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為什麼眾生在生死苦海中沉淪不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爾時地藏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地藏菩薩在閻浮提度眾生,時節久遠,度眾生無量無數,對眾生的心性非常的了解。心念就是指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識。舉心動念,舉和動是功能,第六識和前五識一起,分別出外境的冷熱、美丑、好壞等,通過第七識末那識,傳送給第八識阿賴耶識,再由阿賴耶識,命令前五識,所謂眼著色、耳貪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滑軟,這樣處處攀緣,時時染著,所以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我們想想我們自己,每天每時每刻是不是這樣的,見到好的,喜歡的,就會起貪戀的心,見到不順自己意的,就生起厭惡心,嗔恨心,一刻這個心都清淨不下來。所以這裡說,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脫獲善利,多退初心。是由於修善行而獲得的利益,本來應當繼續精進修行,不能間斷,但是因為我們的性識無定,遇緣則變,道心不堅固,剛有了點進步,就非常的滿足,反而將當初發的這個大願退失了。這種情況,在我們修行當中非常的常見,一開始修行的時候,功課堅持做,戒律也持的很嚴謹,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感覺到自己修行很不錯了,就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當初的這個初發的大願心,逐漸也淡化了,以至於最後又回到了五欲當中,提不起道心來了。正如《僧護經》中說:“閻浮提人,為性難信,由行善而獲利益,自宜進功無間,乃因獲利,反退初心”,《佛說寶雨經》中也說:“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雖復成就微少善根,暫時非久”,都不是能夠堅持的,暫時非久。

  若遇惡緣,念念增益。那如果遇到惡友惡境,來做助緣的話,惡念就會增長,這個是很難退失掉的,越來越多,不能夠自拔。這方面我們大家都有體會,本來想修清淨心,可是一遇到別人來說是非,不知不覺地就攙和到裡面去了。所以我們一直都在講,如果有人在說是非的話,你趕緊遠離,如果你想聽是非的話,你喜歡聽是非的話,那說明你也在造是非,這樣心就被干擾了。也有的人,學佛了,知道打妄語不好,可是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做生意的怕賺不到錢,這樣就又開始說謊,造口業了。給大家說,如果你能堅持不妄語,大家時間長了,大家都肯誠信你的,都肯對你有一個認可的,反而增長了你的信譽度,能提高你的生意的效率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正知正念的,生活在這樣一個令人眼花缭亂的社會中,面臨的誘惑實在是太多,定力不夠,就會被現前的五欲六塵把心牽走,念念造罪,這就是業障深重的表現。

  做了一點點的善事,想種善根,但是做不久遠,得到點小利,就滿足,退失道心了,而遇到惡緣,做起壞事來,反而停不下來,因為我們人的這個貪嗔癡的念頭太重,根子太深了,做了還想做。所以《賢愚經》中說:“人身難得,遇惡因緣,則便易失,以惡多善少,一日之中罪念百千,善念無一”。人身難得而易失,就是我們這個惡念太多,善念太少,善念你就會受生到人天,惡念就會受生到三惡道,大家不要小看這個起心動念。印祖說的要老實念佛,降伏貪嗔癡的念頭。我們不與六道輪回相應,我們與阿彌陀佛相應,與清淨平等覺相應。當我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用心念用心聽,這就是與極樂世界相應。現在我們念佛,這個極樂世界就會有一朵蓮胞,我們的蓮胞,上面寫著我們的名字的這麼一個蓮胞,它就會茁壯的成長。將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會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聽阿彌陀佛、聽諸大菩薩講經說法,再也沒有這些惡緣,在極樂世界能夠快速的成佛。

  摘自 宏圓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

 

上一篇:海濤法師:千萬不要去誹謗到任何,連世間的宗教你都不要誹謗,只是佛法是究竟,這樣而已
下一篇:持續放生者,能得到無限福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