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十九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悲心深切,他在因地為法藏菩薩時,考察他方世界,有些佛座下的弟子們,雖然也在修行,但是智慧辯才很有限,會讓修行外道之法的人瞧不起。慮及於此,阿彌陀佛這一願就是加持往生的菩薩們要有辯才、要有智慧。

  那辯才智慧從哪得呢?這兩句話很有意思:“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這實際上就包含著阿彌陀佛教我們開智慧的方法。

  “受”,就是接受。這個經法是由佛來傳授,我們來接受的,這叫授受。能夠受這個經法,說明是有信心的,所以就叫信受。

  “讀”,披文為讀;“經典”就是“法”,不僅極樂世界,乃至所有法界都是這個“法”,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真理。現在西方提倡普世價值,其實,佛教的經法就是普世價值,乃至普法界的價值和文明。

  “諷”,諷詠,是帶有一種歌詠贊歎的意思。當年鸠摩羅什大師有一個感慨,梵文佛經文體當中有很多是偈頌,這些偈頌都是有音樂韻律的,都能夠像歌唱似的來歌詠贊歎。

  一般的佛弟子乃至菩薩,見佛都是要歌歎最尊貴之佛德的,這是最好的修行。但是這種文體的制式翻譯成中文,就有很大的差異,這種韻律就被丟掉了。

  鸠摩羅什大師在譯經的過程中對這件事情很苦惱,他當時跟僧睿(他的八大弟子之一)就有一個討論,看怎麼能以一種中國詩歌的形式來表達,把偈頌轉為詩歌的形式,也能夠有一種歌歎吟誦的特點。

  古人讀詩都是吟出來的,我原來聽一位老先生吟詩歌,還真的是很好聽,很高雅,能感動人心。所以佛教為什麼要談梵呗,梵呗的音聲唱得好,就真的很入心,使人很寧靜。

  所以“諷”,就是有梵音吟誦這樣的特點,有它的韻律、有它的音節、有它的抑揚頓挫。

  “誦”,背文為誦。談到這一點,我們都很感慨!在《高僧傳》中,常常看到這些高僧很聰穎,很有才華,常常講他日誦千偈。一偈四句,一句一般是八個字,一偈就是三十二個字,千偈就是三萬二千字,他一天可以背三萬二千字的經文出來。再想一想,我們現在是暗鈍到何等程度?我們的記憶力已衰退到太低了。沒法與古人相比,我們看龍樹菩薩的暗誦水平是非常了得,《華嚴經》就是他誦出來的,十萬偈,試問我們能背出多少?

  再看東林十八高賢中的佛陀耶捨尊者,《四分律藏》的譯者。《四分律藏》是六十卷,一百萬字,他沒有帶梵本過來,就是靠暗誦,背下來翻譯的。我們看那是中古之際,這些高僧們的暗誦水平,真的是不可思議。

  前面講“受讀經法,諷誦持說”是一個開發智慧的方法,其實念佛也是開發智慧的勝妙方法。

  文殊菩薩介紹的一個經驗:系心一佛,專稱名號,隨這尊佛的方位,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於這念佛當中能見三世諸佛。若得此一行三昧,諸經法門悉皆了知,智慧辯才終不斷絕。所以文殊菩薩以根本智行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開發智慧辯才的勝妙的方法。

  所以我們好好信願念佛、諷誦經典、求生到極樂世界,那極樂世界的菩薩“誦”的水平就更厲害了,那可不是日誦千偈了,可能日誦萬偈、億偈了。

 

上一篇:大齡單身、晚婚、感情不順、離婚的因果以及求得美滿姻緣的方法(二)
下一篇:宣化上人:生病就是預告,教你趕緊修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