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四十五天的學習,前面我們談的是學貴立志,學習的心態決定了我們學習的效果,首先要立志。立了志以後,我們要能遵循學習的次序,次序是信解行證,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笃行。而信解行證,這個信還是有深淺,隨著自己去力行之後,去體證之後,信心還是會不斷提升起來。一個人什麼時候是真正證入聖賢境界?他信解行完全是融成一體的時候,他就是契入那個狀況。當然我們過程當中,還是要充分理解經典的意思,理解完以後進一步要落實,這就是行。而這個解的過程當中,還要透過博學、審問,“心有疑,隨札記”,不然理解錯了,落實可能就偏掉了。慎思、明辨之後才是行,笃行。所以,我們現在讀誦,我們現在一起切磋、聽課,都屬於解的部分。可是善學的人,可能在聽著聽著,雖然在理解,他一理解馬上心境就轉,馬上執著就放下,這個狀態是善學。解中馬上就行,當下轉自己的心念,放下自己的執著、習氣。很多人行中有解,他在處世待人當中,時時以經典觀照自己,念念保持覺照、理智,那他也行中有解。
康熙皇帝曾經講過一段話,其實都是跟這些學習的次第完全相應,康熙皇帝說到,“講論得之最速,思慮得之最深,力行得之最實”。我們看,我們聽別人講課,吸收的東西很快,為什麼?台上三分鐘,台下三年功,而且他一定是積累了,他去領悟了,他才能講出來給人聽。其實聽課是很能把人家的經驗、智慧吸收進來,得之最速。但是聽課的心態就很重要,假如我們去吸收別人講課的內容,是為了又去講給人聽,這個受益就很有限,而且是帶著很重的名利心在學東西。這樣子的話,他聽的都是在腦子聽,都是記在本子上,沒入心。之後他又講給別人聽,人家又說你怎麼這個都懂,又很崇拜他,他就愈來愈覺得自己了不起。那是記問之學。所以這個雖然可以很快的吸收到別人的經驗,但是那個心不能夾雜功利心去吸收。而且更重要的,聽了之後,要思慮的是我怎麼落實在我自己的,因為人家講的情況,不見得跟我們的家庭,不見得跟我們的工作、生活一樣,就要靠我們懂得去把人家的經驗轉化到自己的人生來落實,叫思慮得之最深。真正做了,力行,得之最實。
一個人的境界跟智慧能提升,一定來自於解行相應,解行只要不相應,一定退步。這個《弟子規》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不力行,但學文”,只是學而已,“長浮華,成何人”。所以,學了之後一定要去做,不然就會落到長浮華。“但力行,不學文”,我們也看到有的朋友他很認真、很熱心,他埋著頭一直干,但是他是“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他沒有古聖先賢的智慧來修正自己,有時候自己做錯了還不知道,甚至於自以為是,最後變閉門造車,就麻煩了。
有一次子路跟夫子在一起,夫子就問他:“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子路講沒有。孔子就告訴他:“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我們看,一個人很仁慈好不好?好。但如果他不學,這個好可能會變成愚昧。為什麼?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你給人慈悲,給人方便,最後是害了他;害了他不打緊,假如又誤了事情,那就不好。所以,仁慈的人還要有智慧,不能被人家耍得團團轉。好仁不好學,他仁慈的特質,可是他沒有好好向聖賢人學習。所以要學顏回的不貳過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也得學。“好知”,他很喜歡智慧,很向往,但是他卻沒有好好跟聖賢人學習,“其蔽也蕩”。你看那個有的腦子很聰明的,慢慢的你就會看出他放蕩不羁。“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他很講信用,可是沒有學習經典之後,那個信就變得很拘謹,不會變通。賊害誰?賊害自己,最後還會賊害他人。比方說有個人叫尾生,有一天跟一個女子約在橋下見面。結果突然下起大雨來,然後他就覺得我是守信的人,不能離開,他就抱著那個柱子,最後就被淹死了。你說他守不守信?他守信的特質還比我們強,結果最後連命都沒了。學還是很重要!“好直不好學”,這個人很正直,“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從這裡我們就看學重要,你看很正直的人,他沒有經過經典調教他,太沖了,不給人留顏面。或者很勇,可是他不明理的時候,可能一些事情人家把他引導錯了,他就犯上作亂都有可能,他沒勇他還犯上不了。最後好剛不好學,這個人就很狂了。
