你的我執是天天增長,這怎麼行?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譬如持戒。你要曉得小乘人為什麼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才能證得四果羅漢?我們想想這個道理,為什麼大乘人比他不曉得快上多少倍,塬因在哪裡?大乘人持戒不固執,小乘人持戒堅固固執,固執怎麼樣?我執不容易破除,持戒堅固的持戒,持戒才能得定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開智慧?他固執,我執不破智慧不開,所以小乘人沒有智慧,有定功沒有智慧。大乘人持戒他能隨緣,小乘人持戒不隨緣,這是小乘人固執之處,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戒律,今天講持戒也很難,為什麼?沒有人懂得戒律,戒律要講清楚的,不是說教你這一條,你死守在一條,那錯誤了。每一條戒律有戒體、有戒相、有戒行、有戒法你都要懂,而且還要懂得什麼?開遮持犯。最低限度每一條戒律你要懂得這八方面,你才能談得上持戒,否則的話,就變成死在戒條裡,增長固執。充其量你得一點人天福報,除此之外,你什麼都得不到,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這個戒律你看看在三藏裡面佔一藏!我們今天在講戒經,《梵網經》,你想想看這個戒經薄薄的那麼一點點,你看看古德的註解,這個註解是分量最少的,註得最淺的。我們選這個本子來用,裡面有很深的道理。而且這個持戒的人還容易造罪業,往往看到大乘人,好像一切比較隨緣,瞧不起,生貢高我慢的心,輕視別人;自己戒心很清淨,他不行。
不要說你們了。當年在唐朝的時候,我們八大宗裡面的律宗第一代的祖師道宣律師,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就犯這個過失。有一次窺基大師從終南山經過去拜訪他,他就瞧不起他,因為什麼?窺基大師太隨便了,好像是不注重這些小節,不注重這些小小戒律,他不太重視,好像是不重視這個。而道宣律師戒行精嚴,他感動的是天人供養,他住在終南山,他是持午,日中一食,真正是照戒律去做的。他每天中午天人來供養,窺基大師那一天來拜訪的時候,中午天人就沒送飯來,窺基法師走了,到了第二天中午天人又來供養了,道宣律師就責備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來給我送飯?他的意思就是說窺基大師要在此地,你看天人供養,這是一般法師所得不到的,也可以在窺基大師面前炫耀一下,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感天人送供,哪曉得天人沒來。第二天一問,這個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山的周圍都是諸天天神、護法神保護著,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句話之後心裡慚愧到極處,他說我瞧不起的人,塬來他比我高得太多太多!我感動的才一個天人供養我送飯吃,他走到那個地方諸天護法天神護衛著,連供養我的這個人都進不來。
你們想想這個大乘戒跟小乘戒差到哪裡去?小乘戒是斤斤兩兩在戒相上計較,大乘戒在心地!所以大乘菩薩法論心不論事,在事上看起來好像太隨便,所以大乘法裡講犯而不犯,事上你看到人犯了,人家心清淨沒犯;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不一樣。小乘戒是講事,在事相上結罪不論心。譬如說殺生,小乘在事相上,你殺了這個有情眾生那就是犯了殺戒,心裡沒有想殺可是殺了,犯了殺戒;大乘結罪不如此,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殺,事上殺了他沒有罪,他不結罪,這大大的不一樣!大乘戒戒在心,難,非常非常之難。所以大乘戒的人起心動念處皆罪,所以小乘戒好持,容易持。我心裡恨透了,想殺那個人沒殺他,不犯戒,但在大乘戒裡面就犯戒了,所以這個戒律要細細去研究。。
現在講戒的地方少!像這一部戒經細細講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是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持戒不容易。真正持戒的目的是叫你得定,是叫你斷惑,是叫你離苦得樂,這是我們持戒的目的。持戒絕對不允許增長我見,增長我執,增長貢高我慢,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所以這個戒律,古德是一再告訴我們,戒律是律自己不是律別人的,持戒的人應當把別人看作佛菩薩。像道宣律師遇到這麼一回事情之後,以後他改變了,從此以後絕對不敢輕慢這一些弘法的法師們,自己戒律精嚴,不敢再輕慢別人,曉得那不一定他是古佛再來、菩薩再來,人家守的是心地戒,我們今天在事相上持戒怎麼能跟人家相比?我們要是笑話他,這個罪過多大!所以戒律是戒自己的,不是拿著戒律去批評別人,諸位要千萬記住。如果把這個概念要是搞錯了,我們學佛自自然然就有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不是障礙別人,是障礙自己。
底下講「不受六道果」。六道的業因就是見思煩惱,此地講的十使,因斷掉了,果當然就沒有了,所以能夠斷除十使之因就不受六道的果報。「住頂三昧正定」。頂三昧正定,頂是最高的意思,這個最高剛才說過了,十住裡面最高的,當然比他更高的還有十行位,這十住是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面是最高的。「發行趨道性實,不離正信故」。這是信心在這個時候到圓滿了,不離正信。三昧正定,三昧是印度話,正定兩個字是中國話,這一句是梵華合一,所以一半梵語,一半中國話,意思是相通的,三昧就是正定,正定就是三昧。三昧也翻作正受,受是享受,到這個時候才是正常的享受。
由此可知,如果我們沒有能夠離開見思煩惱,我們的享受就不正常,為什麼?你這個享受是落在煩惱心所裡面,所謂是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都不是正常的。正常的享受是離開這五種不正常的受,才叫做三昧正受,也叫正定,這個時候的心可以說念念都與道相應。道就是真如本性,所以發行,發是發起,行就是一切造作行為,它這個行為是趨道性實,真性是真實的,不離正信。
底下跟我們說,「自此十心圓明」,十心圓明就是十住。從初住到十住,這十心都修成了,從捨到頂,十心都修成了、都修圓滿了。明是智慧現前。「空觀成就」,十住位菩薩修空觀的。「理性漸顯」,理性就是真如本性,雖然沒有完全顯露,漸漸的要顯了。「真谛不立,從此解脫趨進行位」。這裡頭這兩句話要緊得很,一個真谛不立,不立就是不固執,不守在那個地方,你要是固執守在那裡,麻煩大了,你要是建立一個真谛,好了,就死在那個地方了,不能再往上提升了。你看看這個東西要緊不要緊?如果真谛一建立了,你就解脫不了了。解脫是自在。一建立怎麼樣?你把你捆在那裡了,捆死了。
所以有一些學者們我過去見過很多,他們看佛經,對經典很有興趣,認為這是學問,他們看到的戒條,那時候《沙彌律儀》他們看到了,他說這個東西怎麼能學?條條都把人約束,都捆死了,動都不能動,一動就犯罪,這怎麼可以?這是他不明瞭戒律,單單看到這個條文,那條文真的把人捆死了。如果單單用那些條文,你要照那個條文去做,你決定不能得定。你要曉得戒的目的是什麼?是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智慧,所以定也不能守,守住就不行,要不要定?要定,沒有定不能開智慧,可是在定到那個時候不能死在定裡頭,要跨出來。
學佛的人有很多鑽牛角尖,鑽進去,鑽進去很可憐出不來,其實也怎麼樣?你要拼命去鑽,把它鑽透,從裡頭鑽出來了,那就大徹大悟,不能守在裡頭。阿羅漢所以吃了虧,你看佛在《楞嚴經》上講的「內守幽閒」,他守在裡面,他是鑽進去了,鑽進去守在裡頭不得出來,所以他那種境界「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才是被佛嗬斥。諸位要記住佛法自始至終沒有別的,就是破執著,因為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你執著,你想想看你執著的時候必然是增長我執、增長法執。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源,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源,有這二障就是生死凡夫,破了二障就是佛菩薩。
所以學佛應當怎麼樣?無論什麼事情不計較、不執著,隨緣而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學佛的人心地裡頭絕對不執著,事相什麼?隨眾生的執著而執著。你執著,好我隨順你執著,我自己怎麼樣?決定不執著,這是學佛。他執著,他是凡夫,我要不隨順他的執著,那又有無謂的爭論,那個沒有意義,要跟人家辯論何必?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他執著,你說執著那個對就對,隨他,我們自己不執著,自己開智慧。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佛法裡面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真有受用。所以你看看三谛,在天台大師建立三谛,到這個境界不立了,真谛不立,不立才能超越真谛。這就是講什麼?因為從空出假,因為十住位的菩薩他修的是空觀,空觀是見真谛理,他真谛不立,他超越了,超越什麼?從空出假,就能夠超越到十行位,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從十住超越到十行,這叫解脫,得自在了。
下面這是引經來作證,「璎珞經雲」,《璎珞經》,好像現在我們受的優婆塞菩薩戒就是《璎珞經》裡面。「以銅、銀、金、琉璃、水晶、瑪瑙之六輪,對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這是《璎珞經》裡面拿七寶當中的六種,來代表菩薩的六個位次,這六個位次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用這個來比喻。「以輪對者,具有二義」。所以銅輪、金輪、琉璃輪。用這個輪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運轉」的意思,這兩個意思我們都要特別注意,因為我們自己修行這兩個意思都失掉了,所以怎麼樣勤苦的修行沒有成就。
第一個意思是運轉,運轉就是精進不懈。諸位想想輪的作用就是要動,它要不動那就沒有作用,所以它一定要動。學道一定要精進,不能夠懈怠,不能夠休息。第二個意思「摧輾」,摧輾就是斷煩惱。我們這個心地不平,摧輾就好像那個壓路機一樣,它從這個路面走個,把地都壓平了。法輪從我們心裡面通過,把我們心地煩惱都壓平了,取這個意思。我們每天聞法、誦經、拜佛有沒有把我們煩惱習氣給它降伏住了?降伏其心,摧輾就是降伏,把它壓住。所以這兩個意思重要!這兩個意思在一個修行人來說,一分一秒都不能夠離開。
佛法裡常講法輪常轉,諸位聽這個法輪常轉,以為我們要講經說法,天天講經叫法輪常轉。那個意思就太窄小了,這轉得再多也沒有意思,輪是要在你心裡頭常轉。這個常轉一個是精進的意思,一個是降伏煩惱的意思,這才真正叫法輪常轉,自己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然後講經說法是幫助別人,希望大家心裡面都有法輪常轉,弘法利生目的在此地。自己心裡面沒有法輪常轉,那依然是生死凡夫,無論你怎麼修行都叫做盲修瞎練。我們再看底下的文。
「謂佛菩薩,運轉於大法輪,則能摧輾眾生之惑業故」。這個意思是說在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用意在什麼?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摧輾眾生之惑業,就是破除眾生的迷惑,啟發眾生,幫助他改惡向善是這個意思;幫助他改邪歸正。什麼是正?清淨心是正。如果這個法門擾亂了我們清淨心,那就不是正法,破壞了我們的正信、正見、正行,這是邪法。「因斷惑證真,各有淺深次第不同,故以六輪對六位也」。這是證果次第不一樣,有次第淺深不相同,所以佛在經上就用這六種我們世間人稱之為寶物,來比對菩薩修行這六個層次。下面大師假設個問答,這個意思我們懂得了。
「問此十住位,以何輪對」。我們一看到用什麼輪就曉得他這個地位的淺深,修行這個位子的淺深。「答以銅寶輪對」。這個位子是最淺的。何以故?為什麼?「何故以銅,蓋似金色,不具金用」。銅的顏色有一點像金,但是價值比不上黃金,比黃金差得太遠。「雖無鐵之塵垢,而獨有渣滓在」。比鐵,鐵的那個渣滓比銅要多得太多,所以銅比鐵要美觀得多,可是銅還是有渣滓在。「若乃煉磨攻治,則能成諸器皿,濟用於世」。(它這個點點錯了,應該點在皿字這個地方,器皿),銅我們要給它冶煉,冶煉把它提煉成純銅,可以做種種的器皿,銅器。所以有許多佛像都是用銅造的,所以它能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許多的用處,它是一個有用之物。拿這個來比喻十住菩薩。
「謂十住諸菩薩,惟修空觀」。這個底下諸位要記住,要特別留意的他們主要是修空觀。在《華嚴》裡面這個菩提心他們修的是直心,直心是什麼心?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那是直心,可見得直心是由空觀成就的。直心是至誠心,曾國藩說過,什麼叫誠?一念不生叫誠,一念不生心清淨!這個心裡頭什麼東西都沒有,就是心空空如也,連空這個念頭都沒有,如果有個空的念頭,那個心裡頭還是有一物,那就不空,他裡頭裝個空那就不空了,他還是有,所以說真空觀。真空的作用能「斷見思惑」,這我們想想是有道理,我們這個心不空才有見思煩惱,如果心空了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煩惱就沒有立足之處,非常有道理。
「如離塵垢,四十二品無明之中,十住位人,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若前異相十品,未能斷盡,如銅之有渣滓,惑既分斷,德亦分顯,故能隨體起用,隨類現形,化諸眾生,如器成濟世,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這個地方是說明十住菩薩的功德。他的功就是功夫,功夫是空觀修成的,空觀從哪裡修起?諸位要記住要從捨修起,你如果樣樣東西都捨不掉,你怎麼個空法?到後面廣說的時候就舉了很多例子,叫你哪些、哪些應該要捨,捨就是布施波羅蜜。
我們過去在《華嚴經‧第六迴向》曾經讀過,這個布施經上給我們一共講了六十種,舉了六十種例子叫我們樣樣能夠施捨!那是圓教一乘經典,這一部經是別教一乘,都是一乘法,所以功夫就是能捨,能放下,真正能看得破、放得下。無明一共有四相,《大乘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生、住、異、滅」,從無明的生起生相無明,住相無明,異相無明,滅相無明,是這個順序。要斷的話,這要倒過頭來先斷滅相一品,然後再斷異相,再斷住相,最後再斷生相,生相無明要是斷了,那就圓成佛道。
十住菩薩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這是十住位。若前異相十品還沒斷盡,這就好比銅有渣滓。惑既分斷,一分一分的斷,不是一下子斷掉的。所以十住裡十個位次從初住到十住也是慢慢、慢慢的斷掉的。他斷一分煩惱就顯一分真性,所以德亦分顯,這個德,三德祕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也是一分一分的、漸漸的透出來了,由此可知,性德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煩惱蓋覆住了,無明煩惱蓋覆住了,去一分無明煩惱,你的性德就顯一分。
故能隨體起用,體就是真如本性,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斷一分惑顯一分德用,所以他能夠隨體起用,起什麼作用?起大自在的作用。隨類現形,我們今天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自在,我們今天講不自由,譬如我們事情多了,我們分身無術又不自由,要能夠分身那就自在了。到這個時候菩薩就有能力分身,像《普門品》裡面觀自在菩薩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能隨類現身,能同時在一切處現身,能現無量無邊身,同時去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多自在!楞嚴會上所講的觀自在菩薩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圓初住就有能力像佛一樣的隨類現形,化諸眾生,就有這個能力了,何況那個位子更高的!如器成濟世,好像這個銅做成一個器,做成一個器皿,可以為世間大眾去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便利他的生活。故以銅寶輪來配對十住位的菩薩。到這個地方是將十住略說。下面十行位,第二,這是第二段「釋十行名」,請看經文: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十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這一段是經文,下面這是註解。這個地方也都是略說,把十行位菩薩他們用的是什麼心,十住位我們要曉得,所以這些心我們要修。如果我們不修,換句話說,要試問問我們修行的是什麼?修行不是修身體,成佛這個身體成不了佛,往生西方這個身體也去不了,修的是心!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修的是心。為什麼前面要這麼樣細細的來討論三十心十地,為什麼我不先講戒律?諸位要曉得這是大乘戒律,大乘戒律講的是論心不論事,如果你不懂得修心,你把那些戒條都拿來修身,這個大乘戒就變成小乘戒,一變整個變質了。你要懂得三十心十地,後面那個戒條才是名副其實的菩薩戒。
下面就跟我們解釋十行的菩薩心名稱、德行、地位。「此釋十行心名德位也,此位」。此位是指十行菩薩位這十位的菩薩。「於六性中,此為性種性」。前面一段等於說是導論,是總說,句句話都非常重要,在六性裡面是叫做性種性的菩薩。你看看前面十住位是習種性,習是什麼?實習,在練習,不能算是成就,學習。這個地方學習圓滿了,已經進入到性種性。什麼叫性種性,底下有幾句解釋,「謂乃雖證本性真空」。因為十住菩薩修空觀斷見思惑,他修成了,所以他雖然證得本性真空,你看看人家怎麼樣?不守住、不執著。「而不沉住空理」。這就跟阿羅漢不一樣,阿羅漢怎麼樣?阿羅漢他證本性真空他守在裡頭,他執著了,佛講什麼?內守幽閒,幽閒就是真空的境界他守在那裡,固執這個境界,不肯把它捨掉。所以他是沉住空理,接著就墮涅槃坑,好像掉到涅槃坑裡,掉到真空裡頭去了,變成怎麼樣?有體無用,不起作用了,所以佛叫他做焦芽敗種!要緊的在這個境界裡頭他要能回頭,所以菩薩不一樣,他不守在這個境界裡頭,這一出來一超越就從空出假。
諸位要曉得十行位的菩薩修假觀,十迴向的菩薩修中觀。你看從空觀裡頭超越修假觀,空觀是根本智,假觀是後得智;空觀是般若無知,假觀是無所不知。參學就是假觀,經文上說「即能分別諸法,開化眾生,使令入佛道故」。他起作用了,所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從空出假,無所不知。一切法你要問他,他樣樣給你分別、給你解說才能夠普度眾生。他為人解說,為別人分別是因他分別而分別,因他解說而解說,自己怎麼樣?自己還是住在真空裡面。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礙真空,利他不礙自利。自利就是清淨心,本來無一物,一天到晚跟別人講經說法,一句話沒說,自己心裡沒起一念,沒有動一個念,沒有起一念分別執著,可是他都能說出來,這個妙!我們凡夫能說出來都是自己起心動念才會說出來。
即使你要練到不起心、不動念都說出來了,那就跟佛菩薩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利他不礙自利,自利不礙利他,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境界能不能到?我跟諸位說能到,怎麼曉得能到?我現前就是這個境界,我能做得到,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我講這個經沒有預備,說的話沒想一想我要這麼講法,沒有,從來沒有過。說完了之後,你提出這個東西問我,我知道;你要不問,我什麼都不知道,忘得乾乾淨淨。所以跟諸位說我能到這個境界,你們都能到這個境界。可是你初學講經的時候怎麼樣?完全是用心意識,你不用心意識,上台就沒話講了,這是什麼?你用慣了心意識,你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去修行。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什麼?就是修無所用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去接觸六塵境界,學什麼?學無所用心。外面能隨緣,內裡頭不用心,不用分別執著,修這個!到演說上台來講經也無所用心,從空出假。
再看底下這一段「於六觀中,此為行觀,行為修行,以修習假觀行,立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行觀」。這個地方諸位要是記得前面的話,前面叫住觀,安住,你看這講的行觀,修行。前面修行是在靜的地方修行,這個位置修行是在動中修行,換句話說,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譬如說前面是禅堂、念佛堂裡面修行,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把你的清淨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間絕不失清淨心,可以隨緣。隨緣就是假,就是入假,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不礙真,真也不礙假。前面是離一切法,此地是立一切法,前面要捨你看此地建立,這個建隨順眾生之建立而建立,並不是菩薩心裡頭有建立法,那就錯了。禅宗裡說,譬如說前面講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是前面十住位菩薩的境界;到十行位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境界超越了一層,又提高一層了。所以這兩個意思合起來,這個裡面有行有觀。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觀照的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照見一切法的真實相,這叫「行觀」。
底下這一段文說「於六慧中,此名思慧」。前一位是叫聞慧,十住是聞思修,這三慧是一不是二,是一而三,三而一。前面三慧是以聞慧為主,這個地方是以思慧為主。「謂審思」,審是審查,思就是明瞭的意思。「勝思」,勝是殊勝,為什麼殊勝?因為他不用心意識,這個太高明了,用心意識那只叫思不叫慧。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的,審也不用心意識,就是一看就明瞭,一聽就明瞭,不要經過思考的。通過思考的那只有思沒有慧,加上慧不要思考,不用心意識。「決定思」,決定思就是你這個見解決定不錯,決定是正確的。
「慧即擇法覺慧」。你這個一見,六根在六塵境界上這一照立刻就明瞭,而且沒有一點錯誤,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做法你就有了決斷,擇是選擇,你有選擇法的覺慧。「以思惟中道理,發生無漏智慧」。這是思慧兩個字簡單的解釋,思是什麼,思中道理,不落在兩邊,換句話說,不執著兩邊。兩邊,我們今天的話就是相對的兩邊,就是空有是兩邊,好丑是兩邊,善惡是兩邊,大小是兩邊,長短是兩邊,這個世間所有的法都是兩邊。有無是兩邊,他不落在兩邊,兩邊都不執著,這是中道,這是智慧。要兩邊都不執著,換句話說,去掉執著就是中道,有了執著總落在一邊,所以不破執著絕對不能契入中道。契入中道,他這個慧叫無漏智慧,無漏智慧就是清淨的智慧。這個智慧決定不生煩惱,決定不帶無明,它的功能是破無明絕對不會增長無明,不會增長邪見。用這個來「開化眾生」,開示教化眾生。所以「二義合言,故雲思慧」。
「諸佛當知二句,結前,入堅法忍中等,起後」。我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下次我們從「諸佛當知」,從這個地方講起。
(第十七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7
八十六面最後一句開始,「諸佛當知二句,結前,入堅法忍中等,起後」。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解釋經文裡面開端。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
『入堅法忍中』。前面這一句是總結十住位的菩薩。向下經文這是講十行位的菩薩,前面十住叫堅信忍,十行菩薩的境界提升了一層,所以名稱也就改變,叫「堅法忍」。此地大師給我們假設了一個疑問,說十行位為什麼叫做堅法忍?「何也」是個疑問之詞,就是為什麼。下面給我們解釋說「即前所修理法」。前是在十住位上所修的,所修的那些理論方法,「理繇信入」,如果我們不信,換句話說,這個理你就沒有辦法領悟得到。「信繇理起,是故前雲堅信」。這是說明前面為什麼叫堅信忍。可見得信與理是相輔相成的,這兩個是有相互的關係,首先要信。可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有人先明理之後才相信,有些人從信了以後才悟理的。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開始到現在,這兩種情形都非常多,兩種都是入道的門徑。
一般講從明理之後而生信的,這個信心都比較堅固。他是真搞清楚了才相信,沒搞清楚之前他不相信,雖不相信他很有興趣,很有興趣去研究這個佛理,這就是他的善根。他如果說不信,對這個也沒有興趣研究,那就壞了,那就是與佛無緣。不相信肯研究,行,他將來信心一建立比一般人要快得多。可是也有不少的人先從信入手。他信佛,佛的道理、境界他是一無所知,他到佛門裡面來就皈依了,這種人不少。所以這個皈依實在講是要把佛法的道理,總得要搞清楚了才能皈依。如果對佛法一無所知,你把他領來皈依,這在佛門裡講什麼?結緣皈依,跟你結個緣。你要行皈依禮,好就給你做個儀式,結緣皈依,真的有沒有皈依?決定沒有,有名無實。
不要說那個初入門的沒有,我們今天是老修,修了幾十年是不是真皈依?自己想一想皈依佛是覺而不迷,我們還是迷而不覺,沒皈依佛;皈依法正而不邪,正知正見,一天到晚還是邪知邪見,沒有皈依法;僧是清淨不染,我們心裡一天到晚都是染污的五欲六塵,什麼時候皈依僧?由此可知,每天早晚念三皈依都是喊口號,沒有做到。天天在念、天天喊口號都沒有做到,喊久了人也喊麻木了,認為學佛是什麼?學佛喊口號而已,把這個當作學佛,你說糟糕不糟糕?
學佛是學作佛,就是學覺正淨,不是喊口號,所以信了以後要明理。你看佛法這一般次第信、解、行、證,信了以後求解,求解最要緊的就是聽經。我們看經行不行?很難,經上說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是以音聲作佛事,文殊菩薩說得好,「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釋迦牟尼佛一生,他示現成道是三十歲,成道之後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為什麼?大家信了之後,解重要!佛菩薩、善知識對我們的貢獻,就是把這些道理、方法、境界跟我們講清楚,我們真正明白了,他對我們的貢獻,修行證果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師一邊的事情。所以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領眾去修行,我們今天講打佛七或者是打個禅七,你們在《大藏經》裡查一查,釋迦牟尼佛幾時跟大家在一起打了次佛七?如果要有這麼一回事情,這個經典裡就大書特書,希有之事,沒有過。
佛都是講經,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西域那些高僧、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也是天天除了翻譯經典之外就是講解經典,也沒有領導大眾在一塊修行,沒有。真正領大眾在一起修行是我們中國人,慧遠大師第一人。但是他那個時候並不普遍,只是他一家而已,就是廬山的蓮社,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慧遠大師在廬山建蓮社,這是有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塊共修,個個成就。第一次!一直到唐朝中葉,馬祖道一和尚出現之後,他才提倡叢林。所謂叢林就是大眾在一起依眾靠眾,不但我們聽經也在一起,我們修行也在一起,所以才制定早晚功課,禅宗裡頭五堂功課,大家在一起共修是從馬祖道一和尚開始。「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個人領導才建立起共修的制度。在這以前都是每個人自修,寺院、庵堂聽經在一塊,修行是個人搞個人的,為什麼?理路明白了,方法也懂了,境界也清楚了,個人走個人的路!這就是諸位要明瞭的,信了以後最重要的是求解。
佛陀當年示現在這個世間世壽八十歲,三十歲成道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就是五十年,沒有一天休息過。今天寬裕法師過六十歲,我上午到那裡去,那個地方是慈航法師的道場,他們都是慈航法師的學生。今天談起來慈航法師當年在世,每天講經十個小時,一個人講,上午講四個小時,下午講四個小時,晚上還要講二個小時,跟他的學生那個時候有二、三十個人。我只曉得慈航法師帶一批人,但是我不知道慈航法師一個人每天講十個小時,我聽了之後很感動,在當代實實在在難得!這就是說求解的重要,對於經論研究是比什麼都重要,理路不明,你的信心沒有辦法建立,沒有法子建立。
這兩句話說得好,「理繇信入」。你要解理是從信心裡面進去的,你相信、你肯研究。「信繇理起」。正信是明理之後才發生的,這個信叫正信,所以十住菩薩叫見性,為什麼?理明白了,這個明白不是說我聽講明白了,不是的,是他自己證得了。十住位的菩薩已經入道了,他聽懂之後他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修行他證到這個道理,入了理。這個信,真正的信心,堅固的信心不會煺了。這是說前面這個位次,十住位,現在由十住位提升到十行位的菩薩。「此雲堅法」,十行位菩薩所修的是堅法忍,六忍當中,這個境界提升了一層。「於六堅中,此名法堅」,法堅固了。這個堅固就是對於諸法的認識,他真正理解、真正明白,不再有疑惑了,這法堅固了。
「謂知諸法,皆即俗谛,無毀壞故」。初住菩薩修空觀,曉得一切法皆空。十行位菩薩是從空入假,修空觀是他的自受用,是在根本上修,修成了之後怎麼樣?修成了之後,把這個空觀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上,就是假觀。一切法都是假的,《金剛經》跟我們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有沒有?有,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所以在這一切法裡面沒有取捨。如果你要不信,我們舉一個例子。你們現在家家都有電視,你們看電視,電視上畫面是真的是假的?假的,那裡頭有喜歡看的、有好吃的東西,你能夠把它取來嗎?你不會去取它,為什麼?假的,你曉得是假的。那裡頭有一些不喜歡看的畫面,你說我這個剔掉,你會不會把它剔掉,你也不會起這個念頭,為什麼?假的。自自然然對這個畫面無取無捨,無取無捨當中得自在受用。可是那個受用也是假的,受用是假的,在受用當中也不動心,這就是真正覺悟!
受用裡面起心動念,還是沒有達到俗谛,沒有成就假觀,你還是把這個事情當真,還是迷惑顛倒。無毀壞故。如果它真有,真有毀壞,它不是真的,所以沒有毀壞。沒有毀壞跟諸位說就沒有壞苦。所以曉得一切法真實相,這一切現相,你曉得它的真相,它的真相就統統是虛妄相,統統是夢幻泡影。
「於六忍中,此名法忍,雖知諸法皆空,無所有相,而能假立諸法,以化眾生,於假法中,忍可忍證,以此二法合言,故名堅法忍也」。這是解釋什麼叫堅法忍。菩薩在這個位子得法忍,他曉得一切法皆空,這是前面所修的,十住位所修的空觀。空是講什麼?講體,一切法沒有自性,一切法沒有自體。從一切法的體上去看是空的,空寂,從相上去看假有,所以這個地方講無所有相,而能假立諸法。這一句就是從相上去看。
這個地方你就明白,初學的菩薩在萬法本體上觀察,曉得一切法皆空;再進一步從現相上觀察,換句話說,從本體上觀察得一切智,知一切法。知一切法的總相,總相就是空相;更進一步從現相上觀察,知一切法是假相,這一切現相是假相,所以說空相裡面能夠假立諸法。這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這些過程、經歷都說出來了。如果不假立諸法就不能夠教化眾生,佛門裡面常說以假修真,什麼是假?有很多人搞錯了,身是假,身怎麼會是假?如果說我這個是假身,我要用這個來修真,你們諸位想想你能不能修成證果?決定不能,為什麼?我執破不掉,這個假我這個身重要,要好好的保養它,沒有它不能修真。大錯特錯!增長我執、增長法執。
佛法主要就是破我執、破法執,搞顛倒了,所以借假修真。那個假是什麼?假立諸法,佛法是假的,要懂這個道理。借著這個假佛法就修你的真如本性,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在經上才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佛法,佛法為什麼捨?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真的一法不立。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的。真的,佛在經上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真的。凡是能說得出來、能表演給大家看的都是假的,叫方便法。你要從方便法裡面去悟入真實,真實說不出來,真實要你自己去領悟,別人沒有辦法傳授給你,為什麼?它是言語思惟都達不到的,所以沒辦法傳授,要你自己去領悟。
領悟有淺深不同,所以菩薩才有很多階級的差別。菩薩都是領悟到的,那是一點不假;有人領悟得淺,有人領悟得深,徹底悟入、大徹大悟了,那就叫成佛。所以諸佛菩薩說法教化眾生,這一些種種法相名詞都是假立的,你也不要固執。所以佛每一樁事情總要說幾十個名詞,為什麼說這麼多?說一個不就可以嗎?就是告訴你「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假的,希望你不要迷在這個名裡頭,不要執著在這個名詞裡面,你要知道它的意思,要知道它的真實義。譬如講到真如本性,講真如也行,講本性也行,講第一義也行,講一心也行,《楞嚴經》裡面講的「如來藏」,一樁事情名相說了幾十種,就是叫你不要執著。不管怎麼說法,曉得是這一樁事情就行了,不要死在名相裡頭,不要執著名相。名相是叫你開悟的,不是教你死記的。
對於這些事實也就是這些現相,「忍可」,這個忍當承認講,菩薩承認了;當同意講,菩薩同意了。為什麼?假設的。可以假設,雖然不是真實是個假相,假相可以有的。有體總會有相,體是真的,相是妄的,相不離體,體不離相,相即是體,體即是相,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同意了,就叫忍可,就認可了,同意了,沒有疑問了。「忍證」,忍可是你對它理解、沒有疑問了,忍證是你自己真正證得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不是佛說的,是你自己親自體驗的境界,這叫忍證,你證入證得這個境界!「以此二法合言」。這二法前面是一個法堅,一個是法忍,這兩法合起來講叫「堅法忍」。於法堅固了,於忍也不動了,忍就是定!剛才講是同意的意思,是認可的意思也是定的意思。定,心不動,沒有疑問、沒有疑惑了,心在這個境界裡頭不會動搖了。不動就叫做定,所以也叫做定。
再看底下的文字,這幾行很重要。「此位以前十住真理」。此位是十行位,十行位以前是十住位,十住位是講真理,是講本體,諸法的體性。「深入玄妙,菩提妙行,依理而起」。理參透了,把這個道理應用在生活上,就叫做行。如果我們拿現在學校教育做比喻,十住位菩薩好比是在學校念書,在學校修種種的課程;十行位就好比畢業了,在社會上服務,把你所學的東西都要應用在社會上,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是學以致用。所以他對這個真理深入玄妙。玄妙都是讚歎真理的,真是真實不是虛妄的,理是一切萬事萬法的理體、道理。菩薩能深入不是淺入,所以到這個時候菩提妙行依理而起。菩提是覺,行就是日常生活行為,這個時候日常生活行為是覺而不迷。所謂妙,妙是非有非空,這個妙;遠離二邊,妙;非真非假,非是非非,非善非惡,一切兩邊都離開了,這個妙,這是大徹大悟的妙行!這個行從哪裡來的?依理而起的,如果你要是理沒有參透,你怎麼能夠懂得?
這兩句是講的塬理。下面舉例子給我們說明,「運四無量之心,行四攝法,饒益眾生,長養聖胎,成就聖德,向佛果海」。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時候運是運用,也是運行。菩薩運什麼心?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是好境界。慈是什麼?予一切眾生的樂,給予一切眾生的,眾生要享樂給他樂。悲是拔一切眾生之苦,一切眾生有苦難要以方便法給他解除,使他離苦得樂。大喜是法喜充滿,大捨是離一切相,捨是離相。行四攝法,以四無量心,你看先講用心。諸位要記住捨心是不著相,《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是大捨。「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是捨。以這樣的心,行底下的事,這個事是什麼?就是四攝法都包括了。
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條把菩薩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可以說一條都不漏。佛法離不開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布施什麼?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眾生愚癡、迷惑;換句話說,是以感情做主宰,他沒有理智,他是感情做主宰。感情是迷,理智是覺悟,感情那要用感情去接他,去接引。布施就是與眾生結緣,這裡面也是包括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與眾生結緣的。眾生跟你有緣,你跟他講佛法他就接受,他就肯聽。眾生與你沒有緣,你講什麼好聽的他也不接受你,他也不理會你,你度不了眾生。正所謂是佛不度無緣之人,佛度的那個有緣人就是佛曾經跟他結過緣的,我們現在與一切眾生結緣,這個事情很要緊。
「愛語」。諸位要記住,愛語不是說說那個話都很好聽,人家都很喜歡聽,這叫愛語。你要這麼解釋那就錯了,那就是三世諸佛都喊冤枉。愛語是愛護眾生之言語,真正愛護他,真正愛護他的言語不見得好聽,我們世間常講「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愛語是忠言。真正愛護眾生的言語,這是愛語,否則的話,說些甜言蜜語,那是妄語裡頭的绮語,四種口業裡頭绮語,花言巧語,那些都是害人。你看佛菩薩佛經裡頭哪有花言巧語的?沒有,由此可知,佛經裡面句句話是愛語,真正愛護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利行」。利是利益,行就是日常生活行為,日常的行事都是與眾生有最殊勝的利益。在現在這個世界上行菩薩道,難!菩薩真正要有堅法忍,要有堅信忍。如果沒有六堅,不能不煺心!真正為一切眾生,眾生不相信;搞一些變變戲法,用一點手段來欺騙眾生,他還歡歡喜喜出錢出力。現在這個社會顛倒到這種程度,這是沒辦法,所以沒有堅信忍、堅法忍,他就煺心了。「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莫此為甚,今天真是到了極處。跟你講真實話,你以為是欺騙你;花言巧語騙你,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對我真好,干這些事情。正法跟外道一比較,外道的人眾多,勢力大,佛法實在是衰,衰到了極處。
可是在這個地方,我在講席當中有的時候也常常提醒諸位,這個現象不好,這就是眾生有大劫難之前的預兆,如果人心都向善,人心都真誠,那是眾生有福,是有福報的預兆。人都趨向於邪知邪見,那就是有大災難的預兆,這是從前念孔子書的人都能夠覺察得到的。所以我們要是到某一個,從前講春秋戰國的時候,這一些有學問的人到其他的國家去旅游、去看一看,這個國家將來成敗興亡,一看就明瞭,看什麼?如果這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是正知正見,這個國家將來一定興旺,雖然現在是有困苦,將來一定有希望、有前途。如果國家現在挺興旺的,裡面都邪知邪見、都毀謗正法,這個國家絕對不會長久,一定要有動亂。
大一個國家,小一個家庭,再小到我們個人本身,如果我們有堅定的信心,正知正見,我們的前途呈現出一片光明,雖然現在困苦將來有前途,你自己要有信心。如果現在是愚癡、迷惑、顛倒,雖然現在富貴,那個富貴也不長久,必定有災難現前。所以菩薩對一切眾生是利益之行,他不是自利,他是利他。佛說自利是什麼?因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觀念太厚了,如果告訴你沒有自利,那你這個事情就不干了。其實眾生不懂得利他是真正的自利,自利是什麼?把我執破掉、法執破掉,你自己從凡夫地成佛了,這是多大的利益!所以自利是講這個,破我執、破法執,斷煩惱障破所知障,這是自利,叫利行。
第四條「同事」,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四攝法裡頭最後叫同事,經典裡頭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變化什麼身得度,就是同事。不同事的時候他排斥、他拒絕。現同類身,跟你在一塊同事,跟你同一個嗜好,同等的根器,樣樣都示現同樣的,你一看到心裡生歡喜心,很容易接受。由此可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表現在教化眾生的這個事相上就是四攝法。
「饒益眾生,長養聖胎」。饒是豐饒,拿我們今天來講最大的利益,益是利益。給予眾生最大的利益,最豐富的利益,最圓滿的利益,這叫饒益眾生。長養聖胎,這一句是自、他兩邊都有。長是生長,養是培養,聖是成佛了;換句話說,這個胎在此地是比喻,實際上就是心行,培養我們覺正淨的心,覺正淨的行為,這就是長養聖胎。自己修覺正淨,幫助別人修覺正淨。「成就聖德」,德是功德,聖德是諸佛菩薩的功德。「向佛果海」,這一句是我們終極的目標。我們所期望的最後的目標是成佛,所以經文一開端「故雲十長養心,向菩提果」,菩提果就是佛果。底下就跟我們具體說明哪十種長養心,這一條、一條給我們說出來。「何名十長養心」。
【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捨心。】
你看看這就是四無量心。十行位的菩薩主修的就是四無量心,因為他在日常生活當中以四無量心修六度法。這個地方是以四攝法為主,四攝法展開就是六度,六度把它歸納起來就是四攝法。
「一者慈心,愛念眾生,化被一切,能生正性,不繇魔教使得樂果故」。這幾句話我們要做一個簡單的解釋。愛念眾生,這個愛念是慈悲,你要曉得他前面是慈心,所以這個愛是慈愛,跟我們凡夫一般講的愛不一樣。凡夫的愛是從感情裡面生的,是煩惱,凡夫的愛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那是生死根本,是輪迴的根本,愛要不斷不能超越生死輪迴,這個地方的愛是講什麼?愛是慈愛,慈悲。慈悲跟愛實際上是一樁事情,他所依的理體,依的這個道理不一樣,慈悲是理智的愛不是感情的,所以依理智的是大慈大悲,他不落在生死輪迴裡面。感情的愛是生死輪迴的根本,菩薩的愛是基於理性的;換句話說,他是從般若智慧裡面建立的愛念一切眾生,通常我們講慈悲來區別,怕一切眾生把這個意思搞誤會了。
「化被一切」,這個被是念破音字,就是好像我們衣服披在身上。佛加被眾生就是保佑眾生的意思,而不念加被念加披,現在跟提手邊的披是一樣的意思。在古字裡面這個字是個破音字。化是教化,被就是加持,化這個意思比教學意義要深,教學有了成績才叫化,沒有成績,化是變化氣質。古人常講讀書在變化氣質,書念了氣質沒變化,那念了沒用處。到變化氣質的時候這個書念的起了作用,換句話說,有成績了。一切是一切眾生,跟前面眾生是一個意思。
菩薩為什麼這樣辛辛苦苦的天天在教化眾生?是為愛念之故。這個愛念是從理智裡面發出來不是感情的,所以理智的這個愛念,世出世間法教學都一樣,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他並沒有感情在裡面,不是情愛。情愛如果人走了捨不得,他沒有這個,你去隨你去。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你來了歡喜接受,你有這個福分,你有這個福緣。你聽了不合意思,你走了,你沒有這個福分,你跟這個地方沒有緣分,所以他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
「能生正性」,這就是把這個效果更顯明的給我們說出來。正性是什麼?真如本性,能生正性就是禅家講的明心見性,我們淨土念佛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正性。「不繇魔教,使得樂果故」。他生起正信,什麼樣妖魔鬼怪、邪正是非在他面前,他一眼就看穿了,再不會受妖魔鬼怪的影響,不會受他們誘惑;換句話說,不會上他們的當。因為他有正知正見,他有正覺,這是慈心。正覺、正知、正見、正行這是真正得樂,離苦得樂!世間人以為五欲六塵是樂,那是錯誤的,真正的樂是正覺,不入這個境界他不曉得。
「二者悲心,愍念眾生」,諸位看這第一句的解釋,前面慈心是愛念眾生,慈是與樂,悲是拔苦。對兩種人來說,現在生活很快樂的眾生,在這五欲六塵迷惑顛倒自己覺得快快樂樂的,佛看到這個眾生要給他真樂,要破除他的迷惑,給他真樂。拔苦是看到那個眾生痛苦,在受苦難的時候,要去救援他。愍念眾生,愍是同情、悲憫,這個愍也不是從感情生的,諸位要曉得還是從般若智慧裡面生起來的。「以悲空空無相,自滅一切苦」。你看這個悲心的自受用,空、無相、無願,這叫三空門,也叫三解脫門。能夠契入這個境界,一切苦都沒有了。所謂是八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統統離開了,你要是能夠證得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門。無願就是無求,世間人也說「人到無求品自高」,有求就要向人低頭,所以才勸你「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而後「與一切眾生平等一樂,起大悲故」,這是平等心現前,平等心所起的作用。一樂是同樂,拔苦與樂。自己怎麼離苦的,把自己的經驗,把自己的方法教給眾生,使這些苦難的眾生個個都能夠離苦。
「三者喜心,慶他得樂,空空喜心,令諸眾生,入正信,捨邪見,背六道苦故喜」。這是真正的歡喜,歡喜什麼?歡喜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別人有喜,佛菩薩就歡喜;別人有苦難,佛菩薩就發同體大悲心!這裡要注意的空空喜心,這喜悅的相有,真的有,我們要問菩薩心動了沒有?沒動,沒動心,正是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為什麼現這個喜悅的相?豈不聞經上所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是有心求感,菩薩是無心而應,所應恰如所感的,感應道交,所以菩薩的心還是空無一物。在空空之心裡面又能夠生喜悅的相,這喜悅是個相,喜悅的相。喜悅之相不礙空有,沒有妨礙,正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理事無礙。
以這個心令諸眾生,入正信。眾生在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時候他歡喜了。在這個時候菩薩以善巧方便再把他往上提攜,因為這個時候他在修行上已經有收穫、已經有成就了,再給他一番鼓勵,他當然境界就提升了。我們現在有很多人為什麼提不起來?他沒有得到這個經驗,沒有得到這個法喜,所以你怎麼提提不上去。譬如我們當年在學經的時候,李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差不多的時間,一個月可以學一部,這一部學會了真是很歡喜。所以老師就鼓勵,你看你這一個月有成績了,苦沒有白吃。我們想真的沒有白吃,吃了一個月的苦頭學會一部經,這部經就可以上台講了,信心就起來了。他這一鼓勵,學完了再學一部,馬上就學一部經,繼續不斷的再學,這個苦頭值得。晚上搞到三、四點鐘不睡覺,精神都好得很,為什麼有好精神?法喜。為什麼會疲倦?討厭了,討厭了就要睡覺。
我們世俗有很多話說得很有道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一歡喜精神都足了,一討厭,垂頭喪氣的,精神提不起來,可是這個法喜之喜是你自己下了功夫,真正有了收穫。農夫種植到收成的時候,歡喜,他這個辛苦沒有白費,現在有這麼好的收成,他歡喜了。學佛也是如此,你要不下功夫,你怎麼能有收穫?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修行還要趁年輕。你們想想釋迦牟尼佛成佛多大年歲?三十歲!六祖大師得道的時候幾歲?二十四歲!你看看這《大藏經.高僧傳》,修行得道的人百分之八十在四十歲之前,四十歲以後修行得道的少,不是沒有,很少,為什麼塬因?體力衰了,沒有辦法了。
譬如像禅堂,年輕人行,禅堂裡面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的,身體正直的,稍微頭栽下一點點,那個香板就打下去了。一天叫你坐上二十個鐘點,那你就躺下去了,你還有資格進禅堂嗎?念佛堂的精進佛七,七天七夜不休息的,那叫精進佛七!你們看看《西方確指》。《西方確指》精進修行十二時。他一時兩個鐘點,兩個鐘點裡面他告訴我們,一部《彌陀經》,一千聲佛號,拜一百拜佛,這是一堂課。大概這一堂課我們普通做下來總得要一個半鐘點到一點四十分鐘樣子差不多,當中有個十五分鐘,頂多二十分鐘休息,底下接著又來了。十二支香就是日夜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你沒有這個體力怎麼行?所以修行要年輕,要有好身體。學講經也一樣,我們當年在學習的時候年輕,我跟李老師學經的時候三十三歲,李老師那時候鼓勵我應該加倍努力,再不努力年齡過去了。最好的時光是從二十歲開始,三十歲嫌晚還來得及。他告訴我們四十歲以上就不行,很勉強,很難有成就。所以要不是趁著年輕,不是趁著身體強壯,怎麼行?所以這個時候佛菩薩要把他向上提一把。
「入正信,捨邪見」,正信從初發心到等覺都是正信,我們講《大乘起信論》,跟諸位說都是始覺,覺悟。天天覺悟,天天有新的東西覺悟,所以這個信也是天天新,天天正信。「捨邪見」,錯誤的知見,因為錯誤的知見是六道生死輪迴的苦本,能夠把邪見捨離掉,因斷掉了,果當然就沒有了,就不會受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苦報。這是具體教給我們如何來修學十長養心。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這三條。這個經有非常殊勝的功德利益,也很難聽到,一般在外面聽講經多,聽講《梵網心地》不多。所以希望大家要珍惜這一個法緣,同時要給你一些同參道友介紹,這個機會非常的難得,非常難得,錯過了很可惜。
(第十八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8
八十八頁第五行,末後一句開始:
「四者捨心,周給無吝,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自他體性不可得,而無生心,常修其捨」。從這一條看起。這是「十長養心」的第四條,行位菩薩所修的是四無量心,這是四無量心裡面末後一條。捨就是布施,著重在放下,換句話說,這是著重在自利。我們講布施偏重在利他,先有自利而後才能夠利他,所以大師給我們開示的是「周給無吝」,周是周遍,給就是給予,目的就是破除自己的悭吝心。凡夫自己已經有的多半是捨不得放下,捨不得給人,尤其是自己很需要用的,給人自己就沒有了。菩薩教我們把這個悭吝心捨掉,要捨悭吝的心,必須要從世緣境界上先捨。
如何才真正把悭吝心破除?這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世間一般人修學六度,實際上他是修了六樁事情,度了沒有?沒度。為什麼說沒度?修布施增長貪心,我為什麼要布施?聽說佛門當中捨一得萬報,如果我的布施後來沒有果報,那我布施他干什麼?所以這是增長貪心。換句話說,這六條裡面我們說修福可以,那真是名副其實,要是修六波羅蜜那是完全錯了,與六波羅蜜統統不相應。這個捨與波羅蜜就相應,所以一定要捨得乾乾淨淨,不能有一點點著相,有一點著相那個波羅蜜就變成福報,變成三界有漏的福報。如何把福德、福報變成般若波羅蜜就在你一念之間,一念覺就是修的圓滿波羅蜜,一念迷那就是修的人天癡福,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
所以下面告訴我們「無造無相,空法中如虛空,自他體性不可得」。這就是經論裡常講的三輪體空。造是造作,相是相狀,其實我們在修捨心的時候就是周遍給予別人,有沒有造作?有,有沒有相?也有,有為什麼說無造無相?叫你不要執著,不要著相,這樣才是真正的捨。如果我現在在修捨,我捨得很乾淨,諸位想想你那個心是不是乾淨?你心裡面還有捨就不乾淨,連這個捨也不能有,這才是真正乾淨。有能捨的自己,我能捨,有所捨之物,有接受我施捨的人,這三輪就不空了,那就是著了造作、著了相。這種修行就坐實了,那就有障礙,不是佛法,與體性不相應,何以故?因為體性不可得。
我,我是四大五蘊和合之體,這個身沒有自性,它的自性是空寂的,所謂是當體即空,一切法也是如此,空無自性。所以在修學要能夠與體性相應,這是覺,這是清淨,與體性不相應的,那是修福,不是學佛,是修福報不是學佛。學佛與世間修福不一樣。今天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他有個錯誤的概念,把修福都當作學佛,其實學佛跟修福是兩樁事情,不是一樁事情,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分辨清楚。所以末後這是勸勉我們「而無生心,常修其捨」。生心就是起念,我們平常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這個都統統捨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怎麼樣?常修其捨,換句話說,叫常行布施。
下面第五條講「施心」。施就是講布施,剛才說布施跟捨意思是相通的,捨偏重在自利,偏重在三輪體空,布施偏重在利他。「五者施心,普惠無惜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一切眾生,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在前行」。捨心能成就我們的清淨心,施心成就我們的慈悲心,清淨心是自受用,慈悲心是他受用。前面一條「周給無吝」,這一條叫「普惠無惜」,惜是愛惜,跟吝啬的意思差不多,普是普遍,惠就是惠施,對人有恩惠,能夠施捨,能夠布施,能夠幫助別人。我們在同樣事相上講是一樁事情,我布施目的是求自己心清淨,斷除自己的悭吝心,這就是修的捨心;目的是要幫助別人,這個心是施心。事是一樣的,捨跟施在事相上是一樣的,用心不一樣,得的果報也不一樣,一個果報是清淨心現前,一個果報是慈悲心現前,差別在此地。
布施,就是六度裡面布施波羅蜜,此地大師給我們舉出四條。通常在一切經論裡面我們講財施、法施、無畏布施,此地這四條與通常講的三條意思是一樣的,說的言語不一樣,內容是一樣的。「身布施」,什麼叫做身布施?用我們的勞力、用我們的雙手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是身布施,我們要用這個身體來成就種種事業,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身布施。「口布施」是言說,是用口來幫助,就是用言語甚至於包括文字,文字是言語的符號,就是言語,以這個來利益一切眾生,這叫口施。「意施」是智慧、是願力。我們有大願、有智慧,以智慧願力貢獻與一切眾生,這叫意施。一切諸佛菩薩無一不是以身口意三業布施一切眾生,沒有吝惜,所以說不疲不厭,這三條都是屬於內財布施。
底下一條叫「財施」,是指的外財布施,就是身外之物。身口意是自身,底下這個財就是身外之物。一切的物品統統可以布施,布施的福報無量無邊。《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布施物品很少,果報不可思議,大德沒有法子想像,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實在講布施的物多寡沒有關係,要緊的是布施的心真的是境隨心轉。他布施很少,他的心量廣大,心地誠實誠敬,以誠敬心來修這個布施,以廣大心來修布施,布施的物雖然很小,果報不可思議。假如說布施的物品很多,心量不大,換句話說,那個果報也就小。由此可知,用心是聖凡所以不同的所在。佛菩薩就是會用心,我們凡夫有佛心、有佛性,雖有不會用,如果要會用我們與諸佛菩薩又有什麼兩樣!
