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得了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驚世醒人!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得了什麼?

  佛教相對於其他宗教,它的優勢是:允許你思辨,可以讓你通過自己的修行去理解和論證。提到佛教,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人,也是一個神——佛陀或釋迦牟尼佛,這個與基督教的耶稣、伊斯蘭教的安拉同等偉大的人物,一經出現,就震驚了亞洲,其思想很快傳到了周圍的很多國家,而其中就包括唐朝時期的中國,隨後又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傳播、擴散,吸納了眾多信徒。現在佛教已經成為僅次於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

  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厲害呢?他的思想有哪些過人之處和精華學習之處呢?今天,哲學詩畫就帶你一起進入——佛陀在菩提樹下的悟道。

  佛陀的悟道經歷——

  公元前566年,佛陀出生,其父是當時的一個名叫剎帝利種族的淨飯王,因此佛陀屬於剎帝利種姓,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當時的迦毗羅衛只是一個小部落國,位於現在尼泊爾境內的提羅拉科特附近。

  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去世很早,他由姨母撫養長大。少年時接受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羅門教的聖典,“五明”指五種學問,即“聲明”,音韻訓诂之學;“巧明”,工藝技術之學;“醫方明”,醫藥之學;“因明”,邏輯推理之學;“內明”,宗乘大意之學。後來他與覺飯王之女耶輸陀羅結婚,生子羅喉羅。

  29歲時,由於看到每個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的折磨,他便離家外出,尋師訪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脫之道,即後人經常說的修行出家。

  釋迦牟尼出家之後,先是跟隨兩位哲學家學習,開始了長達6年的苦行生活。於是,他逐漸減少飲食,後來7天才吃一頓飯。他穿鹿皮、樹皮,晚上睡在鹿糞、牛糞上,有時還睡在荊棘上。6年後,他身體消瘦,形同枯木,但仍然沒有發現什麼人生的真理。這時他認識到苦行無助於解脫,就開始淨身進食。他渡過尼連禅河,來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畢缽羅樹(後稱菩提樹)下,沉思冥想。經過7天7夜,終於悟出了“四谛”(四個真理),真正成道覺悟,因而被稱為“佛陀”,或簡稱“佛”,意思是“覺悟者”。這一年他35歲。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出的道理,後人整理成佛經,一直作為佛教的經典傳承著,由於釋迦牟尼的努力和帶領,後世有很多人追隨和學習,成為了他的信徒,於是逐漸形成了一個教派——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迅速擴散。釋迦牟尼80歲時在拘屍那迦城涅槃。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出的真理——

  大家普遍認為的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得了四真谛,用現在的話理解,就是:

  1,世事無常

  世間的事物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這個都理解,在此不贅述。

  2,苦的根源

  對外物的貪戀是苦的根源,決定了我們對苦的體驗是一種必然。

  首先,因為人類永遠不滿足,所以快樂必然會短暫。

  其次,我們的情緒、感覺不能反映真實世界。在佛陀看來,我們身處的是一個表象的世界,雖然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卻到達不了真正的智慧,所謂的彼岸,我們用自我的短淺認知永遠無法達到。

  所以,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陀當時考慮最多的除了解決人對死的恐懼以外,就是最大可能地幫助人們解決苦的問題。他認為貪、嗔、癡,就是我們苦的三層原因。

  3,無我或破除我執

  佛陀認為人的身體、感情、感知、想法、行為、甚至意識,都不屬於真正的自我。對此,現代腦科學和精神科學的研究已經證實:我們的大腦和意識中並非只有一個自我,還有一個本我和超我,在生活中,由於環境的影響,我們經常會犯自己欺騙自己的毛病。這些都是另一個我在作祟。

  腦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腦至少有7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都會試圖控制我們。比如你考慮吸煙時,就會有支持你吸煙和反對你吸煙兩個模塊在競爭,最後會有一個模塊勝出。這樣我們就很難說我們有一個統一的自我,因為不同的模塊的感情和思想都是不同的,都在分別以各自的走向影響著自我。

  而佛陀在對待這些時,采用的策略或方法是無我,或者更准確更具體地理解為破除我執,把內心的執念去除,把那些讓你的生命變得沉重的放下,用一種大無畏、超空靈的心境替代原來的執念和眾多塵世欲望。

  4,涅磐

  上面說的無我,指的是我們沒有一個統一的自我,所謂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而佛學裡的自我,還有一個外部的概念,就是通過修練可以達到個人和外界合二為一的境界,有點類似於中國道家文化裡的天人合一。

