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學佛了,佛是什麼?
答:佛是佛陀的教育,佛法是心法,讓我們明心見性。
◎問:佛經裡面講的是什麼?
答: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生活環境,人生是我本人,就是說我本人與生活環境的真相。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需有真正的智慧。
◎問:佛法所求的是什麼?
答:是究竟圓滿的智慧。佛門裡面求財、求富貴、求功名、求兒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到呢?不一定能求到。可是如果你能夠求到真正的智慧,那麼這些事情樣樣都可以求得到。為什麼呢?有了智慧,那一樣辦不到呢!所以智慧是第一,智慧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講的有求必應,有求必應是建立在圓滿究竟智慧的基礎上。
◎問:智慧是什麼?
答:智慧是定心的起用;換一句話說就是清淨心起作用,那就是智慧。我們今天妄想、執著、分別、煩惱很多,就是心不清淨,所以看人、看事、看物,雖然在面前,往往看錯,想錯,說錯,做錯,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心不清淨。
◎問:智慧怎麼求?
答:佛教給我們要修行。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都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德能、才藝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可是現在諸佛菩薩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們的智慧、德能到那裡去了呢?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已經被「污染」了。我們今天:思想有污染、見解有污染、心地有污染。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給我們要如何保護我們心地的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萬德萬能。
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 「法」是方法。 「門」是門徑。這麼多方法、門徑作什麼用的呢?都是幫助我們把精神的污染、心地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統統化除掉,把它斷掉,恢復自性清淨心。
◎問:如何修正錯誤的行為?
答:錯誤的行為就是污染,如何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
行為不外乎三大類,就是身、口、意三業:身是身體的造作;口是言語;意是思想、見解。這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錯誤,就把它修正過來。那麼到底什麼是正?什麼是錯?這個正的標准是什麼?佛實在是高明,實在偉大,佛沒有制訂一個標准要我們去遵守,佛給我們講,標准就是自性,是你自己的自性,不是從外面來的。
◎問:什麼是業障?
答:業障就是分別、執著。怎麼能夠把分別、執著離開呢?這個話不能聽錯,聽錯犯的過失更大。倘若不分別、不執著,父子也不分了,男女也不分了,那還得了嗎?你去打戰連敵人、自己人也不分了,這不是糟糕了!那就犯了大錯了。
真正的不分別、不執著就是自己心裡頭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眾生分別而分別,隨著眾生執著而執著。自己有沒有呢?自己決定沒有。這就對了,這是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法就是分別執著,並沒有破壞眾生的分別、執著;眾生有這個分別、執著,他才能建立社會的秩序,世間才不至於亂。
◎問:如何打好修行的基礎?
答: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一定要以三福作基地。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無論蓋什麼式樣的房子,蓋得多高,千千萬萬種,但基地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非常堅固的基地,從這個地基上才能夠建造各種不同的建築屋。由此可知淨業三福是修行的基礎。今天我們修學,費的時間比古人長,用的精神比古人多,為什麼沒有古人的成就呢?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把基礎疏忽掉了。
◎問:怎樣讀經才能收到真實的利益?
答:讀經這個方法是修定,用讀經的方法斷煩惱。到你煩惱斷了,心地清淨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思維經義了,你不會把經的意思想錯了,因為智慧開了;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心不清淨,不要去胡思亂想,你所想的全是妄想,全是把佛經的意思錯解了。我們初學要讀一點古人的注解,研究研究是可以的,作為補助。初學者以修定為主,修清淨心為主,一天用八小時來修清淨心,修定;研究注解、注疏,研究經典的理論,一個小時,頂多兩個小時足夠了,那是補助。這個補助是怕自己老是在念,念到自己不開悟,念到自己興趣沒有了,會退轉了,所以叫你讀一點注解、聽聽講,調劑調劑,目的在此地,不是叫你真正開智慧的。讀誦大乘一定要知道我們現在在什麼程度,應該要如何的修學,我們才不會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這一生當中才真正的能得到殊勝的成就,殊勝的利益。
◎問:佛經跟世間書有什麼不同?