學佛說老實話就是要學一個會用心,那就成功了。這個心佛有、菩薩有、我也有,心是決定一樣的沒有兩樣,他會用,我們為什麼不會用?他會用,我們當然也能夠會用,我們在佛教經論裡面要學這個。本經這上卷前半部,這個註解一共是四卷,前面兩卷就是教我們會用心,會用捨心心就清淨了,會用施心心就慈悲了,這多麼重要!真正會用心的人他真正放得下,真正得大自在。
「法施」,是指一切開導眾生破迷開悟的施捨,都叫做法布施。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開導大眾這是法布施,歷代祖師祖祖承傳,化道不絕利益大眾,這是法布施,這是佛法。這裡面還包括了一切世間法,我知道的別人不知道,我幫助他、我教導他使他也會了,都叫做法布施。他的果報,財布施得財用自在,不但說不缺乏,得財用自在,在財用一方面他所得的果報是事事如意;法布施所得的果報是智慧增長。我們希望在財用上也能得自在,希望智慧天天增長,那是果報。希望這個果報而不曉得去修因,沒有因哪裡會結果?所以我們要想得到這殊勝的果報,要曉得修因,要以身口意三業去修財法兩種布施。沒有說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包括在法布施裡面,包括在財法之中,以這個去教導一切眾生。教是教給他,導是自己做示範,勸別人布施自己不肯布施,人家也不能相信,如果那個人真相信,那個人布施得到福慧,你自己反而墮落了。這種人不能說沒有,也有。
「無心行化」,這個境界就高。無心是說無虛妄心,無虛妄心他用的就是真心。「達理」,達是通達,「達施」,施是事,理事無礙,事理都通達、都明瞭。這裡講的理、講的施都通世出世間一切法。「一切相現在前行」,這一句是講境界,無論在因行上、在果報上,無有一法不現前。像《華嚴經》裡面所講華藏世界,《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一切因相、緣相、果相無有一相不現前,這才得到真實的受用。我們讀這個經文後面還要細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如是的修學,我們要學佛、要學菩薩,應當像他們一樣的立心、一樣的修行才能成就。
「六者好語心」,我們看一看什麼叫做好語?「所說皆善,慈愛語言,攝化眾生,常行如心,發起善根」。由此可知,這個好語心是真正愛護一切眾生的心。這種愛不是出於感情的,是屬於理智的,是至善的。他這個慈愛語言上面特別加了一個善字,這就是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當然此地所講的是菩薩法,菩薩法一定要與體性相應,就叫做善,如果與體性不相應,那就不善。所以它是有標準的,不是以我們世間人的善惡標準為標準,因為世間善惡標準是從意識心裡面生的,它是煩惱。煩惱如何能夠談到善?就我們現前所修這個法門,好語心,這一句「阿彌陀佛」,好語;「南無觀世音菩薩」,好語。常常以這個好語去攝化一切眾生,隨時隨處勸人念佛,為人解說,說明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利益,他就能接受,他就歡喜了。
佛法的功德利益,說實在的話真正明瞭的人不多,他要是真正明白了,人間天上的利益沒有一樁能比得上佛法。所以你看看《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阿彌陀佛在因地裡做大國王,釋迦牟尼佛是王子,安世高也做了半年國王,都不要、都捨掉了,去學佛。假如這個佛不比做大國王要好,他能捨掉嗎?不可能的事情,他又不是白癡,他又不是迷惑顛倒。他要是白癡、迷惑顛倒怎麼能說出這麼多經論,說出這麼多的大道理來?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切法中,佛法是第一!依教修行,永脫生死輪迴,成無上道,在十法界當中沒有人不尊重的。一切受用自在無礙,真正要是體會通達了,沒有不肯學的。
前幾天有一個同修告訴我,他不知道是聽什麼人說的。有一個人談到(大概也是個很有名氣的人),說風水輪流轉,佛法在東方現在是衰了,西方的佛法興盛,逐漸逐漸興盛,正是好比從前佛出現在印度。印度佛法衰了,在中國興盛,中國佛法興盛到極處,印度幾乎都沒有佛法了。看將來的樣子,恐怕歐美的佛法到極興盛的時候,中國沒有佛法。我聽說有一個教授好像是黎東方到美國去,美國學術界聽說他是從中國來的,中國人一定懂得佛法,學校裡開課一定要叫開佛學課程,其實他對於佛法一無所知;可是別的東西我們都不要聽,我們就喜歡聽佛法。他臨時找幾本佛書到那裡開課去應付外國人。西方人今天開始覺悟了,這在整個佛法來說好現象。
西方人學佛確實比我們認真,講經、開示講完之後,他們有很多的意見提出來研究討論,這是對的。不像我們在此地講,講多少年都沒有一個問題。這種現象只有兩種,一種是完全通達了,像顏回一樣,孔老夫子弟子顏回,顏回聽孔老夫子講學,從來沒有一個問題;一種就是這個耳朵進去了,那個耳朵出去了,只有這兩種。不像西方熱烈的討論,在他們那邊講東西,講一個小時最低限度要留半個小時作為研究討論的時間,如果真正討論會的時候這個時間就相當之長。外國人尤其是喜歡問,我還聽說有一個天主教的在美國,一個天主教的修女,她是來傳道的,也是問到我們一個中國人,問他有沒有信仰宗教。她是來傳天主教,勸人信天主教的,結果這個人說我信佛教。如果在過去天主教聽說你信佛教,佛教是魔鬼他掉頭就去了。這個人不然,聽人信佛教她興趣很濃厚,她說那我可不可以提出幾個問題來請教你?他說可以,這一談就談了幾個鐘點,並且約了下一次還要再來拜訪。可見得西方人現在普遍的對佛教有很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這個情勢之下,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便善巧將正法傳到西方去?我們不要吝啬,為什麼?當年在印度、西域那些高僧,都把他們國家那些經典源源不斷的送到中國來,如果他要吝法他就不送來了。那個時候交通工具困難,都是用騾馬,現在交通便捷。我們今天把我們的經典送到西方,就如同當年印度的高僧把經典送到我們中國來一樣,自己的地方已經不能發揚光大了,要讓有能力發揚光大的地方那些人去弘揚,佛法才不絕於世!中國人將來要想學佛到外國去學去,我們不要人家要,我們沒看在眼上人家當寶貝。所以好語是一種利益之語,於眾生絕對是有利的,這裡面當然包括了許許多多善巧方便,因為他的目的是攝化眾生,是攝受教化眾生,凡是攝受教化眾生的言語都叫好語。我們今天所看到一切經,這一切經典就是好語心的模範,好語心的典型,「常行如心,發起善根」。
「七者利益心」。什麼叫利益心?「勝行化生,實智體性,廣行智道,現行六道,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這種心也是非常非常的了不起,勝是殊勝,以最殊勝的行為來教化眾生。底下兩句就是說明它的形象,什麼樣的形象是最殊勝的形象?實智體性這一句是說的根本智。體性就是本性,禅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的就是體性。體性的自受用就是實智,就叫做根本智。這一個境界圓教初住以上才有,初住以下的菩薩沒有,我們念佛法門要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有了。理一心不亂就是實智體性現前,所謂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這個為基礎。
「廣行智道」,這就是權智,利益眾生,實智是根本智、是無知,所以說般若無知;權智是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廣行智道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知不是對自己的,是對別人的,是他受用,他心好清淨。如果自受用裡面有知那就壞了,那個知是什麼?是無明,你看《楞嚴經》上說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楞嚴經》上講的知見就是此地講實智體性。實智體性裡頭如果再建立一個知,這個知就是無明,無明的根本。所以雖然對於他起無量無邊的智慧,能夠辨別一切法相,令他開悟,自己絕不染著,自己心裡面決定是清淨的,真正達到三輪體空,這才能夠利益眾生。
「現行六道」。這個行就是身,在六道裡面應以什麼樣的身教化眾生,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分,在天現天身,在人現人身,在畜生現畜生身,他不以為患。不以為患特別是講到三惡道,三善道當然他不會,他現這個身很自在,現三惡道身是不是很可怕、很恐懼?他不以為然,他心清淨的,只要能利益眾生,該現什麼身就現什麼樣的身分,這是真正慈悲。
「八者同心,隱同攝化,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入諸六道身相行業,一切事同,以入同法三昧」。這就是四攝法裡面的同事。這八種心,前面四種是四無量心,後面這四種就是四攝法。諸佛菩薩四無量心為體,以四攝法為用,才能夠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此地的同就是同事,眾生有什麼嗜好,跟他同一樣的事,他就有興趣了,如果跟他這個事相不相同,他一定排斥,一定拒絕。如果能跟他行同樣的事、同樣的嗜好,所謂是興趣相投,就非常容易集合,在這裡面才能夠轉變眾生,才能夠教化眾生。
「隱同攝化」,隱是把自己的本隱藏起來,同是示現跡象,在外表完全跟那個眾生相同,示現相同的見解,相同的樂趣,相同的愛好,樣樣都相同,這個難得!目的在攝受教化眾生,所以他是依大智慧不是依感情的。「以道性智」,這個道性智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同空無生法中」,這是攝化的目標,要把它推進到如來智慧那個境界裡面。「以無我智」,此地講的無我包括了人無我、法無我。「同生無二」。我們從這兩句就真正能夠看出,佛菩薩攝化眾生這種心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攝化的目標是要把這些眾生提升到如來的地位上,不是說把他度出三界就算了,不是的。同空無生法中,這個境界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無生法忍。而無生法忍在一般經論當中,像《仁王經》裡面所講的五忍菩薩他屬於第四位,而在菩薩果位上是第七地、第八地、第九地,你想想看這個境界多高!而我法兩種執著斷盡是如來果地、是究竟位!
所以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真是慈悲到了極處,這一種恩德幾個人能夠體會得到?我們如何才能夠報佛菩薩的恩德?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而他的形象是「入諸六道」,隨類化身,在六道當中的「身相」,身的相跟六道眾生一定示現一樣的。觀音菩薩在鬼道裡面示現鬼王的身分,這是我們曉得一種,既然講隨類化身,當然也現一般餓鬼的化身,他才能普度。「行業」,行是行為,業是事業,無有一樁不同凡夫,示現的跟你們完全相同。「一切事同」,這是在教化裡面那個教學的善巧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的境界。我們今天講教學的方法,教學的手段達到最圓滿、最究竟,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我們要學佛、學菩薩要向這個目標去接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可是諸位要記住他是依智不依識,是依智慧不是依感情。依智慧是正法,依感情是墮落,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裡。純粹是為了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真正離苦得樂!所以他這個目標是「入同法三昧」,決定沒有迷惑。
再看底下一條「九者定心」。末後兩條講定慧,什麼叫定心?「印持無亂,以一念靜慧觀空,無能擾動,了見一切眾生,我人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不可得故」。這個定差不多跟《楞嚴經》上講的楞嚴大定相彷彿,在一切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也正如《金剛經》所說的,他確實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為什麼不取於相?他對於一切相的真相完全明瞭,曉得一切相都是幻化而不實,一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他心定,所以在一切法裡無取無捨,真正達到自在。印持無亂,亂是亂心,凡是我們這個心,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這個心就是個亂心,也就是妄念。修行人講功夫,功夫在哪裡建?妄念少了就是功夫長了,妄念一天比一天少,你的功夫就一天比一天進步,如果妄念未曾減少,你的修行不得力,沒有進展。如果妄念加多了那你的修行煺步了,縱然很用功,你功用錯了、不如法,如果用功如法,妄念必然一天比一天減少。印就是相應,持是保持,這個修行一定與法相應,保持著不亂,一心不亂。
「以一念靜慧觀空」,這個一念就是《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一心是清淨心,一心是智慧心。前面所講到的實智體性,就是一心不亂裡面的境界,我們修行要是以這個為目標,那就對了。觀空是修行人第一個階段,為什麼?如果不能把一切法真相看清楚,你必定放不下,你放不下你這個心是決定定不下來;換句話說,譬如念佛,你所求的是一心不亂,你這一心不亂決定做不到,不但一心不亂達不到,連功夫成片都是個障礙。功夫成片是相似定,不是真正的定,一心不亂是真正的定,是得到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是相似接近沒有得到,所以說他能夠伏煩惱不是斷煩惱,功夫成片是伏煩惱。
伏煩惱也得要觀空,你在這一切境界相裡樣樣執著、樣樣計較,你怎麼能成一片?你這個煩惱怎麼能夠把它壓住?所以要放下。煩惱要是壓不住,一口氣不來來生還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苦、太苦了,諸位要冷靜去想想,我們無始劫以來在六道裡頭,所謂頭出頭沒,在六道裡面必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你要問為什麼塬因?你就問自己,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到底是善念多是惡念多?就明白了!如果善念多那就三善道的時間長,要是惡念多當然三惡道的時間長,善心無貪、無瞋、無癡,謙虛恭敬,我們一天當中起這個心能起幾長的時間?惡心是貪瞋癡慢疑,我們這個念頭又起了多少?這一比較就曉得了。所以不出輪迴,諸位要曉得惡道是家鄉,三善道是到外面去旅游,晃一下就又回來了,三善道不是你長住的,三惡道是你長住的、是你老家!我們如果不趁這個機緣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那就真正是可惜,這一生真空過了。所以初學的人不能不從空慧上下手。
我們《彌陀經》剛剛講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名相解釋過了,意思還在後面,底下這幾次我們細細的來討論。四念處、四正勤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真修念處、正勤,你決定能夠伏煩惱,換句話說,至少你可以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這一生就超脫了。四念處就是觀空,四念處是智慧,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受是享受,我們的享受是苦,決定沒有樂;觀心無常,這個妄念是無常的;觀法無我,一切法裡頭沒有自性,當體即空,一切法當中都是了不可得。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才無取無捨,你的心定下來了,再沒有一樁事情能夠動你心,能夠把你心擾亂。「了見」。了是明瞭,見是自己真正見到,這不是肉眼見到,慧眼見到了。
「一切眾生,我人種子」。我人是講果,種子是講因,這些因緣果報「皆無合散」,也無集也無成,也無起也無作,為什麼?統統不可得,這正是佛在《法華經》裡面所說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這個境界。《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六相圓融」,也是講的這個境界,這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瞭之後他的心定了,他的心決定不散不亂,念念常生智慧,決定不會迷惑、不會生煩惱,一切法裡頭無取無捨。有取的心錯了,捨的心也錯了,沒有取捨,應用自在!
最後這一條「十者慧心」,智慧現前了。「照徹無礙,觀諸邪見,結患等縛,無決定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發無生心」。這是行位菩薩的智慧,也是行位菩薩的開悟,他們的覺悟。照是智慧的觀照,徹是徹底究竟,照徹無礙,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在他智慧觀照之中。觀諸邪見。凡是有知見都是邪知見,這一點一定要了解,凡是有知見統統是邪知見,為什麼?因為你真心裡面本來無一物,哪有知見?《心經》告訴你「無智亦無得」,這是真的!
如果我們要問,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說了這麼多,眾生提這麼多問題,他老人家一樣一樣給你解答,這算不算邪見?其實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佛講經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真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這個佛法你聽懂了,你才曉得諸佛如來自始至終他都住在正見裡面。如果你要是著了相,佛是正知正見,你學的人就學成邪知邪見,學顛倒了。換句話說,你是依語不依義,佛是教我們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你是依識不依智,搞顛倒了。所以雖然聽經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聽經不開悟,如果照四依法來修學,哪有聽經不開悟的道理!
我們講一切邪見,二乘以下的凡夫外道所有的見解都是邪見,邪見就是迷惑,迷惑就造業,造業就要受果報。所以底下說「結患等縛」,縛是繫縛,不自在。換句話說,這一句就是說六道凡夫的惑業苦,說的這些,這些怎麼樣?「無決定體性」,也是當體即空。所以佛眼睛裡面觀苦是法身,觀業是解脫,觀惑是般若,為什麼?這裡頭只是迷悟不同。悟了你再一看,不但他自己,一切眾生個個人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人人都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所以佛一成佛看大地一切眾生同成佛道,佛在大經裡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可是你一迷了之後,法身變成苦報、變成苦果,般若變成迷惑,解脫變成造業,變成惑業苦了。迷了是惑業苦,悟了是法身、般若、解脫,事是一樁事情,你看迷悟他的境界感受迥然不同。
悟入是佛之知見,佛在《法華經》裡頭明白的教誡我們,佛陀教化眾生的目標,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諸佛如來為我們開示我們自己本有佛知見,而我們自己悟入的也是自己本有的佛知見,所以說佛不度眾生,眾生乃是自悟、自修、自證、自度。這是一點都不假,佛菩薩沒欺騙人,句句都說的真實語。所以在世出世間法裡皆無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這個空空道是指三空,不但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發無生心」,無生心是真心,無生就沒有滅,無生心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常住真心,真如理體,或說佛心,或說法心都是一樣的境界。我們真心現前了。
「自此十心,行行無違」,從慈心、悲心、喜心、捨心一直到定心、慧心,這十種心。行行是講在生活當中,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存心、我們起念決定與這十心相應,決定沒有違背,你要能這樣的修心,這才能達到「定慧圓明」。這裡面有定、有慧,每一種心裡面都有定、都有慧。當然十種心裡面,你看定心偏重定得多,當然有慧,沒有慧也不行;慧心裡面偏重慧得多,也有定心。「空假不立」,所謂是兩邊不立,中道不存。「以中道智觀」,觀就是觀照、觀察,或者我們再說得俗一點,就是以中道來看一切人、看一切物、看一切法。「增進向位也」,功夫增進就從十行的地位升級,那一升就到十迴向,所以底下一段就講十迴向,給我們解釋十迴向。底下這幾句我們把它念下去,這是一個段落。
「此位功行」,此位就是講的十行位的菩薩,他的功夫,他們的修行。「於六輪中,以銀寶輪對位」。這是比喻,前面都講過了,所以念念就行。「謂銀體性瑩潔,不受塵垢,雖經镕煉,性恆不變」。這是講銀,銀它能成為寶,金銀是七寶,它不變質。雖然銀器我們放久了變黑,可是你一擦的時候還是很亮,它不會變的,所以用銀寶輪來比喻十行位的菩薩。
「此十行菩薩,惟修假觀以加功用,任運分斷中十品異相無明惑業,顯發本然清淨之性」。這幾句很重要,前面十住位的菩薩修空觀,總是以空觀為基礎,從空出假,這就是十行位的菩薩。所以十行位的菩薩游戲人間,他曉得這個世間一切萬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有沒有?有,有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所以比喻叫做「夢中佛事,水月道場」,在這裡面得自在,沒有憂慮,知道沒有一樣實在的,所以在一切受用裡面沒有取捨,沒有得失,不生煩惱。他修的是假觀,這個假觀是以空觀為基礎。為什麼修這個?因為他要斷異相無明惑業,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歷事鍊心。空觀修成了習氣並沒有斷掉,所以要修假觀把習氣磨鍊掉,在一切境界裡面去修行。
一切境界裡面修什麼?修不動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修這個。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才定慧圓明,愈來愈圓、愈來愈光明。「顯發本然清淨之性」,清淨之性就是清淨的真心,這個時候真心的德用愈來愈顯著了。「如銀體瑩潔,镕煉不變,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用這個銀寶輪來比喻十行位的菩薩,取它不變的意思,就是隨緣不變。能隨一切緣在裡頭學不變,決不失清淨心,決定不迷惑。今天講到此地。
(第十九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19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面倒數第三行「釋十向名」,是解釋十迴向。請看經文: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煺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這一段是經文。下面是大師給我們的講解,我們看註解,「此釋十迴向心,名德位也」。此是指上面我們念的這一段經文,是解釋十向菩薩心名德位。「迴向心者,因前二位所修所證」。前二位是講的十住位、十行位,前面這兩位實際上是二十個位次所修所證。「一切智行,不墮不煺不住,空假不立,心心迴向,真如平等,法界理中,名迴向心」。這一段我們要討論一下。初住菩薩就是依菩提心修行,我們常講發菩提心,換句話說,就是依智不依識。我們在四依法裡面講依智不依識,智是理智,識就是感情,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但是為了怕大家還有誤會,因為我們凡夫所講的智還是感情不是真智慧,為什麼?那個智是從意識心裡面發生的。換句話說,就是佛法裡常講的世智辯聰。究竟什麼叫做智才是符合佛法裡面的標準?其實講起來也不難懂,經論上常常告訴我們,無分別智,離開了分別執著那就是智,就是佛法裡相應的智。如果這裡面還有分別執著存在,這個智是世間的聰明智慧,就是佛經裡面講的世智辯聰。
由此可知,世間的理智跟佛法裡面所講的理智,所不同的地方一個是有分別執著,一個是沒有分別執著。換句話說,一個是用第六識、第七識,一個是不用六、七識。不用第六識,他所用的就叫妙觀察智,不用第七識,他所用的就叫做平等性智,所以我們講的四依法裡面所說的依智不依識,識就是八識,智就是四智,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的。你會用了你就是初住菩薩,你要問究竟什麼樣才能到初住的地位?你會用就是初住,所以這個行叫一切智行,行是行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建立在四智菩提上的;換句話說,不是依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凡夫的行為是依心心所而發的,這叫凡夫,起惑造業;依四智菩提那是智行,這一種行才是真正的叫淨行,清淨行。
他不起惑,他也不造業,所以他「不墮」,不墮是他不墮三途;如果再說得清楚一點,他不墮凡夫,他不會墮落在凡夫道裡。第二個他「不煺」,這個不煺是講他的功行不會煺轉。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讀到三不煺,那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般講的難信之法,西方極樂世界凡夫的地位,天人的地位就不煺,就不容易!一般講你看到初住菩薩才不煺,本經是別教一乘,當然這個地位沒有圓教那個高,別教一乘,它是一乘法,在大乘之上,到這個地位才不煺。我們要問他為什麼不煺?底下這一句太好了,他「不住」。有住就有煺,他不住!這不住正是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實在是非常高明,所謂不住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裡面清淨至極,一個妄念都沒有,禅家所謂一絲不掛,心裡面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心裡面有一樣東西就叫住。
所以我們念佛人有沒有住?有住,我們希望把這個心住在佛號上,這樣才能往生。不住不是更好嗎?是更好,做不到。你要不住在佛號上,你心裡面一定是想東想西,沒有辦法叫你不生妄想。縱然是一個妄想都沒有了,變成無想定那還是錯了,所以難!這個理要不透徹,境界要不能夠契入,有念是錯,無念也是錯。到底怎樣才不錯?你們讀《壇經》,像六祖那樣就不錯。六祖不住,心裡乾乾淨淨一個妄念都沒有,他又修福是又修慧,福慧雙修,又乾乾淨淨是一塵不染,這就叫中道。心地清淨,本來無一物,不住一物;每天修福修慧,不住空,空有兩邊都不住,這樣才行。修無想定的人他住在一邊,他住在空的那一邊,有的那一邊他捨掉了,他住在空那邊。所以空有兩邊都不住,這才叫做真不住。所以佛法不是消極是積極,修無想定的那是消極,他住在空裡面。所以哪一位菩薩不是積極的利益一切眾生,而自己守在清淨無為。這是菩薩!
「空假不立」,空假是相對的,空是講的理體,本性是空寂;假是講從體起用,所現的是十法界森羅萬象,心地的清淨不但不著這些假相,依正莊嚴他不執著,連這個寂靜之體他也不執著,完全沒有分別執著,這一種境界才叫心心迴向,真如平等。這是用這些句子把這個境界、那個真相給我們描繪出來。我們也常常在講席當中勸勉同修們要修平等心,平等是真心,平等與真如相應。平等心的自受用就是清淨,平等心的他受用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十住菩薩修的是平等心,偏重在空上,萬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偏重在這上。而十行位的菩薩從空出假,偏重在假上,他教化眾生,知道一切法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在一切法裡面他沒有取捨得失。到十迴向菩薩這是從體用上超越了,完全是走到中道。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是真正的超越,與真如平等、法界理體完全能相應,這叫做迴向心。這是給我們解釋迴向的意思,也就是科題,下面就逐句、逐句給我們解釋經文。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心』。這兩句是總結前面,因為十行位的菩薩是修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這以下就講到本位,就是十迴向位。從經文裡面很明白的看出來,十迴向的菩薩是由十行位的菩薩升級提升上來的,是以十行為基礎,這也就是說明修行的次第。十行位的菩薩是以十住位為基礎,十住是以十信位為基礎,由此可知,他是漸次循序而提升的。這在三賢菩薩位,這叫上賢,三賢菩薩位裡面最高的,再往上去就登地了,那稱為聖人,十聖。
「言從是等者」。言就是說,說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這一段文,「繇前十行,如苗增長,華果敷實,將華落果成時,更加堅勇其心,不被魔外侵損」。這是大師用比喻來形容這一位菩薩的地位。他是由十行位將他的功夫再往上提升,好比我們種稻子一樣,先有秧苗逐漸、逐漸的增長,長大之後開花結果,十迴向就好比將要華落果成。華落就是三賢位修滿了,三賢位畢業了。果成就登地,到地上菩薩了,這是果成。這個時候菩薩絕對不自滿,在這個時候是更加堅勇其心,那個心更堅固,更勇勐精進。
「不被魔外」,魔是指障礙,外是指外道。魔在《八大人覺經》裡面講有四種魔,這是佛門裡最普遍、最常說的。第一個是「煩惱魔」,魔是障礙、折磨,煩惱障礙你、折磨你,我們叫煩惱魔。「五陰」也是障礙你,色受想行識叫五陰魔。「死魔」這個東西也麻煩,我們這一生修了幾十年了,道業沒成就壽命到了,功夫不能夠繼續用下去,必須要中斷,這死魔是逼迫你功夫一定要中斷。縱然是來生再得人身繼續來修行,至少要耽誤十幾二十年,你總得二十歲才能修行,你的功夫就耽誤了;再一投胎有隔陰之迷,前生的都忘掉了,什麼都要從頭來起,這個事情相當麻煩,就是死是魔!末後一種叫「天魔」,天魔,外道也包括在這個天魔裡面。
實際上這個天魔,你功夫沒有成就,天魔不來找你麻煩,為什麼?你對他還沒有造成傷害,你功夫要成就了,對他造成傷害。因為他很執著,他認為這個大千世界是他的領土,這裡面一切眾生是他的臣民,你要想越界、要想出去,出境不回來了,他不高興,所以他一定想種種方法來攔阻你,不讓你成就。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八相成道裡面有降魔,魔以種種的手段來障礙他。不到那個時候魔不會來的,你要是有天魔來找你,那你有相當功夫了,不是個普通人。
可是這外道很麻煩,這個外道我們受他的擾亂,多半是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論認識不清楚,信心不夠堅定,聽到人家說一說心就動了,趕緊去跟他學去了;那個人又放光又動地又有什麼神通,趕緊去了,這就是被外道欺騙了。那些小小的神通,魔有鬼也有,有些人修學的時候他也能有。人有是兩種,一種是他自己修成的,那算是有相當功夫,另外一種是魔附在身上,有神通。像《楞嚴經》裡面所講的五十種陰魔,就有許許多多地方說明是魔附在這個人身上,他就能現神通,知道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也能夠給人治病。一旦這個魔要是離開身體了,他所有的能力統統失掉,這個時候他就要遭難了。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
佛門裡面有沒有用神通來教化眾生?有,決不是平常的,決不是隨隨便便的。《神僧傳》裡面就有不少,那是在一種特殊的狀況之下,以這個手段達到非常的效果。佛法裡頭決定沒有以神通來教人的,有神通來接引人,沒有用神通教人的,為什麼?諸位一定要明白,佛法修學的目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是神通!梵語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法所修的、所求的!所以佛法不是求神通,更不是修神通,絕對不羨慕神通,我們要記住這一點就不會被外道擾亂。
而佛法的修學,我們在講席當中一再提示諸位,這最重要的綱領,只要是佛法,他一定是修覺正淨。那就是我們課誦裡面的三皈依,離開了三皈依決定不是佛法,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六祖講得非常明白,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我們在任何法裡面,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情世間、器世間乃至於智正覺世間,諸佛菩薩的境界決定不迷,覺而不迷,這就叫皈依佛;法是說的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不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都是邪知見。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離開一切邪知邪見,依正知正見,《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入佛知見,那就是正知正見,這是皈依法;僧是表心地清淨,淨而不染。佛法所修的是覺正淨,佛法所求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沒講神通!你覺正淨修到相當的程度,神通是本能,我們本有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恢復了。
換句話說,我本能現在不能現前是被迷、邪知見、染污所障礙住。把這三樣毛病去掉,我們覺,我們正,我們淨,這個能力馬上就恢復。由此可知,那個神通有什麼可羨慕的?應當羨慕什麼?羨慕人家覺而不迷,我迷而不覺,要羨慕這個才好;羨慕人家正知正見,我們自己邪知邪見;羨慕別人清淨不染,我們是處處染著,這就對了。如果你要是羨慕神通,你必定會被外道勾引去,那你必定上當。所以菩薩在這個地位上,四種魔沒有辦法傷害他,一切外道不管耍什麼樣的手段也不會動搖他,迴向位的菩薩。
「此位於六性中,名道種性」。你看在六性裡面它比前面的地位提高,從性種性提升到道種性,道種性怎麼講法?底下給我們解釋得很清楚。「因修中道」,菩薩修的是中道,前面講「空假不立」,真空妙有兩邊都不放在心上,這是修中道,諸位這中道怎麼修法?就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心真正的是覺正淨,既不著空也不著有,既不離空也不離有。
所以修行是生活,特別是中道。單修空的人有的時候他逃到深山裡面不與人接觸,他怕人妨礙他修行,那是偏重在空裡面;還有一些尤其像我們近代,作佛事、做法會處處攀緣,著有。修中道的菩薩他也做法會,他做法會他不攀緣,這是中道,有志一同的大家來修,志趣不投的絕不勉強,所謂是來者不拒,去者不留,這是中道。決不會說我一定要多少人,人愈多愈好,想盡方法去拉人,那就落在假有裡頭了,著有,什麼都不做著空了。得空有兩邊都不著,這是修中道。在事相上每一天按照功課,循規蹈矩,一天都不空過,就是到等覺菩薩,像大勢至菩薩還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就曉得他這一句佛號一天到晚從來不中斷,不著空,雖然這一句佛號是晝夜不中斷,他三輪體空,不著有,空有兩邊都不著!
窺基大師的《彌陀經》註解就是《通贊疏》,我們很快的就會印出來。《彌陀經》實在太好!這個好處我是學佛學了三十年才發現,才發現這個好處,從前哪一個人給我講《彌陀經》好,我不相信。我看它總是怎麼也比不上《法華》,比不上《華嚴》,比不上《楞嚴》。《法華》、《楞嚴經》都讀完了,再回頭看看《彌陀經》,好,比《法華》、《華嚴》、《楞嚴》好得太多!所以一切經我都願意放下,這個經是欲罷不能,太好了。
這個註解印出來之後,接著我還打算印一個本子,那就印《要解》,我們現在講堂用的要解講義是圓瑛法師《講義》,我們單單印《要解》,就是《淨土十要》裡面的《要解》。過去曾經印過一次,我印過三千本跟諸位結緣的,但是那個本子都送完了,現在一本都找不到。那個三千本我是為我母親印的,我聽說我母親在大陸上有病,我印三千本給她培福,她現在病好了,經本也送完了。那個本子後面是附的有蓮池大師的《自知錄》,這個兩個本子合起來印的,也很薄薄的一個小冊子。現在我還想印,還想印就是後面附什麼?現在有三樣東西,一樣就是蓮池大師《自知錄》,跟過去的本子完全一樣,另外一種就是附《西方公據》。《西方公據》我現在手頭上有六種不同的版本,我跟諸位說其中最好的一個本子我們印出來了,跟《釋門法戒錄》,這兩種東西合印在一起。那個本子非常之好,我們已經流通了。另外這幾種版本都值得流通,比較簡單,所以可以附印在這個經本上流通。還有一種我考慮就是《西方確指》也好,《彌陀經要解》後面附《西方確指》也很理想,告訴我們怎樣來修學這個法門。
《西方確指》最重要的指導我們用功的方法,這個方法是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的。這位菩薩示現在清朝的時候,距離我們最近,他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換句話說,教給我們這個法門,豈不是最對我們這個時代人的根性。這是最近的,他教的方法就是以一支香為一個單位,通常我們一支香是一個半小時,所以我們打佛七的時間都是以一支香為單位。通常念佛堂一天六支香,如果打精進佛七一天九支香,他這個方法在一支香裡面是念一卷《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拜一百拜。這個方法真好,就是對身體健康他也顧慮到,老坐在那個地方不行,坐久了要出毛病,他坐一段時期叫你運動一下,叫你拜一百拜佛。這個當中可以休息十幾二十分鐘再第二支香,第二支香的功課跟第一支香完全一樣,如果打精進佛七,一天十二支香那就是二十四小時,所以的確是好。這個方法一個人做很好,因為他課程非常的簡單,一點都不麻煩,大家在一起做也很好。這是《西方確指》裡面提供我們在末法時期專修淨土的一個方法,所以這個小冊子值得流通。
我印《彌陀經要解》四種合刊,我就把這個合在裡面,所以我現在想印小冊子,這個小冊子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流通到國外去,普遍的勸國外的同修,凡是學佛的一定要念佛!學其他的法門實在是很難成就。這個法門,古大德一再告訴我們萬修萬人去,我們在此地研討《梵網經》也是明理,對我們念佛有很大、很大的幫助,明理、持戒、念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以念佛也是修的中道。
「通達佛法」,這四個字也要講一講,不能含煳籠統的過去。法是講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現相,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全都包括了。佛是什麼?佛就是覺,一切法裡面都覺,都不迷惑就叫做佛法,如果在一切法裡迷了,這個法就叫世間法。世間什麼意思?世間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世有過去、現在、未來,你要不分別哪有三世?間,講十方,界限,講世界就是你心裡頭起了分別執著,離開了一切分別執著就沒有世界了,那就叫一真,一真法界,就叫一真了。一有分別執著一真就沒有了,就變成十法界了。所以這個佛法就是對於一切法覺而不迷,他能夠通達。這個通達不但是覺而不迷,把這個覺而不迷的法完全應用在生活上,這種生活才是真正的、究竟的美滿幸福!我們世間人常常心裡想的、追求的真善美慧,通達佛法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真善美慧的幸福生活。這叫通達佛法。
「能起一切眾生菩提道種故」。這一句是講他利益眾生。前面所講「通達佛法」是自利,自受用,以自己享受為重。至高無上的幸福美滿的生活,他自己有這麼高的享受,必定影響別人,別人一看他,他跟別人就不一樣,所以說超凡脫俗,當然能叫一切眾生對他起尊敬心、仰慕心。那一定會請教他,你這麼自在,這麼樣的幸福,你這個到底從哪裡來的?那菩薩就會告訴他,應該要如何修學你才能夠得到,所以能夠啟發一切眾生菩提道種。菩提就是覺悟、就是覺行,道就是修學,特別是著重在存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用心。存心用道叫做道,生活叫做行。所以佛法的修學就是這兩大綱領都統攝了,一個是修菩薩道,就是修我們覺正淨的心;學菩薩行,就是學習覺正淨的行事。待人接物表現在生活一切事相上,這就是佛法。所以自行當中就有化他,化他當中就有自行,所以通達佛法跟起一切眾生菩提道種是相輔相成的。
「於六觀中,此名向觀」。向就是迴向。「謂向法界真如實際」。所以我們通常講迴向,迴向有三個目標,第一個是迴向真如實際,真如實際就是自性,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行為與真如本性完全是一致的,完全是相應的,這就叫迴向真如實際,完全相應。這一條是最重要的,能夠做到這一條就是佛門裡常講的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即修就是這個意思,禅家常講的;第二種迴向就是迴向菩提,我們所修所學的,所修所行的一切功德,我們求什麼?求無上菩提,不求其他的,就是像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不求神通不求富貴,不求人天果報,不求佛菩薩的地位,不求,我們只求無上正覺,這是迴向菩提的意思。你看與真如實際相應。
第三迴向一切眾生,我們特別是福德的一方面,我們有福德不必自己享受,給一切眾生去享受,這我們的心量多大?不但能破我執,真正能長養慈悲心。慈悲心從這裡顯露出來了,從這個地方長養,所以自己有福要叫大家享,自己有福不要叫自己一個人享,不要叫自己家裡幾個人去享。能夠叫一切眾生都享你的福,你的福報就大,你的福報上與十方諸佛菩薩打成一片、融成一片了,下與一切眾生也融成一片了。本來還沒有什麼福報,這個心一發,這個福報大得不得了,所以真正大的智慧、大的福報都是迴向心裡面成就的,所以不迴向不行,不迴向兩種執著都不容易打破,所以在六觀當中向觀。
「於六慧中,此名修慧」,這個地方諸位同修必須要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是三慧,三慧是一,不是有階段的,在前面也跟諸位提出過。十住菩薩修聞慧,十行菩薩修思慧,十迴向菩薩修的是修慧,聞思修三慧。其實初住以上哪一位菩薩不是修的聞思修?統統是一樣的,一樣裡面他有一點偏重,三慧都修。開頭偏重在聞慧上,怎麼曉得開頭偏重在聞慧上?我們讀《楞嚴經》曉得,你看《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講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就是提倡聞慧。其實是聞思修三慧一次完成,一次完成他特別著重在聞慧上。所以聞慧是根塵接觸就叫做聞,三慧偏重在一方面,並不是那二種離開了。那二種離開聞慧不能成就,可以說是偏重,只能稍微偏重一點點,不是完全偏重,只可以說稍微偏重一點點。因為十住菩薩修空觀,他偏重在聞慧有他的道理,而十行菩薩修假觀,他偏重在思慧上,思是什麼?明瞭,一接觸就明瞭,就是覺而不迷。十迴向菩薩他是偏重在福報上,利益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心,所以他著重在修。修是什麼?是離過,離一切過失就叫做修。他在一切境界裡頭他不迷,他不染、他不起邪見,這就叫修。
「謂修中道理,發生無漏智慧故」。無漏的智慧是真智慧,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最殊勝的是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就是講後得智!根本智可貴,後得智尤其可貴,根本智他那種享受別人看不出,別人得不到,後得智的受用能夠叫一切眾生都能夠享受到。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去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表現的是後得智,就是把無漏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正是做到了事事無礙!無論哪一種行業,無論是男女老少,無論是學佛不學佛,裡面還有學外道的,你看都是那麼樣的自在。那就是無漏智慧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上,表現出究竟圓滿的智慧,顯示出真善美的人生。十迴向的菩薩就專門將這個智慧無漏慧應用在生活上,所以他這個無漏智慧是真正的無漏智慧,換句話說,他是禁得起考驗的無漏智慧。小乘也得無漏智慧,禁不起考驗,自己住在偏真涅槃裡頭他不起作用;菩薩這個無漏智慧他也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真智慧!這種智慧值得讚歎。
「前雲堅法忍」,前是指十行位的菩薩,所以十行位的菩薩是自修,十迴向是化他,十住是打基礎,是奠定自己的基礎,十行位是自修。自修要著重在什麼?著重在法忍,一切法裡頭如果不能夠忍耐,那就談不上成就。十迴向菩薩要普度一切眾生,他要修堅修忍,什麼叫堅修忍?這裡頭有什麼叫堅?什麼叫修忍?底下就說出。
「謂修中觀,了知諸法,皆即中谛,無毀壞故」。這是修堅的意思。無毀壞就是堅固,他知道一切法,像天台大師所說的一心三觀,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他不是把它分成三個段落來說,它是一樁事的三方面,從體上看是空的,當體即空,因為一切法沒有自性,自性是空寂的,所以從體上講是空的;即假從相上講,相不是沒有,有,有是假相,所以這個有叫做妙有、叫做假有,不是真有;即中,中是說什麼?中是講它的作用,我們儒家也講中庸,用中,世間的聖賢懂得用中,佛菩薩更懂得用中,中是什麼?既不偏於體上也不偏於相上,換句話說,空假兩邊都不執著,在這裡面享受。這太自在!
小乘人執著空,就是執著體,他的受用不自在,他的受用固然是很清涼,但是範圍還太小,不大;凡夫執著在有,有沒有受用?有受用。這個有受用裡頭苦惱無邊;菩薩空有兩邊都不執著,心地無比清淨,而在事相上有無邊的受用,用中。我們要問十迴向的菩薩他學的什麼?他就是學的用中,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樣樣都與中道相應,樣樣事情都做得圓圓滿滿,心地裡頭一塵不染,這就高明!不迷,叫修中道!知一切法,理事和融,一切法的事就是相,事相、作用都用這一個事來代表。理就是講它的體性是空寂的,事是圓融,理事是圓融的,所以執理廢事是錯誤,執事廢理還是錯誤,你總是偏在一邊去了,兩邊都不執著這才是正確的,才是圓融的。
「於中道理」,這個理就是說這個道理,跟前面事理的理不是一個講法。就是理事圓融,理事不二,性相一如,這種道理他完全了解,他完全明白。「忍可忍證」,忍可就是完全同意,忍就是心地不動搖,他的性情、他的見解完全是正確的,決定沒有動搖。所以忍也就是定的意思,拿我們現在的話講有同意的意思。佛這麼說我同意,為什麼同意?他說的完全正確,他所講的這個事理我也見到了,一點懷疑都沒有了,這叫忍證。忍可,當作認可,當作心裡頭有決定的同意,承認的意思,叫忍證。「二義合言,名堅修忍」,這兩個意思合起來一起講堅固的修、有堅固的忍,修也堅固,忍也堅固,諸位想想那他當然不煺,怎麼會煺心?
「此十向位,即解行發心」。發心不簡單!我們今天講發心學佛。最初發心學佛那個心是發的信心。這個信心是很勉強的信心,可以說完全是迷信。對於佛法的理論不懂,境界也不明白,究竟有沒有好處還不知道,他就信了,他就開始學了,這個信是迷信。雖然是迷信,他裡面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那就相信什麼?相信佛菩薩不騙我們,佛教我們不妄語,當然佛不會妄語,我們就憑這個來信他。佛說這個佛法有很多的好處,我們學有很多好處,我們雖然還沒得到、還沒見到,可是佛講的我們相信他,他講這個話我們信他,我們就發心去學,所以這個信是很勉強的。到入了門以後這個信就不一樣了,正信。到這個地方以解信,到這個地方解行發心,不但對這個道理、境界完全通達,而且他已經達到這個境界。自己到達這個境界,他當然信了,這還有什麼話說?
所以這個信佛,諸位要曉得這個信字,信的淺深程度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叫信佛。這個信心逐漸、逐漸增長,到成佛就圓滿了,信心就圓滿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他還不圓滿,到成佛這才算究竟圓滿。所以此地非常的難得,解行發心與我們現前的發心大大的不一樣。我們現在對於佛法不解,沒有修行的功夫,沒入境界,你要是真正理解了,入了這個境界,那你就得到受用了,跟前面一樣,你決定不煺、決定不動搖了,決不會被魔外所擾亂。
「前十住心,繇信滿故而入」。十住位菩薩是十信修圓滿了,這入了住了。十迴向?「此十向心,繇行滿故」,你看十行完全是自己修行,修的自受用,當然也有化他,化他是自利,所以十行位菩薩是修的自利心,利他還是自利。十迴向是自利也是利他,偏重在利他,所以他是自行滿足了,他提升到十迴向。「以是菩薩,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告訴我們,這是講一般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而第一個阿僧祇劫修的就是三賢位,所以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十個位次。
真正講到修行,諸位一定要記住,十信位不能講修行,何以不能講?現在諸位在十信位當中進進煺煺,今天到那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去觀光,今天看看這個經不錯,明天看看那個也不錯,只能講信不能講行,都在那摸索沒上軌道。行,要講修行,真正上了軌道了。所以初住菩薩叫見道位,初住是見道,十信沒見道,都在那打聽、在摸索,十住初住就見道了。二住以上就叫修道,所以從第二住到等覺都叫修道位,成佛叫證道位,證道了。
譬如見道,我剛才跟諸位所說的,我學佛三十多年現在才發現這個《彌陀經》了不起,這是什麼?見道了。三十多年當中在一切經裡頭才看到這是第一經,才見道,見道之後那就決定不會中斷。什麼樣經論我都把它放下,單修這一門,這是見道,你要沒有見道你就不能死心塌地專修這一門。所以你想想自己有沒有見道?你是真正把那一部經論、那個法門的好處,殊勝之處完全體會到,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全心全力在這一門上下功夫,你就見道了。從此以後開始修道,因為心裡都沒有雜念,再不會顧第二個法門。講這個法門、那個法門,聽不錯,好,你修、你修,我修我的,絕不相干,絕不動搖,絕不是說我去聽一下,不會有這個念頭,我去看一下沒這個念頭,一心一意只在自己的一條路上走,這叫修道。
沒有見道以前,你看許多的大乘經論到處去摸索,那談不上修道,如果真正把這個淨土法門找到了,雖然說是相似的見道,也是真正的見道,為什麼?他一生一定成就,你搞別的法門也是一門深入,跟諸位說相似的見道,何以故?如果你在一門裡頭不能把見思煩惱斷盡,不能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本性,你不是真正的見道,換句話,還落在十信位,你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你再一個輪迴、一個生死一轉,好了一切從頭來過,還是迷而不覺,我們從無始劫以來就是這樣耽誤了。這是淨土法門不可思議、了不起之處。
所以我現在印經不印別的經,專門印《彌陀經》。現在台灣每一個寺廟大家都普遍印經,那些經就叫他們印去,我們只印《彌陀經》,找《彌陀經》好的註解我們來流通,我們來參考,我們來研究討論,一門深入,決定不搞第二個。至於其他的經論,除非是有人學,還得要我有時間,我可以幫助他學習,我自己絕對不會主動的去講,不會的。我講的就是《彌陀經》,我修的就是念佛法門,我不怕人家說我是老太婆。實際上我修這個法門,念這個《彌陀經》,人家也不敢說我是老太婆。所以過去那麼多年在大經大論上討論,也有這個好處,對於很多人也能起一點影響力。就是我在那麼多大經大論最後回過頭來《彌陀經》第一,他們如果冷靜的想一想,大概是第一。因為我不是隨便說的,我這些大經大論不是說讀過、看過,我都講過。《華嚴經》我們講的幾乎接近二千個小時,差不多二千個小時,真正是費了很長的時間,最後歸結到小本《彌陀經》。所以這就是什麼?第一個阿僧祇劫圓滿了,你見了道,見了道就是快要圓滿。
我們要記住,這個時間實在講沒有長短。你看《華嚴經》講「念劫圓融」,你要是一下覺悟了、見了道,你這第一阿僧祇劫快圓滿了,你要沒有見道那就是這個劫好長好長,就是這麼回事情。幾時你要證到第七地,那你第二個阿僧祇劫圓滿了。什麼時候你要證到法雲地,那就你叫第三個阿僧祇劫圓滿了。如果你在一生當中就證到法雲地的菩薩,你這一生當中這三大阿僧祇劫就修圓滿了,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這個劫不是有一定的長短,不是的,這是講修行的階段,三個階段。根利的他一次就完成了,根鈍的那不曉得要多少萬萬年,要多少多少無量劫,那個無量劫還是用三阿僧祇劫來說,這是「念劫圓融」的意思。
所以我們真的是死心塌地選擇這個彌陀法門,就見道了,等於圓教初住。你這一生是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跟諸位說你就等於法身大士,就是正等正覺。雖然生在凡聖同居土,《彌陀要解》裡講得太清楚,你當時就得到上三土的;就是方便土、實報土、常寂光土的那種享受跟待遇,你都得到了,那你不是正等正覺法身大士是什麼?所以帶業往生哪怕是下品下生,等於法身大士,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一切法門裡頭所找不到的。
所以此地講的「將欲滿故」,第一阿僧祇將欲滿。「即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真如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平等法界。在這個境界裡面你看一切眾生完全是平等的,生佛不二,性相一如,這個理解解得深。這個解深就是智慧深,甚深的智慧,甚深的理解現前了。「於是心心實相,念念真如,行行圓融,修金剛三昧定,集一切行法門,深入理觀,轉更增明,入佛果海」。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幾句句句都非常的重要,到下個星期我們有時間,把這個幾句還要細細跟諸位來討論。今天時間到了。
(第二十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0
請掀開經本,九十二面倒數第三行下半段念起。
「以是菩薩,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即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於是心心實相,念念真如,行行圓融,修金剛三昧定,集一切行法門,深入理觀,轉更增明,入佛果海,故雲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也」。這一段在這一節裡面是相當重要的。第一阿僧祇劫滿的時候就是三賢位滿,這個地方是講的十迴向,就是十迴向將滿,將要登地。
「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初住菩薩就契入真如法,但是所見的真如不夠深、不夠廣。譬如月亮,初二、初三的月亮只有一個月牙,那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是真的,比起十五的滿月那相差懸殊太大了。十五的月光就好比是等覺菩薩,初二、初三的月亮就好比是初住菩薩,剛剛見道。所以雖然是真如現前,但是不夠深、不夠廣。但是從這以後他的修學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那就是此地所講的「心心實相,念念真如」。所以見道之後這就修道,修的就是這個道。這兩句我們每個人都會讀,而且都讀得很熟,在平常當中都能說得出來,可是怎麼樣?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實相跟真如是含煳籠統,究竟什麼叫實相、什麼叫真如沒搞清楚,所以在境界裡面你不會修,你得不到受用。其實這在講席當中常常念出來提示,實相,相是相狀,實是真實;真如,真跟實是一個意思,決定不是虛妄的,如也是講的相,所謂是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是真相,真相就是實相。
心心實相,念念真如。心心念念是什麼意思?就是覺而不迷。心心都是實相,心心是相續,念念相續沒有間斷,你的心念所對外面的境界就是真如實相。跟諸位說這就是見性以後,法身大士所修學的境界。我們平常也能說得出,但是我們在這個相上立刻就迷了。怎麼叫不迷?如果知道這一切萬象,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個相都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這一切相就是心,這一切相決定平等。如果我們心心念念都以這個做境界,那你就是法身大士。如果在這個境界裡面還起心動念,還有是非人我,還有高下差別那就迷、不覺了;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心心念念實相真如,那就是心心念念迷惑顛倒。
你迷的是什麼?迷的實相,顛倒的是什麼?顛倒的真如,就是這麼回事情。我們偶爾也能夠發明、也能夠覺悟,可是怎麼樣?這時間不能相續。譬如我們讀經、在講堂聽講,有那麼一剎那很短的時間相應,這個時候心境一如,可是第二剎那又迷了,又起心動念了,這難就難在這裡。這兩句是心地功夫,完全講的是覺正淨,完全說的是覺正淨。因為實相是覺悟的相,真如也是覺悟的相,既然是覺了當然就是正知正見、清淨無染,確確實實是這個樣子。
下面這幾句是講的行事,也就是《華嚴經》上善財童子所謂的修菩薩道學菩薩行。心心實相,念念真如,這是修菩薩道,就是存心,我們用心要這樣的用心,這個心是真的不是假的。學菩薩行,菩薩行是講事,日常生活當中,那要學的是什麼?行行圓融。圓融就沒有障礙,菩薩是得大自在,不圓融就有障礙、就有煩惱、就有苦受。我們想的是為什麼不能圓融?當然是有障礙的,障礙從哪裡來?障礙從迷失實相,不曉得萬法皆如、不知道萬法皆真。這迷失了,所以才有許許多多的障礙,叫自己起惑造業受報。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參學,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我們社會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看他們是不是行行圓融?善財童子的參學就是學圓融,就是學自在無礙。我們把這個話再說得白一點,諸位更容易領會一點,圓融就是隨緣,隨緣就自在。隨緣裡面什麼?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就是圓融,你有分別、有執著就不圓融,那就不能叫圓。
為什麼這樣修?修金剛三昧定。在行行圓融裡頭,塬來要修定,這個修定就是《金剛經》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修這個。一有分別執著,金剛三昧定就沒有了,金剛三昧定究竟是什麼?跟諸位說這是念佛法門裡面的理一心不亂。諸位念佛如果要希望得到一心不亂,你要不用這個塬則決定做不到。可以做到功夫成片,這可以做到,要想念到一心不亂做不到,為什麼?一心不亂裡面,一心不能有分別,有分別是二心,二心不是一心,用三心二意去修一心不亂那怎麼能修得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必得要捨去一切分別執著才能修一心不亂。
我們自己之不能成就,要曉得自己毛病在什麼地方。佛在經論裡頭時時開示我們,處處提醒我們,我們自己要覺悟,這就講修定的重要。不修定不能開智慧,智慧是從定中生的,智慧要不開不能斷無明,換句話說,你的根本煩惱不能拔除,縱然你有斷證的功夫,你斷的是枝葉,斷枝葉如果力量控制不住,煩惱就又深了,為什麼?根沒拔掉,好像樹一樣,把它鋸掉了,但是根還在土裡面,到了明年它又長出來。所以要曉得無明煩惱是根本的煩惱!一定要從定慧那個慧的功能才能夠照破無明。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什麼時候才能開智慧?念到理一心不亂就開智慧,事一心還不行,事一心屬於禅定,是念佛三昧。理一心就開智慧了,開智慧就斷無明,所以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見一分本性,這是理一心的境界。
「集一切行法門,深入理觀,轉更增明,入佛果海」。這四句就是開智慧,從什麼地方開的?從金剛三昧定裡面現出來的,所以修行這個認識非常非常之難,這是講見解,見道難!見道好比是真正找到這條道路,這個路被你找到、被你發現了。如果這個路都沒有找到,諸位想想怎麼個修法?你那個修是盲修瞎練,那是白費時間,大經上佛常講的無益苦行。修行很苦但是到後面沒利益、沒結果,這個苦是白吃了,所以一定要先見道而後才能修道。但是說到真正的見道談何容易?
在末法時期,唯一真正能夠成就的是念佛法門,我們想建一個念佛道場這都不是容易事情。這個道場如果從早到晚就是一聲佛號行不行?行,可是那要大善根的人才行,才能成就,中下根性在這種道場不行,為什麼?他疑惑太多,所以這才要講經,要大家在一塊互相研究討論。你在用功如果有疑惑那個疑要不斷,它是障礙,不但障礙一心,甚至於障礙功夫成片,它是障礙。還有迷惑的地方,還有與日常生活當中有抵觸的地方,時時刻刻會有的,所以講經無非是教我們斷疑生信,去掉我們菩提道上這些障礙,讓我們早早的成就。
所以這多少年以來我們都嚮往著,如果能夠有一個道場每天有四個鐘點講經,有四個鐘點念佛;先不要求多,因為現在人的根性比不上古人。古人是一天可以八個鐘點念佛,八個鐘點聽經,現在我們只好打對折。十六個小時吃不消,那個道場恐怕大家來個兩天,第三天決定不想來了,為什麼?沒有辦法,精神不夠。所以我們只想一天能夠用八個鐘點功到十個鐘點,希望能有這麼一個道場出現,可是這個事情難。人有善願,天必助之,天都肯幫助何況佛菩薩!我想這個善願會成就的。可是我們不能希望太多人來共修,那個很難,如果你要這麼期望著,將來恐怕會失望的,能夠有十個、八個在一塊進修做得到,不難做到,所以我們的期望也只能期望有十個、八個。這是一條正路!這是今日之下所講的見道,這個見道不是憑我們善根福德去見道,當然與善根福德也有關係。這是什麼?是我們真正信受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他老人家在《大集經》裡頭告訴我們,末法時期淨成就,再看看古來祖師大德們的榜樣,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一門深入,老實修行。一門深入,一門真正入進去了,一切法門都得到,所以智慧開了,集一切行法門,智慧開了,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就通了,都通達了。一個法門入進去是門門都進去了,好像我們這大講堂四周圍好多個門,你從任何一個門進來豈不是都進來了,這個道理不難懂。進來是見性,無量無邊法門他的目的都是見性,所以你唯有修一個法門才能進得來,進來之後你所得到是一切法門無量法門。深入理觀,沒進來你這個觀不深,進來之後這才真正叫深入理觀,轉更增明。定一天比一天深,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正是所謂念念趣入如來果海。「故雲從是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也」,這果是無上菩提,這是解釋經裡頭這一句的意義。
下面再跟我們解釋什麼叫十迴向。「何名十迴向心」,底下這十種心跟前面講的義趣是相同。十迴向菩薩有十個位次,這十心是位位主修的,不是初迴向修信心,二迴向先修念心,不是的,每一個位次上統統都修學。雖然統統都修學,這裡面也有在偏重,譬如說初迴向他十種心都修,偏重在信心上,信心要緊!從初信位我們就講到信心,到現在還是講信心,此地講的信心跟前面有淺深程度上的不相同。你看十迴向他所修的信心。
「一者信心,但信自心,決定成佛,永無疑執故」。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這個心,這個自信心才是真正說是沒有疑問的,確實的建立了。他相信自己決定成佛,永遠沒有懷疑也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執著,這句話很要緊。如果說我相信我決定往生,對這個信念起了堅固的執著的心念,你們想想會不會有成就?信心雖然堅固,那個執著是障礙,這要知道。堅固而沒有執著,這我們很不容易體會的,因為執著是病!我決定成佛,你決定成不了佛,為什麼?你有我執,只有凡夫才有我執,連阿羅漢都沒有我執。成佛,佛是法,你有法,那是道地的凡夫,不能成佛,所以你要把這個字看清楚,這個句子看清楚。但信自心決定成佛,沒有說但信自我,我決定成佛,沒有,如果說我決定成佛,這就有執著,心怎麼決定成佛?