  貪、嗔、癡中,最害人的就是貪,你想要把外部的東西全部占為己有,變成我的。如果你修練到了“無我”的境界,那你和外界就沒有邊界了,整個世界都是你的,也就不存在貪了,因為那樣,純粹就多此一舉嘛。

  修行的最高目標是涅磐,是一種超級的寧靜、幸福、自由,以及對萬事萬物的清楚的認知和直觀理解。而且涅磐可以擺脫因緣,也就是因果關系的控制,進入絕對的無條件自由,達到至高無上的終極幸福狀態。

  這是所有學佛者的一個終極目標,也是一個極為艱難的修煉過程。就因為它的境界難度和語言理解難度,當今世上,至今沒有幾人敢說自己進入了涅磐狀態。

  除了以上四個真理,佛教後來在佛陀悟道的基礎上還發展出了色即是空、冥想和瑜伽(側重肢體動作,在此不贅述)。

  1,色即是空

  色就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情感,比如你看某個人,感覺很壞,或者感覺很好,似曾相識,那你就是帶有主觀色彩的。我們看待任何事物,其實都是先入為主的帶有情感的,比如,聽到尖叫會聯想到危險,看到陽光會感到溫暖。這種情感在以前那個技術落後的時代,可以讓我們快速的做出各種判斷,更好的存活下來。

  但是由於這個情感是主觀的,有可能出錯,而且不同人的情感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會我們對真理的把握帶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遮蔽。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對你做了一件壞事,你就會給他貼一個標簽,壞人,而且你的實際行動會和他對立。而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其實是沒有固定性格的,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表現,他的性格和行為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你給他貼一個簡單、固定的標簽,並不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應。

  學習佛學可以幫我們認識到,自己對世界的主觀看法是不真實的,真實的世界不帶感情色彩,因此要去除這些色,達到空的境界。所謂的“色即是空”,就是說我們賦予萬事萬物的主觀情感、看法、內涵,其實都不真實,我們應該客觀、真實的認識世界,把握自己的本心和本真,不受外物的干擾和迷惑。

  2,冥想

  佛學強調內在修行,僅僅靠外在認知或學習知識、技能無法領會佛學的真谛。要想領會佛學真谛,還要懂得冥想。

  它是一種通過專注呼吸,或者某一件具體的事情,而達到不被人腦模塊輪流影響和控制、不受制於外物的境界,從而實現真正的自由和自我。這裡有一個例子——你在火車站,各種模塊或外物就如同一輛一輛火車,它們都想把你拉上火車,於是你就在不同的火車之間跳來跳去,猶豫不決。而通過冥想,你可以做到站在原地不動,靜靜的看著各列火車開來開去,而就是不上車。

  學佛的意義所在——

  學佛之後,真正的悟道之人會把佛法當成一個超越自然選擇的方法。為什麼要超越自然選擇呢?因為自然選擇的設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

  自然選擇給每個人的基本假設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別人重要,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以便高人一等,享受榮光。於是,我們總是從自我的視角出發,去判斷好壞,去用精致的利己主義成就自我。但是這個基本假設不可能是正確的,因為全世界有這麼多生物,不可能每個生物都比別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個人都特殊。

  那我們能不能換個視角呢,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一種整體視角或宇宙視角去看世界,那麼“無我”和“空”這兩個概念就很自然了 —— 它們等於就是說,你並不比其他事物特殊,每個人、每個生靈、甚至一草一木都是一樣的,人類並沒有什麼特殊或特別之處。

  一塊腐爛發臭的肉,從人的視角來看,它裡面有細菌、對健康有害,顯然是個壞東西。但是從細菌的視角看,腐肉恰恰是它們繁殖的溫床,對於細菌來說,這顯然是個好東西。這就是“色即是空”。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認識到,所謂的好與壞,善與惡,真與假,都是我們人類的有色眼鏡給定義出來的。

  這就是佛學的意義所在:把我們從自然選擇限定的狹小視角中解放出來,從一個更高水平、更寬闊的視角去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

  寫在最後的話——

  兩千六百年前,佛陀體察到了自然選擇給人的思想的限制。他沒有任何現代科學工具,但是他通過內心的潛修和艱苦的歷練發現了問題所在,找到了解決方法,還發展出一套知行合一的佛學體系,形成了很多佛教經書。佛陀走得非常非常遠,以至於後世的人們已經很難真正理解他。

  兩千六百年後,現代科學讓我們再一次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使得我們可以學習佛陀的方法,印證佛陀的思想。這是佛陀的偉大之處,也是我們人類得以存續、和諧共處的法寶。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對於自己的​傲慢你看得到嗎?
下一篇:呷絨多吉上師:現在的雞、豬都很多動物都是激素養大的,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動物吃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