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如何做到不生氣,無嗔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大師---瞋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

  瞋心,乃宿世之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法水,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說也。所言瞋心,乃宿世習性。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則現在之寬宏習性,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倘不加對治,則瞋習愈增,其害非淺。

  貪瞋癡心,人人皆有。若知彼是病,則其勢便難熾盛。譬如賊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認做家中人,則全家珍寶,皆被彼偷竊淨盡。若知是賊,不許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須令其遠去淨盡。庶財寶不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雲,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貪瞋癡一起,立即覺了,則立即消滅矣。若以貪瞋癡為自家正主,則如認賊為子,其家財寶必致消散矣。瞋者,見境而心起忿憎之謂。富貴之人,每多瞋恚。以諸凡如意,需使有人。稍一違忤,即生瞋怒。輕則惡言橫加,重則鞭杖直撲。唯取自己快意,不顧他人傷心。又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昔阿耆達王,一生奉佛,堅持五戒。臨終因侍人持拂驅蠅,久之昏倦,致拂墮其面。心生瞋恨,隨即命終。因此一念,遂受蟒身。以宿福力,尚知其因。乃求沙門,為說歸戒。即脫蟒身,生於天上。是知瞋習,其害最大。華嚴經雲,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古德雲。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學菩提道,忍辱護瞋心。如來令多瞋眾生作慈悲觀者,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既是過去父母,則當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豈以小不如意,便懷憤怒乎。既是未來諸佛,當必廣度眾生。倘我生死不了,尚望彼來度脫。豈但小不如意,不生瞋恚。即喪身失命,亦只生歡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薩捨頭目髓腦時,皆於求者,作善知識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無上菩提道想。觀華嚴十回向品自知。又吾人一念心性,與佛無二。只因迷背本心,堅執我見。則一切諸緣,皆為對待。

  如射侯既立,則眾矢鹹集矣。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無所有。猶如虛空,森羅萬象,無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眾流,無不納受。如天普蓋,似地均擎,不以蓋擎自為其德。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豈非自小其量,自喪其德。雖具佛心理體,其起心動念,全屬凡情用事。認妄為真,將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慚愧。若於平時,常作是想。則心量廣大,無所不容。物我同觀,不見彼此。逆來尚能順受,況小不如意,便生瞋恚乎哉。

  接手書,知道念日純,不勝欣慰。今年之亂,千古未聞。此皆吾人往昔劫中惡業所感。故雖未實受害,而其驚慌慘淒,何可名言?閣下既知氣憤為害,何不當發氣憤之時,作我已死想。死則任人所為,絕不相爭矣。若常時作將死想,則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今人好發起新章程,彼廢倫免恥等,尚可公然提倡,欲推行全國。吾人遵佛教誡,戒殺吃素,又何懼同教中之異議。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尚祈以身作則,引彼拘於教者,入大乘法門。以期不辜佛恩,不負己靈,方為救世之道。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三《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上一篇:印光法師:這種流通佛法,簡直就是謀利
下一篇:悟道法師:為什麼不去感恩?因為不知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