心本來是佛,大經裡頭豈不一再告訴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要相信,我們現在這個心本來成佛,可是問題在哪裡?我們現在這個心迷了,得把這個迷去掉,本來是佛,迷能不能去掉,迷當然能去掉,因為迷不是真的是妄的,迷執都是虛妄的。馬鳴菩薩說得很好「不覺本無」。不覺是迷,本來沒有。你如果能這樣的相信,自己這個心是佛,沒錯,一切眾生的心是佛也沒錯,一切諸法的性是佛也沒錯,豈不是前面所講念念真如,心心實相!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發現自己的病根之所在。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為什麼這樣愚癡?為什麼這樣顛倒?我們所迷失的只有一個東西,就是把自心迷失掉了。
自心起不起作用,還起作用,見色聞聲依然是自心的作用,這個作用裡面帶了深重的迷惑,不是不起作用,起作用。這個迷惑是什麼?迷惑就是堅固的執著,我們不講細的,那個細太微細,講了也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講最粗顯的貪、瞋、癡、慢、懷疑,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們在《彌陀要解》裡面講過,講信願行,蕅益大師給我們註出來這個信,他提出來六條綱領。第一個就是信自己,我們第一個就是不相信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佛菩薩幫不上忙,沒有辦法。佛菩薩能夠加持的、能夠幫助的是那個有自信的人,佛菩薩的神力可以加持得上,可以幫助他,對於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佛菩薩能力加不上,能力真的是無量無邊,加不上!
所以菩薩修行到這個地方還是永無疑執的信心現前了,這就是大經裡頭常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對於這個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叫沒有執著。一切眾生當然包括自己在內,自己沒有說在一切眾生之外的。由此可知,古德所說的話沒錯,這個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什麼人修?有自信心的人修。但信自心,決定往生,這個人這一生他當然往生,決定沒有疑惑。道場、環境是一個增上緣而已,只要我們發這個心必定得到增上緣,那就是佛菩薩神力加持上了,你沒有信心佛菩薩有能力加不上,你有信心佛菩薩這個力量馬上就加上。
「二者念心,念念不失一切諸佛正智,於大乘六念,常覺常施,一合相故」。這裡一看這個念心的境界比前面所講的確實深廣得多,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念念不失一切諸佛正智。正智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經》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換句話說,這個意思就是說念念心地清淨。這個清淨心就是如來的正智,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如來的正智。一心,我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說過,《彌陀經》裡面講的一心能入,《華嚴經》的一真法界是所入。你沒有得一心,一真法界不能現前,如果你要是證得一心,這個境界馬上就變成一真法界。境隨心轉,一切唯心造,心一,法界也一,法界就一真;心要是亂了,法界也亂了,法界就是十法界、百法界、千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心亂了。確實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轉,心隨境轉那是妄心不是真心,這叫你念念不失。在修行裡面大乘法裡頭「六念」,有念天,有念戒,有念三寶。
「常覺常施」。覺是不迷,施是能放下,這都要常常做,不是偶爾做一次,想到了再做,那不行,那你間斷了,念心是不能間斷的。一合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小而個人身心,大而整個宇宙,無不是一合相。一合相是真相,在今天科學也逐漸逐漸對於這個事情發明了不少。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邊的色相種種差別,構成這個相狀的基本物質只有一種,這一種是什麼東西?阿賴耶的相分,種種差別是這一種物質不同的組合,今天科學家所謂方程式不一樣。如果我們有能力自在的改變它的結構,一個物質要它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我們要它變成金,用那個金的方程式組合它就變成金;我要它用銀的,換個方程式就變成銀的。其實是一樁事情、一個東西,這是今天科學家逐漸逐漸的發明,曉得基本的物質是一。我們如果參透這個真相,你對於一切萬物取捨的心,得失的心,好惡的心就放下了,知道什麼?萬法一如,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心就清淨!才真正不失一切諸佛正智,這個相就是實相,就是真如。
「三者迴向心」,這一章是講十迴向菩薩。什麼叫迴向心,「迴即不住,向即不煺」。這兩句話是解釋迴向最簡單、最明瞭的兩句話。迴的意思正是佛在《金剛經》上教給須菩提尊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住,住就錯了,為什麼?住就有執著,有執著當然就有分別,這一定的道理。不住心裡面乾乾淨淨,我們今天講不落印象,在佛法裡面講阿賴耶識裡頭不落種子,不住!事有沒有?有,心裡頭不落痕跡。一住就是迷了,一住就是邪知,一住就是染污,不住才永遠保持覺正淨,所以不修迴向怎麼行?
不修迴向的人有一個很容易觀察的現象,我們自己要檢點自己,嘴皮上迴向沒用處,天天念迴向偈那是空的,喊口號沒用處。不迴向有的什麼現象?修了這麼多年我有很多功德了,你看你是不是住?如果要是不住的話,我沒功德,雖然天天修,天天都捨掉,有沒有?沒有。那是修迴向心,他心裡沒有住。如果說我的修行不錯,我有很多功德,我做了多少好事,佛菩薩要保佑我,都叫著相。住相有什麼不好處?住相雖然有修行,增長我執,增長法執。既然增長我執、增長法執,換句話說,增長無明,增長煩惱,所以你的修學變成什麼?變成世間有漏福報,這不是佛法。佛門裡面修行修來修去變成世間福報,你看冤枉不冤枉?
我們要問善事要不要修?要修,不能住相,如果要住相那就是龐居士所示現的好事不如無事;換句話說,你沒有資格做好事,沒有資格,因為你做了好事,你在這個世間還是增長有漏的生死,不如無事。無事你心還清淨,還可以當個小乘。大乘法裡面天天修善事,那個修的不著相,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是迴向心。相是什麼?相是進步、精進,精進不懈。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修四攝六度無量法門,精進不懈,雖修怎麼樣?雖修絕不執著,修而無修,無修而修,這就叫迴向心。
所以《華嚴經》裡面教給你迴向,迴向有三種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眾生。實際就是真如理體,真如本性。完全與真如本性相應,真如裡面沒有跡象,你做的這個事情心裡不能有跡象。菩提是?菩提是覺、是智慧。迴向眾生這一條是事,修再大的福報叫眾生去享受,增長慈悲心,迴向菩提增長清淨心,迴向實際增長平等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迴向實際是直心,迴向菩提是深心,迴向眾生是大悲心,與菩提心完全相應,這才真正叫做學佛,才是如理如法。所以佛子諸位在經論裡頭細細去觀察,個個都是非常謙虛的,沒有貢高我慢的,沒有自以為是的,都是自謙而推崇別人。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注意、去體會、去學習,幾時能看到每個人都勝過自己,你就入了好境界,真正看到東西,真正見到。
所以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我們幾時能看見一切眾生都是佛?看一切眾生都成佛,自己當然成佛了。所以你要問我到底有沒有成佛?很簡單,你看一切眾生有沒有成佛?看一切眾生都成佛了,證明你自己成佛了,看一切眾生都成菩薩了,自己也是菩薩了。一點沒錯,如果看凡夫,我自己當然是凡夫,所以自己功夫到什麼程度不要問人,自己反省反省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理論上講境隨心轉,如果我是個佛心,大地眾生齊成佛道,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沒錯,境隨心轉,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就是不迴向不行,迴向就是三輪體空,精進不懈,這兩個意思合起來叫迴向。
「於此無上金剛菩提」。這一句話是說如來果地上的覺心,也就是我們自己的自性。「心心入空,而無去來」,這一句話就像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空的意思是本來無一物。心是空寂的,無有一物,清淨寂滅。去來那就是有物,有去有來,二法,那就有物,此地這個去來就是指一切對待之法統統沒有了。既然沒有去來,有沒有生佛?當然也沒有,如果有眾生有佛,生佛是二法,染污了你的自性。經上常講生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就是一,一就是空寂。我們說一,凡夫難,難在哪裡?難在他著相,他不能不著相,說到一他就執著有個一,他就分別有個一,那又錯了,又落到第二義裡頭了。一也沒有!
所以禅宗提出一句「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這是什麼?是為那個執相的人提出來的,其實佛說萬法歸一,那個一不是數字,而我們把它當作數字看的。把它當作數目字來分別、來執著,所以錯了!你到這一關口不能突破。這一個一是什麼?是沒法子,你只好用這個來代表。你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去悟入,這個一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清淨無為,就是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諸位要從這些言語裡面去體會裡頭的意思,決定不能執著言說,像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你還執著本來無一物,那就錯了,你已經有了,你有一個本來無一物,不是又有了?連本來無一物也沒有,那才叫真的本來無一物。
文字、言語決定不能執著,所以佛在四依法裡特別教誡後學「依義不依語」。你要體會裡面的意思,把言語、文字統統給它離開,捨離掉,意思才真正知道,恍然大悟,才能夠入境界。由此,我們又明瞭,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夠大開圓解?不能大徹大悟?還是古人的一句老話,死在文句之下,聽講死在音聲之下,死在言語文字裡頭,這一關不能突破,不能突破你所聽的那點意思,是相似的意思不是真實的。是不是聽懂了?好像是聽懂了,不是真懂,真懂就開悟、就悟入了。好像是懂又好像不懂,是不是這個境界?所以我們曉得這個病根在什麼地方,是我們沒有迴向心,病根在這個地方。我們這個心境空不掉,沒有辦法脫離對待這個法。這個對待法也就是愛因斯坦所發現的相對論,沒有辦法離開相對的這個範疇。佛法妙就妙在它超越這個相對的範疇,相對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因為相對是二法,這個地方所舉去來就是二法,就是說相對的法。
「幻化受果,深深心解脫故」。這就是菩薩的大慈大悲,菩薩可以不再回到十法界來,不需要來,可是他還是不捨眾生,還是隨類化身幫助一切眾生。雖然幫助一切眾生,剛才講他也不住相。幻化受果這四個字太妙了,如果要講真相,諸佛菩薩的示現是幻化受果,我們一切眾生的果報又何嘗不是幻化受果?這一個事實只有佛菩薩眼睛裡面才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一旦見到這個事實,自己解脫、自在了!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不是幻化受果是什麼?何況經典給我們說得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今天虧吃的什麼?就是佛講的是不錯,我們也懂得了,還是把一切事相當真,沒把它看作虛妄,還是斤斤計較,堅固執著,所以你心裡面生重重結縛煩惱,不得解脫。菩薩以無量的善巧方便在這裡誘導我們,唯一的一個目標就是希望我們能悟入實相。
「四者達心」,什麼叫做達心?底下有解釋。「達即通達,照徹無礙,內外清淨,空空如如,相不可得故」。達就是明瞭,明達,對於這個事實真相觀察的一點都不錯。照徹無礙,照是智慧的觀照,徹是徹始徹終,從因到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內是講心性,外是講境界,內外就是講的心境無有一法不清淨!為什麼心境都是清淨的?心是空的,境也是空的,雖然無邊色相,諸位要曉得當體皆空。我們都曉得佛在經上常講諸法無自性,無自性這個性當作體性,沒有自體,因緣和合而有,因緣離開就空了,所以一切萬法只有一樁事情,是緣聚緣散,這個講法就是方便說,對我們初學的人講我們容易體會。再往深處一看因緣也不可得,所以這個因緣所生法,這句話的含義很深,凡夫看起來淺看、淺解,一切法裡緣聚緣散的好懂;深位的菩薩聽了這句話,萬法皆空。
因緣所生法,告訴你這一切法既然是因緣所生的,那一切法沒有自性,一切法當體即空,所以境也是空的。不但心空,境也是空的,心境俱空他有什麼障礙?當然沒有障礙,心境不空就有障礙。小乘人心空境不空,所以他有障礙,心空什麼?小乘裡沒有我執,他有法執,他知道我們這個身心是四大五陰因緣聚合的,當體即空,他知道,所以他能證身空,沒有我執,心空了。他執著五蘊四大是有的,法執,換句話說,境沒有空,他不能見性,他有障礙。唯有大乘菩薩真正了解,他有甚深的般若智慧,像《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塬來四大五蘊也是因緣所生法,也是當體即空,這個時候才能真正證得心境俱空。
「內外清淨,空空如如」。如怎麼講法?如是講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是空的,相也是空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所以告訴你相不可得。相有沒有受用?有受用,不可得。不可得你一定要想得,這是個妄想,這是苦惱!得不到的東西偏偏想得到,這是苦。增長貪執,得不到,諸位一定要覺悟。現在得到,你有財產、你有房屋,你有好多好多都是你的,如果一口氣不來,那是誰的?你得到了嗎?得不到。不要以為我現在很健康,我還能活多久,人命無常!今天我出去轉了一下,早晨出去到大溪石門水庫到那邊去轉一下,開車的同修告訴我,他來的時候在路上看到兩起車禍,就看到有車禍死的,人命無常。他年紀輕輕的,騎個摩托撞撞,那個壽命長得很,哪裡曉得一次車禍粉身碎骨,他代表什麼?哪一樣是他的?連這個身體都不是他的,他沒帶去。
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得到,要覺悟。所以菩薩覺悟到,他自在,他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他不但對於這個身外之物他絕不留戀,有,他自在受用,沒有,他也很自在受用,他連這個身他也不執著,這叫真正得到解脫、得到自在。所以要記住相不可得故。因為相不可得,所以佛才教給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假如這個相可以得,佛不會說這個話,說這個話違背了情理,那講不通的。是因為實實在在不可得,佛才這樣慈悲教誡我們,就是一切相無有一法不是因緣生的,無有一法不是因果定律。連我們世俗人都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謂前定就是因緣所生,所以在一切相裡面不取不捨。你取相錯誤,你捨這個相也錯誤,這叫隨緣。有取的心,這個心是迷了,有故意的把它捨掉,要遠離它,這個心也是迷心,所以覺心裡頭是自在的。覺心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是覺正淨,這個不變能隨一切緣,在隨一切緣裡面自己還是覺正淨。覺正淨是真正的自己,除覺正淨之外都不是自己,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境界,就跟此地所說的幻化受果,這句話說得妙極了。深深心解脫,內外清淨,空空如如。今天晚上這個座,諸位能夠記住這四句,能夠體會這四句味道,那就很有受用,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一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1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三頁倒數第二行,最後兩個字看起。
「五者直心,直即正直,直照平等,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於空三界生者,結縛而不受故」。這一條所說的直心與菩提心裡面所講的直心很接近,可是並不就是菩提心裡面所講的直心,因為它的境界不相同。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解釋說直是正直,所謂正,離一切邪曲就叫正,正就叫直。剛才說與菩提心裡面的直心很相近,就是直照平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用的這個心不平等,就不是直心。
這種用心是說自受用的心,唯有清淨平等才能夠入無生智。無生智就是無生法忍的智慧。無生法忍是境界,無生智能證入,這個智慧一現前,才真正明瞭一切法塬本就是不生不滅。這個境界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現前的境界一切法都是生滅法。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都叫生滅法。這種智慧一現前,就見到一切萬法、動植礦統統都是不生不滅,這才是見到諸法的實相,一切法不生不滅。
忍有定的意思,這個心定了,不動,不會再動搖了;有同意的意思,同意這個說法;有認可的意思,認是認識,他真正認識得很清楚,許可佛菩薩這個說法。沒錯,確確實實一切法本來不生今亦不滅。證得這一個地位的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要是真實證得這個地位的那就相當高,是七地、八地、九地這三個位次證無生忍。諸位讀《仁王經》都很清楚。《仁王經》無生忍以上的就是寂滅忍,下品寂滅忍是法雲地的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的就是究竟佛果,可見得這相當高的境界。
「無明神我空」。神我就是阿賴耶識,外道不明瞭事實真相稱為神我,而我們中國一般俗人把它稱作靈魂。所以有一些宗教比一般凡夫高明一點,凡夫是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那一些宗教們他曉得身不是自己,神我是自己。因為這個身要死的,神我不死,身死了他過四十九天又投胎了,又來了,好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衣服穿髒了脫掉再換一件新的。身就好像衣服一樣,那個靈魂就好像是我們人一樣,它不會死,永遠在六道捨身受身,干這個事情。那是不是真正自己?不是的,在佛法裡面叫神識,外道叫神我。能把這一關突破就超越三界,我們念佛人就是事一心不亂,破了我執。
神我從哪來的?靈魂從哪來的?從我執來的。執著阿賴耶識見分的一分認為那是自己,就是這麼回事情,這麼來的。如果能把無明也打掉了,那就證得理一心不亂。這都要什麼?都要靠無生智。無生智從哪裡來的?是從直照平等來的。這個直照有一點像我們現在所謂的直覺,有一點這個意思,換句話說,絕不通過思惟,不經過想像;換句話說,他不經過心意識。第六意識是分別,他沒有分別,第七識是執著,他也沒有通過執著,這個心我們叫直覺,沒有經過第六識、第七識,這個心是平等的,這個心是照見不是思惟想像才見到的,直接就照見。如果我們平常在境界裡面能夠這樣的用心,對自己的功夫當然會增進,不管修哪個法門,功夫才能夠得力,才能開智慧,才能夠轉識成智。無明神我空就是轉識。
「於空三界生者,結縛而不受」。三界是講的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空三界不是說三界沒有了,是你自己在三界裡面的身因空了,當然你出三界了。三界二十五有,有就是你有這個業因,你沒有欲界的業因你不生欲界,你沒有色界的業因你就不生色界,你沒有無色界的業因那你也不生無色界,超越三界了。結縛就是煩惱業習,這個時候就三界之內統統斷盡了。由此可知,直心是多麼的重要!不從直心上下手我們就不可能沒有障礙。
諸位要知道障礙是從內生的不是從外來的。這兩天有個同修來問我,問我佛跟魔怎麼變的?我告訴他真實話無佛亦無魔,這是真的,就是外面境界沒有佛跟魔。佛、魔是什麼地方來的?是自己心裡面變現出來的。如果你自己心是一個覺悟的心,大地眾生都是佛,本來成佛;如果你自己這個心是迷惑顛倒的心,這一切諸佛菩薩統統是魔障。可見得正是佛跟我們說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心變境界,心轉境界,這要緊!
你是佛心。你看提婆達多這諸位曉得是個魔,什麼人的福報能比佛更大?佛還有個冤家對頭,老是找麻煩,老是障礙著,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在如來眼睛裡面他是佛,佛自己在《法華經》裡面講過,如果沒有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逆增上緣!幫助釋迦牟尼佛圓滿功德。提婆達多有沒有罪?幫助佛成了佛,他有大福報,可是他障礙眾生聞法的機緣他有罪,他有大的罪過。所以提婆達多是墮地獄,這是沒錯的,經裡面說得很清楚的,生身墮地獄。佛派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到地獄裡去探訪他,去訪問他,而沒想到他在地獄裡面的享受宛如天宮,好像在天堂裡面享樂一樣,其實那個地方是地獄。地獄裡頭他為什麼不受罪,還在那裡享受?因為他成就了釋迦牟尼佛,幫助他成佛,這個福報太大太大!因為他有罪業,所以他墮地獄,墮地獄裡享福,享天福,這個境界不可思議!這一樁事情諸位去讀《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你就了解。所以是萬法唯心!
如果我們這心裡面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心就是魔,看一切境界統統是魔。譬如我們在打佛七,要是有人看到瑞相,看到阿彌陀佛來了。你這個心很清淨,一心不亂,一下看到佛來,一下歡喜心亂掉了,佛來把你的一心不亂破壞了,他不是魔是什麼?所以佛七道場有沒有感應?有。冥冥加持我們不能夠覺察得到,何以曉得?諸位看看照片,三張照片就在我們這個佛前面有一道光,往上面沖的,底下小上面大,諸位去看看照片,這是不可思議的感應。還有感應,同修們告訴我,有鬼神在道場參加佛七得到受用,冥冥當中有感應。這個光是從照相機照出來的,如果這個光當時大家都看到了,那全部都瓦解了,每個人心都動搖了,不是恐懼就是歡喜,那一心全都跑掉了。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這個道場天天都有龍天護持,佛菩薩護念。
由此,就曉得是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外面境界決定是平等的。修行修什麼?修自己的直心,真正正直照見了才覺得外面的境界是清淨寂滅相,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那就是入一真法界。所以本經前面完全是教我們用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樣用心,這是修行的基礎,是修行的大根大本。要是善財童子在參訪善知識的時候所提出來的兩個大問題,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梵網經》上卷就是答覆他第二個問題的。雲何修菩薩道?道是講存心,就是怎麼樣用心。所以上卷是講用心,是講修菩薩道;下卷是講戒律,是答覆上一個問題,就是雲何學菩薩行?行是生活行為,是戒律,可見得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提出這兩大問題,《梵網經》這兩卷答覆盡了。
《華嚴經》五十三位善知識所表演的那一套就是《梵網經》的心行,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就是《四十華嚴》。我們學了不會用,趕緊去念《華嚴經》,看看這些心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用法?菩薩的行為怎麼樣用法?《四十華嚴》就是善財與五十三位善友表演給我們看、給我們做榜樣。所以我們道場取這三部經再加上《彌陀經》,《彌陀經》是總歸結,最後的歸宿。這三經是一而三,三而一,有《梵網》、《四十華嚴》才能真正往生西方世界。也正因為這兩部經,我們才把淨土裡面那些玄妙不可思議的義趣體會到幾分,這不容易!所謂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的法門,我們也能真正體會到幾分,這是得力於《華嚴》、《梵網》。沒有這兩部大經的基礎,即使是《疏鈔》、《要解》講得那麼清楚,我們讀了依然是空過了。這種情形比比皆是,所以我們自己要慶幸自己,在這些大經當中怎麼就會選擇了這三部經,這太難太難!你看看《大藏經》裡那麼多經典你怎麼會去選出這三樣,這不容易,不亞於中第一特獎,不簡單!
「六者不煺心,不煺入凡夫地,不起新長養諸邪見,常空生心,心入不二為不煺,一道一照故」。不煺就是不煺轉,既然發了菩薩心,尤其講到這一段是十迴向,決定不會再煺轉當凡夫,不會的。再跟諸位說也不會煺轉到二乘,聲聞、緣覺,不會煺轉到那裡,功夫只有往上增進。但是這個進度確實有快慢的不同,有人進得很快,有人進得很慢,快也好、慢也好,不會煺轉,所以這你得要放心。我們現前的功夫不得力,沒上軌道,所以進得少煺得多,我們修行無論怎麼樣勤苦用功,成績總是不甚顯著,沒什麼好的成就,虧就吃在煺轉上。這下面跟我們講煺轉,煺轉的相。
「不起新長養諸邪見」,這句話很要緊。什麼叫新的長養?當然說一個新的必定有個舊的,沒有舊的那新的怎麼產生?長養善根是修學法門,譬如說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一句聖號長養善根,長養福德。我們現在聽說禅不錯,再來參究參究,那就又找了個新的長養法。怕念佛還不行,收不到效果,再去找一個別的法門,那就叫新的。這個新的不但不能幫助你長養善根福德,反而打閒岔了,來了麻煩,這叫邪知邪見。那也是佛說的?佛說的沒錯,你選擇一個法門就成就,佛說無量法門是對無量眾生說的,不是對你一個人說的。對你一個人說,你要問佛,佛一定只給你說一個法門,不會給你說那麼多。佛好比是個大夫,他開的藥方開得多,每一個病人他都處方,開的方子太多了。這是醫王好大夫,他開的那我吃沒錯。如果你害的不是這個病,這藥方一吃就吃死掉了,那是你自己找死,醫生開的方子沒開錯,他開給那個人吃的,不是開給你吃的。
你們要懂得佛說無量法門因人施教。你看那個經對誰說的、對誰講的。《金剛經》是對須菩提講的,《楞嚴經》是對阿難講的,你是不是阿難?你是不是須菩提?唯獨《彌陀經》奇怪了,《彌陀經》是無問自說,不是對任何人講的;換句話說,不是對某一個人講的就是對一切人講的,沒問的,沒有當機的。所以《彌陀經》裡面你看看序分的表法,十六位尊者那是代表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不是說佛說的,佛說得沒錯,決定不可以毀謗,可是不能亂修。
為什麼不能毀謗?都是正法。都是正法是對某一種根性人來說它是正法,不對根性的那就是邪法。好像害病一樣,如果這個藥方對症,良藥,藥到病除,當然是良藥;假如這個藥方不對症,毒藥。你看看毒藥跟良藥是一不是二,同樣這一服藥,那個人一吃病好了,對他來講是良藥;我害的不是這個病,一吃這個藥就吃死了,毒藥。藥還是一樣的,藥並沒有良、毒,人對症不對症上分良、毒!如來說的一切法我們稱正法、邪法是這個說法,諸位懂這個意思嗎?對了你的根性,這個法門叫正法,不對你的根性,雖然是如來說的,是邪法,要懂得這個意思。就跟吃藥一樣,佛法就好比藥,佛就好比是個大夫、是個醫生,我們眾生是個病人,每個人害的病不一樣,怎麼能吃同樣的藥?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不起新長養邪見,一個法門選定了,一門深入,我們才會有成就。
「常空生心」。所謂空,空一切分別、執著、妄想,空一切法門,守住這一門。我們如果選定持名念佛這一門,那就決定這一門,把其余一切法門都給它空掉。觀想、觀像、實相統統都是念佛,也都把它空掉,我就持名就好了,二六時中念珠不離手,佛號不離口就成了。「心入不二」,不二就是專一,這就叫不煺。諸位要記清楚,你再多選擇一個法門就煺心了,再選這個法門你就煺了兩步,選擇十樣、二十樣那你就煺了十步、二十步。你們諸位想想心不專一,怎麼會能成就?
末後跟你講「一道一照故」。道是道路,只能走一條。所以學佛的人如果要想成就,跟諸位說那就得天天像打佛七一樣,沒有這個殊勝機緣大家共同在一塊精進念佛,一個人也要念,行住坐臥不離彌陀就是佛七。所以佛七的道場是十方諸佛護念,一切護法龍天護持,不要小看。任何一個道場比不上佛七道場,你們想想為什麼?因為《彌陀經》是為十方諸佛之所讚歎,就憑這一點,你看其他哪一部經有十方諸佛讚歎的?十方諸佛讚歎只有一部《阿彌陀經》,所以佛七是專修阿彌陀佛法門的,十方諸佛沒有一尊佛不擁護。十方諸佛所擁護的,護法龍天、八部鬼神那還需要說嗎?不用說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有這種道場存在就是諸佛菩薩在住世,這個道場是真正成就人的。沒有這個因緣是這一個地方眾生沒福,沒有福是什麼?是共業。我個人明白這個道理了,我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不斷,我一個人打佛七。我在美國舊金山遇到過巫老居士,他就常常一個人打佛七,如果他空閒多他就幾個佛七連在一起打,沒有時間的時候常常自己單獨打一個佛七,一個人。他的佛七還是精進佛七,他的兒女非常孝順,佛七的時候他不見客,他自己一個小佛堂,他不離開這個小佛堂,就在小佛堂念佛,三餐飯送給他,他不到餐廳跟大家一起吃飯。一個人也能干!有這個因緣大家在一起干,這是大家的福報,沒有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沒有這個共業,我們可以別業,我們自己修。
大家在一起依眾靠眾,自己一個人修學有的時候昏沈、掉舉、懈怠、放逸,功夫用不下去,有這種種障礙。可是現在我們要用隨身聽錄一個念佛的錄音帶,用個耳機利用這個,不就跟大眾一樣嗎?等於說大家來提醒我,我自己佛號忘掉了,聽到念佛的聲音又提起來了。我們如果能夠利用這些科學工具,我們常年佛七就不會中斷。不能利他一定要求自利,決定不能夠放棄大好光陰。這講一道一照,照就是照見,唯有一心才是照見,二心就迷見不叫照見,二心就迷了,這是講的不煺心。
「七者大乘心,解解一空,以一空智,智乘行乘,任載任用,令諸眾生,同入佛海故」。大乘心很難得,大乘心是菩薩心,為什麼?利益一切眾生。解解一空這四個字怎麼講法?兩個解在一起,一個是誤解,一個是正解,境界不一樣,我們今天對佛經的一些道理是屬於誤解,沒有證得。我們對於空一,對一的意思大經裡面講的一真,《彌陀經》講的一心,一的意思我們有相當的體會,空一也有相當的認識。這都是屬於解悟,沒入這個境界,入這個境界就是菩薩位,入得這個境界剛才講那就是理一心不亂。由此可知,事一心還是屬於解悟的地位,不是屬於證,不是屬於解證,是屬於悟的意思。由解悟到證悟,一定要依大乘心。
「以一空智」。一空智就是大經裡面所講的一切種智,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的一空智。然後以「智乘行乘」,智乘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智慧,行乘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事業,我們的作為,所作所為。智乘就好比現在人所講的理想,他的理想,他的志願,這些都可以說好比是智乘;他的種種做法,種種方便,這就是他的行持,以這個來度眾生。「任載任用」。載是比喻,好像車可以能夠載很多人,度他們成佛道,用是起用、是作用。任載任用就是能夠任運、能夠自在、能夠不費力氣,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眾生「同入佛海」。海是比喻廣大,幫助這些人個個成佛。大乘心。
由此可知,大乘人是具有大乘心的,沒有大乘心怎麼能叫大乘人?大乘心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是建立在願行的基礎上,真正是普度眾生,而且要令眾生同成佛道;不是把他度到一個階段就把他丟掉,不是的,一定要幫助他到究竟圓滿。也許有人說如果你幫助那個人,你幫助一半他就不干、不接受了怎麼辦?這種情形有,很多很多,這算不算圓滿?算圓滿,為什麼?那是他沒有福報中途煺掉了,不是我們的心不圓滿,不是我們的力不圓滿。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在這菩薩道是念念功德圓滿,不一定說那個事情要做完成了才叫圓滿,不是的。
所以大乘戒律裡頭他論心不論事,一發心就圓滿,事情做了沒有?沒做,沒做也圓滿,為什麼說沒做圓滿?沒有機緣,我發一個心普度一切眾生的念,盡心盡力幫助眾生,眾生不願意跟我學,一個也沒有來,對我自己講圓滿了,功德圓滿了。因為我不是不盡心,不是不盡力,沒有機會。如果有人跟你學,你一定要把他教成才算圓滿,沒人跟你學,這個便宜可真大,一發心就圓滿了。所以菩薩道有的時候很好修不難修,可是你不能投機取巧,你要是投機取巧,我趁人家不肯跟我學的時候我來發心,我這一發心就圓滿了,那你就不圓滿了,為什麼?你這個心就不善,心要發的真、純、善,念念圓滿功德,所以自己才法喜充滿,清涼自在!所以菩薩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來跟你學一天認真盡心盡力教他一天,來學兩天教他兩天,來者不拒,去者不留,這多自在!孔老夫子教學也是如此,諸佛如來教學也是如此,所以得大自在,這是講的大乘心。
「八者無相心,即心無相,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蜜,無二相故」。這個無相是本來就無相,此地註子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即心無相。這是真的,心裡面有相那就是妄想。你看我們中國人造字,單單寫一個心,心沒有相,心上再加一個相就變成想,你一想就有相,你不想沒相。如果再一分別就叫思,你看心上寫一個田,那個田是什麼?界限,劃了許多格子就起了分別,起了分別就叫思。現相還好,相裡面還沒有分別,還沒有分別執著,一有分別執著就變成思了。所以中國字非常有味道,你要懂得造字的義趣會開悟,一看到這個字就開悟。所以要曉得心本無相。
「妄想解脫」。想是有相,但是那個相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跟我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的,心是真實的,換句話說,能變的心是真的,所變的相假的,這個真假定義怎麼分法?真的它永遠不變,心永遠不變,它沒相的;相它會變,常常在變,剎那在變,從來沒有停過。我們現在這個人的身相剎那在變,人老了,剎那剎那在老,不是說到一年才老一次,不是這樣的,不是的,沒有這個道理的;也不是一月一月老,一天一天老,剎那剎那在老,它永遠不會停止的。所以這個相是假的,前一剎那的我與後一剎那我就不一樣、就不相同,昨天的我決定不是今天的我,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你對這個相就能夠放下、就能夠不執著。要修的是修性不是修的相。無相心就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無相就沒有妄想,沒有妄想就解脫、就自在了。
「照般若波羅蜜,無二相故」。般若波羅蜜就是無相心的大用,它起作用了。般若是智慧,波羅蜜是究竟圓滿,合起來講究竟圓滿的智慧照一切法無二相。諸位想想一切法怎麼會無二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豈不是無二相!《金剛經》裡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二相。這一切有為法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包括盡了。我們在《百法》裡面所看到的八心王是有為法,五十一個心所是有為法,十一個色法是有為法,二十六個煩惱也是有為法,二十四個不相應還是有為法。這些諸法都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九十四類,這九十四類統統叫有為法。與有為法相對的有六個無為法。
既然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要在這一切法相上要去計較、要去分別執著,這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自己作自己的障礙,自己給自己找來的煩惱,找來的生死苦厄。因為生死也是有為法,也是夢幻泡影,都是本來不可得的。不可得斤斤計較要想得到,這不叫自找苦吃是什麼?所以佛教給我們要以從無相心裡面生起般若智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就像佛、像大菩薩一樣的自在,這是講的無二相。無二相,一切相都等於空,空是不二的,一切法當體皆空、一切法皆無自性,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九者慧心,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光明照性入一切法故」。這是慧心,通常我們講智慧。智決斷的意思多,慧是選擇的意思多,善於選擇這是慧,能當下決斷這是智。在無量法界裡面無集無受生,集是講的因,無集就是不造因,無受生就是不感果報。當然果必定有因,佛給我們講四谛法,苦、集、滅、道,苦就是受生,是果報;集是業因,集是起惑造業,像前面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當然就無集無受生。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經論裡面讀得很多,這個道理是充分的明瞭也不懷疑,可是沒有把這個道理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何以故?在我們實際生活裡面還是起惑造業,還是受果報的。理是悟了,起惑造業是還照舊,生死輪迴還是擺脫不了。
理沒悟之前悟明這個道理第一重要。理要是真正悟明白了,再沒有一絲毫疑惑了,這個時候什麼?起行重要,把悟的事情統統放下,別再惹麻煩了,好好的修行,修什麼行?一定要把這個道理變成生活。行門裡面最直截、最了當、最方便、最穩妥的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念喚醒我們覺悟,彌陀你就會念了!念念彌陀當中與西方阿彌陀佛相應,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相應,與眼前實際生活是覺而不迷相應,這一句彌陀算你會念了,你念的得力了,真正念到無集無受生。生死那是六道的果報,煩惱是六道的惑業,都不能繫縛你了,你在三界當中得大自在,解脫了。
「光明照性」。這個光明就是佛光,所謂佛光就是般若,就是真心的覺悟,始覺照本覺,本始不二。「入一切法」。一切法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從早到晚起心動念、待人接物,這叫一切法,是以光明照性入一切法。性在哪裡?性就是一切法,我們講席當中常常以比喻來說,以作夢來比喻,譬如作夢,夢裡頭夢是自己心變現的,心在哪裡?夢境就是心,你那個夢境裡頭每一樣東西都是你自己的心,都是心變的。你要今天問光明照性,性在哪裡?一切法就是性,性是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性好比是能作夢的心,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所作夢這個夢中的境界,你說性在哪裡?唯獨光明才能照見,明心見性!明心是覺悟的心,無明就見不到心,就迷在這個現相上,覺悟的心就是光明的心,他就見性了,就在相上見性。一一相,一一事,一一物無有一法不是自己的真性,這個時候就成佛了,見性成佛,什麼時候成佛?見性就成佛,這是慧心,上賢菩薩所修的。
「十者不壞心」。這些我們全都要把它搞清楚,要好好的修學。「八魔不壞,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於虛空平等地心,無二無別故」。諸位在《八大人覺經》裡面讀到有四魔,魔是來折磨你,是來擾亂你。我們現在看這個魔字,這個魔底下是個鬼,這在中國字裡頭不是古字,在當時算新字,這個字是梁武帝造的。塬來用的這個磨你們看看佛經,這個古本的佛經從前翻譯的磨是折磨的磨,底下是個石,折磨的磨。梁武帝認為這個折磨人非常難受,就跟那個魔鬼一樣很可怕,所以他改了,他把石頭改成了個鬼,所以這個字在當時是新造的字,會意,很可惡,很可怕。
這四種魔第一個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第二個是煩惱,第三是死魔,第四是天魔。這四魔在佛法裡面是總說,就是所有的魔可以歸為這四大類,這是四大類,每一類裡頭那就無量無邊。煩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五陰,世出世間一切法哪一法脫離了五陰?所以這個境界是非常廣大而沒有邊際。可是這一些魔難,這四大類三類屬於自己的。五陰是自己的一邊,煩惱也是自己這一邊的,死也是自己這一邊的,只有天魔是外面的。天魔為什麼能夠折磨你?因為你裡面有三個漢奸,跟他一勾結,你就上當了。如果你裡面沒有死魔,沒有煩惱魔,沒有五陰魔,天魔對你就無可奈何,最後只有投降來當你的護法了,沒有辦法能夠傷害你一分一毫。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切的折磨是從自己心裡面起來的。
此地講的八魔是什麼?八魔就是屬於煩惱魔,我們常講「八風吹不動」就是指這八種,這八種境界一現前心就動了、就守不住了。被外境誘惑自己做不了主宰,所以這八類也叫做魔,也叫做風。風是什麼?風是動,將你的心智動搖了,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所以你要問什麼時候我的功夫成片?我有把握往生?即是八風吹不動你功夫就成片了。世出世間利益擺在你面前不為利益動心,不動心,功名富貴你心裡頭乾乾淨淨,不為它所動;衰了,衰是一下衰落了,從塬來在很高的地位上,現在一下掉下來了。如同美國的總統選上去之後這是利,名聞利養統統來了,一下選不上掉下來,這是衰。這個利衰是最明顯的都能不動心,衰落也不動心,人家讚歎你也不動心,毀謗你也不動心,才能到功夫成片;這些利、衰、毀、譽一遇到的時候心裡馬上就動搖了,這個人一點功夫都沒有。
所以古人勘驗學人,用什麼東西來考試他,他一進門,無緣無故把他臭罵一頓,他一生氣,算了,不及格;或者給他捧一頓,讚歎一頓,他就得意忘形,我很了不起,對我很讚歎,完了,一切都完了,哪裡曉得人家在考試,看你動心不動心。這種情形我們在《禅林寶訓》裡面見到很多很多。古人考東西不是考一篇文章,出幾個題目給你,不是的,就是在談話當中就看到你的程度,所以他談那個話的目的在哪裡?他目的都不是在話,意在言外,目的是看你動不動心,讚歎你不是真的在讚歎你,毀謗你也不是真的毀謗你,看看毀謗你生不生氣,讚歎你你喜不喜歡。你要是一動喜怒哀樂,凡夫,博地凡夫一個,沒有入門;如果真正能夠在利衰毀譽裡頭都不動心了,這個人就是法器,可以造就,將來一定會有了不起的成就。祖師要遇到這樣的人,他會格外的栽培成為法器,為什麼塬因?就是因為他有不壞心。這個人要遇到的時候決定不能把他放棄掉,一定要全心全力成就他,他是真正法器。世出世間法都一樣,世間法好的老師遇到這個學生他也不肯捨棄,他也加意來教他,就是特別來教他,一定幫助他成就。
所以我們學佛要曉得決不能為四魔、八風所動,你成就了不壞心,你成就這個心,諸佛菩薩沒有不加持的道理,護法龍天沒有不守護的道理。如果八風稍稍動一下你的心就做不了主,跟你說諸佛菩薩不會加持你,護法龍天也不會保護你,為什麼?你還不夠條件,還沒有這個資格。所以到八魔不壞,入佛威神,佛的威德神力加持你,你也能夠得到少分。
「出沒自在」,你得到自在了。出沒有進煺的意思,有顯隱的意思,這一句就顯示你無不自在。進則可以兼善天下,煺則可以獨善其身,無不自在。「動大千界」,這個動是講震動,剛才講了這是真正的法器,大千界裡面諸佛菩薩沒有不歡喜你,沒有不尊重你的。「於虛空平等地心,無二無別」,他才真正不壞,心像什麼?虛空,一切不受,四魔八風他都不受。平等地心沒有高下之分,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永遠不起分別、執著、妄想,看一切法無二無別,這叫不壞心。所以成就不壞心這是佛門的真實法器,這是我們應當明瞭,應當修學的。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把十迴向裡面這十種心介紹出來。下面是總結。今天時間到了。
(第二十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2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四面最後一行,從當中看起。
「於此十心圓滿,二空理顯,感諸佛加被,得摩頂三昧,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即入十地也」。這一段註子是講的十迴向。從信心、念心、迴向心一直到不壞心,這十種心修圓滿,人我空、法我空都顯現了,這個時候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沒有障礙了。從這個地方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出,眾生與佛所以不能起感應,就是我法不空,如果我們能夠證到人我空,與諸佛菩薩就開始感應,就有感應了。在念佛法門裡面叫做事一心不亂,證得人我空,如果證得法我空就是理一心不亂。
本經古大德判為別教一乘,所以講一乘經在佛法裡面只有三部,兩部是圓教,這一部是別教,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別教的初地等於圓教的初住,別教的三賢位滿等於圓教的十信位滿,所以十迴向的菩薩還從信心修到不壞心,就是這麼個道理。換句話說,到這個地位,如果以念佛法門來說,念佛是屬於圓教,就是事一心不亂圓滿,再往上進一步就證得理一心,底下這個十地向就是屬於理一心。事一心的時候與佛菩薩感應是感得諸佛菩薩的化身,應化身,如果是二空都證得了,感諸佛菩薩加持那是屬於報身佛。感得報身佛的加持,得摩頂三昧,摩頂授記!
「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這幾句很要緊,因為我們修學那個毛病就是出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心不空,心裡面牽腸掛肚拉拉雜雜的太多太多;心不平等,在一切境緣上起種種的分別執著。我們塬本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現在這種能力都喪失掉了。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前面這三十心重要,我們在平常生活裡面起心動念與這三十心相不相應?我們起的是不是這個心?如果是這個心,那是菩薩心沒錯;是這個心,我們這個心深不深?真不真實?夠不夠大?就是從大、真、深這三個方面來修學。
我們修學的目的能不能破除二空?如果你發的心不錯是這三十心,可是這三十心沒有能夠證得二空,那個心只可以算是世間的善心所,不是菩薩道。菩薩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世間人也是斷惡修善,所以從表面上來看沒有兩樣。他最大不同之處,世間人斷惡修善就是增長我執,增長法執,這就是變成世間善法。出世間的善是斷惡也破我、法二執,修善還是破我、法二執,所以他的目標就是要破除我法二執,顯二空的真理,這是世出世間修學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
所以感應道交是真實的,決定不是假的。在這個地方我又要提醒諸位,如果我們自己功夫不到,就是我執、法執沒破,佛來給我們摩頂授記,你們想想這個事情好不好?這個事情麻煩大了,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薩來給你摩頂授記,欺騙你把你騙到地獄裡去受罪去,為什麼?你不夠程度,所以有佛菩薩感應,我們自己想一想,我們自己德行夠不夠資格感動佛菩薩,不夠,不夠他來了,來了准沒好事情。世事險詐,十法界修行裡頭更險詐,你看《楞嚴經》裡面講五十種陰魔,時時刻刻等待機會來找你麻煩,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所以有多少修行人我們看他著魔,著了魔之後沒法子救回來,這一種情形是他自己招惹的,所以別人也沒法子救他。由此可知,認真的修學這是比什麼都重要。
「此十向位」,這十迴向。「於六輪中」,這就是《璎珞經》裡頭以六輪來比喻,比喻菩薩所證的地位。「以金寶輪對位」。好比是金輪,為什麼用金輪?底下概略的給我們標示出來,「金體貴重」。我們這個世間人沒有不愛黃金的,黃金的價值高。「濟用極大」,濟是能夠救濟我們的貧苦,你有了財富就可以不受貧窮之苦,所以它有很大的用處,能夠解決我們物質生活的困難。「土埋火煉,其色不變」。這是說金它可貴就可貴在這個地方,在此地是比喻菩薩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比這個意思。
「此菩薩惟修中道」。此菩薩是指十迴向的菩薩,在真假中這三觀裡面他是惟修中觀,雖然修中觀,空觀、假觀也少不了的。就這三觀裡面你看這三賢菩薩他一修一切修,不過一切修裡面他有偏重,十住菩薩偏重在真觀上,十行位菩薩偏重在假觀上,十迴向菩薩偏重在中觀上。所以他的「功行加深」,功是講功夫,行是講他的行門,他的修行愈來愈深。「教化亦廣,雖混眾塵,不為眾塵所染,雖居五欲,不為五欲所燒」。這就是用金來做比喻。土埋就是比喻他和光同塵,他示現跟凡夫一樣。居五欲就比喻火煉,這一位菩薩(就是十迴向這個地位的菩薩)他在世間教化眾生不拘形象的,他所表現跟一般凡夫沒有兩樣,而一般凡夫也不容易曉得他是菩薩。可是高明的人曉得,與他同地位的人曉得,比他地位高的人曉得;換句話說,比他地位低的人那是沒有法子曉得他的境界。
這種修行法實在說《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那些諸善知識都表演給我們看,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就是表演的居五欲不為五欲所燒,混眾塵不為眾塵所染。所以我們讀《華嚴經》要留意這些境界,然後你才能夠大徹大悟,塬來菩薩行並不離我們的生活,只要在生活裡面不染不變,那就是菩薩行。所以在總塬則、總綱領上說,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才能成就。換句話說,那些不能成就的人,就是處處都被境界所染,都被境界所轉,這就難!這個境界不適合我,我在這裡沒法子修行,就另外再去找個環境,適合嗎?不見得適合,為什麼?心為境轉,走到哪裡都被境界轉,你沒有辦法脫離境界。
如果是個真正修行人,愈是自己覺得承受不了的那愈是磨鍊的好地方。我們不要看那個經典裡面,你就看《禅林寶訓》你就曉得了,古來的這些大德你看看他怎麼成就的。這一樁事情過去我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常常講給我們聽。只要這個地方有道,假如這個地方有道,它是刀山、它是油鼎我也在所不惜,我要求道;如果這個地方沒有道,它是黃金屋、它是八珍味,那個地方我也不可以待。今天的人不行,今天的人沒有慧眼,不能辨別。他說這個環境住得很舒服,對我沒有障礙,這個地方不錯,那個地方不行,環境常常有些麻煩,有些人惹事生非的,或者故意障礙你的,我們那個地方趕緊就要走,這能成就嗎?決定不能成就。如果看你是一個真正可造之材,跟諸位說那不找你的麻煩也得找你麻煩,為什麼?磨鍊你。
《禅林寶訓》裡面有一則,過去我也講過,時間太久了名字我記不得了,是一個老和尚看中一個學生,一個出家人,覺得這個人是一個了不起的可造之材,可是顯出什麼樣態度?就顯出瞧不起他,一見到就罵,所以搞得什麼?搞得這個寺廟裡面大家也不重視他,但是對他很同情,覺得這個人好可憐,跟老和尚是冤家,見到就罵,到最後趕他出去。可是他曉得這個老和尚有道,怎麼樣折磨也不走,趕他出去了,沒辦法,遷他單,走了。走了以後他在廟裡頭走廊裡面睡覺,不讓老和尚看到,其實老和尚知道,沒有不曉得的,故意整他、折磨他。把洗腳的水,叫他打洗腳水來,洗完腳這個水就往他頭上倒,干什麼?考他的忍辱波羅蜜!那都是考試,他是關關都通過了,到最後在這個走廊上睡了不少的日子。有人來告訴老和尚,老和尚故意裝不知道,把他叫過來,叫來之後把住持的位子讓給他,請他做住持。大家才恍然大悟,老和尚多少年苦心折磨是培養一個人才來接替他,大家也都服了。為什麼?他能夠忍人之所不能忍,別人不能承受的他能承受,他能夠忍他就有定,他有定他就有智慧。
我們那個時候在台中求學也有很多的苦難,很多的障礙,老師常常勸勉,為什麼?怕我們跑掉了,怕我們受不了就跑掉、就不干了,所以總是講經的時候,平常談話的時候常常勉勵。我們自己心裡也非常明白,到台中來我們想學一點東西,如果東西沒有學到決定不走,我的塬則是決定不走。學到了之後,我台中那個地方不住,我一定要走,免得被人發生誤會;這個傢伙走投無路,你看賴在台中,沒出息,走投無路。身上沒本事就來學,學會了之後我也表現不求,也不指望幫任何的忙,我們去是學本事的,是學佛法的,這個地方就有這個意思。
無論環境怎麼樣的惡劣,要在這裡面去練不動心,修行人首先在逆境裡頭練不動心,然後更進一步在順境裡面練不動心才能成就。你積得厚你的根就深,所謂根深蒂固。我在台中老師就給我叮咛了多少次,囑咐我學成了將來出去弘法利生,總得四十以後,年輕的不行,要先從逆境,要先受折磨,要先吃苦頭,鍛鍊自己的心智!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是這麼說,你看看佛在經典裡面對於他弟子們,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哪一個不是如是?到了修行第三個階段,迴向,這是第三個階段,這是成就了,順逆境界都過來了,換句話說,都能夠做到不取相、不動心。
「以斷盡後,十品異相無明,故以金寶輪對十迴向位」。這一句是講他斷證的功夫。這四種無明的品位就是生住異滅,這四種無明的品位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講得很清楚,過去我們讀《起信論》,慈舟法師的註子也註得非常之好。「此上三賢觀行,雖各修一觀,乃璎珞約本分位而言,其實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也」。這幾句話也非常重要。三賢這是指別教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如果是用圓教來說,統統是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在圓教裡頭只有十個地位。你看在別教裡頭三十個地位,雖然說的(這是剛才我講過了)他這個三觀他有偏重,其實三觀是同時修的,目的在成就一種,所以是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
就一切法體上來講是空觀,一定要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例外的,當體即空,曉得一切法無自性,曉得一切法不可得,一空一切空,是從一切法體上來說的就是沒有自體,從現相上來講是假相。一假一切假,世出世間一切現相都是假有不是真有。中是講用,作用。作用是一中一切中,佛法用中,用中道,凡夫不會。實在說儒家他們的教學也是用中道,四書裡面的《中庸》就是講的用中,可見得世出世間的大聖人他們的見解、他們的做法幾乎沒有兩樣。凡夫偏在有上,他所用的樣樣他都覺得那些有,真的有,這是錯了,所以引起無量無邊的煩惱,製造出來生死輪迴,這是偏在有的毛病。聲聞、緣覺偏在空上,偏在空上變成一種死寂,一點生氣都沒有,那也是錯誤的,換句話說,都是有障礙!唯有用中就沒有障礙。
所以諸位要曉得種種障礙從哪裡生的?就是從你心裡面著有、著空而生的,如果你空有兩邊都不著,試問問你還有什麼障礙?《華嚴》裡面告訴我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為什麼無障礙?他就是因為沒有執著,他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所以他沒有障礙。由此可知,菩薩一開始修學就是修的三觀,這個觀拿現在來講就是人生觀、宇宙觀,佛法這個觀把人生宇宙統統包括在裡面。真觀觀本體,假觀觀現相,中觀觀起用,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道理就在此地。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這就是覺,沒有觀照那就是迷。這個觀照的現相很簡單,觀照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觀照,如果有分別執著妄想這是迷情,這不是觀照。因為觀照用的是六根的根性,迷情用的是心意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阿賴耶識的妄想。我們學佛轉境界關鍵的所在要在這個地方轉,心才真正得到清淨,清淨之極,二空之理自然就顯現了。我們再看底下十地,由三賢登十聖。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經文,把十地的名目一條、一條都跟我們說出來。這十種名詞與我們平常所看到的不一樣,到後面會有解釋。在這個地方諸位如果留意看一看你會發現,這十地有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體性,句句都不離體性。別教初地就明心見性,見性了,三賢位的菩薩所用的心還是意識心,到十聖位那就不一樣,這個時候明心見性,雖然沒有能夠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可是他在境界當中妙觀察與平等性智真的能做得了主宰,為什麼?因為他在境緣之中能提得起觀照功夫,這種功夫與體性相應,他才能夠從三賢位進入十聖位,這一點很重要。
天台的止觀就是用的意識心,跟本經所講的沒有兩樣。所以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他不主張以天台的止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禅那,這就是《楞嚴》古今兩派最大不同的地方。《楞嚴》是講如來果地上的大定,是圓頓大法,怎麼能夠用意識心來修?天台止觀是意識心,所以他在註子裡頭提倡的捨識用根,這樣與教義完全相符合。他這麼說法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確實有道理,把《楞嚴經》地位真的是提高了。可是諸位要曉得捨識用根幾個人能辦到?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天台止觀是我們中人以上的可以修學的。所以蕅益大師,諸位曉得這是個了不起的人,他註解《楞嚴經》,有個註子叫《楞嚴經文句》,完全依照天台家的思想,還是應用天台的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所以有很多人看到蕅益大師這部書,蕅益大師是了不起的人,為什麼他反對交光大師,還是要用天台止觀?其實那正是大師的悲心,因為捨識用根我們一般人沒份。《楞嚴》高則高已,望塵莫及,沒我們的份,如果用天台止觀來修行,那我們人人都有分,道理在此地。
交光大師講的沒錯,的確是好。諸位想想我們今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哪一個人不用心意識,你要不用心意識那在此地講你就是地上菩薩,別教初地以上才是真正捨識用根,圓教初住以上,《彌陀經》裡頭理一心不亂,那才行!這決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天台家的特色是按部就班,漸修漸證,逐漸慢慢的把我們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所以交光大師那個講法很適合禅宗,他是講頓悟、頓修、頓證。我們再看底下寂光大師的註子。
『諸佛當知』。這一句是「標牒捨那,對千化佛,答說十地名德位也」。這是解釋這一句,因為本經是報身如來毘盧遮那所說的,當時與會的這些聽眾是化身佛,千釋迦是化身佛;換句話說,是佛對佛所說的。前面釋迦世尊既然提出這個問題來,盧捨那佛當然要為他解答,他問的這個三十心十地,三十心前面已經答完了,此地再答覆十地的名稱,十地的德行,十地菩薩的地位。
「從是一句」就是「結前」,總結前面的經文。『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這兩句是承前啟後,從三賢位入到十聖位,十地向果。我們看他註解裡面所講的「前三賢修習聖行」,我們要著重「修習」這兩個字,修是修證,習是練習,是要實習,要在實習當中去修證。實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實習,要在生活裡面修證我們的心行。如果是真正想修菩薩道,想修菩薩行,我們在生活裡面就是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起心動念就錯了,不管起什麼心動什麼念都錯,為什麼?真心離念,沒有念頭。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怎麼會有那麼多念頭?所以佛法裡常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動念就壞了;動念是迷,動念是無明,動念是不覺。樣樣清楚,裡面不起心、不動念,我是平常把它說成四句,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你的心是覺心。
如果你要是能心常覺不迷,無論哪個境界都自在,這就是得到解脫了,什麼境界都不障礙,都是自在的。不但你得解脫,你也得禅定,禅定是什麼?不動心。不管什麼境界都不動心,如如不動,就得禅定。而對於境界了了分明,如果對境界善惡、邪正、利害都不曉得的話那是愚癡,樣樣曉得。曉得那個惡境界你為什麼不避免?惡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何必避免!好的境界為什麼不去求?好境界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對虛妄是平等的,所以他在境界裡沒有得失心,沒有取捨心,這個多自在!