這個是用來要求自己,假如看到這樣的人,你要欣賞他的仁、智、信、直、勇、剛,然後好好去協助他走到中道當中來。你不要學了這段話之後,反而都不欣賞他的本質,然後就挑他的毛病。所以有時候我們學的心態不對,也會愈學愈刻薄。我們復習一下XY軸。所有的經典的句子像藥一樣,這個藥你用不對,它還是會毒害自己、毒害別人,用對了,心態對了,這個藥效才能發揮。所以我們也不可小看深入經典的重要,深入了才能明理,力行才能在道中,不然任己見,昧理真,就麻煩了。昧理真之後,不會變通之後,反而讓人家生反感,學得都學得像書呆子一樣,都跟社會格格不入,給人壓力又很大。聖賢的學問活活潑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我曾經聽同修有談到,有一次剛好師長去接受印度教的款待,隨行就有幾個學生一起去。印度教他們吃飯是用手抓,人家很歡喜接待,煮了很多豐盛的菜。大家坐下去,師長很自然的就吃了,結果旁邊有位學生從頭到尾不肯吃。他說用手抓,真髒。你看他就不會變通,要想到哪一句?入境隨俗。你心裡有執著,融不進去人家的習俗跟因緣裡面去,這就是執著點。所以學要學得活潑,不能給人壓力,常常讓人如沐春風才對。
有一次在澳洲,剛好有個飯店的老板,女老板,她希望師長到他們飯店去吃個飯。剛好有機會去了她們那裡,真的在她們那裡吃飯。然後她就給安排的人說到,你讓老人家到我這吃飯,我好親近親近老人家。他說好,沒問題,當天就幫她安排。結果她一進來要坐的時候,把她安排到師父旁邊的位子,然後她就站在那裡說,怎麼那麼近?安排的人說,妳不是要親近親近嗎?最近的位子留給妳。她就坐下來了,結果坐下來,離得很近,頭一轉,看到師父皮膚很光滑,她就忍不住說,師父,你真是天生麗質!結果她講完之後,那個氣氛大家可想而知,大家都笑了。突然對面一位修行比較久的人就對著她說:什麼天生麗質?叫法相莊嚴!那個人被這麼一說,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不知所措。她一下那麼高興,就好像一個孩子見到老朋友歡歡喜喜,那個大人啪一巴掌就給她,她都還搞不清楚狀況。真的,我們有時候,人家小孩子很高興的時候,我們大人給他發脾氣,他可能三天緩不過神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結果當下那個本來很歡喜的氣氛就變得很凝重,其它的人也不知道怎麼辦。師父馬上就接話:天生麗質就天生麗質,大家吃飯。隨時恆順大眾,而且是什麼?體會到人家的心境,沒有執著到人家的言語上面,是吧!天生麗質已經是她腦子裡面最高級的贊歎詞,她又還沒學過法相莊嚴,你怎麼叫人家講那種這麼專業的話?所以我們不能懂了一些道理,變苛刻就麻煩了。
所以,人處世待人要讓人如沐春風,要見人家的心性、善意,不要著在人家的行為跟他的言語當中,不要執著相。比方我們曾經,像我在當老師的時候,在小學裡,當學生的家長拿著一顆這麼大的泰國番石榴,然後說,老師,這是我家自己種的。你說那個禮很重,我們感覺到那個家長對我們的那種誠心,那可能沒有多少錢,可是那種心意不是錢買得到的。但是假如我們在大都市裡面受污染,都是用錢來衡量,“拜托!拿這個來給我”,那就麻煩了。不只對人會這樣,連對自己的父母有時候不知不覺都是這個態度。比方說在鄉下的父母,到了學校,大學在城市裡,來看我們,手上拎的都是家裡的土產。結果兒子看到爸爸、媽媽站在那裡,衣服還有點灰塵:“你來干什麼!回去啦!”我們已經被這個虛華的世界給污染,看到什麼?只看到虛榮,體會不到父母坐那麼遠的車,拿的那個都是最香的、沒有農藥的,最健康的東西,我們都感受不到。所以處世時時能夠跟人交心,很重要。對人家的真心馬上可以領受,感謝,哪怕人家是惡意,我們用真心去應,慢慢他都能感化,日久見人心。人生單純一點,不要求人事物,守住自己這一顆心就對了,就很單純了。一個人要常生智慧,最重要的他要提升他的靈性,而提升靈性一定要解行相應,理解一句就好好去做一句,學一句做一句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