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講經要記住,不要求好,求好心切都有障礙。求什麼?
只求沒有過失,這就是好。行家來聽,挑不出過失,講得雖然很淺,沒錯,這就叫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永遠保持這個心態,你會成功。許許多多失敗的人都是好高骛遠,求好心切,最後失敗。穩穩當當學下去,他自然就成功,不要著急。凡是急躁的,很短時間效果就成了,你去看歷史,壽命不長,為什麼?它來得快,它去得也快。什麼個道理?沒有那麼厚的福,福報現前,享掉就沒有了。慢慢的,百煉成鋼,古人講大器晚成。
在近代,印光法師給我們做了好例子,印光大師什麼時候出來弘法人知道他?七十歲,七十歲以前沒人知道,你說人家那個底子多厚。不要說別的,單單講他在普陀山藏經樓的樓主,就是管《大藏經》的,在那裡干了三十年。這個三十年,在《大藏經》庫房裡頭天天讀經,他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你說這個底子多厚,厚積薄發。
又何況人家在那個時代,二十幾歲古文的功底就很好了。他被人發現,七十歲被人發現,八十歲圓寂,弘法只有十年。十年,他老人家的影響,最近兩百年當中沒有人超過他,發揮這麼大的力量。這是什麼道理?一點名利心沒有,不求聞達。這是現在一般年輕人的毛病,要求如何打造自己的知名度。這個念頭裡頭帶著什麼?貪、瞋、傲慢、還有嫉妒,都有這種心態在裡頭。
這個什麼?這個不能怪他,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哪能沒有?沒有的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佛菩薩再來的,肯定有這個習氣。這個習氣就是布施跟持戒能對治,後頭有個忍辱,這三樣東西對治,把自己壓下來,求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心,覺悟就開悟了。清淨平等是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之後你自然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