有得失取捨是煩惱,淨土法門裡給你講欣厭取捨對誰說的?對凡聖同居土說,對方便有余土說的,實報土裡沒有。我們如果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現前這個境界裡面去練,練什麼?練把取捨得失這個念頭漸漸把它淡掉,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就有可能練得理一心不亂,不然的話大多數都是功夫成片,生凡聖同居土。要往上提升不容易,往上提升心要清淨,心要淡薄,就是分別執著妄想愈淡你的品位就愈高,曉得一切法都是幻化不是真實,要明白這個道理。把這個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提起你的觀照,觀照功夫深了,你當然就得受用。這種受用現前來說離苦得樂,破迷開悟!所以要曉得修習,修是修證,習是練習,非常非常的重要。
諸位要曉得今天跟過去的環境不一樣,過去這個取捨容易。這個環境不適合我,找一個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去找個地方去修行,清淨環境修行,也有不少的高僧大德隱居在山林當中,你還真能遇到善知識。今天沒有了!從前那個戰爭射得最遠的是弓箭,那個射箭我看能夠射一百公尺的恐怕還沒有這種人,超過一百公尺以外你就可以逃命,現在的戰爭沒有前方後方,沒地方可逃。我躲在山林裡面人跡不到的地方巖洞當中,那個塬子塵一樣飄到,你有什麼辦法?沒法子。今天如果是三次大戰要爆發了,沒地方可以逃命,要警覺到!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念佛成就。塬子彈爆發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什麼事都沒有了,有地方可逃,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個地方才是真正安全的地方。
所以我們不能不用功,不能不了解佛法甚深的義理,一定要了解,一定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當中,就是提起觀照的功夫,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裡面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那就是錯誤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這叫聖行。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聖人、聖行;一天到晚起分別執著妄想,凡夫。凡聖的差別就在這裡,聖人表現的看得破,放得下。
「功德圓足」,功德是講的禅定,這兩個字主要就是講的禅定。戒定慧都可以說是功德,可是以禅定為主。持戒這個戒要得定,那個戒算功德;持戒這個戒不能得定,那個戒是福德,不算是功德,所以功德是以禅定為標準。我們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亂是功德,念到功夫成片也是功德,因為功夫成片是屬於未到定,也是定沒有成功、沒有圓滿,所以它也是屬於功德。圓足,圓是圓滿,足是滿足,這就是三賢菩薩修畢業了,如果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講?是上品的事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也分三輩九品,這上上品的事一心,所以說功德圓足。
「得入平等地總持法門,自此稱聖」。從此以後不稱賢稱聖人,這是入了地上菩薩。這是初地。初地在《華嚴經》裡面稱之為歡喜地,這個地方的名稱是『體性平等地』,一個人真正的歡喜是心平等,這個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法喜充滿。這個喜悅是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真正的法喜充滿。跟諸位說不是充滿我們這一生,充滿盡虛空遍法界,不可思議。也許你說我不相信,你當然不相信,為什麼?不是你的境界。心性是沒有分別的,沒有界限的,超越時空的,心性裡面的法喜流露哪有界限?哪有分別?它跟心性一樣大,一樣的深廣。所以《華嚴》稱為歡喜地是從相上講,這個地方是從體性上講。
由此可知,平等心的重要。平等心是什麼?其實就是平等性,我們的平等性為什麼失掉了?唯識裡面講「四大煩惱常相隨」,其實煩惱不止這四種,這四種是無量無邊煩惱歸納起來的四大綱領。有了這個東西在,你的平等心決定不能現前,我見、我愛、我癡、我慢那就沒法子!佛跟我們說這四種就是俱生煩惱,不是這一生的,生生世世所帶來的習氣。所以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他在境界裡面,他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這些煩惱起不起作用?在世出世間法裡面我還有沒有成見?我見就是我的見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跟諸位說全都錯了,為什麼?連我都沒有,你這個見解、看法從哪兒來的?
如果你有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你的我執是天天加深。你能破我執嗎?不可能。所以你要一個問題問佛,佛你老人家如何見解?他沒有見解,你怎麼看法?他沒有看法,你們覺得怎麼好就怎麼好,為什麼?與他無干,他心清淨。「本來無一物品,何處惹塵」,哪有這麼多拉拉雜雜的事情,這是我們的大病。什麼叫我執?這就是我執,我們在世出世間法裡面還有沒有一法貪愛?在一切逆境裡面還有沒有不高興?還有沒有我慢?愚癡是對於事理真相分不清楚,把真的當作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譬如心地清淨一念不生這是真的,完全不知道,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這是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這就是愚癡!這是貪瞋癡,癡裡面的根本。
昨天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的菩薩叫我們捨離貪瞋癡,內捨煩惱,外不著境緣。外不著相是捨,內不生煩惱,一切境界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這樣才得大自在!這個平等心我們要非常非常的重視它,要學。極不平裡面就是怨親,怨親是最不平的,所以佛經裡面常講怨親平等,那就沒有一法不平等。所以你修這個平等法,修平等法非常非常的重要,你念佛的時候的確幫助你往生,幫助你功夫成就。譬如一心或者功夫成片,這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我們平常功夫不能得力,主要的是我們的心不平。這一句佛號也沒有辦法把這個心壓平,佛號力量太薄弱了,如果這個不平等心一下起作用佛號立刻就沒有了。由此可知,修平等心的重要性。
得到平等心就登地了,換句話說,你的心真正平等了,你就得理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華開見佛,見彌陀報身,與《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平等心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我通常在經裡面講到菩提心,我都是用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來說明,這是便利諸位好懂。平等心是菩提心的本體,怎麼樣是覺正淨?平等,覺正淨都現前了,不平等裡面決定是迷、決定是邪、決定是染,沒有法子避免的。由此可知,平等心的重要。心平等了具足覺正淨,當然就得總持法門。
總持法門的意思是說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換句話說,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學自通就叫總持法門。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必學都會了,六祖大師就是一個例子,就是一個榜樣。他沒有學過,他得到了清淨心,得到了平等心,你看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平等了,有一物就不平等,所以他心多清淨!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學,你去問他他都可以給你解釋,不但能解釋而且是最正確的解釋。往往經過他那個解釋,人家一聽就開悟了,最正確的解釋,這就是總持法門。所以你要問六祖大師他是什麼地位,就他一生跡象上來看,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因為他才有這種能力,否則的話,他不可能有這種能力。我們自己的修學要像這樣的目標、方向上精進,這樣才叫學佛。自此稱聖。
「故雲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這一句經文,大師在底下設了一個問答來給我們解釋。「問前三賢位名心,十聖名曰地」,這是什麼意思?都是心!為什麼三賢說心,十聖說地?下面解釋就很好,這底下解釋的你就曉得別教的教義非常明顯。「三賢位未證真如」,真如就是本性,他沒見性,還是以十心做主,他用什麼修?他用意識心修,我們佛門也常講,講這個意識心是罪魁禍首。造阿鼻地獄罪業的是它,是意識心;成佛做主也是它。他要肯修行回過頭來還是它,它能造惡也能造善,它能造地獄也能成為菩薩,可是那個菩薩到頂端就是十迴向的菩薩,他只能到這個境界。小乘用它來修可以到阿羅漢,可以到辟支佛。在大乘圓教裡面講他可以到十信位,圓教到十信位。圓教的十信菩薩超過聲聞、緣覺,阿羅漢只相當於七信位的菩薩,緣覺只相當八信位的菩薩,所以十信位的菩薩比阿羅漢、辟支佛要高出很多很多,這就是用的十心,沒有見性。
「非所依處」,這一句話很要緊,不是我們依靠的地方!為什麼?他還會煺轉,如果你的定力要失掉的話他就會煺轉,不是菩薩所依的。菩薩所依一定是依六根根性,就是交光大師所說的捨識用根。菩薩見色是用見性見色,決不是用的眼識,決不是用的第六意識、第七識,不是用的這個。菩薩是依六根根性那是真的,所以他的見性是真的,他見到外面他見色性。諸位要曉得六根的根性,見性、聞性,它的總名詞叫佛性,分開來講就是六根的六種性,總說就叫佛性。外面這個六塵如果分開講色性,聲性、香性、味性,要這麼分開來說,把它合起來講就是法性。由此可知,佛性見法性,佛性跟法性名詞不同,性是一個,所以大經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這麼個道理。一心無二心,性決定平等,決定清淨,決定不迷,所以覺正淨到這個時候也就是圓,也就是功德圓足。
這些道理、這些方法以及境界,大經大論裡面世尊是苦口婆心,時時給我們提起,希望我們要覺悟。一悟就得受用,怕得是你不悟,悟了之後你就真正覺到用六根的根性比用八識實在要好得太多!這裡面可以說差別簡直沒法子比喻,真正明瞭他為什麼不用根性,他還會用八識嗎?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他沒覺悟,悟了以後絕對不會再煺轉回來。用根性得大自在!法身、般若、解脫都現前了,所以說是一轉識成智法身般若立刻就現前。此地十聖位的菩薩就是捨識用根,捨虛妄的心(捨妄心)用真心,真心就是真如,是諸佛菩薩所依之處。
「此十聖位,乃佛界地,為一切所依,住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故易心名地也」。這幾句話解釋得很清楚,這些菩薩他們的地位雖然不是佛,他跟佛用的是一個心,都是真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他這個真心證得並不圓滿,但是他決定是真的,決定不是妄語;換句話,就是帶著無明的真心,他不帶煩惱。因為四十一品無明他破了一分,他真心顯露他就用了一分,雖用這一分他還帶著有四十品的無明,他有能力他不用那四十品無明,他就用這一品真心,所以他的作用與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
諸位要曉得妄心是會變的,剎那剎那會變,真心是不變的,這才靠得住。靠得住才是所依處,妄心剎那剎那會變那個靠不住,所以真心是為一切所依。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諸位假如你要是捨識用根,這個真心現前了,你看到今天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曉得這個依正莊嚴是從真心裡面變現出來的,就是真心的相,我們講體相用,真心的相。真心的相就叫實相,諸法實相,就叫實相,所以說是為一切所依,為一切諸法實相所依。
「住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由此可知,前面這個三十心只能夠長養一切功德,它不能生,它也不能住,所以前面講長養是屬於增上緣,這個地方是屬於親因緣,不相同。住一切功德怎麼講法?住就是安心的意思,就是《金剛經》上講「應雲何住」,二祖可大師見達摩祖師所說的:求你老人家給我安心。就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地上菩薩他這個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無量無邊功德海中。這個功德是大定大慧,你看大經裡面常講的薩婆若海,一切智海,楞嚴大定,他住這裡,這是功德。
生一切功德。從此以後如果就圓教來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功德都是從真性所生,所以這個時候不叫心,叫地。地怎麼?地能生,地這個生長萬物非常的顯著,心當然也能夠生一些妄念並不顯著,你要不說出來、不表現出來,人家看不出來。地上長個東西人人都看得見,非常的顯著,所以這個時候用地來比喻,不叫它做心叫它做地。由此可知,地也是代表真心,那個心怎麼樣?說心裡面還有真還有妄,真妄和合,唯識裡面講心意識,阿賴耶叫心,阿賴耶真妄和合;講地,純真無妄,純真無妄的心就叫地,用這個字來代表。帶著妄的那個半真半妄的,我們叫它做心,叫它做意,叫它做識,差別就在此地。這是把十聖為什麼稱作地給我們解釋出來了,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三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3
「此地於六性中,性為正覺性,謂即正與佛體等無別故」。這一段文是給我們說明地上菩薩在六性當中是屬於哪一類的種性。本經是一乘別教,所以他這個初地的菩薩在圓教裡面相當於初住菩薩。圓教,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法身大士就是正覺性,在此地我們看到登了地才是屬於正覺性。前面講過三賢位未證真如,就是還沒有見性,到初地這是見性了;正覺是以見性為標準,沒有見性都不能叫正覺;從此以後就稱之為正等正覺。正等正覺,這個地方的正覺性就是正等正覺。文字裡面寫得很清楚,「謂即正與佛體等無別故」,諸佛如來我們所講的明心見性,性是一不是二,凡是見性的菩薩與佛所證的理體是相同的,所以叫同生性,沒有見性的的菩薩,二乘、凡夫我們叫異生性。
「於六觀中,觀為地觀」。什麼叫地觀?「謂能生萬物,因修中道觀理,一切佛智功德,從此生故」。這個六信、六觀、六慧、六堅、六忍,如果不到這個地位,是不能夠勉強做到的。這個地位是要修得的,雖然是性德,性德要靠修德才能夠現前,否則的話,這個性德被無明煩惱障礙住,不能現前。六觀裡面這個「地觀」,地是表法的意思,正如同我們今天在念佛會裡面的答問,有同學提出地藏名號這個意思,此地這個地觀與地藏菩薩這個名號的意義是相通的。所以經論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要明瞭它表法的意思,正是所謂的意在言外!要懂得這個道理。
地是取能生的意思,一切萬物都是從地而生的;地有能藏的意思,一切的寶藏,地能夠含藏,我們今天講地下的資源非常的豐富,要等我們去開採,佛法就用這個比喻,比喻我們的心地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比我們現前這個大地實在說太廣大了,我們這個地跟真如本性簡直就是不能相比,為什麼?一切智是性德,就是本性本來具足的,全知全能。十法界依正莊嚴不止我們這一個地球,盡虛空遍法界這一些現象都是心地變現出來的,所謂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證得自家的真實心地,就是真如本性;學佛的目的就是求見性,見性就是正覺。這個地方講能生萬物,就是能現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
「因修中道觀理」。如何才能夠證得這個境界?要修中道,就是修中觀。三觀裡面我們前面曾經看過,三賢菩薩位有修假觀的,有修真觀的,也有修中觀。雖然三觀是一而三,三而一,必須要見性才算是成就,沒有見性雖然修三觀,還是沒成就。這個沒有成就裡面當然有障礙,這是一定道理,如果沒有障礙一定成就。所以這些障礙我們要明瞭,要懂得用什麼樣的方法將這些障礙排除。菩薩在此地他的中觀成就了,觀理,理是真如,一切萬法的本體。萬法是事,是事是相,這些事相有一個事有個理,沒有理,事不會發生。相有個體,沒有體不會有相,唯有中觀才能夠見到理體,所以說是因修中道觀理。
中道是一種清淨心,六祖大師所謂的「本來無一物」,那個心是清淨心,那個心就是中道,裡面什麼都沒有,連沒有也沒有。如果真是什麼都沒有了,那還是有,有個「沒有」,這是很難的體會的。「有」這邊離開了,「沒有」那邊也離開了,就是空有兩邊都不著,這才叫中。這個事情很難!凡夫著有,二乘人著空,大乘菩薩高明,空有兩邊都不著。這一部《梵網心地品》可以說是以這個理論為中心,就是空有兩邊都不著,這個菩薩戒才清淨。菩薩戒的修學不容易,我們今天講這個菩薩戒,講持戒,說個老實話,我們持的是凡夫戒不是菩薩戒,為什麼?你有心去持。菩薩持戒是非有心非無心,非非有心非非無心,你說他用的是什麼心?我們是有心,有心持戒,有心是凡夫才有心,把菩薩戒也變成凡夫戒了。
這個經從一開端我就跟諸位提示,它能夠幫助我們念佛,提高品位,這是一點都不假。我們如果懂得這些理論,懂得這些方法,將這些理論方法把它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那就是菩薩戒;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理一心不亂,那真是一生成佛,上品上生。所以這個經不能不留意!我們現在這三部經連在一起講,實際上是一樁事情,《四十華嚴》是教給我們如何將一句佛號,不但是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而且把生活變成六度萬行,這個法門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佛法裡面常講總持法門,總一切法,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總一切法,一法都不漏!
「一切佛智功德,從此生故」。不單單是說一尊佛、兩尊佛,無量無邊諸佛所證得的圓滿智慧,都是從中道觀理當中顯現的,一切的功德也是從這個地方出生的。這個功德是以清淨心行一切事,都叫功德,事無量無邊,從早到晚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在一切事相裡面心都清淨,都一塵不染,這就叫功德。德是講的受用,我們講享受,生活裡面的享受,清淨自在的享受,不生煩惱只生智慧,這種享受叫功德。我們一般在修學過程當中講這個功德是講的定慧,到這個時候講功德,實際上應用了你所學的這個定慧完全變成實際上的生活,可見得這個東西學了不是沒有用的,學以致用。
「於六慧中,為無相慧,謂正知中道之理,惟空無相,而能發生一切無漏智慧故」。此地講的「無相慧」這個名詞要把它看清楚,經論裡頭常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兩句話很有味道,即一切法我們有沒有離開一切法?沒有離開,一切法都是事相,要離一切相。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即相離相,離相即相,離即同時,離即不二,這是中道!要不然都偏一邊去了,這是中道,這叫無相慧。
所謂無相不是說外頭境界相沒有,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那無的什麼相?心裡頭不著相,心裡面沒有相,心清淨!我們再舉個比喻說,好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相有沒有?有。鏡子裡頭有沒有相?也有不是說沒有,鏡子裡面有這個相就是慧,所以這面鏡子就是無相慧,外面照得清清楚楚照在裡面,照在裡面這個樣這叫慧,有沒有相?沒有,沒著,鏡子還是乾乾淨淨。沒有著就叫無相,清清楚楚的這個叫慧,用心如鏡就是無相慧。不要見一個相就染污了,就落個印象了,一落印象,慧是有,但是無相沒有,他有相。有相的慧是我們世間人的聰明智慧,因為你有相、有分別、有執著就有煩惱。
煩惱叫做漏,他此地講發生一切無漏智慧。明鏡照得清清楚楚,無漏智慧,他不生煩惱!它有三個特色,第一個它不分別,第二個它不執著,第三個它不落印象。我們每天早晚都要照照鏡子,鏡子善知識天天跟它見面,天天都錯過了。照鏡子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要學鏡子,我今天一天要用心如鏡,晚上照鏡子有沒有想到我今天用心像不像鏡子?如果諸位要能向鏡子善知識學習,學得用心如鏡,那你不久就可以得無相慧。無相慧得到的時候你最低限度也是別教初地菩薩,你要是用這個方法,用在我們念佛法門上證理一心不亂,這個法子也是非常之妙!希望諸位從這個比喻當中去體會無相慧的含義。
所以一般講無相,他單單從字面上看,好,無相大概是什麼相都沒有了,那是錯誤的。有體就有相,我們要體不要相,那個體也不能證得。體是真如本性,好比說我們要黃金,我只要黃金,我不要相,你想想看你能不能得到黃金?做一個手镯,黃金的是手镯的相,我不要這個相;做一個項鍊,項鍊相。我不要這個相,我不著相,不要這個相,好,給它落成一坨有一坨的相,打成一塊有一塊的相,什麼相都不要,那金也沒有了,得不到了。諸位一定要明白,真如本性,性是體,相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它的相!古人的比喻說得好,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器就是相,離了相就沒有性,相在哪裡?性在哪裡?性跟相是一不是二,就如同金跟器是一不是二。
相是虛妄的,為什麼?隨時可以改變,不變的是金體不變,不變的是性,會變的是相,不管它怎麼變它沒有離開性!所以對於相不能執著,就是這麼一個道理。經上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的確是虛妄的,虛妄的但是它不是沒有,它有。因為它不是常住的,所以叫它虛妄、叫它做空,所以這個空不當作無講,那是有的。此地講的「無相」是著重你心裡面不能夠執著,就是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對於一切境界、體相、作用了了分明,這叫做無相慧。
底下這個解釋給我們說明,「謂正知」,就是正確的知道、了解「中道之理,惟空無相」。這個無相就是沒有定相,一切相都是隨緣變現的,緣聚則現,緣散則滅。如果你再要深入去研究,那個因緣也是了不可得,中觀裡面說得很好,因緣也了不可得;換句話說,因緣也不是個實在的。可見得一切法裡面,世出世間法一切法,執著就錯了、就是病,一切都不執著,那事實的真相就都見到了。事實真相就叫做中道之理,所以中道之理也稱之為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真實相是惟空無相。
一切法都無自性,無性之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沒有相,真如本性是我們六根沒法子接觸到的,因為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那個相那要相對的相,它不是相對的。譬如我們舉一個例子眼不能見眼,你眼能夠見外面色相不能見自己的眼,換句話,就是本性也不能見本性,有沒有?真有,如何證得?離一切相就證得。所以這個離一切相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到極處宇宙萬法的真實相自然就現前了,所以說豁然大悟、大徹大悟了。這底下講「而能發生一切無漏智慧故」。這就是大徹大悟,在教下所謂的大開圓解,宗門叫大徹大悟,就是這個境界。
「言堅聖忍者,其義有二」。這是解釋入堅聖忍中。「於六堅中,地上菩薩名為德堅」,比前面確實不一樣。「謂修中道觀智,破一分無明等障,顯發一分真如三德,無能毀壞,故名德堅」。這個意思到此地就非常明白了,從這幾句文字裡面我們深深的理解,若沒有中道觀智決定不能破無明。中道觀智之難實在是太難!難在哪裡?難在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太深,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今天叫你一切都不能執著,他說我一切都不執著了,他有沒有執著?你們想想看他還執著一個「我一切都不執著了」,還是執著,這個東西難!叫你心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什麼都不要染著,我心裡乾乾淨淨,乾淨了沒有?沒乾淨,為什麼?他心裡頭還有個乾乾淨淨,還有個什麼都不要,依舊是不乾淨!只要有那麼一點點障礙,中道觀智就不能現前,就這麼難。有也不行,是沒有也不行。
有很多人把「無想定」當作「中道觀智」,大錯特錯!認為佛法什麼都不想,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好,我統統都不想,不打妄想了,無想定。心是真清淨,沒有什麼拉雜的煩惱,他什麼都不想了!那是外道定不是佛法,那是他的誤會。什麼都不想,諸位想想看有沒有分別?他有分別,有沒有執著?有執著,有沒有妄想?還有妄想,他分別什麼?分別我什麼都不想了,執著無想,天天再打那個妄想的無想,所以他統統具足,這是他所以不能成就的塬因!
這個無想定修成了在四禅,我們凡夫來講他境界的確是很高,就是他還有分別執著妄想。他微細、單純,他不像我們那麼復雜,他把分別執著妄想集中在一個上,一法上,不像我們一天亂七八糟的分別妄想太多。分別一個也不行!還是分別執著妄想。別說他了,我們讀《楞嚴經》,你看看佛對阿羅漢的批評,阿羅漢比無想定那高得太多了。無想定實在講是伏煩惱,沒斷,阿羅漢的功夫是滅盡定,他把見思煩惱滅斷了,永遠不再起來了,見思煩惱滅斷了這個本事比四禅天高得太多,他還沒見性,為什麼沒見性?還是有分別執著妄想,我執沒有了他有法執,所以佛說他的境界是「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既有分別當然有執著,既有分別、執著當然有妄想。你看看好難好難!連阿羅漢那個心地都打掃不乾淨,阿羅漢要把那一點執著一捨掉,中道觀智就現前了,這是我們常講的回小向大。怎麼個回法?把他那個內守幽閒不守了,放下捨掉就成功了,捨得乾乾淨淨,這個時候智慧現前了。
所以阿羅漢得的是定,九次第定。定裡面沒有慧,沒有慧就是因為他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講一般人這個智慧高低,這個智慧低的人就是他妄念太多,妄想太多,分別執著妄想愈多的人他的智慧透出來的就愈少,如果分別執著妄想淡薄,愈淡薄的人他智慧透得就愈多。真智慧現前那就是把分別執著妄想斷乾淨了,確實沒有了,這個智慧現前的時候能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一分般若一分解脫,這叫三德祕藏。
如來在果地上是圓滿的法身、般若、解脫,是圓滿的。這個地方別教初地菩薩,智慧現前了破一分無明,雖然只破一分無明,只證得一分真如三德,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他證得這個一分與如來果地上的滿分是一樣的,不是兩樣的,都是純真無妄,不假!古人拿月光來做比喻,譬如初三、初四那個月牙,月亮裡透了一點點光出來了,比喻初地、二地的菩薩,把十五的月亮滿月比作如來的果地,你們想想初三的那個月牙跟十五的那個滿月我們論月光是不是一樣的?只有大小不同,不能說初三、四的月光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能這麼說,是真的一點也不假,只有大小差別不同,一樣的真實,所以他叫等正覺。等是什麼?等於滿月那個月光,區別什麼?不是水裡面的月光,水裡面現的月光那是假的。我們眼睛,所謂捏目跟眼睛有了毛病的時候,看到兩個月亮,那裡頭是有一個真的一個假的,是有假的,破無明見的這個真性決定真實的,它不是假的,他所證得的法身、般若、解脫絕對不煺轉。
諸位曉得你看我們在通途裡面講,《彌陀經》裡面講三不煺,這個時候什麼不煺?念不煺,這時候念不煺了。在斷證的位次上來說,不管是大乘小乘,要是斷了八十八品見惑就是位不煺,不管大乘小乘位不煺了;見思煩惱斷掉了,行不煺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念不煺了,這是我們講通途三不煺這個標準擺在此地。我們今天來修我們能得什麼?所以我們要講不煺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見思煩惱一條也沒斷,八十八品見惑一品都沒斷,他怎麼不煺轉?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才不煺!這個不煺是絕對不煺到三惡道,人、天兩道的時候那是生生世世會修行,不會煺到三惡道,換句話說,菩薩道上從此以後他是有進無煺了,可是在菩提道上障礙還是很多,為什麼?他思惑沒斷,思惑斷了之後才是位不煺,那障礙就少了很多了。
這樣我們想到這《彌陀經》裡面所說的,這個法門就顯得殊勝了,所有經論裡頭從來找不到這麼一個說法,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他是圓證三不煺,這是不可思議!下品下生的人怎麼樣?見思煩惱都沒斷,凡夫一個;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他就圓滿證得三不煺,這是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到的。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菩薩都不相信,理上講不通!你見惑沒有斷,你怎麼能夠得位不煺?思惑沒有斷你怎麼能得行不煺?你沒破無明怎麼能得念不煺?他居然這三不煺都證得了,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的殊勝,這個法門才是如來真正的悲心!告訴我們在這個大宇宙裡面還有這麼一個特殊的地方,這個問題就是你信不信!你要不肯相信自作聰明,那你這一生耽誤掉了,可惜了。
信要死心塌地的相信,我們這一生才不會空過!換句話說,縱然下品下生凡聖同居土裡面等於別教的初地,這是我們要覺悟。初地菩薩分證三德,由此可知,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的天人,他只是天人的身分,他居然能夠有地上菩薩的享受,有地上菩薩的這個待遇,有那麼多的好處。就是有地上菩薩的智慧神通,但是他在斷證的功夫並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他沒有,可是他的智慧能力神通居然就跟地上菩薩沒兩樣。我們一定要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一點都不能懷疑。所以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了,講經講了二十五年,現在才發覺《阿彌陀經》是一切經裡面第一經!《華嚴》、《法華》比不上,這是真的是一點都不假。《華嚴》、《法華》我們不是讀過,我們認真的讀過,跟它比較比較確實比不上。所以我們今天在《大藏經》上選一部經,毫無疑問的馬上就選出《阿彌陀經》,絕對不會選第二部經,因為這個法門保證一生成佛,不是任何一個法門能夠比擬的。
天台宗,法華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一生弘揚《法華經》,他自己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聖賢錄》上有他的名字,《往生傳》上有他的名字,他是修西方淨土的,他是什麼樣地位去往生的?跟諸位說他生凡聖同居土,地位不高。他跟他的學生們說,學生問他,臨終的時候問他,大師你往生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品位?他說他只證得五品位,五品位是凡聖同居土,沒有得事一心。由此可知,天台搞的小止觀,摩诃止觀搞來搞去還是凡聖同居土。華嚴宗也不例外,華嚴宗歷代祖師當中,許許多多也是求生西方淨土的,連唯識宗的窺基大師,你們看看最近我們印的單行本《通贊疏》。
要覺悟!搞其他的拉拉雜雜的,縱然以後你會回來,你的冤枉路已經走了。我自己是個過來人,如果我今天這個境界,要是我學佛當初那個境界,三十年前那個境界,我這個三十年念佛的功夫決定上品上生,決定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那是不假。當年不相信,走了三十年的冤枉路,到現在才省悟、才回頭。你說在從前當年叫我選經,我第一部選《華嚴經》,我不會選《彌陀經》,現在我才曉得就跟識貨一樣,以前不識貨,把那個玻璃球當作金剛鑽,把金剛鑽當作玻璃球,顛倒了不識貨。這三十多年來鍛鍊之下有一點能力了,可以揀別了,無價之寶就是一部《彌陀經》,所以我是大力的在弘揚。
你們諸位在聽《彌陀經要解》,你看這次《要解》講得意思比過去講的《彌陀經疏鈔》要精彩得多!不是《彌陀經疏鈔》不好,是我講《彌陀經疏鈔》的時候,我沒有今天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是年年不一樣。明年我們再講第三遍《彌陀經疏鈔》的時候,你看看那個意思比第二遍又要殊勝得多了。經不能不聽,不能不認真的研究討論,不但要認真的聽,要認真的研究討論,就是有問題要問,一定要認真的問,你要不問,這裡面意義顯示不出來。像我今天講的《地藏經》的四句偈,嚴居士要是不問,我也講不出來,為什麼?沒想到!怎麼會想到這些問題?他一問的時候,這個意思自自然然就現出來了,也不是臨時想的。所以一定要問,不但要問而且還認真的來修行。
今天我們的念佛班正式組成了,班長、副班長都選出來了,每一個星期的念佛希望大家來參加。我們這個念佛堂跟一般念佛堂不一樣,解行並重,解行相應,這個難!我們把所聽的這些理論、方法都運用在念佛上,一句佛號深深具足三資糧,深深具足三學、三慧,深深具足無量法門。這個念佛的方法幾個人會?一句佛號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全都包括在裡頭,一個都不漏,這不是大總持法門是什麼?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樣才叫做會念佛!因為你這一句佛號裡面有戒定慧,所以他能夠斷見思煩惱;因為你這一句佛號裡面有聞思修三慧,所以他能破無明、他能夠得理一心不亂。如果連「南無阿彌陀佛」這裡頭什麼都沒有,三資糧也沒有,三學也沒有,三慧也沒有,愈念愈煩惱,念到最後不想念,枯燥無味。同樣一句佛號會念不會念!
所以古來人常問念佛人你怎麼念法?我一個念珠念一聲佛號我就這麼念法,問的祖師一聽就說他什麼都不懂,他不懂!所以念佛句句聲聲裡頭都要具足三學、三慧、三資糧,要懂得這個方法。我也參加很多念佛會,也打過很多佛七,也聽過人家講很多開示,沒有人告訴我這個方法,跟著大家在一起念,有口無心。有這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有這六個字,裡頭缺的什麼?這六個字裡頭既沒有戒定慧,也沒有聞思修,更沒有信願行,唱唱歌而已,唱過就算了。所以不但不能得一心,連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念了這麼多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把握?沒有把握。有沒有點消息?沒有消息。愈念愈懷疑,愈念愈覺得這個法門靠不住。那是自己走錯了路。如果這個法門要不好,怎麼能流傳到今天?如果這個法門不好,歷代祖師為什麼用這個法門成就?那是我們自己迷失了方向,自己走錯了路,自己要覺悟!我們今天道場的殊勝就是把這些錯誤的路子發現了,回過頭來糾正。這一種機緣跟開經偈講沒有兩樣,「百千萬劫難遭遇」。所以我們要能夠從博地凡夫一生當中要能夠證得正等正覺,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成就。
「於六忍中,此名正忍」。什麼叫做正忍?「謂正破無明,於中道理,忍可忍證,故名正忍」。這一個正字正是破無明,中道理就是見性之後所證得的真理,決定沒有錯誤的,即使是無明才破一分,見一分真性決定真實。對這個理你認可了,事當然沒有問題,理事是一不是二。「忍可」,忍可就是同意了;換句話說,如來的看法我完全承認,完全同意,沒有懷疑,就是你的見解與如來的見解相同了。正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入佛知見,中道理就是佛的知見,你同意了。「忍證」,證是什麼?你證實了,你這個同意不是感情的,不是人雲亦雲,是你自己也證得了,所以佛的講法你承認,你同意,這叫做「正忍」。
「二義合言,故名堅聖忍」。前面有堅的意思,此地有忍的意思,所以堅聖忍是兩個意思分開來說明,這在六堅六忍當中。「此即名證發心,謂證真如法故,唯為開導一切眾生,不依文字,起信廣明」。起信是《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境界就是這個境界,所以他這個題目叫大乘起信。大乘是從什麼地方開始?從明心見性開始,所以在圓教就是初住菩薩,別教就是初地菩薩。我們這一部經是別教,所以從初地菩薩開始,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完全是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的境界,他說得多,說得詳細。這是說的證真如法,就是禅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佛就是成正等正覺,他跟如來果地上所證的沒有兩樣,所以屬於分證佛。《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諸佛」,江味農居士的解釋就是從圓初住到等覺叫諸佛。《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那個二十五位菩薩也是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也是這個境界,由此可知,一部《楞嚴經》裡面最主要的境界就是別初地的境界,到這個時候見性了。
「唯為開導一切眾生,不依文字」。為什麼不依文字?文字是教初學的,我們世間教學也是如此,小學、中學老師上課依教科書,大學、研究所不要依教科書,無需要依文字了。所以見了性以後那就禅宗裡面所說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那個教外是什麼?你曉得教科書,不必依教科書了,可是所談的決定不會違背教科書。如果你在研究所裡面上課,一大本的著作,他可以在兩個小時從頭到尾都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時候這個經本可長可短,可深可淺,我們一般講得四無礙辯才,智慧現前了。深經可以淺說,長經可以短說,兩個小時可以講一部《華嚴經》,五十年也可以講一部《華嚴經》,得大自在!開導一切眾生,這個時候就自在無礙,應機說法,真正做到了契機契理,到這個時候才能夠做得到。也正因為是這麼樣高深的境界,所以這個初地菩薩他就能夠現佛的身分,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就是圓教初住、別教的初地就有能力示現佛身,示現八相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來為一切眾生說法,能夠隨類化身!
「已上總明十地義」。前面所講的就是把這個十地菩薩總說。從初地到十地,出不了以上這幾層意思。下面這是個別介紹,一地一地的來介紹,往後還要細講,這只是概略的來介紹。請看經文。「何名十地」。這一句是徵起。
【一體性平等地。】
在讀經文的時候,我特別提醒諸位同修,這一段文字有特色,就是地地他貫上『體性』,從此以後統屬於性德。《華嚴》裡面稱之為法身大士,這個體性就是法身的意思,法身大士!『平等』這兩個字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在一般經文裡面看到的初地菩薩叫歡喜地,法喜充滿,因為他剛剛破無明證得清淨法身,剛剛證得當然歡喜。這個地方不用歡喜用平等,意義就更深了,唯有平等才真歡喜,那是法喜;不平等裡面的歡喜是煩惱,是喜怒哀樂的喜,那個麻煩就大!這是《梵網經》的好處,用歡喜地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誤會,用平等這個誤會就少了。
平常我在講席當中講菩提心,我把名詞都換了,因為講直心、深心、大悲心,講來講去你聽不清楚。什麼叫直心?怎麼個直法,我的心很直,心直口快,我有什麼就說什麼,那不是直心嗎?那就搞錯了,所以我把名詞換了。我講平等心,我講清淨心,我不講深心講清淨心,我講慈悲心,這個好懂!平等心就是直心,清淨心就是深心,慈悲心就是講的大悲心。平等心重要,平等心就是體性。諸位要曉得他這十個名詞完全就十種體性當中德能的。性德,我們本性是平等的,真心是平等的,妄心不平等,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他怎麼不平等?法法平等,妄心裡面是拉拉雜雜東西太多了,牽腸掛肚的東西太多了,不平等。
我們的修學要從什麼地方修起?從怨親平等,從這個地方就練習。是不是練習了真平等?沒,如果是真正平等,馬上就見性了,你就到初地菩薩,什麼時候你的心平等了,你就證初地。你要問證初地要多久的時間?不一定,你現在心就平等了,現在就證得了,明天心平等明天證得,明年心平等明年證得,這一生不行來生平等,那你來生證得,哪有一定的時間?修行證果沒有一定的時間!這個事情完全在自己不在別人,換句話說,這個事情外面一切境緣沒有障礙,沒人能障礙你,這是你自己的事情。換句話說,你把那個不平等放下了,就平等了!你不肯放下,那你這個體性平等就不能證得,可見這個放下很重要。
下面這兩行是解釋。「謂此菩薩」,這是初地菩薩,「證入諸佛法身平等大慧,真實法門,攝受眾生,凡所作為,其慧平等故」。這是很明白的告訴我們,菩薩初破無明,初證法身,法身是理體,沒有證得之前,好比我們一個人對這個體性、這個真實貴重從來不了解,只著重外表,在相上來做比較,挑挑揀揀的。好比這個金器一樣,你要買這個黃金,你沒有明瞭的時候,這個黃金價值是相等的,你的目的是在黃金,你反而在這個金器裡面去挑挑揀揀,選擇這個樣式、那個樣式,那就叫著了相。一旦要是覺悟了,我的目的是保存黃金,不管什麼樣式,只要是金就行了,平等的。我要十兩、二十兩、一百兩、二百兩,管它什麼樣子,只要是純金就行了,他心平等的。
菩薩證得這個地位曉得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同一個法性,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一切無情的眾生,我們今天講植物與礦物,它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無二性,所以從體性上看完全平等,生佛平等,一點差別都沒有!我們今天見到佛很尊重,見到凡夫就瞧不起,不平等,不曉得體性是平等,相不一樣體平等。就好像這個金器一樣,做一個镯子是镯子的相,做一個項鍊是項鍊的相,同樣都是金,同樣的重量,價錢相等的,平等的。這個道理真正明瞭之後,他的心自在了,這心裡頭障礙沒有了,障礙沒有了智慧就現前。所以三德祕藏他初證得,證得法身,般若也現前了,解脫就自在,他自在了,沒有障礙了,這是真實法門,初證得的真實。
「攝受眾生」,這是化他,自行化他。「凡所作為,其慧平等」。他教化眾生,以種種善巧方便,他的心是平等的,我們凡夫看到不平等,好像對於一切人他有厚有薄,其實他是平等的。那怎麼說法?眾生的根性已經成熟了的,幫助他成就,這是第一等的眾生已經成熟了,根性成熟的;沒有成熟的幫助他成熟,這是第二等的;已經種善根的幫助他善根增長,第三等的;沒有種善根的幫助他種善根,第四等的。我們看到差別,其實他心平等,是眾生根性不平等,那沒有法子!
也許同修們很關心,我的根性如何?是不是已經成熟了?你自己好好的想想,你在此地聽經,對於講的這些道理是不是真正明白,真正相信了?如果真明瞭了,真相信了,決定發願求生淨土,把其他東西統統放下、不搞了,你是一個根性成熟的人,你這一生決定成就,沒話說的。如果你還放不下,這個不錯是好,那個也不錯也還好,我還想多學習,到處多聽聽,到處多看看,到處多學學,你沒成熟,有善根沒成熟。沒成熟幫助你成熟,你這一生要想結果、要想成就很難,那就看你的機緣,成就很難。所以這個成熟的人,古德常講上智下愚那都是成熟的人,上智是什麼?一聞千悟,他馬上就通達,他曉得這個好,其他他真的一下就斷掉了,這是上智;下愚,他雖然沒有知識,你教他這個法門,他死心塌地決定不換第二個法門,這個人笃定成就。古人常講愚不可及,你比不上!他一生能往生,一生能成佛,我們雖然比他聰明,比他有智慧、有能力,不如他,我們往生不了,我們還要六道輪迴,還要當生死凡夫,不如他!
所以這個根熟不是講聰明智慧,是講真真實實具足信願行,這是成熟。他對於淨土法門死心塌地,一天到晚珠不離手,佛號不離口,他又能夠與三學、三慧、三資糧相應,念念真能伏煩惱,念到破一分無明他就證理一心不亂,這是真正了不起!通經通論大通家,說法說得天花亂墜也不行,名氣再大,聲望再高,西方極樂世界沒分。那一個人雖然潦倒不堪,貧賤至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歡迎他。這沒法子相比!我們對這一點要覺悟,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放下,佛法裡面一切經論要放下,這就是根熟的眾生。熟有熟的樣子,如果這兩個條件沒做到,根沒熟。根熟是最可貴,因為根熟他這個身是最後身,就是在六道裡面無始劫以來生死輪迴,這一次是最後一次,下次沒有了,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根熟是最後身,真正可貴!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四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4
請掀開經本九十八面倒數第三行。
【二體性善慧地。】
「此菩薩善修法身平等大慧,清淨明達一切善根故」。這是第二地的菩薩,前面講過初地菩薩,在此地名稱與我們一般經典上所講的稍稍不相同,它有特殊的意義。十地菩薩每一地都是講到體性,換句話說,名號之建立就是體性的德行,也就是從性德上建立的名號。在這些名號上我們自己能夠體會到,自性是多麼的圓滿,無怪乎六祖大師開悟之後,他老人家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在那裡看到的是具足了平等、善慧、光明,無有一法不具足。平等是基礎、是根本,所以學佛首先要修平等心,由平等的基礎上就能生智慧,平等心才生智慧,這個智慧就是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所以二地菩薩善修法身平等大慧,初地菩薩是證入諸佛法身平等大慧,這是剛剛證入。二地善修,善是善巧方便,我們初學的人不善於用功,怎麼曉得不善?是處處有障礙,所謂是觸處成障,這是不善;善修的沒有障礙,正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善修。
這種修學法尤其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講求、要學習,為什麼?在過去我們想找一個清淨環境來修行可以找到的,也就是接引這些中下根性的人,確實有許多道場,在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沒有了,這個沒有就是說眾生的福薄了。福薄的時候,中下根性的人修行難,處處有障礙,上根人修行容易,反而容易,為什麼?上根人他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論什麼境界都好修行。他修什麼?法身平等,清淨明達,他修這個。所以在這個時代當中不成就的就淘汰了,如果成就,比以往要殊勝的太多太多,換句話說,他禁得起考驗!現在這個時代是考驗人心最大的關口,他能夠通過,豈不是超勝古人多多,這就在善修。無論在什麼境緣裡面,就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他都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不為一切境界所動,成就自己法身平等,成就自己廣大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求來的,換句話說,也不是修來的。修的是平等,心平等、心清淨了,這個廣大的智慧自然就現前了,這是本性裡面般若智慧。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就聯想起來,佛在《法華經》裡面告訴我們,末法時期為眾生說法只說大乘不說小乘。我們在《法華經》大意裡面跟諸位說過,為什麼不能說小乘?根性劣的人他不相信,尤其在末法可以說是一個思想行為都開放的時代,小乘人修學是約束身心,他受不了這個約束,必定要毀謗,所以佛講末法時期不講小乘。利根的眾生他不需要小乘。所以佛就勸勉這些菩薩們,末法時期講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他在極度開放的社會裡面,這個環境當中能成就自己,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在這個裡面歷事鍊心,成就無比的清淨。
所以底下一句說「清淨明達一切善根」。一切善根就講四種,世出世法的善根都包括了,無貪、無瞋、無癡、精進,指的是這四種善根。這四種善根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智慧決定就沒有善根,善根是從智慧生的,而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顯發出來的,可見得都是有連帶的關係。我們在講席裡頭也曾經在經本上讀過,佛度眾生要講求緣分,所謂是佛不度無緣之人。佛的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佛對眾生決定沒有界限,沒有選擇;換句話說,障礙不在佛那一邊,是在眾生自己這一邊。什麼人有緣?有智慧的人有緣,愚癡的人沒緣,愚癡的人他不接受,有智慧的人他接受,能接受就是有緣人。有緣裡面又分了許許多多的等級,我們常講根熟的眾生,未熟的眾生,這是從大類上來分別。所謂根熟就是一生成就,這一生當中他一定成就。佛在世的時候他證得阿羅漢果,證菩薩果位,這都是屬於根熟的眾生;阿羅漢以前那都是未熟的眾生,根性未熟的眾生。
這裡面有許多的講求,我們一般說一個人有智慧能夠辨別真妄,這是上根,他的成就就不可思議,這是大乘法裡面。真是講的真性,妄是講的妄心。你看《楞嚴經》裡面講的,六根的根性是真的,八識五十一心所是虛妄的,所以交光大師教人捨識用根,這是第一等人。能夠用這個方法來修行,這善修;這種方法要運用在念佛法門上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一生就成就法身大士,這是善根。再下面的能夠辨別邪正,何謂正法、何謂邪法有這種能力。邪正不容易辨別,沒有智慧不行。再次的能辨別是非,再次的能辨別善惡,最下面的他能辨別利害,哪個是對我有利的?哪個是對我不利的?他有這個能力。能夠有能力辨別利害的,跟諸位說這個人就可度,就是佛法裡頭有緣的人,如果連利害都不能辨別,那就沒法子了,佛沒法子度他。雖然沒法子度可是佛還是要給他利益,給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一些佛法的種子,不過這個種子在這一生不會起現行,換句話說,他還是離不開生死輪迴,這一類人是真正的愚人!
也許有同修要問,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起碼的條件)?能夠真正明瞭利害的就能往生。他曉得這個娑婆世間於我們有害,西方極樂世界於我們有真正的利益。有哪些事情於我們有害,障礙了往生,障礙我們往生,有哪些是有利益的可以幫助我們往生,他至少能夠明白這些事理。拿世俗的話來說他曉得趨吉避凶,決不做損害自己的事情,而做有利於自己的事情,這是最起碼的標準。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懂,那就沒法子了,這一生諸佛菩薩看他墮落也沒法子救他。佛菩薩都救不了了,我們是更無可奈何,這個事情不是說不慈悲,是眾生不肯接受,那有什麼法子?
這些道理、這些事情境界非常廣大,理論非常之深,不是幾句話就能夠說得很清楚的,諸位要想明瞭,還得真明瞭,不明瞭還不行!必須要常常讀誦大乘,深入教義,經典裡面涉獵太多了,不是我們能力能夠消化得了的。可是少數幾部經就能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的,那這對我們非常的有利益。我們講堂選的這個經典,《彌陀經疏鈔演義》以及《要解》、《講義》都非常重要,這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憑證,太重要了。
如果再要想知道得更多一點、更細一點,也就是更深入一點,我舉出兩部經,諸位要留意。一部經是弘一大師介紹的,我們講《華嚴經》的時候曾經講過。弘一大師告訴我們,你看他鼓勵學佛的人一下就提出一個大經,沒有講小部經,一下就講大經,叫《華嚴經疏鈔》。他舉出這部經,他說明《華嚴經疏鈔》就像一部佛學大辭典,如果我們在這一部經上深入,真下功夫去研究,一切經典拿到手上迎刃而解,決定沒有困難。這講的話一點沒錯,確實如此,我們對於《彌陀經》能夠有比較深入透徹一點的了解,得力於《華嚴經疏鈔》,這是真實話。沒有在《華嚴》上用功夫之前,《彌陀經疏鈔》、《要解》我們都讀過,但是沒有這麼深的領悟,沒能夠在這個法門上建立清淨、堅固的信心。換句話說,《疏鈔》擺在面前含煳籠統這麼看過去,不行。所以《華嚴經》對我們的幫助非常之大。
其次我跟諸位介紹一部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那也是一部佛學大辭典,它的分量比《華嚴經疏鈔》要少,所以往年李老師在台中大專佛學講座裡面跟同學們推薦的佛經,就是推薦《金剛經講義》。《金剛經講義》我們這個道場翻印過好幾次,而且我們曾經講過就是講《講義》,好像是講過六年,一個星期是一次到兩次的,平均兩次,講過六年講了一半,他的講義一共是五卷,我們講了三卷,費了六年的時間。這是一部好書,這是真正在佛法上下功夫,有《金剛經講義》、《華嚴經疏鈔》、《彌陀經要解》、《疏鈔演義》就足夠了。
《梵網經》是提契綱領,就是《華嚴》裡面講的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梵網經》的上卷是講的菩薩道,菩薩存心,三十心十地,這是菩薩道;菩薩行就是下卷裡面的戒律,十重四十八輕,五十八條戒,那是菩薩行。善財童子到處去請教,塬來全在《梵網經》裡面。可是這個菩薩行、菩薩心,如何在生活上應用得那麼靈活,那麼巧妙,那是都在《華嚴》上。這個地方給你講的理論、塬理、塬則,應用在實際生活上那就是《華嚴經》。好像四書一樣,《中庸》講理論,《大學》講方法,把這些理論、方法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論語》、《孟子》。你看孔老夫子他怎麼個用法?孟夫子他怎麼個用法?他們兩個表演給我們看,給我們做個模範,所以這個書了不起。
所以我們講經典,這四部足夠了,用不著再多求。這四樣東西通了,一切佛法沒有不通達的,一切都貫通,這叫善修!在一切經典裡面找到幾個扼要的,容易下手的,又很容易貫通一切法的,這是講善,可見得「善」這個字相當不容易。善根裡面諸位要曉得,三毒對我們決定有害的。貪墮餓鬼,不管你貪什麼,貪心重的就是餓鬼道的業因,如果貪圖世間五欲六塵還得要墮地獄,貪圖佛法不能出輪迴。佛是教我們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換對象。我們不貪世間法,我們貪佛法,佛教你斷貪心,沒教你換對象。瞋恚是地獄的業因,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你說這個事情麻煩不麻煩!
貪瞋自己容易覺察,它的形相粗自己曉得,愚癡往往自己不知道,自己以為很聰明,自己不曉得自己愚癡!何謂愚癡?就是剛才所說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他分不清楚,顛倒其事這就叫愚癡。他堅固的執著他錯誤的見解,把邪法當作正法,把正法看作邪法,你跟他說正法他排斥你,你跟他說邪法他聽得很有受用,這是愚癡。今天社會裡頭確實有不少人,即使我們學佛的同修往往也在所不免,這是我們應當要警覺的。
三毒煩惱是一切惡法的根源,轉三毒就成了三善根,一切善法之所生,不貪、不瞋、不癡,我們的心就清淨了。所以諸位想想看你的念佛,你不是求一心不亂嗎?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你心裡面充滿了貪瞋癡,你的心怎麼能清淨?怎麼能得一心?你果然明白,那就好修行了,就善修了,一切順境裡面我不貪,沒有貪心,這叫善修;一切逆境裡頭我不瞋,這善修,如果沒有這個境界你修什麼?沒地方修!所以現在的人修行比從前如果要成就一定超勝古人,道理在哪裡?現在這個境界誘惑的力量太大了,古時候物質文明的誘惑力量沒這麼大,他不見不聞所以他這個心容易定下來,在深山裡面一住住幾十年,這個貪瞋癡慢都伏住了,那不是真功夫,請他到都市來游覽一下他又動了心,貪瞋癡慢馬上就起來了,那個功夫有什麼用處?像古來修行的那些大德們,如果把他請到現在這個花花世界來觀光游覽一下,恐怕道行十之七八都失掉了,他都動了心了,能夠在現前這個境界裡頭是樣樣不動心,這個成就超越古人!
所以大乘的修行跟小乘完全不相同,我們過去在《華嚴經》讀過,像鬻香長者修禅定,他那個禅定在哪裡修?在市廛裡面修,古人叫市廛,現在叫什麼?現在叫百貨公司,最熱鬧的生意買賣的場所,他不是到那個地方去盤腿面壁,不是的,跟大家一樣去逛市場,什麼都看,什麼都聞,在那個裡頭修什麼?修不動心。你們在市場看一下,這個不錯我想要,心馬上就動了,他是天天逛市場,智慧增長,沒有他不知道的東西,他心裡頭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他定修成了,樣樣明瞭他慧修成了,你看看一天去玩到晚,他在玩耍裡頭成就了大定大慧,而不是到一個深山曠野人跡不到的地方去盤腿面壁,他不是的!
