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普陀山,大海中一座面積僅12.5平方公裡的小島,因是觀世音菩薩的顯化道場,而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千百年來,梯山航海來普陀山的香游客日益遞增。有崇仰觀音大士的虔誠信徒,有觀景攬勝的中外游客,有煩惱糾結的寄世凡俗。“奇在人無,特在我有。”普陀山不僅因為觀音有求必應,不僅因為佛國得景獨秀,更多的是由於文脈恆昌。不老的普陀山,幾經興廢,在大劫與復興的交替中,不斷進行著文化的積澱、衍生、吸收、嬗變,形成屬於自我品性的文化生態和個性鮮明的生態文化。
按照“文化生態論”觀點,人類不僅是生物進化的動物,更是文化發展進化的產物,即“人是歸化了的動物”。文化的性質和特征與人類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世界多樣性的文化現象、文化差異、文化模式,是人類為了適應自然、經濟、社會所做出的選擇。
余秋雨先生曾在《一個王朝的背影》中提及文化生態問題。他說,一旦動搖了文化生態系統,那麼其他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都會坍塌!文化是一切的基礎,也是社會現實運轉的最深層和最內涵的源泉。
從新編的這套叢書中,除了宗教文化的神秘性,我們不僅看到鮮明地呈現出普陀山從歷史傳承至今佛教的生態哲學、生態倫理、生態實踐與生態文化,還建構了多元、共生、開放、倫理、成長等和諧的文化生態。
多元性——秦安期生、漢梅子真、晉葛稚川在普陀山修道煉丹,啟名山宗教文化的先河;日本僧慧锷請奉五台山觀音像,因風浪阻程留駐洛迦而敬寶像為“不肯去觀音”,成為觀音道場的肇始;歷朝歷代抵山文人墨客題詠普陀山,又增添了儒家的文脈,再加上普陀山的史野傳說、靈異故事、高僧傳略、心傳禅機、山志詩文……普陀山的歷史文化在虛實兩方面皆呈現博大精深的多元形態。
共生性——佛道相容、儒釋兼蓄的包容性,以旅興山、以佛促旅的交互性,寺院文化與風景管理部門合力共創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文明山的目標同構性,古今一體,和諧共生。
開放性——構成普陀山文化生態諸要素中,始終有開放交融的元素,從最早的慧锷東渡,到如今海峽兩岸及東南亞等地的交流,開放汲取、兼容並蓄成為普陀山觀音文化豐盛的源泉。
倫理性——愛國愛教、循規守法、以人為本、以和為貴、擎慈舉善等等,體現了普陀山歷史文化的優秀基因和人間佛教的倫理精要。
成長性——一千年來。佛教文化相對是閉合的。閉合不是休眠,它在歲月的長軸上始終與時俱進。這套叢書有說服力地實證了普陀山文化生態的成長性。
上述這些只描畫了普陀山文化生態的輪廓線。經過審視參悟,我們十分自然地把握了它的核心——普陀山文化生態中的制導力量,是“情感的崇仰”。觀音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尊“最有情感的活菩薩”。
宗教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文化現象。宗教文化的一大特點是神秘,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和神聖的萬能者,使人們對其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宗教情感及儀式活動。有人認為,宗教情感是一種特殊的、神秘的信仰情感,而實際上仍體現現存的價值根源。許多宗教或類宗教,往往借托“原罪論”預先設置負向情感,從而提高人們對痛苦、挫折與災難的心理承受能力。
觀音信仰文化也包含負向情感,但它與其他宗教文化制導明顯有別。在觀音信仰及其衍生的觀音文化中,慈愛、崇善、救贖、修真等積極的正向情感,也是一種普世價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觀音以大慈愛關懷世俗,以大悲憫普度眾生,使之成為無處不在、有求必應的活菩薩。在觀音信仰文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儒教的文化潤澤。孔子雖然沒有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是先知,人們卻尊崇他為至聖先師。孔子的博愛無類與觀音的無緣慈悲,儒道佛教貫通互融,都是從“以人為本”出發,可以說是“不同的慧燈,相同的智光”。
觀音信仰文化,與“人間佛教”的理念高度一致。觀音的三十二應身,以直觀的世俗形象救難度厄、化危轉機、助弱濟困、懲惡揚善,是“聖性”與“俗化”的復合,“慈悲”與“智慧”的互融。觀音信仰文化在倡導社會文明、協調社會關系、降低社會內耗、穩定社會秩序、構建社會和諧等方面,起著其他文化難以替代的度化功用。從這套易讀易懂的叢書中,可以了解觀音出家的緣由、觀音得道的故事、普陀山觀音文化的精義要旨以及觀音道場的文化氣場,普陀山獨特魅力也就不言自明,那就是信眾對觀音大愛無疆的情感崇仰和心靈皈依。
普陀山成因是佛選名山,山是靈山,海是覺海。有學者說,“文化的發展即自然的隱退”。普陀山雖幾度興廢盛衰.如今的伽藍浮屠、山海景觀、稀世文物.仍能讓人們走近歷史,令人耳目一新。說是天賜佛佑,並無不可。我想更多的是由於天地造化、高僧德化、文人美化、能工巧化、信眾誠化,才營造出這一方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態與生態文化。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
廣大靈感~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 🙏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