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心經》第6課 五蘊皆空,五蘊怎麼“空”法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所謂“五蘊皆空”,五蘊怎麼“空”法呢?

  一、講到“照見五蘊皆空”,先解釋“五蘊”,再解釋“空”

  “五蘊”是什麼?

  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比方我們說張三先生、李四先生,在文學裡面有時候就用“其”來代表,例如“其人好善良”、“其人古怪”。又例如“他”、“那個”也是代名詞,“把那個拿給我”,如果那是個茶杯,那麼,“那個”就是茶杯的代名詞。

  五蘊就是“我”,“我”稱五蘊。“我”為什麼叫作“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那麼“我”就是由五個東西積聚而成的。“我”是由這五樣東西積聚的:色、受、想、行、識。

  “色”就是我們身體上物質的部分,比方頭發、皮、肉、骨頭、指甲。《般若心經》裡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的意思,不能把它當成紅、黃、藍、白、黑等顏色的意思。

  “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作用。識,就是我們精神的主體、我們的心。識,是認識、辨別。我有眼識,我就認識張三、李四、高樓、平地;我有耳識,就能辨別聲音好不好聽;鼻子有識,就能分別香臭;舌頭有識,就能知道鹹淡;身體有識,就能感觸舒服或不舒服、好硬或好軟;心也是識,心能分別過去、現在、未來,種種思想。是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識,就叫作“六識”。

  精神的心和物質的色,結合起來才成為一個人。如果人沒有物質的身體,沒有頭發、骨頭、皮肉,精神怎麼表現呢?又如果這個肉體沒有了精神,也就變成行屍走肉了。人為什麼死?就是沒有心了,心離開身體了,如同一個人住的房子壞了,他就必須要搬家了。

  那麼當物質和心識合在一起時,就產生了三種精神的作用:

  一為“受”,身心能感受到好苦、好樂等。甚至人家問我們:“這時候感到怎麼樣?”我們說:“我現在感受到不怎麼樣。”這種無所謂也是一種感受。

  二為“想”,也就是思想、了別。有了思想就會發動行為、力量,就想到去做。

  三是“行”,行為。一有了“想”以後,就想到要“造作”,想要做些什麼。

  物質的色和心的識合起來,有了受、想、行的作用。那麼把色、受、想、行、識合起來,也就是“我”。

  平常我們說人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大,如身上的骨頭,是堅硬性;水大,如流汗、吐痰、大小便溺,是潮濕性;火大,就是身體的溫度,是溫暖性;風,就是呼吸,它是流動性。如果這四大種的物質條件不和,我們就會有毛病了。

  四大就是五蘊中的色蘊。人是四大種條件、元素和合而成的。世界上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四大種。例如我們住的房子,當中的鋼筋、水泥,不就是地大嗎?水泥要加水才有黏性,不是水大嗎?鋼鐵要經過火煉才會堅固,不是火大嗎?房子要通風才不易損壞,不就是風大嗎?

  又例如一朵花的生長也需要四大種:要土壤,就是地大;要澆水,就是水大;要在有陽光的地方種植,就是火大;要空氣流通的地方,就是風大。假如沒有土壤,沒有水,沒有陽光,沒有空氣,花就不能成長。

 

上一篇:供燈千篇文四十七:兩盞陪伴的燈
下一篇: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一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