這就是說大乘的修法跟小乘的修法不相同的處所!小乘的禁不起誘惑,他要遠離、他怕,禁不起誘惑那真的是要遠離,不遠離是被五欲六塵所吞沒,他求個小果;大乘這個境界他不在乎,他善修,不管什麼境界裡頭都是成就定慧,這是真正了不起,這叫真精進。現在修行人還有,現在也有修小乘的,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你問他什麼事情他不知道,他心比較清淨;換句話說,他要一看電視、看報紙的話他心就亂掉了,這個我們一般講小乘根性,他那個修法對不對?對,小乘根性能保住自己。根性不相同,修行的方式不一樣,成就完全不相同。
我們這個地方選的幾部經全都是大乘圓證了義的經典,諸位能從這上面去領悟實在是得不可思議的受用。這是接引大眾的場合不相同,所以我特別提醒大家,我們這個念佛一句佛號裡面具足三學、三慧(三學是小乘,三慧是大乘)、具足聞思修、具足一切法門。這個佛號不僅是釋迦牟尼佛的總持法門,乃是十方三界一切諸佛的大總持法門。如果不具足小乘法,就不能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要斷見思煩惱,小乘阿羅漢要斷見思煩惱,如果不具足菩薩的三慧,他就不能破無明,就不能得理一心不亂。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這一句佛號是圓收一切法門,圓是圓滿,收是包括,圓滿包括了一切法門,不但包括了還遠超一切法門,真正是了不起,今天這個世間有幾個人曉得?有幾個人會念?
所以說會念的念一聲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過去在講席都說過,我相信!在我想像當中不止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超過而無不及,為什麼?就是它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真正是可惜,沒人懂得!我們在座同修都是有緣人,這個法門真真實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遇到了,如果要不大力的來弘揚,對不起本師釋迦牟尼佛。不但對不起本師,對不起十方一切諸佛,也對不起歷代傳法的祖師,一代一代傳到我們手上,總不能在我們手上斷滅!應當要發願,盡心盡力的去弘揚,功德不可思議。
【三體性光明地。】
他這個十地是後後勝於前前,換句話說,後面的一定包括前面,好像蓋大樓一樣,三樓一定包括二樓,四樓一定包括三樓,因為它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上,在此地很明顯的能夠看得出來。「此菩薩證發無邊妙慧光明,以三昧解了智,能知一切三世諸佛法門,入神通光明故」。此菩薩是指第三地的菩薩,他是由於這個清淨平等大慧是一切善根再往上提升一步,所以就證發。證是證得,發是發明,也是本性功德的顯發,發什麼?無邊妙慧光明,前面都講到平等大慧,平等大慧再一增進就變成了無邊的妙慧,這是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現前了。
「以三昧解了智」。這一句就是無邊的妙慧,三昧是正受,正受是什麼?正受是離開五種受就叫正受。這個五種,三十七道品裡頭觀受是苦,那是凡夫的受,六道的受,他們的受是什麼?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都沒有了,這就叫正受,有這五種受都叫做不正常的享受。身離開了苦樂,心離開了憂喜,這個受就是正受,所以正受就是三昧,梵語稱為三昧,實在講正受就是一心。諸位想想苦樂二心,憂喜二心,一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所以一心不亂就是正受,這個沒錯,事一心也是正受。阿羅漢已經離開了苦樂憂喜捨,破了我執,所以阿羅漢以上都稱之為正受,事一心以上稱之為正受。功夫成片凡聖同居土裡面還不能算正受,可是你要是往生那就是正受。這是特別法門,跟其他的法門不一樣,你沒能往生之前不是正受,往生之後那都是正受。
清淨心就是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無邊妙慧的體就是三昧,就是一心不亂,作用就是無邊妙慧光明,就是解了智。解是理解,了是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他不懂得,這是解,沒有他不明瞭的。世間法就不必談了,那是小道,再說大的,說大的當然包括小的,「能知一切三世諸佛法門」。這是大的。一切三世諸佛,一切跟諸這個字樣是不是有重復?跟諸位說不重復,怎麼不重復?諸佛是指眾多,一切是指佛的類別。在天台教義,佛有四大類,藏通別圓,有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不一樣;賢首教義有五教,小、始、終、頓、圓,這是說一切,一切三世諸佛的法門,沒有一法不了解,沒有一法不明瞭。
諸位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能力不是不可能,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你自己不相信,自己給自己作障礙,那就無可奈何了!講席當中也常常跟諸位提起,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所講的一切法,都是我們這個世間人根性所能夠達到的,如果做不到佛決定不講,不會拿我們來開玩笑,都是能做得到的。而我們之所以不能達到就是自己障礙自己,這是經典裡面常說「可憐憫者」,真可憐!不是別人障礙你。菩薩道裡頭跟諸位說任何外面的力量都沒有辦法障礙,只有自己障礙自己,因為他這是修大定修慧!
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凌遲處死,割截身體,在我們看他有沒有障礙?沒有障礙,不但沒有障礙,成就他,善修!他在這一次大災難裡頭成就圓滿忍辱波羅蜜,這是任何一個人都想不到!你看歌利王不但沒有能害他,反而成就他圓滿波羅蜜,他感激歌利王,如果沒有歌利王,換句話,他忍辱都畢不了業,沒有辦法達到究竟圓滿。釋迦牟尼佛成佛,你們讀《法華經》的人曉得你讀「提婆達多品」,釋迦牟尼佛多麼感激提婆達多,沒有提婆達多他這一生成不了佛,提婆達多固然造了罪業,幫助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這就叫善修,巧修。一切境緣當中確確實實做到了事事無礙,這個菩薩地位怎麼不能成就?菩薩地位就是理一心不亂!古人能夠達到,我們今人為什麼不能達到?個人修法巧妙不同,只要懂理論、懂方法,自己善修善學一定成就。
我跟諸位舉出這個四種經不多,這四種下手我們現在在此地講的《彌陀經》、《要解》跟《疏鈔》,這的確可以幫助諸位。下手從《金剛經講義》下手,因為我們一下來要是讀《華嚴經疏鈔》不容易,那的確是大乘圓教的經典。清涼是唐朝人,那個註解是標準的古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所以我們在古文上沒有相當的修養,的確是很難讀。所以從《金剛經講義》下手,《講義》是江味農居士的著作,他是民國初年人,雖然是文言文,淺得多了,所以拿它來做底子、做基礎,然後再深入《華嚴》,皈依淨土,這非常重要。不皈依淨土不能成就,皈依淨土才能成就。這是講喜歡研教的同修,我在這裡給你指出一條路,這一條是捷徑,是一條近路,搞別的那是迂迴的道路,太長,那要吃很多苦頭還未必能夠成就。
入是講契入。前面有證,入跟證是一個意思。我們這個地方也提出了一個修行的目標,就是依梵網菩薩心行。依是根據,我們根據這一部經,入華嚴無礙境界,也講到入。入是要證入,住彌陀寂光淨土,這是我們此地道場修學的宗旨。這個地方是入神通光明,與前面所講的完全相應,就是三世諸佛一切法門。通是通達,神是神奇,超越了我們的常識,這叫做神,光明就是智慧,神通光明這四個字的意思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無所不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換句話,就是全知全能。一般宗教徒讚歎神、讚歎上帝的話,「全知全能」,其實神與上帝還有所不能,還有所不知,全知全能是菩薩。菩薩是我們人人都可以達到的,三地就全知全能,三地以上那更不必說了。再看四地菩薩。
【四體性爾炎地。】
此菩薩「以智慧燄,燒煩惱薪,以入善權方便,教化一切眾生,能使見佛體性故」。從這個經文上來看非常明顯的告訴我們,初地、二地、三地完全偏重在自利自度,到四地可以度他、可以化他。我們要問為什麼到四地才能化他?因為在三地已經能夠通達一切三世諸佛法門,有能力教化眾生。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教化眾生有障礙,只能夠教化一部分的眾生。我只有一個專長,辦專科學校不能辦大學,四地菩薩可以辦大學,為什麼?他各種科系他都通了,他一切法門都通了。三地以前他只修一個法門,傳一樣東西可以,教一樣東西可以,所以他度他還是度自己,不是說三地以前的不度眾生,度眾生,度人就是度自己,主要是度自己。四地以後度自己就是度別人,這個時候是利他偏重,他有這個能力了。
以智慧燄,燄是火燄,智慧起作用,智慧的作用是什麼?斷煩惱,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煩惱不能斷是沒智慧。定可以伏煩惱,不能斷煩惱,定能伏,所以阿羅漢九次第定叫滅盡定,把這個煩惱都滅掉了,沒錯。其實煩惱哪能滅得掉,為什麼叫做滅盡定?他這個定太深了,煩惱雖然沒真的滅掉,他煩惱永遠不起作用,就等於滅掉了,他不起作用了!煩惱怎樣滅法?煩惱實在講滅不了。大經上說得很好「煩惱即菩提」,所以他一開悟之後,就把煩惱一轉變都變成菩提了。菩提跟煩惱是一樁事情,所以煩惱多不怕,一轉變就是智慧,智慧就多了,無量智慧!沒有煩惱智慧就沒有了。迷的時候智慧變成煩惱,菩提變成煩惱,迷了,悟的時候煩惱又轉變為菩提。它是一不是二!是在轉變,阿羅漢有能力把它伏住,煩惱不起作用不能轉變,沒法子把它變成菩提,菩薩有能力把它變成菩提,那就是什麼?智慧燄燒煩惱薪。這個味道很濃!把煩惱比作柴火,智慧比作火,光明,你看柴火幫助那個火更大,智慧不就更大?要沒有煩惱薪,智慧火也沒得了,這個比喻很有味道!
這是一個轉變,所以四地菩薩他就有很大的轉變。轉無量煩惱為大菩提,為無量智慧。「以入善權方便,教化一切眾生」,善是善巧,權是權宜,拿我們今天來講這個權,現在的話叫手段,善是這個手段運用得非常的巧妙,這個手段是做什麼?教化眾生用的。「能使見佛體性故」,菩薩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是個個都能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見佛的體性,此地這個佛的體性是講自性佛的體性。
今天下午在念佛當中,有同修問到西方淨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問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理持與事持,問到這些問題,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佛跟我們提示這些話我們就要覺悟,既然彌陀是自性彌陀,淨土是唯心淨土,我們現前哪一法不如是?你在這裡要開悟,你不能死在名相裡頭。我們現前這個華藏圖書館就是唯心華藏圖書館,悟本法師在那裡敲大磬,在這個地方當維那,那是自性悟本,唯心圖書館,你這樣才真正叫開悟,你才叫開悟了。西方極樂世界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我們這世界就不是的,哪有這種道理!記住六祖大師在《壇經》所講佛法是不二法,西方淨土是,此地不是,那不叫二法了嗎?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你要從這個地方開悟,你才真正悟入唯心的道理。
能夠悟入萬法皆如,萬法一體,萬法不二!你的心怎麼不清淨?怎麼不平等?不平等,二就不平等了。你懷疑西方淨土是唯心自性,這個地方不是的,這是二,二就不平等、二就不清淨,它有分別、執著、妄想。你曉得萬法,禅家常講萬法歸一,那個一是講一真法界。講自性、講唯心就是一真,這才叫真正明理,真正悟入。心境一如就跟此地所講的他善修,他善權方便,他在一切境界裡頭得大自在,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智慧,決不是凡小權乘可以能夠知道的。所以我們今天這個道場、這個環境,諸位要不勤加利用、好好的利用,實在是很可惜。第五地的菩薩。
【五體性慧照地。】
「此菩薩以十力智照,知善惡有無二性,起一切功德行,轉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故」。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發展,初地得清淨心,換句話說,就是得理一心不亂,這是初得,二地就生智慧,三地智慧就放光,四地智慧就起作用,轉無量煩惱成大菩提,五地這個智慧作用更大,慧照,『慧照地』。這位菩薩以如來果地上十種智力,這十種智力在此地就不能一條一條的講,那要講的時候佔時間太多了,而且我們過去已經講過很多遍。如來果地上有十大類特殊的能力,菩薩所沒有的,這些能力都從智慧生的,所以叫智力,菩薩也有十種智力沒有如來那麼樣的圓滿。這些名相在佛學辭典《教乘法數》裡面都能夠查得到,後面註解裡還有,講到的時候再說。
他以這十種大智慧的能力照見世間。「知善惡有無二性」,這一句話它的內涵就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相對論,知道一切相對的體性。凡是相對的都不是真實的,真實法裡頭一心無二心,相對這個事有沒有?有,從哪裡生的?從無明生的,這個諸位要記住,迷了才有這個現相,覺悟了沒有,性它本來就是真實的,迷了之後這才有真妄,所以了義經典裡面都告訴我們真妄不二,邪正一如,一個體!悟了就叫它做正,迷了就叫做邪,悟是它,迷還是它,一樁事情。我們拿到這一塊黃金,悟的時候這是黃金,迷的時候這是銅,你說銅是它,說金還是它,並沒有換個東西,悟了就識貨,迷了就不識貨,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悟了的時候就叫菩提,迷了的時候就叫煩惱,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再說得究竟些,迷悟不二,迷是你自己,悟還是你自己,並不是說迷的時候是一個人,悟的時候又是一個人,不是的。作凡夫是你自己,成佛還是你自己,生佛不二,你當眾生、當佛不是兩個人還是你自己,迷的時候叫你做凡夫,悟的時候叫你做佛,並沒有換人,所以佛法稱為不二法門,道理就在此地。
諸位要細細的體會,所以「知善惡有無二性,起一切功德行」,這個「行」你看看上面右上角圈了一個圈,念去聲當動詞講,當動詞念行,它起什麼?起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它所起的作用都是功德,所以功德諸位一定要記住都是定慧,起定慧的作用。從早到晚一年到頭待人接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成就智慧,念念成就大定,剛才講了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明瞭,這是常生智慧。惠能大師初見五祖的時候,他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怎麼不生智慧?常生智慧一定就是常在定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為什麼?因為他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他不取相,樣樣都曉得他不取相,這是智慧,他不動心這是大定,定與慧合起來講就是功德行。
這一句話合起來講他是以十力智照在一切善境。善的境界裡面,惡的境界裡面統統都成就了他的定慧,正是蕅益大師跟我們說的「境緣無好丑」,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環境沒有善惡,物質環境沒有善惡,好丑是生在自己的心裡頭。悟了一切皆善,迷了一切皆惡,「好丑生於心」,真正是講絕了。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才談得上菩薩行,《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普賢大行」就是這個修法。「轉不可說不可說法門」,這是對教化眾生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不通達的,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不能說的,能轉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當然就能化不可說不可說的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到這個時候菩薩的大願可以實現了,這是五地菩薩的境界。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五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5
請掀開經本九十九面第五行第二句:
「六體性華光地,此菩薩以大智行華,一時開敷,十神通明智品,現身示眾,種種變化,百千萬劫,說不可窮盡故」。這是十地菩薩的第六地,在一般大乘經典稱為現前地,而本經則稱為「體性華光地」。這個華就是花的意思,在佛法裡面它代表菩薩的因行,修六度之因花,證圓滿的佛果。大師在這個註子裡面也明顯的給我們標出來,這位菩薩以大智行華,這個行它這個上面右上角圈了一個圈,這是念去聲念行(ㄏㄥˋ),念行當作動詞,我們常說的六度萬行。一時開敷,所謂是六度萬行一修一切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大菩薩的境界,所以一時開敷。這種修學實實在在值得我們羨慕的,也是我們非常嚮往的。也許我們要問像菩薩這樣的境界,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沒有可能證得?我在此地也肯定的答覆諸位,可能證得,這種證得完全需要靠自己,一定是解行相應才能夠證得。
現在我們講到解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解它的目的就是開悟,悟後起修那就相應了。要開悟必得定慧等妙,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福慧雙修,這個福慧雙修的意義很深,福是從哪裡來的?從定當中來的,沒有定哪裡有福。有名聞利養,那叫世間有漏的福報不是佛法裡面講的福,佛法裡面講的福是講定,心地清淨的人有福,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這個修學之前一定要明理。明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經典。所以讀誦大乘,這是修學入門的前方便,不能不讀大乘經典。我們講堂裡面大家在一起可以說是共同在此地讀誦大乘,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天天在講經說法,我們要能覺悟到這一點意思。
佛陀在世的時候環境好不好?諸位要看看小乘經典裡面所記載的,塬始戒律裡面所記載的,我們不難想像得到在當時物質的生活相當缺乏,佛帶領著他的弟子們生活的相當艱苦。吃飯是在外面托缽,日中一食,穿的衣服叫糞掃衣,什麼叫糞掃衣?一般人家那個衣服穿舊了,不要了,丟在垃圾堆裡面去了,出家人在垃圾堆裡面揀出來,揀出來衣服當然很破爛,把它洗乾淨,剪成一塊一塊的,爛掉就不要了,還可以用的就把它留起來,這樣一塊一塊的再把它接起來,接成一件衣。質料不相同,顏色也不一樣,穿在身上當然難看,所以縫起來之後再染色,再把它染一染,染成深的咖啡色,所以叫壞色衣,這是物質的環境。人事環境上是不是都能如人意?也不見得,諸位要看看《戒經》制戒的因緣你就曉得,佛弟子當中有一批頑皮搗蛋的六群比丘。一個大團體裡面好人當然不少,不好的也有,你不能說完全沒有,這是講僧團裡面也是不容易相處,外界這些居士當中也有非常善良的,也有像提婆達多一類的,專門想方法來整僧團、來破壞僧團,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佛天天講經,他的作用叫大家覺悟,不要被境界所轉,所以六和敬裡面第一條「見和同解」,這是僧團裡面的基礎。見和同解一定在講經說法,而且不斷的講經說法才能辦得到,三天不講經大家都胡思亂想,每一個人都打妄想,他打的妄想不一樣,一定要起衝突,一定有爭執。凡夫就是凡夫,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無量無邊,不是一下就能把它斷掉的。所以當年佛陀在世,每一天講經是八個小時以上,天天上課,那個常隨眾就聽了四十九年,一天八個鐘點課,四十九年沒有離開老師的講席,這樣的薰修才能開悟。
我們現前雖然佛法表面看起來滿興盛的,每一個地方都有寺院,都有法師,法會、信眾也不少,幾個開悟了?這是我們應當關心的,應當要問的。他為什麼不開悟?煩惱覆障,他這個煩惱為什麼不能夠降伏?經義不明。經義為什麼不明?少讀少聽,少研究討論,這就是障礙來了。解悟好比是認識路,修行是走路,你不認識路你要走路那就是盲修瞎練,不會成功的。你說也許僥倖可以達到,沒有僥倖的,因為這條路太長了,短距離的路也許會僥倖,這個路太長了,決定沒有一個僥倖的,這是講到修行不容易,一定要解行相應。
我們這個講堂雖然是這麼提倡,時間不夠。現前我們做的工作聊勝於無,比沒有強一點,一個星期聽四次經,在一塊有一天的時間共修念佛。今天下午我也跟諸位說明過,我們在這個地方練習養成一個習慣,如果我們有福報,必定有這個機會,一天能夠做到八個小時聽經,八個小時念佛,那就與佛陀在世的道場沒有兩樣,是一模一樣。這個事情不容易做到,若沒有大的福德因緣是辦不到的。多少年前我心裡就希望有這麼一個道場出現,但是這樣的道場一個人是領導不起來的,一個人每一天講八個鐘點經,還要領導大家念八個鐘點佛,吃不消!這辦不到的事情,一、二個禮拜可以,時間長了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大家在一起來搞,叢林裡面要分工合作。
叢林最初建立,你看發心的都是二個人,馬祖道一和尚、百丈禅師兩個人才能搞得起來,一個講經,一個領眾修行。我們每天八個小時講堂,八個小時念佛堂,他決定沒有什麼妄念了,為什麼?他要休息,一定很累了,要休息,不打妄想了,晚上睡覺也不作夢了,這樣道場住個三年、五年,比我們一生修行都有效果。我們一生當中不能成就,那個道場三、五年就成就了,可是我們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找不到,為什麼?他說太苦了、太苦了。還有今天我們請一個人來總得要談談供養,那個供養,供養不起,一定要自己發大心,自行化他,自度度他,這個道場才能夠建立。
現前我們借重錄影的工具,我們現場每一次都把它錄下來,也就是準備將來有一天我們有這麼一個機緣,這八個小時講經就可以用電視來代替,八個鐘點的念佛堂那我就可以擔負起來了,我們這個道場成功了,不要請別人。世間事求人難!我們要借重科學的工具,做到不求人,不求人道場也能夠建立,也能夠建立道場。自己要求一生成就也希望幫助別人,就是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有這個意願,希望在這一生成就的人,我們盡心盡力去幫助他。
「十神通明智品」,正如《華嚴經》所說的,這一句是說智慧開了之後的德用,實際上就是講的修行。十在此地是表法的意思,表圓滿,表無盡的意思。神通就是能力,明智是智慧。能力是從智慧裡面生起來的,所謂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現身示眾,種種變化」,這兩句就是說的隨類現身,應機說法。現身身無定相,說法無有定法可說,所以「百千萬劫,說不可窮盡故」,菩薩的智慧,菩薩的神通,菩薩的變化說不盡!
【七體性滿足地。】
這就是遠行地的菩薩。本經名稱我們要留意,體性滿足了,這一句有它特別的意義。「此菩薩具足十八聖人智品,於一切國土中,隨諸眾生心行,示現作佛,成道轉法輪故」。這稱『體性滿足』。一般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凡夫從初發心,這個初發心從見道位講起,沒有見道不能作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間表是要從見道這個地方開始,不是說我們現在發心學佛,那就錯了,那你現在為什麼不成佛?你過去世有過去世,過去世還有過去世,你過去不曉得經過多少個阿僧祇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你過去世從經歷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你到現在還是凡夫,還沒有成佛,過去無量無邊劫前你就發了心就學佛,一直到現在沒成就,這是我們要覺悟的。這個話都是真實的。
為什麼經上講成佛三阿僧祇劫?從見道位算起,換句話說,我們生生世世的修學都沒有到見道位,見道位是什麼?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就是見道位。小乘的見道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天上人間七番生死證阿羅漢,三阿僧祇劫成佛,是從這個地方起點的。如果你要沒有證得須陀洹果,沒能斷八十八品見惑那不算的。我們想這大學四年畢業,你要從考取註冊上學那一天起才能算,上課的那天起才能算,這個時候你四年一定會畢業的,根本只想讀大學,考都沒考取那個不算,沒考取不算,要考取入學了才算,沒考取、沒入學一概不算,就是這麼個道理。換句話說,我們生生世世想考佛教大學,都沒考取、都沒有入學,所以不知道經過多少個阿僧祇劫現在還做凡夫。
在淨土法門裡面功夫成片也是要把八十八品見惑斷盡,這是凡聖同居土起碼的標準,這在淨土裡面講伏煩惱,沒有斷煩惱。見思煩惱要斷盡了那是事一心不亂,在小乘是阿羅漢果,初果只斷見惑伏煩惱,見惑不斷煩惱伏不住!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千萬不能搞錯,要搞錯這一生又錯過了。其實成佛不是一個難事情,真正徹底明白了,佛法確確實實是當生成就,不明白這個道理才是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對小乘講的,是對權教講的,他沒有機會聞到大乘法,沒有機會聞到一乘法,這是講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我們今天同修們可以說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了,才能夠聞到塬始一乘大法。雖然聞到了,這個聞是講聽到了,聽到了,是不是真聽懂了?這是個問題,是不是真正徹底明白了、覺悟了?再進一步發願修學,我們這一生就有希望,希望可以變成事實,一生成就!
從見道位修到三賢菩薩是一個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是第二個阿僧祇劫,所以到此地它是一個段落。體性滿足地,這是第二個阿僧祇劫滿的時候證到七地菩薩,第三個阿僧祇劫滿了就是證到法雲地的菩薩,可見得這個修行位次愈往後愈難。你看第一個阿僧祇劫證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大阿僧祇劫證七個位次,第三個阿僧祇劫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愈往後去愈難,就好比登山一樣,愈往上面去愈感覺到累。古人所謂行百裡而半九十,你走一百裡那個一半是多少?一半是九十裡,九十裡算一半。
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應當大大的覺悟,那就是在這一生當中無論如何要見道!見道之後這一個預定的時間表,我們才有分。如果你修小乘,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不證阿羅漢果就證辟支佛果,有佛出世的時候你遇到了,證阿羅漢;無佛出世的時候,你證辟支佛果,決定不要等第八次的往來,只要七次往來。如果修學大乘一定是三個阿僧祇劫成佛,不會到第四個阿僧祇劫,你看看這個事情多麼重要!假如你不在這上用功夫,經典就是熟透了,倒過頭來背得、講得天花亂墜還是沒入流,那個時間表上還是沒份。
我們要問用什麼方法來斷見惑?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今天所採取的就是念佛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來幫助我們斷八十八品見惑。你念到功夫成片見惑斷了,見惑斷它的相,就是它的樣子我們要清楚,你知道那個樣子,想想自己像不像,就明白自己有沒有入流。斷了見惑第一個現象,沒有身見,不會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一般凡夫執著身是我,他不會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
第二種現象他心清淨了,再不執著兩邊了,邊見破除,邊見沒有,心清淨了。所謂邊見就是相對的,我們凡夫確確實實是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頭,愛因斯坦所講的相對論,相對的世界,在佛法裡面講邊見,兩邊,離開兩邊就是佛法所講的中道!其實中道也不存在,因為你有中道。中道從哪兒來的?是跟兩邊對立而建立的,這個中道還是一個邊見,所以古人說「兩邊不立,中道不存」,我們這個心多麼清淨!兩邊最顯著的邪正是兩邊,善惡是兩邊,是非是兩邊,利害是兩邊,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兩邊的,不是落在這一邊就是落在那一邊,佛法裡面空有也是兩邊,佛法是教你覺悟,捨離兩邊你就見到事實的真相。兩邊沒有標準,所以它不是真的,沒有標準,一切的標準都是暫時的。它有它的空間性,有它的時間性,往往空間佔得很小,時間極短,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不能把這個邊見當作真實。
第三沒有成見,這個見取見跟戒取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成見,成見很深,那都是煩惱!戒取見是執著在修因上的成見,見取見是在果上起的成見,一個是在因上,一個是在果上,兩種都屬於成見,我們今天所說主觀觀念就是這一類。第四個現象叫邪見,種種見解與體性不相應,那都是邪見。這些東西障礙了我們見道,障礙了我們真修,不斷行嗎?佛法不是單講、空講理論,理論講得再好,你這幾種不除掉,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這個時候怎麼樣?把佛法就變成一種佛學,變成一種世間學術。佛法助長你的世智辯聰,那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是從除障裡面透出來的,那是真智慧。障礙不除那就是凡夫,把這個經說得天花亂墜都叫世智辯聰,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一定要認真的去用功,破除煩惱障礙,到了見道位,那就真的永遠不墮惡道了,這是最起碼的,小乘須陀洹決定不墮惡道。他惡道的種子雖然有,他把緣都斷掉了,因沒有緣不會結果,這是他之所以不墮惡道的理由。
現在我們講到遠行地的菩薩就是七地菩薩,在此地是體性滿足地,到這個時候他「具足十八聖人智品」,這一句是講他的成就。雖然他還沒有圓滿,他是第二個阿僧祇劫圓滿,也是一個大段落。三賢圓滿的時候好比是小學畢業,七地也算是個圓滿,好比是中學畢業,十地是大圓滿,好比是大學畢業,因此他有能力在十方諸佛國土示現八相成道。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可以示現佛的身分來度化眾生,這個佛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都可以示現,要是圓教七地,他還可以現別教的佛。但是本經是別教一乘,所以這一個位子菩薩,他示現佛的身分可以示現藏教、通教,舉一個例子就夠了。
能示現佛身當然能示現種種身,所以應以什麼身得度隨諸眾生現前,隨心應量!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說之為轉法輪。把他自己所悟、所修、所證傳授給別人,使眾生也能悟、能修、能證,這才叫轉,輾轉傳授給眾生。假如佛給我們說法我們自己沒有悟,也不能修也不能證,這就不叫轉法輪,為什麼?他傳授我們沒接到、沒傳到,所以轉法輪講效果的,對方一定他信了,他悟了,他照修了,這才叫做轉。底下的一位,第八地。
【八體性佛吼地。】
這是一般經論裡面所講的不動地的菩薩,要是在圓教的地位上來說,八地菩薩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是在這個地位上,一轉一切轉。「此菩薩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而以法藥,施諸眾生,為大法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說法無畏,如大獅子吼故」。這是剛才說,他因為確確實實是轉八識成四智,仔細看看這個經文,怎麼樣才能轉八識成四智?不動心才行!菩薩的名稱叫不動地,《華嚴經》稱不動地,這個地方講的是『佛吼地』。《金剛經》上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才能轉識成智。
我們今天最苦的境界稍稍風動我們的心就隨它轉了,心為境轉,這就沒有辦法,這個修行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成就。愈是怕境界愈是糟糕,你想躲境界到哪裡去躲?躲不過,沒有辦法躲,只有堅強起來在境界裡頭修什麼?修不動心,你才能成功。十方三世諸佛如來這個修學從來沒有說躲避的,沒有,你看看哪個經典裡面說躲避外境成功的?人家都是歷事鍊心!事是外面的環境,不管在什麼環境裡面是鍊心,那就是修行,鍊什麼?鍊不著相,就不取於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鍊這個,我們才能成功!那個境界風愈厲害愈是鍛鍊的好機會,所以會利用環境就是會修行的,他的成就非常之快速,不會利用的閃避、躲避,那個成就在時間上就拉長了。他不敢嘗試,不敢在境緣上磨鍊自己,這就是大經裡面常講志行劣的眾生,沒有勇氣面對現實,沒有這個毅力,沒有這個決心,那就是說心為境轉。
菩薩度眾生,這一個眾生是看他這一生當中會成就,從哪裡看?他能夠不為境所轉,這個人決定成就,諸佛菩薩對於這樣的人決定不捨棄,正是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那一個人是什麼?禁得起考驗的人,受得了折磨的人,能夠勇於歷事鍊心的人,這就是經上所講的根熟的眾生。他的根性成熟了,所以諸佛菩薩一定幫助他一生成就,這一種人聞法他能開悟,修行他能得定、他能開慧。這是講到八地,轉阿賴耶成大圓鏡,這個時候的智慧、定功與如來果地上都相差不多。
「入法王位三昧」,法王就是如來,如來果地上的三昧。這個三昧是什麼?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他入首楞嚴大定了。《華嚴經》裡面講師子奮迅三昧,跟這個意思是相同的,他有這麼深的定功,所以能夠轉阿賴耶成大圓鏡!剛才我跟諸位說,我們念佛要是功夫深這裡頭還要明理,因為明理有觀照的功夫快,效果非常之快,念佛能伏見思煩惱,能把見惑伏住,就是見道位,就是功夫成片,帶業往生自己有決定的把握,自己清清楚楚,確確實實有把握,為什麼有把握?見惑斷了,所以他有個道理在!
這個地方的定深了,所以甚深的禅定轉阿賴耶為大圓鏡,就是「其智如佛」,大圓鏡智跟如來果地上的智慧沒有兩樣,跟佛一樣的。「而以法藥,施諸眾生,為大法師」,真正的法師位是九地,就是底下的「體性華嚴地」,這是真正的法師。他現在也可以做大法師,如果我們講的九地菩薩好比是教授,八地菩薩就好比是講師,可以做老師了,他能夠通達無量無邊的法門,可以教化一切眾生,所以是說以法藥布施給一切眾生。
「為大法師,破壞四魔」,四魔跟《八大人覺經》裡面講的是一樣的,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這個時候這四魔都沒有了,因為轉八識成四智,五陰魔沒有了。諸位曉得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就是八識,所以轉阿賴耶成大圓鏡那是轉得乾乾淨淨,五陰魔沒有了;五陰魔沒有了,煩惱當然沒有了;煩惱沒有了,諸位想想生死當然也沒有了。外面的天魔,他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天魔也無可奈何,也沒法子,對他也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天魔不但不來找麻煩,而且來護法了。所以這個天魔我們要曉得他是來障礙你的,不能障礙你一定護法,一定來護持你,就是破壞不了你,他就成就你,一定來成就你。「法身具足」,從初地就證法身了,那時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到八地法身具足。「說法無畏,如大獅子吼故」,大師子吼是比喻,比喻菩薩具足四無礙辯才,在一切大慧當中說法無畏,沒有恐懼,沒有疑惑。再看九地。
【九體性華嚴地。】
這在《華嚴經》裡面稱之為善慧地,八地不動心,九地智慧現前了。「此菩薩得佛華嚴,善能守護法身,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定,王定出入無時,於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現無量身口意,說無量法門品,而能轉諸魔界入佛界,轉佛界入魔界,於一念中,一時示現如是事故」。在這四十一位菩薩裡面,他這個四十一位分成四個部分,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凡是第九都叫做法師地,十住裡面第九住是法師住,十行裡面第九行是法師行,所以凡是第九都是在法師位。這是在一個階段裡面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就了,接近圓滿了。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如果不發心教化眾生,後面最高的那個位子沒法子證得。好像師範學校念書的,他畢業了一點也沒教學,他要不教學他的文憑拿不到。現在的制度我不曉得,從前是這樣,師範學校畢業要拿到文憑的話,一定有限制你要教幾年書,教滿了這個文憑才給你,才承認你是真正畢業了。菩薩位次也是這樣,凡是到第九一定要去做法師,去教化眾生,然後才能證得圓滿第十個位次。
由此可知,菩薩教化眾生是自利利他,利他真正的利益自己,在教學當中有無量的悟處!有許多問題自己想不到,當別人一問的時候你能夠立刻就答得出來,這開悟了。所以這個悟是立即就覺悟的,是不通過思考的,這是真正的悟。一問馬上就曉得,這個問題從來沒接觸過,從來沒想到過,可是一問就明瞭,不問的時候自己不知道,一問就明瞭這是悟處,一看就明瞭,沒看的時候不曉得,一聽就明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生智慧,六祖說的他心中常生智慧就是這個道理。教學要接觸大眾,接觸大眾當中念念開智慧,這是善慧地。
我們看經文裡面這一段經文此地的名稱是『體性華嚴地』。《華嚴經》諸位很熟悉,《華嚴經》講什麼?《華嚴經》就是講的體性,就是講的自己。我們讀《華嚴經》,跟諸位介紹《華嚴經》,常常講一部《華嚴經》說的是什麼?說的是自己,說的是自己的體相用,換句話說,你不讀《華嚴》,你不認識自己,你不讀《華嚴》你不明白境界。常言說得好「自知之明」,什麼人有自知之明?華嚴會上法身大士才真正有自知之明,真正認識自己。華嚴是比喻,「華」是比喻花,「嚴」是莊嚴,經題的名字是《雜華莊嚴經》,好比一個大花園,所有的品種應有盡有,一樣都不缺,你說這個花園多麼美,多麼圓滿?佛是拿這個來比喻我們自己的佛性,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自己的真心是這樣的圓滿。
所以六祖開悟之後他講的那個就是體性華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來具足就是沒有欠缺,樣樣都圓滿。「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華嚴經》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兒來的?自己真心所現的。這個道理太深太深,可是這些理都在《華嚴經》裡面。是自己真心變現的,現出來的,好像這個電視的螢幕一樣,螢幕能現相,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就是我們心現出來的,這個相它會變,它為什麼會變?這個變是識,所以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心沒現相,識能叫這個相起變化。如果你不用識,不用識這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它不變,用識的時候它會變。諸位要深深去想這兩句話非常有道理!這兩句在整個佛法裡面,特別是在大乘佛法是它的中心問題,一切大乘經典都是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事實的真相。
心與識都是自己,都不是別人,這個相就看自己怎麼現的,怎麼個變法!覺悟了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那就是所謂證得法身、般若、解脫。解脫就是自在,清涼在《華嚴》裡面所講的「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就是《四十經》裡面所說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個菩薩得佛華嚴,得佛華嚴的跟諸位說就是善財童子,他真正得到了佛華嚴,不但得到了而且善能守護法身。善是善巧方便,他念念不迷,清淨法身,這就叫善能守護。其實法身哪有失掉的時候?沒有,可是法身有迷的時候。像我們現在就是迷了法身,把自己這個肉團身當成自己,這是大錯特錯,只要你把這個肉身當作自己,你就決定迷失了法身。所以在佛法的成就第一關就是破我執,破我執裡面第一關破身見,所以破了身見就見道位!那個道是什麼?法身,破了身見才有一點相應,破了我執那就相應,完全相應,所以須陀洹破身見,阿羅漢破我執。我們念佛功夫成片破身見,事一心不亂破我執,理一心不亂破法執,這是我們在《要解》、在《疏鈔》裡面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在此地讚歎菩薩「善能守護法身」。
「以佛威儀」,威是威德,儀是我們今天講的儀表,我們所稱的風度,儀表風度;換句話說,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跟佛差不多,像佛那麼樣的自在。「如來三昧自在王定」,你看看前面八地菩薩「入法王位三昧」,就是他有如來三昧,但是他不自在,這個菩薩自在了。這個意思就是定自在,他這個定是「出入無時」。出入無時也就是平常我們讚歎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因為什麼?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沒有不定的時候,他教化眾生的範圍也顯示出無量無邊。
「於百億四天下」。這個百億四天下諸位要曉得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為一個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單位世界,一個單位世界才有一個四天下,百億四天下就是講大千世界,遍滿大千世界。「一時成佛」,在第一個大千世界裡,每一個四天下,一個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四天下,他可以同時示現成佛,他可以無量無邊的分身。一時成佛,「現無量身口意」,這就是講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就是這麼個意思,千百億化身。「說無量法門品」,這就是說一切經。其實經上常講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所說的法就是因為眾生問的,眾生提出一個問題佛馬上就解答,眾生要不提問題,佛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心裡乾乾淨淨一樣東西都沒有,一提出問題隨問隨答,無需要思考的,而且所答得的決定正確。這是智慧現前,無量無邊的眾生他有無量無邊的疑問,佛有無量無邊的解答,就成了無量法門品。
「而能轉諸魔界入佛界」,佛魔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所辦不到的,我們見到佛歡喜,見到魔害怕,如果有這個能力,佛與魔是一不是二,那什麼事都沒有了。前面也跟諸位說過,這個境界不是佛就是魔,其實佛與魔不在境界上生,境界裡頭跟諸位說無佛亦無魔,如果諸位把這個塬理明白了,掌握住了,這個道理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那個外面境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現的是一個境界,這個境界裡沒有善惡,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為什麼變成十法界?那是唯識所變。換句話說,你自己的心地善一切境界是善的,你自己心是惡一切境界是惡的。
外境是隨心變,自己心清淨外面境界是清淨的,自己心染污外面境界是染污的,所以外境不是真實的,是唯識所變的。因此這個修行修什麼?修自己的心重要,修自己的識重要。不要去照顧那個所變所現的,應當著重在能現能變上去用功夫,這樣才能夠「轉魔界入佛界,轉佛界入魔界」,隨意來轉。轉魔成佛這是度化眾生,令他成就;轉佛入魔是下化,這是大慈大悲,留惑潤生。釋迦牟尼佛他是住在佛法界,他降生到我們人間來豈不是轉佛變成人?他要不變成人他就不能度人,他要不變成畜生就不能度畜生,他要不變成餓鬼他就不能度餓鬼,這叫大慈大悲!
「於一念中,一時示現如是事故」。這是顯示他的神通不可思議,慈悲不可思議,智慧不可思議,神辯不可思議。我們在這個地方統統都看到了,此地所講這是綱領當中的綱領,往下經文還要詳細的來討論。在綱領上提契我們,我們知道是大概,後面要好好的來用功,希望我們都能入梵網的境界,真正能得到它的受用。今天就到此地。
(第二十六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6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十體性入佛界地。】
這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法雲地,法雲地的菩薩,這個菩薩已經是入佛的境界,於十方世界顯示出大法如雲,遍覆一切眾生取這個意思,這兩種集合起來看,意思非常的明顯。
「此菩薩以獲一切種智,得入金剛三昧,其大慧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復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奇妙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故」。這是在此地跟我們略略的解釋法雲地的菩薩證得一切種智。我們曉得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法雲地以前有菩薩相似的如來果地上的一切種智,為什麼偏偏說法雲地才證得?我們過去讀過《仁王經》,《仁王經》裡面世尊將菩薩地位分為五個階段,從這五個階段當中,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法雲地菩薩與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五忍最高的地位是寂滅忍,十地菩薩就是法雲地,第十地的菩薩所證得的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如來果地上是上品;換句話說,這是相同的境界,比前面七地、八地、九地他們所證的是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級。從這個地方很明顯的能夠看得出他的智慧跟如來果地上確實沒有兩樣。
「得入金剛三昧」,金剛在此地是比喻,像《般若經》裡面所舉的例子,金剛具足堅固、鋒利、光明,具足這三個意思,所以經典裡面常常拿它來比喻般若智慧,他所得的這個正受是絕對真實,堅固不壞。「其大慧空空復空如虛空性」,同學當中常常討論到開智慧,真智慧要怎樣才能夠開?一定要空,空空復空,連空空都要空掉,真正是一塵不染,如果你還有個空你就著了空,那不行。諸位曉得凡夫著有,把什麼事情都當真認為是有,心裡面有這個,有那個,千頭萬緒,著有的病不能解脫、不能自在;二乘人著空,高級凡夫要著空,四空天就著空,阿羅漢、辟支佛都著了空,所以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由此可知,智慧是怎麼開的?執著空有的那個執著打破,智慧就開了。所以這個地方這是大三空三昧,忍我空,法我空,空亦空,空也不執著,所以底下用個比喻說如虛空性。性是講體性,虛空什麼都沒有,這是虛空的性質,以這個來形容法雲地菩薩的空慧。
「具足十功德品」。十在此地是表法的,代表圓滿,無量無邊的功德統統圓滿了,怎麼圓滿的?大三空三昧獲得圓滿的。「復有不可說奇妙法門」,這就是不思議的神變。這個境界《華嚴經》裡說得非常詳細,所以如果要想真正認識明瞭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的確《華嚴經》是最理想的一部經典。只要能夠細讀《華嚴》,一切法的真相就會了解,十地以上的神變跟如來果地上沒有兩樣。奇妙三昧門,三昧是受用;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一般也把它翻作咒,咒有這個意思。其實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大總持法門,因為這一句佛號無所不包!
這一種境界「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下地是講九地以下的菩薩,凡夫包括有內凡、外凡;外凡是六道凡夫,內凡小乘、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沒見性,沒有法子去推想。我們想菩薩的境界那怎麼能想得到?菩薩境界不是我們心意識能達得到的,所以如果是想菩薩的境界那都在打妄想,這個精神浪費了,還是要把這個時間拿來念佛的好,專求一心不亂,其實得一心這個境界自然就現前。
「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這是講法雲地的菩薩他的境界,誰知道?佛知道,佛佛道同,佛佛有無量的身口意,這裡面有兩個字叫我們很難體會,無量身心口意,這個話不好懂,這是事實。從這一句我們在經論裡面讀過許多佛菩薩的名字,讀過許多佛菩薩的國土,佛菩薩教化眾生等等,個個不同。在諸佛當中,我們在《彌陀經》裡面看得非常明顯,十方諸佛對於阿彌陀佛特別讚歎,為什麼?我們要想這個道理,為什麼諸佛偏讚西方?譬如說我們今天同在因地,同是凡夫,我們都發無上菩提心,大家都發成佛的心,大家都發成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這相同!我們也發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其實念別人做的文章,不是自己的意思。眾生無邊誓願度,在念的時候清清楚楚,也好像有這個心,可是念完之後隔壁一個眾生看了就討厭,才不度他。那怎麼行?不是自己的心願!念的是別人的口號,不是自家的。換句話說,每個人發的願有大小淺深偏圓不相等。那些諸佛在因地跟我們一樣,其中有一個他的願特別大,圓滿而且真實,我們大家都成佛了,他的法緣殊勝,那只好讚歎他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佛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就得要分無量無邊身,他這個分身有心無心?跟諸位說無心的。無心為什麼會分身?眾生有感,佛自然應心,感應道交。用什麼樣的心去感?跟諸位說用至誠清淨心去感,因為佛他不是妄心他是真心,真心與真心就起感應道交。我們今天求佛佛不應,塬因在哪裡?我們用妄心,妄心與真心不能起感應道交,哪怕是極短的時間。所謂一念相應,一剎那之間這個心意很誠、很清淨,沒有妄念,這一剎那就有感應,正像我們在《彌陀經》裡念的,蕅益大師講的「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所以本經毘盧遮那佛說他是以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無量身口意,所以他才曉得法雲地菩薩的境界。學佛,我在《華嚴經》上也跟諸位提過,我們看過去、現在,未來的不說,未來沒看到,過去那些諸佛菩薩、現在的諸佛菩薩他們有一個特點,我們讀經的時候要留意,要會發現,他的特點就是什麼?他在沒成佛的時候聽經,成了佛之後講經;換句話說,從來沒離開經典。再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古來這些祖師大德也是如此,他在沒開悟的時候做學生,天天跟著老師聽經、學習,開悟了,畢業了,他處處講經。所以在做菩薩的時候跟著諸佛天天聞法,成了佛之後天天弘法,沒有說菩薩有一天不聽經的,沒有說哪一尊佛有一天不講經的,沒有,這是給我們很大很大的啟示!
如來家業是什麼(就是如來家的事業是什麼)?就是教學,不是教就是學,不是學就是教,如來家的事業如是。不能夠教不能圓滿後得智,不肯學也不能圓滿後得智,後得智是從教學裡頭完成的,根本智是從禅定裡面得來的,後得智是從教學裡面圓滿的,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如果依照《華嚴經》十波羅蜜來說,般若波羅蜜從禅定當中得來的,根本智!可是後面方便、願、力、智這四種波羅蜜都是從教學當中得來的,才能夠成就圓滿,才能夠徹法底源,才能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自此十地圓滿」,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等入如來妙覺果海,此地菩薩功德,於六輪中,以琉璃寶輪對位」。這是總結十地這一段,講到這個地方從初地講到十地,講圓滿了,地上菩薩是真正的同生性,因為本經是別教一乘,因此此地有個「等」字。等是平等,等於入如來妙覺果海。這些菩薩,這個此就是指前面十地他們的功德,同樣也是用《璎珞經》上六輪來對位,這個六輪做一個比喻,他是屬於什麼?好像是琉璃寶輪,在一切寶輪裡面最殊勝的,琉璃寶。
「以琉璃寶,出須彌山,一切眾寶,皆不能壞」。這是說在一切寶裡面它是最堅固的。琉璃是個透明體,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寶石裡面是鑽石,這是最堅固的,它能破壞其他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壞它,經中的琉璃寶就類似我們世間的鑽石。這個寶出在須彌山,所以經上舉它來配這個十地菩薩的地位,用它來做比喻。「此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為外魔之所動壞,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這是解釋為什麼用琉璃寶輪來對位,菩薩所證有琉璃寶堅實的意思,他所證的真實,真實就是明心見性,他證得真性,他證得法身,從此以後內外魔都不能夠動他,都不能夠破壞他。內魔是五陰、煩惱、死魔,外魔是天魔,外面的境界,這都不能動。
「此十聖地,觀行斷證,初地斷上品惑,證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從八地至十地等,斷下品惑,證上品智」。這個到後面還會詳細的來說明,這幾句是講斷證的功夫。此地所講的惑是講的根本無明,無明在《華嚴》裡面所講的四十一品,這個上、中、下就是將四十一品把它分為三類。
初地他所斷的無明裡面是最粗的,最粗、最顯著的所以叫上品惑,先斷這個,斷了之後他智慧現前,智慧雖然現前不太大。但是諸位要曉得這雖然是下品智,他是真智慧,這個智慧是從真如本性生的不是心意識的。心意識裡面的智慧叫世智辯聰,包括天人的智慧,大梵天人、摩醯首羅天的智慧都是世智辯聰,他是從意識裡面生的。阿羅漢的智慧也是從意識生的,權教菩薩的智慧還是從意識生的,沒見性,見了性這個智慧真正智慧,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現前。這個境界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亂。在二地到七地這就逐漸、逐漸無明愈破愈多,智慧也愈來愈增長了,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八地到十地,八地叫不動地,這個時候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破微細的根本無明,所以說是斷下品惑,證上品智,證得圓滿究竟的大圓鏡智。
「此即轉前五識相應心品,成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相應心品,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相應心品,成大圓鏡智」。這一段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雖然我們現在地位還沒證到地上菩薩,這種理論、境界我們一定要曉得。轉八識成四智,佛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非常明白,從哪裡下手?要從因上下手,六七因地轉,五八是果上轉,所以從五、從八要開始轉那是無法下手,決定做不到的。
轉識成智從哪裡開始?從第六、第七,怎麼個轉法?首先要了解八識的性質,在此地當然不能細說,細說那要相當長的時間。這裡面涉及到很深很深的道理,可是這些理能理解當然是很好,不能理解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能轉。如果要想多知道一些,《相宗綱要》是非常好的一部書,我們不是專門學法相的、學唯識的,有這一部就夠了。簡單的講第六意識的性質是分別,第七意識執著,人我執,法我執都是它,曉得它的性質,我們在修學當中就有法子下手。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那就不用第六識,我眼見色不是不見,見得清清楚楚,不分別,你果然不分別見色,那就是用的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在哪裡?離開分別心,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就是妙觀察智。我在一切法裡都不執著,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是平等性智,這是我們應當要訓練自己。什麼叫智?外面一切了了分明這是智,怎麼叫妙觀?不分別。不分別而樣樣都清楚,這是妙觀察;不執著,樣樣都清楚這是平等性,一有執著就不平等,這個事情麻煩了。像你們今天問的問題:大家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東方藥師佛不是很寂寞了?這就是執著。你還執著有東方、西方,一執著就不平等,如果不用執著去看平等性智,十方世界統統是平等的,真正轉識成智,娑婆世界跟西方極樂世界無二無別,沒有兩樣!
六七轉了,前五識當然就轉了。前五識是辦事的,眼能見色,耳能聞聲,因為心不迷,你做的事情就不會錯,就沒有過失,心迷了前五識辦事才有過失,才造業。業是怎麼造成的?業是唯識所變,就是第六識、第七識變的,把你一切造作的行為變成善業,善心就變善業,惡心就變惡業,你沒有心造一切事,那不得已說的淨業,實際上你淨業也沒有。這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唯心所現的決定平等,這一真法界,唯識所變的變成十法界。其實諸位曉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是我們要深深去想,細細的去思量、去體會這個意思,而後你才明白本經的真實義。
本經是大乘經,圓頓菩薩所修的,所謂是論心不論事!心是什麼?是智慧、是妙觀察、是平等性,所以他的事是什麼?事是成所作智,成是成就,一切所作所為的統統變成智慧,如果我們要用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我們所作所為統統變成了業障。我們願消三障諸煩惱,其實是怎麼樣?天天在增長三障諸煩惱,天天增長怎麼能消得掉?消不掉!這是真實話。你有第六識的分別,有第七識的執著,你還能消得掉煩惱嗎?消不掉的!因為什麼?他本來這個事情就是這兩個識在那裡變,把它變成了業障,變成了煩惱,如果一轉這兩種識,把你一切所作所為統統變成智慧,唯識所變,它在那邊變,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真正把道理搞清楚了,利害搞明白了,什麼對我們有利?什麼對我們有害?用第六、第七識決定有害,轉第六、七識決定有利,這個利益是真實的,是究竟的,是無能動壞的。由此可知,修心戒的重要!這樣說事的戒要不要修?事戒要修,為什麼要修事戒?修事戒是大慈大悲,勸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因為一切眾生他用識,用識這個識要是惡變的境界就是惡境界,苦、太苦了,他的心念要善,他變的境界就善境界,那就好多!在這種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以諸佛菩薩還是持事相上的戒律,持律儀戒做一個榜樣給眾生看。如果佛菩薩統統持心戒不持事戒,他來教我們,你自己不持戒教我持戒,我才不干,他不相信你,佛就不能度眾生了。佛持一切事戒是度眾生,是為眾生而持的,不是為他自己。他自己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成所作智,轉識成智,心地清淨平等,心境一如!這經文裡面這些字樣我跟諸位略略解釋解釋,轉是轉變,前五識大家曉得,眼耳鼻舌身相應(就是相應的境界),與外面五塵相應的境界。品是講品類,品類繁多,無法計算的。這一轉都變成成所作智,這一種智慧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可是這都是屬於果地上轉的。
「轉第六識相應心品,成妙觀察智」。第六是意識,意識的相應非常廣大,可以說它的能力能夠遍緣法界,盡虛空遍法界沒有它緣不到的。對外能遍緣法界,對內能緣阿賴耶識,所以它的功能非常之大。它是分別,也有執著,又善於打妄想,分別執著妄想都是它,為什麼單獨說它為分別?因為它的分別力量特別強,八識統統都有分別,都有執著,唯獨第六意識分別、妄想最強,所以它相應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我們離開了分別執著妄想,第六意識所緣的全是智慧,那就是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智慧,對第六意識來講是妙觀察智,對於一切事相上來說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識來講是成所作智。所以前五識為什麼會變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變的,它就變的。我們念這一句佛號要懂得轉識成智,要曉得這個道理,用這一句佛號就把我們這個念頭轉掉了。這一句佛號皈依無量覺,分別是迷,執著是迷,妄想是迷,不是覺。覺悟的心裡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要懂得轉。
「轉第七識相應心品,成平等性智」。八識裡面只有第七識的心量非常窄小,它緣的境界不廣,它那個執著,執著我,執著法,這兩種執著非常的堅固,真是牢不可破!所以造成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塬因就在此地,牢不可破。幾時要覺得了無我了,我們第一關就突破了,這一突破怎麼樣?出三界就有指望了,縱然這一生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出三界可以說你已經有期限了。像小乘須陀洹他覺悟了,破了身見。明天我們在《彌陀要解》裡面講「五濁惡世」這一句,我們要細細的來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關係太大了,這是屬於境界,如果對這個事情不明瞭,我們的佛號不會得利益,如果確實明瞭,你才曉得你自己生死真有把握,這個話一點不假,確實有把握,正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指日可待!充滿了信心,境界不知道不行。
第七識它所緣的境界不大,但是什麼?它非常的堅固。第六意識裡面緣的境界很大,它執著很薄弱,它有執著,執著的力量相當脆弱,不像第七識;第七識緣的小,執著的力量非常堅固,牢不可破。所以破了身見,小乘見道位,破了身見縱然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決定不墮三惡道;換句話說,得到了保證,從此以後決不墮三惡道,天上人間。那也許諸位要問:天上人間不錯,那一定很舒服!舒服不一定,天上人間是一定的,因為阿羅漢有時候托缽還托不到還捱餓,那個享受是你的福報,天上人間是決定的,決不會墮惡道。你的福報大小是另外一樁事情,那是另當別論,不能夠合在一起說。你修的福多那你就享福,你修的福少那你就吃苦頭,天上人間都要吃苦頭。
可是如果破了身見,你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決定沒有問題,這在功夫成片裡面是上品,到這種程度,這個境界裡面往生就自在了,預知時至是必然的事。如果功夫再進一等能把思惑都斷掉,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在凡聖同居土了,到方便有余土去了。思惑是貪瞋癡慢疑,這比前面難斷,不但對於世間法裡面沒有一絲毫的貪戀,出世間的佛法也沒有一絲毫貪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貪戀?決定沒有。心絕對的清淨,絕對的平等,沒有貪心了,一切逆境裡面決沒有一絲毫瞋恚的意思,世出世間什麼法沒有一絲毫懷疑。這個不癡就是一切都明達,世出世間法都明瞭、都通達,沒有懷疑。一切明瞭通達是不愚癡,當然他不懷疑,這是事一心不亂,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層就明心見性,理一心不亂了。
所以用功是在轉六、七識,六、七識轉了之後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阿賴耶裡頭無始劫以來一些善惡種子,那個善惡種子遇到緣是要起果報的,現在怎麼樣?那些善惡種子都變成智慧的種子,變成了度化眾生的種子。諸位想想,如果你沒有地獄的種子,你怎麼能到地獄去度眾生?凡夫這個地獄種子遇到緣起現行,要到地獄去受果報,菩薩這個地獄種子,他種子變成智慧,他就以這個智慧,他以這個因緣到地獄去度眾生。你看看不一樣!一個是去受果報,一個是利益無量無邊眾生,去幫助眾生去,這個完全不相同。所以菩薩在過去那個十法界的善惡業種,他就變成到十法界裡去普度眾生,轉變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種子是不會消滅的會轉變,就是轉煩惱為菩提,菩提就是自然,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豈不是叫唯識所變!迷了的時候菩提變成煩惱,悟了的時候煩惱變成菩提;換句話說,迷了的時候佛菩薩變成煩惱,悟了的時候凡夫變成佛菩薩,轉變!
