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面對自身的惡業,要有說“對不起,我錯了”的勇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荟供,在藏傳佛教裡是一個特殊的法門,說得直白點,就是“供佛”。為什麼叫“荟”呢?就是迎請所有十方一切諸佛菩薩,降臨在我們這個壇城上面。

  我們現在陳設的唐卡、佛像這些佛菩薩的象征,透過大家最虔誠的殷切祈請,希望佛菩薩的加持能融入壇城上的佛菩薩像裡。

  這很像在家裡裝了電視機,希望頻道能調好,可以接受電視訊號一樣。

  佛像就如電視機,佛菩薩通過佛像來真實不虛加持我們,其實,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看不見。通過這樣善巧的方法,我們清淨的虔誠心會更專一地歸向佛菩薩,得到他們的加持。

  佛像不是重點,通過佛像,佛菩薩給我們的加持才是重點。

  佛菩薩透過佛像融入壇城,這很像開視頻會議,我們可以直接“看到”他們了,這裡的“看到”,是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在那兒。然後,我們祈請佛菩薩接受自己最虔誠的供養。

  他們雖然不可能享用人間的供品,但是我們要祈請他們慈悲納受,用自己最虔誠、最干淨、最無暇的心來供佛,希望他們全部能降臨到壇城上,接受我們的供養。這些都是我們對“荟供”應有的理解。

  在密法裡,荟供的意義很深,最主要的一條是忏悔無始以來造作的一切罪業。

  很多人不願聽,“難道我經常‘犯罪’嗎?我到底犯了什麼罪?要天天忏悔呢?”犯了什麼罪,不少人還真是不清楚。

  你的身體會殺生、偷竊、邪YIN。拿殺生來說,殺牛宰羊、殺雞宰魚,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殺生;燒開水、洗手、洗衣、煮飯、炒菜都會傷害很多微小的生命,如果不去仔細思維,真是一點兒都不知道。

  就連一天到晚講經說法的法師們,也不能不洗手、不吃飯,而這其中會包含著殺生的罪業。居士們就更不用說了,殺魚殺蝦很頻繁,看到老鼠、蟑螂、螞蟻、蒼蠅、蚊子就想把它們殺死,認為它們生來就會傳染疾病,所以見到它們會起嗔恨的殺心。

  而見到蛇,不管它是不是有毒,都在喊打喊殺,全世界沒有多少人喜歡蛇。

  被殺雖然是這些生物業力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沒必要因嗔恨而造作惡業,對不小心造作的惡業,我們當然要懂得忏悔。

  看著大大小小的生命因你死掉了,要有說“對不起,我錯了”的勇氣。

  你的嘴巴會惡口傷人、挑撥離間、講謊話、講是非、說八卦等等;你的心會貪婪、嗔恨、邪見等等,這些沒有特別指向誰,人人都有。

  我們好好回憶一下,把自己想得起來、想不起來、知道的、不知道的,統統用心忏悔就好了。

  皈依之後,我們曾經無明、無知犯了很多戒律,也要用心忏悔,這是必須要做的事。

  罪業沒有任何優點,它帶給我們的是短命、多病、曲折、困頓、會不斷消耗我們的善業功德和福報,但好在它是可以忏悔的,不是說我們造業了以後,它就永遠穩定在那兒不會發生變化,“罪業”也是無常的。

  只要我們虛心謙卑地對著諸佛菩薩忏悔,罪業可以被淨化。忏悔以後,罪業會慢慢消掉,大事變小事,小事變沒事。這也要看我們的虔誠心有多強,只要有百分百的虔誠心,沒有什麼業力是消不掉的。

  荟供,還會為我們累積福報。

  有些人平時在家裡供個佛,供點花、水果、餅干、甚至點個香燭還要等到初一和十五。老是有人問:“今天是初一嗎?今天是十五嗎?初一、十五我要吃齋、供佛、拜佛的……”

  好像只有到了初一、十五才拜一拜,其它時間就沒必要一樣。為什麼我們自己一天吃三頓飯記得清清楚楚,供佛卻只記得初一和十五呢?

  實際上你供得越多,你的福報就越多,就像你自己吃得越多,身體會越壯一樣。

  藏區的藏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供佛,一個家庭裡,最早起床去供佛的往往就是男主人、女主人。

  每天給佛上香、供水,放上點供品,哪怕是一個水果也好,一個餅干也行,如果你什麼東西都不供,能不能在吃飯之前先把你要吃的喝的先供佛?

  念一個供養上師、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這樣你的福報就越來越大了。

  佛不需要這些東西,是我們需要。佛教裡有很多善巧的方法我們可以學習,通過這些方法提升自己的福報、清淨身口意並不斷與佛菩薩相應,這是修行的重要環節。

 

上一篇:海濤法師:度眾生必須要學習一種了解眾生根器和心性的能力
下一篇:嘎瑪仁波切:想要刪除阿賴耶識裡的業因,唯有忏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