答:佛經跟世間書不一樣,所有聖人的經論完全沒有意思;因為它沒有意思,所以它就有無量義。譬如說我們今天是讀《無量壽經》,我們讀得很有味道,裡面的東西我很懂得;我再學個一年、兩年,我的程度高了,看到裡面的意思愈看愈多,愈看愈豐富,原來它的意思是沒有止境的!所以佛經有無量義,它隨著你的心地清淨的純度,隨著你境界的提升,你會看到它圓滿的義理,愈看愈廣大,愈看愈圓滿。經典的受持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你念不厭,念不倦,道理就在此地。
◎問:何謂淨業三福?
答:一切菩薩成佛都以這三條(三福)作基礎。不管你修學那一個宗派,那一個法門,如果沒有將這個基礎修好,都不能成就。
淨業正因者,共有三條: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三條一共十一句,十一句就好比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就好像這個大樓一樣,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第一層不見得包括第二層,因為第二層不蓋可以。這個基礎就非常之堅固,第一是根本的根本,這一條做不到,後面統統都沒有。我們要想成佛、成菩提,假如人都沒有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呢?
那麼發菩提心是在第幾層?第八層!倘若前面七層都沒有,那來的菩提心呢?菩提心沒有,那麼念佛也不見得能往生。為什麼呢?往生的正因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若修行只有一半,缺了一半,這往生靠不住了!想到這個地方,我們才真正明了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倘若我們的心還是糊裡糊塗的,還是顛倒夢想的,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原因就在那裡。
◎問:菩提心是什麼?
答:菩提是覺的意思;菩提心是覺心,覺而不迷的意思。
◎問:菩提心是什麼「心」?
答:這個「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具體來說就是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菩提心,要真正發度眾生的心。 「眾生無邊誓願度」,什麼是度呢?度是幫助他、協助他的意思。幫助裡面最重要的,是幫助他破迷開悟,是幫助他斷煩惱,恢復清淨心。如果把這個標准放到最低,就是幫助他,教他孝親,教他尊師重道,教給他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引接一般沒有學佛的眾生。不學佛的,要用這個方法教他,這是人天法。已經學佛的,要教他真正回頭,三歸依是回頭。教他守法,教他守規矩。對於老修,那就是要勸他「發菩提心」,一定要自行化他。
◎問:佛法所修的是什麼?
答:修的是覺、正、淨。
◎問:什麼方法修覺、正、淨?
答: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
參禅修覺正淨,持咒修覺正淨,念佛修覺正淨,讀經也修覺正淨。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因為每一個法門統統修的是覺正淨,離開覺正淨就不是佛法了;覺正淨達到圓滿的程度就叫成佛。
◎問:苦從那裡來?
答:苦從「迷」來的。
◎問:樂從那裡來?
答:從「悟」來的。覺悟就樂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統統清楚,統統明了,自然就快樂了。你能夠掌握事實,能夠自在地運用和支配這個事實;而不是被環境所支配,被環境所約束。樣樣作的了主宰,他怎麼不幸福,怎麼不快樂呢!
◎問:如何辨識佛陀教育學位的名稱?
答:佛法是教育。教育有學位,像我們在世間這個教育,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其次是碩士,再其次是學士,三種不同的學位:在佛門梩面亦復如是,名稱不一樣而已。佛法梩面最高學位叫佛陀,所以人人都可以稱佛,像我們這個世間,人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 「佛陀」是學位名稱,菩薩也是學位的名稱,像碩士,比佛陀低一級;阿羅漢又低一級,像學士一樣。
修學分成三階段:
第一階段–正覺
第二階段–正等正覺
第三階段–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你得到正覺,你就叫阿羅漢。
如果你修到正等正覺,那麼你就拿到菩薩的學位。
如果再往上去修無上正等正覺,你就拿到佛陀的學位了。
◎問:家裡供養佛菩薩形像的意義是什麼?