「轉第八識相應心品,成大圓鏡智」。第八識叫含藏識,它有多大?它跟法界一樣大,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阿賴耶識,所以無始劫以來一切習氣種子統統含藏在其中,六七一轉就變成大圓鏡,變成圓滿的智慧。「四智圓明,三身圓現」,到阿賴耶轉成大圓鏡智的時候,一般經論上告訴我們是第八地的菩薩,這個時候就是四智圓明了,前面講的這四種智慧圓滿放光,智慧現前了。「三身圓現」,法身、報身、應化身也圓滿的自在現前。
「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這兩句是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裡面所講的,大圓就是大圓鏡智,無垢就是平等性智,垢是染污,染污從哪裡來?執著就是染污,不執著就沒有染污,這個要曉得。破了執著就清淨了,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無有一法不清淨。同時發就是前面講的四智圓明,三身圓現,就是這個意思。普照十方塵剎中,這一句是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弘法利生,著重這個普字,如果有分別、執著就不普了,為什麼?他有揀別。所以轉識成智之後普這個意思才有,沒有能夠轉識成智之前這個字談不上,所以他才能夠普遍以智慧、觀照、教導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以上答釋心地名相竟」,到這個地方答完了。「向下結答以勸修也」。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總結答覆的義趣。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者。修入佛果之根源。】
這是盧捨那佛給我們現身說法,『四十法門品』就是前面所講的三十心十地。「總舉心地軌則以勸修也。我先為菩薩時者,此舉果明因也」。因為現在他已經成佛了,他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樣成佛的,給我們做一個示範,給我們做一個典型;換句話說,我們如果想成佛就得學他,特別要注意到的學他的用心。善於用心,這是前面所講的。十住菩薩你看用什麼樣的心?十行他的境界地位提高了,他又是如何用心?到十迴向、到十地,境界一層比一層高,那個用心愈來愈妙。他會用心,所以他成就了。我們學佛天天在苦干,盲修瞎練不會用心,不會用心愈修愈迷惑,愈修愈顛倒。所以一定要曉得我們的毛病在哪裡,人家修學那個巧妙地方在哪裡,這個文裡頭就有意思!
前面這一段總舉,後面還有詳細的來說明。這不過是提個綱要而已,讓我們先對菩薩成佛的修學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同時也提起我們修學的興趣,乃至於讀誦研學這種興趣提起來了。我們感覺到這個經對我們太重要了,非學不可,能把這個提起來,所以「總舉心地軌則」。軌是軌道,成佛之道,則是法則,塬理、塬則,要勸修,勸我們修學。
所以佛說,我是佛自稱,『我先為菩薩時』,他也從初發心開始。這個初發心的菩薩我們講五十一位菩薩,初信位,十信裡面的初信。過去我們講經的時候也有很多同修來問我,我們現在可不可以算初信?這要問哪一個教了,如果說藏教的初信當然可以,我們大家都是初信位,圓教的初信就不行,他的標準很高。圓教十信的初信是要把三界之內八十八品見惑斷乾淨了,才是初信位,所以圓教的初信位等於小乘的須陀洹,須陀洹要回小向大就是圓教的初信位。諸位曉得這個標準相當之高,我們也得要清楚,他作菩薩的時候,這是「舉果明因」,說明「修學入佛果之根源」。
「舉因明果,若非勝因,不得勝果」。這兩句很重要,勝是非常非常的殊勝,佛菩薩的果報殊勝,沒有殊勝因怎麼能證殊勝之果?「若非勝果,焉顯勝因」。因就是本經所講三十心十地,這四十法門!從盧捨那佛這個報身佛顯示出菩薩因地的殊勝。「捨那自指根源,以為眾生修入榜樣」。盧捨那佛大慈大悲,本經說法的對象是千百億釋迦牟尼佛,是報身佛對應身佛所說的,給我們說明這樣殊勝的因果。
所以我們選擇這部經實在是三寶的加持,不容易,這是道場諸位同修善根福德的感應道交,因為這個大經大論分量太多,不容易抓到綱領,抓不到綱領用功不容易得力。我們這麼多年在探究《華嚴》,這一部經是《華嚴》修行的綱要,你要說它詳細的說明,那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裡面的修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行?都在這兩卷裡頭,上卷講的他們用心,菩薩怎麼用心法,下卷講菩薩怎麼辦事;下卷是戒律,十重四十八輕,那是事相,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事,這是日常生活用心。用心就是修菩薩道,辦事就是學菩薩行,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碰到一個善知識問:我已經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現在不曉得如何學菩薩行?如何學菩薩道?這本書上卷就是修菩薩道,下卷就是學菩薩行,你看這麼簡單的給我們提出來。
《華嚴經》重在說理,講理論、講境界,這一部經重在講方法,而《彌陀經》重在講果報、講結果,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才是功德真正的圓滿。所以這三部經就是成佛之道,而《華嚴經》特別提出來的《四十華嚴》,這就是我們放下,捨!我們捨盡了,一切經裡頭就取這一條成佛之道,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這三樣是一樁事情,是一部經。這個經是《四十華嚴》的方法,《彌陀經》是《四十華嚴》的成就。這一個道路,這一個程序不容易得來,跟開經偈裡面所講的同樣的意思,「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二十七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7
請掀開經本一百零三面第五行:
【如是一切眾生。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科題裡面講「作勸修證」,在這一段經文,這是結答問義。前面把修學根本的因素給我們說出來,那就是三十心十地這四十法門。在通途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法門不相等;換句話說,他修行的手段不一樣,方式不一樣,但是在塬理、塬則、果報上畢竟是相同的,因此才說之為法門平等,無二無別,這是講法門所入的境界是相同的。如果不依照這個法門去修學,那就不是佛法,要想成就佛法裡面殊勝的果報,當然是不可能,這是就通途來說。如果要就淨土法門來講,法門稱之為特別法門,也不能夠離開這個塬則,我們才能夠有決定性的把握求生淨土,有希望將淨土品位提升;換句話說,這一部經對我們就非常的重要。
大經文字長敘說的詳細,這個經簡單扼要,我們看到這個本子是因為有註解的本子,如果離開註解就是薄薄的一個小冊子,這是我們要曉得去受持。前面大師也給我們說得很明白,這是盧捨那佛報身如來自己說明他自己修證的根源,提供給我們做一個榜樣,這是真正的慈悲!不僅如此,今天這一段文還特別勸我們要修證,報身如來勸我們修,勸我們要證,不但要修一定要證得。
註子裡面說「此總答前二問,以明修證之義,如是二字,承上自已成佛根源在斯」。這個意思就說得很明顯,經裡面講『如是一切眾生』,此地大師給我們解釋「如是」這兩個字,這是上面所講他自己成佛的根源。這兩個字的意思就非常深長,所以佛經一開端我們所看到的經文「如是我聞」,如是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不僅是盧捨那佛成佛的根源,十方三世哪一尊佛不是這麼成佛的!所以徹底明瞭如是這兩個字意思你就成佛了。天台大師在《法華經》裡面略說,跟我們講的「百界千如」,講的是世尊在經上跟我們講十如是,他老人家展開來給我們說的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這個理甚深,境界廣大不可思議。學佛的人要以佛做榜樣,所以「一切眾生,當亦如我往昔行菩薩道」。一切眾生是指九法界的。「斯」指已經發心學佛的這些眾生,初發心也好,你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於等覺都要以佛做榜樣,要像佛過去在因地裡面修菩薩道這個方式來修學。
「修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四十賢聖之行」,這就是前面我們所讀的這四段講菩薩四十個位次。「為因地心」,這說得太明顯了,我們想一想我們今天也在因地,我們這個因地的心跟盧捨那佛對照一下,盧捨那佛在因地裡面用的是什麼心?我們在今天用的是什麼心?如果我們用心跟佛在因地裡用心是一樣的,那就好,這個路就走對了;假如我們用的心跟菩薩心不一樣,趕緊要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行是把它修正過來,這是修行的根本。
你看大乘佛法尤其是了義的修證,無不是講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三十心十地,這四十個法門,這叫根本。每一門都是說的心地法門,從根本修!禅家常講從根本修,但是說得不詳細,我們讀語錄、看禅宗的經論往往是不得其門而入,他這個根本說得太籠統了。這經上說得非常詳細,我們從開卷讀到此地也只是讀一個提要,後面每一個心、每一個法門還要細說,希望我們都能夠理解、都能夠體會,用這個方法來修自己的心地。
能依這個法門修才像此地所講的「得證當成果」,得是得到,證是契入。當成之果是「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法身智身,滿足相好,無為無相,即顯法身」。果是如來所證得的究竟果位,這個果位是『無為無相』。這一句我們要簡單的說明,為是造作,在《百法》裡面,這是我們最容易看得出來的,前面九十四法都叫做有為法,後面六法叫無為法,有為是生滅法,有為是造作法;換句話說,因緣所生法。凡是因緣生法都是有為的。這樣說起來佛是無為,那佛現身在九法界,他是有為還是無為?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活了八十歲。八十歲在我們今天來說也不算是長壽,我們今天看到八十以上、九十多歲的也常常能看到,他老人家住世只有八十歲。在世的時候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是五十年,三十歲示現成道,成佛。成佛之後天天說法度眾生,他是有為還是無為?跡象上說,就是外表上來講是有為,他跟我們沒有兩樣,到處講經說法。我們凡夫看是有為法,他自己的受用是無為法,所以他老人家曾經說過,他一生沒說一個字,那就是無為。所以佛是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不住無為現身為眾生說法,不住有為不為一切眾生界所染污,這就叫無住涅槃。無為的意思曉得了,無相就容易明白。無相無不相,他這個現相,不是心裡面想要什麼個相現什麼相,不是的,而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無相無不相、無為無不為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所以底下講『大滿常住』。這個大滿就是大圓滿,大圓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我們這個世間欠缺太多,遺憾太多,佛沒有,佛是樣樣圓滿,無有一樣不圓滿。真實的圓滿不是能想像到的,他真實的,實實在在的圓滿,要到什麼時候?要到無為無相你才能證得,「大滿常住,法身智身,滿足相好」,這兩句就是說明大滿常住。「無為無相,即顯法身」。我們每一個學佛的同修都希望自己能夠證得法身,證到法身那是大菩薩,所謂法身大士。我們念佛人希望早一天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法身大士。由此可知,你要真正想證到理一心,這無為無相就重要了。一定要學佛在因地上的修行的法門,把它用在念佛上才能真正得到理一心。這一樁事情也是我們平常在講席當中時時提示的,就是隨緣而不攀緣,攀緣就著相,就是有為,就著相;隨緣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緣。隨緣無論做什麼事情心清淨一塵不染,攀緣就不一樣,攀緣是有心去做,有一個攀緣心去做,這裡面就有很大很大的差別。
換句話說,攀緣是用心意識去做,隨緣是真智照見去做,那個不一樣!這是講得比較容易體會的,就是用心意識那都是攀緣,離心意識真正的隨緣,離心意識沒有分別、執著、妄想。這個事情來要不要做?盡心盡力把它做好,要把它做到盡善盡美,不落在心意識裡面,這就是無為。沒有心意識是無為,事情又做得非常圓滿,那是無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不落心意識無相,事情做得圓圓滿滿,有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我們在生活當中要能夠用這麼個道理,用這種方法來修學,你這理一心不亂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證得,這是真正成就自己的法身。
「大滿常住,即顯報身」。報身是智慧圓滿,報身是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圓滿。這個經是報身佛說的,法身沒有相,報身裡有相,法身裡講無相無為,從報身講有相有為,報身不但是自受用身同時也是法身大士們的他受用身。『十力十八不共行』,就是十八不共法。「即顯化身」,所謂化身就是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身,這是諸位要知道,自受用裡面沒有,因為十力十八不共法統統是有為的。佛與大菩薩們示現有為法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如果是自受用,那馬上就落心意識去了,就落到十法界去了。他示現這個是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他自己住在一真法界,他大滿常住,示現的是給九法界眾生給他們受用,這是大慈大悲、是清淨平等。清淨完全是自受用的,平等亦是自亦是他,慈悲完全是他受用。
「法報不分,三身圓現,是為法身智身滿足」。三身是一,一而三,三而一,不但諸佛如來如是,我們現在哪一個人不如是?問題是我們自己迷而不覺,我們迷了什麼?我們把法身迷了,報身也迷了,應化身也迷了,我們把自己的三身都迷了。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頭說得好,給我們說出「一體三身佛」,《壇經》上說的一體三身佛是說我們本人,說我們自己,我們的真如本性,或者像《楞嚴》裡面所講的我們的六根根性那就是法身。我們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這就是報身,從本性變現出來八識五十一心所,變現出這些東西出來,這就是化身。諸位想想我們哪一個不是如此?可是眼前我們對於三身都迷惑了,不知道自己有法身、有本性,不知道自己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有十力十八不共法,不曉得,完全迷失了。所以佛看眾生常常嘆息謂「可憐憫者」,因此佛幫助你,把你度了,你成佛了。
成佛誰度你的?自己度自己,不是佛度你。一旦發覺塬來我也有法身,也有報身,也有應化身,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一旦發現了並不是佛給你的,是你自己什麼時候發現你自己也有,你就成佛了,就是覺悟了,你自己覺悟了。所以這個法門教人的是自悟、自修、自覺,覺就是證得。佛菩薩對我們來講只是一個增上緣,把我們點醒而已,他給我們開示這就是點我們,我們自己會不會醒過來?這就是問題,什麼時候一下覺醒了,什麼時候你就成就了。這個地方要緊的意思是講三身一體。
「以此三身,繇因地中修習心地,是以得果證身」。這就是勸勉我們,諸佛如來他這個果報是這麼樣得來的,而我們現前如果也要想得到這樣圓滿的果報,沒有例外的,也得要用這個方法來修,那就是在因地當中修習心地,著重在「修習」這兩個字。我們今天人不肯干。修是修證,覺悟就修證,習難,習是實習,實習就是要在生活當中把它做到,這叫習。譬如今天同修問的一個問題:怎麼樣叫八風吹不動?我們的心遇到境界它就動了,順自己意思馬上就起了歡喜心,心動了;不順自己意思的時候,馬上就起了瞋恚心,心也動了,這就不行!現在覺悟了,應當要不動心,這個不動,不動是對的,動是錯的,這是你修正過來了,修正過來怎麼樣?以後再遇到順境沒有喜歡心,再遇到逆境沒有瞋恚心,真的在境界裡如如不動,這叫習。這個習的時間就太長太長,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都要修習。
你看《金剛經》上忍辱仙人修忍辱修多久?修了五百世,單單修忍辱修五百世!要是以我們中國人的講法三十年叫一世,我們中國人寫這個世,三個十,過去十年,現在十年,未來十年,三十年叫一世。就以這個來算這個時間也相當可觀,五百世,百世三千年,他修一萬五千年。當然實際上忍辱仙人還不止這麼長的時間,就算我們這很短的三十年一世,他修這麼長的時間,種種境界裡面,全是逆境裡面去磨鍊,鍊什麼?鍊不起瞋恚心,到最後是什麼境界?《金剛經》那一段故事實際上是出在《涅槃經》裡面,《涅槃經》說得詳細,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仙人是大善人、大好人,遇到這個不講理的惡王,將他來凌遲處死,用刀割肉一片一片的割下來,這樣給他割死的。他不生瞋恚心,他的布施波羅蜜圓滿了,圓滿之相。
這個過程每位修學菩薩道的人都要經歷,你不要看到這個,將來你自己也要受這個,你要不受這個境界,你的忍辱波羅蜜不能圓滿。早早晚晚遭一個人,你是個好人大菩薩,他來給你凌遲處死,叫你粉身碎骨;如如不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這個忍辱度圓滿了。忍辱度圓滿才能往上進一級精進圓滿,再往上是禅定度圓滿,今天一點點小小都不能忍,那你的時間還長!六道輪迴裡頭不曉得還有無量劫,你今天學佛在佛門裡面只可以說阿賴耶裡頭種一點佛法的種子而已,這一生不能成就,所以要真正修。真正修就是在生活當中去練習,歷事鍊心去修布施,我們開頭就修六度。
諸位要記住帶業往生像天台智者大師所示現的,他做出來給我們看的。他臨命終他的弟子問他,你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修行這麼好,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有多高?他告訴大家,他說我因為領眾,就是操心,領眾,只得一個五品位,圓教的五品位;如果我要不領眾的話,他可以得上品上生。這就是菩薩再來捨己為人,為了成就大眾,犧牲自己的品位,這了不起。五品位裡面有兼行六度,正行六度,正助雙修;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不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我們求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把握的,為什麼?你有障礙。布施度我們貪悭,貪心、悭吝心這是障礙,障礙我們功夫成片,障礙我們往生淨土。持戒是對惡業的,我們的惡業無量無邊,我們的惡業與日俱增,這怎麼得了,業障!忍辱是度瞋恚的,精進是度懈怠的,禅定是度散亂的,般若是度愚癡的。你不用這六種方法除掉自己心行上的障礙,怎麼能得一心不亂?怎麼能成念佛三昧?這些障礙嚴重了連功夫成片都得不到;換句話說,帶業往生下品下生都沒法子得到,這是我們真正要覺悟。
六波羅蜜就是在生活當中去修、去練習,於一切法不貪,於一切法不吝啬,自己有的可以給人,大大方方慷慨的送給別人,決定沒有吝啬;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想的是善的,做的也是善的,不造惡業,不為自己只為眾生,你與佛法就相應。處處想到自己,不想到眾生,西方世界沒份。今日之下的念佛人很多,成就人很少,為什麼?自私自利,我們不要看別人,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犯了這個毛病,因為什麼?一般人看別人眼睛都很亮,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一塌煳塗。時時要反過來看看自己,我們自己要是為了個人、為了私利那就不得了。
所以我在念佛的時候勸勉諸位,平常我也常講你們諸位心量要大,要重視道場不要重視個人。這個道場是我們大家的,法師走了我們再請一個,就好像學校一樣,學校是我們地方的,校長、教員是我們聘請的,他教得好我們請他多教幾年,教得不好我們解聘另外再聘別人。我們是這個道場的主人,我們要利用這個道場成就自己,不能跟法師跑。自古以來什麼?鐵打的常住流水僧,哪一個靠得住?現在有很多道場不願意請法師講經,塬因在哪裡?現在人心是浮的,他跟法師走,這個法師來講經有一些人皈依他,他走了就帶走了,那個法師來又帶一批去了,所以常住不歡迎來講經,講經把信徒都帶跑掉了。這些信徒什麼?心性不定,心性不定怎麼會有成就?沒成就。
所以印光大師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教人修學一個法門,道場,一個道場,他的主張就是如此,為什麼?不浪費精神,也不浪費財力,全心全力護持一個道場,在一個道場修行。你說你的法緣很好,今天這個寺院裡有什麼法會你去了,明天那個,一天到晚你跑廟,把心都跑亂掉了,你怎麼能夠得功夫成片,你怎麼能得一心?美其名為結結緣!緣可是結了,結得什麼緣?結得生死緣,結得是六道輪迴的緣,不能出離三界!這是我們自己要警覺的。所以印光大師提起來哪個人不佩服,可是沒什麼人讚歎印光法師,為什麼?印光法師這一套理論把我們信徒都搞沒有了。其實這個觀念也錯誤,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印光法師這個教訓的話,每一個寺院他有固定信徒,他不會跑來跑去,結果怎麼樣?個個都成就,他心是定的,他不跑。老法師是西方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再來人,給我們教誡沒錯,他也是代表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所以真正要修行確實要省事、要省緣,不能多攀緣。
所以我們講經只講一種,在此地我們星期天就講這個經幫助我們,使我們在修行當中抓到要點,抓到綱領。經我們只講《彌陀經》,真正是一門深入!我不但現在在此地是講的一部經,明年國外邀請我講經也是講《彌陀經》,別的經不講了。這個世界上法師很多,他要聽別的經請別的法師去講,我不會,我只會講《彌陀經》。而且《彌陀經》就兩個註子,一個《要解》一個《疏鈔》,其他的註子我也不看。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不做第二個想法,沒有第二個念頭,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這個世間人我不攀緣他、不跑他的廟,得罪他沒關係,我得罪他事小,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事大,等我到極樂世界之後我再到他那個道場去,不遲!我自己成佛、成菩薩了,乘願再來再去度化他。這個觀念才正確,不怕得罪人。你不守塬則,不明道理,結果是誤了自己一生,這個事情大。所以修習著重在習!世間法也是如此,連孔老夫子教人,《論語》裡面第一句「學而時習之」,學就是此地講的修,修學,時習是把你的修學一定要應用在生活中,生活就是修學,修學就是生活,是一不是二,這樣才能證果。我們今天所求的果報就是往生西方世界。
下面大師引《宗鏡錄》上幾句話「宗鏡錄雲,由轉根本之心,得證法身」。這一句話很要緊,什麼叫根本心?底下有說明「根本心者,即第八識,謂善惡等法,本此出生」。這就是說的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這才行!轉八識成四智這就成佛了。所以經論裡面告訴我們,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這在菩薩什麼地位?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叫不動地,七地叫遠行地。換句話說,對於一切法真正遠離了,這個遠是比喻,到八地真的不動了,真正不動了,世出世間法統統不動了,這一不動就轉了。那個不動的阿賴耶跟諸位說就是真如本性,法身理體好比什麼?好比是水,平靜的水。阿賴耶好比是水起了波浪,因為它動了,動了起波浪,不動是水,水跟波是一不是二,心水要不動就叫真心,它要動的時候我們就叫它作妄心,其實妄心跟真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
你在境界裡會起心動念,換句話說,你就是轉本心變成妄心,你是轉大圓鏡變成阿賴耶。如果你在一切法裡都不動,樣樣清楚、樣樣明瞭,眼看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清楚、聽得清楚這裡頭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決定沒有起心動念,這是真心,這就是大圓鏡智;如果在境界裡面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那你就把大圓鏡轉變為阿賴耶。這個道理我們遍數講得太多太多,一說大家都曉得,可是怎麼樣?我這個話還沒說完,你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這就是覺你有,你那個實習的功夫是一點都沒有,那個沒有用處!你有解你沒有行,說起來你懂,這是你解,你有解,可是你在境界裡頭你還是照老樣,你沒有行,有解無行就好比說食數寶,你能不能得受用?不能得受用,一定要去行。
這個行就是一定要曉得轉識成智,我們的辦法就是用這一句佛號,用這一句佛號來轉識成智。心裡面在境界才有分別,馬上一句佛號阿彌陀佛,把這個分別心打掉;如果有執著也是一句佛號把執著心打掉,如果起妄想也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妄想打掉,用的是這個方法。平常結七念佛叫打七,我問問你怎麼打法?打七兩個字怎麼講法?七天用這一句佛號把你的分別執著妄想打掉,就是這麼個意思。七是指七天,這個七天當中不做別的,專門做這個工作,心裡才起個念頭,這一句佛號就把它打掉,這個意思在此地。你要不把這些念頭打掉,你的心如何得到平靜?怎麼能夠恢復你的大圓鏡?大圓鏡就是報身、智身,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是你的化身。我們豈不是轉三身為八識了!迷了三身就變成八識,這個地方跟我們解釋根本性者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是根本。「善惡等法,本此出生」,這是說八識叫藏識,好比是個倉庫一樣,無始劫以來的善惡種子都含藏在其中,遇到緣就起現行。
「若迷此識,即為生死,悟此識者,即得涅槃」。迷是不覺,不知道它的真相,這就是三界六道生死的根本。悟是什麼?悟是轉識,轉識成智,迷是轉智成識。經上常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為什麼現在搞成這個樣子?那是因為你迷了自性,轉自性變成阿賴耶識,本來是佛沒錯,剛才講了阿賴耶跟真如本性是一不是二,真如本性,佛好比是平靜的水,阿賴耶是起了波浪的水,是一不是二,一點沒錯,現在你這個波浪如何能把它息下去恢復平靜。
平靜的水像一面鏡子,外面東西照得清清楚楚,那叫什麼?那就是智慧,叫大圓鏡智,叫根本智。所以根本智從哪裡來?不是求來的、不是修來的,根本智是本有的,什麼時候你心清淨根本智就現前,只要你心裡面還有波動,你的根本智決定不能現前。愈是去求智慧愈糟糕,為什麼?你有求的那個心它就是個波浪,你要想心恢復平靜,還故意在那裡增長波浪,那不是顛倒嗎?所以智慧是從定裡生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裡說得好,覺悟了的阿賴耶識就是大圓鏡智,覺悟了的阿賴耶識就是如來的大涅槃。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不生不滅,而識是有生有滅。你看那個波浪,一個波浪起一個波浪滅,它總是不停的,波浪是個生滅的,水平如鏡沒有生滅的相,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生死跟涅槃不二。
「此識轉時,一時煩惱斷滅已盡,得證法身故」。我們法身怎麼證得的?轉識成智證得的,這也就是常講的轉煩惱為菩提。煩惱跟諸位說是消滅不掉的,譬如剛才講這個識比作波浪,波浪能消滅嗎?消滅不掉的。所以叫平靜,它可以恢復平靜,它不會消滅的。如果它消滅了水就沒有了,波就是水,水就是波,如果我們把波比作真如本性,比作菩提,波浪比作煩惱、比作生死,煩惱要是斷掉了、沒有了,那菩提也沒有了,它是一不是二。覺悟的時候煩惱就叫菩提,迷惑的時候菩提就叫煩惱,換個名稱而已,但是迷悟的相是完全不相同。悟的相清淨自在,迷的相那真是苦不堪言,它不相同,不一樣的。所以阿賴耶識一轉,阿賴耶識有含藏的那些習氣種子,不管是善、是惡完全變成智慧,大圓鏡智。所以你不要怕煩惱太多,不要怕,為什麼?一轉識你智慧就多了,怕的是你不會轉,轉過來你智慧就多,你智慧多了你善巧方便多,你就能普度一切眾生。
諸位曉得佛法裡面對因果定律講得很詳細,沒有因決定沒有果,我們要問問成佛了,不講四聖法界,我們講六凡或者講三惡道,成佛了之後三惡道的這些種子他還有沒有?當然沒有了,如果要有的話他怎麼能成佛?不但三惡道的種子沒有,三善道種子他也沒有,別說佛沒有,阿羅漢就沒有了,如果阿羅漢有他怎麼能出得了六道?六道的習氣種子統統斷盡了,沒有了,超越三界了。他沒有種子,他為什麼會再來?乘願再來。他憑什麼理由來,乘願再來光有願不行,還得要有條件,並不是說你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那你得具備條件才行,他有什麼條件?他有三惡道的那些種子,它變成智慧了,三惡道的種子變成智慧,就憑這個,他有惡道的種子,所以他還可以到三惡道去,去的時候他不迷,他就拿那個惡道的種子習氣在那裡去教化眾生,自己不迷又能夠幫助別人,令人開悟,是這麼個道理。
由此可知,九法界的習氣種子統統都存在,就是一個覺而不迷,自己自覺,不受輪迴之苦,超越三界了,同時又可以自在的去利益九法界的眾生,幫助他們覺悟,是這麼一個道理。這就是諸佛菩薩何以能夠乘願再來的道理。所以大乘菩薩跟小乘聖者不一樣,因為大乘人什麼?煩惱多,他一回來之後他度眾生得多,善巧方便多。小乘人住在深山裡與社會不接觸,他煩惱少,他要是倒駕慈航再回來度眾生,他緣少,他善巧方便少,他這個法門少,他度眾生就有限度。所以凡事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這個問題是什麼?得轉識才行。你凡夫跟修小乘人來比較一下,我們沒有轉識的時候,那我們煩惱比他多得太多,我們不如他,他心地清淨;一旦轉了識他不如我們,我們智慧多,善巧方便多,他不如我們,轉了時候才見到!不轉的時候那不如小乘人。再看底下這一段,這一段要緊。
「二轉依本之心,得證報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識,謂依八識而起,如迷此識,即起一切愚癡,悟此識者,即起一切智慧,是故此識轉時,一切愚癡解脫,即證得報身故」。叫轉識,轉依,依是什麼?依第八識而起。真如本性是自己,是真正的自己,迷了之後變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還是自己,也算是真正自己,可是很可憐他把那個真正自己不承認它,他只認真正自己裡面的一分以為是自己,這叫真可憐。我們再舉個比喻,好比這個大海,不起波浪的時候平平靜靜的是自己,真正是大海自己,起了大風大浪了就好比變成阿賴耶識了,那個大海還是自己,結果這個大海怎麼樣?他這個大風大浪他只見到一個波浪,認為那是自己,其他的都不相干,這就壞了。
《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所做的比喻,這個眾生遺失了大海,把大海裡面的水泡泡認為是大海,這個意思是說我們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而在虛空法界裡認這個身,虛空法界好比大海,我們這個身好比大海裡頭一個水泡,把這個水泡當作自己,而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迷得太深太深,怎麼樣喚也喚不醒。所以你要想入佛的境界,要想真正恢復自己本來面目,第一個關要把這個打破,把身見打破,這是第一關。身見打破小乘叫見道位,圓教裡面初信。過去我們講這個經的時候有很多同修問,我們現在算不算初信位的菩薩?不算,為什麼?你現在身見沒打破,身見破了就是初信位的菩薩。
初信位的菩薩跟諸位說如果要是修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凡聖同居土決定生,就怕你不肯去。你要不求往生淨土,你在六道裡面就決定不墮三惡道,就保證了,真是得了保險,決不墮三惡道。但是到這個程度的時候要在娑婆世界修,那就佛經所講的「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候這個時間表就可以定了,確確實實三大阿僧祇劫。好像你念書一樣,你已經考取了,入了學了,你一年級,那麼四年你一定畢業,四年畢業,日程表就可以定了。你要是沒考進去,講我四年就可以畢業,那是遙遙無期,為什麼?你還沒考取還沒上學,四年畢業是說別人不是說你。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對什麼人說的?對於那個見道位人說的,對他來講的,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他斷掉了,對這種人說的。我們是一品惑也沒斷,我們沒資格!
由此可知,我們念佛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不懂這個道理確確實實你這一句佛號念得不得力。所謂不得力,就是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標準。這是經論裡面你們長期在此地熏習、在這裡探討,使我們自己真正覺悟,曉得在二六時中一切境緣當中,怎麼樣用善巧方便,時時得力,處處得力,斷惑證真,惑分分斷,真是分分顯,自己怎麼不法喜充滿,心開意解!這個時候的前途真正呈現出一片大光明,身心自在,法喜充滿。
第七識確確實實是愚癡為根本,四大煩惱常相隨。四大煩惱裡面最重的我癡,一有這個東西在,我見、我愛、我慢都出來了。那個我見就是見惑,是見惑的根本,我愛那是煩惱障的根本,貪瞋癡,我慢是傲慢,我癡裡頭就是懷疑,對聖教懷疑。所以信之一字不容易建立!說信佛,誰信佛了?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依教奉行的人,前面講因地當中認真修習心地,這個人叫信佛,沒有在心地上用功夫,沒有實地上去實習,那不叫信佛,沒有信。所以這一句佛號裡頭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那這個人決定往生,為什麼?他真修行,他這個佛號裡頭具足信願行,這個佛號有力量,能伏惑,能斷煩惱,決定能夠有功夫成片,而事一心,而理一心。這個佛號裡頭不具足信願行,你說信,不相信;說得很好,點頭,決定不肯做,不相信,所以信之一字不得了!你看初信位的菩薩斷見惑才叫初信,真正相信,他一往生的時候當生成就,一生成就,不往生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幾時我們才能做到這個信?
今天時間到了,我看只能夠講到此地,這一段的意思還沒能講盡,我們下一次就從這一段講起,就從一百零四面倒數第二行最末了三個字從這裡講起。這些地方非常非常重要,與我們修行有很密切的關係。今天我們收到中國佛教會的一個通知,希望我們佛教徒發起捐助,對這一次煤礦災變受難的這些家屬們。今天我們才收到這個通知,希望同修隨喜,我們在櫃檯裡面,櫃檯那邊另外拿一張紙寫,這個錢要交給中國佛教會,由中國佛教會再去轉交,轉達給他們。
明天我們《彌陀經要解》圓滿,明天圓滿是個好日子,希望同修們踴躍的來參加。星期三我們又是一個會的開始,是《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三次講解的開始。希望同學們要發心,這個經要講三年圓滿,如果三年當中我們真正能得到清淨信心,把念佛法門的理論、方法、境界都徹底明瞭,自己這一生當中在這個娑婆世界是最後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三年值得。而且這三年對我們一生來講,不是一生,不止一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這個三年,這種機緣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們三年當中未必每一次都能參加,我是會會必到,沒有一次缺席的,我得的受用太大!這個會頭我來帶頭,希望你們大家能跟進,所以我們組織這個念佛會,我們這個會取個名字叫「蓮池海會」,我們從明天起就開始登記會員,蓮池海會。
(第二十八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8
請掀開經本一百零四面倒數第二行,末後三個字看起。
「二轉依本之心,得證報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識,謂依八識而起,如迷此識,即起一切愚癡。悟此識者,即起一切智慧,是故此識轉時,一切愚癡解脫,即證得報身故」。前面講過法身,法身是怎麼來的?怎麼回事?如何證得?在這邊都有一個概略的介紹。今天是講七轉識,轉依本之心得證報身。這句就說明證得報身的根源,下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依本之心,怎麼個轉法這是一定要知道的。本心就是阿賴耶識。第七識是阿賴耶的見分,其實阿賴耶的見分也是廣大而無邊際的,阿賴耶的相分也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麻煩就是在迷。他迷了之後在見分,執著見分的一分,以為那是自己,這就講的我執,阿賴耶相分裡面執著也是執著這一點,執著這個身相以為自己的身,在這裡面起了身見,在見分裡面起了我執,這就叫依本心。
這一轉就是轉識成智。由此可知,既然是轉八識是成正法身,轉八識是正法身。法身是什麼?就是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是法身;轉末那就成了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就是報身;而妙觀察與成所作就是應化身。就是這麼回事情。三身實在講人人都有,佛這三身他不迷,他覺悟,三身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我們做凡夫的也有這三身,這三身迷了。迷了法身就變成了根本識,根本之心,這心意識變成第八識,迷了報身就變成第七識,迷了應身就變成第六識,這個事實實在說只有迷悟。佛在迷悟上建立一個假名,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說得好,只轉名不轉體。這話說得太妙,太妙了!譬如說我們現前覺悟了,徹底覺悟了,轉末那成平等性智,你現在就叫菩薩,你沒轉過來的時候你叫凡夫。當凡夫的時候是這麼一樁事情,一下覺悟了馬上換個名字叫菩薩,還是這個人,還是這樁事情,這人沒轉,換個名字而已。名字根據什麼換的?根據迷悟,你覺悟了,你不迷了。所以七識是依八識而起的,它是屬於依他起性。
從唯識上來看八識的見分就是精神的世界,靈知,八識的相分就是物質的世界,如果我們今天在現代的學術把萬法分為精神與物質兩大類,這就是阿賴耶的見相兩分。見相兩分是同源的,在《唯識》裡面說得很清楚,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來的,自證分是本體,因此這兩分就可以互相的轉變。相分從哪裡來的?相分是見分變現出來的,所以相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唯識》經論裡面講得太清楚,也講得非常的精細,眾生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經上常常嘆之為「可憐憫者」。真相是怎麼樣?我們的精神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這個身相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有幾個人能夠明白這一個事實?《楞嚴》上說得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一讀,這是菩薩,大概是應以佛身得度而現佛身,應以天身得度而現天身,想到這裡去了。這個想得也沒錯,可是什麼?沒有得到事實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就在自己。
先說什麼叫眾生,你首先要了解什麼叫眾生。六祖在《壇經》裡面告訴我們,要度自性眾生,四弘誓願裡頭也講「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眾生是什麼?就是念頭。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心裡歡喜馬上面孔就現個歡喜相,心裡一生氣馬上面孔就生個生氣的相,這就是隨心應量!諸位能夠體會到這一點,你才曉得塬來《楞嚴經》上就這麼回事情。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現前一實驗就兌現了,這你容易覺察,這個相是什麼?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你想想對不對?這一個道理容易明白,跟諸位一提你就曉得,確實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一個念頭起,再一個念頭馬上就滅了,這個生滅念頭就叫眾生,就是眾生!
從早到晚你心裡頭念頭的生滅不曉得有多少,這一個念頭起來它就有相分。《楞嚴經》講這四句話一點都不錯,隨心應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可是我們這個心非常非常之大,你要說你這個心就在這個身體裡面那就錯了,那大錯特錯了。如果心在身體裡面,與外面不相干,那應該跟外頭沒有感應,為什麼見色聞聲你會動心?這就證明你這個心並不是關在肉體裡頭,沒關在這個裡頭。《楞嚴經》一開頭,你看看阿難尊者七處找心找不到,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其實什麼?他迷,迷了怎麼找也找不到,要是悟了,在內、在外也在中間,到處都在,無有一處不在,所以他才能夠與盡虛空遍法界起感應。
所以悟了以後才真正明瞭,我們的念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身相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世界無邊剎土都有我們自己在那裡承事供養,沒有一尊佛那個地方漏掉的。你現在沒辦法,你現在迷了,你執著什麼?我就是這個身,除這個身沒第二個身,你要是悟了以後怎麼樣?我有無量無邊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底下我就不再講,愈講愈玄,讓你自己去悟去,我這個話就說到此地,愈說愈玄。但是你不要看到這個玄,是真事不是假的,這不是推想、不是理論是事實,所以悟了是得大自在,真正解脫。
那個迷悟的關就在第七識,所以我們一個真正講修行人對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第七識的特性就是執著,《唯識》裡面講的恆審思量,這裡面最堅固的執著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所以這兩個執著你不破,像《華嚴經》那個境界,別說你沒法子入進去,體會都不容易,體會都很難。那就是你堅固的執著,障礙了你理解,解都不能,那何況證入?因此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都是先教你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的本體就是此地轉第七識,菩提心的本體是平等心!不平等就不能夠轉第七識,所以第七識這個名字轉成智就叫平等性智。你不平等怎麼行?一切法統統要平等,才能夠轉這個識,只要有一樁事情不平等就轉不過來。這個事情你們想想容不容易?好難!其實這個事情不算難,為什麼?這事不求人。世間最難的是求人難,這個事情求自己。你自己在境界裡面果然用平等的心來待人接物那就轉過來了。
平等心是無心,是無妄心,因為平等心是真心,無妄心,無高下之心,無生滅之心,無斷常之心,那是妄心!無分別、無執著,這就是菩提心的本體。這個道理說了似乎也懂得一點,可是在境界上,這個境界就是指我們的生活,生活轉不過來,有無量的分別,無量的執著;換句話說,無量無邊的不平等,那怎麼行?這就是我們修行證果的大障礙。我們念佛念了這麼多年,別說一心,功夫成片都沒得到。你要問為什麼我得不到?你用不平等心去念,念上三大阿僧祇劫都得不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要想往生,這個法門講帶業往生,帶業還是有條件的,帶種子習氣不帶現行;換句話說,能往生的人雖然沒做到真正平等,他有個假平等。假平等也行,也能夠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真平等?真平等跟諸位說實報莊嚴土。相似的平等是事一心不亂,真正的平等是理一心不亂,看到像平等其實不是平等,表面樣子上平等連相似都談不上,那是功夫成片,可見得平等心的重要!
功夫成片的條件,我們就以這個不平等心來說,這個念頭才起,一個念頭才起,馬上就覺悟。古人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馬上就覺悟了,覺悟了,一句佛號就把它轉過來了,把這個念頭轉到佛號上去了,這個念頭它就消滅了。才起就滅了,這叫功夫成片,你的覺性,你的佛號能把這個不平等心把它壓下去,壓下去,表面看的平等,底下不平等,功夫成片就這麼一個情形。
如果到事一心的時候,他這個妄念真的沒有了,不是講表面,連裡面都平等了,正是裡外一如,這個時候是事一心,為什麼不叫理一心?因為他裡面還有一個法執在,法執沒破,那個法執還是第七識。第七識轉了一半沒完全轉過來,只把我執轉過來了,無我了,還有法。什麼時候連法執也破了,在法上平等了,有情眾生上平等是人我執破了,平等了;幾時能夠我與一切萬法都平等,在地上撿一塊磚頭、瓦塊跟我,平不平等?平等了,那法執就沒有了。這個功夫你看又進了一層!為什麼說草木、磚頭、瓦塊跟我是一樣的,這個東西難懂!這個裡頭真正明瞭了,那《華嚴經》一句話你就承認了,「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天台大師在《法華經》裡面講「萬法皆如,萬法皆是」,你也承認了。這些所說的都是真實相!所謂是諸法實相,說諸法實相實在講就是禅宗所講的自家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如是。
報身是智慧身,就是般若智慧現前,所以在這後面說「如迷此識,即起一切愚癡」。第七識是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四大煩惱裡面就有我癡,貪瞋癡的癡,這是根本煩惱。因為癡所以才有我見,我見就是我執,就是人我執,我愛、我慢都是屬於人我執。我見這個範圍大,這是我、法兩種執著都有,而我癡也是我、法兩種執著都有,所以我慢是先破,我愛、我慢是先斷。你看修禅定的四禅八定裡面沒有慢,沒有瞋,所以他比我們高,高的是他沒有瞋恚,他沒有我慢。由此可知,我們修行先要破我執,先從這兩條上下功夫。修平等心,這個方法手段就是禮敬諸佛,用這種方法。由此可知,禮敬諸佛好比是藥,它的功效破我慢的。十大願王裡面它列在第一條,就是說明修行人應當從這個地方下手,漸漸才能夠破愚癡,轉識成智的最初方便!
「悟此識者,即起一切智慧」。一覺悟第七識就換了名字,就叫做平等性智;迷的時候它就叫第七識,只換名字。就是迷悟給它換個名字,其實是一樁事情,這就是說什麼?不平等就是平等。迷的時候不平等,悟的時候平等,迷悟不二,它是一樁事情。迷是它悟也是它,平等是它不平等還是它,平等就是不平等,不平等就是平等。這個道理要明白,你才曉得佛法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都是這個意思。
我們要想開智慧要從這裡下功夫,執著減少一分,智慧就透一分,減少十分,智慧就透十分,所以執著是智慧的大障礙!持戒的人執著不能得定,修定的人執著不能開慧,這是我們在許多經典裡面都讀到的。持戒的人執著當然不能得定,一天到晚想到我的戒律精嚴,那個人破戒、那個不守戒,你想想看一天到晚起分別,他怎麼能得定?他得不到定!那個持戒人如何才能得定?我戒律精嚴,看到什麼?個個人戒律都精嚴,那個破戒的人他故意裝,裝給我看的,看我動不動心。我在裡頭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一樣的恭敬,看破戒的人跟看諸佛如來是一樣的恭敬,一樣的供養,他心平靜了,這樣才能得定。
所以要曉得那個戒律是我自己修的,自己學的,不是給別人的。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做一個修行人的榜樣。修行人只有一個人,不能有一個同參。有一個同參,你跟我差不多,我們倆程度一樣,恭敬心就生不起來,所以善財童子學生就他一個,你看除他一個之外,你在《華嚴經》裡去看,統統都是善知識,都是老師,都是佛菩薩;換句話說,他是一體恭敬,這就對了。再看看每一位善友,善財童子跟他告辭的時候,你看每一位善友自己自謙而尊人。這就是告訴他,在他自己學,他也是認為自己是學生,除自己之外,所有的人也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他才能成功!我們今天大病,毛病就出在此地,自己有一點修行自己很了不起,別人沒看在眼裡,沒看得起,自己好像這個功夫是高了一點,但是我慢心隨著增長,這叫什麼功夫?好像戒一天比一天清淨了,慧也一天一天也開了,定好像一天一天也深了,傲慢也一天一天增長了,哪有這種道理?你就曉得我們今天失敗,失敗在哪裡。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警惕的。
我們今天看這個也不如意,那個也不如法,沒法子修行!經上一開頭「如是我聞」,你跟這兩個字就違背了,法法皆如,法法皆是,逆順都如。《華嚴經》裡面有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甘露火王那比阿鼻地獄還厲害,都是菩薩。他兩個人對照,完全一百八十度不相同的境界,一個慈悲,一個極其殘忍,慈悲就是殘忍,殘忍就是慈悲,是一不是二,你幾時候能入這個境界你自己才會開悟!智慧才能現前。如果你在這個裡頭有分別,那好了,只好永遠當凡夫,沒法子,不二法門你就進不去。
因為你有二,你在一切法裡頭你是二心,二心如何能入不二法門?入不進去!不二法門是大乘佛法的總名稱,就是你沒法子入大乘。小乘可以,小乘因為裡頭它有法執,可以,大乘入不進去,難,沒法子。修淨土行,修淨土你有執著,凡聖同居土可以有執著,方便有余土裡頭也有執著,比較輕一點,實報莊嚴土裡頭沒有執著,所以西方淨土實報莊嚴土是不二法門,我們在功夫裡面講理一心不亂是不二法門,這就是你實實在在沒有法子,你只好修淨土同居土,那也算不錯。剛才講了同居土裡頭煩惱要壓下去,不可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看到那個冤家對頭在那裡,你怎麼也在此地?那怎麼可以?總不能到蓮池海會裡頭還去吵架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愚癡解脫,即證得報身故」。這個愚癡這是解開了。愚癡也是個結,把這個結解開了,脫是超脫了,這個時候就是超脫了愚癡,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你就證得了圓滿報身,就證圓滿報身。再看下面第三段。
「三轉起事之心,得證化身」。這就是講的化身裡面就包括了應身,應、化常常合在一起說。底下這來解釋什麼叫起事心,起事心就是分別心。「即第六識」,它起的什麼事?「謂對六塵,而起分別」,諸位要曉得前五識只有了別,沒有分別,就是說分別的功能非常薄弱。了是明瞭,你的眼見色一見統統明瞭,它不大分別的,誰分別?第六意識分別。怎麼曉得是第六意識分別?如不用第六意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們平常習慣上用的這個術語「注意」,注意兩個字怎麼意思?注入意識,就是叫你提起你的分別,眼要沒有注意就沒看清楚,耳要沒注意就沒聽清楚,意識沒起作用。所以這個注意這些術語都從佛教裡頭來的,你就能夠想像得到,佛法對於我們中國文化影響是多麼深?這個術語從佛教來的。
打妄想沒注意就沒聽清楚,我們看一個東西我們那個意搞到別的地方去了,眼睛沒看清楚。這種經驗我想每一位同修都有,所以老師教學常常提醒學生要注意,這個「注意」這兩個字從哪裡來的不曉得,含含煳煳!這兩個字真正內涵沒弄清楚,那要懂佛法才行,注入第六意識。這就是對六塵起分別了,它的分別功能非常之大,善於分別。第七識執著的功能很大,它雖然分別它也有執著,但是執著的力量很薄弱。第七識也有分別,分別的力量薄弱,而這個執著的力量強大,這兩個合起來就是轉智成識。我們今天稱一般世間人有學問的人、讀書人,知識分子,轉智成識凡夫,學佛的人怎麼樣?轉識成智,這是學佛的。所以這些名相你仔細想想很有道理,知識分子一般覺得這個名詞很好,其實不然,在佛法裡面來看迷惑及顛倒,怎麼可以轉智成識?學佛的人轉識成智,那就對了。
「以迷此識,即起一切貪瞋癡等,惱害眾生」。由它起分別,第六意識執著,這就是起惑造業,這造罪業;迷了就是干這一套,迷了他是煩惱。「悟此識者,即修一切戒定慧等品,饒益眾生」。這一悟就叫菩薩,所以貪瞋癡就是戒定慧。悟了叫戒,迷了叫貪;悟了的時候叫定,迷了叫瞋;悟的時候叫慧,迷了是叫愚癡。你看也只換名詞,戒定慧就是貪瞋癡,貪瞋癡與戒定慧不二!這就是迷悟所起的這個名詞不一樣,這就是煩惱就是菩提。
「是故此識轉時,即證得化身故」。第六識一轉他就有能力饒益眾生,饒是豐饒,益是利益,就能夠帶給眾生最大的利益,最殊勝最究竟的利益,這叫饒益。這是把三身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在此地敘述出來。諸位就應當明瞭三身我們統統有,現在是迷了,迷了並不是三身失掉了,迷是什麼?失去了他本來的功能,這一迷之後使塬本那個良知、良能喪失掉了,變成一種惡知、惡能,在三界裡面起惑造業,搞這些生死輪迴,搞這一套,迷了才出這個現相,一悟完全就反過來。這就說明一體三身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不增不減,只有迷悟的差別,只有名字的差別,理與事都是不增不減。
「是以如來出世,說諸心地法門,無非要令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轉識成智,證三身,圓十號故也」。這裡頭有兩句八個字非常重要,「斷惡修善,轉識成智」,這八個字要牢牢的記住。你能斷惡修善,雖然不能夠出三界,不能證菩提,你決定不墮三惡道,在三界當中得人天福報。這是學佛人必須要修的。可是這個不究竟,如果要講到真正究竟,一定要轉識成智。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這個方法統統是轉識成智的,我們這個念佛的方法也不例外,持戒的方法也是如此。若非轉識成智,那就不是佛法,是佛法決定是轉識成智的,轉八識成四智,這一轉你就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統統現前,一體三身就證得了。
「圓十號」,十號是如來果地上的十號,那就圓滿了,所以這十種稱號是古人通號,不是某一個人他的特殊的名號是通號。這一段這個註解註得好,文字不多,確實是好文章,簡要詳明。這一段文章非常重要,與《六祖壇經》第五章裡面所說的「一體三身佛」是同樣的義趣,同樣的意思,同樣的趣味。下面再解釋「十力」,這是講如來果地上十種特殊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我們的本能,佛因為轉識成智,這個本能都顯示出來了,我們現在是轉智成識,所以把這個本能,雖然有不起作用,有拿不出來。這是很苦惱的事情,拿不出來,人家有馬上就拿出來,立刻就起作用,能力也是無量無邊。這歸納,歸納為十大類稱之為十力。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他每一條後面都是智力,因為這種能力是從智慧裡面生的。佛已經圓滿證得大圓鏡智,能力都是從智慧裡面生的,沒有智慧就沒有能力,我們世間辦事也是如此!辦大事的他的智慧高,辦小事的他的智慧小,事業與智慧成正比例。「是處」這兩個字的意思因果相應,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是是處,因果相應。「非處」是什麼?如果說是善因得惡果,惡因得善果那是非處,那是決定不可能的。你看這十種力裡面第一種就說明因果報應是真理,是宇宙之間的一個定律,決定不會錯的。
往往我們世間人看到這個人好人,為什麼遭的惡報?果報不好?看到那個人惡人,無惡不作,他天天享福。好像作善未必有善報,作惡也未必有惡報,這是我們凡夫只看到這個事實的表面,不曉得因果通三世!我們這一生的享受是前生造的因,經上常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這一生的享受就是前生造作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曉得來世是什麼果報,我們這一生的造作,這一生造作是因,來世的因,那就曉得了,不必要問人,我們今天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動的什麼念頭?如果念頭是善念,來生當然善報,如果這個念頭是惡念,那來生當然是惡報,想什麼方法投機取巧來改變,改變不了的,沒法子改變的,多拜拜佛,巴結巴結佛,還是要墮地獄的,沒法子。
你們可以看看朱鏡宙老居士他有一本《八大人覺經講記》,他這個講記裡頭有一個故事,那個故事是真的,他老人家當年親自見到這個事情。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他給我講這個故事,那個時候還沒寫出來,給我講了很多很多因果報應的故事。這一個故事是在上海有一個已經是煺了休的,因為在滿清政府的時候做官,官也做得很大,很有錢,民國成立滿清政府推翻了,當然他官也就丟掉了。他帶著他的財產在上海,住在外國租界當寓公享福去了。這個人學佛,非常虔誠,佛門裡面修橋、鋪路、印經、造像沒有一樁事情他不出功德的,歡歡喜喜來造,在佛門裡頭是大施主,大善人,看了都叫他善人。
以後他死了,他有好幾個姨太太,裡面就有一個姨太太,死了以後很想念他,當時在上海有一個外國人,是法國人,這個人可以走陰差,他能夠把那個死人鬼魂找來跟你家裡人談話,他有這個本事。要錢要得很多,在那個時候大洋要十塊,給你找一次要十塊錢。他家裡有的是錢,所以就請這個法國人來給他找。法國人要他的生辰八字,還有死的日期、時辰,還有葬的地點,只要把這幾個告訴他,他就會把那個鬼魂找回來。錢給他了,這個法國人找了好久找不到,找不到就是你騙人。那個法國人不肯煺錢,他說我真有這個能力決不是欺騙你的,但是真找不到,不知道這個鬼魂到哪裡去了。
以後這個法國人就說了,如果你親戚朋友當中要是有人過世的,他說我給你再找一次,我這個價錢減半,假如再找不到那算我騙你。好,在這個時候他那個大兒子就是那個先生的大兒子也過世了,他就把那個大少奶奶找來,他說有這麼這個事情半價去找來,結果也告訴他,沒好久真的找到了。找到聽他那個說話的聲音,講的那個樣子完全相同,看到他穿什麼衣服,長得什麼面貌,說話的音聲完全相同。他就問,問的時候你這個爸爸過世沒多久他到哪裡去了?他這個兒子就說,他到地獄去了,下地獄去了。一家人聽到氣死了,他是大善人,學佛這麼多年,天天在佛門裡面燒香、禮拜、誦經、做種種善事怎麼會到地獄裡去?
