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今注39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B.中隨煩惱

  「十一無慚」:「無慚心所」的體性為:對於自己的品格,及聖人之教法,都無所顧忌,輕視及拒斥有賢德的人,並拒一切善法。無慚的業用為:一、能障礙「慚」,二、能令人不以過惡為羞恥(犯了過錯,也不會覺得羞恥),三、能令人生長惡行,四、成為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的助伴,亦即,能助長一切煩惱及隨煩惱。

  「十二無愧」:「無愧心所」的體性為:絲毫不顧及世人的看法或批評,且崇尚或喜愛暴惡之行。無愧的業用為:一、能障礙「愧」之生起;二、能生長惡行。慚者羞己,愧者恥他。「人無羞恥,百事可為。」人若沒有羞恥心,什麼壞事都可以干得出來。為何人會無慚愧心呢7[?]因為無明:以心無明故,其心閣鈍不見過惡,不知不覺。人若心中如此無明、黑暗,不但不見自心,亦不見法,亦不見一切是非、善惡,則此人不但無法修行,且必成大惡之人。因此,修行者必定要有慚、有愧,才能時時自見己過、知過、認過、改過,因而能增進白法,棄絕惡、不善法。故經雲:「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

  以上無慚、無愧兩個心所,皆徧於一切不善法中,亦即一切不善法中,都有這兩個心所的蹤跡;換言之,心行不善時,必定有無慚、無愧心所,俱時而起。因此,這兩個隨煩惱,在幅度上比前十個隨煩惱大,但比後面八個要來得小,故稱為「中隨煩惱」。

 

上一篇: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七章)03
下一篇:呷絨多吉上師:我們發願再也不殺生,這樣我們的功德就不可思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