答:佛的弟子和學生們在家裡供養佛菩薩的形像目的有兩個:
1)不忘本,返本報始。
佛是建立佛陀教育的創始人,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對於這個老師都念念不忘,應當尊敬,如同我們中國人懷念祖先,家裡供祖先的牌位;祖先的牌位在家裡可以跟佛像供在一起,祖先是我們的親人,佛是我們的老師,孝親、尊師,所以可以供在一起,這叫返本報始。
遠祖我們這樣地敬重他,眼前的父母沒有不孝順的;三千年前的老師,我們這樣尊敬、這樣懷念,眼前的老師那有不敬愛的,不尊重的呢!這是生活教育,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要提倡。你在家裡天天敬祖先、敬老師,家裡面的子弟看到你,這個印象從小就種在他心目當中,他將來會孝親,會尊師。
2)見賢思齊
一看到佛,他是凡夫,他能成佛,我也應該成佛。見到佛像提醒我們覺而不迷。菩薩是佛弟子,是僧寶,菩薩僧;見到僧寶我們立刻想到身心清淨,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他給我們這樣大的幫助。
◎問:何謂持戒?
答: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守法這一個理念,范圍是無限的深廣。佛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在經典裡面的教誡是法,都得遵守。除了老師的教誡之外,世間的法律要遵守,國家的憲法要遵守,法令規章要遵守,社會的道德要遵守,風俗習慣要遵守。佛法教育范圍廣大無邊,因時、因地教學的設施就不同,特別是現代這個時代,由於交通的發達,質訊的便捷,已經把地球縮小了,我們隨時可以在世界各個地區去觀光、旅游;我們也有弘法利生的使命。我們到別人的國家,他們的國家法律、風俗習慣、社會道德都要遵守,這樣才能夠跟那個地區的人民融合成一片,佛法教育才能夠深入推行。戒律在今天來講一定要了解它有很深遠的含意,絕不僅僅限於戒條。
◎問:何謂修定的基礎?
答:人能守規矩,他的心是平靜的;不守規矩的人,心是浮躁的,因為常常犯法,心裡常常有恐懼感,他的心如何能定下來。一個真正守法,守禮的人,沒有過失,他的心是定的,所以這是修定的基礎。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佛家修學的樞紐就是在「定」,戒是手段,用這個手段來得定;心定了之後,智慧就現前。
◎問:持戒修定的目的是什麼?
答:持戒修定的目的是得清淨心。有時候我們看到有一些持戒的人,戒律持得非常精嚴,但是他不能得定。為什麼不能得定呢?因為他分別、執著。看到別人破戒他心裡不高興,生氣,無名火就起來了。我們大家想一想這個人是真持戒還是假持戒?戒律持得再嚴,他已經犯了很大的過失,只可以說他這個戒律之嚴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他不是在學佛。因為學佛是要修定,他不能得定,因為他心裡面的妄念太多。所以六祖大師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就對了。我持戒,別人不持戒與我不相干,我修定。如果我能把世間一切人的過失都不放在心裡,這個人才能夠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見到別人的過失,實在講就是自己的大過,你沒有過失怎麼會見到別人的過失呢?見到別人的過失正是自己的過失。
◎問: 病從那裡來?
答:病苦的由來有三種原因:
第一「病從口入」
中國人常講「病從口入」,是你吃東西不小心,這個說法也有道理。我們想想那一個人不貪吃?特別是中國人,不但貪吃,還都要吃活的、殊不知肉類裡面帶的病菌比蔬菜多得多。這些病菌是傷害你身體的,短時間你不察覺,日久天長,經年累月地累積,病就發作了。
素食的人和肉食者體質就不相同,一般講素食的人身體應該要健康一些,但是我們往往看吃素的人身體也不健康,照理說他應當要健康。他為什麼不健康呢?