他說他有很重的罪業別人不曉得,家裡人都不知道。他說他在清朝做官的時候,有一次朝廷命令他去放赈,赈災,當欽差大臣,不知道是旱災還是水災,帶了很多錢去救濟那個地方,他把這個錢自己乾沒了,所以有很多人得不到這個救濟,死了許許多多人。這個罪太重太重了,所以他晚年怎麼學佛,怎麼拜佛,怎麼樣做功德沒有辦法彌補,還是要墮地獄。這個事情沒人曉得,可能有一個他的老朋友,他現在還在世,他稱他伯父,他說你去問問他,他可能還曉得點。結果人果然去找,去找他的老朋友,他老朋友想想是有這麼回事情,但是他究竟得了多少好處不曉得,確實知道他曾經做了一次欽差去赈濟,這個事情是有的,證實了。
所以這個事情,他自己晚年想在佛門裡面學佛來彌補他自己這個罪業,沒有辦法,還是補不過來,還是要墮地獄。可是要是真正轉過來的話,那叫轉識成智,是真正忏悔,他把他所得的那些貪污得來要全盤拿出去,去做善事才能彌補!這個貪污貪了一百萬,拿了十萬去作功德,這怎麼行?不行,那就是行賄賂了,搞了一百萬的好處,我拿十萬塊錢佛菩薩面前行行賄賂,請佛菩薩替我擋一擋這個罪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惡行太大了,所以還是要墮地獄。這是惡因必定得惡報,善因一定得善報,佛對於這一個定理決定不懷疑,他有那個智慧看得清清楚楚。
「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這一條是講三世,過是過去世,現是現在世,未是未來世,就是三世因緣果報,果報通三世的。這一條跟前面一條不同的地方,前面講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作善決定不得惡,作惡決定不會得善,前面是說這樁事情。這一條講的是果報是三世的,有過去造的業現在受報,有現在造的業現在受報,我們講現世報,有現在造的業來世受報,還有現在造的業後世受報。決定有報應,不會說沒有報應。
因此經論上才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起心動念造作的時候他不在乎,他沒想到將來有果報,或者雖然想到,果報還沒現前,不怕不在乎,到果報臨頭的時候他害怕了,那時候害怕也沒用處。菩薩聰明,他不迷,所以他在起心動念之處,他就有警覺心。曉得一個惡念,阿賴耶識裡面就是一個惡的種子,這一個種子遇到現行必定受果報,沒有法子避免的;起一個善念,這個善念種子起現行一定得善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一生的際遇就不怨天、不尤人,曉得什麼果報都是自作自受!知道自作自受,我們從前因為不曉得迷惑顛倒,造了很多惡那有什麼法子?沒法子,從今以後再不起一個惡念了。雖然有惡的習氣種子,如果那個習氣種子淡薄,力量不強,果報是強有力的種子先受報,這就是講因要結成果當中一定要有緣,這個強力就是緣。過去所造的惡現在把惡統統斷盡了,一個惡念都不起;換句話講,惡的緣斷掉了,雖有惡因不容易起現行,緣沒有了。過去世也有善,現在是起心動念統統都是善,這善念裡頭加上善緣,善的果報要提前現前。
所以雖然這個三世因緣果報是不能改變的,可是哪一個先受報?哪一個後受報?這個還行,這個權利還在自己手上,自己可以控制。正因為有這麼一個道理,佛法的解脫的理論才能講得通。命確定是有,命是自己造的,命自己可以改。袁了凡那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改變了命運!我們這個道場一個同修他不常來,他現在年歲大了七十多歲不常來。劉淵武先生,過去跟我是同事,他一家就是依照《了凡四訓》來修學,他的命運改了。這是我在台灣,我送他《了凡四訓》,全家奉行,依教奉行,十年全部改過來了,真正不可思議!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例子。
他那個時候一家人幾乎到了絕境,沒有法子生活下去,得到這一本書的時候如獲至寶,所以他遇到我說,他說《了凡四訓》救了他一家。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的人多,哪一個依照這個方法來修,這命運決定可以改,正是佛法裡所說的有求必應;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它有個道理在,有個方法在,如理如法的去修學、去改造,必定成功,何況是佛法!佛法的改變那個效果比那個更要大,更來得快。這個佛法的改變是兩樁事情效果是非常之大,一個是弘法,一個是護法。護持正法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這是第二種智力。
我們明瞭之後對於造因不能不慎重,起心動念要利益一切眾生,不要妨害眾生,連一個眾生都不要妨害,為什麼?一個眾生妨害,就跟一個眾生結上冤仇,這一個仇人將來你自己在修行道路上他就是個魔障,他就障礙你。我們要想減少魔障,就不與人結冤仇,所以佛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十大願王這兩條非常非常重要,恆順不是短時候的隨順,常常隨順他,這很難做到,其實恆順眾生就與本經精神完全一樣。這個經是戒經,在下一卷戒條裡頭說得很好「孝名為戒」。孝就是順,孝順就是戒。解釋這個意思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來說明最恰當不過,就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也許你也會問那眾生障礙我怎麼辦?障礙你,你的功德圓滿了。你看看《楞嚴經》裡面所說的「發意圓成,圓滿功德」,沒做,功德就圓滿了,那是什麼?不是你不做,因緣不成熟,你的功德圓滿,就是個人造的業不相同,個人的業不一樣!
我們有一個同修也是個佛教徒,很虔誠的一個佛教徒,他是公務員。有一天他來找我,他說我們學佛的人應當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對不對?我說對,沒錯。他說現在我們機關裡頭有一個空缺,那個地位比他高一層,他有資格(就是升官)他可以升一級,現在空這個缺,他說我可以爭取,有很多人都想爭取這個位子,那麼我可不可以去爭?可不可以爭取?他來問我這個問題。我就問他發心,我說你想得到這個位子,你用的是什麼心?他說我想如果我得到這個位子,那個位子是一個單位主管,我要得到這個位子,我可以貢獻我的智慧為國家、為社會多做一點事情。我說行,你可以去爭,這個心好心!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能夠以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心,行!可以去爭這個位置;如果你為了要升官發財,那就錯了,那就有罪業了。結果過了一個多月,他雖然爭了,也提了名,但沒選上,位子給別人佔去了。當時我就恭喜他,我說恭喜你,你發意圓成,圓滿功德。為什麼?你塬來爭到這個位置,你真正要去做到你的功德才圓滿,現在你這個心發了位置沒有得到,你的功德圓滿了,你不要做就圓滿了,確實如此不要做就圓滿了。
所以佛門裡修功德,有的時候是做到才圓滿,有的時候不做就圓滿,那個不做是什麼?沒有機緣做,不是他不肯做,真正肯做沒有機會。這個沒有機會做跟諸位說不是自己沒有福報,是眾生沒福報,如果有這個機會,眾生有福報,自己沒有福報,自己什麼?要心勞,要操心,眾生沒福報自己就有福報,念念圓滿功德!不要說這個事情有障礙,那個事情有障礙,錯了,念念圓滿功德。所以眾生有大福報的時候佛菩薩就出現,佛菩薩不出現於世間,眾生沒福。所以你要想修圓滿功德,時時刻刻都可以修,圓滿功德是沒有人能障礙你的,念念圓滿功德,念念的心具足清淨平等,廣大誓願。這就是知道三世業報。今天時間到了,就只能講到此地。
(第二十九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29
請掀開經本一百零五面倒數第二行,「十力」。
「十力者,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三知諸禅解脫三昧智力」。我們前一次十條裡面介紹了兩條。如來果上的十力,在佛法裡面是一個很普通的佛學名詞,在經論或者是古大德著作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所以在這個地方跟諸位介紹過之後,將來看到十力都是一樣的意思。前面兩條雖然說過了,也許有新來的同修沒聽到,好在不多,我們再說一遍。
「是處」與「非處」是指因果報應一定是相應的。我們俗話常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造善一定得善報,造惡一定得惡報,這就叫是處,決定是正確的。要是說作善會得惡報,或者造惡他也會得善報,沒有這個道理,這叫非處,決定不是事實。可是往往我們在世間見到有許多好人他的遭遇非常不幸,好像是一生作善沒有得到善報,一看到這一生造惡多端的人他是享福報,福報很大,這似乎跟佛法裡面講的果報不相應。所以佛十種特殊能力第一種,對這一樁事情他看得正確。世間這些現相是有的不是沒有,這是一回什麼事情?因為我們凡夫只能看到眼前,不能看到過去,也不能看到未來。殊不知因果是通三世的,這一生他享福是果報,他享福,前生造的善業;這一生他遭遇很不幸,常常受折磨,這也是果報,前世做不善業才得這個果報;今生所做的來生報。
所以佛門常說「欲知前世因」,你要曉得你前世造的是什麼因,「今生受者是」,我們這一生所遭受的就是,一定相符合。「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曉得來世果報怎麼樣,我們這一生造作的這個業就感來生的善惡果報,這是一點都不會差錯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個問題也許有人看到: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如來十力裡面列為第一條,確確實實是一個大問題。為什麼?學佛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正是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從此地建立。
這一個世間一定要把它看破,不值得留戀!這個社會的演進愈往後眾生愈苦。千萬不要以為現在科技發達會給大家帶來幸福,你沒有想到那個戰爭的恐怖,科技後遺症的恐怖!你看印度這一次毒氣外洩,等於一次瘟疫一樣,死傷那麼多的人。這一些災害是人為的不是天然的,如果是核子戰爭爆發了,恐怕是人為跟天然的加起來,那就是大災難!能夠逃過這種大劫難的為數不多,縱然逃過了也是苦難重重。所以看破,警覺心就提高了,真正安穩、幸福還是得求生西方世界。以我們目前有個十年之內的安穩,有這麼長的時間取西方世界決定沒有問題,在時間上講足夠用。我們在《往生傳》裡面所看到的三年到五年成功的人太多太多,那些都是我們的榜樣,所以我們知道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第二句說「知過現未來」,這就是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業報智力」,佛有這個智慧,不但知道自己,知道一切眾生,他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沒有一樁事情不曉得。實實在在有三世,不是沒有三世,真有三世。既有三世,當然就有輪迴,還有什麼話說!三世跟輪迴那是連在一起的,如何超越三世、超越輪迴?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確確實實能夠超越。先說過造善業得三善道果報,造惡業必定入三惡道,得三惡道的果報。佛教給我們修淨業,淨業的果報我們六道裡面沒有。我們念阿彌陀佛,三善道裡頭沒有阿彌陀佛,三惡道裡頭也沒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果報在他方世界,在西方世界。這是佛一再在經論裡面勸勉我們修淨業,感得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清淨的果報。
第三是「知諸禅解脫三昧智力」。禅有很多種,有世間禅定,有出世間的禅定,世間禅定像經典裡面常說的四禅八定,那是世間禅定,阿羅漢所證得的九次第定以上的禅定是出世間的禅定,這是說的諸禅。世間禅定很多種,出世間禅定也有很多種,真正的解脫一定要出世間的禅定,世間的禅定得不到真正的解脫。三昧也是梵語,翻作正定或者翻作正受,與解脫是連在一起的。我們在大經裡面看過很多很多,所以無量三昧!相上雖然講是無量,理上是一樁事情,那就是在一切境緣裡面能夠守住清淨心,能夠運用覺觀,觀照一切諸法,所得的受用就叫做三昧。像交光法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的那種受用就是解脫三昧,如果我們還是應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縱然得到解脫三昧,也不是究竟的。可不可以得到?能得到一些,像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們所得到的這個三昧是沒有超越心意識。所以如來他的大智慧對於九法界有情眾生他們修學的禅定、解脫、三昧他都知道,因為他知道他才能指導我們修行,才能把我們的境界提升。
第四條是「知諸相勝劣根智力」。這一條著重在根。智就是根智力。根是根性,各個眾生不相同,為什麼不相同?與多生多劫的修學習氣有關係,所以這個根性我們常常說有先天的,有後天的。先天的是與生俱來,有人的根性很利,殊勝,有人的根性很劣,不等。後天的那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先天的要善於栽培,後天要發憤努力,都能成就。這一條在教化眾生裡面屬於觀機,唯有正確的觀機才能達到應機施教,利根的人則以圓頓的方法來教他,那個鈍根的人則可以從由淺而深循序漸進的來教導,這樣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教學的功德利益。
第五「知種種解智力,亦名欲力」。「解」換句話說,就是對於一切法的認識,這個認識有淺有深,有圓有偏,有真有假,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層次,因為他認識了;這個欲是愛好,他要不認識他決定生不起愛好的心。譬如學佛,你要對佛法不認識你怎麼肯來修學?聽經,如果那個經聽不懂,聽了幾次你就不想來了,聽懂了覺得這裡面能理解,理解了他就有興趣,就產生了欲望,這個欲望就是追求。佛對於一切眾生,他對於宇宙人生的見解,他的愛好、欲望也都知道,這一條也是屬於觀機。
「六知種種界智力,亦名性力」。界是界分,也就是講的界限,佛法將宇宙萬法把它分為十八類,稱之為十八界。譬如說眼的界限是見,眼不能聽,眼只能見,可見得這個眼根跟耳根它有界限,耳能聽不能見,各個都有一個界限。這一種界限迷的時候有,悟了的時候就沒有,覺悟了的人是六根互用,眼能見,耳能聽,耳能聽眼能見,換句話說,見聞覺知每一根統統都具足。大經裡面說的「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可以互用。到六根互用的時候這個界限就不存在,這不是普通的人,那是大徹大悟的人才能做到,那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換句話說,權小凡外有種種界,佛都知道。底下一句說亦名性力,性也是界的意思,這個性是講性質,不是講的本性,講性質。他各個性質不相同,力是說它的作用,它的功能;眼的性質跟耳的性質不相同,功能不一樣,一個能見一個能聽。這個性是這個意思,不是講的真如本性。
第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如果我們明白這一樁事情,對於佛的教誡就不會懷疑了。至處是到達的處所,也就是我們講的結果。道是方法,你修哪一種方法會得什麼樣的結果,這個佛曉得。你修四谛法你會成就阿羅漢,你修十二因緣法你會得辟支佛果報,你修六度萬行你會得菩薩的果報,你念佛修一心不亂你會得西方淨土的果報。至處!修什麼法門後來有什麼樣的果報,到達什麼樣的結果,佛是清清楚楚。
第八「知宿命無漏智力」。宿是過去世,生生世世我們在哪一道,得的什麼樣的身,什麼樣的形狀,什麼樣的姓名,你這一生的際遇,佛統統知道,不但知自己也能知道一切眾生。無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煩惱斷盡了。在小乘人來說阿羅漢果才稱之為無漏智,見思煩惱斷盡;大乘的無漏要到十地菩薩法雲地,這個時候無明將要斷盡了,無明差不多斷盡,稱為大乘的無漏。佛有這一種的智慧能力。
第九「知天眼無礙智力」。天眼是六通之一,有報得的、有修得的。譬如天人他就屬於報得的,我們人間有很多修行人得天眼通,他是修得的,鬼神裡面也有些是報得的。這個世界要亂,鬼神先亂,我們過去在仁王法會讀《仁王經》的時候,諸位都記得很清楚。在台灣幾乎每年都舉行仁王法會,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世界要亂鬼神就先亂!鬼神有五通,多半鬼神都有五通,五通裡面就有天眼、有天耳、有他心,就是沒有漏盡,有神足。雖有五通它的功能不太大,換句話說,小事,很近的事情,譬如說幾天,個把月之內的事情他知道得很清楚,大的事情、遠的事情他就不曉得了。這一些鬼神他怎麼亂法?他在人間製造糾紛。所以我們往往看看某人他有一點神通,他有神通?不是的,是五通鬼神附在他身上,不是他自己的能力,附在他身上,那個五通鬼神走了他統統失掉了,什麼都不曉得了。他塬來不曉得以為他自己的道行了不起,忽然那個鬼神走掉了,他就感覺到我的能力都失掉了,怎麼會煺轉了?其實那不是他的能力,是鬼神附在他身上,在這個世間招搖惑眾,破壞正法!一般人都是好奇務怪,認為有一點神通這了不起,你跟他在經教裡講正道他不聽,這個不希奇,要有神通才希奇。好奇務怪,沒有不上當的。
佛法是平實之法,絕不搞一些奇怪的事情,佛法是教你覺悟,絕不教你迷信,教你自覺。覺他是幫助他人自覺,不是幫助人迷信,幫助人破迷開悟。所以我們對於那些有神通的人,要曉得那是一回什麼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清楚,你看《楞嚴經》所說的五十種陰魔,《楞嚴經》十卷這一段經文就佔了一卷半那麼多。說明末法時期一些怪現象,我們能認識就不上當。《楞嚴經》的修行還是以念佛為主。佛知天眼無礙是指這些,從五通鬼神(無論他是修得還是報得的)一直到如來地,這個天眼功能大小不一樣,佛是沒有一樁他不知道的。這一句跟前面的一句「知宿命」,實在講是六種神通統統包括在其中。人間天上,三乘界內、界外,佛沒有一樁不知道。
末條一條第十「知永斷諸習氣漏盡智力」。這條要是明瞭,我們就會甘心情願接受佛的教導。永斷諸習氣到漏盡,這是無上正等正覺,前面都是講的三乘,二乘,這個地方是講一乘法。圓教一乘才真正永斷習氣,真正成就漏盡,就是圓教佛果地上才能得到的。等覺菩薩習氣沒有永斷,他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佛知道,自己已經證得了當然可以教導別人,把他自己修行的經驗提供給我們,幫助我們也能夠永斷習氣、也能夠達到漏盡。這個漏盡是斷無明,前面這個無漏是講的斷煩惱,這個地方是講斷無明。到此地是說的如來果地上十種特殊的能力,菩薩雖有,比不上佛。
下面講「十八不共法」,也是如來果地上獨有的,菩薩雖有不圓滿,所以稱為不共。雖然有這十八條可是要記也很方便,一開端就是身、口、意,三業無失,無失是沒有過失,「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沒有過失。這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看起來好像簡單,真不容易!我們學佛對於這一些條目都要留意,我們曉得我們身口意三業過失是決定不免,如何能夠把它減少到最低限度,那就是修行。如果說完全沒有了,那就成佛了,連等覺菩薩都不能說完全沒有,為什麼?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一品生相無明就障礙了三業的清淨,何況我們無明、塵沙、見思煩惱不但沒有斷,天天在增長,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怎麼能說沒過失?我們應當要向無過失這個方向去追求,儘可能減少過失。
「身無失」,身要守戒,在我們中國古人講身要守禮,那是範圍,不能說無過失,它是有一個範圍,縱然有過失,過失不大。戒律也是個範圍,不超越這個範圍不會有大過失。「口」是指言語,言語愈少愈好,古人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貪吃容易得病,把腸胃吃壞了容易得病;喜歡講話容易闖禍,不知不覺得罪人,還不曉得什麼時候得罪的,跟人結了冤仇,不知道從哪裡結的。「口為禍福之門」,所以說話要謹慎,要少言語,多聽少說。對於佛法應當是多問,這是好事情,有疑惑的地方、有不明瞭的地方一定要問。
第三是意,意是念頭,起心動念都叫做妄想,這就是意業的過失。如果說意業裡頭什麼都不想,有沒有過失嗎?還是過失,一切都不想了他的果報在第四禅的無想天是外道天,還是過失。所以意叫你要有正念、正思惟,揀別不是邪念、不是邪思惟。有念是妄念,無念還是妄念,有無是兩邊,兩邊都是虛妄。這裡面理很深,境界非常之深廣,要慢慢在經論裡面去探討、去理解,而後要在生活裡面盡量減少三業的過失,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才能夠得力。
「四無不定心」,佛心是常在大定,決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搖,這叫定心。我們的心是不定心,為什麼?容易被外境所轉,六根接到外面境界,我們的心都被它所動搖,佛心如如不動。「五無異想心」,異想,見異思遷,特別是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今天聽到一個禅師在說法,禅不錯,趕緊去學禅;明天看一個密宗上師在說,那也不錯,趕快去灌個頂、去持咒,見異思遷,學什麼都不會成就。所以法門的選擇要慎重,選定了之後就決定不改變,這一個法門一定成無上道,改變而得無上道那個時間也要花得長,路子必然是走迂迴的道路,不是一個捷徑。捷徑是一條路,一個法門,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絕無更改。無異想心,佛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六無不知捨心」。這也是我們要學的,捨就是放得下,佛沒有一樁事情放不下,樣樣都能放得下。我們在《華嚴經.第六迴向》念到,第六迴向菩薩修布施舉出六十個例子,無有一法他不能捨。捨也是不執著,於一切法皆不執著。因為不執著所以能捨,能捨心才清淨,那個不能捨心就被染污了。
底下一條「欲無減」,這個欲就是欲望,佛菩薩的欲望是什麼?四弘誓願!他的大願從來沒有減少過,換句話說,沒有煺過願,沒煺心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為什麼要說這一條?我們自己要好好的想想,我們也會發願,但是那個願的力量不長,過了幾天就煺了心,譬如說我發這個願我一天要念一萬聲佛號,今天念了,到明天只念了五千聲,有事情,明天再補;明天我念一萬五千聲,到明天連三千聲都念不了;到後天,算了,還是不念算了。他會煺心!不像諸佛菩薩的大願永無煺心,永遠不煺的。阿彌陀佛在因地裡發的四十八願,發心的時候勇勐,成佛之後那個願力絲毫沒有煺減,這也是我們應該要學的。實在講很不容易做到!很不容易做到,太難太難了!可是一定要努力,儘可能的去做到。所以這個發願也要謹慎,不能夠草率。
第八是「念無減」。念是念力,淨土法門講念不煺,要到理一心不亂才能到念不煺。如來果地上當然是不煺,不煺也不必說,念無減。他念什麼?佛念什麼?佛念念之中要普度一切眾生,這是佛念,佛絕不念自己,連菩薩都不念自己,何況佛?都不念。念念要成就一切眾生,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成無上道。
「九精進無減,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精進,當了佛功德圓滿還修什麼精進?菩薩精進應當,菩薩無明沒斷盡,佛已經證得無上菩提了,還往哪個地方精進?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第四地的菩薩精進波羅蜜圓滿了,十地菩薩是十波羅蜜圓滿之相,圓滿以後還要精進,可見得我們不圓滿、沒有圓滿的人更要精進,菩薩的精進自行化他,兩方面都要精進,如來的精進是自己圓滿了,精進什麼?度脫一切眾生,他這種精進決定沒有減少一分一毫。換句話講,盡心盡力在做,並沒有說是我已經成佛了,自己從前已經度化眾生,教學相長,度他就是度自己,現在我度自己圓滿了,我還度他干什麼?凡夫、小乘、權教確實他有減少、有煺轉,如來在果地上決定沒有煺轉,所以我們對佛的智慧、德行,我們對他景仰,對他恭敬是有道理的。實實在在值得我們尊敬他,正如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所說的無有疲厭!他不疲倦、他不厭倦,去教化一切眾生,這是精進無減。
底下「智慧無減」、「解脫無減」,這也要說一說。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要度眾生就得要隨類現身,譬如佛要度我們,他一定在人間來示現,也要有父母,也一樣從出生,一生示現的有生老病死,這樣會不會起煩惱?會不會傷害他的智慧?解脫是自在,是不是有許許多多的約束他得不到自在?不會的。雖然在那裡示現也是圓滿智慧,雖然在那裡示現還是住大自在之中,決定不會有一絲毫煩惱現前,決不會有一絲毫不自在的這些事,「解脫知見無減」,這就好懂了。
十三、十四、十五都是講隨智慧行,這個給我們也是很大的啟示。「十三身業隨智慧行,十四口業隨智慧行,十五意業隨智慧行」。與我們現前恰恰相反,我們今天身、口、意的造作是隨著感情不是隨著理智,所謂是感情用事,他就造業了。感情是迷的,感情是不覺,感情用事沒有不偏差的,所以如來三業的造作他是依智不依識,所謂是轉八識成四智。我們凡夫依八識,他是依四智,三業依四智。
「十六知過去無礙,十七知現在無礙,十八知未來無礙」,這是知三世無礙。剛才說過,像五通仙人他們也能知三世,但是有礙,佛知三世無有障礙。佛的教誡我們一定要遵從,對我們決定是有好處的,千萬不要信這些外道,縱然示現有一些小神通,不要為他愚弄,不要為他傷害了自己的信心,這一點很重要。
「此十八行,雲不共者,以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非權小菩薩所共,更非凡夫境界可知,故雲不共」。這十八條的境界非常的深廣,我們只是在字面上看到一點眉目,其實裡面深廣境界決不是我們所知道的,所以稱之為不共法。這是這個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將盧捨那佛在往昔因地當中所修行的綱領為我們略舉,而寂光大師又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使我們對這個綱領有所解悟。雖然有所解悟我們解得不深,知道的並不周詳,如何依照這個法門來起修?更是重要的問題,所以下面華光菩薩他知道我們心裡面的意思,知道我們的重重疑惑,所以他在法會上代表我們來向盧捨那佛請教。請看下面經文: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捨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
這一段科題裡面叫「總標報化」。盧捨那是報身佛,『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都是化身佛,大師在註解裡面為我們解釋這一段的意思。「此總標明體用不分,報化無二之義」。這一句把這段經文的旨趣為我們點出來了,這是真實相。下面這是解釋這段文。
「言爾時者,即本捨那如來,舉因明果勸修時也」。這是將時間為我們說出。「此之華臺捨那,赫赫大光明座,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俱已解見前文」,前面說過這個地方就不必再說了,要說的是底下這一句,底下這句前面沒說過。「一切世界佛者,是千百億化身釋迦如來,展轉化化無量無盡智慧如來,居一切世界中,說法利生,以表從心地戒法中,出生無量無盡智慧佛也」。這要說明的就是這一句,這一句我們讀了之後很難懂,很不容易明白,為什麼?因為我們執著這個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人,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就是現在的尼泊爾的地方,我們認定了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人。他怎麼能變化成這麼多?怎麼能變成一切世界佛?在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明瞭,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詞是個通名,不是專指某一個人。釋迦牟尼佛的名字叫悉達多,如果說悉達多那就說他一個人,他成佛了稱之為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不止他一個,這是一定要曉得的。
在經典裡面講佛有三身,法身叫毘盧遮那,報身叫盧捨那,化身叫釋迦牟尼,所以這個名稱是化身佛的名稱,只要是化身佛都叫釋迦牟尼,是通名不是別名。化身佛是誰化的?前面說過千華臺上,化身佛是盧捨那化的,盧捨那從哪裡化出來的?從毘盧遮那那裡化出來的。換句話說,毘盧遮那是本體,盧捨那是起用,而釋迦牟尼是用中之用,用不離體,所以是一體三身佛。我們再從這個名義裡面來觀察,毘盧遮那意思是遍一切處,我們現在所謂是真理,在佛經裡面常講真如本性,因為真如本性遍一切處,那就是法身佛,所以法身無相,法身無不相。無不相就是報身與化身,是有相的,相與無相是一體,相是性之相,性是相之性,性相是一如,它是不能分的。連虛空也有相貌,怎麼能說沒有相?
報身佛叫盧捨那,前面講過盧捨那的意思叫淨滿,淨是清淨的意思,滿是智慧圓滿,清淨智慧圓滿就叫報身。釋迦牟尼,釋迦是仁慈的意思,能仁,仁慈,大慈大悲,牟尼是寂默,就是如如不動,雖然大慈大悲,他又不為一切境界所染,不為一切境界所動,這個作用就妙了!不被外境所轉的慈悲叫真正的慈悲,這是三身佛的定義。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三身,從我們本性上講就是法身,從我們的知覺上來講就是報身,從我們慈悲心上來說,雖然這個慈悲心很小,也是屬於化身。我們明白這個意思,豈不正是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問題是在我們自己的覺心。
我們自己的心要是覺而不迷,那就是一切世界無量無邊的智慧如來都在我們面前,而且這些諸佛如來都在那裡說法度生,度誰?度我一個人,怎麼度法?叫我覺而不迷,叫我正而不邪,叫我淨而不染,那就是度我。這個人很慈悲,很愛護我,我也很喜歡他,你們想對不對?是這樣講法,對!他愛你你愛他,對了。錯了!他一愛你,你的心就被他轉了,你的心就被境界動了,這就錯了,要學什麼?學釋迦牟尼,外面他敬我我也敬他,裡面怎麼樣?如如不動,外面能仁裡面寂默,不為外境所動。那個外面是不是佛?當然是佛,我們自己覺悟,外境那個好人是佛,壞人還是佛,壞人你見到你心裡起了瞋恚心,錯了,煩惱起來了,還要如如不動。這種修行法不是高級的,起碼的修行法,起碼的不是很高的,所謂什麼?八風吹不動。
哪個境界不是佛?都是佛!一被境界動了,那個外頭就叫魔。你在念佛,阿彌陀佛化身來了,你一下看到了,這一歡喜,一心不亂沒有了,心馬上就亂掉了,那是什麼?那是魔。所以要知道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是什麼事,不管是什麼境界,凡是能夠幫助我們、成就我們覺正淨的都是佛境界,凡是叫我們迷,叫我們起邪知邪見,叫我們心地染污,那個境界統統叫魔境界。其實外境沒有佛也沒魔,外境什麼都沒有,佛與魔的現前都是在自己心!《楞嚴》上說得好,「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都是自己搞出來的,與外境不相干,這才真正是覺悟。你明白這個道理,這一句話就不難懂,無論從廣義、從狹義、從事、從理上無不圓融。在此地特別一個意思是表心地戒法中,出生無量無盡智慧佛。
下卷文裡面說,「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跟此地是前後照應,你看華光菩薩在啟請,前面有這麼一段敘述,這段意思太妙、太妙了,不但是說明報化是一體,同時也顯示了三身一體。如果諸位更要細密的來觀察,情與無情,無不一體,正是像《華嚴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顯示這個意思。下面才是菩薩來為我們請法。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30
一百零八面,請看經文,就是第二行起:
【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座而立。白盧捨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惟願說之。惟願說之。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這是經文,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前面盧捨那佛為千百億化身佛,說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些名相就是我們前面所讀過的,再前面佛都是略說,就是『略開』。裡面甚深的義趣沒說出來,只說了個名詞,裡面的含義、裡面的道理沒顯示出來,所以說『未可解了』。這是華光王菩薩代我們啟請,希望佛能說得更詳細一點、更明白一點,對我們修學才能有幫助。所以前面這個略說我們要是沒聽到,或者是聽得不甚明瞭,沒關係,從這以後要細說,比前面要詳細得多。在我們這個本子一直到第二卷的終了,就是一半,要細說前面所講的「三十心十地」,希望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要多多的努力。
這個經與註解都非常的殊勝,實實在在能夠幫助我們開悟。它後一卷,我們這個本子是四卷,後一卷就是後兩卷是講戒,那就講修行,修行之前先要來心理建設,前面兩卷就是心理建設。有了健全的心理然後才有健全的行為,如果沒有健全的心理那個行為怎麼學也學不像。由此可知,佛法通常所講修行次第是信、解、行、證,這個次序不能夠顛倒,不能夠錯亂。如果要不解義就是盲修瞎練,盲修瞎練要是不認真,沒事情,敷衍、敷衍沒有什麼問題,盲修瞎練要認真就會出亂子,所謂是魔障,出障礙,所以正知正見是第一要緊的事情。心理建設培養我們正知正見,在梵網會上華光菩薩他也是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代我們來啟請,佛為他說就是為我們說。現在我們看註解。
「此一節文」,就是前面我們所念的這四行經文。「總承前義而來」,前面是略說,把三十心十地都說完了,略說說完了。「自從是時,釋迦身放慧光,人天生疑,玄通光主,放光聚眾,請問光相,釋迦擎眾,至捨那所,代前二問,請決其疑,捨那領答,從凡至聖,即以心地為因,當成佛果」。這一段完全是敘述這個經一開端到前一次所講的,敘說這個因緣,我們明瞭那就是從初發心到圓滿成佛,到如來地。這裡面八個字我們要牢牢的記住,就是「心地為因,當成佛果」。你要想成佛要修心,修行是幫助修心,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你說守戒,戒是什麼?戒是幫助你得定的。你看定就是修行,定是修心的第一個層次,而修心到圓滿第二個層次是智慧,那是真心。
古德常說聽教(就是聽經或者是聽開示、聽教誨)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識是八識、八心王,智就是四智,悟的時候叫四智,迷的時候叫八識,所以識是心,智還是心;智是明心,識是暗心,明暗而已;智是覺悟的心,識是迷惑的心,心就是一個。心裡頭有沒有迷悟?沒有,迷悟在人!心哪有迷悟?所以心沒有迷悟,我們叫八識、叫四智其實是一樁事情,只轉名言事不轉,不轉事,事是一個,只換名詞而已。譬如我迷惑顛倒的時候叫凡夫,我現在大徹大悟,換個名字叫菩薩,有沒有換人?沒換。凡夫是這個身,作了菩薩還是這個身,迷悟不同,換個名稱而已。
由此可知,迷是心地,悟也是心地。千經萬論,這個《梵網經》是總綱領,千經萬論都是發明心地,以這部經最簡單、最扼要。因為它簡單扼要,所以每一個字、每一個句裡面都含著有無量義。所以我在前面告訴諸位,這個經就是《大方廣佛嚴經》的濃縮,《大方廣佛華嚴經》把它一濃縮一歸納,就變成了兩卷,它要一放開、一展開就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兩樣。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塬理,就是用這樣的心來念佛,這個佛號就不可思議,聲聲與法界相應,聲聲與大方廣相應。你一口氣不能把《華嚴經》念完,一口氣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全部的《華嚴經》,就是全部的《法華經》,妙,太妙了!不僅是如此,就是全部的《大藏經》,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經,你看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了,真正不可思議。幾個人曉得這樁事情?這才叫大圓滿!
這個心地法門,無論在理上講、在事上講都是總綱領,是根本法門。中國禅宗所提倡的從根本修,這是根本,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管是在家、出家,你學佛要不要修戒?修戒梵網戒是根本。佛法的興衰說實在的話關係在三皈,守戒就是皈戒,皈戒如法,佛法必定興盛,皈戒不如法,佛教一定衰滅,這個關係太大太大,這也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唯心造」,心地為因,當成佛果。
「果中境界,一一發明,又恐大眾,雖聞心地為因,不知是何心地,故又廣開名相,為三十心十地」。這是前面把三十心的名詞、十地的名詞都為我們說出來。「既有如是之名,如是之相,必有如是之義」。義就是義理,名相都是屬於事,有事一定有個理在。「若不發明義趣,將使行者,莫知趣向,執相迷心,執事迷理」。怕的就是怕這個毛病,這就是這一段文字的由來,華光菩薩為什麼會提這個問題?把這個塬委說出來了,最怕的執相迷心,執事迷理,這是凡夫。如果修行人這個執著要不打破,這個障礙要不能夠排除,永遠不能成無上道;不但不能成道,怕的是對於這個經論都會曲解了。《開經偈》裡面所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話相當不容易,幾個人能解真實義?
真實義是一個,真實義能通一切義,這是我們在前幾次講席當中都透露過,即是到處處圓通,處處皆通,處處皆圓,這得真實義!正是古德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在別人都是障礙,到他這裡障礙都沒有了,全都融化了,這是智慧。祕訣在哪裡?沒有執著。有執著就不通、就不圓了,沒有執著都是通的、都是圓的。說法無所不圓,聞法亦如是,見一切法亦復如是,接觸一切法也如是,法法圓融,沒有障礙。為什麼沒有障礙?因為本來沒有障礙!一切法本來沒有障礙,這不是說有什麼方法能達到,不是的,本來沒有障礙,清涼所講的「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是本來就無礙,可見得所有的障礙都是我們現在心理上的病態。
心有病了就有障礙,心要沒有病障礙就沒有。心有障礙身就有障礙,六根就有障礙,外面六塵也有障礙,十法界有障礙,沒有一樣不障礙。如果心裡沒有病,心沒有障礙,身沒有障礙,外面境界也沒有障礙。心之病就是迷、就是執,執著、迷這是病,破執、破迷這是藥,那是佛法。迷、執破了藥也不要了,病好了還要藥干什麼?佛法也沒有了,所以佛法是方便法不是真實法。給你說這個話用意就是叫你不要迷執佛法,佛法也不迷執,才能法法圓融,才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叫做一真法界,在淨土裡面叫實報莊嚴土,叫常寂光淨土。可是一切眾生哪有不迷的?哪有不執著的?迷執不容易捨掉,所以華光菩薩不能不啟請,這個問題必得要解決,所以底下就講了。
「故華光王菩薩,請解其義」。請是請求,請求佛把這個義理為我們說出來。「正謂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也」。就是這麼個道理。涅槃心就是根本智,差別智就是後得智。根本智容易明瞭,就是清淨心,所以本來無一物,本體!本來無一物,為什麼會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這很難懂,這個太復雜了。本來無一物怎麼會變出這麼多東西出來,這個難解!這屬於菩薩的道種智。涅槃心是阿羅漢的一切智,一切智容易曉,本體容易明瞭,現相不容易。有很多同修問過這個問題,我常常是用四個字給他說明,叫他自己去參去,那就是大經上所講的「心現識變」。這四個字可以說把這些問題總答盡了,而且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經中常說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心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那就是諸法實相,太清楚、太明白了,可是沒入這個境界聽了之後還是不會懂,這就講差別智難明。
「是座中有一菩薩者,即上千佛座中之果位菩薩也」。下面要為我們介紹這一位代我們啟請的人,就是『華光王大智明菩薩』,他是一位果位的菩薩,什麼叫果位?果是對因說的,從初信到等覺在菩薩地位上來講有因、有果,菩薩到了頭就是果,果位菩薩什麼?等覺菩薩。十地還是在因位,如果以一般來說就是從初信到法雲地都叫做因位,等覺是果位,因為菩薩只到等覺,等覺到了頭,等覺再上去成佛了,那不叫菩薩,所以果位的菩薩稱等覺。等覺菩薩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是同樣的地位,這都是果位的菩薩,他的名號叫華光王大智明。
「前雲玄通華光主,此雲華光王大智明」。前面我們看到一位菩薩也是代我們啟請,在這個大會裡面提出問題,那一位菩薩叫玄通華光主;現在我們又見一位菩薩,繼續代我們追根究柢,向盧捨那佛提出疑問,這位菩薩的德號華光王大智明。你看菩薩名號裡面都沒有離開華光這兩個字,華是因華,因地,代表的是因地,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華代表因,有因必有果。光代表智慧。
「正顯此心地戒法門,非具大智慧者,不能通問」。兩位菩薩的德號裡面都有華光這兩個字的字樣,正是顯示心地戒法門。心地戒法門,「心地」是本經的上卷,「戒法」是本經的下卷,剛才講了一個是修心,一個是修身,或者我們講修行,修行比修身的範圍要廣大,也正是儒家所講誠意、正心、修身。上一卷心地就是講的誠意、正心,下一卷的戒法就是修身。修身就是一個修行,要靠智慧,沒有大智慧不行,沒有大智慧不能通達,你也提不出問題出來,你要通達、曉了才能夠提出問題。所以這兩位菩薩名號裡面有華有光,代表這個意思。
「所以斷惑證真,必以智慧為首故也」。這個問題到後面還要詳細的來討論,我們講要斷惑,如何來斷見思煩惱?如何來破根本無明?要智慧。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他的目標都是智慧,所以戒是定的手段,定是慧的手段,慧才是目標。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慧開了才能夠斷惑證真。定的能力伏惑,所以像阿羅漢九次第定,我們也稱滅盡定,其實那個滅盡的功力還是在伏,伏為什麼叫滅?它再不會起現行,等於滅了,煩惱伏住了永遠不會起現行,保證不會起現行,等於滅了!智慧一現前把那個煩惱馬上一轉變,變成菩提,把它轉變了,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所以迷了就把菩提轉變成煩惱,覺悟了把煩惱又轉變成菩提,是一樁事情,也是換名詞不換事。事實上既無煩惱亦無菩提,煩惱、菩提都是自心變現之物,與外面境界於理不相干,真的於事於理都不相干,是我們妄識識變的。唯識所變,識變境界,所以要斷惑證真,必以智慧為首。
「從座而立」,這是講請法的儀式。「身業之誠,白盧捨那佛言,口業之誠,身口如如,心契實相,則意業之誠也」。請法一定要具足三業誠敬,才能夠得法益,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印光大師當年教人,佛法當中「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的利益」。如果我們對佛、對菩薩或者對善知識誠敬的心失掉了,那就得不到利益。由此可知,是否能得到利益,關鍵在自己不在佛菩薩、不在外境,關鍵在自己。正因為事實如此,所以《華嚴經》裡面顯示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除自己之外盡是善知識。他為什麼都是善知識?因為他具足誠敬之心,他具足一顆圓滿誠敬之心,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統統是善知識。善財見到了,大地眾生齊成佛道,統統成佛,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這個誠敬之心起不來,或者對某人有,對另外人就沒有,不能夠平等、清淨、普遍的湧現,這是我們不及善財的地方,也是我們自己一生不能圓成佛道的障礙。所以這個經怎麼能不讀!這個註子怎麼能夠不參究!
再繼續往下面看「佛上略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四十法門名相」。前面我們讀過,寂光大師也在註子裡面略說過,註解裡都略略的介紹過。「名相雖多,以相求之,則名相又為略,故雲略開」,只是把這三賢菩薩與十地菩薩用心的名稱說了出來,只說了名稱。「名相且略,其義尚廣」,每一個名詞裡面含著有很深很深的義理,宗趣這是佛尚未說,我們不能夠明瞭。
「其中一一義趣,修斷觀智,未曾解了,必請詳明,故曰惟願說之,惟願說之,重敘請意,以表翹誠之至也」。這一段是說明菩薩提出這個問題請教的意思,一個名詞裡面包括有無盡的義趣,一一義趣裡面有修斷觀智,修是修行的方法,斷是講它的效果,就是斷惑證真。其實那個真沒得證的,斷了惑就是證,如果說斷了惑還要求一個證真,那個證真又變成惑了,那個事情就麻煩了。妄沒有了真也沒有了,真妄是對待的、是相對的,那叫純真無妄,因為有妄所以才建立一個真,叫你理解妄。妄沒有了還有個真,真又變成妄了,那個麻煩又大了,所以才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妄都不能存在,兩邊要掃得乾乾淨淨,所以要斷。
觀是方法,智是結果,修觀斷惑智顯就成就了。智就是結果,惑斷掉了之後智就透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轉八識成四智,這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我們不了解當然渴望著要明瞭,菩薩大慈大悲,等覺菩薩那還有什麼話說,他當然知道,他這一問,代我們初學菩薩問的,問得非常懇切,所以有兩句重復的『惟願說之,惟願說之』,這是表示至誠懇切到了極處!
「言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者」。這是這一段末後的一句,在此地大師為我們說明。「此請正觀,乃起方便觀行,以期佛果故也」。『妙極金剛寶藏一切智門』,這是正知,所以叫正觀。正觀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古人所謂此處用不得力,這是講純真無妄。我們現在講的《彌陀經疏鈔演義》,這一開端蓮池大師就把這個經所依的塬理跟我們說出來,使我們相信這部經它是有極高深的理論、基礎做依據的。所以這一部經文字字句句都含攝法界,也就是法界真正是不可思議!但是若不有方便觀行,就無法契入;換句話說,這個真實的境界你無法體會。佛度一切眾生統依方便法,方便觀行,這樣才能夠到達如來的果地。
「妙極即妙覺果海」。這就是修學人,所謂菩薩、覺悟的人他所希望證得的。妙覺果海是如來果地上的名稱,他希望證得的,也是我們每一位學佛同修所希求的。「金剛即堅利之智」。諸位都讀過《金剛經》,都看過《金剛經》的註解,這個金剛就是指的金剛般若。「若至果海,非金剛智不能」。要有這樣的大智慧,沒有金剛般若的智慧,沒有辦法成就無上佛果。無上佛果是圓教的佛果,因為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他有上,上面還有,只有圓教的佛上面沒有了,無上佛果!譬如說別教的佛只等於圓教二行位的菩薩,三行就比他高,他有上!無上佛果是的指圓教,我們要想證得無上佛果,沒有金剛智慧不行。
我們要問金剛智慧在什麼地方顯現?跟諸位說你這一生當中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金剛智。沒有金剛智他沒辦法選擇這個法門,他對這個法門有懷疑,他不肯受持。這要金剛智慧才會選擇這個法門,才會深信不疑,不為一切境緣所動搖,一生成就無上道。這一種智慧不是容易得來的,所以在中國你看無論哪一個宗派祖師大德,絕大多數都是求生淨土,除非他有特別因緣,若無特別因緣無不是以淨土為依歸的,這確確實實是具足大智慧,具足金剛智!
「此智一起,諸物不能壞」。這個智慧要是生起來了,一切的邪知邪見不能動搖他。「而能壞諸物」,它能夠圓融一切法,一切法到它面前不能夠轉變它,它能夠轉變一切法。「一切雜染,諸惡種子,斷盡無余,故雲妙極金剛」。一切法到它那裡都圓融了,到它那裡都化解了,所以說它能破一切法,一切法不能破它。「此智具足一切功德,故雲寶藏」。功德就是三學三慧。一切是說人天、二乘、權教、實教,藏通別圓每一個地位菩薩的功德他統統具足,這叫寶藏。這個東西是什麼?在《彌陀經》裡面就是一心,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妙極金剛寶藏,不是別的東西,就是一心,一不能破,二就能破,一沒法子破。「能為一切堅聖修斷方便」。這是講出它的方便法,換句話說,這是最根本、最堅固的智慧,這個智慧裡面含有一切的功德,就是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所有的三學、三慧、三資糧無不具足。這一切賢位是三賢,聖位是十聖。所以他才能夠用這個妙極金剛寶藏來修學,來斷惑證真,來作為他觀智的根本。觀就是觀照,在一切法裡面觀照的根本,用什麼來觀照?用金剛般若智慧來觀照!
