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再給大家念一段《印光法師文鈔》當中,這一段是關於《念佛當中功夫境界》的開示。這一段是答徐福賢女士的一封信。當中有這麼一段,“念佛雖一切時,一切處,皆無妨礙。然須常存敬畏”。念佛啊,是一切時一切處都沒有妨礙,都可以去念,然須常存敬畏,必須視佛像一如活佛。常存敬畏,是恭敬之心和畏懼之心,恭敬虔誠是對佛菩薩的,畏懼是怕有所冒犯,有所造次,或者說畏懼就怕哪一點自己做不到,造下惡因,或者說對佛菩薩不恭敬了,是這個含義。“必須視佛像一如活佛。視佛經祖語,一如佛祖對己說法一樣”。就是說你看到佛像要像看到活佛一樣。就是這個像在要像真佛在一樣,就是那個意思。視佛經祖語,一如佛祖對己說法一樣。佛經是講的法,那麼祖師也是講的法。佛經講的道理也好,祖師講的道理也好,你就把他看作佛親自再來講法,就是這個含義。所以剛才就是那句話了,無論多少人講法,只要他講的和佛是一樣的, 那麼就是一個法,了脫之法,就是佛法。是這個意思吧,就是一條路,了脫之路。
“不敢稍存疑慢。至於平時念佛,聲默隨意”。平時念佛,聲默隨意。就是出聲念,大聲念,小聲念,這叫聲。默念是叫不出聲念。都是可以,隨你自己的便。隨你自己的方便。若睡臥,或者是睡覺的時候,大小便,上廁所的時候,澡身濯足,洗澡的時候,洗腳的時候。及經過臭穢不潔之地,俱宜默念,不可出聲。出聲則便為不恭,默念則功德是一樣的。剛才這一段是給大家解釋的啊。
“吾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吾常謂,就是印光法師經常說,想得到佛法的實際功德,須向恭敬當中而祈求,恭敬當中祈求是什麼意思?你存一分恭敬,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這個呢,和《大智度論》上面講的是一樣的,大智度論上面講的,“信則能入,智則能度”。經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你才能虔誠,虔誠就表示你信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若或了無恭敬,則雖種遠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矣”。假如說你沒有恭敬之心,非常散漫,非常當兒戲,你雖然種了個遠因,念佛的時候,你念一句阿彌陀佛,非常兒戲,有一種傲慢的心態,你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功德是有的。僅僅是種了個究竟成佛之因,非常遠的了脫之因,當生很難去相應,很難激發這功德,並且,還有這個亵慢之罪,那個意思就是貢高我慢,亵渎啊,就是這個意思。“今之在家讀佛經者,皆犯此病。故於有緣者前,每諄諄言之”。印光法師在世的時候,他經常看到眾生,犯這種錯誤,所以他經常看到信眾就講,看到信眾就講,要存恭敬。這一段是講的功夫和境界,是怎樣修持。
——摘自仁清法師弘法視頻《印光法師文鈔 淨土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