妄想。妄想多的人會生病,所以有禅定的人不生病。於是乎我們這才發現一切的病源就是從妄想、煩惱、執著來的!佛在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人為什麼生病?他天天想病;想病,病就來了。這裡痛,那裡不舒服,越想病就越重。假如把病忘掉,往健康方面去想,像佛身心清淨,內外透明,哪來的病!佛法修行,觀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常作如是觀,身體就透明,就沒有一點痛。我們為什麼不去想佛?為什麼不去念佛?為什麼去想病、想老?想老就老了,想病就病了,能把老、病從內心去掉,就永遠不老,永遠不衰退。
對治:
如果我們能夠把妄想去掉,飲食簡化,保持清淨心,實在講飲食愈簡單愈好。我們的身體就是一部機器,胃是擔任消化的工作,你每一天只吃一樣東西,它容易消化,它工作得很舒暢、很舒服,因為不復雜。倘若你每一天要講究花樣,吃許許多多東西,增加它的困難和痛苦,它忙不過來,這就是增加了胃、腸的負擔。長年累月地,它怎麼會不出毛病呢?怎麼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
第二「冤業病」
此類病不屬於生理的病,不是醫生能治療的,這是從前的冤家債主在閻羅王面前告了狀,繼續不斷要你到地府打官司對質。有時候還受刑罰。痛苦大叫,我們不知道他大叫是什麼原因,其實是他在惡道裡受刑,痛苦的現象。
有些是附身報復討命的,在佛門裡用超度的方法來化解。超度就是與冤家調解,說道:「誦經、拜忏,給他回向,給他修福。」告訴他冤家宜解不宜結,冤仇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都不是好事。他一旦覺悟,聽懂了,明白了,自然就離開,這時病就好了。
第三「業障病」
業障病就是我們講的植物人、老人癡呆症、癌症病人。這種病是因為自己造的罪業太重而起現的,這個病非常難辦。誦經、拜忏無效,因為不是冤家找來,而是自己累劫的罪業太多,起現的。這樣的病還是能救,要真正忏悔,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轉變。
對治:
植物人是因為他有福沒有壽,則錢財躺在床上花,他放不下,必須把命中的錢財花光,福報用盡,他才肯走。如果我們懂得事實真相,只要把他的錢財捐出去做慈善事業,就會有兩種情形出現:一、病好了。二、如果是壽命盡了,他很快就斷氣,能夠生善道。要捨財修福才能解脫,否則有人躺在床上花錢,要躺十幾年才花光!
◎問:經上所寫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准是什麼?
答:善的標准就是觀經三福十一句統統做到。善有三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善;假如經文說世間男子女人,就是指這四句。若沒有用「世間」,而用「善男子善女人」,是大乘經,那麼這四句還要加上「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再加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十一句通通做到,才是「善」的標准。
◎問:未學佛之前,已經造了不少業,應該怎麼忏悔?怎麼忏除業障?
答:忏悔不應該每天在佛菩薩面前把自己所造的罪過說一遍給菩薩聽,這不是忏悔,這是再造罪業!因為雖然你的身業沒有造,但是你的口業在那裡念念有辭,口業造了,你心裡想一遍就造了,不但口業造了,連意業也一起造了。想一次又造一次,阿賴耶識裡罪業的印象就跟著加深一遍。本來要忏除罪業,卻天天把罪業再增加一次,到什麼時候才能把罪業忏除!那麼,怎麼樣忏除罪業呢?那就是不要去想它,老實念佛。不想它,罪業就沒有了;天天念佛,佛是善中之善,念佛是無上的善業,我們天天造善業,罪業就沒有了。過去無論造什麼罪業,都不要去想它,從今以後,一心念佛,所有一切罪過我都不造了,這就叫真正的忏悔。滅罪的效果力量沒有比這個更大的。
清朝慈雲灌頂大師在他所著觀無量壽經的注解「觀經直指]」裡告訴我們:「六道眾生所造的罪業,任何經典、任何法門、任何忏法,都忏悔不掉,都消除不了,念阿彌陀佛能消除罪業」原來這句佛號是消災滅罪的無上法寶。他的話不是隨便說的,這句話確實有很深的理論依據,這句話真實不假。一句佛號能滅罪重的罪,何況是小小的過失!可是我們看到許多念佛人業障沒有消除,以致使我們對祖師大德的話不敢完全相信,其實那是我們自己看錯了。錯在什麼地方?這些人是真念還是假念?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淨念相續],那是真念。 「淨」是清淨心。我們若有懷疑、有夾雜,心就不清淨,這樣念佛就不得力了。
◎問:怎樣才是真正信佛?
