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沙門、居士念誦”,就是誦經的時候,念佛的時候,“須一字一字連連接繼,一版同音,不得每句間歇,不得高低失中,皆須梵音,不得怪音異韻”。特別是大家在寺院裡或者居士林裡,大家共同熏修的時候,必須要整齊,調子一致,就這含義啊。“其中法則,須預先向諸大德前久久習學,不得羞慢不問”。你比方說,打法器啊,打魚子呀,打引擎啊,這些法則啊,這些要求,這些規章、規矩啊,應該向那些懂了的,或者師父跟前的久久習學。不得羞慢不問,羞慢不問是什麼意思呢?羞是害羞,難於張口,羞於張口。慢是貢高我慢,認為我都會了,或者說是,比方說,同樣一種法器,有三五種打法,我會一種,甚至這一種還沒有完全會,就認為自己了不起了,不願意去學了。可是到了真正佛事活動或者非常莊嚴的場合,人家用了別的方法,一下子傻眼了。他就老認為,你看,他打錯了,他打錯了。
“若唱梵呗,更須精習,不得臨時失儀”。唱梵呗就是唱佛教的那種唱贊,你像爐香贊呀,戒定真香呀,包括阿彌陀佛身金色。這個你除非不會不參加,假如你想參加,你最好要會。假如你真不會,你聽就行了。不必要你不會,你出現怪腔,攪亂了大家這種協調。
“蓋若不習學,致同誦者動念”。假如說你不會你再出腔,或者說你唱錯了,到時候你再出腔,讓人家動念,就是大家非常靜,入著靜念佛或者唱誦,你那裡一聲怪腔,嚇一跳。動念,打了妄想了,確實有這種情況。
我在東北掛單的時候,大家唱贊,南方的一個師父,我是山東的師父喜歡掛單。南方的一個師父,他比較年輕,好學,很天真。十九嘛,那年他,他唱贊是南方調子。北方的,東北唱贊呢,和咱們這兒有點相似,和五台山有點相似。在唱贊的時候,南方這個小師父,他經常聲音挺高,就是一個怪腔。七八十人,大家一下子就嚇一跳,動念了。
第一天,僧值師瞪他一眼,瞪他一眼他沒看到。第二天他又出怪腔,又出怪腔,下了課以後,僧值師就說了,你再出怪腔,我捋你。怎麼捋,東北人的說法。那意思就是,你再出怪腔,我拿香板打你,不讓他出怪腔,就那意思。他那個聲音跟大家不協調。
——摘自仁清法師弘法視頻《印光法師文鈔 淨土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