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大家好! 昨天我們探討的是,鴻福與清福,也就是說福德與功德,也可以稱為世間的有為法與出世間的無為法的區別。 它們的區別在於哪裡呢? 福德是有意識的發心,就是說有求,有住,有所貪圖之心,這還是屬於局限,雖然是有意識,有所貪圖的發心種因,培養善根福田,也會映出相應的影像。 就是說無論是用什麼目的發心布施,它都會獲得同樣的果報。如是因,如是果。這是指世間的鴻福,福德,屬於有為法的范圍。 無為法是指出世間的,屬於清福。這個清福是建立在有為法上,有為法指事相。鴻福就是有為法的體現。 它們的區別,在於發心布施的造作中,無所住,無所為,無所貪圖。這就是功德。功德換句話說也就是廣大無邊的心量。 所以說,發心皈依佛門的弟子,要清楚學佛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脫六道生死輪回,超出三界,走向解脫,不被任何影子所束縛。 所以說學佛,信佛,修行,真正的意義,而不是為了對影像的貪圖,對金錢,名聞利養,富貴榮華,所執著。 但凡夫之人貪圖此事,對鴻福貪戀不倦。 這裡大家不要誤會。學佛修行不是說,對事相的放棄,也不是說沒有福報,修行人千萬不要有放棄的心。 用一顆放下的心,要在影像中造作得更加美好,同時福報自然具足,稱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且真正的修行人,所具足的是更大的福報。只是對此不貪圖,無所住,無所求而已。 達摩祖師當年,來到我門東土,梁武帝見到了達摩祖師便問道,朕,五裡一寺,十裡一俺,供養僧人無數,應有何功德呢? 祖師答曰,無功無德。這個無功無德指,功德。意思就是說,他的發心布施,是有所貪圖,有所求,有所得局限性的心,算不上功德,但可以稱為福德。 我們以後發心布施的時候要留神,看看自己所用的是哪一種心態? 局限性的心量發心布施即是凡夫。用一顆廣大無量性的發心布施,即是覺者。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萬法的本來,就是當體即空,也可以說眾生的本體就是空相,猶如《心經》所講的: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大家務必要依教奉行。 我們學習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對自己的本來,廬山真面目,有所徹底的了解。 然後按照佛法所引導的方法,來進行對自心的修正。找到自我,回歸於自我。 所以說若想達到回歸於自我,必須要建立在,無為法的基礎上。要用智慧的光明,照破無明的黑暗,突破影像的束縛。 我們在這虛幻的世界裡,為了爭奪狂抓影子,迷心捉物,痛苦的掙扎,卻不知道我們被影子所困擾。 學習佛法的真正目的,讓我們認清真相,找到本來的自我,掙脫枷鎖,逃離苦海,這是逃離與束縛都是指意識心。 迷與覺也是只在一念間,千萬不要執迷不悟。即使洪福齊天也是影像而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放卻名利撒手去,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了,阿彌陀佛,桑吉多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