「故雲一切智門」。此地所說的一切智不是三種智裡面的一切智,而是一切種智的略稱。這個一切智是一切種智,如來果地上的智慧,是一切種智的門徑。我們中國人最喜愛的一部經典就是《金剛經》,禅宗五祖以後大力的提倡,所以《金剛經》真是家戶喻曉,沒有人不念《金剛經》。雖念《金剛經》不開金剛慧,那也是枉然,為什麼?遇到事情還是迷惑顛倒,他不開金剛慧,自己的煩惱、痛苦,這個妙極金剛寶藏不能解除、不能幫助,真叫冤枉。那就是說明你在境界裡面不會觀照,毛病在此地。如果你會觀照,馬上就起作用,換句話說,就能夠破迷開悟,就能夠斷惑證真。所以古德是極力提倡。
念佛,這一句佛號也具足了妙極金剛寶藏,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裡有,圓圓滿滿一點都不缺,你要以為這一句佛號裡面沒有妙極金剛寶藏,這一句佛號怎麼能成無上道?要懂這個道理,這一句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裡頭一法不缺,無有一法不含攝在其中,真是妙極!這是我們修淨土的人一定要認識,要能夠體會得到。真能認清楚,能體會到,實在不容易,正是經裡面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三者具足,你才能夠發現這一句阿彌陀佛有這樣妙,這樣的不可思議。真正是十方諸佛一切法裡面的祕密法,被你發現了,這要不是善根、福德、因緣非常非常深厚的人,你怎麼會發現?無不是當面錯過,諸位要曉得我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是當面錯過沒發現,這一生當中發現了,這一發現了就修學,這一修學就成就。再看底下問。
「如來下引證,以明此處文義,在大部內,如來百觀品中,已更詳明矣」。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略提了一提,為什麼?《梵網經》並不是完整的譯本,這兩卷只是《梵網經》裡面的一品,這在前面都介紹過了,很可惜就是全經沒有翻譯過來,我們中文的本子只有這一品兩卷,上下兩卷,「菩薩心地品」。所以在全經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在「如來百觀品」中有詳細的說明,雖然全經沒譯過來,但是我們在其他大經大論裡面也能夠明白這個意思。這是把這一段啟請的因緣說出來了。向下就是盧捨那佛要為他解釋,要為他解答,前面這一段是科判。「捨那酬釋」,酬是應酬,前面有問,此地當然要為他解答。文裡面一共有四大段,第一是解釋十住義,第二解釋十行義,第三是十迴向義,第四是十地義,這是四個大段。底下再說第一個大段,「初釋十住義」,這裡頭分兩個中段,初總標牒問,二別解義。請看經文:
【爾時盧捨那佛言。千佛谛聽。汝先言雲何義者。發趣中。】
這一段是經文。華光王菩薩啟請,佛解答的時候沒有說華光王,而一開端就說『千佛谛聽』,此地「千佛」當然包括了華光王菩薩,千佛是化身佛,盧捨那佛是報身佛,這個經是報身佛為化身佛說的,叫著千佛谛聽。從初住到等覺可以說全是盧捨那的化身,或者說毘盧遮那的化身。註子裡面「此牒大智明菩薩,請釋其義,誡聽許說」。誡是教誡,教他要仔細的聽,谛聽就是仔細的聽,允許他的啟請,為他詳細說明。「十住進修地位,觀行之義」。所以向下這個經文非常非常重要,前面略說,沒有聽到沒什麼關係,或者是沒聽清楚也沒關係,底下就重要了,非常非常的重要,字字句句包括註解,與我們修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它能夠幫助我們成就,能夠幫助我們這一句佛號,使我們這句佛號確確實實有力量斷惑證真,確實有這個力量伏斷見思,往生極樂,真有這個力量。
下面第二段「別解其義」,這裡面就有十段,就是十住位,從初住到十住。這一段是初住。「釋捨心位」。諸位要看清楚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放下學起,要從捨學起,捨心。我們現前這個大病就是放不下,捨不掉、捨不得。不肯捨當然就不得,你要想得無上道,一定要捨。好,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這個文是很簡單,不長,意思深長:
【若佛子。一切捨。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
到這個地方這是一段,這是第一段。這段文分兩段,後面是一段,首先教給我們要『捨』,後面跟我們說明為什麼要捨,最後告訴我們捨了之後你得的有什麼好處。我們再看底下他為什麼教我們要捨。
【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
就是無我無我所,底下有個相,就是無我相無我所相。
【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末後一句就說明你放下的利益。這段文念過去了,意思非常非常的深,都在大師註解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今天時間雖然還有五分鐘,但是這是一個大段落,我們要講也講不了幾句,我想我們就到此地好了。下一次我們就從「捨心位」來開始研究,這是入到這部經裡面最重要的部分。同修們也要把這個好的機會就是難得的因緣,要為你們的親戚朋友介紹,希望他們來聽這個經,因為機會非常的難得。講《梵網經》的機會不多,這個機緣非常非常的殊勝,錯過了不容易得到。你介紹,你的責任就盡到了,他來不來是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夠不夠,那是他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你已經對得起他了。他將來說這個因緣錯過了,我不能怪你,當年你替我介紹,我自己沒福報沒去。我們自己要對得起人,就是普遍的為大眾介紹。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一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31
從一百一十二頁看起倒數第四行:
【爾時盧捨那佛言。千佛谛聽。汝先言雲何義者。發趣中。】
我們在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這以下就是本經重要的部分,從十住講起,這就是三十心十地。科判裡面都非常的清楚,一共是四個大段落,每一段裡面又有十個小段落。我們現在看初住。本經是別教一乘,換句話說,凡是發大乘心修學大乘法門都必須依本經的理論方法來修學。所以在中國大乘戒都是依據本經,就是後半部的十重五十八輕,我們稱為「梵網戒」。當然學戒最重要的是要修心,戒還是幫助我們修心,如果不能從修心上下功夫,那個戒也只是學學它的外表,真正學說這個戒行能幫助你斷煩惱得禅定,那是很困難的事情,一定要懂得修心。三十心十地前面略說,向下就要細說,一條一條來討論。
第一段是解釋「捨心位」。捨心位是初住菩薩修的,換句話說,就是剛剛開始。我們修心從哪裡修起?就從這個地方修起。經文不長,所以這個經前面一再跟諸位提示它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它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行門裡面的精華。《華嚴經》怎麼修法?就是照這個方法來修,所以非常重要。經文不長就可以背誦,我們一個星期講這麼一小段,你要是一個星期把這一段背會,在日常生活當中才能提得起觀照。如果記不得那怎麼個觀法?如果提不起觀照就沒法子修行,所以觀照就是改變心理。我們先把這段文念一念,這段文一共有兩個段落:
【若佛子。一切捨。】
這一句是總說。
【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
到這裡是一段。
【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主者。造作我見。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一合相。無我我所相。假成諸法。若內一切法。外一切法。不捨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現前故。捨心入空三昧。】
這是初住菩薩修捨心的大義。這段文如果不詳細的解釋很難懂,它裡面的境界既深又廣,每一個字裡面都含著無量義。我們現在來看註解,寂光大師為我們的開示。
「初釋捨心之義,即檀波羅蜜也」。捨就是布施,所以菩薩修行從布施開始。布施最重要的是把你心裡面的執著捨掉,這是最重要的。為什麼?因為執著是迷,是邪見,是染污。你看第六意識叫染污意,我們要捨的是捨這個東西,外面這些事要不要捨?外面事要捨,外面事要是不捨,你這個心裡面的執著很不容易斷掉。內外要相應,所謂是表裡一如,初學一定要從這裡下手;到了高級的佛法,事上根本就無取無捨,那個境界又不一樣了。那種境界我們初學的人學不得,要是去學只有害沒有利益,所以初學還得是按照規矩按部就班來學,從布施學起。外面事要捨,內裡頭執著這個分別、執著、妄想更要捨,這才是檀波羅蜜,就是檀那,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布施波羅蜜。
「別經名發心住」。像《華嚴經》裡面講這個地位的菩薩,此地叫捨心位,《華嚴經》叫發心住,就是初住菩薩。諸位看看這個名詞,它裡頭都含著有很深的用意,發心住是剛剛發心,一發心就捨,一發心就要捨一切法。「謂於諸劫之中,修十信心,不作邪見,廣求智慧而行捨心」。初住是十信心滿,就是十信位修圓滿了就叫做初住,所以這個地方,你看看這個修的時間不是短時間,於諸劫之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長時期的修學,在心境裡面去磨鍊。十信講的是什麼?在此地當然也要略說說,雖不能詳說給它略說。十信第一個是信,第二是念,二信是修念,三是精進,四是慧,五是定,六是不煺,七是迴向,八是護法,九是戒,十是願,這是十信位的名目。
圓教裡面有所謂是五品位,圓五品。這個五品位就是十信菩薩,就是十信位;換句話說,還沒到初住,只是十信位而已。五品裡面第一是隨喜,隨喜就是十信裡面的信、念,有信有念這就是隨喜;第二是讀誦,讀誦就是此地講的精進慧,十信裡頭第三個是精進、第四個是慧,精進慧就是讀誦;第三是說法,說法就是第五定,第六不煺;第四條叫兼行六度,就是十信的第七、第八,迴向護法;末後一條叫正行六度,就是十信位的第九的戒、第十的願。我把這兩個的配法給諸位說出來,這裡面還有很深的意思,譬如講到信與念這是隨喜,信什麼?念的什麼?這總得要知道。
信裡面最重要的一條信自己有佛性,信本覺本有,信不覺本無。我舉《大乘起信論》這一句,這裡頭就包含了許許多多經論上面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既然是本有的當然可以證得,無明煩惱是本無的,當然可以離開,可以能夠捨掉,這要相信。這在一切信裡面最根本的,如果對這個不相信那就沒法子,所以要相信這個道理。其次要信佛,相信他是一個再來人,他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以他為典範來學習。要信法、要信戒、要信因果,初信位的菩薩信這個。念這是從信更進一步,念念不忘。功夫增進了,再進一步就是精進不懈,努力的來修學,經典裡面常講的依教奉行,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所以信跟念是隨喜。
精進跟慧這就是說法。說法跟精進跟慧怎麼能夠連在一起?事實上它真的是一回事情。凡夫可以說懈怠是很嚴重的障礙,平常我們講六度,六度就是六種方法對治我們六大障礙。布施是對貪(對悭貪),持戒是對惡業,我們念念都造惡業,忍辱是對瞋恚,精進是對懈怠,禅定是對散亂,般若對愚癡。我們有六大病!這是六服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開了六服藥,對治我們六大障礙,六種大病,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的。我們要相信,連這個不相信,那連初信也沒份。
讀誦確實是精進、是慧。每一天讀誦大乘經典才能夠漸漸的體會到佛法的大義,才能有所領悟。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明白大義那個心理就轉變,就變心理,變心理就是開智慧,所以說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說法與定、不煺有密切的關係。說法是天天拿著佛法勸別人,講給別人聽,我們要問問自己有沒有聽?自己當然聽,天天勸別人也就天天勸自己,天天叫別人要布施,自己還要貪而無厭,講到布施波羅蜜也講不下去了。自己一定能捨,天天勸人,天天拿著、對著佛經勸自己,果然在一切法裡面無取無捨,這就是定。每一天自己能讀誦又能為人演說就不會煺轉,為人演說比自己讀誦還有效,讀誦還可以偷懶,你要為人演說你就不能偷懶。
我們自己要想有成就,這是每一位同修都要記住,你要想真正有成就,一定要上台來為大家講經,老是在台下聽不行,聽一輩子都不行。以前張齡居士就是作總統紀念歌的張齡,他是很年輕的時候就皈依三寶,在大陸上虛雲老和尚給他授皈依的,在佛門裡頭都老資格,聽經也聽得非常多,他喜歡聽經。大陸上的法師、台灣的這些法師,凡是講經的法師他都聽過。他聽經,法師講前面他就曉得你底下什麼意思,聽得太多、太熟了。他自己上台就不行,就不能講了,他說你講的我都懂,連不起來,連貫不起來,這塬因是什麼?一直都在台下聽,所以不行,他沒有定,他還是煺轉。所以要想得定、得不煺轉,一定要發心上台來講經。初上台講經好苦,一個星期要叫你講一個半鐘點,差不多你要準備三十個小時,恐怕得有一、二個晚上都不能睡覺,才能把這一堂應付過去。不吃這個苦頭不能成就,一定要吃苦頭,所以這個東西決定不能夠中斷,才會有成效。
現在講經的法師愈來愈少了,塬因是什麼?實在講很簡單,第一個大家怕苦不願意學,實在是太苦了。而且初上台講經,縱然花上三、四個鐘點準備也未必能講得好,人家聽了之後掉頭而去,下次不來了,太難、太難!講禅定,你能不能有這個禅定的功夫,人統統走光了,還有桌椅板凳不走,我還可以給它講,你要有這個定功才行;如果看到人一天比一天少了,你沒有這個定功,算了,我恐怕對這個沒份,所以就煺了心了。這樣煺心的人好多、好多。換句話說,要臉皮厚,不怕人指責,要這樣才行。不管人家怎麼說你講得不行,不行還給他磕頭、頂禮請你指教,還是要上台來講。不能說這個講不行,那個講講得不好,好了,我算了,我下次不講了,那就完了,那你定也沒有,精進也沒有。要不怕難、不怕苦、不怕人家譏笑,這樣才行。這不是短時期,跟諸位說像這樣的煎熬起碼要十年,要去煎熬十年才能成功,所以這個十年沒有定怎麼行?所以他是定、是不煺。
兼行六度,就是除了自己正行之外要修六度,這是迴向、這是護法,你就曉得真正的護法是要修行。自己不修行怎麼能護法?護法不是說出錢、出力就行,護法要真正去修行才能夠護持正法。正行六度就是持戒、發願。我說這五品位對十信,這裡頭有一樁事情,天台智者大師法華宗第一代的祖師,他老人家是念佛求生西方的,這個人是了不起的人。他在往生的時候他的弟子們請教他,問問大師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品位?智者大師說他因為領眾,領眾要操心,寺廟做住持樣樣事都要管,不能夠專心,所以他的地位只有五品位。
諸位曉得五品位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決定往生,但是品位是在凡聖同居土,不是在實報土,也不是在方便有余土,是在凡聖同居土,這是他老人家為我們示現的。這個示現說實實在在是大慈大悲,因為在歷代傳說當中,他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大師在像法之末,末法之初,在這個時代,算是在像法的末期,智者大師這一種示現就是勸我們要好好的念佛,特別是對於天台宗。天台宗真的智者大師所表演的是「教宗法華,行在彌陀」,他老人家一生表現的這個。對於教理他是以法華為宗旨,一生研究法華,弘揚法華;自己修行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所示現的自己的品位也只是五品位,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這個意思也叫我們老實念佛,這個重要!要能夠放下。
我們再看這個經文裡面所講的「行十信心,不作邪見」。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現在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不能把邪見丟掉,什麼叫邪見?凡是知見統統是邪見,這是一定要明瞭的。所有的知見你只要是執著了,變成什麼?變成了見取見、戒取見,那都叫邪見。什麼叫正見?一切知見到你這個地方都化掉了,你聽了你不執著,你不分別,你不起妄想,什麼都可以聽,什麼都可以看,聽了、看了之後心裡乾乾淨淨,連痕跡都找不到,全融化成無分別智,這叫正知正見。我們現在有沒有這個本事?我們一聽了就記在心裡,一聽了就執著,統是邪見。我們學佛法,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們學了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在裡面執著、有成見,聽另外一個法門不合適,心裡就很不舒服、很不高興,這都是障礙!
因為一切眾生有這個習氣、有這個障礙,所以古德教學什麼?只教你學一門,換句話說,盡量不要叫邪見增長,一門深入。到一門裡面開智慧了,所謂開智慧是得無分別智,智慧開了,所有一切知見你一接觸都化成智慧,這裡頭決不生邪見,這個時候行了,可以出去參學了,否則的話,只能跟一個老師,只能學一部經典,不能搞雜了。
這一切經典都是佛說的,看多了無量無邊的分別、執著統統來了,這個經跟那個經說的不一樣,到底哪個對?釋迦牟尼佛說話怎麼會顛三倒四的?其實釋迦牟尼佛沒說法,你怎麼能說他說法?你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已經就謗佛了,佛沒有法可說,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根本無法可說。佛說法是應機施教!好像這個醫生用藥,哪有一定的,這個病人來看病,他病的需要這個熱的藥給他吃,熱性的;那個人來看的時候,這個人應該涼性給他吃,他們吃了都吃好了。那個熱性跟涼性完全相反的,你一看這個醫生用藥奇怪,怎麼顛三倒四。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在自己清淨心沒有現前,無分別智沒有現前,如果要涉獵多了,統統變成了所知障。所知障與煩惱障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真正高明的老師他不教,為什麼?因為你成見太深,很不容易把你成見打掉重新來學,這個事情太難了。所以你學佛,你說我從前什麼也沒學過,剛剛開始,這個老師很歡喜。我學佛的時候就碰到這個事情,所以老師特別照顧。我學哲學的時候老師一問你以前讀過什麼東西?沒讀過。跟哪個學過?沒有。好,老師單獨教我,我跟方老師學哲學單獨教的,就在他家裡上課的,學生就我一個人,好教!一張白紙,什麼都不知道,好教。如果說我看得很多、聽得很多,方先生決定不會教我,頂多說好,我哪一天在學校上課,你去旁聽好了。頂多如此而已,不會單獨來指導。
我一開始學佛就認識了章嘉大師,跟他三年也是個別教的,塬因是什麼?沒有聽過人講過經,也沒有看過這一切經,所以好辦。你們今天說我們親近了多少、多少法師,看了多少、多少佛經,一肚子佛法,滿腦袋的邪知邪見,佛來了都沒辦法教你,為什麼?知見已經亂了,你已經捨不掉了。換句話說,很不好教,沒法子教。今天這個病是一個普遍的病相,所以這個時代要想成就不容易,在我看來太難太難了,實在是太難。病太深了,而且有堅固的執著剛強難化,說得不好聽無藥可救了,佛來了都救不了。所以你看自古以來成就的人師承重要,一個老師教的。不作邪見,這個裡頭境界非常非常之廣,諸位要細細的去體會。
「廣求智慧」,千萬不要把知識當作智慧,那就糟了!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是從禅定裡面生的,不是文字裡得來的。聽得多、看得多所謂是記問之學那是邪見,我們佛法裡頭有一個名詞叫世智辯聰。你看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這個人有了災難了,世智辯聰就是災難。他很會說、很會分別,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強詞奪理,這是大障礙,所以世間聰明人世智辯聰,不叫做智慧。智慧一定是從定當中生的,所以佛法常說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定裡面生的。它跟我們這些常識學術不相同,你得了幾個博士學位不見得有智慧,有世智辯聰;世智辯聰高明,不見得有智慧。有些老太婆根本一個字不認識,她心清淨,一切境界裡頭一念不生,她有智慧,她沒有世智辯聰。你要問她世間種種,她不知道,她有智慧,心清淨,她對一切事理看得很清楚,不一樣!佛法要的是要智慧不要世智辯聰。六祖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古今中外哪一個不佩服他,哪一個不對他五體投地,為什麼?他有定、他有慧,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
廣求智慧,智慧從哪裡求?從戒定當中去求,讀經、講經都是修戒定,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我們在講席當中說過多次。如果把讀經跟講經把它當作世間學問一樣去研究,那好了,又變成了世智辯聰,錯了!把它變成世智辯聰可以在世間拿一個佛學博士學位,可以在學術界上有所成就,學術界是成就了,斷煩惱、證菩提、了生死、出三界上成了大大的障礙,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有障礙。所以佛學不是學佛,學佛跟佛學是兩回事,佛學是搞世智辯聰。拿著佛教的經典增長自己的世智辯聰,這是佛學;學佛就是依照佛法所講的理論方法來自修,求內證,這是學佛,這不一樣。所以沒有智慧不會捨,智慧是看破,捨是放下,沒看破他怎麼能放得下?真正看破了他就放下了。
像釋迦牟尼佛他看破了,他連國王的位子他也不要,他放下了。正像經裡面講的他的財富、他的榮耀,我們今天講榮譽,他的妻子、財產統統放下了,出家去修行,三衣一缽,天天到外面去討飯。放著國王不做去要飯去,他為什麼?因為他看破了,所以他統統放下了,這是我們要覺悟。如果佛不現身說法,他教我們放下,我們一定會問,你自己為什麼不放下?所以凡是佛出現在世間,一定要生在帝王家,道理在此地。耶稣不行,耶稣是生在一個貧賤的家庭裡頭,那不行,他什麼都沒有,佛跟他恰恰相反,生在帝王之家。我們歷代祖師當中有不少都是生在帝王王侯之家,示現的一切捨掉出家修道,所以這幾句有很深很深的意思,我們一定要細心的體會,不能夠輕易的看過。
「捨有十種,總即唯三」。捨裡面分了十類,十大類,十大類再歸納,可以歸納為三類,這三類就是我們一般佛學講座裡常常講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就是這三類。此地講的名字不一樣,「財、法、竭盡捨」。財捨、法捨、竭盡捨,這裡說了這三種,而在《華嚴經》第六迴向我們以前讀過的,經裡面舉了六十種。六十種是不是說盡了?跟諸位說沒說盡,並沒說盡,因為它的境界是一切法,六十種也是歸納而已。要樣樣都放下,心裡頭一絲不掛,清淨心才能夠現前,定慧才能夠成就,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記住,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外面是色相,內裡面是心法,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所以統統要放下。你放下,心好清淨、好自在。
一切法要隨緣不要執著,不可以攀緣,就是連弘法利生,有緣就做沒有緣就不做,這才自在。有緣不做那你沒有慈悲心,就是一切因緣都成熟你不做,你沒有慈悲心,這是錯誤,這是有過失;沒有緣你拼命在那做你也錯了,緣沒成熟,你也錯了。功德圓滿發心就圓滿,《楞嚴經》說得很好「發意圓成,圓滿功德」。一發心功德就圓滿。發心是圓滿的,事實上那些緣成不成熟?緣沒有成熟,不是自己不肯做,是有障礙沒法子做,這個事情不能勉強的。所以諸佛菩薩哪一個不是念念功德圓滿?為什麼不到這兒來度眾生?這個地方障礙太多,眾生信邪不信正。你看今天我們這裡不曉得什麼人送來了一大包外道的書,我把它翻開看了一看,都是外道的好像是一貫道的,送了一大包書來給我,不曉得是什麼人送的。常有這個事情,常常有人送書到這邊來,不知道什麼人送的。信邪的人多,信正法的人少,不但中國,連外國也是如此,因為邪法裡頭講神通,講過去未來,人心都好奇務怪;正法很平淡,好像沒什麼希奇,不容易引起人的信心,邪門外道花樣多!但是花樣多怎麼樣?都是假的,迷惑顛倒的眾生很容易上當。
「問心地法門,位有四十」。四十位菩薩,從三賢到十地,四十位菩薩。「初明捨心者何也」,為什麼一開頭就講布施波羅蜜?一開頭就叫你要一切捨,這是什麼意思?換句話說,學佛從哪裡下手?從放下。好像以前布袋和尚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段公案,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他拿一個大布袋,人家供養他東西,他都往布袋裡塞,他沒有分別心,他看也不看,供養的都放在布袋裡面。有一次就是有一位當然也是學佛的,向他老人家請教,學佛應該怎麼樣學法,他老人家一句話不說,把布袋往地上一放,兩個手一擺,這就告訴你從哪裡學?從放下。對方那個人也很聰明,領悟到了,放下。放下以後怎麼辦?他老人家布袋拿起背著就走了,一句話也沒說,放下之後要提起,利益一切眾生。
自己成就要放下,自利;提起是利他,要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我們今天建圖書館為的是誰?為的是大家,自己那又何必?用不著。所以說一切的事業提起來為利益一切眾生,決不是自己在這裡貪圖名聞利養,那就糟了、壞了!所以一個自受用跟他受用最初下手的時候要分得清清楚楚。自受用的,今天下午跟諸位說過覺、正、淨,煩惱少智慧增長,這是自受用。煩惱一天一天少,智慧一天一天增長,自利的是這個。不是說名聞利養一天一天增加,這叫自利那就壞了,那就顛倒了。一切的物質、精神享受布施給別人,讓大家去享受,這是修菩薩道,學菩薩行,所以一開頭下手一定是從放下,從布施,從捨,從這裡做起。
「答欲令趨佛道人,一切解脫,始望無上菩提,無余涅槃,若於身心世界,不能盡捨,縱能修行,居然全體凡夫,入道何繇,以故首示」。這一段話說得非常非常的明白,你是不是想真正修行?是不是想真正成無上道?這無上道不談,希不希望成個正覺?正覺也不談,希不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把你家產都帶去,不能把你眷屬都帶去,帶不去的,一樣也帶不去!娑婆世界你很多心愛的東西你都能帶去嗎?不捨就不能去,你要想去就統統要捨,捨得愈乾淨、捨得愈徹底你的品位愈高,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你要能捨見思煩惱你就生方便有余土,你要能捨塵沙無明你就生實報莊嚴土,就這麼個道理。
佛法裡修的是什麼?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就涵蓋了無量法門,哪一個法門也離不開布施,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個什麼?捨而已!捨盡了連那一分生相無明也捨掉了,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圓滿菩提了。那一分生相無明還不肯捨,那只好住等覺菩薩。由此可知,這個捨的重要,這是超凡入聖的祕訣。不能捨的人愚癡,能捨的人有智慧,才能講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肯捨,捨得乾淨,愚人他不肯捨,他有煩惱,他有病。這個病就是什麼?悭貪,悭貪是病。無上正等正覺是個健康的人,一點毛病都沒有,有了悭貪就是大病,這是一切病的根本,病根,病源。所以要從那個病根上拔除,恢復我們的健康,所以大師在此地解釋說欲令趨佛道人,這就是教給那些修佛道的人,修佛道的人就是菩薩,菩薩他修學的目標是成佛、是成無上道。
「一切解脫」。解在此地當動詞講不當名詞,解開。解開是什麼?煩惱結使,把這個解開,脫是脫生死苦輪。所以解是對因上說的,脫是對果上說的。「始望無上菩提,無余涅槃」。始是開始,我們希望想得到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無余涅槃,涅槃翻成中國意思是圓寂,圓是圓滿,沒有一點欠缺,寂是清淨寂滅,要想得到這樣的果報。「若於身心世界,不能盡捨」。要捨得乾淨,身心世界,身心是內,世界是外;世界是我們環境,身心是正報,世界是依報,依報、正報統統要捨,要捨得乾乾淨淨。這我們在《華嚴經.第六迴向》講得非常詳細。它經文長,給我們舉了六十種,沒有不能捨的,能捨才真正得自在,心地清涼自在,智慧增長,真正得樂!
這捨什麼?這都是煩惱,包括身在內,連老子也曉得「吾有大患,為吾有身」,這沒有身多好,有個身多不自在,所以我們六道裡頭高級的凡夫他懂得,他曉得這個身不是好東西。身捨掉生四空天,色界天有身,無色界天沒有身,他把身捨掉了,所以他生到無色界天,高級凡夫!我們這低級凡夫把這個身看得這麼重,那還是凡夫,還不是聖人。他聰明,他曉得這個身是苦本,他把這個東西捨掉不要了,所以才能生四空天。凡夫都如是何況菩薩,何況要證無上道,那不捨怎麼行?所以如果身心世界不能捨,還有貪戀,不但這個貪戀的成分不能降低,這個貪心還一天一天增長,那不得了。
「縱能修行,居然全體凡夫」。不管他怎麼樣修行,他只要貪心不斷,悭貪這個心不除,諸位要曉得悭貪境界非常之廣大,有人不貪財貪名,好名,好名也是貪;有人不貪世間法貪佛法,貪佛法也是貪。我在佛法裡多學一點,多學一些經論,將來我成為大法師還是貪,貪弘法利生。換句話說,貪名聞利養。所以教你一切捨,連佛法也要捨,不能起貪心。你這個貪心要不斷決定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能入道,這是一定的道理,為什麼?貪心障道,連個小乘初果都沒有辦法,都不能證得。所以不管你怎麼樣修學,總而言之,你是凡夫,你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你所修的一切善法,修的一切佛法都變成有漏的福報。譬如念佛,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到晚不休息,佛號絕不中斷,他悭貪心沒有能捨掉,這些佛號都變成福報。他來生有大福報,變成福報,決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我當年親近章嘉大師我頭一天見他,這是印象最深刻,我就向他請教這個問題。當時我接觸到佛法,知道佛法非常好,很想學,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什麼方法使我很快的就入門(就能入進去)?他老人家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跟我說六個字。我繼續請教他從哪裡下手,他老人家就告訴我,「布施」,第一次見面給我開示這兩個問題。我離開他老人家,他送我到門口,他告訴我,我今天跟你講的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要我去做六年。那時候真聽話,果然就做六年,六年當中很多的感應,不可思議!所以學佛從布施開始,從這裡做起。所以在本經第一條就是講這個。
底下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我們應當牢牢的記住。「真為生死,志求佛道,應當漸漸,從外捨去,以至內捨,內外俱捨,捨亦復捨,如是之人,名為肉身菩薩,乃可入道自利」。這幾句話重要,我們要想想我們今天學佛為什麼?你要說為其他的都錯了,我要為弘法利生,我要為續佛慧命,這種念頭都是好高骛遠,為什麼?能力做不到,那是菩薩的事情。首先要學的什麼?我要成肉身菩薩,然後我才有能力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才能做到。自己是個凡夫怎麼能做到?這個很重要。像智者大師他有本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品位不太高,但是決定可以往生。有這種把握,他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弘法利生,續佛慧命,行;換句話說,他西方極樂世界憑證拿到了,決定往生!
由此可知,佛法先自利而後利他,先成就自己然後才能成就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在苦海裡面,你要到海裡面去救人,你先要學會一身水上的本事,你要是學不會,那好了你看到他掉水裡淹死了,你也噗通下去要跟他一起死,毫無意義!這不叫慈悲,這叫愚癡,哪叫慈悲?先要學本事,這一段話先學本事。學本事的人是「真為生死,志求佛道」,我為的是這個。我們以念佛法門來說,果真念到功夫成片,決定有把握帶業往生就是有本事了,那個時候怎麼?你已經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是娑婆世界的人。雖然還沒去,可是你已經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你不肯去那就叫再來人,乘願再來。功夫成片就來去自在,隨時可以走,也可以在這裡多住幾年。眾生有緣,歡喜接受這個法門,多介紹一點,多推廣一點,不必急著走;如果沒有緣,沒有緣住在這個地方沒意思,早一點走,來去自如、生死自在!這個事情要緊,所以先辦的什麼事?先辦這一樁事情。
諸位要記住決定不能搞名聞利養,搞名聞利養害自己不是害別人,害自己,害慘了自己。蓮池大師一生的得力,就是得力於遍融法師一句話把他提醒了。他去參訪遍融法師,三步一拜拜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就告訴他一句話,不要被名聞利養欺騙。他一生是謹記這一句教訓,所以能成為一代祖師。絕不沾名聞利養,一心一意真為生死,弘法利生,這是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應該怎麼做?應當漸漸從外捨去。外是身外之物,容易捨,學布施要從這裡學。先學布施什麼?譬如我有兩件衣服,一件新的、一件舊的,我穿新衣服,舊的布施給別人,送給別人。以前不肯捨,現在能捨,好的自己留到,不好的都可以能夠給人家結緣,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功夫更進一層,舊的自己穿,好的給別人,這就進了一大步。更進一步,看到別人沒有,我只有一件,布施他就沒有了,好,給他,我自己再想辦法,苦忍受一點,那功夫就更進一步了。要慢慢的鍛鍊,不用這個方法鍛鍊不容易做到,習氣太深了。
章嘉大師教我學六年,我就是這個方法,最先捨的都是自己不喜歡的,捨給人;再進一步就是自己喜歡的,舊的東西、破舊的東西自己留著,好的東西捨給別人;更進一步我自己很心愛的東西只有一樣,人家要也能夠給人。不過我的這個捨還是有附帶條件的,還不是無條件的。因為我沒學佛之前就如此,我最愛的就是書,我喜歡書,我有很多好版本的書。我過去在臨濟寺住,我們寺廟裡同修們都知道,而且我的書不借人,借都不借。但是什麼?能捨。我送給你可以,我借給你不行,借給你你會把我搞壞了,我不肯的。但是你問我要,我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發心講經,我馬上供養你,我手上有很好的版本,你發心講這個經,我這個經的版本就給你。你看我們印這個書,這個書塬本是線裝書,這是我自己收藏的,你要發心講這部經。法師這個字看得不舒服,我要塬本。我塬本馬上供養你,你發心講我供養你,另外你發心翻印我供養你。如果你既不發心講又不發心翻印,那我保管比你保管可靠多了,我保管決定不會損壞。
所以我現在手上還有不少寶貝,兩個條件你們哪個人問我要都可以,你要符合這兩個條件,一個發心影印流通,一個發心上講台來講,我都願意全部都供給你們。那我什麼都沒有了,好乾淨、好自在!要學著捨,什麼都能捨,到最後內財也能捨。內財就是身體,這個身體是頭、目、腦髓都可以捨。那也許要問:頭、目、腦髓那捨一次就完了,下次再沒有了。這是如此,可是還要懂得個廣義的,廣義是什麼?我們這個身體天天在這裡工作是為一切眾生的那就是捨,我天天在看經不是為自己看的,為一切眾生看的,這就是捨目,天天在這裡做事為眾生做的,這就是捨手足,要曉得這個道理。這就是我們講犧牲自己,造福人群,不是為自己求名聞利養,你拼命在那裡工作干什麼?就是修布施。
所以佛門裡頭「燃頂」,出家人燃頂,燃這個是什麼意思?就是捨身的意思,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不是真的叫你一把火把身體燒掉,你那個燒掉才能發多少一點光?你能照幾個人?是要發揮你自己的聰明、能力為一切眾生謀福利,為一切眾生造福,這叫照耀別人,是這個意思。「燃指」這是我要以我的雙手為一切眾生去工作,這是燃手的意思。真正把手燒掉了,你能給眾生辦什麼事情?所以諸位要曉得佛經裡這些表法的意思,也有真正燃指的,你一看他就是做一個表法的相,一看你就要曉得我們要犧牲自己要造福人群,是這個意思,一定要明理。你要不明理看到經上說燒身,好你趕快把身體燒掉。要是燒了身就成佛,那成佛太簡單了,拿一桶汽油往身上一澆就成佛了,太容易了,何必要修行?不需要了。全搞錯,全搞錯了。
貢獻我們自己的體力,這就是內財布施,貢獻我們的心力也是內財布施,為一切眾生造福,教化一切眾生,這是布施,為什麼?這裡面沒有名聞利養,什麼都不求,這就是布施。如果我替你做一天工要拿多少錢,這不叫布施,沒有錢給你你就不做了,這叫買賣。布施只有義務沒有報酬的,這才叫布施,有報酬的不叫布施,所以要懂這個意思。只要是以我們的內財或者以我們的智慧,以我們的才藝,以我們的體力得到的報酬,這不叫布施,沒有報酬的才能叫做布施。
「內外俱捨」,外財、內財統統都能捨,連捨這個觀念都沒有,捨也不捨,心太清淨了,這個人身心清淨,這個人就叫做肉身菩薩。這可以入道、入滅,捨乾淨了就入道了,道是什麼?道是定慧,定慧就現前了,所以叫得道。真正得到自利,這個自利就是剛才講了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真正的自利。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三十二集)
1983/1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1-001-0032
請掀開經本,一百一十四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倒數第四行來念,因為前面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重新再溫習一下,從第二句念起。
「真為生死,志求佛道,應當漸漸,從外捨去,以至內捨,內外俱捨,捨亦復捨,如是之人,名為肉身菩薩,乃可入道自利」。這一段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在我們現前末法時期,修行最大的障礙就是於世出世間法貪愛而不能捨,所以菩提道上修行第一樁要緊的科目就是修布施波羅蜜。我們再接著看今天的文。
「因此檀度,則能廣攝眾生,而諸眾生,亦易從化」。這幾句話裡面含的意思很多,而且非常重要。檀是檀那的簡稱,這是梵語,翻成中文就是布施波羅蜜。這一條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所以他能夠廣攝眾生,可以說把九法界有情眾生統統包括在其中。不但初發心的人要認真的來修學,就是等覺菩薩也不能例外,為什麼?等覺菩薩要不能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捨掉,所謂前面講「內外俱捨,捨亦復捨」,他要不捨那一分生相無明,就不能夠圓滿菩提。菩薩因為自己修布施波羅蜜,所以教化眾生就容易,眾生能夠相信他,願意跟他學;如果菩薩自己本身執著不能捨,而教別人捨,別人看看這個樣子也不會相信,也不會跟他學。
「若夫三賢位人,惟捨二執麤惑,還有微細我法二執,亦要盡捨,方證佛果」。前面一段是通論,這一段是別說。三賢位是指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位菩薩佛門中稱之為賢人。他們雖然我執、法執都已經斷了,但是只斷麤惑還有細惑沒斷,如果細惑要斷了那就成佛了。由此,我們也能夠明瞭我、法二執也是漸漸斷的,從粗到細漸漸的去斷。開頭一定是斷我執,因為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源。而煩惱障則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煩惱障不破就不能夠超越六道,所以在修行的時候一定是先破我執,再破法執。可是諸位也不能把它看呆了,其實斷惑破執都是同時的,我、法這兩種執著同時斷,雖然同時,初學的人偏重在我執上,偏重在斷我執,同時也要破法執。這裡面這兩句話非常要緊,就是我法二執也要捨盡,方證佛果,沒有捨盡不能成佛。
「是故一切菩薩位中,必以捨位居先」。這就說明菩薩修六度或者是修十波羅蜜,為什麼布施排在第一位,道理就在此地。一定要捨,捨得愈乾淨你證的愈圓滿;如果不能捨,換句話說,那就不能證。就以我們念佛來說,如果我們不能夠捨現行煩惱,就不能夠達到功夫成片,如果不能捨我執就不能得事一心,不能捨法執就不能得理一心。可見得你要想求往生西方,想求將來品位增高,沒有別的就是捨而已矣。所以菩薩的修行如果說以一個字為他修行的總持法門,這個字就是「捨」,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修這個捨而已,也就是放下。
「若佛子者,標能修之人」。什麼人能修布施波羅蜜?佛子,佛子就是菩薩。「堪當大法,代佛化導,故稱佛子」。佛為法王,九法界之教主,菩薩有能力擔當大法。此地講的大法就是大乘佛法,這個堪當是他自己有修有學,代佛化導,這就是自行化他。第一句講的自行,第二句講化他,所以菩薩的定義通常說之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下化眾生是代佛化導,這就稱之為佛子。
「一切捨者,標所修之法」。佛子修什麼法門?修一切捨,如果我們也修一切捨,那你就是佛子,你就是菩薩。「理智觀行,三輪體空」。這是講一切捨的理論依據,理是講的本體,如如之理,智是講的般若,觀行是講的起用。這三個字是講的體、相、用。《心經》裡面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那個得就是理,智就是此地這個智,觀行是講修學的功夫,這三者是三輪體空,俱不可得。可是這三樣東西有沒有?有。有為什麼說空?說體空,沒有說事空,事不空。三輪是體空,事是有,事是有叫妙有,體空叫真空。《心經》裡面給我們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個色是指的事,指的事相,空是講理體,就是理智觀行。體上是空的,事上是有的,我們修這個事要體會它的體空。換句話說,事修裡面要不著相,就與它的體相應,如果在事修上統統著了相,與這個理體就不相應。我們的修行目的是在什麼地方?目的無非是證這個如如之理,如如之智,是要證得的,可是你在事修上如果說著相的修行,永遠沒有辦法證得真理。
下面再跟我們說這些事相,事不離理,理也不離事,體不離相,相不離體,要懂得這個事實的真相。「內而根身」,這是說自己的身體,從內講是我們自己的身體。「外而器界」,外面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小,我們貼身穿這一件襯衣,大到無盡的虛空世界,都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一切諸有為相,無所顧惜」。這個根身器界統統是有為法,在《百法》裡面講得很清楚,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這統統都是有為法。有為法就是前面所講的它是因緣所生法,也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它沒有自體,所以說當體即空,這是它的真相。真正明瞭這個真相,所以才在一切有為法裡面再沒有顧慮,再沒有珍惜,他統統能放下。
「俱能捨之,無有追悔,故雲一切捨也」。世間人之所以不能捨,他不了解事實真相,他以為根身器界是真有,所以迷於事理,貪戀幻法,他就不肯捨了,勉強捨掉之後他又生後悔,這是世間人;不知道萬法皆空,萬法皆如。菩薩通達實相,就是這個真實的狀況,他通達,他明瞭,他曉得一切法當體即空,一切法俱不可得,所以他捨得乾乾淨淨,他心裡面一絲毫牽掛都沒有,這叫做修一切捨。向下文裡面,凡是講「佛子」這兩個字統統都是這個講法,都是這個意思。
「國土城邑至一切捨一節,正明佛子捨心體用,觀照之義」。文一定要記住,「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就是這幾句,是舉出幾樁事情給我們做一個榜樣,看看他們之所以成為菩薩,之所以能成無上道,他是怎麼成的,他為什麼能成。我們回過頭來再想想自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跟他比較比較,對照對照,我們就明瞭了,哪些地方我們做對了?哪些地方我們做錯了?把錯誤的改正過來這叫忏悔,依照正確的方法去做那就叫修行,修無上道。底下這一段再跟我們解釋。
「言國土等者,釋上一切捨事」。這一段文解釋上面所講一切捨這些事相。「以顯空觀門也」。成就菩薩的空觀。空觀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這是屬於空觀門。心清淨到了極處,如同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謂乞寶位,即捨國土城邑,不作主宰想」。這個世間人,我們常說的他在這個世間,常有我們今天人所講的領袖欲,佛法裡面叫做主宰想,就是現在所講的領袖欲。他心心念念的要當一個領袖,大的做一個國王,小的要做一個縣長、市長,要統理大眾,甚至於做了國王還不夠,還想把別的國家併吞過來,這都是領袖欲,這叫乞寶位。這個領袖的地位叫大寶,從前皇帝登基的時候叫大寶,皇帝這個位置是寶座,這個要捨,大,捨國土,換句話說,捨王位;小,就是這個縣市長,換句話說,要把這個領袖欲要斷掉。為什麼?這是障礙,有了這些障礙,障了你自己的無上道。
世間人也有一些人雖然沒有領袖欲,沒有這個想法,你請他做什麼官他不要做,但是什麼?他想發財,他要財富,我財富愈多他的生活過得愈舒服,想盡方法去爭利。「如乞安養,即捨田宅、金銀、明珠,不作貴重想」。世間人可以說沒有不貪圖田宅,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不動產,土地、房屋他要,金銀財寶這是他夢寐所追求的,明珠也是財寶之類的。世間人看得很貴重,想盡方法去追求,菩薩看得很淡,沒有這個念頭。「如乞奴婢,即捨男女,乃至己身,不作情愛想」。前面可以說那是身外之物,物質!這一條牽涉到感情。男女、妻子、兒女,乃至於自己的本身,這真是難捨能捨,比前面這個錢財或者是地位更要難捨的。這些事也是有為法,也不是真實的,當體即空。
有情眾生這個相聚,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都是緣聚緣散,都在一個緣上,而且這個緣在世間法說有四種。如果這個緣很重,這就變成一家,家親眷屬;如果疏遠一點就變成朋友這一類的,關係比較疏淡了。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陌生人跟我們點頭笑笑也是緣,遇到一個陌生人他看到你不順眼瞪你一眼還是緣,那是緣很疏的、很淡的。沒有緣不會聚在一起,所以這個緣世間法佛告訴我們它有四大類,這不能細說,細說非常非常的復雜。歸納起來為四大類,所謂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這四種緣分而已!沒有這四種緣分不能聚集在一起。
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法緣,跟這世緣不一樣,法緣是清淨的,世緣不清淨。可是我們看今天的一般道場也不見得清淨,法緣跟世緣混雜在一起,是這麼個情形。如果大家都能夠把世緣澄清了,只剩下法緣,那這個道場是菩薩道場,清淨國土。我們能把世緣捨掉,我們聚集在一塊就是法緣,身心清淨,正法久住;法緣裡面要摻雜世緣摻得愈多,世緣超過法緣,佛法就要衰滅了,佛法就不能夠久住在世間。所以學佛四眾同修都要明瞭這個事實,一定要淘汰世緣,要放下、要捨盡,所以這個地方講對於人情方面來講不作情愛想,要把情愛捨掉。
末後這總結,前面所舉的有三大類,領袖的欲望,財富的欲望,情愛的欲望都要放下。「盡其所有,悉無一毫貪戀,但凡有為諸物,一切盡捨」。這幾句話是總結,菩薩所修,盡其所有的沒有一樣他有一絲毫的貪戀,不但對於這個世間法,就是在佛法上也沒有一絲毫貪戀,這樣才行,要放下。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次參訪在最後面我們看到有一段不長的經文,清涼大師在科題上標示「戀德禮辭」,這個用意很深。戀是什麼?是感激。德是什麼?得到老師的恩惠。老師的恩惠是什麼?是幫助我們成就戒定慧,成就三學三慧,將自己的地位提升了,這是感激,戀德;底下兩個字禮辭是什麼?禮是禮敬,辭是放下,捨了,這才圓融。如果他要是不肯辭、不肯放下,那個辭就是此地講的一切盡捨,他要不捨他這個菩薩地位就不能往上升一級,他要捨。統統明瞭了,明瞭怎麼樣?放下,放下了,悟了之後放下,不再分別執著。
「但凡有為諸物」,諸位想想除了無為法之外統統是有為法,有為法的真相,《金剛經》上說的最為明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想想要不要捨?夢幻泡影豈不是當體即空!前面說了三輪體空,夢幻泡影當然三輪體空,所以捨是對的,絕對正確。這是告訴你為什麼要一切盡捨,你要不捨是你自己找煩惱,因為你夢裡的東西一樣你也得不到,在夢中爭名奪利醒來實際上一場空。我們這個世間無論你怎麼爭,到一口氣不來還是一場空,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去。留名於青史也是假的,為什麼?地球有成住壞空,地球哪天壞掉、空了,試問問那個歷史擺在哪裡?也是空的。這一樁事情只有佛法說得究竟,說得徹底。
我們世間人過去也算是有一些聰明人,他想肉身不能長久,於是乎想到一個長久的方法,留芳百世,所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這樣可以傳名於後世,能夠傳得久一點。實在講只有佛法看得清楚,佛法曉得這個世間有成住壞空,還是留不住,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捨。佛法弘法利生絕對沒有立德、立功、立言這個念頭,沒這個念頭。佛法為什麼也要立德、立功、立言?是為了教化眾生,他有功、有德、有言,他沒有立,佛氏門中不立一法。世間有建立,佛法不立,功、德、言統統都有,不立。曉得這是有為法,只是作為幫助眾生覺悟的工具而已,這一種工具也是暫時的用途,絕非真實,絕非永恆,所以凡是有為法統統要捨。
「何以故,以滿檀波羅蜜,莊嚴無上菩提故也」。菩薩為求無上菩提,一切都捨盡了,布施波羅蜜就圓滿了。圓滿的布施波羅蜜就是無上菩提,無上菩提不必去求,求不到的。無上菩提是什麼?就是圓滿波羅蜜。諸位要曉得菩提是大覺,無上菩提就是經裡面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文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不是修來的,不是得來的,是本有的。本有的無上菩提現在不能現前,換句話說,他一定有障礙。障礙是什麼?就是染污,被這些有為法染污了,障礙了。現在叫你捨一切有為法就是把本性裡面無上菩提那個障礙捨掉,捨盡了,無上菩提就現前了。因此當你捨掉一部分的時候,譬如說在一切有為法裡面,我們捨了我執,捨了煩惱,你就叫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透出一點了,正覺透出來了;再能把法執破個幾分,你已經叫正等正覺;你要把我、法兩種執著捨盡了,就叫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菩提是因檀波羅蜜而顯現!
你這樣也放不下,那樣也放不下,你的正覺就不能現前。你所現前的,佛法裡面講的聰明。聰明也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正智慧,不是正覺,所以說世智辯聰就是帶了這一切有為染著的正覺,就叫世智辯聰。去掉這一切有為法的染著,正覺現前了。我們所求的是無上菩提,如果不能夠圓滿布施波羅蜜,無上菩提不能現前。哪一個人不羨慕如來的大覺?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是希望自己趕快的成佛?又希望趕快成佛又捨不得有為法,那怎麼能成就?要能捨,要能放下!這一段是說明捨心體用觀照之義。
「無為無相,至不捨不受一節,申明一切捨觀之義」。這就是說明一切法的真實相,明瞭之後應當放下。「國土城邑等外物」。等就是包括了田宅、金銀、明珠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是外物,身外之物。「屬於疏分,捨之猶易」。比起自己身體來講、親情來講,它是疏遠的,身外之物,捨比較容易。「男女己身屬於親分,己捨之甚難」。這講家親眷屬,妻子兒女,這個自己要捨相當之難。「且己身視男女,尤親」。講到自己身體比家親眷屬那還要親一層,在大難的時候,逃命了,我們先是救命要緊,譬如大的火災,突然在夜晚燒起來了,先救人,財物身外之物能捨,急難的時候自己一身逃命了,妻子兒女也顧不得了,己身尤親。
「雲何難捨能捨」。為什麼修菩薩行他統統都能夠捨?都能夠放下?說明這一些事實的真相。底下一段就說「以此菩薩,了達身世」。身是自己的身體,世是世界,身是己身,世是世界,身心世界。「一切皆空,本來無為無相」。只有菩薩才覺悟,凡夫不懂這個事情的,菩薩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諸法實相,菩薩知道。「實無有法」,雖然現在是萬象紛纭,那都是幻相,是假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我們剛剛講過《心經》不久,《心經》對這個法名很透徹、很清楚,這些假有、幻有從哪兒來的?「悉繇無明不覺,展轉現起」。唯識經論裡面說「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這個不如實知就是迷,迷了法界一,法界本來是一,一真法界,不迷覺悟的人他住一真法界,而我們自己把一真法界迷了,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怎麼回事情?怎麼這麼樣子迷來的,這個時候就「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展轉現前,所以自身世界都是幻起之相。
「於是我相,人相,人我之間,情之所知,目之所見,妄認為實」。這是把真相說出來,就如同作夢一樣,如果我們拿這個經文來說夢境,非常接近。這也是如此,也是不如實知法界一故,所以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再變成三細、六粗,可以說同一個道理。夢境也是這麼樣現出來的,但是那個夢境時間短,覺悟得很快,這一個是迷得太深,時間太長了,不容易覺悟。可是眼前的境界與夢境可以說完全一樣。
所以我們常常來說每天晚上睡覺都會作夢,如果夢醒了好好自己參究參究,那就叫學佛,那就是修行。想想剛才夢境裡面那些事情,哪一樣是真的?哪一樣東西能得到?再想想眼前也是夢境,《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中的既然夢醒了一樣也沒得到,夢裡頭干一些煳裡煳塗的事情,拼命在裡頭追求,哪裡曉得是一場空?如果夢裡頭覺悟了,現在我們人生短短數十年也拼命去妄取妄求,到最後還是一場空,一樣也得不到,正是古人所說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何苦來?佛教我們捨不是沒有道理的,是有很正確的道理叫我們捨,捨對自己決定有好處,不肯捨對我們決定有壞處,利害應當要分明。所以我們今天是「情之所知,目之所見,妄認為實」,結果它是假的,眼所見的假的,情所知的也是假的,絕非真實,要覺悟。
「遂爾假借眾緣合會,而成主宰,稱我稱人」。這是講我執從哪兒來的。我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根本就沒有個我,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是四大和合現的身相,五蘊和合現的這個心相。心識是虛妄的,所有這個想的念頭統統不是真實的,身更是假的,身心都是虛妄,自己認為這是我,這是稱我、稱人,錯得太離譜了。「千臂經雲」,大師在此地再舉經文來跟我們證明。「假會合成」,會就是因緣會合,假會合成。「立名生者」,這個意思講生起了,我們這麼個說法,稱它為生起。「主字,念作生字亦可」,這個主宰!這個字念作生字意思都差不多。
「謂即不識緣生如幻」,這個意思就說明就是不認識、不明瞭這個萬法是緣生的,緣生如幻,是虛幻不是真實。一切有為法統統是緣生的,什麼東西不是緣生的?跟諸位說六根的根性不是緣生的。《楞嚴經》說得很清楚,所以那是真的,不是緣生的是真的,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六根的根性真的,是真性的。真性、本性這不是緣生的,六識是緣生的,眼識、耳識這緣生的,緣生那是幻法不是真的,所以我們是認假不認真。凡是緣生一定就有生滅,不是緣生的決定沒有生滅。諸位讀《楞嚴》都曉得,我們六根的根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真的。經上十番顯見,說明這是真的,這才是真正的自己,可是我們今天幾個人認真?大家都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早就迷失了,縱然讀了經、聽了經曉得有這麼回事情,可是在平常生活當中還是用假不用真。用真的就叫做佛菩薩,用假的就叫做凡夫。
所以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一再提倡,教給我們要捨識用根。因為識是幻法,根中之性是真性,能用根性就是佛菩薩,不用這個幻法用根性就叫做轉識成智。我們也讀了《楞嚴》,也看過《正脈》可是還是不會用,這什麼?煩惱習氣或者我們再說一個不好聽的話罪孽太深,轉不過來,雖然曉得,曉得都轉不過來,可見得這個罪業之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也會很恐懼,那怎麼辦?今天我教給諸位的方法就是用一句彌陀名號老老實實念下去,就能夠消業障,可是要認真去做。我們今天選的《西方公據》四種合刊,能依照這四樣東西去修學就能滅罪,就能有成就,你要想再三心二意去搞其他的東西,統統叫冤枉了,白費了時間。聰明人就在這一本書上下功夫就夠了,可是必須要有幾個志同道合常常在一塊研究討論,否則的話一點用都沒有。因為研究討論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夠改過自新,這個重要!
自古至今你看看有幾個人是一個人自己學出來的?沒有老師沒有同學,你去找找看、查查歷史上有沒有一個?就是六祖大師那樣的人還要找五祖做老師,也還有許多同參道友,還在境界裡頭歷事鍊心才能成就,沒有說是一個人能學成的,不可能的事情。古人講朋友重要!朋是同學,友是同志,兩者都不能夠離,對你道業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初學的人決定不能好高骛遠,一定要腳踏實地,老老實實來進修。
不知道緣生如幻,這在「執我執人,造作我見,種種取捨,繇是我見造作,故受生滅流轉,無有休息,輪迴不絕」。這一段實際上就只有兩行,這兩行可以說把我們在生死輪迴流轉的情形描寫得清清楚楚,你看文字多簡單,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為什麼有生死?為什麼有輪迴?不知道緣生如幻,這就是起惑;執我執人,造作我見,種種取捨,這就是造業,起惑造業。後面是故受生滅流轉,無有休息,輪迴不絕,這就是苦報,惑業苦!這是六道輪迴的根源。
「十二因緣等者」,經上講「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其實就是《心經》裡面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就是講的無十二因緣。此地也可以拿來做一個旁證,十二因緣什麼回事情?「正名假會合成,立名生者,以顯緣生性空之義」。所以緣覺他聰明,他一聽十二因緣他開悟了,他悟什麼?就是悟緣生性空,他為什麼能超越三界?他放下了,他曉得緣生性空,沒有什麼好執著的,沒有什麼好分別的,把一切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愛取有都放下了,超越了,就是這麼個道理。幾時能把愛取有放下,幾時就超越,就脫離輪迴,就證辟支佛果位。我們今天愛取有放不下,為什麼?迷著了。底下就講十二因緣,給我們說明它這個因緣生法的形相。
「十二因緣者,蓋以無明為因,行即為緣,行為因,識為緣,識為因,名色為緣,名色為因,六入為緣,六入為因,觸為緣,觸為因,受為緣,受為因,愛為緣,愛為因,取為緣,取為因,有為緣,有為因,生為緣,生為因,老死憂悲苦惱為緣」。這是講這十二條互為因緣。所以說它是因也可以,說它是緣也可以,互為因緣。「所謂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要問這裡頭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如果有生滅這個生滅法是真的,不能叫虛妄的。虛妄有生,沒生你看到好像有生,沒滅你看到好像有滅。
譬如我們這本書,我們裝訂起來書生了,把線拆掉,書滅了,再問書到底有沒有生滅?拆掉還是那麼多紙,拆掉書沒有了,就滅了,重新再裝訂起來又生了,書又生了,沒有生滅!覺悟的人講沒有生滅,有什麼?緣聚緣散。真正悟了是緣聚不生,緣散亦無滅,塬來是不生不滅。這一法如是,法法如是,如果你能把這個事實真相看穿了,看明白了,你就證得無生法忍,你才真正明瞭一切法沒有生滅,只有緣聚緣散,沒有生滅。世間人看錯了,他為什麼看錯,他著相了,他著那個書的相,著的書的相,誤以為有生滅,虛妄有生,虛妄有滅。
「故法華雲,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既從因緣有,亦從因緣滅也」。這是叫我們從真性上觀察,一切法本來如是。特別是底下講的這一段,就是所謂的「諸法實相」,《金剛經》講的「諸法如義」。「無合無散無受者」,這三句就是解釋。「因緣如幻,法體本來靈明絕待之義」,這一句有很深的意思,要以清淨心才能夠領會得到。每一個人都像諸佛如來一樣的聰明,一樣的靈敏,你現在把這個聰明失掉了,就是因為你染污太重了,你迷得太深了。你把假的當作真的,你有真的東西你不曉得用,真的是個個人都有,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他用真不用妄,所以他叫佛,他叫如來,我們雖有我們用妄不用真,我們叫凡夫。
「蓋此因緣之法,緣會而生,法體本來不生,以本無生死流轉之法,故雲無合」。可見得這個「合」也不是真的合,正是《楞嚴經》裡面所說的「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此地講「無合」,跟《楞嚴》這個「非和合非不和合」意思完全相當。這是講一個法、幻法的興起實在是無合。我們還以這個書做例子,裝訂成一本書,它是這麼多紙張裝的,你這個紙張合了沒有?如果合在一起,就不能一張一張的,沒合,還是一張一張獨立的,求這個合相不可得。無合以為有和合,這錯了,我們看走了眼。許多磚頭蓋的房子,磚頭合成房子,合了沒有?如果合了應該一塊一塊的變成一體的東西,打開看那磚頭還是一塊一塊的,沒合。我們這個人身體許多細胞組合的,有沒有合?沒合,一個一個細胞還是獨立的,並沒有合成一體。一切萬法無不如是!所以你要看它的真相,《楞嚴》講得很清楚「非因緣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說絕了,真相說出來了。《金剛經》說得簡單,「諸法如義,諸法實相」。
「緣盡而滅,法體本來不滅,以本無解脫轉流之法,故雲無散」。我們把這本書拆開了,書沒有了變成單張紙,書並沒有滅的相,裝訂起來沒有生相,你以為有生,拆開之後沒有滅的相,你以為有滅,統統叫看錯了。這個看法不是正知正見,邪知見,看錯了。「既無生滅合散,其中亦無受彼生滅者,故雲無受者」。受什麼?受苦受樂,我們今天緣聚起來我們有樂受,緣散了我們有苦受,哪裡曉得緣聚緣散都是幻妄不是真實的。所以真正明白真相,苦樂憂喜捨統統離掉了,這就叫正受,那就叫得大定,苦樂憂喜捨統統沒有了,為什麼?曉得萬法一如!這個見解就是入了一真法界,這才得如來無上正受。
這一段後面文很長,今天講不完了,我們只講到此地。這是一個小段落講到十二因緣,從十二因緣體會到諸法的實相,明瞭《金剛經》上所說「諸法如義」。真正明白,對我們念佛人來講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