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年紀大時,心靈上會比較傾向小朋友。就像對待小朋友需要哄,老年人也很需要人來哄。關懷的方式雖然很多,重點還是在心靈層面上。
關懷者必須有顆善良的心,讓他明白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只是物質上的給予。
和父母常常有心靈上的溝通,講幾句好聽順耳的話,對我們不會有什麼大損失;或是用心選購一些貼心的小禮物,也很能表達關懷之意。可是這些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以老年人的狀況來說,物質上的溫飽不需要太多的花費,但是心靈上的照顧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常常塞一些錢給父母,卻讓他們孤苦伶仃地生活,到最後面臨病痛時都沒有人照顧,這不是真正的關心。他對你的所作所為雖然沒有明說,離開世間時卻會對你懷有怨恨。
關懷應該延長到每一個人的一生中。親友活著的時候,就要對他們多多關懷,特別是當他們在病中即將進入此生最後過程時,不要有刺激他們的心態或行為出現。
很多人認為,在病人罹患不治之症時,早一點告訴他事實,可能對病情會有幫助。很多醫生也有這種觀念。可是,從我與病人接觸的經驗發現,多數人對自己能活下去抱有很強烈的希望,如果我們提早告訴他病痛將會帶走其生命的真相,會打擊到他。這需要很多的善巧。
(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種輪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是微弱而新生的象征,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後還是要回歸本真。輪回也像一個圓,我們時刻都在歸零的狀態,生老病死同樣是如此。一個生命從小是脆弱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強壯,但是最後年老力衰的時候又會變的脆弱。這是正常的規律。我們講人間的孝道,不僅要感恩父母對我們一生的培養,更要善待父母年老時的一切言行,因為自然的規律,此生的父母依然成為了“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