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壽康寶鑒悔過案五,邪YIN後一屍兩命,忏悔行善不懈怠的鐘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奸近殺,古人說得一點也沒錯。辛卯年間浙江的科舉考試,鐘郎本該得第一名。但是後來,他的第一名為什麼會被拿掉?次年,忏悔行善不敢懈怠的他,考中解元。這中間,有哪些事情值得我們深思?有哪些教訓需要我們謹記?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以恭敬心讀一讀壽康寶鑒悔過案五,邪YIN後一屍兩命,忏悔行善不懈怠的鐘郎。

  辛卯年,浙江科舉考試即將開始前,有人夢見諸神聚會,考校和監察此次應中榜的幾位考生。第一名的是個叫鐘朗的人。當諸神在議事時,有一女子前來訴怨,中間坐著的那位神說:“該生不可中。”於是,要另找一人補名。旁邊的一位神答道:“可以讓孺子代替他吧?”夢中人醒來後,將夢如實告訴了鐘朗,並問明原因。這才知道原來鐘朗曾YIN污了家裡的婢女,導致婢女懷孕。但鐘郎的妻子不能容納該婢女,婢女跳河自殺而死。此後,鐘朗時常內心不安,聽到了這個夢後更加恐懼。此次大考揭榜,鐘朗果然沒有考中。有個叫余恂的人中了第一名,所謂孺子,正是余恂的字。不久,鐘朗的妻子病死了,鐘朗更加害怕。於是發願忏悔,力行善事,不敢懈怠。第二年,也就是甲午年的科舉,鐘朗考中解元。

  浙江科舉考試前,諸神聚會確定第一名人選以及整個名次情況。最終發榜與諸神的討論結果一致。在壽康寶鑒很多案例中,有的是城隍主管人間的邪YIN,有的是文昌帝君主管人間功名。本案例,諸神聚會討論本次科舉考試名次。正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我們在任何情況下,千千萬萬不要犯邪YIN,否則一個人犯下的邪YIN之事會被記錄在案。這絕不是迷信,也不是危言聳聽。鐘朗在這次考試時,因為曾經邪YIN導致家中婢女喪命,名落孫山就很好理解了。

  YIN人妻女,禍延子孫。本次科舉考試前諸神聚會,一名女子前來控告鐘朗曾經犯下的邪YIN罪行。鑒於此,一神說鐘郎此次不能高中,最終取消了鐘朗的第一名,第一名由另一人取代。由此可見,犯下YIN人妻女之事,受到傷害的對方會為自己討回公道,施暴者或許可能逃脫人世間法律的懲罰,但是一定逃不了因果報應。

  鐘郎YIN污婢女,後來該女子懷孕,再後來婢女受到鐘郎妻子的壓力,在懷孕的情況下跳河自殺。鐘郎這又犯下了殺業。YIN殺兩大罪業都犯下了。在諸神聚會討論浙江省科舉考試名次的關鍵時刻,神明秉公執法,拿掉了本該考取第一名的鐘朗。這是鐘郎罪有應得,著實怨不得別人。自從被鐘郎YIN污的婢女跳河自殺後,壽康寶鑒記載鐘郎時常不安,聽到別人講述夢境中的情景後更是非常恐懼。自那以後,鐘郎努力行善,不敢懈怠。第二年,又考取了解元。

  忏悔邪YIN,努力行善,不敢懈怠的鐘郎,第二年考取解元。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不明理的情況下犯下邪YIN罪業,一定要深深忏悔,改正錯誤。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做好事,努力行善,廣行布施,精進不松懈。命中本有的功名,還是可以再找回來的。鐘郎知道了前因後果,他努力行善不敢懈怠,第二年便考中解元。聯想我們現實社會,很多參加高考、考研、考博、公務員考試、選調生考試、企業招聘筆試面試等重大考試的人,希望通過考試改變命運,迎來幸福美好的人生。請記住,一定要戒除邪YIN,一定要廣行善事,一定要孝敬父母,在此基礎上用功學習。

  一旦犯下邪YIN,一旦YIN人妻女,往往一步錯步步錯,令人痛苦萬分,使人後悔莫及。本案的鐘郎,如果不是YIN污婢女,他的妻子就不會容不下該婢女。如果不是這樣,這名婢女也不會跳河自盡。如果不是這樣,本該得第一名的鐘郎也不會在那次考試中名落孫山。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鐘郎一時貪YIN好色導致的。現代人更容易接觸色情、軟色情的信息,在網絡與智能手機已經普及的今天,一定要繃緊這根弦,時時刻刻遠離色情,在在處處誓戒邪YIN。

  再聊聊受辱後跳河自盡且不知名的婢女。古代,婢女出身窮苦人家,地位本來就很低,長大後在富人家裡做事,討口飯吃。鐘郎YIN污婢女,隨後婢女懷孕,在鐘郎妻子重壓下跳河自盡。讀畢此事,使人十分感慨。為這名婢女感到可憐,感到惋惜。支持她為自己的遭遇申冤。由此可見,我們所有人一定要徹底遠離一切邪YIN,有浩然正氣,努力孝敬父母,努力改過行善,努力布施,才能迎來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為整個社會整個國家貢獻力量。

 

上一篇:《壽康寶鑒》戒YIN格言(七)
下一篇:壽康寶鑒福善案九,說說一身正氣,連生十一子的王志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