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好幾個人正在試圖擒住一頭豬,准備將它宰殺了。那頭豬四處狂奔,無法將其被捆綁住。文殊菩薩於是對屠夫們說:“何必用那麼多人?我殺豬,一人就足夠了。”屠夫聽後,為了省人工錢,立即雇用了他,並讓他第二天過來。
第二天,文殊菩薩仍然示現為昨天的人身,來到屠夫家。在殺豬前,文殊菩薩以人名來喊那頭即將被殺的豬。這頭豬立即就答應了,並且馴服地馬上跑過來,傍在文殊菩薩身旁。屠夫很驚駭,說:“不殺這頭豬!”又讓文殊菩薩殺另一頭豬。文殊菩薩又以另一人名來喊那頭豬,誰知那頭豬也馴服的跑了過來,傍在文殊菩薩的身旁。屠夫又驚駭地說:“不殺這頭豬!”
原來,文殊菩薩先後所喊的名字,就是屠夫父母的名字,所以屠夫都不讓殺。屠夫的父母生前也以殺豬為業,由殺業所感,死後都變成了豬,屠夫凡胎肉眼,不識此豬是此生父母死後所轉之世。
屠夫自此放下了屠刀,改了行,再也不做殺生之事了。
《毗奈耶經》中記載,有個人特別疼愛兒子,為兒子造了很多很多業。他臨死的時候,由於放不下兒子,轉生成了自家一頭牛。兒子把它殺了,吃了牛肉。他死後,又轉生為自家的牛,兒子又把它殺了。
他第三次仍轉生為自家的牛,兒子准備殺它時,捨利子出現在他家門口,通過神通觀察,發現牛一直在自言自語:“我已經來兩次了,但都被你殺了。我最愛的兒子啊,現在你又要殺我,我非常難受,實在是忍不了,但也沒辦法抵抗。”
尊者將此告訴了他兒子,後來就把牛放生了。
所以,我們平時所吃的肉,很可能是前世的親人。一般來講,按照《楞伽經》的觀點,我們現在所享用的肉,全部與往昔親人有密切關系,如經雲:“我觀眾生,更相噉肉,無非親者。”你吃牛肉的話,這頭牛是你前世的親人;你吃豬肉的話,這頭豬也是你前世的親人。所以,能不吃肉是最好的,如此功德也不可思議,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梁武帝時,就有一位高僧志公和尚,他有很大的神通。某次,一個有錢人家有婚事,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歎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原來,這位祖母在臨終時,她拖著孫兒的手,心裡很捨不得。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怎麼辦呢?”說完便去世。因此因緣,祖母死後神識便托生到鄰村成為一個女孩,女孩長大後成了孫子的媳婦。
志公和尚往炕上一看,原來,從前被人宰的豬呀羊呀,現在都回來吃人,抵償宿報,所以便說“豬羊炕上坐”!志公和尚往菜鍋裡一看,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裡還債,因此便說“六親鍋裡煮”。
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子,吃得津津有味,這只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所以說“女吃母之肉”。志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所以說“子打父皮鼓”。
於是,“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只歎息:“我說真是苦!”其實是人以苦為樂呀!
如果我們也能了知真相,還願不願做這些事呢?可能誰都不願意。但由於我們沒有宿命通,而且對因果取捨一無所知,所以做了很多難以描述的蠢事。 如果我們有天眼,我們會為自己吃下的每一口肉哭得死去活來。因為能夠成為我們桌上餐的,都是跟我們有緣的眾生,都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沒有緣分,你根本吃不到、也看不到。
輪回如同一場鬧劇,如同玩游戲,換個帳號、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了。佛菩薩為什麼苦口婆心的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一是因為眾生惡氣太重,殺生啖肉的習氣沒斷,有緣再聚,癡惡遇見癡惡,苦痛能夠避免嗎?過去自己曾經拼了性命,也要保護的,卻被自己一口口吃掉了。
沒有善知識的指引,悲劇只會一再上演。吉祥經中說:“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也是這個原因。不要用嫌惡心,分別心,去錯解如來真實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