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是第一
遇著什麼情況就發什麼願
《佛說無量壽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你得有智慧,這個智慧你還得具足方便善巧。
智慧不具足怎麼辦?
發願,你要發大願,我經常地跟我們道友們說要發大願。
在《優婆塞戒經》裡面,善生尊者就問佛說:佛,你三十二相那麼好,怎麼得來的呢?
佛就告訴他說:你要學法,你要發願。你要不發願,你得不到。學法,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說其大數八萬四千。你要是利益眾生,你必須得要學法,你要發願。如果你不發願,你所有想修行的什麼都達不到,所以發願是第一。我們都知道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他們願都很多。
善生問佛,佛就總答說他怎麼得到三十二相——有智者,誰有智慧誰就能得到。
善生又問:怎麼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佛就告訴他:你要發無上的大願,是名智者。
誰發願誰是智者,誰就得到三十二相。
我經常看見我們道友到寺廟裡頭來,或者自己佛堂裡頭,要供花、點香、磕頭,你發願沒有?有些道友心量太小,家裡有點什麼事,燒個香,到佛前發個願,求求菩薩你加持,讓我這個災難過去。這個願太小了,這是沒智慧之願。
你們大家別生氣,可能你們都沒發過願,也有發願的。
很少供花,在那跪著說:我這個發願,我想證到入到入法界、入華嚴境界。
華就表因華的,我現在這個因,那一切小災難算什麼呢?
這就是智者。咱們把智者所發這個願是什麼呢?這就是菩提心,包括的很多。
你發願使一切眾生身、口、意永遠不做諸惡,永遠做諸善,這個願就不小了。你說你沒發過。沒發過,你現在學啊!現在不是學一切方法嗎?
還有我們簡擇你發願。好比你受經濟的困擾,逼債的人來了;或者你買了股票一下子失敗了,一下子一落千丈。不要跳樓。
我在美國聽到那些跳樓的,很愚蠢。發願!沒有生意,為什麼沒生意?你沒發願。你發願,跟我相似的一切眾生,讓他永遠不要落到這樣個苦難。
你遇到什麼災難,你就發願讓一切眾生都不要受這個苦難,你這個災難很快就消失了。
你若求菩薩“你加持我,讓我發財”。這個糟糕了,走到相反道路上去了。
在你受窮的時候,你沒想到自己,願一切眾生都不受窮。好!你很快就富有。信嗎?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佛說的,佛跟善生說的。如果說是我說的,力量不大。佛說的,你們就信了成分多一點,佛的功德大。你必須得有誓願,沒有大誓大願,你想成就,不可能的。
我們知道修行,但是感應不大,佛菩薩總沒加持我。你跟菩薩不走一條路,菩薩怎麼加持你?
經常地發願,經常運用你的智慧心。你要具備了這些誓願了,你就依著願,然後有了力量了,你在修行的時候,一切障礙逐漸就消失了。
等你有了力量了,你去度眾生,弘法利生的方便善巧,那很快功德圓滿。
我們要現在想做個什麼事情,在這個世界困難得很,重重障礙。為什麼?我們過去就沒有發過這些願,沒想幫助別人,自然也得不到別人幫助你。
你要想諸佛菩薩都加持你,你要像諸佛一樣的,諸佛的心願是幫助眾生,那你也要發願幫助眾生。
菩薩所修的功德不外「六度」、四攝,乃至利行,眾生做什麼,我們就幫助他利益,這是利他行門。
我在當勞改犯的時候,我們那時候都走路。不但走路,還得身負六十斤。走到山裡頭采木頭,兩個人抬一根,抬得動也得抬,抬不動也得抬,那是強迫性的。
那時都拉板車,很苦。特別往那個山上上,拉不動。正趕上我們空手,我就叫我們那個犯友,那叫犯友,不叫道友,共同幫他推一把。犯友說:“算了,被看到會說我們的。”我說:“那不管他,幫著推吧!”助人為善。
我說這意思,就是你到什麼時候都想著,看著別人痛苦,你有時背不動、扛不動,不也很痛苦嗎?
看見別人滿身的汗,車子就是拉不上去。特別拉大板車的,那車上載著三、五千斤,就四、五個人往上拉,特別在上坡很辛苦。
如果是在這個時候,你發願利益眾生,增加一切眾生的大力,增加一切眾生的體力。
遇著什麼情況就發什麼願。咱們一天遇到的事很多,就要發願,太多了,我們不詳細講了。
所以真正的佛弟子就要行六度萬行,發廣大的願,發菩提心,來成就你的事業。
這個事業不是指世間事業,成就你的事業是指著行道的、成佛的、離苦得樂的事業,成就度眾生的事業,讓眾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