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裡有一句“心無掛礙”,意思是內心沒有任何的牽掛和負擔,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人來到這世上,總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裡就一定會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時,所思所想就容易變成執著。一旦有了執著心,內心就有了掛礙,沒辦法獲得自在。所以說要做到心無掛礙很難,尤其在現實,人的牽掛和負擔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競爭,生活的壓力,環境的壓抑,都讓人的身心時刻處於緊張狀態,很難放松下來。
歸根結底,心裡的負擔重、牽掛重,是因為我們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業成功,生意興旺;希望父母、伴侶、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夢想財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總想從別人那裡得到更多——整天計算著這些,當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間。更何況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東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這般,該上哪兒去找自在?
一個人白天工作時心神不寧,吃飯味同嚼蠟,晚上睡不好覺,噩夢連連,人際上也處得很緊張,那就說明他心裡有很多的思慮,很多的欲望,這樣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開,不能通達,身心也難以安住。反過來,內心通達的人,遇到什麼事都不會慌張,好事也好,壞事也罷,都不會念念不忘,沒有什麼能夠真正地動搖他,束縛他。
這樣的境界就好比《心經》裡另一句話所描述的那樣:“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裡頭沒有掛礙,所以沒有恐怖,不會用“顛倒”的觀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時候都活得坦然、自在。當年四祖禅師到南京的時候,看到山上的氣與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裡。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懶融的禅師。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門。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飯,因為有天人給他送飯。
兩個人見了面,就互相參禅,參到很晚。四祖睡覺時打鼾。懶融禅師聽到呼噜聲,睡不著。他醒著時,發現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後,他對四祖說:“咳,什麼祖師,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閒岔。”四祖道:“打閒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斷了腿,叫了一夜,還打我的閒岔呢!”
呼噜響著,還聽到虱子叫,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這種“功夫”,是因為他的修為已經精深到“心無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裡有什麼不好的東西存在,然後生活、情緒、人際才會出現問題。如果內心干干淨淨,不留一物,那麼任何事都不會成為你的障礙。
現在有很多人,心裡頭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懼,害怕權力不能長久,金錢不能長留,生命無法永恆。其實,這些“怕”都怕得沒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誰又能永遠地留住權力、金錢和生命?誰都留不住。既然無論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這些東西。明知道這世間的一切都無法永恆,偏要死死攥在手心裡,不肯放手,這不是自尋苦惱麼。可是偏有許多人被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夠明了這個很簡單的道理,以至於時刻在恐怖和顛倒之中,活得沉重,煩惱多多。
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我們白天有很多的貪欲、追求不得實現,心裡頭累積了很多的害怕、恐懼,晚上睡覺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做噩夢。我不會解夢,但是偶爾聽人提及自己的夢境,多少也能從夢中的情形推斷出這個人當時的心境。比如,一個人總是夢見自己身陷迷宮,怎麼也找不到出口,這很可能就代表著這個人內心的迷惘和無路可走;若有人經常夢見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災難,這就意味著在他的意識裡,隱藏著很多不好的念頭,他的內心不夠淨化。
假如說,我們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對待一切人事,不苛責,不抱怨,不貪求,讓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負人,不負己,少些計較,歡喜度日,那我們心念深處的噩夢就會消失不見,生活能少一點焦躁恐懼。
本文摘自一誠長老著《平常心:簡約是福》