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四十七章)01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四十七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四十七章心海潮屏音回吼01

   古釋雲。若有能所。未得名密。悟四谛理。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始覺智心亦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一切眾生依此觀亦得解脫。

  這段開始是中國古代大德所說的內容,說明了由小乘的修法,因聲悟道而跳上大乘的境界,其內容是要我們修佛法的人一定要認清能所的道理。實際上,能所的關系從哲學、邏輯的道理可知。譬如說,不管你是念佛、參禅或是修止觀,當你寧靜到一個念頭都不起;非常清淨時,這是什麼境界呢?也是心所所呈現的意識境界上的清淨狀態。在學理上來講,這也是心所境界。用功修持到這個境界,不屬悟道,但也沒有走錯路,能修持到有這個功夫是很不錯的。

  然而悟道是智慧,當你修到心所呈現清淨的意識境界時,你那個知道現在清淨的,不著於清淨境界上,而你知道這個清淨是心所呈現的境界,那個‘知’即屬於般若,屬於悟道的悟。進一步再去找能使意識呈現清淨的能,在什麼地方?當你在找時你會發現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它無在無不在。找到了那個能,就知道這個清淨只是個變相。雖然它只是變相,但是不管你是在家、出家或是什麼職位,以什麼方式謀生,假如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的修持功夫能隨時隨地心境念念都在清淨上,自然可以證果。

  ‘若有能所,未得名密’,假如不了解能所的問題,就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奧秘。

  ‘悟四谛理’,聲聞眾跟著佛聽聞佛法,而悟苦、集、滅、道四谛之理。人世間一切皆苦,人為什麼那麼苦?那是人甘願的,自己去‘集’,抓來許多的苦,把它當成人生,一天不抓些苦,就好像活得沒有意思,活得不起勁。這個苦、集就是凡夫的境界。什麼是道呢?一切的苦痛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滅了一切苦、滅了一切集,這就是道的境界。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苦。尤其這二十幾年來佛教雜志大量發行,幾乎都是繞著這個四谛、八苦的主題在討論。許多人往往都在理上搞,從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去切實反省,改正心行。

  依我看越是學佛的人,越是巴不得求這個苦給自己受,所以這‘八苦’就變成‘巴苦’。就好比曾經有個讀書人所說的:

  四十年來公與侯,縱使是夢也風流。

  就是這股味道。明知道人生如夢,但是能做做這個夢也不錯呀!這就是人,這是很糟糕的。其實你知道是苦,只要不求就無苦,這是很簡單的,這中間並沒有什麼方法。雖然講起來那麼簡單,但是常常有學生來問我說;‘老師呀!我打坐什麼都好,就是妄想去不掉,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我不妄想?’其實,妄想也沒什麼難辦,只要你不會八苦,巴望著苦,不去自找煩惱,妄想自然不生。由此可知,四谛理也不好懂。

  本覺與始覺

  這個懂了以後呢?‘推能聞及所聞,皆是自心’然後你用智慧去推理,心裡頭平靜下來了,再進一步用邏輯去分析這平靜的意境,知道它不是究竟。假如你認為它是究竟,這又掉入‘八苦’裡頭去了。因為這個平靜的意境會隨著生理的變化而變化,到時候,你又煩惱,你的佛法掉了。其實這個平靜的意境,任何人突然間都會碰到。尤其是體力勞動者或是愛運動的入,在累到極點時隨便坐在一塊石頭上喘口氣,當下馬上清淨。所以,中國古人說:‘勞者善心生’,一個人體能上的勞動很重要,一勞動善心就起來了,社會風氣就可以得到改善。像現在生活在城市的人,營養吃得好、日子又安定,大家舒服得很,因此壞事就多了。

  假如你知道了這個意境的清淨不是道,而只是境界、只是功夫。你就會‘推’,就是分析。‘能聞及所聞’,就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則言。‘皆是自心’,就會發現能分析、能呈現清淨意境的能與所都是本體的心所造的。你只要一認清這個本心就悟道了。

  ‘心即是本覺光明,圓照法界’,這裡的本覺光明,圓照法界,只是文學上的形容詞。它的意思是,心就是道,心就是佛。在教理上,這時的悟境叫政[做]‘始覺智心’。與始覺相對的另一名詞是‘本覺’,即指眾生本有的佛性。意指眾生本來都是佛,都是清淨的,一迷了才成凡夫.所以我們的自性是‘本覺智心’。什麼情形叫始覺呢?禅宗常講:‘他開悟了!這下子他明心見性、悟道了。’悟了就是開始覺悟了。所以,諸佛菩薩剛開悟時叫做始覺菩薩。始覺,覺個什麼?就是覺本覺。所以,悟到底悟個什麼?就是悟到本覺智心。今天剛剛明白就叫始覺。

  ‘亦圓照法界’,這個始覺智心亦無所不在,所以說圓照法界。‘即是因聲得悟’,這是由於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而開悟的。‘一切眾生依此觀亦得解脫’,這個‘觀’不是你打起坐閉起眼睛在裡頭看來看去的觀,而是指觀念。一切眾生只要這個理到了,就可以得到解脫。所以,佛法很容易,你明白了就得到解脫。

 

上一篇:30歲戒油子,孝順後愛、財富蒸蒸日上,24年手YIN習氣自動消失
下一篇:足夠大的布施是戒除邪YIN的基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