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念佛的微妙道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心本來是沒有念的,有念起來就乖離了心的理體。但是眾生無始以來,習慣於妄想,不容易遣除,現在佛憐憫我們,教我們念佛,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的無上微妙法門。

  眾生學佛,有無量修行的方法,其中念佛法門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路。而念佛法又有多門,現在只要持名一法。就可以概括無量修行法門;因為持名就是持這心,心包括千千萬萬修行法門,如四谛、六度,以至八萬四千恆河沙數一切法門,沒有不攝收在內的。

  又因為佛有無量德性、無量功能,現在只用四字名號,足以概括這一切。為什麼呢?那是由於“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的全體是一心,也包含著眾德,如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的名稱,都是這名所攝,包括在這一名之中。

  持名有數種:一、明持,就是出聲稱念,二、默持,就是無聲密念,三、半默持,就是微動唇舌念,也就是咒家所說的金剛持;還有計數持和不計數持。在這些持念中,又各分事和理,不斷的憶念,叫做事持,不斷體究,叫做理持。

  什麼是憶念呢?聽到佛的名號,就經常想念,用心稱念,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只這念,沒有第二念,也不為貪嗔煩惱等念頭所雜亂。如《成就光明定意經》所說,“在環境寂寞中是心,在眾多煩惱中是心,甚至在稱譽譏謗、利害得失、善惡等處都是心。”這樣,在事上是做到了,在理上還沒有透徹,所得到的只是信力,因為還沒有見道,所以叫做事心。

  什麼是體究呢?聽到了佛的名號以後,不但經常憶念,還隨念反觀,體察審究,尋究根源。體究到了極點,與自本心忽然契合。這中間還有兩種分別:一、如“真如、佛性”智不二。能念心之外,沒有佛為我所念,這是智外沒有如。所念佛外,沒有心能念於佛,這是如外沒有智,既不是如,又不是智,所以只是一心。二、寂照難思“不可思議”。若說是有,那末,能念的心本體是空的,所念的佛了不可得,若說沒有,可是能念的心,靈靈不昧。所念的佛歷歷分明;若說也有也沒有,可是有念無念都不見,若說不是有,也不是沒有但是有和無念都存在。

  不是有,所以常寂,不是沒有,所以常照,不是也有也沒有,不是有也不是沒有,所以不寂不照,又照又寂。這情況是言語說不清,思想搞不通的,沒有辦法來形容,只是一心罷了。到這裡能所的情況消失了,有無的見解沒有了,唯有清淨本然之體,那又有什麼能雜亂它呢?能見到這一真理的,叫做理一心。

  由於事是依理而起,理是從事得到顯現,所以事和理是交互為用,不可偏廢的。然而著於事相,能念念相繼,功夫是不會白費的。相反的,執理而還沒有明心,又不重視實行,這就會受到落空的禍患。

 

上一篇:妙祥法師:吃素後臉色不好,不象吃肉時好,請問是什麼原因?
下一篇:宣化上人:發財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