答:信佛不容易,有很多出家人一輩子都不信佛。什麼才叫信?必須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理解、真正做到「信受奉行」。如果沒有做到這四個字,那麼信心是流水道心,古德比喻為水上的浮萍,是無根的信心。我們今天信佛沒有根,哪來的力量呢?真正信佛就是信了之後就發願,發願之後就真正修行。信、願、行三質糧同時具足,才有真實的成就。
◎問:勸人念佛好,還是也可以勸人念其他經綸?
答:勸人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這個不會有錯誤。勸人念其他經綸就有一點問題。什麼問題呢?怕那個法門不契機。就好像人家害病的時候,你介紹藥給他吃,這要負責任的。你對病情不了解,對藥性也不知道,只看到那個人生病吃這個藥好了,這個人也生病了,趕快把這個藥給他吃,他害的病不一樣,這一吃吃死了,那你要不要負責?這不是容易的事情。
「阿彌陀佛」可以介紹,那就是他適應的能力很廣泛,什麼病都可以用,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像萬金油、八卦丹一樣,縱然不能把你治好,但是不會有加重的情況。介紹其他方法的時候,如果不契機,就會害人。所以我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勸人參禅、勸人學密、念咒,都很危險。那個人雖然是一番好意,好心想幫助人,但是,他確確實實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對於法門不了解,眾生根性也不了解,這一種盲目地勸進,非常危險,縱然不是有心造罪,可是他的過失就很重。
◎問:佛法如此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怎樣報答佛恩?
答:只有一個方法,佛的願望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成佛道,成佛就是成就最圓滿的德行,最圓滿的學問。我們若能夠幫助佛,把佛教的教育普遍地介紹給眾生,推薦給眾生,這就是報佛恩,淨業三福裡其中一條「勸進行者」,就是這個意思。要把佛陀的教育普遍向世界每個角落去弘揚,去介紹。
◎問:佛寺院表的是什麼法?
答:佛寺院也就是道場,進去大門第一個建築物就是房門。房門也叫天王殿,天王殿裡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
天王殿進門第一個見到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臉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佛弟子必須要具備以下的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表「護法」的意思。
護法就是保護道場。道場是一種形式,是一種藝術,要是懂得它真正的意思,佛給我們講的道場其實是在我們的心地。護法保護道場,真正的意思是保護我們心地的道場。
東方持國天王
「持」是保持;「國」是國家。這裡面的含意就是「負責盡分]。
我們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得圓圓滿滿,都能盡忠職守,這才能護持國家。
表法–琵琶(樂器)
負責盡責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就像弦一樣,你要是太緊了,他就會斷掉;太松了,就彈不響了,一定要恰到好處,這就是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恰到好處。
南方增長天王
「增長」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所以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
我們苦行是在修學的階段,不是永久的,不但幫助自己離苦得樂,將來幫助整個社會,也能幫助一切大眾離苦得樂。
表法–寶劍
這是表「智慧之劍」,能斷煩惱。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這些繁雜的事情,統統都解決掉。
西方廣目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
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的是要多看,多聽;要讀書,要讀大乘,要到處去考察,增長自己的學問和見識。看看人家的長處,我們學習;人家的缺陷,反省我們有沒有。我們能夠采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國家,建設我們美好的社會。
表法–廣目天王(左手拿一條龍或蛇)
龍跟蛇代表變化莫測。這是講復雜的人心、社會、世界,常常在變化,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到局勢。
表法–廣目天王(右手拿一個看似像飛鼠的動物)
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飛彈,是戰斗機。你有智慧,你能夠控制,能夠控制軍事,控制軍備,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世界和平。
表法–多聞天王(手拿傘蓋)
傘是遮蓋,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環保,遮蓋灰塵,保護自己身心的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